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肾病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一、特色诊疗方法1. 内治法:1.1辨证论治:参照陈以平教授主编《肾病的辨证与辨病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P142糖尿病肾病进行辨证分型。
(以下证型诊断需具备主症二项或主症一项, 次症二项即可)1.1.1气阴两虚燥热证主症:口干咽燥,烦渴多饮,腰酸膝软,消瘦乏力次症:夜尿频多,面色无华或灰暗,舌瘦小,脉沉细弱。
治则:益气养阴清热方药:糖肾A方选用药物:南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山萸肉、淮山药、葛根、生地、玄参、银花1.1.2脾肾阳虚血瘀证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稀薄,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治则:温补脾肾,活血化瘀选方:糖肾B方选用药物:黄芪、葛根、川芎、牛蒡子、当归、桃仁、红豆杉、片姜黄、仙灵脾、红花1.1.3水湿泛滥瘀浊证主症:肢体浮肿,倦怠乏力,尿少胸闷,动则气喘,面色晦暗。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夜尿频,舌淡胖嫩,脉沉细涩。
治则:温阳利水,化瘀泻浊选方:糖肾C方选用药物:炮附子、仙灵脾、巴戟、黄芪、制大黄、白术、茯苓、山萸肉、车前子、葫芦瓢1.1.4随症加减恶心呕吐者, 加用紫苏、半夏降逆止呕; 皮肤瘙痒者,用地肤子; 水肿者, 加汉防己、葫芦瓢等利水消肿, 并配以温肾药仙灵脾、巴戟天达到温肾利水之功; 夜尿频多者,加桑螵蛸、黄精; 眠差者, 加灵芝、夜交藤助眠; 腰酸者, 加用狗脊; 耳鸣者, 加用葛根、灵磁石; 腹胀者, 加用木香、荔枝核; 血脂高者, 加用绞股蓝总甙片或加用生山楂、何首乌、茶树根等; 尿酸高者, 加用生山楂、秦皮等; 血糖控制欠佳者, 加用蚕茧壳; 低蛋白血症者, 加用黑料豆。
1.2中成药1.2.1 金芪降糖片主要成分为黄芪、金银花, 具益气清热之效, 且有降糖作用; 有研究证实, 金芪降糖片的主要药效特点是改善糖代谢、脂代谢, 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 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有益于糖尿病某些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况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国家的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南征教授凭借着其卓越的医学专长和治疗经验,在治疗消渴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下面,我们将以一位病患的亲身经历为例,来介绍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验案。
2018年初春,一位54岁的糖尿病患者小杜(化名)来到南征教授的门诊部求诊。
小杜的肾功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尿蛋白含量呈现明显增高,使得她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迅猛。
小杜还出现了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乏力、贫血等一系列消渴肾病的典型症状。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小杜最近一次检测的肾小球滤过率已跌至小于30ml/min/1.73m2,需要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针对小杜的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南征教授首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他认为小杜的糖尿病肾病已经到了不可纠正的地步,但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治疗空间。
南征教授采用了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养阴益肾为主要治疗思路的综合调理方案,针对小杜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南征教授针对小杜的消渴肾病病情,采用了糖尿病特效药物进行治疗。
这些特效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南征教授还对小杜的高血压和贫血进行了针对性的治疗,以减轻其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他还针对小杜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和尿蛋白含量增高的病情,对她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了指导和调整,并进行了中药治疗和草药熏蒸。
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杜的病情稳步得到了好转。
她的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贫血症状得到了缓解,肾功能也有所好转。
小杜的体重也逐渐回到了正常水平,精神状态和食欲得到了明显改善。
她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小杜的成功治疗,不仅使得她本人重获健康,更让南征教授的治疗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治疗手段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肯定和赞赏,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南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他在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方面经验丰富。
下面是一篇关于他治疗消渴肾病的验案,共2000字。
消渴肾病,是一种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量增多、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肢体浮肿等。
该病症状繁多,易与其他肾脏疾病相混淆。
传统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肾虚搭配体内湿热、瘀血等因素有关。
南征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针对消渴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南征教授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个方面。
中药治疗方面,南征教授主张针对肾虚、湿热和瘀血等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他认为,消渴肾病主要由于高血糖导致肾脏功能损害,所以首要任务是调理肾脏功能。
他常用的中药包括山萸肉、莲心、菊花、桑葚等,这些药物具有补肾、利湿、清热等功效。
南征教授还常常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的不同,个体化地调整中药的用量和配方。
他认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方面,南征教授主张通过调理人体经络,激活机体自身的防御和修复机制。
他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太溪、涌泉、三阴交等,这些穴位具有促进肾脏功能恢复和调节血糖的作用。
针刺操作时,他注重操作技巧和准确度,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南征教授还注意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如适当的饮食控制、合理的运动安排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病情。
通过长期的治疗实践,南征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他治疗过的许多消渴肾病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肾脏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南征教授还通过对患者体质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个体化的调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这些成功的案例,不仅为其他医生提供了治疗参考,也为患者提供了希望和信心。
南征教授在治疗消渴肾病方面,通过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个方面的综合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他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注重操作技巧和准确度,并关注患者的自我调理。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消渴肾病,又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的发生与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针对这一疾病,南征教授通常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下面介绍一个南征教授成功治疗消渴肾病的验案。
患者王先生,男性,45岁,糖尿病患者。
他最近出现了眼睛模糊、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尿量增多等症状。
经过检查,确诊为消渴肾病。
王先生来到南征教授的门诊求治,希望能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南征教授首先仔细了解了王先生的病情,并进行了详尽的体检。
