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合集下载

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解析

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解析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理解)
(Static Effect of Customs Unions)
• 2.关税同盟的净福利效应 • (Net Wealth effect of Customs Unions) • 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 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 • 对C国来说, 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 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 • 综上所述,关税同盟并不一定能增进福利。
总 结
• 这五种一体化形式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经济 区域一体化组织;一体化从低级向高级升级的过 程,也是成员国不断让渡国家主权的过程。但不 存在低一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向高一级区域 经济一体化组织升级的必然性。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
Customs Union Theory
本节内容
•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理解) • 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了解) •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了解)
• (可参阅:(美)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pp. 322-326.)
问 题
• 既如此,为何有些国家还是希望结成关税同盟呢?
• 例如:我国也同样积极地加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自2003年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迅猛发展。 • 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CEPA)、中国-东盟、中国-智利、中国-巴基斯坦、中国 -新西兰自贸区。 • 正在谈判的自贸区:中国-海合会、中国-澳大利亚、中国-冰 岛、中国-秘鲁、中国-挪威、中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 正在研究的自贸区:中国-印度区域贸易安排、中国-韩国、 中国-哥斯达黎加自贸区。 • 资料来源:

09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09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第三节 大市场理论
共同市场的目标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障 碍,把被保护主义分割的每一个国家的国 内市场统一成为一个大市场,通过大市场 内的激烈竞争,实现专业化、批量化生产 等方面的利益。共同市场的理论基础是超 越静态的关税同盟理论的动态的大市场理 论。这个大市场理论是迄今为止的大量文 献中唯一有说服力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 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 (J.F.Deniau)。
三、一体化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1、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自由贸易思想的发展 2、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 3、区域谈判与多边谈判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4、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为多边贸易谈判提供经验和 技巧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
1、区域性经济集团都实行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的 贸易政策,这种“内外有别”的政策明显背离多边贸易体制的 非歧视原则,形成保护主义的贸易壁垒。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贸易转移效 应”,背离比较优势原则,对区域外的国家造成损害,往往导 致区域内外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使世界贸易组织经常处于“救 急”状态。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增加了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力量,抑 制了竞争,削弱了WTO体制的作用。 4、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把各国追求自由贸易的目标由多边 贸易协定转向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安排,不利于WTO体制发挥作 用和进一步发展。

一、关税同盟理论
2、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sion
Effect) 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 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无税(或 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 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建立后,同 盟成员国的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 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 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 本较同盟成立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 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

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

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

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经济一体化和关税同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这两个概念不仅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格局。

经济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经济上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自由配置、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等。

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可以有所不同,从相对松散的自由贸易区,到更加紧密的共同市场,再到经济联盟甚至是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

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商品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但每个国家仍保留各自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

在这个区域内,三国之间的大部分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在面对区域外的国家时,各自的贸易政策依然独立。

共同市场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除了商品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也能够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容易地在不同国家招聘员工、投资建厂,从而实现资源的更优化配置。

经济联盟不仅要求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要求成员国在经济政策上进行协调和统一。

比如统一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这使得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经济挑战。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不仅在经济政策上完全统一,甚至在政治、社会等方面也实现了高度的融合。

关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特定形式。

在关税同盟中,成员国之间不仅取消了彼此之间的关税,还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关税同盟的建立有诸多好处。

首先,它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了内部贸易的增长。

企业可以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销售产品,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关税同盟有助于提高成员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谈判地位。

以一个统一的声音对外,可以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谈判中争取更有利的条件。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域一体化定义为:地缘相邻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或共同体,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包括:一、关税同盟理论对关税同盟理论研究最有影响的是以美国经济学范纳( Jacok Viner )和李普西( K·G·Lipsey )。

按照范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 )完全取消各成员国间的关税;( 2 )对来自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 3 )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

这种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相结合的结构,使得关税同盟对整个世界经济福利的影响呈现双重性,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并存。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所谓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假定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关税同盟对集团内外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福利的影响。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主要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1 、贸易创造效应( Trade Creating Effect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量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造”。

此外,一国由原先从同盟外国家的高价购买转而从结盟成员国的低价购买也属于贸易创造2 、贸易转移效应( Trade Diversion Effect )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无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建立后,同盟成员国高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

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应。

(二)次优理论与关税同盟的其他静态效应1 、次优理论范纳认为关税同盟的建立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成员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福利,而这取决于产生关税同盟的环境,这就是次优理论( 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 )。

