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研究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1. 传递历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红色影视通过展现和再现革命时期的英雄事迹和家国情怀,向大学生传递正面的历史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民族观念,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 弘扬时代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红色影视以英雄人物为主角,真实再现他们的革命抗争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这对大学生在思想上激励和激励作用,让他们感受到先烈们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激励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也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3. 强化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红色影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情感认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
4. 促进情感交流,拉近师生关系。
红色影视中的感人故事和人物形象往往能够打动人心,触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1. 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由于红色影视作品往往是以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主题为背景,其内容相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针对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需要有更丰富多样的影视作品来满足。
2. 形式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红色影视作品往往以较为传统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引起年轻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3. 内容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的排斥情绪。
一些红色影视作品在展现革命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可能存在夸大化、神化化等处理不当的情况,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排斥情绪,甚至产生负面情绪。
在选择和展示红色影视作品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引起学生的情感误导和负面情绪。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具有重要的价值,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红色影视是指以红色革命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或纪录片等。
它通过展现英雄人物的事迹、英勇战斗的历史场景等,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革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身成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
在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单一价值观的灌输和低效教育方式的使用等。
红色影视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展现英雄人物的事迹以及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激发了大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影视可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塑造出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革命英雄形象,红色影视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作出积极的选择和行为。
红色影视可以传承革命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通过展示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和不屈精神,红色影视可以激发大学生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努力精神。
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红色影视往往只强调正面形象的展示,容易出现单一价值观的灌输。
红色影视往往塑造了许多正面英雄形象,但很少展示他们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缺陷。
这容易导致大学生对英雄人物的理解过于片面,无法真正理解英雄人物的复杂性和价值的多样性。
红色影视往往具有教育功能的倾向,容易产生教育疲劳。
由于红色影视往往被用作教育工具,很多大学生可能会觉得它们过于教条、过于单调,导致对红色影视的接受程度下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由于红色影视往往是通过叙事手法进行教育的,容易受到大学生对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娱乐产品的审美偏好的影响。
如果电影、电视剧等形式过于商业化、追求娱乐性,反而可能降低大学生对红色影视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红色影视是指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作品,是一种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影视表现形式。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影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从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挑战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1. 传承革命传统,弘扬正能量红色影视以革命历史为题材,通过展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革命战争的壮丽场面和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传递出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正能量。
这些影视作品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和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和无私奉献,激发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和敬畏之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教育引导,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红色影视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原型,通过生动、 vivid 的叙事方式,展现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可以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红色影视作品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3.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红色影视作品通过讲述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可以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增强参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
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可以启发大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增强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责任感,从而促进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建设。
4. 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红色影视通过展现革命先烈的伟大业绩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使大学生树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对中国伟大复兴的信心,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同时也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风貌,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自觉,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1. 影视作品质量与内容真实性问题红色影视作品在内容和质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部分作品的叙事结构过于单一,角色刻画缺乏深度,影视作品虽然题材为革命历史题材,但却因为人物形象建构上的问题,而导致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浅谈红色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浅谈红色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研究红色影视作品是一种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通过影像手段来讲述英雄事迹、民族历史、革命传统等内容的艺术作品。
