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失禁患者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尿失禁手术护理常规

尿失禁手术护理常规

尿失禁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安全保障:确认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并核查手术相关适应症。

2.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术前宣教,包括手术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康复计划等。

3.睡眠与营养: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合理的饮食摄入量,维持患者的代谢平衡。

4.皮肤护理:清洁腹部和会阴部,并注意预防感染。

5.制定排尿计划:根据患者的排尿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排尿计划,包括固定排尿时间和合理饮水量。

二、术中护理:1.术前准备: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协助患者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意外的排尿。

2.安全措施:确保手术器械及相应设备完整无遗漏,为患者做好术中安全措施。

3.术中监测: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尿液的排出情况。

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排尿症状,例如尿频、尿急等,并及时反馈给医生。

5.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三、术后护理:1.视觉观察:术后患者需持续观察,了解患者尿液排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

2.保持患者的休息与舒适:确保患者充足的休息,同时提供相关舒适措施,如适当的翻身、按摩等。

3.疼痛控制: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疼痛不适,根据医嘱给予镇痛治疗。

4.早期活动恢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术后适应症,及时进行早期活动恢复训练,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尿液护理:密切监测尿液排出情况,及时更换尿布或导尿管,并做好皮肤护理,以预防尿疹和感染的发生。

6.饮食与排尿计划:根据医嘱提供合理的饮食摄入量,并按照排尿计划指导患者排尿,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7.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术后康复宣教,包括术后注意事项、病情观察及合理饮食等。

总结起来,尿失禁手术护理常规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通过综合护理措施,旨在保障手术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正常尿液排出功能。

同时,术后的宣教工作也非常重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术后注意事项,增加康复的成功率。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全本)前列腺增生症是指前列腺组织增生所致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

护理常规】1、观察病人排尿情况,注意有无尿流变弱、尿潴留等,有异常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2、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尿液排出,但要避免过量饮水。

3、指导病人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力,减轻尿失禁的程度。

4、定期测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观察病情变化。

5、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如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缓解症状。

6、协助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恢复训练,如排尿训练、盆底肌锻炼等。

7、进行卫生宣教,讲解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如避免饮酒、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是由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

男性35岁以上前列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

评估方面,需要考虑病人的生命体征、排尿困难和尿频情况、尿潴留发生的频率及肾脏功能受损害的程度、心、肺和肝功能状况、既往排尿困难治疗的经过和效果、是否合并泌尿系感染或结石以及是否服用抗凝药物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病人对前列腺增生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理能力。

在术前护理方面,需要预防泌尿系感染,鼓励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

病人因尿频和排尿困难而害怕喝水,需要向其讲明饮水的意义,并记录其排尿情况。

如果出现排尿困难,膀胱区憋胀,有尿不能完全排出,应通知医生给予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术,同时口服抗生素。

此外,还需要了解病人心肺功能和排便情况,对于惯性便秘病人可口服缓泻药物,保持排便通畅。

配合手术治疗,口服雌激素,使前列腺体缩小变硬,减轻充血,有利于手术。

在术后护理方面,需要观察出血情况,给予持续膀胱冲洗,密切观察尿管颜色,调节冲洗速度。

如果出现创面大量渗血,应立即通知医生,重新固定尿管,同时给予止血和输血治疗。

此外,还需要观察冲洗液有无外渗现象,注意饮食,进半流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大量饮水,防止便秘。

医院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常规【概述】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尿失禁定义为"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加时(如用力、打喷嚏或咳嗽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

根据Symmonds的统计,约有90%的妇女,偶有漏尿的现象,女性尿失禁比男性更为常见。

按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内括约肌功能不全(ISD)凡早年发病者,多由于先天性或神经肌肉的缺损,中年时发病者,往往由于不随意肌张力减低,老年时发生的系由于肌肉等的萎缩所致。

