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__介入综述

合集下载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进展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进展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进展卵圆孔的形成和解剖1/4解剖及病理学特征发泡试验证实通过PFO处的右向左分流正常的房间隔原发隔继发隔骑跨在PFO 处的血凝块可形成反常栓塞PFO的临床意义•不明原因的脑卒中,特别是年轻患者•顽固性偏头痛,特别是有先兆的偏头痛•潜水减压病•围手术期与PFO有关的并发症,如围术期缺氧和栓塞PFO现状❿许多观察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关闭PFO可使不明原因脑卒中、先兆性偏头痛患者从中获益。

❿目前为止最具权威性的RESPECT研究已表明封堵PFO可以明显降低PFO卒中患者再发卒中风险经胸超声心动图•一般无法直接发现PFO的阳性征象,是通过卵圆窝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部分患者在舒张期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束而间接的诊断•而通过测量分流束的宽度间接判断卵圆孔的大小,但容易导致高估•检查中加做Valsalva动作可以增加检出率•其特异性达100%,但敏感性不佳•优点:快捷无痛食道超声心动图•目前PFO首选诊断方法•TEE可清楚显示房间隔结构以及PFO的的大小,并通过彩色多普勒判断有无异常分流•多采用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让患者咳嗽或行Valsalva动作增加检查敏感性•TEE+声学造影诊断PFO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100%•但TEE可使患者不适,且难以配合完成一个标准的Valsalva动作,对操作者也有很高要求经颅多普勒超声•敏感性92.3%,特异性93.8%,被视为仅次于TEE的确定心内分流的有效途径•TCD结合注射超声声学造影剂,能在脑循环中探及通过PFO 的微泡,从而推测右向左分流的存在•其优点:可床旁进行,且可通过非侵入的方法使患者轻松完成标准Valsalva动作具体操作•在一个环境温度适宜的房间•患者处于仰卧位、头部轻抬•将探头放于颞窗,采用多通道TCD技术,观察颅内血管具体操作❿穿刺肘前静脉备用❿进行一次有效标准的Valsalva动作—深呼吸一次后,用力向压力表吹气,使压力表刻度达40mmHg,并持续10秒❿于此同时,快速注射微泡造影剂❿最后,通过TCD装置测定脑血管内的微泡信号手振微泡造影剂的注射•准备2支10ml注射器,1支抽9mlNS和1ml空气•用三通阀连接2支注射器•另一端通过延长管穿刺肘前静脉•通过两支注射器来回推注,使空气充分混入NS中形成微泡•最后注入静脉系统结果•正常—TCD显示屏上不会有频谱改变•阳性—在脑部探测到微泡信号其他检查方法•右心导管检查直接通过PFO从右房到左房•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发现PFO和精确栓子定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价格昂贵•心导管和选择性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治疗•药物治疗迄今为止,对于用哪种药尚无统一意见抗凝缺血事件发生后,即使系统抗凝,再发率仍较高抗血小板•非药物治疗成为PFO患者根治的有效手段外科手术闭合PFO 需开胸、创伤大,已不是主导治疗经皮导管闭合PFO 安全、有效、围术期并发症少,已是目前主流治疗经皮导管闭合PFO 治疗方法•在局麻+监护下,穿刺股静脉,置入6F 动脉鞘,在X-ray 下,送入右心导管经下腔静脉—右心房—PFO —左心房—肺静脉,置入加硬钢丝经皮导管闭合PFO治疗方法•通过加硬钢丝,置入相应大小的输送鞘,将封堵器送至左心房不同型号的封堵器结论•PFO的危害不只在于血运动力学改变带来的心脏重构、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反常栓塞的危害将是仿佛存在的•无论PFO大小与否,只要有异常分流,特别是右向左分流,均应重视•PFO导致的缺血事件复发率较高•一旦出现缺血事件,均应行手术治疗结论应手术治疗的PFO患者•具有不明原因脑卒中病史,同时证实有右向左分流者•有先兆症状的偏头痛患者•合并房间隔瘤者•伴随反复发生肺栓塞患者•反复发作神经及精神症状者•潜水员谢谢。

