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是个啥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简述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特征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空的一层气体包围物,它保护并维持地球上的生命。
大气层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性质进行垂直分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及其特征。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它从地面开始,向上延伸约10-15公里。
这一层是人类活动和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区域。
对流层中有丰富的水汽和空气运动,形成了云、风、降水等现象。
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公里温度下降约6.5摄氏度。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延伸至约50公里高度。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保持稳定或略微上升。
这是因为平流层中存在着臭氧(O3)浓度最高的臭氧层(臭氧圈),它吸收了紫外线辐射并使温度升高。
平流层也是飞机和气球等航空器的主要活动区域。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延伸至约80公里高度。
在这一层中,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中间层的特征之一是稳定的大气压力和较低的空气密度。
由于大气压力较低,这一层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4. 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延伸至约500公里高度。
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这是因为热层受到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能量并使温度升高。
热层也是人造卫星轨道所在的区域。
5. 顶部大气顶部被认为是大约1000公里以上的高空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大气变得非常稀薄,并且几乎没有可测量的空气运动。
除了垂直分层外,大气还具有以下特征:1. 水汽含量:大气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水汽,这决定了云、降水和湿度等天气现象。
2. 气压: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在海平面上,平均气压约为1013.25毫巴。
3. 温度变化: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变化而不同。
通常情况下,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在平流层和热层中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
4. 大气成分:大气主要由氮气(约78%)和氧气(约21%)组成,还包括稀有气体、水蒸汽、二氧化碳等微量成分。
高一地理大气层知识点

高一地理大气层知识点大气层是地球大气圈中的一层,主要由一种称为气体的物质组成。
它对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高一地理大气层的知识点。
1.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从地球表面向上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层和外层。
每个层次的温度、气压、气体成分和特征都有所不同。
2.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约10到15公里的高度,是大气层中最低的一层。
这个层次中的空气被太阳辐射的热量加热,形成了大部分天气现象,如云、风和降水。
3.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大约在15到50公里的高度。
在这个层次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由于平流层的空气相对稳定,可以进行飞机和气球的飞行。
4.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大约在50到80公里的高度。
在这个层次中,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被吸收,导致温度开始下降。
这个层次里的空气很稀薄,无法支撑飞机和气球的飞行。
5.顶层和外层顶层在中间层之上,外层在顶层之上。
这两个层次的高度很难精确界定,因为大气层逐渐稀薄,最终逐渐过渡到太空的真空环境。
6.大气层的组成和变化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不同层次的大气层中气体的浓度和分布都有所不同。
例如,对流层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而平流层中的臭氧浓度较高。
7.大气层与气候大气层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参与了地球的能量平衡,从而影响着全球气候。
例如,对流层中的水蒸气可以形成云和降水,改变地区的降水模式。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表面的生物免受伤害。
8.大气层的保护作用大气层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命非常重要。
它能够吸收和散射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和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减少它们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这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辐射伤害。
总结:大气层是地球大气圈中重要的一部分,分层结构、气体组成和变化对地球的气候和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大气层的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和气候变化的原因。
地理名词解释平流层

地理名词解释平流层《地理名词解释平流层》平流层,这是地球大气层里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呢。
