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张大千传奇人生
“全能”张大千绘就不朽人生传奇

“全能”张大千绘就不朽人生传奇作者:青青来源:《中国收藏》2019年第06期他满脸胡鬓、长鬓飘拂胸前,身着中国传统的长袍、布鞋,头戴高冠,手持修长的奇木拐杖,不论走到何处,其穿着、仪表、气质,都是众人瞩目的对象。
他就是一代绘画大师张大千。
20世纪的中国画坛,张大千是一个传奇,在业界早有“五百年来一大千”之赞。
在徐悲鸿眼中,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人”;于非闇赞其“南张北溥”之声名;黄君璧心目中,“张大千是非常人”……他是中国画史上最为全方位的画家:从仿古山水、据实景所得印象而画成的山水,到氤氲混沌的半抽象风景;从艳美的仕女、古代的高士、人像画、自画像,到以佛教为主的宗教人物画;以及生动活泼、简笔写意或精工的花鸟或走兽……张大千自由地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绘就了一代绘画大师不朽的人生传奇,获得了全球性的认可与尊重。
今年是张大千先生诞辰120周年,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辟混沌手:张大千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于日前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行。
此次展览组织策划近半年时间,共征集50余幅张大千不同时期的精品画作,是近年来内地举办的张大千展览中最全面、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
而让不少藏家欣喜的是,展览中的部分佳作还将现身6月初举办的北京保利春拍“巨匠剪影——纪念张大千诞辰120周年”拍卖专题中。
帝王爱情的升华版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长生殿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七夕盟誓之地;而在张大千的《长生殿》中,长生殿则是现代升华版的李杨爱情一一张大千与徐雯波爱情的见证。
自1948年结婚后,徐雯波一直伴随张大千,经历了去国移家,辗转栖寄印度大吉岭、中国香港、阿根廷、巴西、美国,最终定居于中国台北。
1956年,《长生殿》在巴黎近代美术馆举办的“张大千画展”上現身,随后被徐雯波藏于箧中、秘不示人,直到近50年后才交付香港苏富比拍卖。
据徐雯波多年后忆述当年的情形说,她得知大千将要带她一同出席巴黎画展揭幕式时,非常意外,也非常兴奋,但在大千面前,却不敢表现出来,她怕大千嫌她“小家子气”。
张大千的传奇经历

之 . 以 铁 围 山 为 外 郭 . 曰 一 小 更 是 世 界 合 此 小 千 世 界一 千 为 中千 世 界 .合 此 中 千 世 界 一 千 为 大 干 世 界 后 来 张 大 千便 将 这 一法 号 用 做
自己 的号 . 号 大 干居 士 之 后 . 别 张
给 她 . 她 照 顾 好 这 只黑 猿 。 嘱 要 并
好 睡 在 教 堂 的 石 墙 脚 下 . 死 听 天 生
赎 身 大 干 与 土 匪 头 子 讨 价 还 价 . 然 后 提 笔 给 家 里 写 信 头 目接 过 了 信 之 后 见 他 字 体 工 整 洒 脱 .用 语 取 词 颇 有 文 采 . 决定 让 他 留 下 当 “ 便 师 爷 ” 大 干 一 听 之后 马 上拒 绝 . 匪 土
学 习 书 画 曾熙 是 当 时著 名 的 书 法 家 , 以篆 隶 笔 意 为 之 . 求 形 似 , 能 不 且 多 收 藏 . 鉴 赏 . 与 李 瑞 清 齐 精 时 名 . 称“ 并 曾李 ”
张 大 干 拜 曾熙 为 师 之 后 . 熙 曾 为 他 起 学 名 为 “ ”后 改 为 “ ”. 狻 f 爰 1
头 子 也 火 了 . 枪 逼 迫 他接 受 . 万 用 在 般无 奈 之 下 .大 干 只好 答 应 就 这
惊 .四 处 奔逃 张 大 干 也 不 辨 东 西
地 只顾 逃 跑 . 跑 多 远 就 被 土 匪 劫 未
经
住 .绑 了起 来 大 干 在 迷迷 糊 糊 中 被带 到了一座 荒废 了的 土地庙 中 .
