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如何为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学习计划

如何为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学习计划

如何为交通运输行业制定学习计划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适应行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持续学习成为了交通运输从业者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关键。

那么,如何为交通运输行业制定一份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学习计划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

一、明确学习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自己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是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还是致力于交通规划与管理,或者是专注于交通运输设备的维护与研发?不同的职业方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各不相同,因此明确目标是制定学习计划的基础。

如果是驾驶员,学习目标可能包括提高驾驶技能、熟悉交通法规、掌握车辆维护知识以及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对于交通规划与管理方面的人员,学习目标可能涉及深入了解交通流理论、掌握先进的交通规划方法和工具、熟悉城市交通政策等。

而对于交通运输设备维护与研发人员,学习目标则可能侧重于机械原理、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进行自我评估在明确学习目标后,接下来要对自己的现有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

这包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

例如,驾驶员可以评估自己在不同路况下的驾驶表现、对交通法规的熟悉程度以及处理车辆故障的能力。

交通规划与管理人员可以反思自己在过往项目中的表现,分析自己在数据分析、方案制定和团队协作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交通运输设备维护与研发人员则可以审视自己对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经验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自我评估,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为后续的学习计划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确定学习内容根据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估的结果,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切实帮助自己提升能力,实现学习目标。

对于驾驶员来说,学习内容可以包括安全驾驶技巧、新的交通法规解读、车辆新技术的了解以及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等方面。

交通运输-山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交通运输-山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专业代码:081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领域高素质复合型高级管理和工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系统学习机械、电子、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维修等专业知识,受到交通运输管理、汽车维修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管理决策技术,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交通运输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计算机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基本应用技术;3•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5•了解交通工程设备、技术及交通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3年四、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六、主干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等。

八、教学环节及说明教学环节包括面授、自学、作业、辅导答疑、考核、实践环节等。

1. 面授:学生集中到校上课,参加学校组织的授课及实验教学活动。

2. 自学:学生主要通过继续教育学院网站点播网络课程进行自学。

3•作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等提交,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4. 辅导答疑:教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上答疑系统、集中面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

5. 考核:采用开卷、闭卷、上机、实验等方式,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见附表)附表: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专升本学制3年层次。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81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理论,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物流等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基本要求⑴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⑵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⑶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2、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⑴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⑵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中应用的基本技术。

⑶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

⑷熟悉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⑸掌握运输物流管理、运输市场营销等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

⑹了解当代交通运输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可从事:⑴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等工作。

⑵从事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三、学制及授予学位1、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

西南交通大学络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络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2012年秋季入学适用)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外语、管理学、经济学和交通运输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和指挥决策能力,能在各级铁路运输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运输组织指挥和生产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与方法、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经济与管理等知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求,具备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和指挥决策能力。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工作上手快、适应能力强”为特点,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扎实的交通运输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

主干课程:管理运筹学A、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运输市场营销、交通运输设备、交通工程学、运输组织学。

学期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考核形式课程性质是否为申请学位所需课程是否为核心课程第1学期大学英语III 000300 4 考试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001300 4 考试公共基础课是交通运输经济157800 4 考试专业课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001800 4 考查公共基础课学习导航002000 2 考查公共基础课专业概论(交通运输类)003000 1 考查公共基础课小计19第2学期大学英语IV 000400 4 考试公共基础课是管理运筹学A 136401 5 考试专业基础课是是交通运输系统分析158100 5 考试专业课是是运输市场营销204400 5 考试专业基础课是是小计19第3学期大学英语V 000500 4 考试公共基础课是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157600 4 考试专业基础课是交通运输设备158000 5 考试专业基础课是现代物流学A 197601 5 考试专业课小计18第4学期交通工程学156700 5 考试专业课科技论文写作A 001400 2 考查公共基础课运输商务204300 3 考试专业课是运输组织学204900 5 考试专业课是小计15第5学期毕业设计(论文)103000 12 专业课毕业实习250900 1 专业课小计13总计84总课程数(门)20。