你可以把地球的大气层想象成一座超级大楼,不同的楼层有着不同的住户和功能。
平流层啊,就像是住在中层的一群低调却很有内涵的住户。
平流层在对流层的上面,它的高度大概从对流层顶一直延伸到大约50 - 55千米的高空。
平流层里的空气就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
这里的空气主要是做水平方向的流动,这也就是它名字的由来啦。
和对流层里那乱糟糟、上上下下折腾的空气可不一样。
对流层里就像菜市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气流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
平流层里呢,那可是秩序井然。
平流层还有一个超级厉害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臭氧层。
这臭氧层就像是地球的一把大伞,专门给地球遮紫外线的。
我们都知道紫外线这个东西可不好惹,要是没有这把大伞,地球上的生物就像在大太阳下暴晒的小豆芽,很容易被晒伤、晒死。
这臭氧层就在平流层里,默默守护着地球的生物。
你看那些在高空中飞翔的飞机,有时候就喜欢在平流层里飞。
为啥呢?因为这里气流稳定啊,就像在平坦的马路上开车一样,不会像在对流层里那样颠颠簸簸的。
我记得有一次坐飞机,从飞机的小窗户往外看。
那外面的天空蓝得特别纯粹,感觉离太阳都近了些。
当时就想啊,下面的对流层里肯定是风风雨雨、气象万千,可是在这平流层里,却有一种宁静的感觉。
平流层里的云也不像对流层里的云那么多变和调皮,这里的云看起来更加规整,就像有人精心摆放过一样。
平流层里的温度分布也很有趣。
它的下层温度基本上不怎么变,保持着相对的低温。
可是到了上层呢,温度却开始升高了。
这就像是在一个大烤箱里,下层是刚刚有点凉的地方,上层却慢慢变得热乎起来。
这种温度的变化也影响着平流层里的各种物理现象。
平流层虽然离我们日常生活好像有点远,但是它对我们的影响可不小。
就像那些保护我们却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一样。
它的稳定气流保证了飞机的安全飞行,它的臭氧层保护着我们免受紫外线的过度伤害。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地球的大气圈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上的气体层,由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气层和热层构成。
它对地球的生命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地球的大气圈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介绍。
1. 大气层大气层是大气圈中最底层的一层,也是我们生活的“空气层”。
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比例分别为78%和21%。
同时还含有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布并不均匀,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和温度逐渐降低。
2.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中的第一层,从地球表面到海拔约16千米的高度,是大气圈中温度递减的地带。
在对流层中,空气受到地表热辐射的影响,产生了对流运动,形成了云、风等天气现象。
3.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高度约16-50千米。
在平流层中,空气的运动主要是水平方向的平流运动,各种气象现象较少。
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紫外线辐射所致。
4. 臭氧层臭氧层是大气圈中的一部分,位于平流层上方的地区。
由于臭氧分子能够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在臭氧层中,紫外线会转变为热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
5. 中间气层中间气层位于臭氧层上方,高度约50-80千米。
在这一层中,气体非常稀薄,几乎没有大气现象。
由于高能粒子激发产生的化学反应,在中间层的上部形成了发光的极光。
6. 热层热层是离地球表面最远的大气圈层,位于中间气层上方。
热层中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几千摄氏度。
这是因为这一层中的稀薄气体受到太阳强烈的热辐射。
大气圈的功能主要包括:1. 保护地球生命大气圈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阻止它们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同时,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的热辐射,起到调节地球温度的作用,维持了地球上适宜的气候条件。
2. 维持水循环大气圈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参与地球的水循环。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维持陆地植被生长和维持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
高一地理大气部分知识点

高一地理大气部分知识点大气部分知识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的大气部分是我们了解地球气候、天气和环境变化的关键知识点之一。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是地球与外层空间相接触的部分,由氧气、氮气、水汽和其他气体组成。
根据气体的分子质量不同,大气垂直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外层。
1. 对流层:这是最靠近地球的一层,高度约为0-12公里。
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气压也随之减小。
大部分天气现象和空气活动都发生在对流层中。
2. 平流层:对流层上方的一层,高度约为12-50公里。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气压也随之减小。
这一层的空气非常稳定,几乎没有天气活动。
3. 跳跃层:平流层上方的一层,高度约为50-85公里。
在跳跃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再次下降,同时气压也再次减小。
这一层的主要特征是光线的折射现象。
4. 外层:跳跃层上方,直到外层空间的区域。
在这一层中,温度逐渐上升,气压非常低,接近于真空状态。
二、大气的运动大气中的运动是地球上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动力。
其中,有三种基本的大气运动:热对流、地转流和垂直循环。
1. 热对流:由于太阳辐射能量的不均匀加热,地球表面的空气会产生温度差异,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当地面上的空气被加热后变得热胀,会上升形成气流,而高空的冷空气则下沉填补空缺。
