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诗歌

中国现当代诗歌
中国现当代诗歌

再别康桥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雨巷

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大全

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大全 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大全共收358位诗人的6657首诗A. 20世纪初-20年代 冰心冯乃超冯至郭沫若胡适李金发梁宗岱刘半农 刘大白刘延陵鲁迅穆木天沈尹默汪静之王独清王统照闻一多徐玉诺徐志摩俞平伯朱自清宗白华 B. 20世纪30年代 阿垅艾青卞之琳陈梦家戴望舒冯文炳冯雪峰光未然何其芳纪弦金克木李广田林庚林徽因南星覃子豪 施蛰存田间辛笛徐迟殷夫臧克家钟鼎文朱湘 C. 20世纪40年代 蔡其矫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罗寄一绿原牛汉马逢华穆旦唐祈唐湜屠岸王佐良袁可嘉曾卓郑敏 D. 20世纪50年代 昌耀方思郭小川林亨泰林泠流沙河罗门洛夫蓉子邵燕祥痖弦杨唤羊令野余光中张默周梦蝶 E. 20世纪60年代 白萩方含管管黄翔任洪渊商禽食指辛郁哑默杨牧叶维廉张烨郑愁予 F. 20世纪70年代 北岛多多朵思顾城海上胡宽黄国彬江河梁小斌林

莽刘自立芒克敻虹舒婷田晓青严力杨炼依群张错G. 20世纪80年代 柏桦贝岭车前子陈德锦陈东东陈克华大仙丁当二毛傅天琳海子韩东何小竹黑大春恒平柯平孔孚李亚伟廖亦武林雪零雨陆忆敏骆一禾吕德安孟浪默默南野牛波欧阳江河秦巴子清平沈奇沈睿石光华宋琳宋渠-宋炜孙文波唐亚平童蔚万夏王家新王良和王寅王小妮西川席慕容夏宇潇潇小海小君肖开愚雪迪杨克杨黎杨平伊蕾于坚于小韦翟永明张曙光张枣张真赵野郑单衣钟鸣周伦佑 H. 20世纪90年代 阿坚阿九安琪白连春北村蔡天新陈先发陈鱼大车朵渔范想高晓涛戈麦谷禾古马海男韩博韩国强何房子虹影侯马胡续冬黄灿然贾薇剑枫简单简宁蒋浩姜涛康城亢霖蓝蓝雷子冷霜李红旗李南李伟 李元胜梁晓明林北子林木廖伟棠鲁西西吕叶马兰 马永波麦芒莫非木朵娜夜南人庞培彭凯雷普珉青杏小若风桑克森子沈方沈浩波沈苇盛兴施茂盛树才宋非宋晓贤孙磊唐丹鸿唐捐唐欣王顺健王雨之文虬雯子巫昂吴晨骏小安西渡席亚兵祥子徐江岩鹰杨键杨小滨杨子杨宗翰叶舟伊沙殷龙龙余怒俞心焦雨田臧棣张海峰章平郑文斌周伟驰朱文朱朱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介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介 中国诗歌,自“三百篇”、楚辞、汉魏六朝至唐代,各种形式都很完备。在文言的范围内,几千年创造的文体已尽无遗。元明清时期,感时恨别、寄赠唱和、借景抒情、天人感应、五言七言、比兴对仗等内容和手法难出新意。特别是晚清,盛行拟古的形式主义诗风。不少诗人模仿着古人的语言和意境,无病呻吟,专讲音韵格律、卖弄生涩典故,使诗歌远离时代人生,艺术上无甚新意,严重阻碍着诗歌的发展。 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中国文学开始与西欧、日本文学接触,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为代表发起“诗界革命运动”,主张“旧风格含新意境”的理论,仍没能摆脱旧诗的束缚。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 ○胡适的《尝试集》( 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新诗。俞平伯的《冬夜》(1922年出版)是继《尝试集》、《女神》( 1921年8月出版)之后的第三部个人诗集。 ○代表作: 《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