卵圆孔未闭封堵原理

卵圆孔未闭封堵原理

卵圆孔未闭封堵原理
1.【问题】卵圆孔未闭封堵原理
【答案】卵圆孔未闭封堵原理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是一种介入性手术,旨在关闭成年人体内卵圆孔,防止血液在心脏左右偏压不平衡时逆流,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并非适用于所有卵圆孔未闭患者,尤其是对于年轻、无症状且没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封堵手术。

对于卵圆孔未闭所致脑血栓栓塞患者以及卵圆孔未闭所致心源性卒中患者可以选择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来进行治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颈总动脉闭塞、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等严重的心脏病、近期出现器官感染、妊娠、血液病、肝病、肺病、肾病等重疾者、患有血凝系统疾病者不能进行该手术。

实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需要在手术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了解相关手术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前应做好洁净化处理,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激烈运动和太阳暴露等。

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形态评估及对介入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形态评估及对介入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形态评估及对介入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黄伟良黄伟良,,李乾深圳大学总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55摘要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存在于25%~30%的普通人群中,并与各种病理状态有关,尤其与偏头痛及隐源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超声心动图技术,尤其对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cTEE)在PFO的诊断、形态学评估以及经导管封堵术前、术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不同超声诊断技术对PFO的诊断价值以及其优劣势,并简述了近年来对PFO的介入治疗现状。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超声心动图;介入治疗;封堵装置中图分类号R81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6.51Ultrasonic Evaluation of the Morphology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HUANG Weiliang, LI Ga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ChinaAbstract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exists in 25% to 30%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especial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igraine and cryptogenic stroke. Echocardiography, especially 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cTE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morp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pre- and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FO.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fferent ultrasonic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PFO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FO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Patent foramen ovale; Echocardiograph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cclusion device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含氧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需要卵圆孔。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

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介入封堵术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症状,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卵圆孔未闭对偏头痛的影响也被详细研究,为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与药物治疗相比,介入封堵术显示出更为显著的疗效。

在并发症分析中发现,介入封堵术虽然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注意患者个体差异。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介入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针对治疗建议,医生应因人而异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望未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仍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介入封堵术、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治疗效果、并发症、药物治疗、有效性、治疗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主要特点是头部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光、声过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偏头痛发作有一定关联。

卵圆孔未闭是指胚胎时期形成的孔洞未能在出生后自然关闭,可能导致异常血流和血液逆流,进而影响脑血流及代谢。

这种异常情况可能与偏头痛的发生机制有关,因此针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手段。

在过去的研究中,介入封堵术被证实可以改善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症状,减轻偏头痛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

对于该治疗方法在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中的实际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本研究旨在对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客观的数据支持和治疗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介入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卵圆孔未闭对偏头痛发作的影响,并比较介入封堵术与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验证介入封堵术在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中的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治疗建议,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卵圆孔介入封堵手术流程

卵圆孔介入封堵手术流程

卵圆孔介入封堵手术流程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而卵圆孔介入封堵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卵圆孔介入封堵手术的流程。

手术前准备在决定进行卵圆孔介入封堵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一系列检查,以确定卵圆孔未闭的大小、位置、形态,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排查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心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从而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项手术。

患者需要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内调整生活习惯。

比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饮食方面,要保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手术前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准备工作。

患者通常需要提前禁食禁水一段时间,以防止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等情况。

此外,还需要进行备皮,也就是对手术部位的皮肤进行清洁和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手术过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会接受麻醉。

一般来说,卵圆孔介入封堵手术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有时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全身麻醉。

麻醉生效后,医生会在患者的大腿根部的股静脉进行穿刺。

通过穿刺点,插入一根特殊的导管,并在X 光或超声等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将导管沿着血管送达心脏的卵圆孔部位。