这种热对流运动在对流层中非常常见,形成了气象现象如云、风、降水等。
2. 地转流: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大气会形成水平运动,即地转流。
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周围空气的流向从赤道向两极趋势,形成了东风带、赤道低压带和西风带;而在两极附近,地球上的空气流向相反,形成了南北极低压带和南北极高压带。
3. 垂直循环:在跳跃层和平流层之间,存在着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垂直循环。
简单来说,太阳辐射引起平流层中空气的上升和跳跃层中空气的下沉,形成了垂直的环流系统。
地球圈层结构研究(2)

地球圈层结构研究(2)胡经国⑶、平流层①、平流层概述平流层(Stratosphere),又称为同温层,是指地球大气圈中上热下冷的一层。
平流层是夹于大气圈对流层与中间层之间。
按温度,该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
其中,高温层位于顶部,低温层位于底部。
而对流层则刚好相反,是上冷下热的。
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距离地面10~50公里;而在极地,该层则起始于距离地面8公里左右。
②、平流层物质组成平流层物质组成主要为氮气、氧气,含少量的水汽、臭氧(在距地面22~27千米形成臭氧层)、尘埃、放射性微粒、硫酸盐质点。
③、平流层温度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平流层的顶部温度大约在270K(K为热力学温标单位的符号)左右变化(注),与地面气温差不多。
平流层顶部称为平流层顶,在此之上气温又再次以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由于高温层在上而低温层在下,因而平流层空气较为稳定。
在平流层里没有常规的对空气流活动及与此相连的气流。
注:热力学温标,又称为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简称开氏温标,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为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热力学温标T与人们惯用的摄氏温标t的换算关系式是:T(K)= 273.15 + t(℃)。
平流层的增温是由于臭氧层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把平流层顶部加热的结果。
至于平流层的底部,来自顶部的传导及下部对流层的对流刚好在那里相互抵消,所以极地的平流层会在较低高度出现。
这是因为极地的地面气温相对较低。
在北半球的冬季,平流层突发性增温经常发生。
这是因为平流层吸收了罗斯贝波所致。
罗斯贝波(Rossby Wave)是大气中的一种非常缓慢的、大尺度的波动。
它是由于地球自转时,在不同纬度和高度上的角速度不同所引起的。
罗斯贝波从对流层的中下层到平流层低层都可以见到。
④、平流层臭氧平流层中最重要的化学组分就是臭氧(O3)。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由三个氧原子组成,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臭氧在大气圈中通常分布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中。
了解大气层的不同层级及其特征

了解大气层的不同层级及其特征大气层是地球大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几个不同的层级。
每个层级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气层中的不同层级及其特征。
1.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的最底层,从地表延伸到约16公里高度。
主要特征如下:- 温度递减: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下降。
这种温度递减的变化方式在对流层比较明显。
- 大气压力:对流层中的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 大气动力:对流层中存在强烈的对流过程,包括气流的垂直运动、热量的传递和降水等现象。
2.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大约从16公里到50公里高度之间。
平流层的特征如下:- 温度恒定:平流层中的温度相对稳定,甚至可能会略微增加。
这是由于平流层中存在大量的臭氧分子,能够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 大气压力:平流层中的大气压力变化较小。
- 风力:平流层中存在着强大的平流气流,这些气流对大气层中的空气进行循环和混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跳跃层跳跃层位于平流层之上,约从50公里到80公里高度之间。
跳跃层的特征如下:- 温度递增:跳跃层中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这是由于热致电离和臭氧吸收紫外线所致。
- 大气压力:跳跃层中的大气压力变化相对较小。
- 大气成分:跳跃层中的气体成分相对较少,主要由稀薄的气体和少量的臭氧组成。
4.热层热层位于跳跃层之上,高度约为80公里到500公里。
热层的特征如下:- 温度升高:热层中的温度递增非常明显,高度越高,温度升高越明显。
这是由于热层中的气体分子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 大气压力:热层中的大气压力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离子层:热层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离子,这些离子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形成。
总结:大气层的不同层级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
从对流层到热层,温度、大气压力、风力和大气成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了解大气层的不同层级及其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地球气候系统,并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保护和指导。
大气垂直分层高度范围

大气垂直分层高度范围大气垂直分层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根据温度和密度的变化,可以将大气分为不同的层次。
下面将介绍大气垂直分层的不同高度范围及其特点。
1. 对流层(0-12公里)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它位于地球表面上方0-12公里的范围内。
