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通用图

合集下载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一、无障碍通道1、坡道和升降平台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xx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每段坡道高度与xx的限定坡度(高/长)容许高度(m)0."751."001."50水平xx(m)9."0016."0030."00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 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通道一、无障碍通道1、坡道和升降平台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坡度(高/长)1/12 1/16 1/20容许高度(m)0.75 1.00 1.50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一、无障碍通道1、坡道和升降平台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坡度(高/长)1/12 1/16 1/20容许高度(m)0.75 1.00 1.50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一、无障碍通道1、坡道和升降平台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 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坡度(高/长)1/12 1/16 1/20容许高度(m)0.75 1.00 1.50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详细解读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详细解读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GB55019-2021详细解读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Bazh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pring and Autumn
2022年4月1日实施 ads main graphic design, there ar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rice hull my business number.
2.无障碍通行设施
无障碍通道
条文解读:
2.1.2 无障碍通行流线上的标识物、 垃圾桶、 座椅、 灯柱、 隔离墩、 地灯和地面布线(线槽)等设施均不应妨碍 行动障碍者的独立通行。 固定在无障碍通道、 轮椅坡道、 楼梯的墙或柱面上的物体, 突出部分大于100mm且底 面距地面高度小于2. 00m时,其底面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600mm,且应保证有效通行净宽。
1.总则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 0. 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城市广场、 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历史文物保护建筑等。 本规范未涉及的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建筑类型或有无障碍需求 的设计,宜按本规范中相似类型的要求执行。农村道路及公共服务设施宜按 本规范执行。 1. 0. 3 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以及水运交通相关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相关行业的有关无障碍设计的规定。
2.无障碍通行设施
无障碍通道
2.2.5 自动扶梯、 楼梯的下部和其他室内外低矮空间可以进入时, 应在净高不大于2. 00m处采取安全阻挡措施。
由原GB50763-2012第4.4.5条强条转化,原为室外人行天桥要求,新扩展为所有场所的自动扶梯、楼梯。

2020年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无障碍改造精细化标准图集

2020年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无障碍改造精细化标准图集

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无障碍改造精细化标准图集宣贯编制依据及目的编制内容及使用要求施工注意事项编制依据Ø《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Ø《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通用图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YBJ-DL05-2015);编制目的Ø为实现北京市市管道路无障碍改造规范化。

Ø本图集根据现有标准、规范,结合实际工程中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编制。

Ø本图集可用于指导市管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及施工等。

编制依据及目的编制内容及使用要求施工注意事项1.盲道1.1盲道分类Ø行进盲道:呈条状形,使视觉障碍者通过盲道的触觉和脚感,指引视觉障碍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按照盲道条与盲道边线的关系,可分为正向行进盲道及斜向行进盲道。

Ø提示盲道:呈圆点状,用在盲道的起点、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位置以及提示视觉障碍者前方将有不安全或危险状态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

正向行进盲道斜向行进盲道提示盲道1.盲道1.2盲道尺寸根据规范对于盲道宽度的要求(宜为25-50cm),本图集的盲道尺寸为以下几个规格:Ø正向行进盲道:198×198×bmm,248×248×bmm,298×298×bmm;1.盲道1.2盲道尺寸根据规范对于盲道宽度的要求(宜为25-50cm),本图集的盲道尺寸为以下几个规格:Ø斜向行进盲道:198×198×bmm,298×298×bmm,正向行进盲道尺寸为248×248对应的斜向行进盲道,可选用298×298的斜向行进盲道代替;1.盲道1.2盲道尺寸根据规范对于盲道宽度的要求(宜为25-50cm),本图集的盲道尺寸为以下几个规格:Ø提示盲道:198×198×bmm,248×248×bmm,298×298×bmm。

无障碍设计之通用设计

无障碍设计之通用设计

无障碍设计之通用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交通、产品、信息、服务等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广大残疾人和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不受限制,实现与其他人平等享受各种资源和服务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无障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和平等性,使每个人都能够参与社会生活,享受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无障碍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通用设计。

通用设计是一种在设计和规划中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能力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设计,无论他们是否有残疾或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通用设计的原则是做到灵活性、直观性、错误防护、低体力需求和大小适中。

通过使用通用设计原则,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减少对特殊设施和服务的依赖,提高社会的包容性和可达到性。

在建筑设计中,通用设计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能力。

在公共建筑中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轮椅通道等,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出入。

在房屋设计中,考虑到行动不便的人可以自如地进出房屋,使用浴室和厨房等设施。

在产品设计中,通用设计考虑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设计易于操作的电器设备,配备大字体、大按钮、语音提示等功能,方便视力和听力有障碍的人使用。