接下来,医生会通过导管将一个专门设计的封堵器输送到卵圆孔处。

封堵器通常由金属丝和高分子材料制成,形状类似一个小伞。

当封堵器到达卵圆孔位置后,医生会将其打开,使其紧密贴合在卵圆孔的两侧,从而实现封堵的效果。

在确认封堵器位置正确、封堵效果良好后,医生会小心地撤出导管和相关器械。

手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被转移到病房进行观察和护理。

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穿刺部位需要进行加压包扎,以防止出血。

同时,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肿等情况。

患者需要继续禁食禁水一段时间,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开始进食。

饮食要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PFO的诊治

PFO的诊治
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的临床评估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精益求精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右心声学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声学造影
精 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声学造影益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 PFO 检出率较低,难以准确测量PFO 的大小;右心声学造影,可了解有无 RLS:分别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注射激活生理盐水,通过观察左心腔微泡显影的多少,来判断RLS量。左心腔微泡显影的时间在3-5 个心动周期内,RLS多来源于PFO,超过 5 个心动周期则可能是肺动静脉畸形;肺动静脉畸形RLS与Valsalva 动作的结束无明显关系(“迟滞” 现象),而 PFO-RLS 在 Valsalva 动作结束瞬间检出率最高(呈一过性短促的分流)。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精益求精
按静止的单帧图像上左心腔内出现的微泡数量将 RLS 分级
分级
微泡数量
RLS
0 级
左心腔内没有微泡

Ⅰ级
左心腔内 1~10 个微泡 / 帧
少量
Ⅱ级
左心腔内 10~30 个微泡 / 帧
中量
Ⅲ级
左心腔内可见 >30 个微泡 / 帧,或左心腔几乎充满微泡,心腔浑浊
分级
微泡数量
RLS
0 级
没有微栓子信号

Ⅰ级
1~20 个微泡信号(单侧 1~10 个)
少量
Ⅱ级
>20 个微泡信号(单侧 >10 个)、非帘状
中量
Ⅲ级
栓子信号呈帘状或淋浴型
大量
卵圆孔未闭的诊临床事件,无解剖学 / 临床危险因素,推荐合适的药物治疗;抗凝药(维生素K 拮抗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 抑制剂)并不优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Ⅱa 类,B 级);推荐阿司匹林3~5 mg/(kg·d)或氯吡格雷 75 mg/d作为首选治疗;在抗血小板治疗情况下,仍发生脑卒中或出现脑卒中复发者,若有封堵禁忌或患者拒绝封堵者,应采取抗凝治疗代替抗血小板治疗。

卵圆孔未闭介入手术治疗ppt

卵圆孔未闭介入手术治疗ppt

鉴别诊断
卵圆孔未闭应与小房间隔缺损相鉴别,主要通过 心脏超声来实现。小房缺是在经胸超声或经食道 超声下显示房间隔上有小的连续中断,房间隔上 的连续中断多半>4 mm
卵圆孔未的治疗方法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手术治疗的 成功率高,病死率很低,但创伤大,可能会出现 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 发症,因此,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 当一部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 闭、房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永久性关闭开 放的卵圆孔也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卵圆孔未闭合矛盾栓塞
Meister等认为矛盾栓塞应符合下述四点:(1) 患有脑及全身性梗塞者,栓子的来源与左心无关; (2)存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3)存在心脏的 右向左分流;(4)存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或短暂 性的右房高压。
卵圆孔未闭合矛盾栓塞
1877年cohnheim描述了卵圆孔未闭(PFO)矛盾 栓塞致脑卒中死亡的病例,1885年zahn提出矛盾 栓塞的概念:静脉系统的栓子通过心内解剖通道 进入体循环而造成全身动脉栓塞。近年PFO与不 明原因卒中(CS)及偏头痛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 视。人群中PFO的检出率约20%-30%。PFO是造 成矛盾栓塞的病理解剖基础。
卵圆孔未闭的流行病学情况
➢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 心脏异常,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 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 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 在正常人群中约4人中即可检出1人患有此病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两 房间的分流,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 因而认为“无关紧要”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和矛盾栓塞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前,封堵术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常见方法。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异常,在伴随偏头痛的患者中更加普遍。

