击实试验的影响因素
影响土工击实试验的几个关键因素探讨

影响土工击实试验的几个关键因素探讨摘要: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使用各种类型的土壤作为回填材料,如路桥工程中的筑路、水利工程中的筑坝、机场工程中的飞机跑道、民用建筑中的田径场、基础和基础回填等。
一般来说,项目现场回填材料的获取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基本上是从其他施工现场运到施工现场的。
土样的原状性质已被破坏,表现出孔隙增大、均匀性差、压缩模量大、强度和抗剪强度低的特点。
为了满足本工程的最终使用和施工,提高土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指标,一般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和振动压实等方法对土样进行一定程度的压实,以满足使用要求。
压实试验是通过锤击增加土壤密度。
它随压实作业而变化。
它可以用来评价土样的压实特性,为确定填土工程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土工击实试验;关键因素;策略压实度作为衡量现场施工质量的技术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土基、基层的压实度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刚度、稳定性等方面。
一般来说,压实度除了受到填筑土含水量、土质问题等方面的影响,也受到标准密度等方面的影响。
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工程压实度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以确保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有所保障。
目前,像填筑或者加固等现场施工当中,都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应该针对天然地基问题或者人工填料问题实行压实作业,以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合理。
1土工标准击实试验理论内容研究严格意义上来看,土主要是由固态、液态以及气态构成的三相体物质。
细化可知,土主要以土颗粒、水以及空气等成分组成。
其中,土质在夯实处理下内部水含量基本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因此,可以说,土质压实过程可以视作排出气体并减少土体体积的过程。
当土含水量超过标准范围时,强加外力反而不会直接作用到土颗粒当中,而是会间接传到土颗粒周围的水分、空气当中。
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即便强加一定程度的夯实作用力,也难以改变土颗粒原本的状态,无法强化密实程度。
相反,如果土颗粒含水量低于标准范围,土颗粒之间会出现明显的粘聚性,无法成型。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击实试验,探究土壤的击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了黏土、砂土和壤土作为试验材料,以代表不同类型的土壤。
2. 实验方法,首先,将每种土壤样品放入击实试验仪中,然后施加标准冲击数进行击实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每次冲击后土壤的压实度,并绘制击实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击实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土壤类型的击实特性存在明显差异。
黏土的击实性能最好,其次是壤土,砂土的击实性能最差。
2. 土壤的击实性能受含水率和颗粒组成的影响较大。
含水率较高时,土壤的击实性能较好;而颗粒组成较为均匀的土壤,其击实性能也较好。
3. 土壤的击实性能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在路基、堤坝等工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击实特性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击实试验,得出了土壤的击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这对于土壤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击实性能,合理设计工程结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壤的击实特性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击实性能,合理选择土壤材料,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六、参考文献。
1. 《土壤力学基础》。
2. 《土木工程材料学》。
七、致谢。
特别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本次实验也无法顺利完成。
影响土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14期40随着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为了对于道路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在对于道路工程质量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到土击实试验,但是在进行土击实试验的过程中,有很多外界因素都对于实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影响了检验结果的真实性,我们有必要对于土击实试验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用于控制道路工程的质量检测结果。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路基的质量控制需要进行土击实试验,在进行土击实试验之前,需要了解路基的物理参数,这样才可以为实验确定准确的数据。
在土击实试验中主要的试验内容包括:土的密度、含水率以及相关的比重,用这些数据来获得路基的整体密度或者是其他指标,下面根据作者的实际工程实践的经验来探讨土击实试验的相关影响因素。
1 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1.1 击实功的影响因素在道路工程土击实试验过程中,击实功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道路工程土击实试验的整体准确性。
面对同一种实验的土样,如果对其施压的击实功不同,那么最后实验结果所测得的土的最大干密度以及最佳的含水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在土击实试验的过程中,随着击实功的数值不断增大,那么随之改变的是击实的曲线以及击实的位置,这样就会使得土的最佳含水量降低,土的干密度得到提升。
因此为了解决击实功的影响,我们应该结合道路的质量等级以及压路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击实试验方法。
击实试验方法主要选择轻型的击实试验以及重型的击实试验,型的击实试验一般适用于慢车道,重型的击实试验一般适用于快车道。
