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上第十课乘风破浪教学设计

四美上第十课乘风破浪教学设计
四美上第十课乘风破浪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课乘风破浪课时 1

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

重点

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教学

难点

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探究学习

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

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

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欣赏了解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

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师生探讨

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

(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

4、师生交流写实性绘画的特点。

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尝试创作

1、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2)提供两幅船的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2、作业要求:

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3、学生作业。

五、评价交流

1、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板书设计

第十课乘风破浪

甲板部分的组成:

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作业要求: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课乘风破浪课时 2

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

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重点

教学

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难点

教学

课件

准备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二、认知了解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

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

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

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

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

(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

(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拓展思路

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六、学生制作

学生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七、游戏激趣

1、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2、质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启示。

板书设计

第十课乘风破浪

组拼船体的方法:

(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课乘风破浪课时 3

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

重点

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教学

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难点

教学

课件

准备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课件出示范品

1、分别展示学生作业。

2、观察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3、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船的外形特点,

4、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

⑵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⑶船仓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组合?

5、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边改边交流。

6、师生共同探讨写实性绘画特点。

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二、自主表现

1、欣赏艺术家笔下的穿。

2、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⑵提供两幅船的大型摄影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3、作业要求:

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庙会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

致刻画。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对比评析

1、展示优秀作业。

2、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3、欣赏大师地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一课城市美容师课时 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教学重点

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教学

难点

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

教学

准备

课件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一、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

引导学生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

方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

们来学一学。

谁来帮忙把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体动作跟这条线一样!

(请一名学生上台添画身体轮廓) XX画得怎么样?

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

(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

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

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

二、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动态线辅助的

方法,“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

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

我的“模特儿”?

三、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

首先,我们来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

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学生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

(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

3、整体画面的修饰:

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引导学生添画:

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

三、布置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学生做“模特儿”,其他学生进行写生。

四、作品展评。

师生共同欣赏、评论。

书设计

第十一课城市美容师

“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一课城市美容师课时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教学重点

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教学

难点

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

教学

准备

课件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环卫工扫地、擦洗、拖拉小车和傾倒垃圾的画面。引导学

生观察。

2、欣赏教材上《温暖》(原名《清洁工人的怀念》)一画。

对画面左下的题内容作解读。尊重劳动者,怀念周总理。

3、导入课题。板题:城市美容师

二、讲授新课研究方法

1、环卫工劳动的日常姿态是怎样的?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

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①扫地时身体向前傾、有些弯腰。

②双手分开握着把较长的扫帚、迈着小步、稍扭动身体。

③头戴帽子,雨天穿雨衣,他有规律、有节奏地不断重复。

④清洁、倾倒垃圾和推拉小车时的姿态和扫地又不同。

2、学生模仿扫地大街、清理、倾倒垃圾动作。

3、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扫地的样子。

4、强调手握工具的细节。进行几分钟的小训练。

三、观察教材把握要点

1、引导观察教材及另行收集的环卫工劳动的图片。同时关注衣服特点,

2、分析教材上扫地线描图例。

引导学生关注大体动态,简要轮廓,头、胸,双腿跨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扫帚把杆与双手的吻合、手握把杆的指掌关系和遮挡。

3、学生作品讲习。

4、作业要求:

记忆想象,大胆下笔。先画出环卫工人扫地或清理垃圾的大致姿态,再添画五官和手的细节。画出手握的工具,添画环境背景。最后添涂色彩至完成。

四、尝试创作个别指导

1、学生作业。

2、了解作业的阶段情况,作个别提示和指导。

3、对画的快又流畅的作业,观察展示。

五、作业评价课堂总结

1、展示学生完成作业。同学互评。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城市美容师

先画出环卫工人扫地或清理垃圾的大致姿态

再添画五官和手的细节。画出手握的工具,添画环境背景。最后添涂色彩至完成。

教学反思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一课城市美容师课时 3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教学重点

掌握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教学

难点

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

教学

准备

课件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思品教育

1、播放视频画面,展示城市社区各行各业场景里人们劳动生活的

情境。观看后教师讲评。

2、引入新课:板题:城市美容师

二、作品欣赏讲授新课

1、展示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

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

2、教师小结:

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劳动虽然辛苦,但劳

动也有劳动的美。

3、让学生叙述自己在家里、学校、社区做过一些什么劳动?心里

的滋味如何?回忆自己劳动时还有谁参加?在什么地方?周围有些

什么?