根据他的病情,南征教授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两个方面。
中药方剂采用了具有清热利湿、益气养阴、凉血活血的药物组合,以达到调整体内阴阳平衡的效果。
其中包括黄芪、甘草、熟地黄、山药、知母等药物。
这些药物具有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
王先生在服用中药方剂的南征教授还提出了一些生活习惯调整的建议。
首先是饮食调节,建议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量。
其次是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
最后是定期复查和规范用药,持续监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南征教授还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在心理上给予了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
他耐心解答了王先生的疑惑,鼓励他对疾病保持积极的态度,勇于面对和克服疾病带来的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先生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眼睛不再模糊,食欲和体重也逐渐恢复正常,尿量也逐渐减少。
他的血糖和肾功能指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王先生对南征教授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他感激南征教授为自己带来的健康和希望。
消渴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即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损害。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饮食调养和生活调理。
一、病因病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主要是肾脏的阳虚衰弱,脏腑气血运行失常,体内湿热积聚等。
病机是湿热蕴肾,以及脾肾阳虚、肾阴亏损。
诊断主要依据尿糖阳性、尿蛋白阳性和肾功能不全。
二、治则治法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则为温阳下气、利水渗湿。
治疗原则是补益肾阳、清热利水、祛湿渗透、化痰祛风。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和养生保健等。
1.中药治疗主要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温阳补肾、清热利水、祛湿化痰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山药、桑葚、金银花、茯苓、泽泻等。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改善肾脏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八髎、涌泉等。
3.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肾部穴位和腰腹部,促进肾脏血液循环,改善肾脏功能。
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揉、推、捏、拍、拿等。
4.养生保健重点是控制饮食,避免过食甜食和高盐食物,合理膳食搭配。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三、饮食调养在饮食方面,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1.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当体重,防止肥胖。
2.避免过食甜食和高盐食物。
3.食物要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多食用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5.注意饮食时间和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饮食。
四、生活调理生活调理非常重要,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2.锻炼身体,适度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肾脏功能。
3.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4.合理管理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干货整理】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干货整理】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依据:(1)有确切的糖尿病史。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个月内连续尿检查三次UAER 介于20~200μg/min(28.8~288mg/24h),且可排除其他引起UAER增加原因者,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3)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0.5g/24h连续2次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者,可诊断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上凡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或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应考虑到糖尿病肾病。
同时应注意排除泌尿系感染和多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引起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蛋白增高的原因。
(二)疾病分期参考丹麦学者Mogensen提出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进行。
Ⅰ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体积增大,尿无白蛋白,无病理组织学损害。
肾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及内压均增高,其初期改变为可逆性。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
GBM增厚,系膜基质增加,GFR多高于正常。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持续在20~200μg/min或30~300mg/24h。
GBM增厚,系膜基质增加明显,出现肾小球结节型和弥漫型病变及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荒废开始出现。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
UAE持续200μg/min 或尿蛋白>0.5g/24h,血压增高,水肿出现。
肾小球荒废明显,GFR开始下降。
Ⅴ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GFR<10ml/min。
肾小球广泛荒废,血肌酐、尿素氮增高,伴严重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
消渴病肾病临床上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即西医早期糖尿病肾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Ⅲ期;中期,即西医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肾功能正常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正常者;晚期,即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存在肾功能损害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Ⅳ期肾功能不全和Ⅴ期患者。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早、中期患者。
一、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TCD编码:BNV068)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ICDTO编码:E11.221+N083)(二)诊断依据.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第二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1.疾病分期消渴病肾病分期参考丹麦学者Mogensen提出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
早期: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期;中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期,肾功能正常者;晚期:临床糖尿肾病存在肾功能不全者。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临床常见证候:气阴虚血瘀证;神疲乏力,四肢困倦,气短声低,五心烦热,心烦失眠,肌肤甲错,尿频量多,舌质暗红,少苔,脉沉细。
阳气虚血瘀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夜尿频多色清,畏寒肢冷,阳萎早泄,肌肤甲错、大便滤稀,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水滑,脉沉细无力。
