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囊肿如何区别

合集下载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
5%~15%的患者可有乳头溢液,多为自发性乳头排液。常为草黄色浆液棕色浆液、浆液血性或血性溢液。如 果溢液为浆液血性或血性时往往标志着有乳管内乳头状瘤。
检查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肿物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乳腺囊性增生病肿物多呈两侧性多肿块性,各肿块病变的进展情况不一。采 取多点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常能全面反映各肿块的病变情况或性质。特别疑为癌的病例,能提供早期诊断意见。 有时最后确诊还应取决于病理活检。
2.乳痛
本病乳痛多不明显,且与月经周期的关系也不密切,偶有多种表现的疼痛如隐痛、刺痛、胸背痛和上肢痛。 有的患者在愁闷、忧伤心情不畅,以及劳累、天气不好时,肿块变大、变硬、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或情绪好转 后肿块变软、变小。临床经验提示有此变化者多为良性。若肿块增大迅速且质地坚硬者提示恶变可能。
3.乳头溢液
乳腺囊性增生病
介绍
01 病因
03 检查 05 治疗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诊断
基本信息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 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乳腺增生 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是区别所在。应视为癌前病变。
谢谢观看
(2)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少数患者有乳头溢液,肉眼所见多为浆液性、浆液血性血性。涂片镜检可见导管 上皮泡沫细胞、红细胞,少许炎症细胞及脂肪蛋白质等无形物。
2.其他辅助检查
(1)钼靶X线摄影钼靶X线片上显示病变部位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状 结缔组织穿越其间伴有囊性时,可见不规则增强阴影中有圆形透亮阴影。乳腺囊性增生病肿块,需和乳腺癌的肿 块鉴别,前者无血运增加,皮肤增厚和毛刺等恶性征象;若有钙化也多散在,不像乳腺癌那样密集。

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肿分为单纯囊肿和积乳囊肿。

单纯囊肿又称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是女性卵巢发生病变,内分泌紊乱,黄体酮分泌减少,雌激素增多引起的,为良性病变。

囊内内容物为液体,b超检查无回声,表示囊内无肿瘤。

乳腺囊性增生有自限性,大约3年后可自行停止发育,也有癌变的可能。

★1.病因单纯囊肿在乳腺囊肿中最为多见。

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致使导管延伸、迂曲、折叠,折叠处管壁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形成囊肿。

★2.临床表现单纯囊肿在乳腺囊肿中最为多见,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管内细胞增多,致使导管延伸、迂曲、折叠,折叠处管壁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形成囊肿。

单纯的乳腺囊肿好发于中年女性,以圆形或卵圆形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囊肿可单发,亦可多发。

单发者肿块常迅速生长,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囊肿常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并伴有经前乳房胀痛。

为明确诊断,可行钼靶X线摄片、超声及针吸细胞学检查。

如果经多次穿刺后仍无效,或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有上皮增生或乳头状瘤病者,则宜手术治疗。

★3.检查★a.乳腺触诊检查触到边界清楚、活动度好、表面光滑的肿物,应注意乳腺囊肿的可能。

乳腺超声检查及b.乳腺钼靶检查乳腺超声对诊断有较大帮助,对于厚壁囊肿、壁不均匀或壁上可见突起应考虑恶变可能,乳腺钼靶检查可发现一些已恶变(伴簇状或点状钙化)的囊性病变。

★4.治疗★a.一般治疗多数乳腺囊肿无需手术治疗,临床以随诊观察为主。

此外,部分恶性肿瘤,如乳腺黏液癌以囊肿为主要表现,因此乳腺囊肿如出现囊壁增厚、囊壁赘生物等表现,可考虑切除,活检以明确诊断。

★b.手术治疗需行切除时,应注意完整切除乳腺囊肿。

如为恶性病变,应按照乳腺癌原则治疗。

乳腺外科小知识点总结

乳腺外科小知识点总结

乳腺外科小知识点总结一、乳腺解剖学1、乳腺的结构:乳腺由乳房和乳头组成,内含乳腺腔,与乳腺导管相连。

2、乳腺的血管和淋巴管:乳腺的供血主要来源于内乳动脉和外乳动脉,淋巴引流主要通过腋下淋巴结和乳腺直接淋巴引流两种方式。

3、乳腺的神经:乳腺神经主要包括腋下、第二肋间、第四肋间、第六肋间等分布的感觉神经。

二、乳腺良性疾病1、乳腺囊性增生:多见于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乳腺结节、乳腺积水等。

