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的症状

合集下载

卵圆孔闭合不全诊断详述

卵圆孔闭合不全诊断详述

卵圆孔闭合不全诊断详述*导读:卵圆孔闭合不全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三尖瓣下移畸形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一)症状少数病人在出生后1周内即可呈现呼吸困难、紫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但大多数病人进入童年期后才逐渐出现劳累后气急乏力、心悸、紫绀和心力衰竭。

各个年龄组病人均可呈现室上性心动过速,一部分病人则有预激综合征。

(二)体征多数病人生长发育差,体格瘦小,约1/3病人颧颊潮红类似二尖瓣面容,常有不同程度的紫绀。

心脏扩大的病例左前胸隆起,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可扪到三尖瓣关闭不全产生的收缩期震颤。

心尖区下部和心尖区搏动正常或减弱。

由于右心房和房化右心室高度扩大,颈静脉搏动不明显。

心脏听诊,心音轻,胸骨左缘可听到三尖瓣关闭不全产生的收缩期杂音,有时还可听到三尖瓣狭窄产生的舒张期杂音,吸气时杂音响度增强。

由于增大的三尖瓣前叶延迟闭合,第1音分裂,且延迟出现的成份增强。

第2心音亦常分裂而肺动脉瓣关闭音较轻,有的病例可呈现奔马律。

腹部检查可能扪到肿大的肝脏但极少出现肝搏动。

童年病人紫绀严重者可出现杵状指(趾)。

(三)辅助检查(1)X线检查表现典型病例可见右心房增大和右心室流出道移向上外方,上纵隔变窄,肺血管纹理正常或减少。

少数病例心影可无异常征象。

(2)心电图检查典型表现为右心房肥大,P波高尖,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电轴右偏,胸导联R波电压变低,P-R间隔延长,常有室上性心律紊乱,约5%病人显示B型预激综合征。

(3)切面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显示三尖瓣前瓣叶增大,活动幅度大。

隔瓣叶和后瓣叶明显下移,发育不良,活动度差。

三尖瓣关闭延迟,瓣膜位置左移,室间隔动作反常。

右心房及房化右心室共同显示巨大的右心房腔,功能性右心室腔纵径缩短。

多普勒检查可显示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和三尖瓣返流。

(4)右心导管和选择性造影右心房腔巨大,压力增高,压力曲线a波和V波均高大。

房化右心室呈房性压力曲线,腔内心电图则为右心室型,并有心房间隔缺损者心导管可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

卵圆窝未闭症状起因

卵圆窝未闭症状起因

卵圆窝未闭症状起因
*导读:卵圆窝未闭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卵圆窝未闭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接触过射线或吃过一些有损胎儿发育的药物,就可能会增加卵圆孔不闭合的机会。

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栓塞、潜水减压病、偏头痛等疾病的关系密切,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对于具有不明原因脑栓塞病史者、潜水员、航天员及顽固性偏头痛者合并卵圆孔未闭时应该进行修补治疗。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卵圆窝未闭的病因,卵圆窝未闭怎么引起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卵圆窝未闭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第1 页。

初期卵圆孔未闭的症状是什么

初期卵圆孔未闭的症状是什么

添加 标题
斜视眼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添加 标题
斜视眼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添加 标题
斜视眼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以改善视力和外观
失语症
失语症是一种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受损。 失语症可能是由于卵圆孔未闭引起的脑部缺血或缺氧所致。 失语症的症状包括说话困难、理解困难、阅读困难、写作困难等。 失语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语言训练、心理治疗等。
添加 标题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 不振等
肺栓塞
添加 标题
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
添加 标题
原因:卵圆孔未闭导致血液回流,形成血栓
添加 标题
诊断: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添加 标题
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PART 04
卵圆孔未闭的并 发症
脑栓塞
原因:卵圆孔未闭导致血液中 的栓子进入脑血管,引起脑栓 塞
胸痛部位:胸骨后、心 前区、左肩部、左上肢 等
胸痛性质:持续性、阵 发性、隐痛、刺痛、钝 痛等
胸痛程度:轻度、中度、 重度
胸痛持续时间:数分钟、 数小时、数天等
胸痛与活动关系:活动 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
胸痛与情绪关系:紧张、 焦虑、恐惧等情绪下加 重等
晕厥
晕厥是卵圆孔未闭的常见 症状之一
晕厥通常发生在剧烈运动、 情绪激动或站立时
晕厥可能伴有头晕、头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
晕厥可能与心脏功能异常、 血压变化等因素有关
脑卒中
症状:头晕、头 痛、恶心、呕吐、 意识模糊等
原因:卵圆孔未闭 可能导致血液中的 血栓或栓子进入大 脑,引起脑卒中
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心律失常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正常吗,治疗方法[001]

