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身边多是小人小人往往是君子制造的
为什么小人会比很多人获得滋润?

为什么小人会比很多人获得滋润?摘要:在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劳而获的人,即便他们是一些小人。
为什么小人会比很多人获得滋润?本文通过分析小人的特点和相关的社会环境,提出了小人获得滋润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被小人影响。
关键词:小人;滋润;社会环境;竞争正文:一、小人的定义小人是指那些虽然缺乏德行、道德为数不多,但却有一定智慧以及社交本领,善于为自己谋取利益。
在社会中,小人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手段获得很多利益,这与他们的自私和缺乏道德不无关系。
二、小人的特点小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利欲熏心。
小人通常是利欲熏心,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他们往往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只追求自己的利益。
2. 贪得无厌。
小人往往贪心不足,永远不会满足于所得到的利益,而是会一直追求更多的利益。
3. 善于欺骗。
小人往往具有很强的欺骗能力,他们懂得怎么样用言语或行为来欺骗他人,从而谋取自己的利益。
4. 为了自己不择手段。
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不择手段,包括欺骗、谎言、甚至诈骗等一切手段。
三、小人获得滋润的原因1.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小人获得滋润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社会中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时,小人便能够抓住这些机会谋取利益。
比如,在某些失业高危地区,小人会利用社会问题谋取自身利益。
2. 利益驱动小人的利益驱动也是他们能够获得滋润的原因之一。
他们看重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和行为的规范。
因此,当有机会为自己谋取利益时,小人必然会不择手段。
3. 社交本领小人通常具有很强的社交本领,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交际。
这种优秀的社交能力,不仅能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人脉关系,也能够在机会出现时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
四、如何避免被小人影响?1. 学习远离小人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与小人接触,减少受到他们的影响。
要保持警惕,发现小人的存在并远离他们。
2. 保持良好的道德道德品质是我们应该珍视的。
我们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道德水平。
3. 学习合理竞争与小人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地方都有小人,通常,小人做人处事不太厚道,常以不良手段达成目的。与小人相处,稍不谨慎,会吃大

每个地方都有小人,通常,小人做人处事不太厚道,常以不良手段达成目的。
与小人相处,稍不谨慎,会吃大每个地方都有小人,通常,小人做人处事不太厚道,常以不良手段达成目的。
与小人相处,稍不谨慎,会吃大亏;学会分辨小人,非常重要。
他们言行有以下特色:1.喜欢造谣生事:通常是另有阴谋目的,并不单纯以此为乐;有时为了升迁,衬托自己优秀,也不惜丑化对手。
他们唯恐天下不乱,惯用「听说」造句,歪曲事实,无中生有。
2.喜欢挑拨离间:分化同事感情,制造纷争和事端,鹬蚌相争,结果渔翁得利。
他们口才好,善于撇清责任;事后扮演和事佬,双面间谍,闽语所谓「双面刀鬼」。
3.喜欢奉承:「赞美鼓励」和「奉承拍马」不同,后者舌灿莲花有心机,热情又嘴巴甜,让人晕陶陶而迷失方向。
他们更刻意亲近上司,常伺机打小报告,备受宠爱。
4.喜欢阳奉阴违:工作方面,言行不一,善于表面功夫,也善于俟机邀功抢功。
待人方面,他们是表里不一两面人,有时面前夸你套出你的秘密,背后就损你出卖你。
5.喜欢见风转舵: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舍弃谁,所谓西瓜偎大边。
他们利用别人权势以提升自己地位,没有利用价值的人,他们不会想亲近,顶多虚以委蛇。
6.踏着别人鲜血前进,踩着别人肩头攀高:你种树,他乘凉;利用你替他们开路,成功时,不会报答你;甚至翻脸无情抹煞你;他们占人便宜视为当然,怎会感激?7.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或跌倒或失败,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例如,四处渲染那人「罪有应得」云云。