9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9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东盟十国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 莱、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
二、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它是指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 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 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这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更进了一步。 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而且成 员国对同盟外的国家建立了共同的、统一的关 税税率,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 一关境以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排除非成 员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终 目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精神通过三大组织 (IMF、IBRD、WTO)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渗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扩大,也有 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方兴未艾,从区域经济一 体化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经过漫长的时 期。本章我们重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上讨论国家经济一体化问题。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
图 9-1
图形说明
假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种相同 产品,但三国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现以A国为讨论对象, 在图9-1中,S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 假设B、C两国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图中PB、Pc两条直线 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其中C国成本低于B国 (即Pc<PB)。在组成关税同盟以前,由于B国的产品价 格高于C国,故A国只从C国进口,并对从A国进口的产品 征收关税t。此时,A国国内价格为Pc+t,国内供给量为 OQ1,国内消费为OQ2,从C国进口量为Q1Q2。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欧盟的历史
1958年:欧共体 1993年:欧盟(15国) 2002年:欧元流通 2004年:中东欧10国 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2国)

第9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第9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b + d 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其中,b表示因关税同盟内成本低的生产(B国)替代了国内成本高的生产而导致
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d表示关税同盟内废除关税后因进口价格下降、国内消费扩大而导致的消费者福利的净增 加。e表示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即关税同盟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了原来来自关税同盟外成本低的生产所带来的资 源配置扭曲。因此,加入关税同盟对A国究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福利效 应。 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在A、B组成关税同盟前,C 国是A国的供给者,但现在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
中华外贸学习网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Leabharlann
2.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 总体来看,关税同盟将给参加国带来更大的出口机会,从而带来更多的福利。具体情况可通过图9-2来解释。
图9-2
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
在图9-2中,左图为A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情况,右图为B国的生产、消费和进口情况。假设C国的生产成本固 定不变,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世界价格为 P,等于C国的生产成本。B国对来自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一律征收关税, W 征税后的价格为 ,此时A国的出口为fg,B国的进口为ab,其中一部分来自A国,从A国进口的数量为ac,即ac=fg, Pt 而剩下的部分则从c国进口,进口量为cb。 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B国对A国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而对C国的进口商品仍征收关税,故在B国国内 市场上A国商品的价格要低于C国同样商品的价格,于是B国转而只从A国进口。但A、B两国间关税刚一撤除时,B国 对进口的需求大于A国的出口供给(对应于P ),所以A国的出口商品价格要上升,出口扩大。当价格升至 P 时,A、 W U B两国的贸易达到平衡,A国的出口等于B国的进口,即hi=de。 由此可见,对A国来说,加入关税同盟可以达到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的目的。这一点对于那些国内市场狭 小的国家来说无疑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入关税同盟,利用区域内市场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对这些国家来 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习题(一)简答题1.在五种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中,参与国的权利让渡程度如何?2.自由贸易区为什么要实行原产地原则?这一原则带有保护性吗?3.权衡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大小应考虑哪些因素?4.简述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5.简述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二)论述与计算题1. 假设A国现在每年以每件20美元的价格从B国进口100万件衬衫,征收50%的关税后,A国的消费者价格为30美元。

在C国,衬衫的价格是每件25美元。

假设现在A国与C国组成关税同盟,则A国改为从C国每年进口120万件衬衫,而不再从B国进口。

请分别指出A国的消费者、A国的生产者、A国政府以及全世界整体会得到的收益或承受的损失如何。

2. A是一个小国,拟加入一个自由贸易区交易商品X。

从非贸易区国家进口每单位商品X的成本为10美元,从贸易区国家进口每单位商品X的成本为20美元。

目前,A国家对进口每单位商品X征收5美元的关税。

如果该国加入自由贸易区,会发生贸易创造或者贸易转移吗?为什么?这一协定带来的贸易转移是多少?贸易创造是多少?假设欧洲该产品要价5美元,墨西哥要价6美元,而建立自由贸易区前危地马拉对每单位产品征收2美元的关税。

计算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危地马拉的福利效应。

4. 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中,哪些国家会受益,哪些国家会受损?这些损益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的哪些产业中?5.从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实践看,哪些模式的经济一体化更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东欧转型经济国家渴望加入欧盟,相对于当前的欧盟成员国,这些国家在农业方面具有优势。

