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引言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容易并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有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特点
1. 流行病学特点
2. 临床表现
3. 诊断要点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
1. 抗病毒治疗
- 常用药物
- 用药时机
2. 对症支持治疗
- 疼痛管理
- 皮肤护理
3. 免疫调节治疗
- 免疫增强剂的使用
- 免疫抑制剂的调整
护理体会
1. 心理护理
-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 心理支持策略
2. 皮肤护理
- 清洁与消毒
- 疼痛控制
3. 饮食与营养
- 饮食调整建议
- 营养支持
4. 活动与康复
- 适宜的活动量
- 康复训练
临床案例分析
1. 病例介绍
- 患者基本信息
- 带状疱疹发病情况2. 治疗过程
- 治疗方案选择
- 治疗反应及调整3. 护理措施
- 护理计划制定
- 护理实施效果
4. 疗效评估
- 症状改善情况
- 生活质量评估
讨论
1. 治疗难点与对策
2. 护理中的关键问题
3. 患者教育的重要性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治疗与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以及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2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院, 有效率 10 治愈率9 %。 0 %, 5 3 护 理体 会
31 起 居 指 导 .
保持病室 内空气清新 , 、 温 湿度适宜 , 日 每 定时 开窗通风 ,每 日病房消毒一次 ;保持环境安静 、 舒 适; 治疗期 间嘱患者多休息 , 加强营养 , 穿清洁柔软 的棉 制 内衣 , 以减轻 摩擦 。如疼 痛影 响 睡眠 , 可适 当 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 , 保持心 情愉 快 , 活起居 要有 规律 。 生
调 整 灯 的距 离 , 防止 烫 伤 。( ) 药 : 射完 毕 可 涂 3涂 照
的指导 , 重视心理护理 , 能够减轻患者 的痛苦、 加速 疾病的康复。慢性病患者抵抗力低下 , 容易并发带 状疱疹病毒感染 ,我们应 向患者做好卫生宣教 , 嘱 其 减 少 社 交 活 动 , 切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发 现有 发 密 如
药 , 以糊状青黛每天涂3 次。涂药后尽量继续 仍 4 暴露患处 , 如果 疱 疹 在 会 阴部 的 , 患者 尽 量 把 两 嘱
新疆中医药
21 0 0年
第2 8卷
第 1 总第 15 ) 期( 2期
32 皮肤 护 理 .
过程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年龄越大 , 神经痛越重 , 因 此 做好 心 理护 理 是 关 键 。如 要 建立 良好 的 护 患 关 系 , 轻 患 者 不 良心理 反应 ; 者 人 院 后 应 尽 快 帮 减 患 助其 熟 悉环 境 , 并让 患 者 简单 了解 自己的 病情 和 治 疗方案 , 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和恐惧感 ; 通过分散注 意力来 减轻疼 痛 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理想 , 针灸一方 面能消除水疱和红斑 , 另一方面能 防止带状疱疹消 失后遗 留的神经痛, 可缩短疗程 , 无不 良副作用 。护

课题研究论文:带状疱疹45例综合护理

课题研究论文:带状疱疹45例综合护理

96752 临床医学论文带状疱疹45例综合护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俗称“蛇串疮”,特点是以簇集性疱疹沿神经走向呈单侧、带状分布,并伴有明显的疼痛。

2008年1月―20xx年1月我站在门诊共收治带状疱疹患者45例,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xx年1月―20xx年1月我站在门诊共收治带状疱疹患者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24~72岁,平均4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3天,平均5天。

皮损分布部位:单侧头面部片状疱疹8例,单侧上肢肩部泛发片状疱疹11例,胸背部大片红斑、疱疹10例,单侧下肢腰部泛发红斑、疱疹7例,眼周片状疱疹3例,肛周及外阴部疱疹6例。

18例合并有高血压,7例合并有糖尿病,4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

1.2 治疗护理方法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对症止痛、预防感染等治疗。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化护理。

1.3 结果 44例患者痊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有1例遗留有神经痛。

2 护理措施2.1 基础护理注意休息,积极治疗。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舒适,并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