中国近现代诗歌发展史

诗歌发展史(二) 一、现代诗歌的概念 (一)定义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又称新诗。它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 (二)分期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二、第一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一)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第一个白话诗人” 胡适,原名嗣穈,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倡导白话、领导新文化运动。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二)开一派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白话诗歌的成熟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女神》——以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胡适的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 《天上的市街》 (三)提倡格律的新月派 闻一多——“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湖北黄冈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1946年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新格律诗理论——走出“绝端的自由”的散文化误区 《七子之歌》 (四)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三、第二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一)左翼诗派 (二)后期的新月派 1.徐志摩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再别康桥》 2.卞之琳 (三)现代派 1.戴望舒 戴望舒,浙江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雨巷》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2.废名 废名,原名冯文炳,师从周作人,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 “以禅写诗” 四、第三个十年的诗歌创作 (一)艾青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文学家、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二)七月诗派 田间,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人。其诗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三)九叶派 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穆旦现象”:50年代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打击,身心遭到极大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迹,转而翻译外国诗歌,直到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排行榜,穆旦名列榜首。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1919~1949) 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 1.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3.新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如果说《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新月派则应需而生,它以`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理论)、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红烛》、《死水》是他诗歌创作的集中体现。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飞动飘逸的诗情与对形式美追求相结合,使徐志摩总是抓住每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志摩的诗》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创造中寻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4.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穆木天提出纯诗的概念,主张诗歌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的东西。”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B.第二个10年: 1.中国诗歌会 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继承前一个十年蒋光慈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殷夫为代表。特点:一是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二是强调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诗歌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而是一个战斗集体;三是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这多少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即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 2.后期的新月派

中国现当代诗歌精选

中国现当代诗歌精选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您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您底心就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就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就是归人,就是个过客……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就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就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就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历史博物馆 -----席慕容 人的一生,也可以像一座博物馆不? 一 最起初只有那一轮山月 与极冷极暗记忆里的洞穴 然后您微笑着向我走来 在清凉的早上浮云散开 既然我该循路前去迎您 请让我们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定居 我会学着在甲骨上卜凶吉 并且把爱与信仰都烧进 有着水纹云纹的彩陶里 那时候所有的故事 都开始在一条芳香的河边 涉江而过芙蓉千朵 诗也简单心也简单

二 雁鸟急飞季节变易 沿着河流我慢慢向南寻去 曾刻过木质观音浑圆的手 也曾细雕过一座 隋朝石佛微笑的唇 迸飞的碎粹之后逐渐呈现 那心中最亲爱与最熟悉的轮廓 在巨大阴冷的石窟里 我就是谦卑无怨的工匠 生生世世反复描摹 三 可就是究竟就是哪里有了差错为什么在千世的轮回里 我总就是与盼望着的时刻擦肩而过风沙来前我为您 曾经那样深深埋下的线索 风沙过后为什么 总会有些重要的细节被您遗漏 归路难求且在月明的夜里 含泪为您斟上一杯葡萄美酒 然后再急拔琵琶催您上马 知道再相遇又已就是一世 那时候曾经水草丰美的世界 早已进入神话只剩下 枯萎的红柳与白杨万里黄沙 四 去又复返仿佛 总有潮音在暗夜里呼唤 胸臆间满就是不可解的温柔需求用五色丝线绣不完的春日 越离越远云层越积越厚 我斑驳的心啊 在传说与传说之间缓缓游走 五 今生重来与您相逢 您在柜外我已在柜中 隔着一片冰冷的玻璃 我热切地等待着您的来临 在错愕间您似乎听到一些声音当然您绝不可能相信 您当然绝不可能相信 这所有的绢所有的帛 所有的三彩与泥塑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述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述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述 中国诗歌,自“三百篇”、楚辞、汉魏六朝至唐代,各种形式都很完备。在文言的范围内,几千年创造的文体已尽无遗。元明清时期,感时恨别、寄赠唱和、借景抒情、天人感应、五言七言、比兴对仗等内容和手法难出新意。特别是晚清,盛行拟古的形式主义诗风。不少诗人模仿着古人的语言和意境,无病呻吟,专讲音韵格律、卖弄生涩典故,使诗歌远离时代人生,艺术上无甚新意,严重阻碍着诗歌的发展。 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中国文学开始与西欧、日本文学接触,以梁启超、黄遵宪等为代表发起“诗界革命运动”,主张“旧风格含新意境”的理论,仍没能摆脱旧诗的束缚。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

