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的功效、作用和相关配伍
柏子仁的作用与功效

柏子仁的作用与功效柏子仁,即柏子的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柏子仁的作用与功效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柏子仁具有祛风湿、驱寒痛的功效。
柏子仁富含挥发油、芳香醇和柏油等成分,可以温通经络,祛除寒湿。
因此,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症等风寒湿痹性疾病。
同时,柏子仁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缓解疼痛。
其次,柏子仁具有止咳化痰、平喘宣肺的功效。
柏子仁中的挥发油、树胶等成分能够刺激气管粘膜,使其分泌增加,从而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
柏子仁还具有舒畅肺气的作用,能够促进肺部的气体交换,增加肺活量,缓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状。
此外,柏子仁具有消肿止痒、解毒利湿的作用。
柏子仁中的柏油具有杀菌作用,能够抑制病菌生长,防止炎症扩散。
同时,柏子仁中的挥发油和树胶成分还具有较强的止痒作用,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等皮肤病。
此外,柏子仁还具有利尿、通便的功效,能够排除体内湿气和毒素,促进身体废物的排出。
另外,柏子仁还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
柏子仁中含有挥发油和芳香醇类物质,能够刺激人体的嗅觉神经,产生宁神定志的效果。
因此,柏子仁常用于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同时还可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神经衰弱症状。
此外,柏子仁还有一些其他的功效。
比如,柏子仁能够促进血小板的凝聚,对于一些出血性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此外,柏子仁还可以起到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柏子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湿、驱寒痛,止咳化痰、平喘宣肺,消肿止痒、解毒利湿,安神定志等多种功效。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柏子仁时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并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用法。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柏子(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柏科柏属的常绿乔木,树皮纵裂呈褐色,叶子近扁平,种子呈椭圆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山东、陕西以及河南等地。
柏子是中药常用的药材之一,其果实叫做柏子仁。
柏子仁性平,味辛,主要功效有涩肺止咳、敛肾固精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柏子仁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一、功效与作用:1.涩肺止咳:柏子仁具有涩肺止咳的功效。
在中医中,肺主呼吸,肺气主降,肺在五脏中最娇嫩而易感邪邪的一脏。
当人们通过呼吸道吸入寒、热、湿、燥等有害因子,或者体内湿热不散等原因导致肺气不和,就会引起咳嗽、气喘、咳痰等不适症状。
而柏子仁具有收敛肺气的作用,可以减轻肺气亏虚而引起的咳嗽,对百日咳、支气管炎等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2.敛肾固精:柏子仁能够敛肾固精,对于肾阴亏虚以及精气不足的人群来说非常适用。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主生育、主骨髓生长发育等功能,因此肾虚不仅会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还会影响全身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力。
而柏子仁富含活血祛风的成分,能够加强肾脏的功能,滋养精气,提高男性的精子质量和数量,同时对女性的月经不调、闭经等问题也有一定疗效。
3.止泻止痢:柏子仁还具有止泻止痢的功效,对于脾虚湿盛、腹泻腹痛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水湿,一旦脾失健运,就会导致水湿不化而引起腹泻腹痛等问题。
而柏子仁具有收敛的作用,能够收敛肠道,减少水湿的损失,从而起到止泻止痢的作用。
4.宁心安神:柏子仁还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因情绪压力、精神紧张等导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问题。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心火过旺或者心血不足都会导致心神不宁。
而柏子仁能够调和心气,安抚心神,使人心情平和。
5.抗菌作用:柏子仁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柏子仁中的活血祛风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对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胃道感染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柏子仁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广泛被应用于医药领域。
柏子仁具有温肾固精、补肾益气、涩肠止泻、除湿止带等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男性不育、阳痿、遗精、尿频、泄泻等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柏子仁具有温肾固精的功效。
柏子仁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够温补肾脏,增加性欲,提高精子质量和数量。
据研究表明,柏子仁能够促进性腺的发育,增强精子的活力和运动能力,从而提高男性生育能力。