三、研究体验把握方法

1、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体验:同桌

互相模拟动作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2、教师用课件演示人体来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如头、胸、双腿的直立、弯曲、扭动,重心的平衡。

3、小结:

描绘表现劳动时,抓住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能使所画人物保持平衡不会摔倒。

4、对比教材上的两幅蹲下做擦洗劳动的线描图,分析琢磨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多了很多细节,有什么用?有助于丰富姿态的表现。在表现劳动的时候别忘了人物的面部表情,从教材上的图片和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同学们干得多起劲,从而很好地表现了热爱劳动的心情。

四、学生作业提示鼓励

1、学生作业。用记忆画的方法,加以合理想象,画一幅为社区义务洗公共设施的画。

2、作业要求:

回忆自己做擦洗设施的情境,姿态,表情,工具,环境都仔细画出来。

五、作业评价:课堂总结

1、展示学生阶段性作业效果,同学互评。

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城市美容师

作业要求:回忆自己做擦洗设施的情境,姿态,表情,工具,环境都仔细画出来。

教学反思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二课一模一样课时 1

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教学

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教学

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设计

教学准备

课件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优秀作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1、前提测评

2、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

生状况。

二、导入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

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板书《一模不一样》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

三、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1.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2.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3.构成方式:

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

(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重复渐变发射。

非规律性排列式特异对比。

四、作业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评价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一模一样1.基本要素;点、线、面:2.基本形

3.构成方式::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二课一模一样课时 2

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教学

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教学

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优秀作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感知:

1、出示一张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和特异现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分别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

小结:重复现象带来和谐、整齐之美,特异现象打破规律的单调感,变化的部分成为视觉的焦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2、说说自然界中还有那些特异的现象?出示图片。

3、引课板题:一模一样

二、探究方法

(一)寻找要素

1、根据特异构成作品,请学生观察并分析:特异构成由哪些要素构成?

总结:特异构成的组成要素——-基本形和骨式。

(二)认识基本形

1、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基本形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基

本形。

2、基本形的特点————简洁。

3、基本形的来源及分类。

(三)了解骨式图

1、根据四幅特异作品和骨骼图找出这四幅作品中相对应的骨式图。

2、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制作出骨式图?——折纸

(四)制作步骤

1、设计重复基本形。

2、设计骨式图

3、根据骨式图在相应的位置放置重复基本形。

4、设计特异基本形。

(五)欣赏图片,感受大小、方向、颜色特异构成,及更多的有创意的作品。

三、自主表现

1、设计一个基本形,用画,剪贴、印章,镂空刷的、底等方式做一个特异形的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交流

1、请学生上台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的意图。

2、学生互评,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一模一样(一)寻找要素

(二)认识基本形(三)了解骨式图

(四)制作步骤

教学反思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二课一模一样课时 3

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教学

重点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教学

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优秀作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与骨格图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几何结构图例

生:1.收集几何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实例,布置学习专栏。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情境设置

1、播放放学号鼓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特异场景。

2、提问: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这样在特异现象的场景吗?

3交流。

二、提出问题分析讨论

(一)、画家作品

1、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欣赏作品,并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讨论:

①画面运用了什么素材来表现?

②你认为画家想突出什么样的主题?

③如果画面中只运用重复的表现手法,会是怎样的效果?