交通运输中升本

交通运输中升本

0070107021–2 高等数学(Z)Ⅰ–Ⅱ 通识 基础 教育 0070107023 线性代数(Z)
0070407011–2 大学物理(Z)Ⅰ–Ⅱ 0070407013 0070407014 0120308004 大学物理实验(Z)Ⅰ 大学物理实验(Z)Ⅱ C语言程序设计
交通运输(中升本)专业培养方案
二、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
交通运输(中升本)专业
教学 课程 类别 教学 课程 编 号 课程名称 性质 总 学 分 4 4 3 2 2 2 2 2 2 2 2 总 学 时 64 64 48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学 时 实验 讲课 上机 课外 (践) 64 64 48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18.5 324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3 1 1 1 2 2 2 4 2 1 2 3 3 14 3周 1周 1周 1周 2周 2周 2周 4周 2周 1周 2周 3周 3周 14周 43周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2 0.5 0.5 0.5 0.5 1 24 16 24 14 32 0.5 1.5 0.5 12 6 12 8 分散进行 1 0.5 0.5 0.5 0 5 0.5 0.5 16 8 0.5 0.5 5 1040000001 1040000002 1050000001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Ⅰ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Ⅱ 国学讲座 合 计 6 0 3 0 4 6 5 3 14 17 41 2 25 0160308002 0030408043 0160308003 铁路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训练 铁路运输指挥实践训练 毕业设计 合 计 1060000001-4 1050000002 专题 教育 1080000005 形势与政策Ⅰ–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卫生保健教育 3 24 2 2 10 0030408041 0030408042 0030408045 0030408046 专业 实践 0030408047 运输设备及客货运实习 技术站生产实习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铁路货物运输课程设计 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设计 2 4 2 1 (36) 3 1 6 0100103005 1080000011 120308002 学科 基础 实践 实践 教学 0010208031w

中职教师交通运输工作计划

中职教师交通运输工作计划

中职教师交通运输工作计划一、工作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

作为中职教师,我所在的学校开设了交通运输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报名参加这个专业的培训。

作为一名交通运输专业课程的教师,我将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交通运输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胜任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工作。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作环境。

三、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2. 交通工具的使用和维护3. 货物运输和物流管理4. 交通事故处理和道路安全知识5. 交通管制和交通规划6. 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既能够掌握交通运输行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掌握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

2.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式教学:通过开展一些小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教学软件:利用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训练。

3. 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让他们在实验中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掌握相关的技能。

六、教学评价1. 日常考核:通过平时的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测试等,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学业质量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每学期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实习实训评价: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工作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自学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自学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铁道运输)专业本科自学培养计划本科层次交通运输(铁道运输)一、必要性和可行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建设发展阶段,我校是河北乃至全国交通运输专业铁路运输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尤其铁路运输方向针对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形势,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建设了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和省级精品课程“铁路行车组织”、“铁道工程”等,完成了大量教学和科研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利用我校优质的交通运输专业教育资源,申请开设交通运输本科自考专业,这将对河北和国家铁路行业专业人才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二、专业设置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交通运输专业(独立本科段)是为满足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发展国情下,运输业需要大量铁路技术人才而设置的。

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着“加强基础,重视实践,增强适用性”的原则,注重考核应考者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历层次本专业为本科层次,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本科水平相一致。

本专业课程采用学分制计算,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每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获得本课程的相应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取得18门课程合格成绩,学分累计达到72学分,毕业论文及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同时,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四、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开阔视野和大交通意识,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掌握交通运输专业基础,以及铁路运输学科方向的专门技术,和一定人文、社科知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能够从事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输组织、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浙江师范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

浙江师范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

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四)年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具备交通运输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轨道交通运营、物流运营、汽车服务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工艺设计、设施与设备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二)基本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勤奋好学、艰苦奋斗的求实创新精神;具有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和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掌握运筹学、运输组织学、交通工程学等交通运输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操作,具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主要交通运输设备及其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港站、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5.掌握常用的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中应用的基本技术,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浙江省计算机二级水平考试。

6.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专业英文资料,并达到规定等级要求。

7.掌握制图、计算、实验、文献检索等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及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素养。

9. 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

二、学制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3-6年。

三、学分修读要求课程及学分修读要求:通识课程①52学分,通识课程②4学分,学科平台课程27.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5.5学分,专业方向课程21学分(选定一个方向后,该方向必修课程必须修读,其它学分可以跨方向选修),基础性实践10学分,提高性实践24学分,创新性实践4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专业编号0812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有机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并具备运筹学、交通运输学、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汽车销售与服务企业和物流企业等部门,从事交通运输组织与决策、汽车运用技术管理、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以及物流运作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筹学、交通运输学、企业管理学、交通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侧重于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运输技术设备进行科学运用和管理,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及服务,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运筹学、交通运输学、企业管理学、交通工程学、汽车运用工程学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物流管理及汽车服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具备交通运输及汽车运用技术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能力;5.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汽车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科学最新信息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6.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在专业方面较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7、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8、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

三、学制标准学制为二年。

四、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学五、主要课程线性代数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交通运输学、交通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公益劳动,总计安排21周。