(2)及时更换床单、被套,病人的衣裤避免过紧过硬,每天更换消毒。

(3)加强营养,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忌食辛辣鱼腥等发物。

(4)严格无菌操作,嘱患者取健侧卧位,切勿搔抓水疱,以防继发感染,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2.2 皮损的观察与护理(1)水疱期对破溃的水疱尽量保持其完整性,水疱过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液体,切勿弄破水疱,避免感染。

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或肽丁安软膏,痒感明显时外用炉甘石洗剂。

(2)水疱破溃有渗液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以减少创面渗出,预防细菌感染。

局部使用电磁波理疗灯照射,使皮肤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如有继发感染,外用新霉素溶液湿敷加全身抗感染用药。

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成人,尤其是春秋季节。

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显著升高。

带状疱疹的症状主要包括沿神经节段分布的疱疹和严重的神经痛。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除了遵循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外,良好的护理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带状疱疹的护理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饮食护理:患者应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生蒜、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同时避免饮酒。

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豆浆等,以提高免疫功能。

2.皮肤护理: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搔抓。

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皮疹。

在发病早期避免洗澡,以防搓破水疱继发感染。

3.休息与情绪调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压力大和愤怒。

这些负面情绪和劳累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4.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紧身、化纤的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接下来,我们根据以上护理原则,进行个案护理。

病人,男,56岁,因带状疱疹就诊。

就诊时,病人背部有明显的水疱和神经痛。

1.饮食护理:告知病人及家属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优质蛋白质。

为病人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所需营养。

2.皮肤护理:为病人清洁皮损部位,保持局部干燥。

指导病人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皮疹,并避免摩擦和搔抓。

3.休息与情绪调节: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虑。

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4.穿着护理:为病人提供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紧身、化纤的衣物。

5.疼痛缓解:对于疼痛剧烈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同时,指导病人采用局部冷敷或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经过两周的治疗和护理,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水疱干涸,神经痛症状减轻。

继续遵循护理原则,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

总之,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个案护理起着重要作用。

遵循护理原则,关注病人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康复。

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3 . 1 一般护理 : 为 患者 提供 整 洁舒 适 的病 房 环境 , 保持安静 , 室 内 心理 。注 意分 散 患者 注 意力 , 采取 与 患者 交 谈 、 看 电视 、 听音 乐 、 光线柔和 , 定 时开 窗 通 风换 气 , 保 持病 室 内空 气 新 鲜 , 定 期 做 空 适 当的体 育 活动 等方 式 分散 其对 疼痛 的注 意 力 ,以提 高 患 者对 气 紫 外 线 消毒 , 室 温 保持 在 2 4 — 2 6℃, 室 内 湿度适 宜 。 疼痛 的 耐受 能力 。 必要 时 遵 医嘱给 予 止痛 剂 , 也 可配 以物理 治疗 3 . 2 饮 食 护理 : 因 疼痛 等原 因 , 患 者多 出现 纳差 , 食 欲 下 降 。应 耐 ( 如 窄波 中波 紫外 线 、 红外 线 等) 。对 影响 睡 眠 的患 者 , 护 理 上采 心 向患 者 和 家属 讲 解加 强 营养 的重要 性 ,饮 食应 以清淡 饮 食 为 取 温 水 浴或 以热 水 浸 泡双 足 , 或 遵 医嘱 给 予镇 静 、 止 痛药 , 帮助
带状 疱 疹 是 由水 痘一带 状 疱 疹病 毒 ( V a r i e e U a z o s t e r v s , 水 清洗 皮损 处 , 无菌 纱 布 吸干 , 0 . 5 %碘伏 消 毒 皮损 后 , 取2 0 m l 无 V Z V ) 感 染 引 起 的一 种 急性 疱 疹性 皮肤 病 , 多 发 于免 疫 力 低下 的 菌 注射 器抽 吸疱 液 。 红斑 处 外涂 炉甘 石 洗 剂 , 或 外 涂 阿昔 洛韦 软 中 老年 人 。 是 皮 肤 科 常见 病 、 多发 病 , 好 发于 春 秋季 节 。 如 不 及时 膏或 消 炎痛 软膏 , 于下 次涂 药前 洗 去上 次 的药 物 。 水疱 破 溃有 渗 治疗 可 引 起 后遗 神 经 痛 , 严 重 影响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合 理 的 药物 液者 , 用3 % 硼 酸 湿敷 2—3次 , d , 以减少 创 面 渗出 。 水 疱创 面 干