同时,柏子仁还可以补益肾气,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耳鸣、失眠等症状。
其次,柏子仁还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
柏子仁中的维生素E、铁、锌等微量元素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改善气虚引起的疲乏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此外,柏子仁还能增强肾脏对氧气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肾脏功能,有助于治疗肾虚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此外,柏子仁还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
柏子仁所含的鞣酸对肠黏膜有收敛作用,能够减少肠道的腹泻,增加大便的黏稠度。
柏子仁还能够抑制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减少排泄物的水分含量,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
因此,柏子仁常被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脾虚泄泻、久泻等疾病。
最后,柏子仁还具有除湿止带的作用。
湿气是指人体内湿润居多,分布不畅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
柏子仁具有疏利湿气的功效,可通过排尿、排汗等途径将湿气排出体外,达到除湿的作用。
柏子仁又被称为乌头炒柏子仁,可以治疗带下、尿道淋病等疾病。
在现代医学中,柏子仁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柏子仁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柏子仁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此外,柏子仁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总结起来,柏子仁具有温肾固精、补肾益气、涩肠止泻、除湿止带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男性不育、阳痿、遗精、尿频、泄泻等疾病。
同时,柏子仁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柏子仁,又称柏子仁子。
它是柏科柏属植物柏子(Cupressus funebris)的种子,属于中药材。
柏子仁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使用的情况。
一、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1. 祛痰止咳:柏子仁有祛痰作用,对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 止痛镇痛:柏子仁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特别是对于胸腹疼痛、骨伤及关节痛等疼痛有较好的效果。
可以用于治疗外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3. 消肿散结:柏子仁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能够减轻肿胀疼痛、排除体内湿邪。
可以用于治疗淋巴结病变、乳腺增生等疾病。
4. 止泻止血:柏子仁有止泻作用,对于慢性腹泻有明显效果。
同时,它还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能够止血、促进伤口愈合。
可以用于治疗痢疾、痔疮等症状。
5. 温肾壮阳:柏子仁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能够增强肾脏功能、提高性功能。
可以用于治疗肾阳虚、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
6. 安神助眠:柏子仁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够改善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可以用于治疗失眠、抑郁症等疾病。
7. 消炎杀菌:柏子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症。
除了以上列举的功效与作用外,柏子仁还有其他多种药理学作用,如降压、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在中医药学中,柏子仁常被用作复方药物的组成成分,发挥多种综合作用。
二、柏子仁的禁忌使用尽管柏子仁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禁忌使用的情况。
具体如下:1. 孕妇忌用:柏子仁属于温补药物,具有刺激子宫的作用,对于已经怀孕或者准备怀孕的女性来说,应避免使用柏子仁。
2. 小儿慎用:因为柏子仁具有温补作用,对于婴幼儿来说,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婴儿,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出现肠胃不适的反应。
因此,在婴幼儿时期应慎用柏子仁。
3. 脱发者禁用:柏子仁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对于脱发的人来说,长期使用柏子仁可能会加重脱发的情况。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柏子仁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柏子仁的用法用量与禁忌柏子仁为柏科常绿乔木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
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秋、冬两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去除种皮,收集种仁。
生用或制霜用。
一、柏子仁的性味与功效1、性味:性平,味甘、辛。
2、归经:归心、肾、大肠经。
3、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用于虚烦失眼、心悸怔忡、肠燥便秘。
二、柏子仁的用法、用量与禁忌1、用法:10-20g,水煎服。
2、用药注意:柏子仁滑腻,脾虚便溏、素体湿盛痰多、肝火旺盛者不宜服用。
三、柏子仁的副作用柏子仁入药安全性好,未见中毒的报道。