2.解剖性缺陷(AD)又称继发性尿失禁。

(1)产伤或手术损伤:最多见是分娩时损伤,尤其是经产妇或有难产病史、第二产程过长,使用产钳或胎位不正常等所致;也可以由于盆腔、阴道部手术损伤而有下述情况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会尤多:①有尿道或膀胱膨出、支持阴道筋膜松弛的经产妇。

②伴有子宫脱垂的妇女。

(2)功能性障碍:如营养不良、糖尿病、久病后体质过分衰弱,绝经后的内分泌或神经的影响,所造成的老年性肌肉萎缩所致。

3.发病机制概括为4点,一是括约肌系统功能不全,二是尿道缩短及张力减退,三是尿道膀胱后角消失,四是女性激素缺乏。

【临床表现】1.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搬重物、直立行走时有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内流出。

临床上根据症状程度可分为4度:I度,咳嗽、打喷嚏、搬重物等腹压增高时,偶尔出现尿失禁;II度,任何屏气或使劲时都有尿失禁;In度:直立时即有尿失禁;IV度,直立或斜卧位时都有尿失禁。

2.辅助检查(1)尿道抬举试验(MarShall-MarChetti试验)。

(2)尿道长度测定。

(3)尿道膀胱造影。

(4)尿流动力学检查:①膀胱测压;②膀胱括约肌测压。

(5)膀胱镜或尿道镜窥查。

【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对患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应首先试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应采用综合性的措施。

(1)加强全身体育锻炼和会阴部肌肉训练:有盆底肌肉协调差的患者可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教会患者在胸膝位姿势下做直肠和尿道括约肌锻炼,Kegel操3∕d,每次15〜30下,至少6个月以后有一定效果。

尿失禁护理措施

尿失禁护理措施

尿失禁护理措施
尿失禁护理措施
一、促进失禁患者的生理功能:
1、饮食:失禁患者每天应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保持充足的体力活动和正常排尿量。

要提倡患者合理饮食,食物以健康食物为主,少食甜咸食物,少喝茶,少饮酒,少喝汽水,多喝水、少吃零食,少食加工食物,适量摄取加工剂。

2、生活习惯:失禁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适当运动,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帮助患者排泄尿液。

3、饮水管理:失禁患者应该养成有规律的饮水习惯,尤其是在夜晚应该少喝水,有助于降低失禁的发生率。

4、起床活动:失禁患者应该养成起床活动的习惯,多睡少起,增加呼吸、活动的机会,提高血液循环,改善排尿状态。

二、治疗失禁:
1、常规治疗:失禁患者可以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饮食管理、体力活动训练、药物治疗,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2、比较治疗:失禁患者可以接受比较治疗,如腹股沟肌肉注射、尿失禁训练、电子刺激等,以改善患者的尿控状况。

3、手术治疗:失禁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如改良尿路手术、骶尿膀胱控制手术等,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控状况。

- 1 -。

失禁护理常规ppt课件

失禁护理常规ppt课件

02
分类
03
04
尿失禁:无法自主控制尿液排 出。
粪失禁:无法自主控制粪便排 出。
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01
02
03
身体健康
失禁可能导致皮肤刺激、 感染等问题,影响患者的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失禁患者可能感到尴尬、 自卑,导致社交障碍和心 理健康问题。
日常生活
失禁可能限制患者的社交 活动和日常生活,如工作 、出行等。
提高患者自尊心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正视失禁问题,减少羞耻感,提高自尊 心。
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 量。
促进社交功能恢复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克服社交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实施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与技巧
倾听与理解
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 ,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
提供心理支持。
正面引导
通过讲解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等 方式,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
对失禁问题。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干预过 程,提供家庭支持,共同帮助患
者度过心理难关。
05
失禁护理的并发症预 防与处理
失禁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
01
02
03
04
皮肤刺激和破损
由于尿液或粪便长时间接触皮 肤,可能导致皮肤刺激、红肿
、破损,甚至感染。
尿路感染
长时间使用尿布或护理不当可 能导致尿路感染。
脱水
失禁患者可能由于液体流失过 多而面临脱水的风险。
心理压力
失禁状况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自 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定期更换尿布或护理垫,保持 皮肤干爽。

