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先进材料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关系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关系罗燕珍;周达;陈思静;廖成成;王明月;谭晓虹;柯晴;岑洪【期刊名称】《中国癌症防治杂志》【年(卷),期】2022(14)1【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5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LBCL组织中CD68、CD16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TAMs浸润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在公共数据库GSE31312、GSE10846基因表达数据集进行验证;利用ssGSEA方法探讨TAMs中M2型影响预后的潜在免疫生物学机制。
结果95例DLBCL患者中,CD68^(+)TAMs低表达50例(52.6%),高表达45例(47.4%);CD163^(+)TAMs 低表达和高表达分别为34例(35.8%)和61例(64.2%)。
CD68^(+)TAMs浸润水平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AnnArbor分期、骨髓受侵相关(均P<0.05),而CD163^(+)TAMs浸润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均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LBCL组织中CD68^(+)TAMs、CD163^(+)TAMs高浸润与患者较短生存时间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LBCL组织中CD163^(+)TAMs高浸润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95,95%CI:1.126~6.455,P=0.026)。
ssGSEA富集分析有6条免疫相关信号通路(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路、MHCⅠ类抗原呈递信号通路、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Treg分化信号通路、TCR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M2型TAMs低浸润组显著富集(均P<0.05,FDR<0.25)。
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吕丽琼;刘剑勇;张志明;赵荫农;张春燕;张力图;唐凯【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寻找更有效的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为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18例正常乳腺组织,39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78例乳腺癌组织的DNA,参考文献选取D2S443、D11S988、D21S1436、D3S1766、D2S2739这5个微卫星位点,在基因库中查出相应的引物序列,PCR扩增位点的DNA,然后用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后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ER2、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8例正常乳腺组织未见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发生,39例乳腺良性肿物组织中有5例至少1个位点发生MSI,MSI的发生率为12.82%(5/39).78例乳腺癌中有35例至少1个位点出现MSI, MSI的发生率为44.87%(35/78),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5,P=0.000), MSI的发生率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HER2表达有相关性(分别为P=0.018,P=0.04,P=0.039).结论:乳腺癌中普遍存在着MSI,并且MSI更多发生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晚的病例中,提示预后较差的乳腺癌病例中MSI的发生率更高,MSI可能是判断乳腺癌临床分期的一个分子标志,有助于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7)004【总页数】5页(P548-552)【关键词】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临床分期;预后【作者】吕丽琼;刘剑勇;张志明;赵荫农;张春燕;张力图;唐凯【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乳腺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乳腺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乳腺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乳腺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乳腺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乳腺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乳腺外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种多基因参与,多种遗传学改变累积的结果。
淋巴水肿治疗的研究进展

淋巴水肿治疗的研究进展唐淑玲1,蒋奕1,21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淋巴水肿诊疗中心,南宁530021;2 广西高校乳腺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摘要:淋巴水肿是一种以淋巴引流障碍导致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沉积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社会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原发性淋巴水肿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淋巴系统发育不良和淋巴引流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
多数病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近30%原发性淋巴水肿的基因突变发生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信号通路中。
继发性淋巴水肿常见的病因包括创伤、寄生虫感染、外科手术、放化疗及黑色素瘤等。
近年来,随着实体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癌症相关淋巴水肿已经成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
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的方法本质上是姑息性的,以延缓病情进展为治疗目的,主要包括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干细胞及组织基因工程等方法。
关键词:淋巴水肿;实验研究;药物治疗;淋巴再生;组织工程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0.026中图分类号:R5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0-0102-04淋巴水肿是一种由于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不良或继发性淋巴循环系统受损,引起淋巴液回流障碍,导致富含大量高蛋白和细胞代谢产物的淋巴液淤积在组织间隙形成的高蛋白水肿。
淋巴水肿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致残率高,难以治愈。
多数病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近30%原发性淋巴水肿的基因突变发生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信号通路中,典型的有Nonne-Milroy疾病和Emberger综合征等。
继发性淋巴水肿常见的病因包括创伤、寄生虫感染、外科手术、放化疗及黑色素瘤等。
多数学者认为,手术清扫引流区域淋巴结是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始动因素,因其破坏了淋巴系统的解剖结构,造成淋巴通路断裂,随后局部放疗及全身化疗等抗肿瘤治疗进一步破坏淋巴管内皮细胞,影响淋巴再生,诱导纤维化发生,增加继发性淋巴水肿的风险[1]。
肝癌高危人群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