七、主要必修课实验教学环节八、课程设置1.基础教育课程课程课程名称Courses 先修课程(1~3门) 编号4190013 大学英语3 College English3 大学英语24190014 大学英语4 College English4 大学英语32190050 线性代数B Linear Algebra B 高等数学219007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Probability Theory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 高等数学2820780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计算机基础2820760 交通运输学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汽车构造28 0 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 交通运输学2821020 毕业实习Graduation Practice 全部课程2821030 毕业设计(论文) The thesis or designing for graduation 全部课程5190031 公益劳动1 Commonweal Labor15190032 公益劳动2 Commonweal Labor22.专业及素质提高课程课程课程名称Courses 先修课程(1~3门)编号28 0 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 数学2820760 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2820810 交通规划原理Traffic Planning 交通工程学2820820 运输经济学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经济学2820830 运输商务Transportation Business 运输经济学2820840 交通港站与枢纽Transportation Terminals 交通运输设备2820860 交通安全工程Traffic Safety Engineering 汽车构造28 0 交通运输法规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Rules 汽车构造2820740 区域经济学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西方经济学2820790 VB Visual Basic 计算机文化基础2820270 机械CAD Mechanical CAD 机械制图、计算机文化基础2820280 Matlab语言Matlab Language C语言程序2820800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Web 计算机文化基础2820890 机械原理Mechanical Principle2820900 理论力学 Theory Mechanics 工程力学2820910 材料力学Material Mechanics 工程力学2820450 物流系统工程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物流概论2820920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物流概论2820930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Planning to Distribution Center System 物流概论2820940 现代生产管理Modern Product Management2820880 汽车理论Automobile Theory 汽车构造2820970 Pro E Pro Engineer 计算机文化基础5100010 中国传统文化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2820510 汽车文化Automobile Culture2820590 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交通工程学5100020 科学技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science andTechnology2820570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Electrical Control in Shops 电工学与电子学2820870 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 英语2820980 液压与液力传动Hydraulic Drives 工程力学2820440 国际贸易与货运代理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reight agent 国际贸易概论2820630 旧机动车评估学The Estimation of Used Motor Car 汽车构造、汽车电器2820990 计算机控制技术Control Technology of Computer 计算机文化基础九、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及学期安排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分学分分配总学时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讲授实践讲授实验实践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必修课基础必修课4190013 大学英语3 3.5 3.5 74 74 0 试 44190014 大学英语4 3.5 3.5 70 70 0 试 42190060 线性代数B 2 2 36 36 0 试 2219008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2 2 36 36 0 试 25190031 公益劳动1 0.5 1周5190032 公益劳动2 0.5 1周小计:12 216 216 0 8 4专业必修课28 0 运筹学 3 3 56 56 试 42820760 系统工程 2 2 32 32 试 228 0 交通运输学 3 3 52 52 试 328 0 交通工程学 2 2 32 32 试 228 0 管理信息系统 3 3 52 52 试 32821000 毕业实习 4.5 9周9周查9周2821010 毕业设计(论文) 10 10周10周查10周小计:27.5 6 8 0 19周合计:39.5 14 12 0 19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分学分分配总学时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讲授实践讲授实验实践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选修课限定性选修课2820790 VB 3 3 54 54 查 32820270 机械CAD 3 3 48 48 查 32820280 Matlab语言 3 3 48 48 查 3 2820800 计算机网络 2 2 36 36 查 22820810 交通规划原理 2 2 36 36 试 22820830 运输商务 2 2 36 36 试 22820840 交通港站与枢纽 2 2 36 36 试 32820860 交通安全工程 2 2 36 36 试 328 0 交通运输法规 2 2 32 32 试 22820870 专业英语 2 2 36 36 试 2 2820590 智能交通 2 2 32 32 查 2 2820880 汽车理论 3 3 54 54 试 3 小计:( 选修18学分) 28 7 10 13专2820890 机械原理 3 3 48 48 查 32820900 理论力学 2 2 32 32 查 22820910 材料力学 2 2 32 32 查 2 2820740 区域经济学 2 2 32 32 查 2 2820920 供应链管理 2 2 48 48 查 32820930 配送中心系统规划 2 2 54 48 6 查 3业任意选修课2820940 现代生产管理 2 2 32 32 查 2 2820450 物流系统工程 3 3 48 48 查 3 2820510 汽车文化 2 2 32 32 查 2 5100010 中国传统文化 2 2 36 36 查 32820750 汽车驾驶理论与实践 2 2 32 32 查 2 5100020 科学技术概论 2 2 36 36 查 22820970 Pro E 3 3 48 48 查 3 2820980 液压与液力传动 2 2 32 32 查 22820570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2 2 36 36 查 3 2820440 国际贸易与货运代理 3.53.5 58 58 查 42820630 旧机动车评估学 2 2 32 32 查 2 2820990 计算机控制技术 2.52.5 40 40 查 3小计:(选修20学分) 41 3 19 24 0十、教学周数分配各年教学周数分配见下表学年学期总周数其中教学周数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入学考试毕业教育机动寒暑假教育周数理论课复习考试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一 1 52 4.5 20.5 18 2 0.52 6.5 20.5 17 2 1 0.5二 3 52 4.5 20.5 17 2 1 0.54 6.5 20.5 9 10 1 0.5 合计104 22 8252 6 0 9 10 2 1 277 2 1 2 十一、有关说明1.交通运输(专升本)专业学分设置如下:总学分为77.5,其中必修课(含实践学分)39.5学分,占50.6%;限定性选修课18学分,占23.4%;任意选修课20学分,占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