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术_生物论文
克隆的好处作文范文

克隆技术是人类研究存在的方式之一,自从1996年羊“多莉”被诞生之后,克隆技术就引发了聚光灯般的关注。
尽管克隆技术最初只是实验室中的小众技术,而且仍面临许多争议,但是这项技术仍有许多好处,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将探讨克隆技术的优点。
克隆技术可以用于繁殖优良血缘。
传统繁殖方法,如交配和人工授精,需要在前一代和后一代之间留有一定的差距。
而克隆技术允许科学家将优点母体DNA直接转移给后一代,从而避免了这些差距的存在。
这样可以保持上一代个体的优势基因组,从而能够增加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收益。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得到与原始个体相同的后代,从而使生产和育种成为可能,同时也可以对现有物种进行研究和保护。
例如,非洲野生犀牛的数量日益减少,他们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但是,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克隆了一些野生犀牛,以避免这些非常珍贵的物种绝种。
克隆技术有助于解决一些人类疾病。
在医学中,克隆技术可以帮助研究和治疗一些基因相似的疾病。
例如,为了研究疾病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从其DNA中分离出疾病基因和它的相互作用顺序,并向克隆细胞中添加或删除关键基因,以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改善。
克隆技术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基因更改所致的人类疾病,例如多种器官的衰竭,通过治疗,帮助病人的病情得到改善。
克隆技术在科研中有重要作用。
克隆技术可以在药物测试中提供准确的预测,从而减少生物测试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这种技术可以使基因编辑和功能研究更加有效和高效。
在疫苗研究中,克隆技术可使科学家快速制备高质量的病毒传染颗粒,以帮助神经科学家更好地研究病毒及其感染的过程。
克隆技术在环境保护中也有很好的应用。
用克隆技术生产的植物免疫力较强,对环境适应性更高。
当生产地区的环境出现变化时,这些鲜活的植物会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克隆技术也被用于越来越多的保护物种计划中,科学家们在保护濒危动物和植物种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克隆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着积极的应用,其优点包括原始DNA的完美复制,有助于治疗疾病和保护物种,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克隆技术研究论文3000字

克隆技术研究论文3000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克隆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克隆技术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克隆技术3000字论文篇一:《试谈利用TAIL―PCR技术克隆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摘要:目的研究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的全序列,为低温酶的基因工程制备建立基础。
方法以南极磷虾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特异性的巢式引物和随机引物,通过交错式热不对称PCR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AIL-PCR) 克隆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序列全长961bp,其中含有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98bp,编码266个氨基酸。
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为进一步了解该酶的结构、功能和基因工程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南极磷虾;TAIL-PCR;胰蛋白酶;基因胰蛋白酶是动物消化系统中主要的一种碱性蛋白水解酶,属丝氨酸蛋白酶家族,能专一性地水解肽链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羧基所形成的肽键。
南极磷虾因其独特的生活环境,体内的胰蛋白酶具低温高效性,有研究表明,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在37℃和1~3℃时的活性分别是牛胰蛋白酶活性的12倍和60倍[1]。
深入研究该酶对适冷性酶酶学性质的探究、蛋白质工程体系的完善具有极高的价值。
目前获得南极磷虾胰蛋白酶的方法主要是组织提取,这不仅步骤繁琐而且成本高昂。
本文旨在克隆南极磷虾胰蛋白酶基因,为进一步在工程菌中表达以大量获得南极磷虾低温酶奠定基础。
交错式热不对称PCR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AIL-PCR)是一种快速有效扩增已知DNA序列侧翼未知序列的方法[2-3],由Liu和Whittier[4]首次报道该技术。
生物科技小论文

生物科技小论文集锦篇一:生物科技小论文之转基因食品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
核能的开发利用,在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核能同时也造出了对人类具有巨大破坏性的核武器;农药的应用对于防治农作物害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但同时也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
以下谈谈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一)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质量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
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二)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
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
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西红柿之中,培育出耐寒西红柿。
(三)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克隆作文模板英语四级范文