○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新诗。俞平伯的《冬夜》(1922年出版)是继《尝试集》、《女神》(1921年8月出版)之后的第三部个人诗集。 ○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诸诗人组成的新诗派别,他们用磅礴的气势、创造的精神、心灵的激情和罗曼谛克的宣泄开了一代诗风。代表: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三者后来融进了现代主义诗潮)。作品以郭沫若的《女神》最为出名。 “为人生”诗派1921年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二十年代阵营最强影响极大的文学社团,其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紧接着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天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主要代表作:诗集《踪迹》(朱自清)、《歌者》《永在的真实》(徐玉诺)、诗集《春水》《繁星》(冰心)。 “湖畔”诗派1922年3月,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等在杭州西子湖畔组成了湖畔诗社。其后,又有魏金枝、谢

现当代诗歌有些范文

现当代诗歌有些范文 喜欢诗歌吗,相信很多文艺青年都喜欢诗歌,你知道多少现当代诗歌?想知道更多吗?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帮大家的现当代诗歌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我等候你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钟上 枯死──你在哪里? 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 我要你火焰似的笑, 要你灵活的腰身, 你的发上眼角的飞星; 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围中, 像一座岛, 在蟒绿的海涛间,不自主的在浮沉……

喔,我迫切的想望 你的来临,想望 那一朵神奇的优昙 开上时间的顶尖! 你为什么不来,忍心的!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教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 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

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 妒与愁苦,生的羞惭 与绝望的惨酷。 这也许是痴。竟许是痴。 我信我确然是痴; 但我不能转拨一支已然定向的舵,万方的风息都不容许我犹豫──我不能回头,运命驱策着我! 我也知道这多半是走向 毁灭的路,但 为了你,为了你,

我什么都甘愿; 这不仅我的热情, 我的仅有理性亦如此说。痴!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微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 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她的一滴泪, 她的一声漠然的冷笑; 但我也甘愿,即使 我粉身的消息传到 她心里,如同传给

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 一只地穴里的鼠,一条虫,我还是甘愿! 痴到了真,是无条件的, 上帝也无法调回一个 痴定了的心如同一个将军 有时调回已上死线的士兵。枉然,一切都是枉然, 你的不来是不容否认的实在,虽则我心里烧着泼旺的火,饥渴着你的一切,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心发言人:何永芳审稿:高2017级语文备课组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发展相对薄弱。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且是成绩斐然的。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一、现代诗歌简介 现代诗歌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新诗,用白话写作,打破旧诗词格律。 第一个10年 (一)、尝试中的新诗 最早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它的主要价值是在诗体大解放、诗的白话语、音韵节奏等方面,作了开风气的大胆尝试。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住,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 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二)、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女神》被誉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其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突出并强调了“情感”与“想象”在诗中的作用。 天狗(节选)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女神之再生》节选

中国当代诗歌精选

中国现当代诗歌精选(一)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等候你 ----徐志摩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钟上 枯死──你在哪里? 我要你,要得我心里生痛, 我要你火焰似的笑, 要你灵活的腰身, 你的发上眼角的飞星; 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围中, 像一座岛, 在蟒绿的海涛间,不自主的在浮沉……喔,我迫切的想望 你的来临,想望 那一朵神奇的优昙 开上时间的顶尖! 你为什么不来,忍心的!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

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 教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 压迫我的思想与呼吸; 打死可怜的希冀的嫩芽, 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给 妒与愁苦,生的羞惭 与绝望的惨酷。 这也许是痴。竟许是痴。 我信我确然是痴; 但我不能转拨一支已然定向的舵,万方的风息都不容许我犹豫──我不能回头,运命驱策着我! 我也知道这多半是走向 毁灭的路,但 为了你,为了你, 我什么都甘愿; 这不仅我的热情, 我的仅有理性亦如此说。 痴!想磔碎一个生命的纤微 为要感动一个女人的心! 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