2、师生交流、小结

引导、强化画面中运用特异手法的意义及作用,围绕特异形态在画面中的位置、特异形态与复形的关系,以及大小、构图等题

展开分析。

(二)训练

1、位置训练。

2、设计形态的训练。

3、小结:

(三)欣赏、分析学生作品。

三、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

发现、寻找、感受、记忆生活中特异现象的美,并将它描画下

来。

2、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价

1、自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与同学互相介绍自

己的作品,并简短评价作品。

2、欣赏、互评作品;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三课跟奶奶学手艺课时 1

教学目标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

重点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

难点

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

课件

准备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

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1、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

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3、师生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

理?花纹有什么特点?中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

纹。

③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

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

道具等。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

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合作完成剪纸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评价

1、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2、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第十三课跟奶奶学手艺

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③组合粘贴。

④添加道具。

立岗小学电子备课摸版

课题第十三课跟奶奶学手艺课时 2

教学目标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

重点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

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

教学

课件

准备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欣赏导入

1、讨论交流:根据图片及资料,你知道剪花娘子是谁?作品给你

什么感受?相比其他剪花特别之处在哪里?

小结: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以各种色彩纸套贴形熊丽丰富的效

果。作品展示了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

2、引课板题:跟奶奶学手艺

二、学习方法

1、欣赏中国民间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彩纸套贴剪纸的特别之

处。

想知道这些剪纸中的彩色套贴是怎么来制作的吗?

欣赏剪纸作品,以图中的狮子为例,教师讲解演示彩纸套贴的制

作过程。

三、尝试探索

1、练习:用彩纸套贴的方法制作一朵多层的花。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小结:

4、欣赏库淑兰奶奶剪纸的各种纹饰及创作方法。

四、自主创作

1、优秀剪纸作品赏析,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构思:

2、作业要求:学用库淑兰奶奶贴剪纸方法制作作品。

五、展示评价

1、自评: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说说自己的创作经验,

2、互评:谁套贴的纹饰最旬丽?你最欣赏。

六、课后拓展:

版式设计 全套教案

课程:版式设计 系院:美术系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09级5班 时间:2010.11—2010.12

《版式设计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01101612 课程名称:《版式设计Ⅰ》英文名称:Format designⅠ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3分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本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 版式设计Ⅰ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文字的韵律美感及书写规律;培养学生和训练学生快速设计和书写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版式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关系、设计要素及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的传达给读者。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字体设计基本概念和字体的基本功能;了解字体的发展简史及字体的类型,掌握字体绘写的基本方法与要求及字体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充分认识字体设计在商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字体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该结合实践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版式设计的讲解,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字体设计案例。因此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多准备实例素材,通过幻灯、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讲解,并通过校外课堂示范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版式设计步骤。从工艺与制作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文字的概述(共11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充分了文字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1.1 由图画到字体的演变 1.2 东方文字的发展历史 1.3 西方文字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文字的演变 教学难点:中西方文字的演变 (三)小结: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了解字体发展概况。 第二章文字创意的基本方法(共13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造型结构,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掌握字体设计笔画结构变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2.1 文字设计的目的和价值 2.2 文字创意设计的原则 2.3 中西文字的表征 2.4 文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汉字的基本造型结构

中班健康活动《乘风破浪》教案

中班健康活动《乘风破浪》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期是幼儿各种能力和动作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经历了从学会爬到学会走的这样一个必经的阶段。而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动作发展还处在发展阶段,动作还不十分的协调,要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首先要激发他们喜欢体育活动的情感。在《纲要》中也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游戏则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之中。因此,我设计了体育游戏:炸乘风破浪。让幼儿以海上勇者的角色参与活动,通过各种道具的帮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现固、练习跳,钻、爬,匍匐,投掷等协调一致的活动。同时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跳,匍匐,钻爬,投掷等能力! 2.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3.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对锻炼的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1.竹兜欢乐跳2.乘风破浪3.轻音乐雨的印记)轮胎4个,匍匐网2张,布钻洞2个,沙包人均一个 活动游戏规则及玩法: 1.幼儿平均分为两组 2.幼儿分别进行跳轮胎,匍匐网,钻布洞,投掷沙包到远处等运动后原路返回即可。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播放竹兜欢乐跳音乐进行运动前的热身活动。 2.老师故事导入活动(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大海上游玩,不过,要达到我们的目的地会有一些阻力,需要我们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变身海上小勇士来闯关,只有闯关成功才可以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才可以尽情的游玩。) 基本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并示范闯关各过程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匍匐前进爬网较难,老师可有针对性的讲解)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 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课题设计训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总之,通过强化版式设计创意能力,使版式设计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无限。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让设计者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主题思想表达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版式设计教案