矩 . 山抢 劫 不 能 空 手 而 归 . 是 他 下 于
便 拿 了 一 本 线 装 书 —— 《 学 涵 诗
张大千的故事

张大千的故事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擅长绘画花鸟、山水和人物,尤以泼墨画闻名。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留下了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张大千,原名张觉,字大千,号观生,浙江绍兴人。
他在艺术上的天赋早在年幼时期就已经显露出来,曾经拜学过徐悲鸿、刘海粟等名家为师,受益匪浅。
他不仅擅长绘画,还对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都有所涉猎,可谓是多才多艺。
张大千的艺术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泼墨技法,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他的画作不拘一格,既有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又有富有现代感的抽象作品,展现出了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
除了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外,张大千的一生也经历了风风雨雨。
他曾经历过家国沉浮,历经战乱,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他曾说,“画是我的生命,没有画,我就无法生存。
”这句话道出了他对艺术的狂热与坚持。
在他的一生中,他游历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广泛地吸取各地的艺术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被誉为“大千世界”,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与表达。
张大千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的传奇,更是一段中国艺术史的缩影。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如同他的画作一般,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与情感的张力。
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他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艺术的高峰。
总的来说,张大千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作品也成为了中国艺术的瑰宝。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艺术史,更是一段生命的奇迹,一种对艺术、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断追求艺术的境界,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本文转自:凯风网山西频道供稿:陈诗波)导语举世知名的中国画家张大千,才情横溢,飘然如仙,诗书画印鉴堪称五绝。
他是享有“东方毕加索”之称的世界级艺术大师,1958年被纽约“世界美术协会”公举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徐悲鸿“五百年来第一人”的赞誉,更是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他作为中国现代画坛一代宗师的地位。
凯风网山西频道供稿:陈诗波编辑:原源仲德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一、张大千的传奇身世1、两个“一百天”一百天和尚1899年5月10日,张大千诞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的一个书香世家。
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
张大千纪念馆在张大千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中,两个“一百天”让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经受了生与死的磨难,对他一生的做人处世及人生之路影响极大。
1919年,张大千青梅竹马的玩伴、表姐、未婚妻谢舜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他肝肠寸断,万念俱灰。
因此,张大千万分虔诚地投身松江妙明桥畔的禅定寺出家为僧。
禅定寺住持逸琳法师见他气度不凡,眉宇间有大气象,便给他取法号“大千”,语出佛家经典《长阿舍经》之“三千大千世界”,这是张大千之名的由来。
这个意义丰富而又叫起来响亮的法名,后来反而掩盖了他本来的名字,伴随了大师整整一生。
也许是张大千尘缘未了,又或许是他从头到尾都未曾六根清静,出家为僧只不过是一时冲动,一种暂时的逃避。
再者,他二哥张善子也找上门来,把心爱的八弟带回了俗世。
但是,一百天的和尚生活,使他惊异地发现佛教世界,俨然就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其中照样有等级,有名利,有倾轧。
张大千“回头是岸”,世间少了一个得道的高僧,却多了一个画坛奇才。
一百天土匪1916年的夏天,十七岁的张大千被一伙土匪绑了票,土匪头儿叫他写信回家,派人送四千块银洋赎身,大千照办。