老年护理--老年人尿失禁 ppt课件【26页】

老年护理--老年人尿失禁 ppt课件【26页】

ppt课件
14
护理措施(1)
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理解、尊 重和关心老年人,注意保护其隐私。 注意情绪变化,了解心理状况,给予 体贴的照顾和安慰。提醒家属不要嫌 弃老年尿失禁者,应该理解、关心老 年人,主动协助他们到户外参加力所 能及的社交活动。
ppt课件
15
护理措施(2)
皮肤护理:最大的危害是皮肤溃烂, 发生压疮,继发感染。①及时更换: 衣裤、床单、尿垫②清洁皮肤:排便 后及时温水清洗会阴、阴茎、龟头及 臀部皮肤,擦干局部,必要时涂上凡 士林或鞣酸软膏③用具的选择④观察 会阴皮肤受压部位的变化,并勤翻身、 按摩⑤长期尿失禁的病人:实施无菌 留置导尿术
ppt课件
26
ppt课件
10
护理评估
健康史:①现病史:询问老年人是否有尿 频、尿急、大笑等时滴尿、溢尿等情况, 其程度和诱因②既往史:了解尿失禁发生、 持续时间③疾病史:是否有意识障碍、泌 尿系统感染、前列腺问题、尿道狭窄、脑 动脉问题、盆底肌肉松弛、膀胱或尿道括 约肌张力减退、膀胱肿瘤、脊髓损伤等④ 药物史:是否有导致尿失禁的药物⑤女性 要问分娩史、生育史、阴道手术史⑥身体 状况:是否有身体虚弱,起、坐、行等活 动障碍。
经性和功能性尿失禁。 3、按照临床表现:充溢性、无阻力
性、反射性、急迫性和压力性尿失禁。
ppt课件
6
病因分类
压力性尿失禁:由于生育过多、妇女 子宫脱垂、分娩的产伤,绝经后的骨 盆底肌群薄弱,尿道平滑肌松弛,尿 道口不能闭和。所以,在腹压增加 (大笑、打喷嚏、咳嗽)时,尿液不 随意排出。
继发性尿失禁:继发于其他疾病和药
ppt课件
8
临床表现分类
1、充溢性尿失禁:严重的机械性或功 能性梗阻导致膀胱压力上升到一定程 度,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自主溢 出。如:BPH

老年科护理常规范文

老年科护理常规范文

一、生活护理常规1.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通风。

3.根据老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4.注意个人卫生,帮助老年患者进行洗漱、换洗衣物等日常生活活动。

5.定期协助老年患者进行身体活动,如散步、体操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6.给予心理关爱和支持,关注老年患者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状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7.留意老年患者的尿频、尿急、尿失禁等问题,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尿路感染。

8.定期为老年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包括洗浴、按摩、保湿等,防止皮肤干燥和损伤。

9.帮助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疾病。

10.给予老年患者适当的安全教育,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疾病护理常规1.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定期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评估,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2.执行医嘱,确保老年患者按时服药,掌握药物的用量、频次和用法。

3.监测老年患者的疾病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帮助老年患者缓解症状,恢复功能。

5.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整饮食,加强营养补充,防止营养不良。

6.针对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相关的宣教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7.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促进老年患者的恢复和功能增强。

8.留意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应的并发症。

9.配合医生进行疾病的观察和治疗,定期向医生汇报病情和治疗效果。

三、安全护理常规1.保障老年患者的基本安全,定期巡视病房,严防跌倒、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提供合理的睡眠环境,确保老年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注意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避免药物的滥用和误用。

尿失禁的中医护理管理

尿失禁的中医护理管理

尿失禁的中医护理管理【】R248.1【】A【】2096-0867(2016)12-170-01随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尿失禁成为其常见后遗症之一,尿失禁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直接的痛苦,也是褥疮、泌尿系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长期的尿失禁容易并发下尿路感染、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而且使患者产生自卑感、生活质量下降、社会活动能力减弱,加重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临床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失禁的患者进行包括膀胱训练、生物反馈技术、抗胆碱能药物、钙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剂、行为调节、电刺激、神经阻滞、选择性骶神经根切除术、膀胱扩张术在内的治疗方法,患者或难以接受或医疗费用昂贵,针对尿失禁的患者我们科采取以艾灸为主的配合取得良好效果。