同时,在进行操作时,我们需要结合土工试验的相关规范,对于击实次数做到合理的控制,确保每一层击实的均匀度,尽可能减少击实次数过多或者是过少的现象,用以减少误差的产生,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1.2 含水率的相关影响我们在进行土样采集时,为了能够提高土击实试验的相关准确度,可以在土击实试验时撒下均匀的水量,同时,在托盘的土的样品上,我们可以利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洒,并且保证天平的平衡,对于水量要进行控制。
影响土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土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措施作者:郑丽云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7年第08期摘要: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道路土工击实试验的内容及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土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从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旨在为类似的工程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道路;土工试验;密度;含水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U2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7)08-0172-02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道路数量不断增多,人们对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试验检测人员为了掌握好准确检测质量的方法,需要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以制定出道路土工击实试验的检测方法。
然而,在实际试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因素,这就需要试验人员排除一些影响因素,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路基作为道路工程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路基施工中,为了确保道路施工质量,需要对路基进行土工试验。
考虑到道路土工试验会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因此,在道路土工试验中,我们需要了解路基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元素,为设计提供相关数据与参数。
在道路施工中,土工试验的内容包括土的密度、含水率和比重等测定,以获取路基土的密度、含水率和比重的指标,并推算出路基土的其他指标,如路基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指标。
下面通过笔者的实际工作总结,就影响道路土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1.道路土工击实试验概述在道路施工中,对路基土的密实程度判断是对现场压实度进行检测,它主要与含水率,压实功能、措施相关。
在确保压实功能、措施要求下,从土的击实试验的含水率与干密度的曲线上去作出判断:当土的含水率小于最佳含水率时,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反之,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这种变化趋势只适用于含水率变化在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将不适用。
影响土工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和措施

影响土工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和措施[摘要]土工击实作为工程结束回填的重要步骤,其击实效果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为了更加准确的对各项目工程回填土进行有效的击实,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室内进行击实试验,而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是试验的重要因素,土工击实试验直接影响着实际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相关土工击实试验时必须对各项因素进行严格控制。
本文通过概述土工击实及土工击实试验意义,对影响土工击实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为以后土工击实试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工击实实验;影响因素分析;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项市政工程建设逐渐增多,回填土击实成为重要关注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生活安全,因此,在针对某项目工程进行击实前,都要在室内做土工击实试验,准确测出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避免因失误造成成本损失,但在进行压实试验时经常会受诸多因素影响,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土工击实质量,保证击实顺利进行。
一、土工击实试验的概念土工击实试验是用击实仪将要试验的土样击实,击实仪根据锤重、落高不同产生不同的击实功,击实功等于592.2kJ/m³为轻型击实试验,击实功等于2684.9kJ/m³为重型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一般要做5~6个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击实后测出每个土样的密度、含水量,用试验结果画出击实曲线,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回填土试验是对回填效果的检验,回填填料的含水率应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相近,填料压实后的干密度才能接近最大干密度。
用填料压实后的干密度,除以击实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就是回填后的压实度。
土工击实试验称为标准试验,回填土试验是对回填效果的检验,当然两个都要做[1]。
二、土工击实试验意义大部分工程都是用土作为填筑击实的材料,如道路、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场地等一系列土工程,但经过反复的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基本被破坏,孔隙、孔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
试谈土的击实试验影响因素