如果这些国家加入欧盟,会发生怎样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你认为哪些组织会反对或支持这些国家加入欧盟,为什么?6.假设一个没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劳动力丰富的经济体内部建立了一个特殊经济区,与世界其他地区自由贸易,如果劳动力在国家内部不能自由流动,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劳动力自由流动,会发生什么情况?7.“关税同盟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在它建立之后,世界贸易有所扩大。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PPT课件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9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PPT课件
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 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 制度的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
小结:这五种一体化形式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 经济一体化组织;一体化从低级向高级升级的过程,也 是成员国不断让渡国家主权的过程。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及其关键特征
8
三、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主要特征: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建
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包括进
口关税的制定权,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国
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干预资本流动权,等等)。
这些权利的让渡表明,一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在消弱,
13
1.正面清单是指政府允许的市场准入主体、范围、领 域等均以清单方式列明。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 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 面的管理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 ‍ 正面清单(Positive List),即列明了企业可以做什么 领域的投资。根据现行的外资企业法等法律,在我国的 外商投资必须参照2003年国家发改委、经贸委和外经贸 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开展。根据这 种模式,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同章程需经商务部、发改委 、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审核盖章后方能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投资规模的不同,审批部门或是国家级,或是地 方级。
7
二、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主要特征: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贸易壁垒的同时,设立
共同对外关税(关税制定权让渡),成员经济体之 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存在问题: ❖ 变相地鼓励成员国增加更加隐蔽的非关税壁垒; ❖ 成员国的边境内的限制措施仍然构成了相互之间自 由贸易的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要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①优惠贸易安排 协议特征 成员国之间对全部或部分商品实施关 税优惠
代表:如二战前建立的“英联邦特惠制” 代表:如二战前建立的“英联邦特惠制” 及战后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及战后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②自由贸易区 协议特征 弊 端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B、取消数量限制 B、取消数量限制 C、无统一的对外关税 高关税成员国的外贸政策失效, 高关税成员国的外贸政策失效,非成员 国商品会从低关税成员国取道进入。 国商品会从低关税成员国取道进入。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消极作用 1.不利于国内新兴产业的建立发展; 不利于国内新兴产业的建立发展; 不利于国内新兴产业的建立发展 2.不利于国内传统产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 不利于国内传统产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 不利于国内传统产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 3.国内经济易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 国内经济易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 国内经济易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 4.易造成国内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对外 易造成国内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 易造成国内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 依附性增强,不利于经济自主; 依附性增强,不利于经济自主; 5.强调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易造成社会收 强调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强调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入分配不公,增加不安定因素。 入分配不公,增加不安定因素。
代表:如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 代表: ⑥完全经济一体化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B、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B、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充许成员国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C、充许成员国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采取统一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 D、采取统一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 采取统一的政治、法律制度。 E、采取统一的政治、法律制度。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三、保护性贸易政策的积极作用 1.利于国内幼稚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利于国内幼稚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利于国内幼稚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2.利于传统产业(农业)的发展; 利于传统产业( 利于传统产业 农业)的发展; 3.利于经济自立和国防安全; 利于经济自立和国防安全; 利于经济自立和国防安全 4.利于反倾销、反补贴、打击不公平贸易; 利于反倾销、 利于反倾销 反补贴、打击不公平贸易; 5.利于恢复国际收支不平衡,减轻国际经济 利于恢复国际收支不平衡, 利于恢复国际收支不平衡 波动对本国冲击; 波动对本国冲击; 6.利于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讨价还价; 利于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讨价还价; 利于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讨价还价 7.利于保护本国自然生态环境。 利于保护本国自然生态环境。 利于保护本国自然生态环境
d
Pb Pc
3.进口改变 进口改变 的净福利
增加: 增加:a+b+c+d 减少: 减少 -a – (c+e)
Q3 Q1
Q2 Q4
Q
