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甲类)
安徽公共建筑2011甲类建筑节能权衡判断计算报告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权衡判断计算报告
一、权衡判断计算依据
1. 《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
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屋顶
(一)屋顶相关构造
(二)屋顶平均热工特性
三、外墙
(一)外墙相关构造
1.外墙:石材幕墙
(二)外墙平均热工特性
四、架空或外挑楼板
五、天窗类型无天窗
六、外窗(一)外窗构造
(二)外窗K
七、综合权衡
八、综合权衡判断结论
■结论:设计建筑的采暖、空调耗电量之和不超过参照建筑的采暖、空调耗电量之和,综合判断满足《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的要求。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严格执行甲类公共建筑节能率达65%标准的通知-苏住建节[2010]35号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严格执行甲类公共建筑节能率达65%标准的通知-苏住建节[2010]35号](https://img.taocdn.com/s3/m/89f838f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5.png)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严格执行甲类公共建筑节能率达65%标准的
通知
正文:
----------------------------------------------------------------------------------------------------------------------------------------------------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严格执行甲类公共建筑节能率达65%标准的通知
(苏住建节〔2010〕35号)
各市、区住建局,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苏州高新区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逐年提高节能率达65%新标准的民用建筑建成规模。
为此,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订了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并已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新规范提出了甲类公共建筑(单幢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0000平方米,且全面设置中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或单幢建筑面积小于20000平方米、大于5000平方米,且采用中央空调的重要公共建筑)节能率应达到65%的节能要求。
请各地、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执行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重视对节能率达65%的新建工程的数据统计,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自2011年1月1日起,凡未按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的甲类公共建筑,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结束——。
公共建筑分类 甲类

公共建筑分类甲类公共建筑分类公共建筑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建造的建筑物,包括政府机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商业服务等领域。
按照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建筑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主要介绍甲类公共建筑。
甲类公共建筑甲类公共建筑是指对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超市、酒店、医院等。
这些场所人员密集,日常活动频繁,安全风险高。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其安全可靠。
一、大型商场大型商场是指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由于人员流量大,消费者众多,商家种类繁多,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消防安全:需要设置灭火器材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疏散通道:需要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3.安全出口: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并确保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4.电气安全:需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二、超市超市是指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集商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零售商店。
由于人员流量大,消费者众多,商品种类繁多,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消防安全:需要设置灭火器材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疏散通道:需要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3.安全出口: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并确保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4.货架设计:货架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货物的安全和稳定。
三、酒店酒店是指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的场所。
由于人员流量大,服务对象众多,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消防安全:需要设置灭火器材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疏散通道:需要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南偏西 17 度 □综合类建筑
≤( )
建筑设计总能耗指标 (kWh/m2•a)
产业化模式
体形系数限值
38.31
□是 □否
体形系数设计值
围护结构部位 屋面
结构类型
□砌体 ■框架 □框剪 □剪力墙 □钢结构 □其它( )
外墙 保温形式
□外保温 ■单一保温 □夹心保温 □复合保温 □内保温
0.3 0.27 传热系数 K [W/(m2·K)]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5mm+12Ar+5mm+12Ar+5mmLow-E(Super.se1N)
西
北 屋顶透光部分 非中空玻璃的面积占同立面透光面积百分比 (设计值/限值) 局部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非供暖(或间歇供暖)和供暖房间之间的隔 墙(透光/非透光)
非供暖(或间歇供暖)地下室和供暖房间之 间的楼板
传热系数设计值 K [W/(m2·K)]
0.45
0.40 保温材料层热阻设计值 R[ (m2·K) / W]
-1.79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5mm+12Ar+5mm+12Ar+5mmLow-E(Super.se1N)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5mm+12Ar+5mm+12Ar+5mmLow-E(Super.se1N)
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
<0.4
可见光透射比限值 /设计值
≥0.6/ 0.69
传热系数设计值 K [W/(m2·K)]
≥0.4 ≥0.4/ -作法说明
≤0.35
0.27
岩棉板/建筑用保温砂浆
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
≤0.45
严寒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建筑专业节能设计表