亦未见动物毒性实验的资料。
四、柏子仁的临床应用与组方1、用于治疗心神失养及肠燥便秘症。
柏子仁甘平润养,主阴心经,以养心安神为主要功能,阴大肠兼可润肠通便。
尤适宜心阴虚及心肾不交的心悸失眠。
治心阴虚时,多配伍五味子、人参、牡蛎等同用,如柏子仁丸。
治心肾不交的心悸失眠,心烦少寐,配伍麦冬、熟地、石菖蒲等同用,如柏子仁丸。
配伍当归、熟地黄、制首乌、牡蛎,治血虚失眠治疗肠燥便秘,常与火麻r、郁李仁等润下药同用,如五仁丸。
配伍肉从蓉、当归,治疗体虚甚者之便秘。
2、用于治疗口腔溃疡。
鲜柏子仁30g。
开水冲泡当茶饮,直至液汁色淡为止。
可连服数日。
3、用于治疗斑秃。
柏子仁、何首乌、当归等份,3药干燥后,混合研成细粉,加炼蜜,拌匀制丸,每丸9g。
每日口服3次,每次l 丸。
4、还可以配伍防风、天南星,研细末,猪胆汁调,敷囟门,勿令干,治疗解颅、肾虚髓热者。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柏子仁是一种能养心气、润肾燥、疗心悸的中药,也可以叫它柏仁、柏实、柏子、侧柏子等,下面介绍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在心悸、心神不宁型小儿多动症、心肝阴虚型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血虚所致的失眠心悸与阴血亏虚引起的便秘方面的用法与禁忌......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功效:润肠通便、养心安神、止汗。
作用:适用于阴血不足、阴虚盗汗、心悸怔忡、虚烦失眠、肠燥便秘。
禁忌:大便滑泄与痰多人群忌服柏子仁;肺气上浮人群忌服柏子仁;胃虚欲吐人群忌服柏子仁。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1柏子仁治心悸。
柏子仁有治心悸的作用,可以用25克炒酸枣仁、50克龙眼肉、20克柏子仁、20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5克生没药、5克生乳香这七味中药混合后加水共煎,每日服用1次。
2柏子仁治心神不宁型小儿多动症。
柏子仁有治心神不宁型小儿多动症的作用,可以用15克柏子仁去净皮壳杂质捣碎,加入八成熟的50克粳米煮的粥内再煮至粥熟,候温调入适量蜂蜜后食粥,2次分服,每日1剂。
3柏子仁治心肝阴虚型甲状腺机能亢进。
柏子仁有治心肝阴虚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作用,可以用12克柏子仁、12克麦冬、12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天冬、12克枣仁、12克远志、12克白芍这八味中药混合后以水煎药服用。
4柏子仁治心血虚所致的失眠心悸与阴血亏虚引起的便秘。
柏子仁有治心血虚所致的失眠心悸与阴血亏虚引起的便秘的作用,可以用1个猪心洗净,然后用刀将猪心中间挖一孔纳入柏子仁,锅内加水放人猪收炖约60分钟,取出猪心去柏子仁后切片,调味食肉饮汤,分2次服用。
柏子仁的副作用、禁忌、注意事项在使用柏子仁时,可以单独使用柏子仁,也可以搭配酸枣仁、龙眼肉、龙骨、牡蛎、没药、麦冬、生地、天冬、远志等中药来使用,大便滑泄与痰多人群忌服柏子仁;肺气上浮人群忌服柏子仁;胃虚欲吐人群忌服柏子仁。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柏子仁,又称为柏仁、柏仁子,是来自于柏树的种子。
柏子仁在中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柏子仁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首先,柏子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中医中,柏子仁被用于治疗湿热病证,如痈疮肿毒、疮疡肿痛等。
柏子仁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效改善湿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其次,柏子仁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中医认为,柏子仁可以疏肝定悸,平复心神。
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等心理问题。
柏子仁有一定的镇静效果,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柏子仁还有涩肠止泻的作用。
中医用柏子仁来治疗脾虚泄泻、便溏等肠胃问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柏子仁可以收敛肠道,减少肠腔渗透性,从而有效地止泻。
柏子仁还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脾虚便血等症状。
此外,柏子仁还被用于治疗一些妇科病。
柏子仁可以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对于痛经、经期不调等妇科问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总的来说,柏子仁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涩肠止泻以及治疗妇科病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柏子仁虽然功效独特,但是使用时应该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特别是孕妇、儿童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在使用柏子仁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柏子仁还有一些不适应症,如肾虚、高血压、肝炎等患者不宜使用柏子仁。
对柏子仁过敏的人也应避免使用。
使用柏子仁之前应该了解清楚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之,柏子仁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是中医药中的一味宝贵药材。
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它可以为人们带来健康与福祉。
但是,还是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柏子仁,又称柏仁或柏仁果实,是柏树的种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以下是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1. 柏子仁具有镇痛作用:柏子仁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能够缓解疼痛。