试谈土的击实试验影响因素一、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压实主要是一个挤出土中气体的过程。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主要是指土试样在固定的压实功作用下,土颗粒被动的减小空隙被重新排列紧密目的在于提高土的密实程度,增加颗粒之间嵌挤形成的咬合力和颗粒表面的摩擦力以及颗粒间的分子吸引力。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就是利用标准方法与标准化的仪器最大限度地模拟施工现场的填筑情况,利用标准化的仪器测出土体的最优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以此来指导施工。
二、土的击实试验影响因素(一)击实方法的影响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大都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只有在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建设中才采用轻型击实方法,而房屋回填土一般选择轻型击实。
另外根据土的粒径大小也可选择不同的击实方法,对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采用轻型击实方法;对于粒径小于20mm的土采用重型击实方法。
一般重型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往往大于轻型试验,因此试验单位要结合客户意愿和现场土样综合确定选用何种方法。
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5mm的土的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30%时,还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进行校正:最大干密度校正P5———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百分比(%);Gs2———粒径大于5mm土粒的饱和面干比重。
最优含水率的校正ωopt———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ωab———粒径大于5mm土粒的吸着含水量(%)。
这里特别强调不要把筛上的颗粒随便丢弃,否则会影响试验结果。
(二)试样制备的影响击实试验所用的土样,其含水量必须分布均匀,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因此加水制备土样时,要求用密封装置存放。
土样存放的过程就是土粒间水分转移的过程,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存放时间,一般土样所需含水量配好后,放置24h即可做击实试验。
土样的制备方法不同,所得的击实试验结果也不同。
对粉土、粉质粘土、粘土分别用天然土样、风干土样、烘干土样加水击实,最大干密度以烘干土最大,风干土次之,天然土最小;最优含水量以天然土最大,风干土次之,烘干土最小。
土的击实试验

ω 说明:当击数一定时,只有在某一含水率下才获得最佳的击实 效果 0
ωop
2.击实功能的影响
ρd 击数 40 30 20
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 含水率不是常数。最大干密 度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最优含水率逐渐减小。然而, 这种变化速率是递减的。同 时,光凭增加击实功能来提 高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限的
3、结果整理 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0.01w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 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 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4、超尺寸颗粒的校正 当试样中有大于40mm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40mm 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P 把小于40mm部分作击实试验,按下面公式分别对试 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适用 于大于40mm颗粒的含量小于30%时)。 最大干密度按下式校正: 1
土的击实试验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黄玉萍
在试验室内通过击实试验研究土的压实性。
击实是指采用人工或机械对土施加夯压能量,使 土颗粒重新排列紧密的过程。
击实试验有轻型和重型两种。
击锤
护筒 导筒
轻型击实试验
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重型击实试验 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击实筒
1、影响压实的因素
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含水率、击实功 能、土的种类和级配等
ρd 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 的干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 而增大。而当干密度增大 到某一值后,含水率的继 续增加反招致干密度的减 小。干密度的这一最大值 称为该击数下的最大干密 度,与它对应的含水率称 为最佳含水率
解析击实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

解析击实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一、击实试验的实际意义土工击实试验是用标准的击实方法,测定土的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反映土在不同含水量、不同击实功下的压实性能,以此作为建筑物填土施工时的压实度控制依据。
一般情况下,对于回填土工程,为了达到土方回填最大的密实程度,必须做击实试验。
它对于公路路基、路面基层施工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公路路基、路面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数据,指导每层路基填筑工程。
土工击实试验是用来判别在某一击实功作用下的土的压实度性能是否良好,及土可能达到的最佳密度范围与相应的含水量值,以最大程度地接近自然土的压实程度,为填方设计施工合理选用填筑含水率和填筑密度提供依据。
二、击实试验的操作步骤击实试验分为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 2 种方法。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粘性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592.2KJ/m3;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20mm 或40mm的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为2684.9 KJ/m3。
(一)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制备和湿法制备。