表河南省严寒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建筑专业节能设计表〔<体形系数≤的建筑〕条文号围护结构部位限值〔标准指标〕设计值建筑层数〔地上/地下〕∕300<A≤800 ≤0.5体形系数A>800 ≤0.4建筑面积〔m2〕〔地上/地下〕∕单一立面外窗〔含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东n:南n: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屋顶透光局部面积与屋顶总面窗墙面积比≥≥西n:北n:外墙墙体材料及选用的外墙保温体系积之比M20%单一立面外窗〔含透光幕墙〕可开启扇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宜小于房间外窗所在外墙面积的10%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外门、外窗气密性等级(GB/T 7106-2021) 外门≥4 级冬季室外计算温度〔℃〕≥10 层≥7 级外窗建筑幕墙的气密性等级<10 层≥6 级室内空气露点温度〔℃〕〔GB/T 21086-2007〕≥3 级建筑入口大堂采纳全玻幕墙屋面屋面、外墙、地下室等各部位外墙中各自最不利热桥部位内外表时,非中空玻璃的面积占同一立面透光面积〔门窗和玻璃幕墙〕的比例≤15% 温度〔℃〕地下室其他围护结构部位限值〔标准指标〕设计值保温层材料、厚度、燃烧性能等级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及修正系数屋面≤外墙〔含非透光幕墙〕≤传热系数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K[W/〔m2. K〕]≤地下车库与供暖房间之间的楼板≤非供暖楼梯间与供暖房间之间的隔墙≤周边地面供暖、空调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保温材料层热阻R[〔m2. K〕/W]≥≥变形缝〔两侧墙内保温时〕≥立面窗墙面积比〔简称C W〕传热系数K太阳得热系数SHGC 传热系数K 太阳得热系数窗框材料及窗玻璃品种、规格,中空玻璃露点[W/〔m2. K〕] 〔东、南、西向/北向〕[W/〔m2. K〕] S H G C(比值)C W ≤0 ≤2.8 ————单一东n 立面、外窗南n 〔含、透光西n 幕墙〕、北n (比值)0<C W ≤0 ≤2.5 ≤/—(比值)0<C W ≤0 ≤2.2 ≤/—(比值)0<C W ≤0 ≤1.9 ≤/—(比值)0<C W ≤0 ≤1.7 ≤/—(比值)0<C W ≤0 ≤1.7 ≤/0(比值)0<C W ≤0 ≤1.5 ≤/2 (比值)C W>0.8 ≤1.4 ≤/2屋顶透光局部〔透光局部面积比例≤20%〕≤≤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性指标要求是☐否☐〔如果不符合,须填写以下内容;如果符合,以下内容可不填写〕围护结构部位限值〔标准指标〕设计值全年供暖和空调总耗电量屋面权衡传热系数≤权衡计算参照建筑〔kWh/m2〕设计建筑〔kWh/m2〕推断外墙〔含非透光幕墙〕K 根本2.≤结果要求外窗〔含透0<C W ≤0 [W/〔m K〕] ≤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权衡推断结论光幕墙〕C W>0.7 ≤2.4热工性能合格.。
新建甲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信息汇总表

逐时冷负荷计算总值Q1(kW)
机组总装机制冷量Q2
(kW)
Q1/Q2
热负荷计算总值(kW)
锅炉或热水机组
燃料品种
单台额定制热量(kW)
名义热效率(%)
实际值
限值
电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名义制冷量(kW)
制冷性能系数COP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实际值
限值
实际值
限值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新建甲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信息汇总表
项目总体情况
工程名称
子项名称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编号
建设单位
联系人
联系方式
设计单位
资质等级
证书编号
联系人
联系方式
施工图审查机构
资质等级
证书编号
联系人
联系方式
项目地址
建筑面积
地上:
建筑层数
地上:层
建筑高度
地下:
地下:层
结构形式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技术措施基本情况
设计内容
标准限值
制冷性能系数
供热性能系数
[m³/(kw·h)]
实际值
限值
实际值
限值
其他设备
风机
风机效率符合相关产品节能标准
循环水泵
循环水泵效率符合相关产品节能标准
电气节能设计
主要功能房间
灯具类型
光源类型
照度值
照明功率密度值
标准值
设计值
标准值
设计值
照明节能控制措施
建筑能耗监测设备及系统
例:是否具有远传功能,且与市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联网等
遮阳设计
南、东、西向外窗和透光幕墙应采取遮阳措施。
公共建筑节能(甲类)

其它□
燃煤□
燃油□
其它□
冷水(热泵)机组
机组类型
台数(个)
单台额定制冷量(kW)
制冷性能系数COP (W/W)
单元式
空气调节
机组
机组类型
能效比(W/W)
风冷式□水冷式□
接风管□不接风管□
风冷式□水冷式□
接风管□不接风管□
溴化锂
吸收式
机组
机组类型
台数(个)
性能参数
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
≥6级
透明幕墙气密性等级(GB/T21086-2007)
≥3级
其余部位
说明
外门
门斗□旋转□中空□其它□
外墙、屋面热桥部位技术措施
外墙:有□无□
屋面:有□无□
中庭夏季通风、排风
机械□自然□
透明幕墙通风形式
可开启部分:有□无□
通风换气装置:有□无□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朝向
设计窗墙面积比
传热系数
限值
设计传热
系数
遮阳系数
限值
设计遮阳
系数
设计遮阳
措施
可开启
面积
可见光
透射比
东
南
西
北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权衡判断
参照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m2)
设计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m2)
主要节能措施
外墙
保温型式
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其它□
保温材料
种类
选用厚度(mm)
水平厚度
面积(m2)
外墙颜色
气密性能
传热
系数
遮阳
节能专篇