她的一滴泪, 她的一声漠然的冷笑; 但我也甘愿,即使 我粉身的消息传到 她心里,如同传给 一块顽石,她把我看作 一只地穴里的鼠,一条虫,我还是甘愿! 痴到了真,是无条件的, 上帝也无法调回一个 痴定了的心如同一个将军 有时调回已上死线的士兵。枉然,一切都是枉然, 你的不来是不容否认的实在,虽则我心里烧着泼旺的火,饥渴着你的一切, 你的发,你的笑,你的手脚;任何的痴想与祈祷 不能缩短一小寸 你我间的距离! 户外的昏黄已然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2、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总说) (1)题材紧密结合时代需要和气氛 (2)形式上的探索 (3)著名诗人与作品 (分说) (1)题材紧密结合时代需要和气氛 ①五四前后的呐喊与呻吟 闻一多《死水》 徐志摩《再别康桥》(闻、徐是新月派的代表) 郭沫若《女神》 冰心《繁星》 ②革命战争的歌颂 田间《给战斗者》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新社会的颂歌 郭小川《将军三部曲》《青纱帐——甘蔗林》 贺敬之《回延安》《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 闻捷《天山牧歌》 ④新时期特殊题材的诗 1976年天安门抄诗 (2)形式上的探索 ①五四运动后:各种中外诗歌形式的探索。 ②革命时代:革命现实主义激情与唯美主义形式之争。 ③新诗歌理论: 何其芳的诗歌主张: 何其芳在研究了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传统和“五四”以来新诗创作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外国诗歌的形式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关于现代格律诗的理论主张: 诗歌除了应具备诗的一般特点外,以形式而论,还应每行有一定的顿数,可分三顿、四顿、五顿几种不同的句式。在长诗中,如有必要,顿数可以变化 同时要押大致相适的韵,不一定非要一韵到底,可以少到两行一换韵,四行一换韵。 诗人田间特别学习了苏联的“阶梯”诗。(阶梯诗:一句一行。整首诗的格式像阶梯一样。 (3)现当代诗人及代表作 胡适《尝试集》第一部新诗集 郭沫若《女神》 冰心《繁星》 闻一多《死水》 徐志摩《再别康桥》(独抒性灵) 戴望舒《雨巷》雨巷诗人 艾青 穆旦《赞美》 田间《给战斗者》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袁水拍《马凡托的山歌》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郭小川《将军三部曲》《青纱帐——甘蔗林》 贺敬之《回延安》《雷锋之歌》 闻捷《天山之歌》 舒婷《致橡树》 余光中《乡愁》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诗歌派别 文学研究会抒情诗——冰心 湖畔诗社的爱情诗—— 新月诗派的格律诗——闻一多徐志摩 30年代的左翼诗派——殷夫 现代诗诗派——戴望舒 抗战之后的七月派——艾青、田间 解放区的民歌体新诗——李季与阮章竞的叙事诗 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一祖三宗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北宋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南宋四大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宋婉约派四著名人物周邦彦、柳永、秦观、李清照 ㈡散文 1、古代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1)古代散文的发展发展 春秋战国——古代散文成熟: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庄子》等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 最早的散文集《尚书》:西周至春秋王侯讲话的记录稿,如 西周初期,分封诸侯时周公对封侯者的告诫,谈话等) 两汉——传纪文学的成熟:《史记》、《汉书》 魏晋南北朝——骈文占据文坛400年。 (骈文也称“骈偶”,“四六文”——讲究形式美、对仗,具有诗歌特点的散文。 正式形成于两晋,于南北朝臻于巅峰。) 唐——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中唐由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 一种文学思潮。 主张:“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 “古文”——和魏晋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相对立的。特点是:奇句单行,不 拘格式。在文法上取法先秦两汉的散文