不承想,他的一笔好字让土匪头儿称赞不巳,“我看就留他做'黑笔师爷’好了,以后有个什么文字往来也好替我等壮壮门面!”于是,张大千由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宾。
介绍张大千的英语作文

张大千:东方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Zhang Daqian, a renowned Chinese artist of the 20th century, is renowned for his exceptional talent and profound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art. Born in 1899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he exhibited a remarkable aptitude for painting from a very young age. His journey throughlife was as captivating as his artworks, making him a legend in the annals of Chinese art history.Zhang Daqian's early life was filled with challenges and hardships. Despite these, he persevered and dedicated himself to honing his craft. His dedication paid off, as he soon gained recognition for his unique style and exceptional technique. His paintings, which often featured landscapes, figures, and birds, were a testament to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his ability to innovate within them.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s of Zhang Daqian's career was his adapta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He was not content with merely replicating traditional styles; instead, he sought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art by incorporating elements from various schools and periods.His paintings were a mel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with modern techniques and Western influences, creating a style that was both unique and universally appealing.Zhang Daqian's reputation grew beyond the borders of China, and he was soo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oremost artists of his time. His works were exhibited worldwide, and he received numerous accolades and honors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art world. Despite his fame, he remained humble and dedicated to his craft, continuing to create beautiful and thought-provoking artworks until his death in 1983.Zhang Daqian's legacy is not just in his paintings but in the impact he had on the art world. His willingness to experiment and innovate within traditional frameworks encouraged other artists to do the same. His artworks, which are now considered national treasures, have become 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and his influence can be seen in the works of many contemporary artists.In conclusion, Zhang Daqian was not just a talented artist; he was a visionary who revolutionized Chinese art.His legacy is a testament to the power of perseverance, dedic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 spirit of innovation even within traditional frameworks. His life and works will continue to inspire generations of artists and art lovers alike.**张大千:东方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张大千,二十世纪著名的中国艺术家,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对艺术领域的深刻贡献而享有盛誉。