克隆作文模板英语四级范文英文回答:Cloning has become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recent years as scientists continue to debate its ethical 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benefits. While cloning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creating genetically identical copies of living organisms, it also raises serious concerns about its safety and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altering the natural order.One of the primary eth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loning is the potential for creating human clones. This raises concerns about the right to life, human dignity, and the potential for creating a clas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individuals. Furthermore, there i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cloned individuals would have the same rights and protections as their original counterparts.Another ethical concern is the potential for animalsuffering. Cloning often involves the use of animals as surrogate mothers, which can be a physically and emotionally demanding process. There is also the risk of genetic defects and abnormalities in cloned animals, which could lead to health problems and reduced quality of life.Despite these ethical concerns, cloning does offer some potential benefits. It could be used to preserve endangered species, create genetically superior livestock, and develop new medical treatments. However, these potential benefits must be carefully weighed against the ethical risks before cloning can be widely adopted.中文回答:克隆技术近年已成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议题,因为它涉及伦理和潜在利益问题,科学家对此也争论不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论文写作模板

论人工克隆灭绝物种张雨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12-1 120314101)摘要:科技的发展使得灭绝动物复活成为可能。
随着克隆技术进化至今,确立了获取DNA信息的新手法。
只要能从所保存下来的个体或组织中提取较为完整的DNA,制作出具有遗传特性的类似动物并不是什么难事。
“最主要的问题是,已灭绝动物的基因组序列可能现存较少或大多呈‘碎片状’。
关键词:克隆;灭绝动物;复活;技术;伦理Author1 Zhang Yusheng英文题目Cloning extinct species.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h,×30 ref.]1 Colleg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100083, P.R. China;2 ……英文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s possible the extinction of animal lif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oning technology evolution so far, established a new way to obtain DNA information. As long as the extraction of DNA from individuals or organizations are preserved, produce has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imilar animal is not difficult. "The main problem is, genome sequence of extinct animal may present less or mostly 'piecemeal'.Key words cloning;extinc species;relive;technology;ethic1 人工克隆1.1概念所谓人工克隆通常是指一种在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自然的无性生殖方式。
关于克隆技术的思考

自然科学概论期末论文题目:关于克隆技术利弊的思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2009级学号222009*********姓名蓝安二○一二年十二月关于克隆技术利弊的思考蓝安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克隆这一重要生物技术, 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它为中心所产生的截然相反的议论, 纷纷不止。
对它的认识, 无论就技术革命而言, 还是就人类伦理、道德等领域来说,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人对于克隆技术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克隆技术的利与弊都明显的存在,克隆技术的好与坏,不在于技术的本身,而在于今后能否正确的应用这一技术。
关键词:克隆;利弊;伦理;应用;思考一、关于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通常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者自然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植物)。
一个克隆就是一个多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个生物完全一样。
克隆可以是自然克隆,例如由无性生殖或是由于偶然的原因产生两个遗传上完全一样的个体(就像同卵双生一样)。
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克隆是指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来产生的完全一样的复制。
1996年7月5日,对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由伊恩·维尔穆特领导的科学研究小组全体成员来讲,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
对全世界来说,也是值得庆贺的一天。
因为在这一天,一只妊娠了148天的震惊世界的小羊来到了这个世界。
这只羊的身世与众不同,它既无父亲,又无母亲,它是科学家们用“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一只小绵羊。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这只身世不凡的小绵羊茁壮成长,并获得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多莉。
多莉的出现,在生物技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因为多莉是用成年羊体细胞克隆出的一只活产羊,它的出生给克隆技术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它突破了以往只能用胚胎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了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目标,实现了更高意义上的动物复制。
克隆技术

