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组--教案--练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显微镜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精密仪器,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对显微镜有浓厚的兴趣,总想动一动。
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实验操作能力。
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因此在帮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时,采取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课前每班培训5名“小助手”,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命的奥秘,必须认识细胞的结构。
大多数细胞很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1取镜:一手握,一手托;2.放:略偏左(便于左眼观察,右眼记录绘画)3.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显微镜的使用4.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篇一: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内容,可以说是高中第一次带领学生接触实验仪器,走进生物学微观的世界。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显微镜的使用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实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在实验过程中应由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显微镜,但对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相关知识会淡忘,对显微镜的使用缺乏规范和熟练,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青少年好奇心盛,对于动手实验有很浓厚的兴趣。
利用这种好奇心组织教学,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原理(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1)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象(2)制作出色的易于观察的临时装片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2)能依据显微镜的操作规范,熟练操作显微镜,并掌握显微镜的保养措施(3)认识植物细胞的构造 2、能力目标掌握一般的显微镜制片方法 3、情感目标(1)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养成遵守实验室纪律的行为习惯,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2)在实验中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实验准备 1、材料各种切片,洋葱鳞叶;碘液,清水。
显微镜,擦镜纸,镊子,小剪,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表面皿,吸水纸。
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这节实验课设计的教学过程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既习得一种技能,又获得一种体验。
对于实验材料,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准备的话,可以多选择几种作为制作临时装片的备选材料,供有余力的同学观察,最好同时有动物材料和植物材料,以作比较。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教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解决,尤其应注意实验室安全。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1.说出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4.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关注科学与技术互相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
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准备光学显微镜,玻片标本,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不同种类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展史。
【学生活动】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教师出示的各种显微镜的图片,说出显微镜的发展史。
【过渡】显微镜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对显微镜的学习吧!新知探究一、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试着说出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以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活动】观察显微镜,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那么,它的各结构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呢?【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各关键结构的分解图片,并提出问题: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哪部分?【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答:目镜和物镜。
【教师活动】展示目镜和物镜的图片,引导学生区分目镜和物镜。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其长度越短,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越大其长度则越长。
【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哪部分?【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遮光器和反光镜。
【教师活动】讲解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原理。
继续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显微镜的其他结构的功能。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活动】对照显微镜,两人一组,边指认结构边说明其功能,并互相纠正错误。
教学教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教案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样本,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功能及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观察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显微镜一台,确保功能完好。
2. 样本材料:如植物叶片、昆虫翅膀等。
3. 清洁布、擦镜纸等维护工具。
4. 教学PPT或黑板,展示显微镜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历史和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镜体、物镜、目镜、台、焦距调节等。
3. 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4. 分组实践:学生两人一组,按照操作步骤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
5. 指导学生正确清洁显微镜,维护仪器。
6. 总结反馈:学生展示观察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显微镜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3. 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运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对学生进行分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熟练程度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观察心得和结构图,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亲身体验显微镜的科研工作。
3. 开展显微镜制作或创新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显微镜和安全用品的质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教案《练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规范操作显微镜,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原理及技巧,规范使用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测试——归纳总结四、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齐读第三章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观察书上细胞彩图,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而且形状各异,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显微镜放大了百倍以上。
我们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但是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你对显微镜知道多少呢?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显微镜的知识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来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完成各小题。
1、参照课本图3-2,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1)握镜的部件是[],稳定镜身的部件是[]。
(2)调节光线强弱的部件是[]和上的。
(3)放置玻片标本的部件是[],中央有[]两旁各有一个[]。
(4)使镜筒在较小范围内升降的部件是[]。
(5)安装物镜的部件是[],用眼观察的镜头是[]。
2、注意目镜和物镜外形上的不同。
8、收放时先提升,取下玻片标本。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方,将镜筒缓慢降至处,将反光镜放在的位置随机叫学号,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让学生边操作边讲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1.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与装片上的实物有何不同?(观察写有字母b 的装片,进行分析。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

1.听教师讲解,回顾旧知识。
2.小组讨论由学习小组派代表举手回答。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通过显微镜吸引学生对显微镜的兴趣。
二、理清脉络
构建框架
(知识积累)
1.自主学习,教材33页,对照教材普通显微镜结构图和桌上的显微镜,指一指,认一认显微镜各部分结构;
(2)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二;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和下降(大部分学生通过操作可以知道)
细准焦螺旋:通过老师的引导可知其作用-调焦距-看清物象
(4)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三;
观察反光镜的正反两面。
认真听教师讲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观察遮光器上面的光圈。
动脑理解光圈是如何调节光线强弱的。
4.认真观看视频和注意教师强调的注意事项;
2.老师下达指令指认显微镜相关的结构;
3.用实物来逐一介绍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及其用途;
(1)问题一:起放大物像作用的是什么结构?