合计= 合计=(b+d) -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4.出口扩大效应:同盟后,一国的出口会扩大。(以A国为例) 出口扩大效应:同盟后,一国的出口会扩大。(以 国为例) 出口扩大效应 。(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四、保护性贸易政策的消极作用 1.使国内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害; 使国内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害; 使国内消费者福利受到损害 2.保护使受保护部门不思进取; 保护使受保护部门不思进取; 保护使受保护部门不思进取 3.保护易形成垄断,不利于竞争; 保护易形成垄断, 保护易形成垄断 不利于竞争; 4.保护易招致他国报复,阻碍出口发展; 保护易招致他国报复, 保护易招致他国报复 阻碍出口发展; 5.国内产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国内产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国内产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6.增加政府负担,减少财政收入。 增加政府负担, 增加政府负担 减少财政收入。
P Da 假设有A、B、C三国, 假设有A、B、C三国, A、B、C三国 第一阶段三国没有结同盟; 第一阶段三国没有结同盟; 第二阶段A、B A、B两国结成同 第二阶段A、B两国结成同 ,C国并没加入 国并没加入。 盟,C国并没加入。如右图 国为例来进行分析。 以A国为例来进行分析。
Pt t O a b c e
Pt A 国 a b c Pc=Pw Pu B 国 k m j h
Qa
v z
n g
O
b
出口扩大 的 .
:a+b+c :- (b+c) 口) ( 口)的 :(b+d) - e :+a 出口扩大 的 +a
(a+b+d)-e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市场扩大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1.市场扩大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市场扩大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可促进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2.可促进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效率; 可促进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提高效率; 有利于成员国吸引外部投资。 3.有利于成员国吸引外部投资。 有利于成员国吸引外部投资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⑤经济联盟 协议特征 弊 端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B、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B、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充许成员国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C、充许成员国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D、采取统一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 要求高,难度大。 要求高,难度大。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二、关税同盟理论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经济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建立同盟后由于成员国间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 的取消而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的取消而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Q3Q1+Q2Q4) 2.贸易转移效应:建立同盟后,之前成员国从非成员国的进口 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建立同盟后, (Q1Q2) 会被成员国间的进口取代。 会被成员国间的进口取代。 Sa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 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 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 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 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 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把各国或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 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①优惠贸易安排 ②自由贸易区 ③关税同盟 ④共同市场 ⑤经济联盟 ⑥完全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五、对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选择的一般规律 1.当国际经济繁荣时,世界各国自由贸易呼声高涨; 1.当国际经济繁荣时,世界各国自由贸易呼声高涨; 当国际经济繁荣时 当国际经济衰退时,世界各国保护贸易呼声高涨; 当国际经济衰退时,世界各国保护贸易呼声高涨; 2.经济技术发达国家 不怕竞争,主张自由贸易; 经济技术发达国家, 2.经济技术发达国家,不怕竞争,主张自由贸易; 经济技术落后国家,惧怕竞争,主张保护贸易; 经济技术落后国家,惧怕竞争,主张保护贸易; 3.一国大型跨国企业多 竞争力强,主张自由贸易; 一国大型跨国企业多, 3.一国大型跨国企业多,竞争力强,主张自由贸易; 一国中小型企业多,竞争力弱,主张保护贸易; 一国中小型企业多,竞争力弱,主张保护贸易; 4.国内高度成熟的产业 主张自由贸易; 国内高度成熟的产业, 4.国内高度成熟的产业,主张自由贸易; 国内幼稚产业和竞争力不强的产业,主张保护贸易; 国内幼稚产业和竞争力不强的产业,主张保护贸易; 5.凡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的部门和阶层 主张自由贸易; 凡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的部门和阶层, 5.凡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的部门和阶层,主张自由贸易; 反之反是。 反之反是。
代表:如早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及“东非共同 代表:如早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体” ④共同市场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B、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协议特征 B、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C、允许成员国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各成员国经济不平衡, 弊 端 各成员国经济不平衡,统一的政策很难落实 代表: 1992年建成统一大市场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代表:如1992年建成统一大市场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小结兼讨论: 小结兼讨论: 如何看待自由贸易政策 和保护贸易政策? 和保护贸易政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一、自由贸易政策的积极作用 1.增强竞争,促进国内企业提高效率,改 增强竞争, 增强竞争 促进国内企业提高效率, 善管理,尽快成长; 善管理,尽快成长; 2.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与其他国家分工 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可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协作、互通有无,提高生产效率; 协作、互通有无,提高生产效率; 3.利于突破国内市场狭小需求有限的弊端, 利于突破国内市场狭小需求有限的弊端, 利于突破国内市场狭小需求有限的弊端 实现规模经济; 实现规模经济; 4.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源,加 利于引进先进技术, 利于引进先进技术 利用国外资源, 速本国经济发展; 速本国经济发展; 5.利于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 利于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利于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福利水平。 福利水平。
代表: 北美自由贸易区” 代表:如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③关税同盟 协议特征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A、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成员国之间零关税 B、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B、设立统一的对外关税 弊 非关税壁垒增多; 端 非关税壁垒增多;各成员国市场内标准不 规则不同,限制各异,无法融合。 一,规则不同,限制各异,无法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