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牙周病的检查与诊断

牙周探诊
根面情况的探查 •牙根面龈下牙石分布及 其量的多少 •根面有无龋坏 •根面形态 •根面粗糙度
三、牙周袋探诊
▪ 1.工具:牙周探针。其顶端为钝头,顶端 直径约0.5mm,探针上有刻度。
牙周探诊
正常龈沟平均深度:1.8 mm 临床探诊深度 <3mm
பைடு நூலகம்
牙周探诊方法(牙周探针)
1.握持探针的方法:改良握笔式 2.支点:口内支点,也可口外 3.探诊力量:20-25g 4.探入方向:平行牙体长轴,紧贴牙面,
第二节 牙周组织检查
2.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OHIS) :包括软垢指数 (debris index,DI) 和牙石指数 (calculus index, CI)两部分,对评 价口腔卫生状况较 为客观、简便、快 速且重复性好。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OHI-S) Green和Vermillion l960年
四、附着水平检查:
▪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测量袋 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的距离。测量时分 步进行。
牙周探诊
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 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 AL) ▪ 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 ▪ 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
牙周探诊
根分叉病变的检查
0.1mm处 ▪ 牙周炎:探针穿过结合上皮进入结缔组
织,止于健康结缔组织冠方
临床探诊深度超过组织学上袋底的位置
牙周探诊
探诊深度与炎症的关系
牙周探诊
牙周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牙周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牙周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牙周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牙周病如何诊断鉴别,牙周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牙周病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牙髓电活力测定、牙髓温度试验(冷热诊)*一、血液常规检查
*二、X光摄片检查
3、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敏
*以上是对于牙周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牙周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牙周病易混淆疾病。
*牙周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1、牙龈红肿触痛或牙龈退缩,刷牙或进食时出血。
2、牙周袋形成、溢脓。
*二、牙齿松动、移位。
4、牙槽骨吸收、高度降低、骨小梁减少或消失。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牙周病应该做哪些检查,牙周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
或者在站内搜索“牙周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牙周病的检查

C
本病极为普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患病率 高.
D
人群中龈缘炎的患病率在60%~90%.
第一节 慢性龈缘炎
二 病因
龈缘附近牙面上堆积的牙菌斑是引起慢性龈缘炎的始动因子.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牙错位拥挤可促进菌斑积聚.
2
3
1
4
5
牙龈质地
牙龈外形
在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一般无自发性出血.偶有胀痒感,并有口臭等.
05
心身因素
06
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某些因素.
07
第九节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好发人群
01
病程
02
特征性损害
03
患处牙龈极易出血
04
疼痛明显
05
典型的腐败性口臭
06
全身症状
07
急性坏死性龈炎
二 临床表现
第二节 增生性龈炎
早期以炎性肿胀为主,多发于上下前牙的唇侧牙龈.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
牙龈炎症程度减轻,纤维成分增多,生成大量胶原纤维束 .
病程较长的患者
牙龈出血,局部胀痒感,口臭.急性发作可出现牙龈溢脓.
早期表现
二 临床表现
诊断:患者的年龄(多为青少年),发病部位(多为上下前牙唇侧),及牙龈色,形,质的改变.
牙周病学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第六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BRAND PLANING
第一节 病史收集 对就诊者全面的询问牙周病的病史,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和综合分析,是牙周病诊断的基础.
牙周的检查及诊断

牙周的检查及诊断为了保持牙齿的健康和美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牙周的检查及诊断。
良好的牙周健康状况不仅能保证牙齿的牢固性和功能性,还对口腔整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牙周检查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牙周诊断的步骤和常见问题。
一、牙周检查的目的牙周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牙齿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
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牙周疾病,避免疾病的扩散和进一步的损害。
同时,检查还可以评估牙齿的紧密度和稳定性,判断是否存在牙齿松动等问题。
二、牙周检查的方法牙周检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视觉检查:牙医通过观察患者的口腔情况,检查牙龈的颜色、形态和质地等,判断是否存在红肿、出血等异常情况。
2. 牙周探测:牙医使用探针在牙齿表面和牙龈之间进行探测,评估牙周袋的深度和牙龈的紧密度。
牙周袋的深度越大,说明存在牙周疾病的可能性越高。
3. 牙齿X射线检查:通过X射线可以清晰地观察牙齿和牙槽骨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疾病或牙齿错位等问题。
4. 牙周探测仪:这是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测量牙龈和牙槽骨的厚度和稳定性,对牙周疾病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三、牙周诊断的步骤牙周诊断是在牙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口腔病史:牙医会询问患者的口腔健康情况、牙齿症状和治疗历史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牙周情况。
2. 视觉检查:牙医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牙龈颜色、形态和质地等,寻找红肿、出血等异常情况。
3. 牙周探测:牙医使用探针在牙齿表面和牙龈之间进行探测,评估牙周袋的深度和牙龈的紧密度。
4. X射线检查:根据需要,牙医可能会拍摄口腔X射线片,以观察牙齿和牙槽骨的情况。
5. 牙周探测仪辅助诊断:牙周探测仪可以帮助牙医测量牙龈和牙槽骨的厚度和稳定性,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四、牙周诊断常见问题在进行牙周诊断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包括:1. 牙周袋:牙周袋是指牙龈和牙齿之间的深度空隙,正常情况下应该很浅,但在牙周疾病发生时会变得更深。
牙周炎的诊断标准