心律失常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正常吗,治疗方法[001]

心律失常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正常吗,治疗方法心律失常是指心跳节律或速度异常,其中包括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

卵圆孔未闭是指新生儿心脏中卵圆孔没有正常关闭,这是正常现象,但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自行消失,需要重视。

心律失常和卵圆孔未闭都是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一、心律失常1. 病因- 先天性心脏病- 外伤、感染- 代谢性疾病- 药物、毒物等2. 症状心率快、心跳不齐、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3. 检查- 心电图- Holter监测- 左心导管检查等4. 治疗治疗心律失常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 药物治疗:将适当的药物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给予患儿,以调节心脏的节律,缓解症状。

- 介入治疗:如电生理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

- 手术治疗:如起搏器、心脏射频消融等。

5. 预防孕期保健、优生优育、合理营养等。

二、卵圆孔未闭1. 病因卵圆孔是胚胎发育期间心脏分流结构,这个孔在分娩后需要封闭报道,但是部分婴儿在出生后未进行封闭。

2. 症状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3. 检查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一般在出生后几个月会自行封闭,若封闭不完整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

4. 治疗若发现卵圆孔未闭需要早期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 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缩血管药物和利尿剂等药物,促进患儿机体代谢的加速,促进卵圆孔的封闭。

-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封闭和经导管封堵。

5. 预防孕期保健、产前筛查、避免细菌感染等。

三、注意事项1. 定期体检婴儿在出生后需要重新进行补充必要的免疫针,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心脏超声检查。

2. 避免感染新生儿免疫力较低,需要避免感染以及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3. 保持营养和休息适当的运动、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4. 多与医生交流家长需要多与医生交流,关注婴儿的健康状况,了解治疗进展和注意事项。

总体来说,心律失常和卵圆孔未闭对于新生儿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头痛有可能是你的小心眼儿——卵圆孔未闭

头痛有可能是你的小心眼儿——卵圆孔未闭

头痛有可能是你的小心眼儿——卵圆孔未闭在我们平常生活当中,可能随时都会遇到头痛的情况,而偏头痛作为一种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年患病率约为15%,并且在女性群体中发生概率更大。

根据相关统计来看,每年全世界都会有超过400万人被偏头痛所困扰,尽管听上去并不像什么大病,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感受到它的痛苦。

由于偏头痛的成因较多,许多患者可能一辈子也难以查出这一来源。

偏头痛患者都会出现哪些症状?作为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偏头痛的种类也较多,其中以原发性头痛最为常见。

原生性头痛的主要症状就是发作性中重度与搏动样头痛,在发病部位上多数为偏侧,也有一部分为两侧头痛。

通常来说,偏头痛的发病时间在4~72小时左右,在这一期间会表现出剧烈的头痛疼痛并不断加重,严重的还会反复发作,在经过治疗后仍有所出现。

另外,偏头痛患者在发病时还会伴随恶性、呕吐等症状,例如光纤以及声音等外部刺激或日常活动也会加重这些症状,必须要在安静的环境下加以休息才能够有所缓解。

偏头痛都有哪些病因呢?从临床医学诊断来看,许多偏头痛患者实际上在小时候就会起病,主要就是儿童期以及青春期,到了中青年阶段发病最为严重。

同时,在偏头痛患者当中,女性为高发人群,根据医学统计来看,偏头痛的男女性患者比例在1:3左右,常有遗传情况。

从相关医学研究当中看,偏头痛在我国白领人群当中也十分常见,主要诱因包括以下几种:激素变化,在女性月经期间发作频繁;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多;情绪紧张并且波动频繁;过度剧烈运动;饮食杂乱不规律;部分食物与药物,例如红酒、奶酪以及巧克力等;天气变化,感觉过热或过凉,气候变化以及气压变低;所处环境当中存在强烈光写或是异味等。