现当代诗歌赏析(文学社讲座使用)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述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其后,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朱自清等人竞相尝试,李大钊、鲁迅、陈独秀也写新诗,形成了体现文学革命最初实绩的“五四”新诗运动。他们因在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的自由化、白话化方面显出共同的有意的努力,且在诗歌风格方面有一致之处,我们将其称为初期白话诗派。 ○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新诗。俞平伯的《冬夜》(1922年出版)是继《尝试集》、《女神》(1921年8月出版)之后的第三部个人诗集。 ○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卖布谣》《田主来》(刘大白)、《三弦》《月夜》(沈尹默)、《草儿在前》《别少年中国》《鸭绿江以东》(康白情)、《小河》(周作人)。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诸诗人组成的新诗派别,他们用磅礴的气势、创造的精神、心灵的激情和罗曼谛克的宣泄开了一代诗风。代表: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三者后来融进了现代主义诗潮)。作品以郭沫若的《女神》最为出名。 “为人生”诗派1921年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二十年代阵营最强影响极大的文学社团,其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紧接着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天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主要代表作:诗集《踪迹》(朱自清)、《歌者》《永在的真实》(徐玉诺)、诗集《春水》《繁星》(冰心)。 “湖畔”诗派1922年3月,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等在杭州西子湖畔组成了湖畔诗社。其后,又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形成了湖畔诗派。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对爱情的憧憬和对自然的向往。代表作:《妹妹你是水》(应修人)、《伊的眼》(汪静之)、《落花》(冯雪峰)、《月夜》(潘漠华)。 新格律诗派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 新月诗派 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积极提倡现代格律诗,团结了一大批新诗人,如刘梦苇、朱湘、饶孟侃、林徽音、于庚虞、蹇先艾等人,形成了新月诗派。其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新诗的格律化,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代表作:《死水》(闻一多)、《示娴》(刘梦苇)、《采莲曲》(朱湘)、《再别康桥》(徐志摩)。 象征主义诗派象征主义诗潮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其主张:“诗不是为了说明,诗是值得表现的”,表现的题材领域是生、死、病、残、梦、幻、爱、欲,追求的风格是“幽深、晦涩和含蓄”,即“从意象的联结、企图完成诗的使命”。中国象征诗派的开创者是李金发。代表作《弃妇》。另外还有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现代诗派是新月派与象征派的合流。其代表是:戴望舒、施蜇存、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曹葆华、番草、废名、侯汝华、金克木、李白凤、林庚、玲君、路易士、吴奔星、辛笛、徐迟、孙毓棠、南星等。代表作:《雨巷》《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戴望舒)、《预言》(何其芳)、《断章》(卞之琳)、《乡愁》(李广田)。其中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中国诗歌会诗派此派因诗歌团体而得名。中国诗歌会是左翼作家联盟领导的革命诗歌团体,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有穆木天、任均、杨骚、蒲风等。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捉住现实”是其宗旨。这一流派的诗人还有王亚平、温流、关露、石

当代诗歌发展道路探讨

当代诗歌发展道路探讨 九十年代以来的都市诗歌虽然陷于异常混乱、混沌的境地,但它绝对不是诗歌的终结之地,而是都市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历程、一个岔路口,往下的路该怎么走,还得从先锋回到传统,从传统中吸收养料。 标签:后朦胧诗歌;都市;语言自指;传统割裂;自救 I2 1当代诗歌的都市化 都市作为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产物,成为20世纪全球生活的舞台。中国社会也在全球经济浪潮的裹胁中进入都市时代,此后都市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它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发展。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都市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工商业文化飞速发展,大机器生产与现代商业成为都市经济和生活的命脉,同时也侵入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 在中国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典的诗歌审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现代新诗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诗歌审美情趣,与此紧密相关的是人们心理的巨大变动,以及审美观的转变。特别是第三代诗歌运动出现,后朦胧诗占据了诗坛的重要位置。后朦胧诗打出的旗帜虽是对朦胧诗的反叛和叛逆,但实现的途径是反文化、反传统、反崇高的价值取向和反抒情、反技巧、反意象的写作方式,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反叛造成了很严重的文化后果。正因为这是一场主动的文化叛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们的精神迷茫和空虚。好像一切都不重要了,无所谓崇高和卑劣的分界,也无所谓文化和无文化,在对立消失的同时,原先被贬抑的一方得到重视,甚至演变为对另一方的刻意贬抑,也就是对文化传统的刻意割裂。都市诗歌由此进入后朦胧状态。 城市正在成为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最为重要的人文景观,一个新的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市民阶层随之悄然崛起,并且开始扮演城市生活的主要角色。在商品经济浪潮中,俗世利益角逐白热化,个人能力得到空前重视,欲望也随之膨胀并被平常视之。失去道德约束的欲望透支了生命的底色,显示出它原生的野蛮面目,文化不可避免的沾染上欲望的气息。在都市文化全面繁荣的同时,都市诗歌也开始张扬其独特的个性,成为都市生活的风向标。都市经验与乡村背景下所形成的审美经验有很大的不同。都市生活,在诗人的笔下体现为光怪陆离的意象组合。在诗歌新的成长背景下,诗和时代兴衰、民众忧乐紧密联结的情状开始势微,都市化的步伐中,计划经济向着商品经济转变,这种空前的剧变给予诗歌以极大的冲击,动摇着创作本身的基础,诗人在困窘中无法固守传统的道德滩头,只能在痛苦和迷茫交织的天网中挣扎、彷徨。 里尔克称诗不徒是情感,而是经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审美活动的回

