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合集下载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2)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2)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赞 赏
咏 叙述事件: 雪
咏雪
两答
兄子:撒盐空中 兄女:柳絮因风起
谢 道 韫 的 才
补叙身份:谢无奕之女,王凝之之妻

,让备课更有效
写作特色
1.叙事平实,语言精练 文章只是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叙述出来,不做任何夸饰,语言十分 精练。如文章首句短短十五个字,却包含了环境、人物、事件,内容十分丰富。 2.意蕴含蓄,耐人寻味 文中谢安对胡儿、谢道韫的咏雪句未作任何评价,只是“大笑乐”,而作者在文 中也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而是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是一个有力 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译 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 文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让备课更有效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 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 子,曾任左将军。

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
可见谢道韫不仅是才女,骨子里更是一个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是 一个值得所有现代女性学习的榜样。
,让备课更有效
谢 谢 观 看
,让备课更有效
咏 雪
,让备课更有效
导入:
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 盐。——宋·苏轼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 宋·蒲寿宬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 吟。——《三字经》
这些诗句说明谢道韫凭借咏雪之句 才名广播,得到了广泛认可。“咏 絮之才”也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 称赞像谢道韫一样有才学的女子。
,让备课更有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3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30张PPT)
2.分析人物形象并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 人的美德。
背景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 时期(420-581年)一部主要 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 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 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 编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是志人小说代表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 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 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 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曰:“撒盐空中 曰:“未若柳絮因
差可拟。”
风起。”
研读课文
“未若柳絮因风
起”的妙处。
将飘飞的雪花比 作随风飞舞的柳絮, 既写出雪的轻盈、柔 美,也给人以春天即 将到来的感觉,极具 美感。
研读课文
“撒盐”一喻好, 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 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 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 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 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 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 似是基础
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研读课文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
最好?
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 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 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 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研读课文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字音字形
柳絮 xù 谢太傅 fù
无奕 yì 差可拟 chā nǐ
谢道韫 yùn 雪骤 zhòu
字词释义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 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 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34张PPT)

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34张PPT)
1.能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能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1.根据提示,用原文中的语句填空。表明陈元方不愿原谅父亲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标蓝词语的意思。(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2)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4)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5)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6)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7)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
元方入门不顾
约定
离开
同“否”
舍弃
回头看
Hale Waihona Puke 信用拉,牵拉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
汉末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无奕( ) 谢道韫( ) 柳xù( ) 3.解释下列词语。(1)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 _ (2)俄而: (3)欣然:________ ______(4)未若:______________ ______ (5)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6)何所似:____________ ______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①从人物的表情上“公大笑乐”,侧面表现作者的褒贬; ②从对谢道韫的出生和家庭背景的详细介绍正面表现作者 的褒贬。
小组讨论: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看法示例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 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看法示例二:我认为 “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大雪片片 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 当时的场景。
作业布置
1.搜集几则写雪的诗句,感受“诗中雪”的美妙。 2.读几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写一则读书笔记。(二选 一)
再见
志人 小说
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

准 字
意读










气 、 停 顿
文 章 。大

圈 点 勾 画 词不 懂 的 生 字
朗读课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 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判断句 的标志
公大法家王羲之的次 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 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叁 整体感知
结构梳理
交代背景: 时间、人物、事件、环境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19张PPT)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共19张PPT)

第一句
译文注释
1.谢太傅⑴寒雪日内集⑵,与儿女⑶讲论文义⑷。
:谢安(320一385),字安石,陈郡阳 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 为太傅。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第二句
译文注释
2.俄而⑸雪骤⑹,公欣然⑺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⑻?”
文章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 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 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 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 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 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作品 赏析

作品赏析 1.第一句体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
“寒雪日”写屋外天寒雪骤,“讲论文义” 写室内谈笑风生,营造义理。了一种温馨、 融洽、欢快且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庭氛围
作品赏析 2.请赏析“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比喻句 的妙处。
将飘飞的雪花比作乘风起舞的柳絮,突出了雪 花飘飞的轻盈姿态,同时引发人们对春天即将来 临的联想,极具美感。
刘 义 庆
作者简介
题目解读
《咏雪》出自《言语》篇,题目是编者加的。咏雪” 即歌咏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样式。志人,指记 录人物言行和奇闻逸事。志人小说盛行于魏晋南 北朝时期,按其内容主要分为
三大类。
译文 注释