[编辑本段]克隆是英文“clone”一词的音译,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的英文…clone‟源于希腊语的…klōn‟(嫩枝)。
在园艺学中,…clon‟一词一直沿用到20世纪。
后来有时在词尾加上…e‟成为…clone‟,以表明…o‟的发音是长元音。
近来随着这个概念及单字在大众生活中广泛使用,拼法已经局限使用…clone‟。
该词的中文译名在中国大陆音译为…克隆‟,而在港台则多意译为“转殖”或…复制‟。
前者…克隆‟如同copy的音译…拷贝‟,有不能望文生义的缺点;而后者…复制‟虽能大概表达clone的意义,却有不能精确并易生误解之憾。
克隆通常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者自然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植物)。
一个克隆就是一个多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种生物完全一样。
克隆可以是自然克隆,例如由无性生殖或是由于偶然的原因产生两个遗传上完全一样的个体(就像同卵双生一样)。
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克隆是指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来产生的完全一样的复制。
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被称为“生物放大技术”,它已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微生物克隆,即用一个细菌很快复制出成千上万个和它一模一样的细菌,而变成一个细菌群;第二个时期是生物技术克隆,比如用遗传基因――DNA克隆;第三个时期是动物克隆,即由一个细胞克隆成一个动物。
克隆绵羊“多利”由一头母羊的体细胞克隆而来,使用的便是动物克隆技术。
在生物学上,克隆通常用在两个方面:克隆一个基因或是克隆一个物种。
克隆一个基因是指从一个个体中获取一段基因(例如通过PCR的方法),然后将其插入另外在动物界也有无性繁殖,不过多见于非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的分裂繁殖、尾索类动物的出芽生殖等。
医学生物技术论文3000字_医学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医学生物技术论文3000字_医学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医学生物技术论文3000字(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展望论文摘要: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生物技术的发展。
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在迅速加快,尤其是医学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发展形势良好。
现代的生物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生物技术;医学;应用;展望现代的生物技术发展及应用已渗透到多个领域之中,比如医学、农业、环境等,当然最重要的应用还是在医学领域中。
可以说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医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方面的改革。
在医疗领域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也使该技术发展得更加迅速,其效果更加明显。
在医疗领域,生物技术是不可替代的。
基于这一点,加强现代医学应用生物技术的研究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发步,现代生物技术也不断应用,并在生产与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生物技术概念简析生物技术,指的是在现代生命科学基础上,利用生物组织和细胞的特性,进行生产和加工。
而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成为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再利用生物细胞和组织性能进行加工和生产的技术。
在医疗领域,起到了更好的作用,主要包括细胞,基因,蛋白质,发酵等方面的工程。
二、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一)预防医学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预防医学中的检测环境和环境净化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比如,通过生物肥料的研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降低环境的污染。
不仅如此,生物技术对预防医学的应用也表现为传统疫苗改造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传统疫苗主要的作用是减少或消除一些致病物质的毒性,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疫苗在应用上逐渐出现了一定的限制和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什么是克隆技术克隆,是Clone 的译音,意为无性繁殖。
英语Clone一词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现在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在自然界,有不少植物具有先天的克隆本能,如番薯、马铃薯、玫瑰等插枝繁殖的植物。
而动物的克隆技术,则经历了由胚胎细胞到体细胞的发展过程。
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
前不久报道的克隆羊多利(Dolly),就是首次利用这种技术克隆成功的,它在生物工程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多利羊的叫声响遍全球,这只不同凡响的小羊是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学院(Edinburgh‘s Roslin Institute)的胚胎学家伊恩.威尔马特(Ian Wilmut)领导的科研小组从一只成年绵羊的乳腺细胞克隆出来的。
首先,威尔马特和他的同事们从一只不知姓名的Finn Dorset种白色妊娠绵羊的乳腺刮下若干个膜细胞。
通常,这类细胞在10%的绵羊胎儿血清中能保持活性;血清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它富含类似于食物的细胞营养物质。
但是,威尔马特意识到,利用使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的标准技术,即将它们置于浓度降低为0.5%血清之中,不仅可以使这些细胞忘记它们是乳房细胞,而且能使它们记住发育成整只绵羊的遗传指令。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以前,其他科学家不理解使细胞遗传物质和接受细胞遗传物质的卵细胞二者在发育上同步的重要性。
以往,在其它实验室,基因在由卵细胞激活的发育过程中行进得过于超前。
然而,威尔马特从Finn Dorset种母羊摘取的细胞并没有开始分裂DNA,并将之转译成绵羊特质(stuff of sheep)。
处于休眠状态的乳房细胞的基因极易与卵细胞结合。
然后,科学家从形体较小的苏格兰黑面羊摘取卵细胞,通过手术去除其细胞核(DNA的载体)。
威尔马特及其研究小组把白羊的乳腺细胞放入黑羊的已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以一种弗兰肯斯坦(Frankensfein)式的技巧,用电脉冲使这些细胞的膜不仅结合在一起,而且两个细胞即刻合而为一。