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头痛、牙痛等疼痛症状。
2. 柏子仁有抗菌消炎作用:柏子仁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感染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柏子仁具有清热利尿作用:柏子仁中的挥发油能够刺激肾脏排尿,促进体内废物及毒素的排除,有助于清热解毒。
4. 柏子仁可用于舒缓皮肤病症:柏子仁含有的挥发油能够缓解皮肤病症如湿疹、荨麻疹、瘙痒等,同时也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感。
禁忌事项: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柏子仁,因为其挥发油成分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2. 柏子仁不宜长期大量食用,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症状。
3. 柏子仁也不适用于过敏体质者,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
肤发红、瘙痒、肿胀等不适症状。
4. 个别人可能存在对柏子仁过敏的情况,如有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 对于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尤其是抗凝药物或降压药物的患者,在使用柏子仁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总之,柏子仁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仍有一些禁忌事项需要注意,患者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子仁的功效、作用和相关配伍
柏子仁的功效和作用
1、柏子仁治肠风下血:柏子仁十四枚。
燃破,纱囊贮,以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
初服反觉加多,再服立止。
非饮酒而致斯疾,以艾叶煎汤服之。
(《世医得效方》)
2、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3、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
同茯神、枣仁、生地、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仲,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心血之功也。
又取气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病,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
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用之为妙。
4、柏子仁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
同研,熔白蜡丸桐子大。
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九,食前。
(《本草衍义》)
5、柏子仁治劳欲过度,心血亏损,精神恍惚,夜多怪梦,怔仲惊悸,健忘遗泄,常服宁心定志,补肾滋阴:柏子仁(蒸晒去壳)四两,枸杞子(酒洗晒)二两,麦门冬(去心)、当归(酒浸)、石菖蒲(去毛洗净)、茯神(去皮心)各一两,玄参、熟地(酒蒸)各二两,甘草(去粗皮)五钱。
先将柏子仁、熟地蒸过,石器内捣如泥,余
药研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灯心汤或圆眼汤送下。
(《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
6、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两,牡蛎(甘锅子内火缎,用醋淬七次,焙)、人参(去芦)、白术、麻黄根(慢火炙,拭去汗)、五味于各一两,净麸半两(慢火炒)。
上八味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
空心米钦下三、五十丸,日二服。
作散调亦可。
(《本事方》柏子仁丸)
7、柏子仁治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赢瘦而生潮热,及室女思虑过度,经闭成痨: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钱(一作各二两),泽兰叫、川续断各二两,熟地黄三两。
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三丸,空腹时米饮送下,兼服泽兰汤。
(《妇人良方》柏子仁丸)
8、柏子仁治脱发:当归、柏子仁各一斤。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每日三次,每次饭后服二至三钱。
(《全展选编·皮肤科》) 柏子仁的相关配伍
1、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
同研,溶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丸,食前。
(《本草衍义》)
2、治肠风下血:柏子仁十四粒(捻破),纱囊贮,以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
初服反觉加多,再服立止。
非饮酒而致斯疾,以艾叶煎汤服之。
(《世医得效方》)
3、治小儿躽啼,惊痫腹满,不乳食,大便青白色:柏子仁末,温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柏子仁的生理特性
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可达1m。
树皮薄,浅灰褐色,纵
裂成条片。
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
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
叶背中部均有腺槽。
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
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
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
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