这种作品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红色影视作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激发爱国情怀红色影视作品通过讲述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久经沧桑的民族历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能够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进一步坚定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
2. 弘扬红色文化红色影视作品作为红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在电影、电视屏幕上展现出来,能够让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红色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进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
3.提高思想素质红色影视作品往往涉及到以前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情节和分析剖析,可以让大学生更理性地认识历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意识形态素养。
红色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应用情况不够广泛2. 呈现方式不够丰富红色影视作品的呈现方式一般只是通过老师的介绍或者大屏幕上放映,而没有更多的选择性和体验性,往往容易产生教学的单调性和教育的被动性。
3. 教材选择有待完善在红色影视作品的选择方面,学校和教师们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充分的挑选和鉴别,但是往往会被选取一些依附于市场的商业化作品取而代之,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忽视。
学校和教师们需要加强对红色影视作品的认识和应用,希望能够大力推广该种思政教育方式。
应落实教育管理层的相关规定,将红色影视作品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服务于思政教育,并将其融入到教材编写中去。
2. 多样化表现方式为了使红色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可以在呈现方式上进行多样化,如邀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团队进行创编和演绎、大型讲堂、校园广播电视、网络资源等多渠道宣传。
浅析抗日剧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浅析抗日剧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摘要:摘要:21世纪以来,抗日剧在不断发展、丰富艺术效果的同时,受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娱乐大众的创作倾向越发凸显。
一些抗日剧中的夸张艺术处理一味迎合观众的欣赏快感需求,这无疑使其严肃性和深刻性受到质疑。
大众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民众的世界观,而抗关键词:浅析,抗日,剧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摘要:21世纪以来,抗日剧在不断发展、丰富艺术效果的同时,受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娱乐大众的创作倾向越发凸显。
一些抗日剧中的夸张艺术处理一味迎合观众的欣赏快感需求,这无疑使其严肃性和深刻性受到质疑。
大众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民众的世界观,而抗日剧充斥于大众媒介之间,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深刻。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抗日剧;大学生;价值观;浅析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2016年-2017年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抗日剧夸张艺术处理的研究调查及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启迪》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610299288W1抗日剧发展的背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影视产业也进入消费和娱乐时代,而电视剧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最受民众注目的节目类型。
它既反映了当下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和时尚潮流。
抗日剧是中国电视剧的重要一维,抗日题材是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中国的抗日剧虽然发展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经探究得出抗日剧的热播原因有如下几点:1.1爱国情感的推动从古到今,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深厚,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更是将中日矛盾推向前所未有的高潮。
让人无法忘怀的抗日战争中,日军的残忍暴行和我国人民所付出的的惨痛代价在所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国人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而近年由于钓鱼岛问题、日本领导参拜靖国神社等,中日关系越发紧张。
因此,在这样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以国人熟知的抗日历史作为题材的抗日剧,不仅具有中国特色,更是触动了民众心中的爱国情怀,奠定了一定的受众基础。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创新,红色影视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育中,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红色影视是以革命历史为背景,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形式,描述历史事件、人物和革命精神等,以此来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挑战。
1.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
红色影视以红色历史为背景,凭借其鲜明的历史意义和民族情感,倍受青年学生欢迎。
通过观看红色影视,大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奋斗精神,从而积极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
2.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
红色影视中通常都包括许多充满人性光辉和正义情怀的描写,各种崇高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传递都能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教育和鼓舞。
例如:《建国大业》中毛泽东的谆谆教诲:“文化工作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改造人、教育人、启发人。
”3.启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红色影视引导大学生去思考人生、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
例如:《红色娘子军》中剪标语的一幕,鼓励大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4.加强民族和人类文化的交流和了解。
红色影视中经常出现中国和各种国家和文化的交往和对接,这样的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通过红色影视的学习,大学生可以具备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的能力,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在红色影视中,丑恶和生活的黑暗面往往会被淡化和掩盖,正面意义和进步性往往会被夸大和强化。
这给部分学生思想上的困扰和偏差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因此,大学生在观看红色影视时,需要深入思考吸收,并能够对影片进行辩证分析和理性思考。
2.有的红色影视教育内容过于注重宣传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而失去了与学生实际经历的联系,这使得有些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因此,红色影视的教育应当具有新时期的特征,注重与学生实际的生活日常相结合,给学生提供真实可信的示范和参考。
《志愿军·雄兵出击》的教育意义

《志愿军·雄兵出击》的教育意义一、前言《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优秀影视作品,该片以色彩浓烈的笔触,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豪迈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本文将从影片中所体现出的立场、价值观以及英雄主义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旨在分析《志愿军·雄兵出击》对当代教育的弥补和启示。
二、立场与价值观1. 忠诚与奉献《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影片,着力展现了当时志愿军战士们对祖国的忠诚与奉献。
在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舍生忘死,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地与强大的美军作战,展现出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团结与友爱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彼此相互扶持,守望相助,形成了铁一般的战友情谊。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生活中,他们都秉持着团结友爱的战友精神,共同面对艰苦的战斗和生活条件。
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 爱国主义精神本片突出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们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战场上,他们誓死捍卫国家利益,将个人荣誉置之度外,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应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英雄主义教育影片《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所呈现的种种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对当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 培养奋斗精神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在战场上不畏艰险,战斗到最后一刻,展现了顽强的奋斗精神。