头痛可能是你的小心眼儿在偏头痛患者当中,实际上也有一部分能够找到病根,并且这一病根实际上不在头上,而是在心理。

简而言之,这类偏头痛患者的病根就是在心脏当中,由于心脏上多出了一个小洞而造成了头痛,在医学上我们把这个洞叫做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

卵圆孔未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卵圆孔未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添加 标题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体检等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添加 标题
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卵圆孔未闭的情况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添加 标题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添加 标题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等
添加 标题
戒烟限酒:尽量减少吸烟和饮酒的频率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及时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 用药物进行治疗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卵圆孔 未闭的情况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症状包括关节疼 痛、皮肤瘙痒、 头晕、恶心等
卵圆孔未闭是潜 水员减压病的一 个重要原因
预防措施包括定 期体检、避免剧 烈运动、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等
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综合征
添加 标题
症状:呼吸困难、头晕、心悸等
添加 标题
原因:卵圆孔未闭导致血液分流,影响氧气供应
添加 标题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卵圆孔未闭的并发症及其预 防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卵圆孔未闭的并发症 3 预防措施
卵圆孔未闭的并发症
脑梗塞
添加 标题
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血液反流,形成血栓

卵圆孔未闭疾病病理、临床症状、ASCE检查适用禁忌症、诊断标准及激发试验

卵圆孔未闭疾病病理、临床症状、ASCE检查适用禁忌症、诊断标准及激发试验

卵圆孔未闭疾病病理、临床症状、ASCE检查适用禁忌症症、诊断标准及激发试验卵圆孔未闭是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矛盾性栓塞等病因,疾病发病率高,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声学造影及充分激发试验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成像方式。

PFO卵圆孔是胚胎时期心脏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

出生后随着左心房压力升高和肺动脉阻力降低,房间隔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靠近、融合,大多数人卵圆孔在出生后一年内自行闭合,未能闭合者在房间隔中部形成一个潜在通道。

临床症状来源于全身静脉系统栓子可通过PFO进入体循环,导致偏头痛、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外周血管栓塞、减压综合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在外科手术围术期,由于机械通气使用、房间隔解剖关系改变、腹内压力的增加等因素,房水平右向左分流除引起矛盾栓塞外,还会导致低氧血症,继而诱发肺动脉高压,严重者还会导致右心功能受损。

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PFO 存在或房水平分流的建立可以降低右心房压力、缓解心房扩张、促进心肌恢复,而在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患者,由于左心房室压力明显下降,通过PFO右向左分流可使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或辅助装置栓塞。

ASCE检查1、ASCE适应证可疑存在左向右或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疾病,如PFO筛查;诊断先天性血管畸形,如永存左上腔静脉、肺动静脉瘘等;评估右心腔内径、心内膜边界轮廓、室壁厚度、是否存在占位、瓣膜反流情况等;为低氧血症患者寻找病因。

2.ASCE临床禁忌证严重紫绀且心内分流量较大;重度肺动脉高压;有栓塞病史;重症肺气肿、呼吸功能不全、重度贫血;酸中毒及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SCE不良反应少,极少数患者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或面部潮红、头痛,注射点局部发热、红斑、皮疹、瘙痒等不适,一般持续数分钟,1h后可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PFO诊断标准经胸超声心动图与TEE评价房间隔解剖结构和分流。