1、干法制备取一定量的代表性干土样(轻型约为20kg,重型约为50kg),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也可用碾土器碾散),并分别按下列方法备样。
(1)轻型击实试验过5mm 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2)重型击实试验过20mm或40mm 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按依次相差约2% 的含水率制备一组(不少于5 個)试样,其中至少有3个含水率小于塑限的试样。
然后计算加水量;(3)将一定量土样平铺于不吸水的盛土盘内(轻型击实取土样约2.5kg,重型击实取土样约6.5kg),按预定含水率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所需加水量,拌匀并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
静置时间分别为:高液限粘土(CH)不得少于24h,低液限粘土(CI.)可酌情缩短,但不应少于12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击实试验的影响因素摘要本文从击实试验的试验步骤出发,研究其中每一步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并针对每个因素进行多次试验,从而得到其关系对比曲线以更好的为实际工程服务。
关键词:击实试验;影响因素Elementary Discussion on the compaction test's impact factors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eginning from the test procedure of the compaction test, it study every impact factors on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in each step of the procedure.And we tests many times of each factors, so as to get the test relationship, then we can get better contrast curve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services.Key Words:Compaction test; Impact factors浅论击实试验的影响因素1、基本理论室内击实试验是近似的模拟现场填筑情况,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器和规定的标准方法,可测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为工程设计提供初步的填筑标准。
用这种方法在现场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压实填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标准。
击实试验是填土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
土的击实是指用重复性的冲击动荷载将土压密,由于击实功是瞬时作用于土体,土体内的气体有所排除,但含水量基本不变,土块或土粒被移动靠近,土的孔隙体积变小,密实度增大。
土的压实程度一般用干密度来表示,它与土的含水量和击实功的关系密切。
研究土的击实性的目的在于揭示击实作用下的干密度、含水量和击实功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规律,从而选定适合工程需要的填土的干密度和与之相应的含水量。
在同一击实功的作用下,土在不同含水量时得到不同的干密度,当含水量较小时,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击实后土的干密度不断增加,但当含水量较高时,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击实后土的干密度反而降低。
在击实曲线上可找到某一峰值,称为最大干密度,与之相应的含水量称为最优含水量,它表示在一定的击实功作用下,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
2、试验步骤2.1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制备和湿法制备。
1)干法制备取一定量的代表性干土样(轻型约为20kg,重型约为50kg),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也可用碾土器碾散),并分别按下列方法备样。
(1)轻型击实试验过5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2)重型击实试验过20mm或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按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一组(不少于5个)试样,其中至少有3个含水率小于塑限的试样。
然后计算加水量。
;(3)将一定量土样平铺于不吸水的盛土盘内(轻型击实取土样约2.5kg,重型击实取土样约6.5kg),按预定含水率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所需加水量,拌匀并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
静置时间分别为:高液限粘土(CH)不得少于24h,低液限粘土(CI.)可酌情缩短,但不应少于12h。
2)湿法制备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轻型为20kg,重型为50kg)碾散,按重型和轻型击实要求过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分别风干或加水到所要求的不含水率。
制备试样时必须使土样中含水率分布均匀。
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重型为50kg),碾碎,过5mm筛(重型过20mm或40mm),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
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本条(1)款注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
2.2试样击实1)将击实仪放在坚实的地面上,击实简内壁和底板涂一薄层润滑油,联接好击实简与底板,安装好护筒。
检查仪器各部件及配套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2)从制备好的一份试样中称取一定量土料,分3层或5层倒入击实筒内并将土面整平,分层击实。
对于分3层击实的轻型击实法,每层土料的质量为600g~800g(其量应使击实后试样的高度略高于击实筒的1/3),每层25击;对于分5层或3层击实的重型击实法,每层土料的质量宜为900g~1 1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高度略高于击实筒的1/5),每层56击或94击,如为手工击实,应保证使击锤自由铅直下落,锤击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面上;如为机械击实,可将定数器拨到所需的击数处,按动电钮进行击实。
重型击实试验应保证作用到击实筒中央土层上的功能与周围土层相等(击实仪中心点每圈加一击)。