牙周炎的诊断标准
牙周炎的诊断标准根据牙周炎的临床、放射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牙龈情况:牙周炎患者常伴有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牙周探诊可见牙龈沟深、牙龈松动。
2. 牙槽骨损失:通过X线片或其他成像技术观察,可见牙槽
骨的吸收和破坏,牙槽骨损失认为是牙周炎的重要标志。
3. 牙周袋形成:牙周袋是指牙周组织与牙齿牙龈之间形成的一种深而狭长的空隙,常伴有深度测量大于3毫米的牙周袋,是牙周炎的重要征象之一。
4. 牙齿松动:牙周炎患者的牙齿常因牙槽骨吸收而松动,牙齿移动度增加。
5. 牙石和菌斑形成:牙石和菌斑是导致牙周炎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牙齿表面的可视检查和触诊可以观察到牙石和菌斑的形成。
综合上述临床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牙医可以进行牙周炎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牙周炎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根据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龈状况、牙齿松动度等多个因素来评估。
牙周炎判断标准

牙周炎判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牙龈出血:正常情况下刷牙、使用牙线等正常力度下不应该出血,但是牙周炎患者在刷牙、使用牙线后常常会出现明显的牙龈出血。
2. 牙龈红肿:牙周炎患者的牙龈通常会出现红肿的情况,正常的牙龈是粉红色而且紧贴于
牙齿表面,但是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会变得肿胀、红润。
3. 牙龈疼痛:牙周炎患者通常会出现牙龈疼痛的症状,尤其是在刷牙、吃东西等时候明显。
4. 牙周袋形成:牙周炎患者的牙齿周围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深度不同的牙周袋,这也是牙
周炎的一个明显症状。
5. 牙齿松动:牙周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齿的周围的牙槽骨吸收而导致牙齿松动。
(二)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是用来判断牙周炎是否有牙槽骨吸收,是否需要进行根面提升手术等检查。
常
用的放射学检查方法有X光片和CT等。
(三)牙周袋探测
牙周袋探测是通过专门的探针来测量牙周袋的深度以判断是否有牙周袋及其深度情况。
正
常的牙周袋深度在1-3mm,如果超出3mm则属于异常情况。
(四)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三维的影像技术,可以用来判断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牙周袋的深度等情况。
(五)牙周炎相关病史详细询问
牙周炎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口气、口腔异味等症状,所以医生可以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
史来判断是否患有牙周炎。
总之,牙周炎的判断标准包括了临床表现、放射学检查、牙周袋探测、CT检查以及患者
的相关病史询问等。
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综合判断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牙周炎
及其程度。
及时发现和治疗牙周炎对于预防牙周炎的发展以及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牙周病

牙周病文章目录*一、牙周病的概述*二、牙周病的典型症状*三、牙周病的病因病机*四、牙周病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牙周病的并发症*六、牙周病的防治方案牙周病的概述1、定义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2、别称无3、发病部位口腔4、传染性无传染性5、高发人群所有人群6、科室口腔科牙周病的典型症状1、牙周病的典型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严重者牙齿可自行脱落或者导致牙齿的拔除。
2、牙周病的分类目前牙周病有多种分类方法,但主要分为龈炎、牙周炎、牙周创伤、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缩等。
牙周病的病因病机牙周病的病因大多由于局部的菌斑、牙垢、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所致,部分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如机体防R 机能缺陷、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结核、肾病、遗传等。
各组年龄均可发病。
性别无显着差别。
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简单地说就是口腔卫生不良所引起的破坏。
牙菌班的主要成份是细菌,并交杂着一些口内已脱落细胞及一些有机物,但不是一般大块的食物残渣。
牙菌斑通常肉眼难见,必须使用牙菌斑染色剂才能显示。
如果任凭牙菌斑滋长,则会看到牙齿表面堆积着一层黄白色略呈颗粒状的东西,这就是一层很厚的牙菌斑。
牙周病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牙周病的诊断方法物理刺激牙龈易出血。
患病区牙龈充血水肿牙周炎者可探及牙周袋牙齿呈不同程度松动。
X光照片可见牙周炎者的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而龈炎无牙槽骨吸收现象。
牙周病的检查方法血液常规检查。
X线摄片检查。
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检查。
牙周病的并发症可有疼痛、溢脓、口臭等并发症状。
最主要还是局部的并发症,包括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等,全身影响一般较小,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某些风湿疾病有一定关联,并不确切。
who牙周状况评价标准