带状疱疹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带状疱疹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带状疱疹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在参与带状疱疹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通过与病患和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我对于带状疱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和关心病患。

首先,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带状的水疱,疼痛和瘙痒感也常常伴随其间。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了解到带状疱疹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病毒主要通过接触病患的疱疹病灶或者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与病患接触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破损的皮肤等。

其次,在社会实践中我看到了许多病患身上出现的水疱引起的疼痛和痒感带来的困扰。

带状疱疹患者需要接受相应的治疗,如药物外敷和口服药物等。

作为志愿者,我们有责任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帮助他们缓解疼痛和痒感的困扰。

此外,参与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带状疱疹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带状疱疹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和社会歧视。

因此,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正确认识带状疱疹疾病,拒绝歧视和排斥病患,并给予他们关注和支持。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意识到关心和照顾疾病患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不管是带状疱疹还是其他疾病,我们都应该以
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和关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

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通过分析带状疱疹的病理及临床特点,了解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名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30例为实验组,剩余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如加强皮肤护理、饮食、健康指导等。

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

护士定时观察患者的心理、饮食、病情变化。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食欲是否良好,治愈信心以及病程等。

结果:患者在情绪愉快、食欲是否良好、治愈信心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通过对带状疱疹患者在饮食,皮肤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重点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结论:对于带状疱疹患者,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病程明显缩短。

标签:带状疱疹;护理;体会带状疱疹是一种在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中多发的疾病之一,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畸形疱疹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的表面出现成簇的水泡,并沿着一侧的周围神经分布,有强烈的刺痛感,老年患者疼痛常较剧烈,该疾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季,若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皮疹消退后发生后遗神经痛(PHN)的比例也比较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带状疱疹治疗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带状疱疹患者的病程明显缩短,预后情况大大改观,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1]将本院收治的60名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护理并仔细观察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60名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30例为实验组,剩余3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占14人,占,女性占16人,年龄小46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为42.1岁;在皮损的部位中,6例为单侧颜面部皮损,4例为肩颈及上肢部位皮损,12例为胸背部皮损,8例为腰腹部皮损。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1-11-16T11:12:23.86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月7期作者:朴玉丹[导读]朴玉丹(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带状疱疹俗称蛇带,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具有亲神经及皮肤的特征,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感染、劳累、创伤、恶心肿瘤、虚弱等等。

典型症状前驱期出现疱疹以前部分人有乏力,低热,头疼等全身症状。

典型表现前驱期之后受影响的皮肤常出现成簇的丘疹和疱疹,大小不定,水疱疱壁紧张发亮,里面液体澄清,外层有红润。

水疱后续会结痂,一般需要7--14天时间。

皮疹通常会在2-4周内消退,但老年人消退时间相对较长。

出现皮疹期间一般会有疼痛,出疹后持续至少3个月的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特殊临床类型包括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无疹性带状疱疹和播散性带状疱疹等。

1.临床资料2020年2月---2021年2月共收治患者872人,其中男性380人,女性492人,年龄在20岁---86岁,老年人居多。

2.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得了带状疱疹,不必过于紧张,有的患者身上会出现大片的水泡,而且严重的还会有糜烂现象,但是不要过于紧张,治疗及时正确的话十天左右就可以痊愈,而且治愈后一般不会再复发。

带状疱疹患者如果有个非常乐观开朗的心态,对于病情的好转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所以带状疱疹患者一定要心情舒畅,最好是不要出现大的精神波动。

2.2饮食护理饮食方面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能刺激局部皮损,使瘙痒或者疼痛加剧,皮损增多。

所以既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又要保证饮食的清淡,可以选择一些蛋类,奶类食物来吃,也可以以粥类食物为主食,这样比较容易消化和吸收,可以在当中添加一些蔬菜和各种粗纤维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广泛的摄取营养,对疾病的康复大有帮助,也要注意多休息,多喝白开水。