TTE扫查需透过皮肤、皮下肌肉及脂肪组织对房间隔分流进行评估,由于深度导致分辨率降低,很难准确诊断及测量PFO。

卵圆孔未闭课件

卵圆孔未闭课件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
诊断方法
临床病史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及既往病史, 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栓塞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心肺听诊 等。
心电图
检测心脏电生理活动,评估心脏功 能。
影像学检查
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脏CT或MRI等 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及功能。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心导管检查
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测卵 圆孔未闭。
通过插入导管至心脏,直接检测卵圆孔未闭 及测量相关参数。
CT血管造影
MRI
利用CT扫描及造影剂,显示心脏及血管结 构,检测卵圆孔未闭。
利用磁场及射频脉冲,显示心脏结构及功能 ,检测卵圆孔未闭。
实验室检查
血液生化指标
检测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评估心血管疾病 风险。
凝血功能检查
检测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因子活性,评估血栓栓塞 风险。
加强产前检查和胎儿监测,以预防卵圆孔未闭的发生。
预防的注意事项
重视早期筛查
对于存在卵圆孔未闭风险的孕妇,应早期进行筛查和诊断,以便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科学选择治疗方式
对于确诊为卵圆孔未闭的胎儿,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科学选 择治疗方式,以保障母婴健康。
定期随访
对于接受治疗的孕妇,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和母婴健康。
避免接触射线、化学物质等有害 环境因素,以降低胎儿发育异常 的风险。
预防重点人群
高龄孕妇
01
高龄孕妇卵圆孔未闭的发病率较高,应加强产前检查和胎儿监
测。
有家族遗传史的孕妇
02
孕妇存在家族遗传史时,应加强遗传咨询和胎儿监测,以预防
卵圆孔未闭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都听说过偏头痛,脑中风,脑梗死以及栓塞,可大家也许忽略了这些常听见的疾病其实与卵圆孔未闭有一定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卵圆孔,卵圆孔未闭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临床研究具有哪些意义,下面将带领大家了解关于心外科疾病之一的卵圆孔未闭的症状以及表现形态。

1 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房间隔中部的裂隙,也就是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小通道”。

是存在胎儿期为了维持右向左的血液循环,卵圆孔持续开放。

出生后正常的肺循环建立,左心房间压力增加,胚胎期原发间隔自上而下逐步吸收,继发间隔从房顶自上而下形成,出生后1.5~2岁卵圆孔自然关闭,3岁以上卵圆孔仍未关闭者即在卵圆窝顶端遗留月牙形裂隙,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

PFO的发生率尚无精确的统计,过去PFO的诊断主要依靠心导管检查及尸检,成人尸检发现约25%~34%的人卵圆窝部两层隔膜未完全融合;在一组965例尸检患者中,27.3%存在PFO,且无性别差异;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发现,健康人群中9.2%~11.2%有PFO存在(Fisher DC.1995)。

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的概率逐渐下降,1~30岁为34.3%,30~80岁为24.5%,80~99岁为20.2%,并且PFO患病率与其大小有关,直径2~5mm的患病率为29%,直径6~10mm为6%。

PFO根据缺损大小分为3类:直径小于2mm,为小PFO;直径为2~4mm,为中PFO;直径大于4mm,则为大PFO。

2 卵圆孔未闭超声检查进展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PFO)的存在与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反常性栓塞、偏头痛(MA)等疾病的发生存在联系,因此引起临床广泛重视。

目前常用于诊断PFO的检查方法有: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心电门控多层螺旋c T等。

根据名为《Advances i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Patent Foramen Ovale》一文中对超声诊断的种类以及优劣对比的结果显示,在PFO的诊断上,超声可供检查者选择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TTE无疑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由于其容易受到图像质量等的影响,在准确性上参差不齐;TEE是最标准的检测方法,但其半有创的特点不能广泛适用于每位受检者;ICE对于PFO的精细结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广泛推广之前须解决成本价格、创伤风险等问题;TCD对于PFO右向左分流有绝对优势,但无法达到直接诊断目的。

可以看到,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优劣,方法与方法间尚不能相互取代;而检查者除了对这些方法、技术熟练掌握外,把握每种技术的优劣、适时正确的选择,以达到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医疗成本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对于结构复杂特殊的病例,还可考虑多种技术综合运用加以明确(WANG Hui&RAO Li.2013)。

3 反常性栓塞的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PFO不引起心房间分流,无需手术治疗。

但当PFO患者出现反常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PDE)时,即应积极治疗。

PDE又称为矛盾性栓塞,最早由Cohnheim.1887年首先描述,其定义为静脉或右心系统的栓子通过心脏内的交通(多为开放的卵圆孔)从右心进入左心系统,进而导致体循环栓塞。

栓塞多发生于脑部,其次为四肢及各内脏器官,冠状动脉较少累及。

在所有动脉栓塞中,PDE的发生率很低,约为2%(Guo S.2007)。

任何终末血管床都可发生PDE,但是,由于主动脉弓的特殊解剖及大脑对缺血最为敏感,最常发生PDE的器官仍为大脑(55%)(Bentaafit B.2010)。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