《版式设计》教案 课程名称:版式设计课程编号:0042051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授课班级:02级艺术设计(1)班授课学期:04-05第1学期授课学时:48学时 总学分: 2.5学分授课教师:邱红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课程编号:00420510 1. 学分: 2.5 2.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3.总学时数:48 4.实验课时:4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1、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2、教学目标和任务: 版式设计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3、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核心内容是视觉思维方式引导下的形式语言研究与训练。 1)视觉思维的训练—-讲授视觉思维的基本理论,分析编排设计的视觉要素,培养以视觉方式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2)形式语言的训练—-了解编排设计表现的形式语言,掌握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描述、重构的方法。 3)表现手法的训练—-了解视觉语言形式表现的多种手法,自如运用多种体裁、材料、媒介、技法、效果。 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综合性要素提取与方法归纳,体现编排设计的内在形式元素建构,在内在规律与系统方法叙述中,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融合。以此为出发点,强化课程的功能,整合课程的结构,选择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的课题。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方式之一: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每位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课题,形成各具特色的内容与作业方式,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差异,正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供比较与选择的空间。 组织方式之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设计10-12个课题以系列课题的方式建构出“一体化课程”,以课题之间的串联关系形成内部结构,将一定的内容—知识以课程的方式进行逻辑组织。以此打破原来分离、琐碎的片断知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编排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课题练习体现的,而教学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就充分体现在课题设计的思维路径与方法中,并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效果。 1、过程性与生成性: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形式生成的理性方式与形式推导的逻辑过程。 2、思辨性与分析性:通过教学,尤其是课题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比较、选择及发展的方式方法。 3、认知性与开发性:通过教学,在课题训练中使学生的心智与能力得到综合面协调的发展。 4、民族性与时代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把握时代精神,从中外优秀民间、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 5、结合各级专业设计展览,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专业设计创作,踊跃参展,近年来有多幅作品获各类奖项,成果丰硕,在本省以及周边省份同类高校中特色显著。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突显课题设计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以课题的方式、资源、线索、内容、媒介、程序体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以分解与综合、趣味与理性、发散与交

行路难优质课教案

《行路难》教案 单位:济水一中 姓名:张则军 《行路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自主研讨,理解诗人苦闷、迷惘的心情。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二、情景导入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奉诏入京,但“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风光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这首《行路难》是在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时,为了表达了他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而作。 三、整体感知 1.了解乐府诗 屏显(1)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屏显(2) 2. 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1)大家听老师教师来读,感受李白当时失意而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学生活动(一) 学生齐读

学生划分节奏 学生试读(以第一句为例) 学生齐读全诗 学生试读(两句) 再读全诗(注意“抑”、“扬”) 学生再读 (2)说说你感受的诗中的美句 方法:拿起笔标注你认为的美句,然后准备在班上交流。 学生活动(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还要深入分析,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美好的场景来烘托他心情的不愉快,而且,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来写饭菜的丰盛、场面的豪华,更能突出作者内心抑郁和急切寻求出路的心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烦闷。 前几位同学都没扣住题干来回答,我强调的是“我感受到。”而你们说的是“。”请这位同学注意。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句话和标题紧紧呼应,最能说明当时的处境艰难。是不是李白真的要渡黄河,登太行山呢不是,这里是运用比喻是实在的表达自己无路可走的心情——多么艰难啊!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典故,写出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对从政仍有期待。(姜太公80岁还充满希望,我难道不应该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版面设计》课程教案