2.3皮肤护理患者的内衣要柔软,宽松,衣服要清洁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千万不要用手抓摸,以防感染,避免摩擦引起的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07-23T09:21:03.3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包晶晶黄迪董玉娇[导读] 带状疱疹是一种以皮肤疱疹和局部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疾患
包晶晶黄迪董玉娇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医院疼痛科河南南阳 474500)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2-0301-01 带状疱疹是一种以皮肤疱疹和局部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疾患[1]。

易感于成年人,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越大,患病后后遗神经痛发病率越高,疼痛越剧烈,对患者睡眠、饮食、心理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我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对带状疱疹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快速的控制了带状疱疹的蔓延,有效的终止了后遗神经痛这一并发症。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1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年龄60岁;发于胸胁部的5例,发于股内侧的2例,发于腰部的2例,有剧烈疼痛的1例;病程在一周内的5人,2周内的3人,2周以上的2人。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治疗
0.9%盐水100ml+阿昔洛韦针0.25 ivgtt bid ;5%葡萄糖250ml +维生素c针2.0+维生素针B6 0.2+西咪替丁针0.6 ivgtt qd ;弥可保0.5mg iv qd ;维生素B1针 100mg 、维生素B12针0.5mg im qd;口服中药以龙胆泻肝汤方为主加减应用,每日一付。

2.2 局部治疗
皮肤针扣刺+拔罐 qod;阿昔洛韦膏外涂qid; TDP照射 qd 30min/次。

2.3 神经阻滞
剧烈神经痛者,依据受累神经及病损部位,选择相应的神经节(支、干、丛)用局麻药进行阻滞[2],0.1%利多卡因5ml+德宝松1ml+维生素B12 0.5mg。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带状疱疹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使他们内心表现出无助和沮丧感,所以,病人入院时应态度和蔼、主动亲切,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耐心且详细的介绍带状疱疹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预后情况,消除病人的恐惧、担忧和疑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保持心情愉快,以利于早日康复。

3.2 一般护理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由于老年患者对疼痛耐受程度低,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嗜神经根所引起的疼痛可大大降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甚至彻夜不眠。

遵医嘱应用止疼药及神经营养药的同时,可适当给予抗焦虑、镇静安眠的药物以改善睡眠。

加强饮食营养,增强抵抗力。

带状疱疹患病人群均为年老体弱、慢性传染病及免疫力低下者,所以,要保证每日的饮食营养丰富且避免辛辣刺激,如:牛奶、豆浆、各种瘦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

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平整、无皱褶,协助患者采用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磨擦患处增加疼痛。

密切观察疱疹变化,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感染。

3.3 疱疹的护理
(1)疱疹的局部皮肤及皮损带(皮损所在的某神经节段的循行线)四周3~5cm范围内常规消毒,用皮肤针沿皮损带往返叩刺,先轻手法叩刺至局部皮肤发红,再用重手法着重叩刺皮损局部,使水泡破裂,局部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于皮损局部及叩刺区域内。

病变部位较小者,可用抽气罐吸拔于局部,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无菌干棉球擦去所拔出的血液,再次用75%酒精棉球消毒局部,隔日一次。

(2)疱疹局部涂阿昔洛韦膏或红冰散,每日三次,以达到解毒止痛、促使水泡干燥结痂的目的。

(3)远红外线灯局部照射,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除了可以促进水泡干燥结痂外,还可以促进药物吸收和毒素排出,起到抑菌止痛作用。

4 结果
10例通过综合治疗后,治疗经过1周痊愈的5例,治疗经过2周痊愈的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

5 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病程一般在2~4周左右,其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

故如何能更快的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睡眠和焦虑状态是治疗目的[3]。

单一治疗或传统治疗均不能有效地控制疱疹疼痛,我科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和护理带状疱疹,能迅速有效的控制疼痛,阻断神经痛的恶性循环和痛觉传导通路,改善血液循环,加快细胞新陈代谢,促进毒素排出。

使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焦虑不安症状显著改善,同时能有效的避免或防止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是一个有效又安全的方法,我们认为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方栋恩,黄文新,方慧.神经阻滞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附28例报告.实用疼痛学杂志,2009,3:185-187.
[2]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等.疼痛诊断治疗学1999ISBN7-81048-330-7,884-887.
[3]任成玉,刘彩青,杨淑利.多模式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实用疼痛学杂志,2009,3:183-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