阴阳俱虚血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夜尿频多,手足心热而手足背冷凉, 肌肤甲错,大便时干时稀,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肾病(TCD编码为:BNV068)和糖尿病肾病(ICDT0编码为:E11.221+N083)的患者。
1.疾病分期属于早、中期。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8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消渴病(TCD编码:BNV068)西医病名:糖尿病(ICDTO编码:E11.9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o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痹、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13年)。
空腹血糖(FPG)≥7.Ommo1/1;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1∕1;或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2111nimo1/1。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另,HbAICe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
(二)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消渴病前期、早期):脱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②阴虚火旺证(消渴病早期):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漫赤便秘。
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③气阴两虚证(消渴病中期):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脱腹胀满,腰膝酸软,虚浮便澹,口干口苦。
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④阴阳两虚证(消渴病后期):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漫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薰黑;畏寒肢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脱腹胀满,食纳不香,阳痿,面目浮肿,五更泄泻。
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2)兼证①瘀证:胸闷刺痛,肢体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心烦失眠,或中风偏瘫,语言骞涩,或视物不清,唇舌紫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临床上凡消渴病患者,出现泡沫尿(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眩晕(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或伴有视瞻昏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应考虑到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同时应注意排除淋证和肾风、肾水、支饮、心悸、眩晕等病证(泌尿系感染和多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引起的尿蛋白增高、肾功能损伤的原因。
2.西医诊断标准
(1)有明确糖尿病病史;
(2)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mg/mmol(30mg/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AER)≥30mg/24h(20ug/min)。
因尿白蛋白排泄受影响因素较多,需在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至少2次超过临界值,并且排除影响因素如24h内剧烈运动、感染、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明显高血糖、怀孕、明显高血压、尿路感染,可做出诊断;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损害;
(5)eGFR(CKD-EPI公式)> 30 mL/min/1.73m2。
※糖尿病肾病eGFR(CKD-EPI公式)< 30 mL/min/1.73m2请遵照“慢肾衰”诊疗方案。
(二)证候诊断
1.本虚证候:
(1)肺脾气虚:气短乏力,动则气促,自汗,易外感,纳差便溏。
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2)脾肾气虚: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
舌淡胖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3)肝肾阴虚:形体消瘦,潮热汗出,或盗汗,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咽干口渴,目睛干涩,大便干结,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舌瘦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4)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大便溏泄,尿少浮肿,或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
舌淡胖苔薄白或水滑,脉沉迟无力。
(5)气阴两虚:头晕、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尤甚,口干舌燥,夜尿增多,无心烦热,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数。
2.标实证候
(1)湿浊证:水肿,肢体困重,胸闷腹胀,便溏,呕恶纳呆,口腻味臊。
舌淡胖苔白腻或浊腻,脉濡或缓。
(2)湿热证:胸脘烦闷,头重且沉,口苦口粘,纳呆泛恶,渴饮不多,大便粘滞,小便黄赤,灼热涩痛。
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血瘀证:痛有定处,夜间加重,肢体麻木、刺痛,或偏瘫,肌肤甲错,口唇紫暗。
舌质黯淡或有瘀斑,舌下脉络色紫怒张,脉涩或结代。
(4)气滞证:急躁易怒,胸胁脘腹胀闷疼痛、时轻时重、部位移动、病情随情绪波动而增减,口苦咽干,嗳气,善叹息,腹中痞块、聚散无常、得矢气则减,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本虚证候
(1)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肺
①方药: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加减。
可选用黄芪、白术、人参、山药、防风、白扁豆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
(2)脾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肾
①方药: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可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精、山药、茯苓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
(3)肝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肝肾
①方药: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可选用生地、沙参、当归、枸杞、
麦冬、山萸肉、山药、女贞子、旱莲草、丹皮、泽泻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4)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
①方药:理中汤合右归丸加减。
可选用党参、干姜、白术、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杜仲、菟丝子、鹿角胶、丹皮、泽泻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5)气阴两虚治法:补气滋阴。
①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太子参15g 黄芪30g 茯苓15g 生地12g 山萸肉12g 牡丹皮20g 山药15g 泽泻10g 白术12g等药物加减;
2.标实证候
(1)湿浊证治法:利水化浊
①方药:五苓散、五皮饮加减。
可选用猪苓、茯苓、陈皮、大腹皮、
桑白皮等;呕恶纳呆,口腻味明显者,可加用苏叶、竹茹、陈皮、半夏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
(2)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
①方药:四妙丸、葛根芩连汤、平胃散加减。
可选用苍术、薏苡仁、
半夏、地肤子、石韦、萆薢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
(3)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
①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可选用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
枳壳、川芎、川牛膝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
(4)气滞证治法:行气解郁
①方药:四逆散加减。
可选用柴胡、当归、炒枳壳、白芍、茯苓、白术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
(二)西医治疗
ACEI或ARB类降压药应用以及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的系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