诗歌发展的大致历程

诗歌发展的大致历程 ?《诗经》 ?楚辞 ?汉乐府民歌 ?魏晋南北朝民歌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诗歌 ?近代诗歌 ?现代诗歌 ?当代诗歌 ?诗歌的起源: ?先秦《诗经》时代 ?诗歌的全盛: ?隋唐五代、两宋 ?诗歌的衰弱: ?元朝 ?诗歌的再次兴起: ?清朝 一、上古——口头歌谣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表现手法: 赋比兴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爱国诗人——屈原。代表作:《离骚》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这种浪漫主义特色的形成,同楚国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楚国巫风盛行,朝廷和民间祭祀都使巫觋“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这种带有原始宗教气氛的乐歌,自然是产生浪漫主义杰作的温床。 从《诗经》的现实主义到屈原的浪漫主义,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屈原的骚体诗,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坐标。 三、汉代——汉乐府民歌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但它又与《诗经》民歌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民歌以叙事为其特色。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四、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汉末):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战乱的年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建安风骨” (现实主义,慷慨之风)的独特风格。 代表作家: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五、隋唐五代 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人。 盛唐山水田园诗——主要作家有孟浩然和王维。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在艺术上造诣颇高,脱去了游乐淫靡的宫廷生活气息,国破家亡的感慨和个人悲惨遭遇之隐痛充盈其间。 六、宋代 北宋中叶,主要的诗人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欧阳修领导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反对宋初诗歌浮靡、空虚之风,主张以平易疏朗之笔反映民生疾苦。 王安石的诗歌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苏轼诗歌题材广阔,风格多样。