张大千的故事

张大千的故事张大千(1899年-1983年),字大千,号千里山人,是中国现代画坛上的一位杰出艺术家。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才华在中国画坛上享有盛誉。
本文将为您讲述张大千的故事,展示他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
一、艺术天赋的初现张大千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从小,他就展现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卓越的绘画天赋。
他的父亲是一位文人,对他的艺术才华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在家庭的熏陶下,张大千从小就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求学与艺术探索张大千年少时曾就读于成都的四川省立第一中学,期间他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技巧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知识。
他广泛涉猎古代名家的作品,深入研究传统绘画的技法和精髓。
同时,他也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开始尝试将西方绘画的透视和色彩理论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三、艺术风格的形成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张大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善于运用写意的笔法和浓墨重彩的技巧,将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与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擅长画山水、花鸟和人物,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四、艺术成就与国际声誉张大千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和荣誉。
他的画作被众多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珍藏,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瑰宝。
他的艺术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也深深地影响了国际艺术界。
他曾多次出访国外,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交流合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人生经历与思考除了艺术成就,张大千的人生经历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他经历了动荡的时代,历经了战争和社会变革的洗礼。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更加深入和成熟。
他通过艺术表达了对人性、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传递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艺术家的使命与责任张大千一生致力于艺术事业,他坚信艺术家有着独特的使命和责任。
解读 《张大千传奇》 脱水精华版

解读《张大千传奇》.m4a 脱水精华版民国七年,也就是公元1918年的冬天。
19岁的盐商之子张全,因未婚妻病逝,离家出走,投身松江禅定寺,打算出家为僧。
禅寺住持为他起法名大千。
但到正式剃度受戒的时候,他提出要不烧戒疤,说自己已经看破红尘,得道成佛,无须多此一举。
在和法师辩论了一碗无果之后,这个19岁的年轻人决定一溜了之。
虽然不辞而别,他却带走了大千的名号,从此,佛门里少了一个念经的和尚,画史上多了一段风云传奇。
张大千是第一个名扬国际的中国画家,被纽约国际艺术协会授予当代第一画家称号,获得这个称号的还有毕加索。
他是一流的鉴赏家和收藏家,曾为保护中国古画和日本人斗智斗勇,却也为了赚钱仿造清代大画家石涛的作品,以假乱真,无人识破。
他是一个最会弄钱也最会花钱的享乐主义者,但却在荒无人烟的莫高窟面壁三年,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敦煌壁画的中国人。
50岁后,他走遍欧亚美洲,漂泊异国30年,宁可在巴西斥巨资建造一个中国园林,以慰思乡之苦,但却至死未回大陆。
那么,张大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传奇故事又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本梅丘生死摩耶梦张大千传奇来一一解读。
本书由已故知名作家高阳所著,羔羊以写历史小说闻名,作品在史料考据的基础上,兼具小说的语言特点,可读性高,深受读者欢迎。
有折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的说法。
这本张大千传记羔羊用张大千出家未遂的离奇故事开头,徐徐讲述了这位传奇画家不按常理出牌的一生。
虽然也有演绎的成分,但完整地讲述了他的艺术成就,以及他与女人兄弟间的恩怨情仇。
书名中的眉秋是张大千在国外收集的一块形似家乡地形的石头,而摩耶是他晚年的住处。