原文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等。
举例解释:
-通过对《陈元方候袁公》的阅读,学生应能理解“候”在此处表示等待、迎接的意思,并能在其他语境中正确运用。
-在分析《谢太傅夸赞王导》一文时,学生应能指出“藻荇交横”是对雪景的生动描绘,体会古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表达。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节奏的把握,尤其是对古文中特有的停顿和语气变化的感知。
-对古汉语词汇在现代语境中的转换和应用,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将故事中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哲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举例解释:
-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常常难以把握正确的节奏和语气,需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学会在适当的地方停顿,理解不同的语气变化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故事中对雪的描绘,体会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3.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反思现实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提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创作出富有诗意的咏雪短文。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时仍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修辞手法的训练。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咏雪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让我看到了他们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撒盐空中差可拟
白居易 “盈尺白盐寒 , 满炉红玉热。”
未若柳絮因风起
想一想 你认为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 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这 个比喻形似。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这个比喻神似。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大有深意。还可以用“鹅毛”、 “蒲公英的孩子”等比喻。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 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 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义:子女,这里泛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语文 《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
南朝 刘义庆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 说”的代表作。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 人物言行事迹。
古代小说: 内容:记传闻、轶事,短篇为主。 写法:直叙其事,不做夸饰。
咏雪
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义”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内容。正因为“寒雪 日”,才能引出“咏雪”。
2.从文中哪些词语、细节能看出古人怎样的生活 情趣呢?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读准停顿小妙招】
➢专有名词(时间、地点、官职、人名等)不 能随意拆开,其后一般停顿。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句子中相对完整的表✕也意左成将分军不/王能凝拆/之开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主谓之间要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 ✓公/欣然曰 ✓兄子集胡儿/曰 ✓兄女/曰 ✓公
/大笑乐
诵读--读懂
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 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 “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谢道韫的形象? 谢道韫的形象:才思敏捷,聪敏不凡,自信 大方
找出本文的古今 异义字
词语 儿女 文义 因
古义 家中的子侄辈 文章的义理 趁、乘
今义
子女 文章的意思 因为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 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常见的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1.古今异义: 常见的虚词的用法: 1.而:(1)表顺承关系
(2)表并列关系 (3)表转折关系 (4)表修饰关系 (5)时间副词,表时间短促
咏雪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补:在
组词:寒冷

换:小辈们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
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 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 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 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 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1、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2、把雪比作撒盐,比作柳絮,到 底哪一个好?
1、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用现代汉语表述课文大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 而
家庭聚会
子侄辈的人 讲解诗文
不久,一会儿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
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
紧,急速 高兴的样子
什么 像
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曹冲称象 曹植作《七步诗》
王冕四岁学画 甘罗十二做宰相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看到这美丽的雪景,你能联想到 哪些含“雪”的诗句呢?一起来 说说吧。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
蓉山主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时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2、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3、理解重点词语。 4、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带感情朗读课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2、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 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 的意蕴。而 “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 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 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 在有意象。
雪除了比作盐、柳絮你想想还可以比作些
什么?
形似
意蕴
咏雪
撒盐
柳絮
鹅蒲飞 梨 毛公花 花

结语:
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一起认识了 才华出众的谢道韫,也感受到谢太傅家 庭里所洋溢的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的气氛,感受到家庭里的亲情。希望大 家在自家的家庭活动、生活中能把太傅 家庭中的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氛 围融入到里面。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议”短短的 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 么内容?
时间
寒雪日
地点 人物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
讲论文议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 庭气氛。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 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句》)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 诵课文。
2、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
感受亲情。
作者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
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 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 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 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 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 门。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பைடு நூலகம்
我们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 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 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 儿童的故事呢?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 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 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现在我 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 第一则《咏雪》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自古英雄出少年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撒盐空中差
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是,就是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小组讨论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文议”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 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2、“寒雪”“内集”“欣然”“大 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 围?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 什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 交流。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 赞赏道韫的才气,古人称谢道 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 从这里来的。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 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 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 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 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 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 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 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 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 “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 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 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