《版式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1、教学目标和任务: 版式设计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版式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2、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核心内容是视觉思维方式引导下的形式语言研究与训练。 1)视觉思维的训练—-讲授视觉思维的基本理论,分析编排设计的视觉要素,培养以视觉方式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2)形式语言的训练—-了解编排设计表现的形式语言,掌握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描述、重构的方法。 3)表现手法的训练—-了解视觉语言形式表现的多种手法,自如运用多种体裁、材料、媒介、技法、效果。 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了综合性要素提取与方法归纳,体现编排设计的内在形式元素建构,在内在规律与系统方法叙述中,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融合。以此为出发点,强化课程的功能,整合课程的结构,选择课程的内容,优化课程的课题。 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方式之一: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每位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课题,形成各具特色的内容与作业方式,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差异,正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供比较与选择的空间。 组织方式之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设计10-12个课题以系列课题的方式建构出“一体化课程”,以课题之间的串联关系形成内部结构,将一定的内容—知识以课程的方式进行逻辑组织。以此打破原来分离、琐碎的片断知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编排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是通过课题练习体现的,而教学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就充分体现在课题设计的思维路径与方法中,并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效果。 1、过程性与生成性: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形式生成的理性方式与形式推导的逻辑过程。 2、思辨性与分析性:通过教学,尤其是课题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分析、思考、比较、选择及发展的方式方法。 3、认知性与开发性:通过教学,在课题训练中使学生的心智与能力得到综合面协调的发展。 4、民族性与时代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把握时代精神,从中外优秀民间、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 5、结合各级专业设计展览,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专业设计创作,踊跃参展,近年来有多幅作品获各类奖项,成果丰硕,在本省以及周边省份同类高校中特色显著。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突显课题设计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以课题的方式、资源、线索、内容、媒介、程序体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以分解与综合、趣味与理性、发散与交

《乘风破浪》教案02

《乘风破浪》教案 教学目的: 让学生以“船”为主题,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线条、形状、色彩呈现出来。 教学重点: 1、学习了解船体的基本结构、种类; 2、灵活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任意组合,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任意组合,在画出船的大致外形基础上进行细画。 2、注意画面的布局、形色处理、周围环境的添画。 教学准备: 船舶模型或者图片、白纸2张、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第一张白纸,用3分钟的时间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怎么样才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新授: 1、资料欣赏:各种实物船模型、图片、书籍,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2、教师示范描画。将一幅学生作品进行细部添画。 3、师生交流小结:要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三、学生作业: 1、根据记忆画自己看到过的船; 2、根据自己带来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3、教师提供1-2幅船的大型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4、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第二课时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做木船 二、感知材料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课件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 (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 (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课件出示范品,分别展示组拼时的三类方法。 五、拓展思路 1.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版式设计教学大纲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教学,明确版式设计原理在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学习方法指导 1、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 2、强调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确定专题性课题设计及组织讨论,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 四、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概念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构成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导入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 1、传统中国书籍的版面术语名称 2、传统中国书籍的版式设计特征

第二章版式设计原则 [知识点提示] 版式设计整体概念理解 [重、难点提示] 建立对版式整体设计的意识 第一节整体性原则 1、主次分明 2、分类编排 3、设计元素处理 第一节简洁性原则 第三章版式设计原理 [知识点提示] 设计原理 [重、难点提示] 黑、白、灰与点、线、面的整体布局关系,协调性与空间第一节分类 1、同类合并原则 2、确定中心内容 3、邻近原则 第二节分区 1、黑、白、灰关系 2、面的构成 3、空白空间 第三节分栏 1、网格构成 2、版式设计中的线 3、重复原则 阶段性小结与讲评 第四章文字的编排设计 [知识点提示] 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编排 [重、难点提示] 标题、副标题与正文在编排中的关系、文字易读性 第一节字体 1、宋体 2、黑体 3、文艺复兴字体 4、巴洛克字体