1、护理评估1.1患者意识情况1.2患者尿失禁程度,对于女性患者提供统一规格的成人尿垫,测量时使用固定的电子称,称重之前先调零。

24小时计算为测定日上午8点至次日上午8点,患者每2-4小时更换尿垫。

由专人将24小时内更换的所有尿垫称取重量并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采用四舍五入法。

换下的尿垫须首先去除其他杂质(如粪便),在5分钟内称取重量并记录,避免尿液耗失;男性患者则利用外用接尿装置记录24小时尿量。

1.3了解患者的肾功能和血尿常规,必要时做尿容量和压力测定以及残余尿量测定。

2、护理2.1心理尿失禁的患者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应根据患者的特点,通过言语鼓励患者,向患者讲解发病原因,病情进展,危险因素及心理与疾病康复的关系,介绍康复成功的病例,鼓励病友之间交流经验,并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

护士在心理护理时,应将解释、疏导、鼓励贯穿于整个护理的全过程,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心理与身体同步康复的好状态。

2.2皮肤的评估护理女性失禁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与骶尾部皮炎及压力性溃疡。

主要是因为尿液和粪便中化学物质的刺激作用,使皮肤的酸碱度改变,造成表皮角质层的保护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和褥疮,不仅增加患者机体的痛苦,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困窘与恐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尿失禁患者的护理常规
尿失禁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的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的能力,使尿液不受自主控制而自尿道口溢出或流出的状态。

一、护理评估
(一)询问患者病史(手术、生育)。

(二)身体检查(认知、移动、心理等)。

(三)排尿情况(时间、次数、规律)。

二、护理措施
(一)尿失禁护理用具的选择及护理
1.失禁护垫、纸尿裤是最为普遍且安全的方法,既不影响患者翻身及外出,又不会造成尿道及膀胱的损害,但需注意皮肤的护理,以免发生湿疹及压疮。

2.高级透气接尿器适用于老弱病残、骨折、瘫痪及卧床不起、不能自理的患者。

3.避孕套式接尿器适用于男性老年人,其优点是不影响翻身及外出。

4.保鲜膜袋接尿法其优点是透气性好,价格低廉,引起泌尿系感染及皮肤改变小,适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

5.一次性导尿管和密闭引流袋适用于躁动不安及尿潴留患者,翻身、按摩、更换床单时不易脱落,缺点是易造成泌尿系感染。

因此,护理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尽可能
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

(二)协助行为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膳食、减轻体重、停止吸烟,规律运动等。

2.盆底肌肉训练可分别在不同卧位时进行盆底肌肉的训练。

3.膀胱功能训练可增加膀胱容量,以应对急迫的感觉,并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三)用药护理
1.合理用药遵医嘱应用治疗尿失禁的药物。

2.护理措施指导老年人遵医嘱正确用药,讲解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不要依赖药物而要配合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四)心理调试
从患者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建立互信的护患关系。

注意患者感受,保护其隐私。

增强患者应对尿失禁的信心,减轻焦虑情绪,同时顾及老年人尊严,用心聆听其困扰及愤怒情绪,帮助其舒缓压力。

三、健康指导
(一)皮肤护理
指导患者及其照护者及时更换尿失禁护理用具;注意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洗,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二)饮水
解释尿液对排尿反射刺激的必要性,保证每日摄入液体2000-2500ml,适当调整饮水时间和量,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三)饮食与大便管理
告诉患者选择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供给,摄取足够的纤维素,保持大便通畅。

(四)康复指导
鼓励老年人坚持做盆底肌肉训练与膀胱训练、健身操等活动,减缓肌肉松弛,促进尿失禁的康复。

(五)其他指导
包括安全指导、用药指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