在对流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对流层中的大气受到地表的加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影响。
对流层中的气流较为活跃,云层、降水和天气变化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2. 平流层(12-50公里)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高度范围为12-50公里。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上升。
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大气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影响。
平流层中的空气相对较稳定,少有云层和降水,大气密度也逐渐减小。
3. 中间层(50-85公里)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上方,高度范围为50-85公里。
在中间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中间层中的大气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影响。
中间层中的空气稀薄,几乎没有云层和降水,大气密度迅速减小。
4. 热层(85-600公里)热层位于中间层上方,高度范围为85-600公里。
在热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上升。
这是因为热层中的大气受到太阳辐射的强烈加热,导致温度急剧上升。
热层中的空气非常稀薄,几乎没有气体分子,因此几乎没有云层和降水。
5. 外层(600公里以上)外层位于热层上方,高度超过600公里。
外层中的大气非常稀薄,几乎没有气体分子,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上升。
外层是大气逐渐过渡到太空的区域,几乎没有云层和降水。
总结:大气垂直分层按高度范围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最低的一层,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上升;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上方,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下降;热层位于中间层上方,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上升;外层位于热层上方,温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流层”是个啥
作者:徐黛
来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15年第12期
放学路上,子凡和雨瑶正在热烈地讨论着这个寒假的旅行计划。
子凡说,想去埃及看看金字塔,而且冬天去地中海周边,气候应该还比较宜人,因为地理书上说了,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
但是雨瑶觉得,因为还要跟爷爷奶奶一起过年,所以寒假显得挺短的,应该选择稍微短一点的路线,她的建议是去尼泊尔。
“那么近的地方,还那么小,这跟没出去差别也不大啊。
”子凡兴趣不大。
“虽然跟我们国家接壤,但是依然很神秘不是吗?而且,我听说……”雨瑶停了停,卖起了关子。
“听说什么?”子凡果然很吃这一套,赶忙凑上来问。
“我们要从成都乘坐去加德满都的飞机的话,还可以从天空中俯瞰喜马拉雅山脉呢!我觉得这辈子我可能都爬不上珠穆朗玛峰了,从飞机上能看到的话也是不错的呀!再说就算看不到珠穆朗玛峰,能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也是很难忘的经历呢。
”雨瑶说。
“嚯嚯,这谁说的呀,你还真信?”子凡那个不屑。
“怎么?难道不从那儿走?从地图上看的话,除非绕特别大的圈子,才会不经过喜马拉雅山脉。
”雨瑶震惊了。
“那倒不是,问题是你什么时候见过民航班机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呀?那不都是特技飞行吗!再说,考虑到珠峰的高度和飞机飞行的高度,我觉得应该看不到。
”子凡很认真地分析着。
“那倒也是,”雨瑶也认真了起来,“我之前看关于‘驼峰航线’的书,很是着迷。
所以有点幻想主义啦。
”
“之前我爸爸给我讲过,飞机飞行的高度是有规定的,主要处于大气层中的平流层底部。
嗯,现在一般叫同温层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平流层更好记。
而平流层在我们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底部大约是在海拔10千米以上的,珠穆朗玛峰只有8千多米高,那首先所谓的‘穿梭’是没办法实现的。
再说,以前咱们坐了那么多次飞机了,大多数时候俯瞰大地的时候看到的全是白云,只有特别晴朗的天气才能看到下面,所以我觉得俯瞰这事儿要实现也挺靠运气的。
”子凡侃侃而谈,真是有理有据。
“唉,那……其实金字塔也不错,听说还可以穿越沙漠去看神庙,就是应该会很辛苦……”妥协得真快,然后又开始犹豫不决,这根本不是雨瑶的风格呀!子凡耸了耸肩。
“不过,我挺好奇的,为什么飞机一定要在什么平流层飞行呢,飞低点儿不好吗?山地不安全的话,在平原地带飞低点儿应该没什么问题,还能节约燃料呢!”雨瑶发问。
“这个呀,你还真想反了,在平流层飞行的原因之一正是节约燃料呢!要不要了解一下平流层的优势呀?”子凡笑得好得意呀。
“愿闻其详!”雨瑶的求知欲望也是很旺盛的。
“咳,大气层从地面开始一共分为五层,第一层就是我们平时所在的对流层,上面的就是平流层,再往外的以后我们再说吧。
对流层、平流层这两个名字,描述的是里面空气流动的规律。
对流层里面气象现象多、气流复杂,然而平流层的气流不会上下流动,只会水平流动,飞机可以顺着气流飞行,特别节省燃料,而且不容易颠簸。
”
“咦,为什么平流层的气流这么‘善解人意’呢?”雨瑶很好奇。
“这应该是因为大气成分不同吧,具体的回头要问问我爸爸才知道。
不过我知道平流层的温度是上面高,下面低,因此气体很少上下流动。
”子凡说。
“这个倒是可以理解,妈妈说过夏天开空调要让冷气往上吹,它会自已向下流动,应该是同样的道理,”雨瑶比较会举一反三,“不过,气流方向是一定的话,有来有往的飞机肯定有逆风吃亏的,这样也能节省燃料吗?”
“是呀,毕竟平流层空气稀薄,空气产生的阻力比下面小得多,自然节约燃料。
再说,除了燃料的问题,还有很多别的好处:第一,平流层那么高还空气稀薄,所以就没有鸟呀,飞机飞行中就安全很多:第二,因为水汽少、空气好,所以能见度高,对飞行安全大大有好处:第三,飞机飞行的噪音相当大,飞在平流层的话,噪音很少传到地面上,不影响人们生活……嗯,应该还有别的好处吧,但是我只记得这些了。
”子凡能记得这么多已经很了不起了!
雨瑶听得入了迷,回过神来发现已经快要到家了,于是她对子凡说:“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讲究!我现在对大气分层的事情超有兴趣,回家让我爸好好给我讲讲,或者买两本书看看,拜拜啦!”
“拜拜!”子凡挥挥手,突然又喊,“哎!还没说你到底想不想去埃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