他们也是事后诸葛,常说一些幸灾乐祸的风凉话。
8.喜欢找替死鬼:明明是自己言行有过错,却死不承认,昧着良心硬拗瞎掰,也要找一个冤大头(软柿子)来背黑锅。
他们口才犀利又敢发誓,很能误导大家以讹传讹,日久则众口铄金,积非成是。
有时「真相」就此石沉大海,永远被扭屈蒙蔽了。
事实上,小人的特色不只这些,凡是藐视法律,鄙弃道理,刻薄寡情,不遵循伦常道德,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容易鬼迷心窍…的人,通常都带有小人的性格。
一生小人太多的原因

一生小人太多的原因
一生小人太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环境因素:有些人生长在一个不利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可能是一个充满无知和恶意的社区、家庭或工作场所。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往往会互相攀比、嫉妒和恶意对待彼此。
2. 自身因素:有些人天性就比较虚伪、心机重、阴险,这些特质让他们更容易成为小人。
他们经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视别人的感受,很难与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关系。
3.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经常导致小人的产生,财富和权利让人们变得自私和心胸狭窄,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不择手段。
4. 社交圈子:社交圈子也是小人产生的温床,有时候为了迎合他人或让自己的社交环境更加美好,人们会说谎、造谣、诽谤他人。
这种行为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虚伪,成为小人的来源。
总之,一生小人太多的原因有很多,但都离不开人性的阴暗面和不公正的社会环境。
避免成为小人的关键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准则,也需要和良好的朋友和社交圈子交往。
经常被小人算计的人,是有这3个弱点的,不可不知

经常被小人算计的人,是有这3个弱点的,不可不知小人本身是一种虚弱的人,他们实力很小,但是内心仇恨的力量很大,他们仇视身边比自己优秀的人,仇恨那些过得阳光灿烂的人,见不得别人有一点点比自己好,所以他们惯用非常手段来打击报复别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样的人,善于伪装自己,把自己装作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但是背后爱搞小动作,人前一套,背后又是一套,一旦伪装被识破,就会气急败坏,大吵大闹,所以小人总是阴险的。
真正善良老实的人,是装不出来的,他们骨子里就没有害人之心,而小人却不同,他们有着非常的缜密的思维,用来一步步的陷害设计别人,来达到损人利己,这种人眼睛常常透露闪烁迷离的眼神,跟正常人不同。
如果你是一个正人君子,却经常被小人算计,最后苦到连说都不说出来,那么,你通常是有这三个弱点,被小人抓住,所以你要赶紧改正,让自己无懈可击。
那么,是哪三点呢:第一,祸从口出,太轻信他人单纯善良的人,特别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跟人交流简直是心直口快,他们把对方当成自己一样的人,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心里一点戒心也没有,这种人是最容易被小人利用和打击的。
如果你说到某点上,正好击中了他的要害,那么他就会反击你,当然他不会当场反击你,而是记恨在心里,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就会对你攻击,你所有的秘密都因为你的心直口快而透露了,所以他们反击你易如反掌。
要么,就是利用你的这个弱点,制造流言是非,假装真切坦诚地跟你透露,然后因为你心直口快的毛病,跟人说了,那么当事人就会找到你,问你是怎么回事,你说是这个人说的,而这个小人矢口否认,说自己从来就没有说过这样的话,那么你就只有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了。
第二,没留心眼,这是懒于思考的本质人都是惰性的,不光是体力劳动上,就是脑力上也是懒于思考的,而这一点小人就很不错,他们勤于思考,而且思考得很深刻透彻,因为他们一想到害人成功之后的喜悦感,不由得就兴奋异常,这对于吃一点勤快思考的苦来说,很划得来。
大多数人做人做事,是相信别人也是跟自己一样单纯纯良的,所以他们没有过多的想,这件事上,别人会不会利用设计于己,他们不相信社会有这样的黑暗,但是他们想错了,这世上虽说好人多,那是相对于你是一个实力强悍的人说的,当你还处于很弱小的时候,这世上的坏人就是比好人多。
小人猖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小人猖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宽容。
小人处处叽叽歪歪,就是因为我们的宽容所致。
就如恶人的横行霸道,也是因为我们的善良。