我们将在书中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张大千的人生轨迹来解读,这本书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少年岁月,学画卖画、面壁、敦煌、漂泊海外以及龟车摩耶。
我们先从张大千的出生讲起。
1899年还是清朝光绪年间。
四川盆地中南部的内江城,先是大雨数月淹了众多良田,接着又滴雨不下,交了一片沃土,在这片愁云惨雾里,盐商张怀中怀孕的妻子做了一个美梦。
张大千ppt

春水扁舟
款书:六十八 年己未秋摩耶 精舍写 八十一叟爰 钤印:"张爰"、 "大千居士"、" 摩耶精舍"
秋山悬泉
款书:千山渴雨秋如赭, 丛木含风暮色苍,剪取 银河天一尺,石溪六绕 復清湘。 六十八年己未嘉平月擬 石溪石涛两家法合写此 于外双溪摩耶精舍 八十一叟爰 钤印:"法匠"、"摩耶精 舍"、"张爰私印"、"张大 千长寿大吉大利"
1923年,与兄长坐海轮东赴日本留学,学习绘画 与染织技术。
1923年他在上海学习书法,更名张猨。在上海宁 波同乡会馆,他举行了首次个人画展,百幅作品 全部售完,一鸣惊人,自此以卖画为生。因未婚 妻逝世,痛而在松江禅定寺出家,法号大千,过 百日还俗。
1936年,被聘为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上海 中华书局出版《张大千画集》,徐悲鸿作序,推 誉“五百年来一大千”。他艺术趋于成熟,工笔 写意,俱臻妙境。
巴西八德园一角
款书:不栽栗芋不栽桑,凿个陂塘一顷方; 脩竹万竿尘隔断,老夫胸次有潇湘。 八德园小诗之一 六十八年秋摩耶精舍漫图 八十一叟爰 钤印:"摩耶精舍"、"己未"、"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谢谢观赏
溪山古寺
款书:溪山古寺 己未秋日八十一叟爰摩耶精舍 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听泉图
款书:六十九年庚申夏四月摩耶精舍写 八十二叟爰 世嚣飞不到,大造意偏精,奇石当人立,幽禽浃耳鸣,冷冷三叠响,恻恻五铢轻,应笑秋 风客,金丹还未长。 四十年前与南海黄君翁同游候山三叠瀑之作,书于画上。 钤印:"庚申"、"西川张爰"、"金石同涛"、"大千居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大千传奇人生张大千尽管张大千已经辞世三十年了,但他奇特的经历、豁达的人生观、临摹敦煌壁画的壮举及脍炙人口的画作,仍在全球艺文界创造一波波的话题……张大千一生豁达大度、入世甚深,“他生来就很特异的,像只猴子似的。
”(宣化和尚语),所以我就用较为轻松的笔调映照大师的个性,聊表纪念与敬意。
暂时忘记张大千,试着想像一下你自己的某个虚拟人生……两个一百天奇特经历十岁前就开始习画的你,在十七岁读中学时放学回家的路上突遭绑架,绑匪逼迫你写信以便勒索家人,却惊异于你写得一手好字,不但没伤害你,居然奉你为黑帮顾问,你在虚与委蛇了约一百天后终于重获自由。
二十一岁时,挚爱的青梅竹马兼未婚妻因病往生,从日本兼程到上海的你却因兵荒马乱、道路不靖无法赶回四川老家见她最后一面而伤心欲绝,因此萌生遁世念头,不顾家人反对,准备出家当和尚。
但你发现和尚受戒要点戒疤,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太有主见的你跟住持辩论起来:“佛教原没有烧戒这个规矩,由印度传入中国初期,也不流行烧戒。
这个花样是梁武帝创造的。
当年,梁武帝信奉佛教后,大赦天下死囚,赦了这些囚犯,又怕他们再犯罪恶,才想出烧戒疤这一套来,以戒代囚。
我以为,我信佛,又不是囚犯,何必要烧戒?不烧戒也不违释迦的道理……”在得不到满意答覆之际,你匆忙离开寺庙。
向佛之心甚强的你辗转挂单几处,无奈都觉得不是很妥当,在离家乡两千公里流浪的第一百天,到上海火车站北站赴友人之约时被二哥一把抓住,将你一路押回老家。
才进家门,老妈大堂一坐,二话不说要你拜了堂娶了妻。
守道义,戒酒戒赌你常说:“一个画家,应该什么都画。
”但有一样东西,你不画--虎。
因为二哥张善子画老虎很出色。
其实,你也能画虎,但刻意避讳。
一次你酒后画的一幅虎图流落出去,不少商人登门出高价请你画虎,你后悔不迭,于是发誓从今以后誓不饮酒,也誓不画虎。
果然从此你跟饮酒和画虎绝了缘。
除了戒饮酒和画虎之外,你还戒赌。
二十七岁时你学会了打麻将,刚开始是偶一为之,后来越陷越深,有一次被人设下圈套,用家里祖传的无价之宝──王羲之的《曹娥碑帖》抵了赌债。
母亲临终之前想看一看这件传家宝,你手足无措,欲哭无泪。
幸好你的好友叶恭绰花重金购回这一珍宝归还给你!你后来在为叶恭绰的书画集作序时,把自己年轻时的这件荒唐事公布于众。
朋友们劝你不必再自揭短处,你则坚持写进序文,一则让世人知道叶恭绰的高尚品德,二则让世人知道不经一堑不长一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可陷入泥淖。
因为此事,你发誓至死不进赌场,也不让家人玩麻将,还严厉告诫子孙:“谁也不准进赌场,进了赌场就不是我张家的人。
”《仿唐人吉祥天女》为张大千临摩了一幅约五尺高的五代时期《吉祥天女像》。
战乱中的临摹与复制可在家安分没几年,二十八岁的你总觉得有个人生理想需要去实现,所以决定出门游历、充实自我。
在此之前的二十六岁,经历丧父之痛,你开始蓄胡,不料一留一辈子,成为你的著名识别标志。
那个军阀割据的时代,没有治安可言,头目间的争斗规模已不是冲动“血拚”,而是实枪“战争”。
你可能早上出门上学去,就被路上的阿兵哥强行拉到军队里,当天就换上粗糙的军服准备出发去占领你同学的家乡。
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安然跨越了二、三个大头目与无数个小头目的地盘,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一路欣赏并临摹雄壮的山林美景。
那段期间经由你独特的天赋、心灵感受与技法所呈现出的作品,后来大获好评。
当然,除了理想,人还是要填饱肚子。
你填饱肚子的方式倒是相当极端--你复制古代知名画家的作品与技法,并藉其名贩卖牟利(你并没觉得理所当然,终你一生都在懊悔这段历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不堪),造成这时你的仿古画还比你的创作原画更出名,还瞒过了许多专家的法眼。