PE合并PDE的诊断标准如下:(1)突发呼吸困难、烦躁、紫绀、呼吸困难轻重与体位无关;(2)周围动脉压明显降低,CVP明显升高;(3)UCG证实有卵圆孔开放,并可见右向左分流;(4)严重的低氧血症和低二氧化碳血症;(5)同时伴有体循环栓塞,以脑栓塞和肢体栓塞最多见;(6)有DVT的证据;(7)心电图可见SIQ|||T|||和/或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

具备以上 (1)一(5)条即可确诊。

而由于 PE发病率较高,其合并 PDE并非少见,在基层医院只要符合上述推荐的(1)~(4)条即可诊断 PE,符合(1) 一(6)条即可诊断 PE合并 PDE。

4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根据《中国医学创新》第9卷第33期介绍,PFO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又名:脑中风)的可能机制有三种:(1)在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情况下,如:合并肺动脉口狭窄、肺动脉高压、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时,或在剧烈运动、剧烈咳嗽、憋气等情况下造成右心房压力升高,均可出现经未闭卵圆孔的房水平自右向左分流,使右心系统血栓经卵圆孔而栓塞体循环动脉,形成反常栓塞;(2)PFO或相关的房间隔瘤样膨出内形成的栓子直接造成的栓塞;(3)由房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房颤动,使得引起栓塞的危险性进一步增高(Thaler D E&Saver J L.2008)。

大量的研究证实,存在PFO者发生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几率显著高于无PFO者。

并表明,PFO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而可能在人群年龄较轻,较少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脑血管病常见的传统危险因素,当PFO分流量较大合并房间隔瘤,或存在下肢静脉血栓等,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总之,PFO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两者密切相关,对年轻的脑卒中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PFO、早期干预,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5 卵圆孔未闭在隐源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隐源性脑梗死占所有梗死的40%(很多脑梗死患者无常见治病因素,故把此类脑梗死患者病因归类为“隐源性”)。

寻找隐源性梗死的病因并给予恰当的二级预防治疗对预防梗死复发有重要作用。

根据山东医药2012年第52卷第21期中,对明确病因的脑梗死和隐源性脑梗死行对比增强TCD检查(c TCD),比较PFO的患病率及分流量的严重程度,结果显示,PFO的存在与隐源性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相关性,特别是中重度分流可能导致矛盾性栓塞的发生。

,尽管老年人合并多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但PFO仍有可能是老年人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6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研究进展偏头痛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 MA)和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 MO),MA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临床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单侧头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或不伴短暂的神经先兆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进展为缺血性卒中导致终身残疾(家族性偏瘫型MA则以致残性的脑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

PFO与MA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有作者认为,PFO与MA有一定的关联性,MA患者中PFO的发生率较高[21];与无先兆MO无明显关联,但取决于PFO的大小,且需要临床提供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也有作者认为,MA与PFO之间可能的关联性也许并不存在,可能是由于二者均为显性遗传,且有共同遗传学背景。

(Wangshuiping.2016 )。

Reference:Fisher DC&Fisher EA&Budd JH.(1995)The incidence of patent~ramen ovale in 1 000 consecutive patients.A 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studyWangshuiping. LabMedClin,December 2016,Vol.13,No.23WANG Hui&RAO Li.(2013).Advances i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Patent Foram en Ovale.Adv Cardiovasc DiCohnheim J.Thrombose und nbolie.Vodesungen uberallgemeine pathologic [M].Vol 1:Berlin:Hirschwald,1877:134Guo S,Roberts I,Missri J.Paradoxical embolism,deep vein thrombosis,pu1.monary embolism in a patient with patent foramen ovale:a case report[J].J Med Case Rep,2007,1:104Bentaafit B,Duval AM,Maraval A,et a1.Paradoxical embolism following thromboaspiration of an artefiovenous fistula thrombosis:a case repo~[J] J Med Case Rep.2010.4:345Thaler D E,Saver J L.Cryptogenic stroke and patent foramen ovale[JI.Curr Opin Cardiol,2008,23(6):537-544Wangshuiping. LabMedClin,December 2016,Vol.13,No.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