不是恶人有多厉害,仅仅是因为好人不愿意抛头露面,不愿意节外生枝,不愿意发生与正常工作、正常生活无关的事情,才让恶人招摇过市一样,小人利用了人们不愿意惹是生非的特点,才大行其道的。
小人有生存之道。
他们利用了人们之间的不和睦,不和谐,不愿意生事,明哲保身等等人际关系的阴暗之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比如:领导需要了解团队的状况,就需要有人向他打小报告,这就是小人的得志的形式之一。
再如果领导喜欢阿谀奉承的人,小人就会想尽办法拍马屁,谁都喜欢听夸奖自己的话语,而小人最擅长的就是这类事情。
正直的人却不屑于这样,认为与领导靠的太近就是一种浑身的不自在。
再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不善于交际当成了一种美德。
这也使得很多人被误认为是小人,实际上他们只是情商高一点,人缘好一点,与任何人都嘻嘻哈哈,聊天打诨。
一本正经不代表不会胡说八道;衣冠楚楚不代表不会衣冠禽兽;言之凿凿不代表不会出尔反尔;左右逢源不代表搬弄是非。
实际上小人并不是很多,仅仅是因为我们看谁不顺眼,谁就被我们单方面冠以小人的头衔了。
我们也是有着七情六欲,有着人性方面的与生俱来的种种不足与缺点,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冠以小人的称号,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罢了。
算命先生有一句话,给任何人说,任何人听起来都是正确的:你身边有小人!是的,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身边有小人,要不是这些小人作怪,自己肯定已经顺山顺水,如鱼得水了。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小人,仅仅是与我们换不投机而已,观念不一样而已,理念不一样而已。
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小人,甚至在工作中的分歧,他们是正确的而我们自己是错误的。
小人一词,来自儒家思想。
其内涵屡有改变,现在对小人的基本概念就是:喜欢明争暗斗,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背后捅刀之类坏事的人。
这种人实际上不是太多,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过于呆板,我们自己不明白变通,我们自己画地为牢,我们自己心中不够明亮。
职场中的你,为什么总是被小人欺负

职场中的你,为什么总是被小人欺负无论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我们身边总是会出现小人,有小人型的同事,有小人型的朋友。
小人就像夏天里的蚊子,在你身边转悠,但是你又不能拿他怎么样。
有的人在职场中被小人欺负够呛,不知道如何解决,其实小人欺负人也是看人,他们专挑软柿子捏,专挑好欺负的人欺负,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欺负起来成本比较小,容易得手。
那么哪些人会被小人欺负,或者说为什么小人会欺负自己呢。
我永远觉得,我们出现问题要把问题想明白,找到问题的原因,其实原因分析出来了,对策自然就出来了。
我谈五点原因。
一、个人综合实力太弱其实职场归根到底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综合实力强的人在职场中才能受到器重。
那些在职场凡是被小人欺负的人,肯定是个人实力太弱,或者无一点实力的人,干啥啥都不行,说话不过脑总是得罪人,做事马虎不认真,文字功底不行,文体活动一个也不会,不善于沟通协调,总之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一样拿得出手,提到这个人大家都摇头。
那些综合实力强的人领导离不开他、需要他、器重他,天天把重要工作布置给他,天天把他带在身边,小人巴结还来不及自然而然不敢欺负他。
所以,不管在任何地方,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不是尊重他人,而是要使自身强大,只有自身强大了,别人才会尊重你,援助你,小人才不敢欺负你。
二、与领导之间距离太远小人之所以会欺负你,第二点原因就是知道你与领导走得太远,你见到领导招呼也不打,躲着走,不敢直视,也不去领导办公室请示汇报,和领导缺乏沟通交流,甚至领导都不认识你这号人。
小人就是懂得抓住人的因素,紧盯着领导,会利用这种信息差,对你吆五喝六,把领导布置给她的工作转手交给你,让你帮他干活,甚至在领导面前给你“上眼药”,说你坏话,他知道你不敢去找领导请示汇报,更不敢找领导当面核实。
所以我们在职场中平时见到领导不要躲,大胆迎上去打招呼,经常去领导办公室请示汇报工作,聊聊思想动态,其实你会发现,领导没那么可怕,你和领导走的近了就会发觉他也有喜怒哀乐,他也是普通人。
小人猖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小人猖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每个单位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人。
让老实人难以理解的是,小人往往在领导面前特别吃香,累活不用干,好事少不了,过的非常风光。
更有一些小人,竟然得到了提拔重用,趾高气扬,猖狂至极!