《乘风破浪》教案 说课稿 反思

《乘风破浪》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七册中第13篇课文《乘风破浪》。下面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乘风破浪》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七册中第13篇课文,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引导学生从各方面研究、讨论目前船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本课以“我心中的船”为主线,带给学生无限的期待、无尽的遐想和无穷的创造欲。通过线条、形状、色彩把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具体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色彩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本课的教学。本课以实物投影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制作的技法、步骤。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过程与方法: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五、教学准备:纸、画笔等 六、教法和学法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运用谜语导入,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我在上《乘风破浪》这一课时,先谜语导入,再取出学生常见的船的图片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三)、想象激发法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而有效,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展示优秀的同龄学生美术作品,激发创造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利用这些来激励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与他们同龄学生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也想试一试的念头,甚至是想超越的愿望。

《版式设计与编排》教案

一、课程进度计划表 二、教案正文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念 1.教学目的:通过理论传授使学生了解版式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视觉表达语言,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传统中国书的版式设计形式。 2.教学重、难点:(1)重点:版式设计概念的理解;(2)难点: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3.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验(√),提问式教学(√),实验(√)。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 一、什么是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

《乘风破浪》教案

课题:《乘风破浪》湘美版四年级教材 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以“船”为主题,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线条、形状、色彩呈现出来。 2、大概了解船的用途、船的造型特点。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力、想象力。 4、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热爱生活的情结,放飞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 1、学习了解船体的基本结构、种类; 2、灵活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任意组合,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任意组合。 2、注意画面的布局、形色处理、周围环境的添画。 教学准备: 船舶模型、音乐、白纸2张、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有一个小孩,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的非常的贫穷,全村只有一台老旧的彩色电视机放在村长家,小孩每天放学做完农活和作业就跑到村长家和其他的村民一起去村长家看电视。一天,小孩和往常一样跑到村长家看电视。这天,彩色电视里播放着一个年近6旬的美国老人独自架船去环游世界。(播放与海有关的舒缓音乐)蔚蓝色的大海、天空,一群海鸥从老人头上飞过,他看着美丽的大海,一座座海岛,脸上露出了微笑。小孩被电视上美丽的画面和老人的精神吸引了,从此他有了自己的理想。同学们,你们来猜猜小孩的理想是什么? 2、师生交流 3、师小结:对,小孩希望自己的开着船架着理想驶向大海,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做小孩,放飞理想吧!今天,我们来学习《乘风破浪》。 4、板书:乘风破浪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己放到情境中去,开始引导学生想象,并及时鼓励。

(二)探究学习 1、引导生探究船的用途。 师:我们从电视、书籍和日常生活上都可以了解到有关于船的知识。同学们,你们来说一说,船有什么用途呢? 生汇报了解情况。 2、帮助生清晰概念。 师展示船舶模型,生根据模型交流分析船的用途。 3、了解船的不同造型。 师:请一两位同学上黑板来,在老师粘贴的白纸画一条船,其他的同学在下面讨论船有哪些造型。 学生评价学生画的船并说说自己所知道船的造型特点。 师展示模型生分析船的不同造型特点 师:我们可以把船看成一个梯形,用几何图形来分解,现在请一位同学用几何图形来分析老师手上模型,其他同学在下面在图画本上分解。 生来分析上台学生是否分析正确,与周围的学生交流,看看你们是否分析正确,说说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了。 设计思路:以模型为主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对船的用途和造型一个了解,在交流中开阔思维,以几何图形分析培养学生在艺术上的理性分析,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4、欣赏教材上的作品,师引导生分析他们的用色,构图。 板书:冷暖结合突出主体 (三)学生作业 1、根据记忆画自己看到过的船。 2、根据模型画船。 3、抓住船的特点进行刻画。 (四)作业点评 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色彩搭配,主体造型上进行点评。 1、生评生。 2、师评生。 教学后记:本堂课是以学生了解船舶,主要是锻炼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分析能力,大部分以生讨论分析为主,老师加以引导,大概的了解色彩的关系。