当代年轻人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培养自己不怕困难、不放弃的奋斗意识。
2. 塑造正气品格在战争年代,志愿军战士们秉持着崇高的正气品质,坚守着信念和原则。
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这部影片向学生们传递这种崇高的品质,引导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
3. 培育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情怀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征,也是《志愿军·雄兵出击》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
青少年应该通过相关教育,增强爱国心,热爱祖国,为国家强大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挑战一、传承红色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红色影视是中国革命历史和崇高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红色影视,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和精神价值,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自主、创新、担当、奉献等品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传递正能量,塑造良好形象红色影视以其历史感和正能量的内容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通过红色影视的学习和欣赏,大学生能够接受正面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感知人物形象的鲜明性格和强烈的道德情感,激励大学生成为品德高尚、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
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思想素养红色影视的艺术价值与传播价值并重,既蕴含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又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向观众传达其独特的价值取向。
通过大量的红色影视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大学生不仅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扩大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陶冶情操、引领潮流,推动教育教学不断创新。
总之,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巨大的价值。
然而,红色影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下:一、红色影视面临流传方式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尝试过在线看电影,这不仅让人们的观影方式快速升级,而且对红色影视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另外,观众审美需求、观影习惯的差异等也对红色影视的流行和影响产生影响。
二、红色影视缺乏新的表现方式红色影视是充满正能量的正面文化形式。
但是,由于受限于历史和社会的局限,红色影视的题材、表现方式等相对较为单一,难以与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相适应。
因此,对于红色影视来说,应该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化及充满创新性。
三、红色影视的质量和艺术效果还有待提高一些红色影视作品的故事情节单一,人物形象塑造欠缺深度和细腻度,艺术表现手法陈旧。
这都影响了其美学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方面的表现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和提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研究作者:孙艺嘉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8期
摘要:国内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曾在一段时间内受制于创作者和观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遭受到影视界的一度冷落。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心理意识形态的不断提升,在当今,军事题材逐渐赢得了创作者的青睐和观众的审美认可,尤其是对当今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军事题材;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与投入,作为大众文化娱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
大学生作为当代影视作品的主要受众,影视作品对他们的审美价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鉴于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作为当代“主旋律”影视片的主导位置,研究该题材影视作品对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有着深刻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大学生无论是心智还是自制力,都相对薄弱,西方文化不断渗透,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军事题材影视剧则已经成为引领时代主流思想的重要引擎之一。
近年来,以军事题材的影视剧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审美价值不断刷新着票房和收视率记录。
作为影视受众绝大占比的年轻人——大学生,通过不断地欣赏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从中感受军人士兵的爱国主义情怀。
作为中国首部现代化海军电影《红海行动》,在2018年初作为贺岁片,可谓是赢得了国人的高度青睐,它的成功不仅仅依靠的是演员的知名度、导演的剧情设计,更多的则是影片在人性与反人性的斗争背后所体现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用剪刀剪人的血肉,被炸断的手足残肢,残缺不全的头部……这些场景无不让观众为之震撼,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对海军的的敬意,真切感受到海军保家卫国的气势。
通过军事影视剧,大学生不断地从影片故事中感受军人的英雄气概,有利于大学生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激励大学生富有奉献精神
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承载着大众的精神文化,表达着人们的情感。
当代大学生处在媒体多样化、内容形式复杂化的阶段,充分享受着信息时代所赋予的便捷与高效,但是如今影视剧为追求利益而内容良莠不齐。
因此军事题材影视剧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可对大学生在自私自利的当今社会懂得奉献精神。
优秀的影视作品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军事题材作品中,所展现的各种积极向上的典型事例对引导大学生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帮助。
导演安建执导的《解密》通过年轻的演员贴近大学生群体,以丰富的故事情节将剧中的无名英雄刻画出来。
容金珍与容校长的亲情、韩冰与翟莉的的爱情、安能与容金珍的的师生情在国家安危面前都显得极其渺小,不仅仅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多地则是激励大学生在个人主义下懂得奉献,起到积极作用。
三、塑造大学生健全高尚人格
人格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大学生如今身处一个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我们在注重影视艺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影视艺术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大学生模仿力极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常被作为模仿的。
英雄形象是一种感召力很强的载体,不仅仅成为了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的象征符号,更承担着为大学生形成健全的高尚人格的重任,以此引领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形态,从而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全的高尚人格。
军事题材影视剧不仅仅将丰富的英雄形象刻画的形象生动,更能通过其中的视听语言使得观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形成完善的健全的人格。
《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倔强正直的石光荣、《潜伏》中机敏谨慎的余则成、《DA师》中机智狡黠的龙凯峰、《亮剑》中嫉恶如仇的李云龙、《雪豹》中阳光耿直的周卫国、《中国远征军》中仁义忠厚的韩绍功……军事影视剧利用其中的正面形象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健全人格形成强有力的主导。
军事影视剧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思想内涵发挥着它的育人能力,在高校中开展影视艺术教育,尤其是將以军事题材为主的红色影视引进校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能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磊,丁衍文.国防教育创新途径探索——以战争电影评论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8).
[2]许园园.《战狼2》: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的新突破[J].新闻研究导刊,2017(18).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