下一步,利用标准的人工繁殖技术,将如此合成的卵细胞植入一只黑面母羊体内。
4个月之后,这只举世震惊的小羊羔诞生了。
人们发现它的颜色是白的,这暗示它与黑面母羊──它的生身之母不属于同一个品种。
用几个月的时间进行了DNA 测试,最终证实,多利确实是一个生物学复制品(biological copy)。
二、克隆技术的发展早在本世纪5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以两栖动物和鱼类作研究对象,首创了细胞核移植技术,他们研究细胞发育分化的潜能问题,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相互作用问题。
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
试验方式是光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州结合产生的,所以是克隆爪蟾。
1986年英国科学家魏拉德森首次把胚胎细胞利用细胞核移植法克隆出一只羊,以后又有人相继克隆出牛、羊、鼠、兔、猴等动物。
而美国最近克隆猴取得成功,日本科学家也声称他们繁殖出200多头克隆牛。
以上所述的克隆动物,都是用胚胎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而获得成功的。
目前,克隆技术在英国又有了新的进展,他们把这一技术应用于人类造血事业。
英国的PPL公司是克隆技术的经济后台,它的主管罗思詹姆斯博士说:从研究多利中我们知道,我们可以用一个细胞制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血浆。
他们与罗斯林研究所合作研究一种带有人类基因的牛和羊。
他们先把动物体内的血浆取出,再取代人类的血浆,这种改变了基因的牛和羊体内就含有人类血浆的重要成分,通过对这些动物的饲养、再克隆或繁殖,就可以得到稳定可靠而且相对便宜的血资源,据统计在英国每年价值可达150万英镑。
可谓效益匪浅。
我国的克隆技术也毫不逊色。
60年代,生物学家童第周对金鱼、鲫鱼进行细胞核移植,1978年又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蝌蚪。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在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作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己,既然鲫色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设法把鲤鱼胚胎细胞的核取代了鲫鱼卵细胞的核。
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这种人工克隆新鱼种的出现为鱼类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1990年5月,西北农业大学畜牧所克隆一只山羊。
1992年,江苏农科院克隆一只兔子。
1993年,中科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合作,克隆一只山羊。
1995年7月,华南师大与广西农大合作,克隆一头奶牛、黄牛杂种牛。
1995年10月,西北农大克隆6头猪。
1996年12月,湖南医大克隆6只老鼠。
同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克隆一头公牛犊。
1997年3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率先提出了克隆大熊猫的设想。
1999年,陈大元领导的小组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兔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大熊猫的早期胚胎,克隆大熊猫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中的一个已经解决。
三、克隆技术的影响小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体细胞克隆成功的动物。
克隆多利的成功,从理论上说明了高度分化的细胞,经过一定手段处理之后,也可回复到受精卵时期的合子功能;说明了在发育过程中,细胞质对异源的细胞核的发育有调控作用。
它对生物遗传疾病的治疗、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扩群等提供了重要途径,对物种的优化、对转基因动物的扩群均有一定作用。
另外,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大量复制珍稀动物,挽救濒危物种,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为人类造福。
自克隆小羊多利成功后,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以致梵蒂冈教廷和美国总统克林顿都对之发表了评论。
有的人把它看作福音,有的人则把它视为祸水。
克隆技术取得突破,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培养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使畜牧业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还可提供某些药物原料以提高人类免疫功能等。
在小羊多利之前,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曾培育出一只奶中含治疗血友病药物原料的转基因羊,一家公司以50万英镑的高价买去。
如果利用体细胞大批复制这只羊,就可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a一1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千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 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己濒临绝种。
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
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用克隆技术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最新传出的消息却令全世界尤其是伦理学家严重不安。
一项以治疗疾病、用于器官移植为名的克隆项目,竟然第一次复制了人类胚胎,这对于人类是福是祸,实在难以预料。
当代生物史证明,克隆技术只能复制出外貌特征相同的生物,不能克隆出被复制者原有的才能。
人的思想才能受后天的制约。
所以,即使有人能克隆出酷似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伟大科学家那样的人物,也仅在外貌上相同,却缺乏伟大领袖、伟大科学家那样的思想、气质、才能,试问这样的克隆具有什么意义?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说过: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目前美国杰隆公司出资 2800万美元买下了罗斯林研究所下属的罗斯林生物医学公司,获得了克隆小羊多莉时所用细胞核移植技术。
这一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用于器官移植的人类干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
然而,这项取得突破的研究却引起许多道德问题。
生物伦理学者和来自不同教派的宗教领袖都对此严加谴责,但《华盛顿邮报》说,美国政府禁止利用官方资金从事人类胚胎的研究工作,但私人出资却是合法的。
一些伦理学者担心,培植人类胚胎细胞的计划最终将导致大量复制人类。
当人类的繁衍不是靠自然的交配而生育,却是靠高科技手段流水线作业式的定型复制,那么人类还能叫自然人类吗?地球又该用怎样的方式来接纳这批人类的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