肝癌高危人群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罗兰英;梁新强;岳惠芬;刘海洲;聂龙;李为之;江健;罗凤;黎沙【摘要】目的:探讨肝癌(HCC)高危人群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采用血清乙肝两对半作为筛查手段,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均呈阳性者定义为HCC高危人群,建立HCC高危人群队列并追踪随访,从标准化质量控制文件制定、研究人员培训、具体操作流程及质量反馈4个方面对队列研究进行整体质量控制.结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HCC高危人群基础队列规范化参与随访的依从性为20.59%,成功构建HCC高危人群动态队列人群共2 085例,血样本6021例,确诊HCC 8例.结论:HCC高危人群队列研究质量控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以提高随访依从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3)001【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肝癌;质量控制;高危人群;队列研究【作者】罗兰英;梁新强;岳惠芬;刘海洲;聂龙;李为之;江健;罗凤;黎沙【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第3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HCC病死率仅次于肺癌而位居第二,农村高于城市,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1]。
在不同发生发展时期其疗效预后相差较大,早期小HCC接受治疗后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HCC[2]。
浅议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经费专项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现代经济信息浅议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经费专项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刘 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摘要: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规范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经费的使用,提高科研经使用效益,高校审计部门多次组织附属医院内审人员对科研经费进行专项审计。
本文总结多家附属医院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同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关键词:科研经费专项审计;高校附属医院;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1-0170-02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兴院战略实施的力度加大,高校附属医院作为医学创新和学术研究的主战场,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拨款来支持高校附属医院的科研事业。
高校附属医院的科研经费来源广,金额大,医学科研领域腐败情况的不断增加,国家加大了对医学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费用使用的监管,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科研项目及资金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贯彻执行国家医学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笔者在高校附属医院审计部门工作多年,看到近年来高校和附属医院各级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对科研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管理、科研物资采购管理、课题结题情况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进一步加强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规范附属医院科研经费的使用,提高科研经使用效益,高校审计部门多次组织附属医院内审人员开展科研经费专项审计。
通过笔者多次参与科研经费专项审计工作,发现部分附属医院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大部分存在着相同的主要问题,笔者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一、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1.附属医院科研科全面负责医院的各级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管理、科研成果的鉴定和申报管理、论文发表与质量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学科建设等相关工作。
科研经费管理按照《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执行。
结直肠癌KRAS和BRAF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结直肠癌KRAS和BRAF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谢明智;李科志;利基林;蔡政民;胡榜利【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TaqMan探针法检测322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不同组别的基因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2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结肠癌患者182例,直肠癌患者140例,KRAS基因突变105例(32.6%),BRAF基因突变13例(4.0%).结肠癌患者和直肠癌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肠癌患者T3 +T4的比例高于直肠癌患者(P=0.004).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5例KRAS基因突变中,G12D突变40例(38.1%),G12S突变38例(36.2%),G12A突变12例(11.4%),G12V突变9例(8.6%),Gl3A突变6例(5.7%).13例BRAF基因突变型均为V600E型.右半结肠癌的K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P=0.010);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年龄高于未突变者(P =0.022),突变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比未发生转移的比例低(P =0.020);突变患者Ⅲ+Ⅳ期的比例低于未突变患者(P =0.044).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较高的KRAS基因突变率,而BRAF基因突变率较低.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原发部位密切相关,且与BRAF基因突变无直接相关性.【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9(040)008【总页数】4页(P1128-1131)【关键词】结直肠肿瘤;KRAS;BRAF;基因突变【作者】谢明智;李科志;利基林;蔡政民;胡榜利【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R394.3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除了手术治疗外,肿瘤靶向治疗成为结直肠癌的重要治疗方式,其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目前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靶向药物[1]。
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王英;黄玲莎;黄文成【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06(023)005【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CYFRA21-1、NSE和CA125三种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技术测定41例肺癌患者、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2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CYFRA21-1、NSE 和CA125水平.[结果]肺癌患者组的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血清中CYFRA21-1、NSE、CA125的敏感性分别为61.0%、34.1%、51.2%,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5.4%.CYFRA21-1在鳞癌的敏感性最高为78.6%;NSE在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性最高为66.7%;CA125在腺癌的敏感性为75%.[结论]血清CYFRA21-1、NSE和CA125的检测,尤其是三项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并对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总页数】3页(P661-662,665)【作者】王英;黄玲莎;黄文成【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孙娟;谷秀娟;阮彩莲2.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方东风;汪德明3.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姜晓明;陈爽;杜晓艳;鞠晓红4.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J], 黄丹丹5.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J], 陈学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广西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张宏亮;蒋能;黄光明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3(40)1