治疗方法包括维持良好生活作息、避免刺激性食物、常规的乳房按摩等。

2、乳腺纤维腺瘤: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乳腺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单发或多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微创介入治疗等。

3、乳腺导管扩张症:也称为梅尔-戴维生病,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乳腺包块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患乳腺导管。

4、乳腺炎:主要分为急性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炎两种类型,多见于哺乳期的女性。

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生素治疗、热敷、乳腺按摩等。

三、乳腺恶性肿瘤1、乳腺癌: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主要表现为乳腺包块、乳头溢液、乳腺轮廓不规则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2、乳腺淋巴瘤:乳腺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乳腺包块、乳头凹陷、乳头溢液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3、乳腺间皮瘤:乳腺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四、乳腺外伤1、乳房挫伤:乳房挫伤多见于年轻女性,一般轻微挫伤后可以自行缓解。

严重挫伤可引起乳房肿胀、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乳房挤压伤:乳房挤压伤多发生于工作、生活中,表现为乳房疼痛、淤青出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冰敷、止痛药物、局部护理等。

以上就是乳腺外科的一些小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乳腺相关问题,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治。

祝你健康!。

乳腺增生的概念是什么

乳腺增生的概念是什么

乳腺增生的概念是什么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也称为乳腺囊性增生、乳房增生性病变,是指正常乳腺组织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增生和囊肿形成,出现结节或肿块等病变。

乳腺增生病变以女性为主,尤其是在生理性期前后及更年期。

乳腺增生的发生与雌激素和黄体酮的失衡密切相关。

乳腺增生病变的主要特征是乳房出现不规则的结节或肿块,有时会伴有疼痛、触痛、乳房胀痛、乳房肿胀、乳房坠胀等不适症状。

乳腺增生可以分为单纯性增生和囊性增生两种类型。

其中,单纯性增生是乳腺小叶组织增生,而囊性增生则主要喝囊肿形成,囊肿内可充满酸性分泌物。

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异常波动是乳腺增生的重要原因。

其次,心理因素也可能与乳腺增生有关,长期的精神、情感紧张会导致乳腺内分泌能力发生改变,从而促进乳腺增生的发生。

此外,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对乳腺增生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患者大多数情况下病情轻微,不会引起乳腺癌等恶性病变。

然而,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有研究表明,乳腺增生患者的乳腺癌发生率要比一般人群高出2-3倍。

因此,乳腺增生的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黄体酮、抗雄激素等,可以调节内分泌,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切除囊肿或肿块来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一些严重病情的乳腺增生患者。

除了治疗,预防乳腺增生也非常重要。

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其次,合理饮食,摄入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此外,经常进行乳腺自检和定期体检,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就诊并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特征是乳房结节或肿块的形成,伴有相应的症状。

乳腺囊性增生病演示课件

乳腺囊性增生病演示课件

上肢水肿康复锻炼指导
01
02
03
04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进行上肢功能锻炼, 如握拳、屈肘等动作,以促进
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逐步增加活动量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增加 上肢活动量,避免长时间下垂
或受压。
按摩与理疗
可进行上肢按摩和理疗,以缓 解水肿和疼痛等不适症状。
遵循医嘱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应遵循医 嘱,避免过度活动或不当姿势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乳腺触诊、乳腺影像 学检查(如超声、钼靶等)进行诊断 。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 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疾病进行 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02
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表现
01
乳腺内圆形或卵圆形、 边界清晰的囊性低密度 影。
放射治疗作用
放射治疗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用于缩小肿块、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等。
适应证与禁忌证
放射治疗适用于手术后有残留病灶或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但对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及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放射治疗。
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
综合评估
在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时,应综合评 估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需求、心 理状况等因素。
健康教育与指导
在随访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囊肿壁偶可呈轻度高密 度,光滑且较薄。
03
伴发团块或结节状增生 时,可见密度增高影。
04
囊肿较大时,可压迫周 围脂肪组织形成透亮带 。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科普知识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科普知识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压 力等。
预防和治疗
就医:如果出现任何乳房异常 或症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 的诊断和治疗。
乳腺囊性增生 病的常见误区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常见误区
乳腺囊性增生病不等同于乳腺癌,多数 情况下是良性的疾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 险,但它可以使乳腺癌的检测和筛查更 加困难。
乳腺囊性增生 病的科普知识
目录 介绍 症状和体征 预防和治疗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常见误区 结论
介绍
介绍
什么是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 囊性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乳腺 疾病,多数女性都可能患有此 病。
病因: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具体 病因尚不明确,但影响因素包 括荷尔蒙变化、遗传因素以及 生活习惯等。
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
疼痛:乳房疼痛是乳腺囊性增生病最常 见的症状之一,可能会随着月经周期的 变化而加重。
肿块: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以引起乳房内 的囊肿形成,手触摸时可能感到有硬块 或肿块。
症状和体征
乳房形态改变:乳房可能会出 现增大、增厚、皮肤变红或皮 肤凹陷等形态改变。
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规律的自我检查:女性应该每个月自己 检查乳房,以便早期发现任何异常或变 化。
结论
结论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 乳腺疾病,女性应该关注并采 取预防措施。
自我检查和定期就医是早期发 现和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重 要方法。
结论
如果有任何乳房异常或症状,请及时就 医。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乳腺囊肿有两类该如何区分?