比如有一次,中国北方最有名的画家兼收藏家陈半丁,对名画之鉴赏有一言九鼎之威,收藏之富,傲视北方。
陈半丁声称新收集一册石涛画页,视为绝妙精品,为此特宴邀艺林名家到家中欣赏。
你听说了,虽然未被邀请,为了一睹石涛画册,不请自到。
陈半丁拿出宝贝画册,洋洋得意地正想展示,你却突然说:“是这个册子啊!不用看了,我知道。
”陈半丁反问:“你知道什啊?”你朗声回答,第一页画的是啥,第二页是啥,包括题款、用印,都一一道来。
陈半丁一一核对,丝毫不误,又惊又气。
有人以为这本石涛画册曾到过你之手,不料,你竟说:“是我画的!”曾有位大头目透过专业鉴定师,重金在全国搜购他心仪画家的作品,后来却陆续发现买来的许多都是A+档仿冒品,一查之下追到生产工厂就是你,于是大头目找了个机会邀请三十来岁的你去他的地盘“吃个便饭”,在那个民主、人权、法治都属于未来式的时代,此行恐怕凶多吉少,而你倒也处之泰然,在简单交代了几时没回来就连络谁谁谁后,就风萧萧兮易水寒、单身赴会去了。
没料想这位小你两岁,名叫“张学良”的年轻国府海陆空三军副统帅跟你一见如故,就此结下超过半世纪的友谊。
敦煌壁画金丽辉煌四十二岁时你立下宏愿要将气势雄伟、结构严谨的敦煌石窟壁画依原尺寸临摹,恢复原作本来面目,于是携家带眷、浩浩荡荡前进敦煌,会携家带眷是因为你估计就当去游历半年,所以有家眷陪伴、顺便游山玩水、培养感情当然是最好。
这真的是个宏愿,别说七十年前地处沙漠中的敦煌是“黄沙旷野,不见茎草”,每天醒来到睡着之间,你都拿着蜡烛在山洞内外爬上爬下、对着壁画临摹画画,希望能将创作者的精神与呈现的神韵透过你的画笔精确地传达给世人。
张大千在敦煌。
敦煌夏日中午的气温与入夜后的温差真是“朝穿皮袄午穿纱”,凭藉达成使命般的意志,你乐此不疲,然而最终你心爱的人离你而去。
而这趟预计半年的沙漠游历,你一待竟是两年半。
此后,你作画有了全新的画风,从宋元明清的儒家风格,一下子回归北魏隋唐佛教艺术的金丽辉煌、庄严殊胜,敦煌时期的作品奠定你一生盛名的基础。
这幅张大千的《鱼篮观音》在绘画风格上敢于用重彩重色,用笔极为工整,线条勾勒严谨,流畅细腻,笔笔劲到。
可谓大千敦煌归来之后的精品走避红潮辗转漂泊五十岁那年,中共夺取了政权,于是你离开了祖国,前往佛国子民的国家:印度。
从家乡传来消息,中国共产党劫收了你成都的住宅,家人被迫迁至宅旁仆人房室居住。
家中所藏古字画以及宋元古纸,价值连城多遭毁坏,你为之唏嘘不已。
此外,中共判你“大千有三大罪状:种花一罪也,养猴子二罪也,好吃三罪也,于是议处罚五千单位以赎罪云云。
”这些中共横加的迫害,使你余生坚拒中共。
为了走避红潮,你举家迁往香港继而远走南美,费用来自忍痛出售收藏的两幅珍品:董源的《潇湘图》和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这一次,你带了黑白猿六只、波斯猫、杂色猫各四只、名犬四头,箱笼论百计,在阿根廷住了一年多,在巴西一住十六年。
见识毕卡索从美好到丑怪巴西定居期间你已逐渐享誉国际,在巴黎罗浮宫展览之际,会晤西方绘画大师毕卡索,他对你说:“我最不懂的,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他再强调一句说:“真的!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回南美,毕卡索赠给你一幅画,画上只见硕大的一张脸,五官不具人形,胡子剑拔驽张。
当人问起怎么选了这样一幅画呢?你赶紧澄清是夫人徐雯波弄出来的一场“误会”。
原来是这幅画太丑怪惹得夫人好奇问道:“这张画的是啥子呀?”毕卡索以为你太太对这幅画感兴趣,于是破例题名送画。
一九六二年,你收到了毕卡索为你画的像,有廿七幅之多。
你说:“头几张还好,后来越变越难看,越来越怪了。
”你看过他年轻时的画,讲究基本功,一点儿也不怪。
行遍天下,活跃国际画坛此后二十年间,你持续在欧洲布鲁塞尔、雅典、马德里、日内瓦等地展出新作,建立国际地位,欧、美、亚等洲际间的画展不断,恰好藉此旅游世界各地。
你的六屏巨幅荷花在纽约展出时被美国《读者文摘》以十四万美金购藏,可见当时国际对你艺术成就的认同,这种认同绝不是自古中国文人一向互相抬举恭维的小圈圈可以比拟的。
七十岁的你再度面临驿马星动,巴西政府为了要建水坝决定征收你位在巴西的家,于是迁居友朋集聚、风光明媚的美国加州,顺便治疗一下你已经健康欠佳的身体,这一住又是七年。
八十岁的你有了传统“落叶归根”的思维,但赤色故土让你却步,在结束周游列国的三十年旅程后,即使对四川的乡愁已接近满溢,你终究选择回到台北,低吟着:“不见巴人做巴语,争教蜀客邻蜀山。
垂老不无归国日,梦中满意说乡关。
”此时你的创作力依然旺盛,不断筹办近作展览。
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年,正如烟花到达夜空最高点时,喷散出耀眼炫丽的光芒一般,你绘制生平最大、最壮丽的一幅代表作《庐山图》。
也像烟火放光之后不久就在夜空归于黯淡沉寂,在回到台北七年之后,你在这个城市长辞此生因缘。
张大千世界漂泊路线图1949年四川内江迁居至台湾台北;1949年台北迁居至印度大吉岭;1951年大吉岭迁居至香港;1952年香港迁居至阿根廷布京;1954年阿根廷布京迁居至巴西圣保罗;1969年圣保罗迁居至美国加州卡美尔;1976年卡美尔迁居至台湾台北后事备极哀荣,两袖清风你是一个非常慷慨豪迈的人,就算在不算宽裕的经济状况下,你仍大规模的捐赠敦煌时期的六十二件临摹作品,这些作品二十多年前粗估已价值港币七百万之谱。
你的家人也秉持你的遗言,将你珍藏的九十四件古代书画悉数捐出,其价值更是难以估算。
你苦心经营、耗费钜资的终点站(在台北市外双溪,占地约五百七十八坪,两层四合院的居屋占二百二十二坪)也同时捐给国家成立纪念馆供后人凭吊。
在该捐的都捐了后,虽然后事备极哀荣,总统特派员慰唁家属,党国要员主持治丧,国内外新闻争相报导,海峡两岸的喧腾瞩目,可谓仅次于元首国丧,但你的身后费用竟然多为故交至友所筹措,两袖清风如此,正映照了当时总统所颁挽额“亮节高风”一语。
正如徐悲鸿所誉的“五百年来第一人”,你这一生的故事真可称之为“传奇”。
这个实实在在、离你我不远的传奇,主角就是“张大千”(一八九九年五月十日至一九八三年四月二日)。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