附件1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2015年版)(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工作,帮助设计单位提供正确完整的设计文件,保证建筑节能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根据《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管理办法》(津建科[2013]504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建筑节能的设计情况,编写本专篇。
本专篇依据《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进行编写,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包含节能设计概况、节能设计依据、节能设计做法(建筑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等内容。
本专篇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
本专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交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编写人员:刘军、刘祖玲、刘幸坤、刘用广、王莉、张小萍、王卉、董志欣、董欣、赵现坤、韩夜、赵宏玫、周古舜、张淑英、陈露、王蓬、刘嘉、刘水江、刘伟审查人员:顾放、李宝瑜、王丽雯、刘建华、周国民、李勇刚、只云波、尹秀伟编写说明1.依据《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管理办法》(津建科[2013]504号)等文件,天津市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篇》,且独立成篇,设于施工图建筑专业设计总说明中。
2.本专篇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对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可供参考。
3.本专篇编写的依据是《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及国家和天津市现行相关标准。
4.本专篇包含了较全面的技术内容,各具体工程项目应根据项目内容和设计范围进行相应合理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1、本表按单位工程项目填写;
2、当采用权衡判断设计时建筑物全年耗电量综合指标一栏必须填写;
3、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灯具效率
照明功率因素补偿情况
照明控制情况
照明节能评价指标
主要房间及场所名称
照度(lx)
LPD值(W/m2)
照明功率密度值是否符合标准
是□否□
四、用能设备技术措施基本情况
暖通设备选用
冷
热
源
设
备
锅炉设备
热源类型
燃料品种
单台额定制热量(kW)
台数(个)
热效率(%)
锅炉□
电热水器□
其它□
燃煤□
燃油□
其它□
锅炉□
系数
遮阳系数
限值
设计遮阳
系数
设计遮阳
措施
可开启
面积
可见光
透射比
东
南
西
北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权衡判断
参照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m2)
设计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m2)
主要节能措施
外墙
保温型式
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其它□
保温材料
种类
选用厚度(mm)
水平厚度
面积(m2)
外墙颜色
厚度(mm)
绝热层最小热阻(m2K/W)
空气调节风系统的最大作用半径(m)
结论
冷、热源
设备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系统的
最大输送能效比
风管绝热层
最小热阻
冷热水管道
绝热
空调自动
控制系统
能源计量设计
是否符合标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五、审查单位意见
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规范
W/(m2.K)
屋面
≤0.50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平均
≤0.70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0.70
热阻
(m2.K)/W
地面
≥1.2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
≥1.2
屋顶透明
部分
传热系数(K值)
≤2.0
遮阳系数(SC)
≤0.28
面积(%)
≤20%
气密性能
外窗气密性等级(GB/T7106-2008)
电热水器□
其它□
燃煤□
燃油□
其它□
冷水(热泵)机组
机组类型
台数(个)
单台额定制冷量(kW)
制冷性能系数COP (W/W)
单元式
空气调节
机组
机组类型
能效比(W/W)
风冷式□水冷式□
接风管□不接风管□
风冷式□水冷式□
接风管□不接风管□
溴化锂
吸收式
机组
机组类型
台数(个)
性能参数
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
气密性能
传热
系数
遮阳
系数
面积
百分比
窗墙比
传热系数
遮阳
系数
可见光
透射
开启
面积
外窗
透明
幕墙
是否符合标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是□否□
续表1
三、照明技术措施表
照明基本情况
光源类型
整流器类型
≥6级
透明幕墙气密性等级(GB/T21086-2007)
≥3级
其余部位
说明
外门
门斗□旋转□中空□其它□
外墙、屋面热桥部位技术措施
外墙:有□无□
屋面:有□无□
中庭夏季通风、排风
机械□自然□
透明幕墙通风形式
可开启部分:有□无□
通风换气装置:有□无□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朝向
设计窗墙面积比
传热系数
限值
设计传热
制冷性能系数(W/W)
供热性能系数(W/W)
蒸汽双效□
直燃□
蒸汽双效□
直燃□
通风空调
系统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
最大输送能效比
能效比
水泵设计扬程(m)
供回水温差(℃)
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
冷热空气调节冷热水管 Nhomakorabea绝热层材料
绝热层材料
厚度(mm)
绝热层最小热阻(m2K/W)
空气调节风管
绝热层材料
绝热层材料
附件2温州市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公共建筑节能审查备案表(甲类)
一、建筑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m2)
其中架空层面积(m2)
建设单位
建筑高度(m)
层数
设计单位
公共建筑分类
甲类
体型系数
单位工程
建筑类型
纯公建□综合□
二、围护结构技术措施基本情况
执行节能标准情况
项目
限值
设计值
外
围护
结构
传热系数
K值
深色□
浅色□
屋面
保温材料种类
选用厚度(mm)
外窗
窗框型材
塑料□金属材料□断热金属材料□其它□
窗玻璃材料
中空□低辐射中空□
中空空气层(mm)
6A□9A□12A□15A□>20A□
架空或外挑楼板
保温材料种类
选用厚度(mm)
新型墙材选用
外墙材料
内墙材料
结论
屋面
外墙
架空
或外挑楼板
地面
地下室
外墙
屋顶透明部分
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