小人为什么得瑟?与领导的纵容是分不开的。
在很多单位,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都是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轻易不愿得罪人,更不愿得罪小人。
得罪好人,好人大不了发几句牢骚,得罪小人,小人则会没休没止的折腾。
所以,小人哪怕偷奸耍滑,领导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有了好处也不会忘了小人,省得给自己惹麻烦。
小人做事一般都任性妄为,这也是他们能够在单位畅行无阻、风风光光的原因之一。
好多话,老实人说不出,好多事,老实人做不来。
而小人就不同了,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利,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比如,领导安排的脏活累活,没有人愿意干,可是老实人说不出口,既然领导安排,那就认认真真的去干。
小人则不管不顾,实在拒绝不了,那就磨洋工。
所以,在任何一个单位,总是老实人吃亏,小人反倒风光无限。
其实,小人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跟大家的软弱和迁就也不无关系。
小人爱占便宜,比如偷懒耍滑就是一种。
当小人偷懒的时候,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可是因为善良和软弱,并没有人站出来批评指责小人,长此以往,小人就会愈发得寸进尺。
如果有人挺身而出,不怕得罪小人,或者是大家抱定“你不干,我也不干”的态度,小人的把戏是不会奏效的。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为什么自己身边总是小人很多

为什么自己身边总是小人很多?总是有很多的人抱怨说他自己身边总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陷害,总觉得有人给他设陷阱。
自己以前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某某某怎么这样?某某某连一点点的道德也没有。
某某某是否在给自己设陷阱等等念头,总是在抱怨个没完。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也是很多人感觉自己做事情总是那么不顺利的原因吧。
这种普遍情况的发生有很多的原因。
从佛教的因果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我们自己以前所作所为的报应;从我们修行的角度来看,这是我们修行的力度太差,观察不到世间一切是平等的结果;从我们的观念上来看,我们总是在向外追寻,不知道向内心去求,从我们的……其实,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观念问题,是我们的修行不够的问题。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抱怨习惯,一切向外去追寻,不知道回观反照一下,总是想改变别人或者是外界,不知道要改变自己。
因为外界是无法改变,或者说是难以改变的,唯一能够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记得院长曾经跟我讲过,每个人都是买镜子照别人,从来不会照照自己。
宣羽顿首)所以,我们有这样被人陷害的感觉,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对付自己所处的所谓“逆境”或者说是陷阱,总是想从这个“逆境”或者说是陷阱里面逃脱出来。
结果适得其反,越逃越远,越陷越深,一辈子不得解脱。
这样自然就会陷入恶性的因果循环,把自己困在被误解、被陷害、被设计等等泥潭里面不得自拔。
从佛教的把握当下的观点来说,即使是当我们掉进了陷阱也要好好地把握当下,不要去埋怨,不要去后悔,不要去怨天尤人。
而是要根据眼前的情况,努力把事情办得最好,这就是禅心三无——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的最好落实。
这就是佛教大智慧的最佳显现。
(佛就是自我觉悟,就是修心,越是在逆境下,越能修出更大的功德,故曰烦恼即是菩提。
宣羽顿首)从佛教的极致来讲,一切是平等的,根本不存在什么陷阱不陷阱的情况。
所谓被人设计掉入陷阱不过是我们自心不平等的显现。
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样自认为被别人陷害的环境里面去努力,去面对现实,甚至可以在这样严酷的环境里面做得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何你身边多是小人?小人往往是君子制造的
智慧启引:那些当面不说,背后乱讲;捕风捉影,添盐加醋;甚至,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一概视之小人。
从心理学上分析,所谓“小人”,多是人格或心理上出了毛病,比如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每到有利益分配之时,总会怀着羡慕嫉妒恨,先发制人,制造点事端,把可能潜在的对手打下去,把水搅浑。
小人哲学是,我得不到,也不让他人好过。
而事实上,许多“小人”,往往是“君子”制造的。
朋友是某小单位的“头头”,一把手,每每谈起单位的事,总是紧蹙眉头,连连摇头,叹说:“小人太多!”