【摘要】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是规范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核心环节。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地制定本区域内的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
此外《,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也需要各地区有一个统一的分级管理目录。
基于此,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对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目录、处方权限等热点内容进行研讨,结合广西实际,最终形成专家共识,为广西区内医疗机构做好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提供指导。
【总页数】7页(P166-172)
【作者】广西药学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张宏亮;蒋能;黄光明
【作者单位】不详;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4.2
【相关文献】
1.防治葸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2.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3.新生儿脑电生理监测分级管理专家共识
4.山东省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22版)系列——抗肿瘤药物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5.广西医疗机构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专家共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肿瘤规范化诊治,创先争优服务群众,
为推进青秀区和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先进材料
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上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秉承“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推动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认真组织开展救助救灾、无偿献血、健康宣教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努力探索肿瘤和肿瘤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以及完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在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全区肿瘤规范化诊治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广西唯一一所国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广西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广西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广西化疗质量控制中心和广西妇科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主要承担着广西肿瘤和肿瘤性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规范化诊治,在历届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逐步建立了肿瘤科学预防和规范化诊治技术平台,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肿瘤医院在全国首先倡导肿瘤病人全程关护治疗模式,加强对肿瘤的院前筛查、院中治疗和院后回访跟踪,为肿瘤病人提供终身性的医疗服务,有效地促进全区肿瘤防治水平的发展。
二、热衷公益活动,爱心服务社会
(一)义务献血。
为缓解我市医疗临床用血紧张的状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次与南宁市中心血站联系,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参与义务献血。
仅2010年至2011年,肿瘤医院就先后五次组织开展义务献血活动,参加人数超过250人次,献血总量超过70000毫升,有效地支持了临床用血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无偿援助。
为此,肿瘤医院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献血委员会表彰“无偿献血奉献奖”,彰显了肿瘤医院广大职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爱心义捐。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组织全院职工为困难地区和群众捐款捐物,助他们度过难,据统计,近三年来,全院在帮助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援助西南地区干旱、帮助玉树灾区同胞渡过难关的义务捐款捐物、中南地区抗冻捐款活动中共捐出爱心款近15万元,捐赠矿泉水10080支(420箱),捐赠价值两万余元的药品、32床棉被、200余件棉毛衣。
(三)医疗惠民措施。
在广西卫生厅和物价局的指导下,肿瘤医院对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者、农村特困户、五保户、残疾贫困者等特殊人群加大扶持力度,各科室设置六人房病床供其优先入住,对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煎药、会诊等项目费用给予全免,手术费、x光透视费、心电图检查费、B超检查费、CT 检查费、血糖测定费、肝功能检查费、肾功能检查费、心电监护费、输氧费、住院护理费等实行部分减免,确保特殊人群基本医疗服务
的需要。
三、拓展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强化对广大患者的心理辅导。
创立特色专科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启动开展“一科一特色,一科一品牌”活动。
乳腺外科定期举办“彩虹沙龙”病友会活动;妇瘤科成立“丽人港湾”妇科肿瘤患者联谊组织,建立护患Q群,开展妇科肿瘤患者健康知识宣传、患者联谊等系列活动;胃肠外科开展造口患者“玫瑰之约”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加强了对广大患者的心理辅导,丰富了他们的在院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了他们从心理上战胜疾病。
四、完善社会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积极做好全区肿瘤疾病防控工作
在肿瘤和肿瘤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肿瘤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好全区肿瘤和肿瘤性疾病防治的领头羊,一是做好全区开展早诊早治、防癌普查和肿瘤随访登记工作。
二是积极开展肿瘤防治知识下基层活动,医学服务施惠基层民众。
医院组织肿瘤专家深入基层,先后在隆安县、扶绥、北流市、容县全年举办全区肿瘤防治下基层活动,举办培训班强化对基层医生的肿瘤规范化培训,加强对基层群众健康知识的宣教,免费发放肺癌、肝癌、鼻咽癌、乳腺癌、食管癌、宫颈癌等肿瘤疾病的宣传资料。
增强了基层民众对于防癌抗癌的思想意识,带动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肿瘤规范化诊治方面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充分发挥公益服务职能,逐渐完善救助救灾体系,以自身实际行动为推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做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