4. 对于严重牙周疾病患者,应建议到专业口腔医院或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七、参考文献
(此处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八、附录
(此部分可包含牙周状况评价表格、常见牙周疾病症状图片等辅助资料)
九、修订说明
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实践经验和反馈进行持续修订和完善。我们鼓励各地口腔卫生部门和医护人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使本标准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1. 记录牙周状况,包括疾病类型、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等。
2. 报告牙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建议,包括定期洁牙、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报告患者口腔卫生习惯的指导,包括正确刷牙方法、牙线使用、定期口腔检查等。
4. 报告患者对牙周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和预防牙周疾病。
五、评价人员资质与培训
1. 评价人员应具备口腔医学或相. 评价人员应熟悉牙周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并能够正确使用相关仪器设备。
3. 评价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以保持对牙周疾病的最新认识和技术更新。
六、注意事项
1. 评价过程中应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个人信息。
2. 对于牙周疾病患者,应耐心解释病情,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三、评价内容与方法
1. 临床检查:通过对牙齿清洁程度、牙龈颜色、饱满度、出血情况,以及牙槽骨形态等进行观察和评估,判断牙周状况。
2. X光检查:对于需要更详细评估的患者,可以进行X光检查,以观察牙槽骨吸收程度和颌骨关系。
3. 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血液检测,以辅助诊断牙周疾病。
四、评价结果记录与报告
who牙周状况评价标准
一、概述
本标准旨在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卫生部门提供一套统一的牙周状况评价方法,以确保全球范围内口腔健康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涉及牙周状况评价的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病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一、牙周病的诊断方法
1、物理刺激牙龈易出血。
2、患病区牙龈充血水肿牙周炎者可探及牙周袋牙齿呈不同程度松动。
3、X光照片可见牙周炎者的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而龈炎无牙槽骨吸收现象。
二、牙周病的检查方法
1、血液常规检查。
2、X线摄片检查。
3、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检查。
三、牙周病的鉴别诊断
1、成人牙周炎(慢性成人牙周炎)
侵犯全口多数牙齿,患牙通常有中等到大量的牙石、菌斑。
尤其在后牙和邻面、舌侧面。
牙龈呈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松软,点彩消失,牙龈水肿,边缘圆钝。
早期有牙周袋,可加深达3mm以上,探诊袋内壁有出血、溢脓,x线摄片上显示牙槽骨吸收。
晚期深牙周袋形成后,牙齿松动,咀嚼无力或疼痛,甚至发生急性牙周脓肿。
临床上一般通过牙周袋深度、结缔组织附着丧失程度和牙槽骨吸收程度来确定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
早期牙周炎需与慢性龈炎相鉴别。
2、慢性龈缘炎(边缘性龈炎、单纯性龈炎)
患者常因刷牙或咬硬物出血,或在咬过之食物上有血迹而就诊,偶有局部痒、胀等不适,或有口臭。
病损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波及附着龈,以下前牙区最为显著。
牙游离龈和龈乳头变为深红或暗红色,严重时,炎性充血渡及附着龈,部分患者呈鲜红色,且有肉芽状增生;龈缘变厚,龈乳头圆钝肥大,附着龈水肿时,点彩可消失,表面光滑发亮:炎症广泛时,牙龈松软脆弱,无弹性:牙龈炎性肿胀或增生时,龈沟可深达3mm以上,形成假性牙周袋,但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此点是区别于牙周炎的重要指征;探诊时出血:龈沟液
增多,严重者有溢脓。
需与早期牙周炎的牙周情况、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搬、再障)的牙龈出血症状、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牙龈出血和疼痛以及艾滋病相关龈炎相鉴别。
3、药物性牙龈增生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荚钠,可使有炎症的牙龈发生纤维性增生。
近期有报道指出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和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也可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
老年人群中,患高血压、冠心病者较多,使用钙通道阻断剂时,需考虑牙龈情况。
龈乳头或边缘龈增生肥大,呈小球状突起于牙龈表面,逐渐增大相连,覆盖部分牙面,严重时波及附着龈,质地较硬,一般小出血,无痛。
温馨提示: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到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
原文链接:/yzb/2014/0802/18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