在家具设计中,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身高和体型,设计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座椅、桌子等。

在信息设计中,通用设计考虑了不同人群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能力。

网站设计时应考虑到视力障碍的人使用屏幕阅读软件,提供易于阅读的字体和颜色对比。

在公共场所的标识设计中,应使用清晰可见的字体和图像,方便视力障碍的人辨认。

景观设计常用图集

景观设计常用图集

景观设计常用图集汇总表景观土建设计常用图集环境景观—亭、廊、架之一 04J012-3 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 03J012-1 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 03J012-2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04J008围墙大门 03J001室外工程 02J003建筑幕墙 J103-2~7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05MR501 城市道路——人行道铺砌 05MR203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 05MR201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05MR20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砌体结构 05SG109-2 混凝土结构 05SG109-3 钢结构、空间网格结构 05SG109-4 点支玻璃幕墙 03J103-2 全玻璃幕墙 03J103-3 铝合金玻璃幕墙 97J103-1 铝合金单板框架幕墙 03J103-4 铝塑复合板框架幕墙 03J103-5 石材框架幕墙 03J103-7 平屋面建筑构造(一) 99J201-1 平屋面建筑构造(二) 03J201-2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 00J201-1 楼地面建筑构造 01J304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02J301地沟及盖板 02J331五金手册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景观给排水设计常用图集01SS105---《常用小型仪表及特种阀门安装》04S107----《游泳池附件安装及设备选用》05S108----《倒流防止器安装》01S305----《小型潜水排污泵选用及安装》02S404----《防水套管》SS405-1~4《给水塑料管安装》 (2002年合订本)96S4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安装》03S407-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铜管》04S407-2--《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薄壁不锈钢管》S501-1~2《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 (2002年合订本)05S502---《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03S504---《刚性接口给水承插式铸铁管道支墩》03S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02S515---《排水检查井》04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05S518---《雨水口》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5SS521--《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05SS522--《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S602-1~6《深井泵房》 (1994年合订本)04S803---《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05SS903--《民用建筑工程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给排水专业)》景观电气设计常用图集00DX00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含光盘04DX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应用示例(房建—电气专业)》D101-1~7《电缆敷设》(2003年合订本)04D201-3 《室外变压器安装》D302-1~3《双电源切换及母线分段控制接线图》(2002年合订本) 04CD01 《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设计图集》D303-2~3《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 (2002年合订本)D501-1~4《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年合订本)D702-1~3《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及灯具安装》(2004年合订本) D703-1~2《液位测量与控制》(2002年合订本)05SDX005 《民用建筑工程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电气专业)》03X301-1 《广播与扩声》04DX101—1《建筑电气常用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目 录
序号 图 表 名 称 图号 页数页码备注
1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说明 9
2坡道一 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1 1 适用于路段或交叉口
3 坡道二 单面坡(扇形无人行横道线)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2 1 适用于不设人行横道线的道口处
4 坡道三 单面坡(扇形有人行横道线)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3 1 适用于设人行横道线的道口处
5 坡道四 单面坡(转角处)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一) PD04-1 1 适用于人行道宽度B<5m且人行横道线间距≤5m的交叉口转角处
6 坡道四 单面坡(转角处)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二) PD04-2 1 适用于人行道宽度B<5m且人行横道线间距>5m的交叉口转角处
7 坡道五 单面坡(全宽式)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5 1 适用于只设人行道的路口或者人非共面的非机动车道单面坡
8 坡道六 单面坡(人非共面)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6 1 适用于人非共面的路段
9 坡道七 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7 1 适用于人行道宽度B≥5m的情况
10 坡道八 三面坡(转角处)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一) PD08-1 1 适用于人行道宽度B≥5m且人行横道线间距≤5m的交叉口转角处
11 坡道八 三面坡(转角处)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二) PD08-2 1 适用于人行道宽度B≥5m且人行横道线间距>5m的交叉口转角处
12 坡道九 公交站台处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9 1 适用于侧分带设公交站台处
13 坡道十 扇面式缘石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10 1 适用于城市广场等特殊人行横道处
14 坡道十一 分隔带坡道设计大样图 PD011 1 适用于需硬化的分隔带
15 盲道设计大样图(一)~(十九) MD01~MD19 19
16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平面设计图 WP01 1
图5.4-3 人行天桥防护栅栏 5.4-4 人行天桥防护提示盲道
5.5 桥梁、隧道、立体交叉
1、桥梁、隧道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梁、隧道的人行道应与道路的人行道衔接,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坡道的坡2)桥梁隧道入口处的人行道应设缘石坡道,缘石坡道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