击实后的每层试样高度应大致相等,两层交接面的土面应刨毛。
击实完成后,超出击实简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3)用修土刀沿护简内壁削挖后,扭动并取下护筒,测出超高(应取多个测值平均,准确至0.1mm)。
沿击实简顶细心修平试样,拆除底板。
如试样底面超出简外,亦应修平。
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lg;4)用推土器从击实筒内推出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2个一定量土料(轻型为15g~30g,重型为50g~100g)平行测定土的含水率,称量准确至0.0lg,含水率的平行误差不得超过1%。
3、影响击实试验的因素3.1土样准备方法的影响土样的准备方法不同,所得的击实试验结果就不同。
对比不同准备土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表1),最大干密度以烘干土样最大,风干土样次之,天然土样最小,最佳含水率以烘干土样最小,风干土样次之,天然土样最大。
根据土体压缩实质,因为在烘干过程中,土体颗粒间封闭气泡随着水分散失而逐渐消失,击实功能主要由土体颗粒承担,从而土体发生永久性体积变化,得到较高的干密度。
而在湿法制料或风干法制料过程中,土体内部封闭气泡绝大部分得以保存,这样很大一部分击实功由孔隙气体分担,转化为孔隙压力,击实时气泡体积减小只是短暂的,土体颗粒实际所受击实功并不大,仅能使颗粒更高程度地定向排列,土体击实后回弹量较大,很难发生显著的永久性体积变形,得到的干密度显然比烘干法击实试验所得的干密度小,能达到的密实度相对较小,压实效果较差。
通过以上分析,建议在工程实践中采用天然土准备土样最为安全。
表1 天然土、风干土、烘干土击实试验结果比较土样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率/%天然土 1.64 18.12风干土 1.67 18.39烘干土 1.69 17.943.2余土高度的影响试样击实后,击实筒内的土与击实筒高度往往并不完全吻合,一般来说,总会有部分土超过或未达到筒顶高度,这部分土的高度称为余土高度。
试验中,由于余土高度不一,各点所受的击实功不同,使得击实曲线上各点不是在等功能下得到的干密度,从而增加其离散性,影响试验结果。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好余土高度。
为此进行了大量试验,得出在含水率相同时,余土高度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余土高度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在相同含水率时,余土高度越大,干密度越小。
理论上,余土高度越高,单位体积功就越大,从而干密度会越大。
实际上,在击实过程中,并不能使筒表面土达到同样的高度,这就导致筒表面高度与密度皆不均匀,从而出现以上现象。
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建议在击实过程中,要准确计算出每层要加土的质量。
3.3含水量的影响通过击实试验我们可以得出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图2 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从上图可以看到含水量对击实试验结果的影响。
击实曲线的这种现象说明粘性土在含水量低时,土粒表面的结合水膜薄,击实过程中,土颗粒间的作用力以引力为优势,在一定的外力击实功能下,颗粒相对错动困难,并趋向于形成任意排列,干密度就低。
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结合水膜增厚,击实过程中,颗粒间排斥力增大,颗粒错动容易,因此颗粒定向排列增多,干密度也就相应增大。
当含水量超过某一值后,虽仍能使土颗粒间引力减小,但颗粒间结合水膜承担了一部分击实功,粒间所受的有效应力减小,土体不易压实,继续增加含水量,只能使密度降低。
3.4润滑剂的影响击实试验中,在击实筒及护筒内壁均匀地抹上一薄层凡士林,从而减少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即减少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当击实功及击实方法不变,即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总功W总保持不变时,认为抹有凡士林与未抹凡士林两种情况下,土体间的摩阻力相同,克服土体间的摩阻力所做的功wf1相等,因此,土体所获的实际击实功w=W总-Wf-wf1增大,使得土体的干密度增大。
图3为抹有凡士林和未抹凡士林的击实试验结果。
图3 抹有凡士林与未抹凡士林两种情况下的击实曲线从试验结果可得,抹有凡士林土的ρdmax比未抹凡士林土的ρdmax要大,对应的含水率wop则相反要小。
从图3可以看出,当w<wop时,干密度相差较大;当w>wop时,干密度相差较小。
这是由于w<wop时,土处于偏干状态,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较大。
抹了凡士林之后,使得土体与筒壁的摩擦力减小,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也相应减少,从而使得土体所获得的实际击实功增大。
因此,抹有凡士林的干密度较未抹凡士林的干密度要大;当w>wop时,土处于偏湿状态,此时土体中有大量的自由水存在,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减少了凡士林对击实效果的影响。
因此,抹有凡士林与未抹凡士林情况下的干密度相差不大。
3.5击实功大小的影响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是随击实功和击实条件而变化的。
随着击实功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增大,而最佳含水率则减小。
因此,各国都规定某一击实功作为击实试验的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规定轻型击实及重型击实两种标准,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20 mm的粘性土,采用3层击实时,其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8.2 kJ/m3;而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大于20mm的土,采用3层击实时,其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 687 kJ/m3,同一种土由于击实功及压实条件不同,其试验结果是不一样的。
表2为同一种土分别采用轻型击实及重型击实两种击实标准所得的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同一种土随着击实功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
表2 不同击实功试验结果比较试验方法击实层数每层击数击实功/kJ·m-3ωop/%Ρdmax/g·cm-3轻型击实 3 27 598.2 17.6 1.80重型击实 3 27 2687 11.3 2.034、结论通过对室内击实试验过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不同的试验方法得出不同的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因此,室内击实试验应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