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目镜和物镜看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区别和联系)
补充记忆方法:目镜“反目成仇”
补充知识点: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含义:物体长度或宽度放大倍数。
认真回忆巩固知识;
积极参与游戏。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游戏检测可以让学生对生物更有兴趣。
四、板书设计
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5)收放
(6)整理桌面
5.学生动手操作,并记录好使用显微镜时观察的现象,并完成记录表上面的问题。
分组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PPT课件(初中科学)

(3)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细胞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是: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________,细胞图像越 ________。
2024/9/26
【解析】 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即可顺利解题。(1)能够调节 光线强弱的部件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若要使视野明亮, 应使用较大的光圈和凹面镜;若要使视野较暗,可使用较小的光 圈和平面镜。因为在明亮的环境中,所以需要适当减弱光线,故 可以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2)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幅 度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则可以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 (3)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所看到的细胞图像虽然小,但视野中可 以容纳的细胞数量却越多。
2024/9/26
学习指要
知识要点
1.显微镜的使用。 (1)安放:显微镜应放置在接近光源、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 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 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 右眼必须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 圆形。 (3)放片: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载玻 片上的物体正对通光孔。
【答案】 D
2024/9/26
反思
显微镜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在使用显微镜时,必须注意每 一步骤的操作细节。如取放显微镜要轻拿轻放;观察时左 右眼都要睁开,可随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擦拭镜 头一定要用擦镜纸,以免损伤镜头等。要养成正确使用仪 器及妥善维护仪器的良好习惯。
2024/9/26
【例 2】 如图 2.2-4 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 回答: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_______ 和[ ]________。在明亮的环境中使用 显微镜,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小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大光圈、凹面镜
六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界生物现象的欲望。
2.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4.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和多样性,增强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1.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2.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生物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技巧。
4.学生在操作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教师应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操作指南,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2.观察身边的生物标本,如树叶、昆虫等,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现象。
(二)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享观察成果,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Fra bibliotek(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以下活动:
1.交流显微镜操作心得,分享观察到的生物现象,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2.讨论观察生物标本时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分析观察结果,探讨生物现象背后的原因,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组--教案--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实验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教材分析
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化反应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
新陈代谢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作为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于细胞
结构微小,无法用肉眼识别,所以要了解
细胞的细微构造,显微镜的使用就是必不
可少的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对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避免不规范操作。
(二)能力目标
能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掌握观察临时装片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交
流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重点: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合作学习、讲授法、讨论法等相结合。
六、课型:操作型实验课
七、教学用具:
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八、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九、内容要点:(板书设计)
十、教学设计实验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实验目的三,实验器材五,结果分析
掌握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擦镜纸玻片纱布等六,注意事项
学会规范使用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七,思考题
5、学生反馈。
能听懂老师讲授的内容,能按照实验步骤达到预期的结果。
6、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讲课中多多练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十一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研究室生物必修一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研究室生物必修一
教师教学用书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3
4. 徐作英王重力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百度,课件网等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