中国现当代著名诗歌选读

中国现当代诗歌欣赏 墙角的花 当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小诗两首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偶然(节选)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回答(节选)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浅析当代诗歌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浅析当代诗歌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摘要】当代诗歌逐渐被现代社会“边缘化”了,同样读者、社会也被诗歌“边缘化”了。当代诗歌与现代社会出现了巨大的“不融性”,但是它们又在有着不可忽视的“互存性”。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当代诗歌、现代社会、不融性、互存性 前言 当代诗歌“边缘化”的问题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而大家似乎习惯了对当代诗歌这样的评价,也习惯了当代诗歌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对诗歌的“边缘化”问题,已经有很多理论对此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它们或站在诗歌的角度,认为是现代社会造成了诗歌的没落;或站在社会的角度认为是诗歌脱离了社会,脱离了读者,而很少从这两者的关系上进行分析。 当代诗歌与现代社会出现了巨大的“不融性”,同时它们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互存性”,这种关系也体现了当代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当代诗歌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好比绿叶与花朵的关系,而现代社会的这片绿叶却正在枯萎,失去生机。这花朵没有了绿叶的点缀,就失去了作为一束花朵应有的美丽。其实,绿叶的作用不单是点缀花朵,更重要的是它为花朵提供所需要的养分。也许有人认为,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对社会的一种点缀,是可有可无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一个时代里,“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代表着文学的最高成就”。〔1〕另外,当代诗歌还有更巨大的作用——推动时代前进的巨轮。这样的观点,或许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但事实的确如此,正如同崔永元所说:“没有诗歌的时代是没有希望的时代。” 但是,也有人提出现代社会这朵红花不是只有诗歌这一片绿叶,不是还有诸如小说、散文那么多片绿叶吗?艾青曾说:“我不知道人类能否有一天离开诗而生活……这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人类会有一天失去了思想感情的最高活动……匍匐着,匍匐着,将是怎样的一种鳄鱼啊。”〔2〕显而易见,艾青认为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感情活动,如果失去了诗歌,也就失去了文明。在现代社会中,这颗代表着文明的星,已经黯然失色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归根到底,是因为当代诗歌与现代社会的“不融性”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这样的“不融性”既表现在现代社会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当代诗歌方面,这两者好像分手的情侣,彼此拒绝者对方,最后,也就越走越远,这就造成了诗歌被社会“边缘化”,社会、读者被诗歌“边缘化”的局面。 一,当代诗歌与现代社会的“不融性” 1.1:现代社会拒绝了当代诗歌 诗歌正被社会“边缘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正是诗歌与现代社会的“不融性”的一个具体表现。 首先,教育体制就使诗歌与可能的读者群、创作群产生了隔阂。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考,从恢复至今,只有最近几年的少数高考作文试题允许考生以诗歌的形式完成考卷,这说明教育从源头上就拒绝了当代诗歌,造成了中学生对当代诗歌的误解,使诗歌与可能的读者群、创作群失之交臂,不能为诗坛注入新鲜的血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清华教授说:“如果一个考生有诗歌方面的才能,那么,他在其他文体中也一定能够写好文章。”〔3〕既然考生在诗歌方面有一定的才能,那么高考为什么要拒绝考生展现自己的才能

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现状

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现状 谈及中国近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无论历史轮替到哪一个朝代,都有着一大批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学与文化思想继承的国人存在。正是如此,中国的千年文化圣火才得以传承不息。 回顾数千年的文学史,正是因为有了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和《红楼梦》等等一大批文学史书著作的存在,我们才能得以了解我们的过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够让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更加繁荣地继承与发展下去。而诗歌在文学范畴内一直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早在文字还没有发明之前,就已经有了诗歌的存在。西周时期《诗经》的出现,真正奠定了诗歌在文学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此后的《离骚》,汉乐府民歌,魏晋时期以五言诗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桃源诗派”,到唐诗的繁荣,宋词的兴盛,再到明清时期的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上千年的文学史进程中,我国诗歌的发展史在每一个朝代都能以不同的特征出现并且兴盛,而且对于诗歌的思想传承从未中断过。 民国五四运动时期,由于大量西方先进文化与思想的融入,我国也开始了另一方新的文化思潮,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胡适先生倡导下的白话文改革,诗歌也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胡适先生的白话诗《蝴蝶》成为了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随后,包括郭沫若、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等一大批诗人为白话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诗歌流派,例如:创造社、新月派、早期象征诗派、新格律诗派等等。 随着白话文的普及,诗歌创作也掀起了一阵热潮,从白话文改革至今的近九十年时间里,几乎每隔十年都有一批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涌现。现代诗坛上的林徽因、戴望舒、艾青、纪弦、郑愁予、杨牧、食指、周梦蝶、余光中、洛夫、陈敬容、穆旦、牛汉、欧阳江河、北岛、舒婷、顾城、骆一禾、西川、海子等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现代诗歌的出现在形式打破了文言格律诗的框架,在表达形式和抒写格式上更加自由。同时,现代诗歌即是新生的,又是旧体诗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虽然在格律和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表达的思想情感还是秉承传统的。现代诗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的优秀思想,波特莱、魏尔哈仑、波特莱尔、歌德、普希金、叶赛宁等外国作家和诗人对近代中国诗人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词及现当代诗歌选讲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诗歌 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发展相对薄弱。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且是成绩斐然的。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一、现代诗歌简介 现代诗歌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来的新诗,用白话写作,打破旧诗词格律。 第一个10年 (一)、尝试中的新诗 最早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它的主要价值是在诗体大解放、诗的白话语、音韵节奏等方面,作了开风气的大胆尝试。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住,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 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