为何你身边多是小人?小人往往是君子制造的
因为,总有人写匿名信给上级投诉他任人唯亲,“一言堂”;不见上级有所回应,朋友的领导位置,依然坚如磐石,匿名信也便逐步升级;说他贪污、受贿,说他与某某女性有染,云云。
言之凿凿,似乎不把他“拉下马”,誓不罢休。
上级机关多次派人去查,结果也俱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这样的事,如噩梦缠纠着这位朋友,怎能不让他郁闷,恼火。
我也侧面和他的一些部下聊过这些事,大家也多是摇摇头说:不清楚。
是不清楚谁写的匿名信呢,还是不清楚信中说的事实,不好再问。
但一致意见是说这老兄作风霸道,缺乏民主;而且,并不认可他所说单位“小人”多的事实。
这种现象,亦非这位朋友单位独有,许多单位都发生过,或还在发生着。
我信服儒家理论,也常常以君子、小人划分人格。
对于那些当面不说,背后乱讲;捕风捉影,添盐加醋;甚至,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一概视之小人。
在做人方面,常常也是愿意和心胸坦荡,待人以诚的君子打交道;退一步,宁可得罪君子,绝不得罪小人。
不是我做人软弱,想想看,连孔夫子也叹道:“唯小人与女子难养”。
圣人尚无奈,何况我类凡人,俗人。
从心理学上分析,所谓“小人”,多是人格或心理上出了毛病,比如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每到有利益分配之时,总会怀着羡慕嫉妒恨,先发制人,制造点事端,把可能潜在的对手打下去,把水搅浑。
小人哲学是,我得不到,也不让他人好过。
但是,事物的复杂性,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单纯。
许多“小人”,往往是“君子”制造的。
看到报端常登载父母诉孩子学坏,偷东西、说谎、逃学、离家,像是一群“小小人”,让人厌恶。
但调查以后得知,这些家庭,多是父母太强势,总是逆着孩子的心性,要他这样,要他那样,否则便轻则斥之以恶言,重则报之以老拳。
这样,孩子只能选择“软报复”。
偷改学习成绩,或编造故事,骗以谎言。
如比父母为“君子”,“小小人”自然是他们一手制造的。
这些“小小人”如在青少年时得不到及时纠正,一旦成人,心病成了痼疾,难免真成了“小人”。
会干出一些危害别人之事。
单位也和家庭一样,那些领导,作风民主,主事公道,事事摆到桌面上,别人背后说话的机会就少了。
常常是霸道之徒占了第一把交椅,把部下不当成“同事”,只当做执行命令的“奴仆”。
部下每每因言获咎;日积月累,怨气加重,便埋藏下一场“不对称战争”,许多正常的人也不得不认同“小人”行为,用一些不合规范的方式,或消极或偏激地制造些不安定来。
“小人”是食品里的三聚氰胺;空气里的二氧化硫。
毒化环境,又难以治理。
在这种氛围里,“领导者”的交椅就算不倒,也会摇摇晃晃。
以此而论,你的“小人”,是你自己制造的。
你在享受“霸道”生活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制造着身败名裂的灾难。
从这一点说,民主也许是医治“小人”现象的良药。
人性的善恶,争论了几千年,难有确论。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人性中既包藏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如果以善对善,将人性中的善激活了,便一好百好,上甘岭上一颗苹果,许多人吃还有余,大家会互让。
如果,挑起恶来,大家便以恶对恶,各人都以最高智商做恶事,那还了得。
说到这里,我倒认为“小人”是这样“炼”成的:一是“养”出来的,即家庭和社会中的消极因素长期浸濡,人格出现了扭曲;一是“逼”出来的,是不好的强势领导或群体逼出来的消极反抗。
无奈时,做一回“小人”也是常有的事。
甚至有的人还因此尝到甜头说:当一回小人痛快。
看来,无论哪一级管理者都得警惕自己的作为:别逼出“小人”来!(智者:雷抒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