乳腺囊肿有两类该如何区分?

乳腺囊肿有两类该如何区分?
一、概述
乳汁淤积症其实就是乳腺囊肿。

特别是当妇女处于哺乳期的时候,入职淤积在乳房里面不能及时排除,使得乳汁排除不畅从而堵塞了乳房的小叶导管,从而发生乳腺囊肿。

此病的发病还可能是因为哺乳的时候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使得细菌不轻易间侵入乳房,使得乳房发生了急性的炎症,从而诱发了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发病之后一般呈现出卵圆形的区域,表面看起来就非常光滑,而且摸起来有轻微的疼痛感觉。

二、步骤/方法:
1、治疗乳腺囊肿可以是西医手术治疗,也可以是中医治疗。


过西医手术治疗的时候针对的是单纯性质的乳腺囊肿,而且在手术之前需要仔细检查,排除可能出现的一些恶性乳房病变,仔细检查还能起到确定手术具体范围的作用。

2、患者可以选用中医,中药对于乳腺囊肿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中药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能够及时改善乳囊肿导致的肿块,因为在中医看来,乳房肿块是由于肝郁气滞而导致的,中医中药通过调节人体肝郁脾虚的原理来治疗因为乳腺囊肿导致的肿块。

3、患有乳腺囊肿病的人,除了积极治疗之外,还应当注意平时
有规律的生活,要多运动,尤其是一些女性白领,平时坐着不锻炼身体,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在自己怀孕之后,由于哺乳的方法不当,
使得细菌侵入身体,抵抗力又差,使得细菌感染导致了乳腺囊肿病。

三、注意事项:
预防这个病一定要从饮食以及运动两个方面下手。

饮食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均衡的补充营养。

运动要做到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来跑步锻炼身体。

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

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

乳腺增生分类标准mr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通常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腺增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MR(Magnetic Resonance)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乳腺增生的
分类。

在MR检查中,乳腺增生通常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 结构性分类,根据乳腺增生的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囊性
增生和实质性增生。

囊性增生是指乳腺组织内出现液体充填的囊肿,而实质性增生则是指乳腺组织的增生和增厚。

2. 形态学分类,根据乳腺增生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单
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

单纯性增生指乳腺组织的增
生和增厚,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复杂性增生指乳腺组织内出现囊肿
或乳腺导管扩张等异常情况;非典型增生则是指乳腺组织内出现一
些异常细胞,但尚未达到癌变的程度。

3. 分子生物学分类,根据乳腺增生组织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
行分类,包括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neu受体等的表达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上述分类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乳腺增生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MR 检查在乳腺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了解乳腺组织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睾炎如何控制不复发
患者今年50岁,身体状况良好,最近发现左侧附睾不适,牵扯左小腹疼痛,吃了一段时间的左氧氟沙星,现在症状缓解。

昨天来复诊,诉右侧也开始出现同样的牵扯痛,要如何治疗?可以使用理疗灯吗?
附睾炎一般是由于尿路感染,细菌逆行经过输精管到达附睾所致。

因此要控制附睾炎不复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多喝水,保持排尿通畅,避免尿路感染。

在治疗上,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要尽早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

但不是所有的附睾炎都会痊愈的,若处理不当,容易转变成慢性疾病。

若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无生育要求,可以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行附睾切除根治术。

由于睾丸怕热,温度升高会损伤其功能,所以不建议使用理疗灯治疗。


——杨宇(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玫瑰痤疮是玫瑰引起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