本文将对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封堵术是一种非手术介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封闭卵圆孔的缺陷,阻止血液在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逆流。

该术式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对于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通过封堵术可能有效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一项回顾性研究观察了100名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封堵术后效果。

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

具体而言,发作频率从术前的每月7.8次减少到术后的每月2.3次,严重程度从术前的每次平均疼痛程度为8.2分降低到术后的6.1分。

72%的患者报告治疗后偏头痛的发作减少至少50%,而23%的患者甚至完全消失了偏头痛。

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是积极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封堵术对于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最佳适应症和治疗时机。

封堵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

介入封堵术在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持久的效果。

这一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证
任何可以找到原因的脑栓塞情况如心源性,周围 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高血凝状态。
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禁忌如3月内有严重出血情况, 明显的视网膜病,有颅内出血病史,明显的颅内 病。
下腔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完全梗阻,全 身或局部感染,败血症,心腔内血栓形成。
妊娠。
术前准备
与房缺介入相同
卵圆孔未闭 介入
适应证
当静脉血栓与右心房压升高同时存在时,通过 PFO的反常血栓就可能发生,并导致卒中和外周 动脉栓塞
PFO并发脑卒中或TIA无其他原因解释缺血性脑卒 中的患者
较大的PFO(>25个微泡) 具备发生反常栓塞的三联症:PFO、静脉血栓、
右心房压升高
相对适应证?
偏头痛 !?
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介入封堵PFO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 中国疼痛学杂志。2011;17;65~86
偏头痛与PFO的关系
最早把偏头痛与PFO联系在一起的是一名 瑞士医生。他在1999年收到一封患者来信,感谢他治好了自
己30多年的偏头痛。原来,这名患者曾二次发生脑栓塞,经检查发现 了卵圆孔未闭,为了减少她再次发生脑栓塞。医生为她做了卵圆孔封 堵,从此该患者的偏头痛消失了
偏头痛患者合并PFO发生率为30~40%,典 型偏头痛患者更是高达48-70%
王广义。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卒中和偏头痛治疗策略。
王广义。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的关系 。
谢谢
术后处理及随访
同房间隔缺损介入
并发症及处理
同房间隔缺损介入
反常栓塞的标准
患有脑及全身性梗死者,栓子的来源与左 心无关
存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存在心脏的右向左分流 存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或短暂性的右心房
高压的原因(如减压病、屏气动作、喷嚏或 举重等)
卵圆孔未闭 房间隔缺损
PFO 封堵术
过于追求完美等,与A 型性格相类似。偏头痛常发生于抑郁症患者 6.其它:有研究表明偏头痛好发于白领人群
偏头痛发病机制-----假说
血管学说 皮质扩散性抑制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生化因素(致痛物质) 遗传因素
典型偏头痛临床过程
偏头痛发作先兆期---“眼花”+短暂失明
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治疗
➢ 非特异性治疗药物: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1.2 巴比妥类等镇静药; 1.3 阿片类药物。
➢ 特异性治疗药物: 2.1 麦角类制剂; 2.2 曲坦类药物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 中国疼痛学杂志。2011;17;65~86
偏头痛预防
药物预防 非药物预防 中医中药(针炙推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偏头痛
发生率:10%(先心病的发生率0.6-0.8%) 偏头痛的易患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性病例占34%-90% 2.性别:男女患病率之比1:3-4。 3.年龄:开始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逐渐上升,大约40岁左右达到
高峰,然后才逐渐下降 4.种族:在美国,白人的患病率最高,非洲裔其次,亚洲裔最低。 5.心理因素:偏头痛患者的性格往往是雄心勃勃、过于整洁、紧张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