乘风破浪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乘风破浪湘美版四年级 美术上册教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乘风破浪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以“船”为主题,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线条、形状、色彩呈现出来。 教学重点: 1.学习了解船体的基本结构、种类; 2.灵活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任意组合,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任意组合,在画出船的大致外形基础上进行细画。 2.注意画面的布局、形色处理、周围环境的添画。 教学准备: 船舶模型或者图片、白纸2张、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第一张白纸,用3分钟的时间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怎么样才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新授: 1.资料欣赏:各种实物船模型、图片、书籍,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2.教师示范描画。将一幅学生作品进行细部添画。 3.师生交流小结:要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三、学生作业: 1.根据记忆画自己看到过的船; 2.根据自己带来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3.教师提供1-2幅船的大型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4.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第二课时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做木船 二、感知材料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课件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 (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 (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课件出示范品,分别展示组拼时的三类方法。 五、拓展思路 1.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课件演示各类船的图片 六、学生制作

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乘风破浪教案湘美版

第十三课乘风破浪 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工具的使用和材料的选择 教学难点:船舶造型的美观 教学准备:木工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尝试作业 (画印象中的船) 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资料欣赏 (看各种各样的船)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教师示范 (提供写实性绘画指导) 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 (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 4.师生交流写实性绘画的特点。

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自主表现(画自己目前看到的船) 1.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2)提供两幅船的大型摄影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2.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3.学生作业。 (五)对比评析 1.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活动二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二)感知材料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 (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 (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乘风破浪说课稿

《乘风破浪》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太阳城小学的美术教师王荣荣,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七册中第10篇课文《乘风破浪》。下面我将留意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乘风破浪》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七册中第10篇课文,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引导学生从各方面研究、讨论目前船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本课以“我心中的船”为主线,带给学生无限的期待、无尽的遐想和无穷的创造欲。通过线条、形状、色彩把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详尽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可以的色彩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光鲜而又精彩风趣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本课的教学。本课以实物投影为主,可以很清撤的展现出制作的技法、步骤。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收集船舶的图片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过程与方法: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制作一艘(木)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精心绘画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五、教学准备:纸、画笔等 六、教法和学法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深刻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简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运用谜语导入,生活中没滑稽是没趣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滑稽则是没趣的。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俳谐滑稽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松弛、更有用。我在上《乘风破浪》这一课时,先谜语导入,再取出学生多见的船的图片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三)、想象激发法 要想让美术活动开展得生动、开朗而有用,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展示优异的同龄学生美术作品,激发创造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我收集了许多优异的学生作品,利用这些来激励学生。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善的艺术品,然而在与他们同龄学生的眼里,这就是美,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也想试一试的念头,甚至是想超越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船》这一课我根据内容采用谜语“不着地,不腾空,一座高楼在水中。打一交通工具。”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运用或图片。示范和多媒体手段烘

版式设计教案

《版式设计》教案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视觉要素、构成要素,编排设计表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设计要素及其构成规律与方法,以及各种应用性设计的形式特点,使学生能够进行具有感染力的编排设计,从而使作品的内容更清晰、更有条理地传达给读者。 2、主要引导学生对平面编排设计的规律和方法进行认知与实践,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编排设计的规律性,并以优秀的布局来实现卓越的设计。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 1、理解基本概念:纸—平面—空间的关系、纸—色彩—感觉的关系。 2、掌握版面设计的形式法则: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等。 3、了解版面设计的创意:原则、造型要素、形式原理。 4、掌握文字版式的设计:文字版式的“性格”与“情感”。 5、掌握表格设计:视觉原理与规律。 6. 了解纸张、印刷知识,使设计的作业更加实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版式设计概述 一、版式设计概述 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家必须具备艺术修养和技术知识。 (一)版式设计的定义 版式[f or ma t] -指书刊等的版面格式 版面-(报刊、书籍的一)整页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送方式。传达信息,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 版式设计的范围,涉及到报纸、刊物、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招贴画、唱片封套和网页页面等平面设计各个领域。 第二章版式设计的原则 一、思想性与单一性 版面设计本身并不是目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客户信息的手段。设计师以往中意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以及与主题不相符的字体和图形中,这往往是造成设计平庸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成功的版面构成,首先必须明确客户的目的,并深入去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方方面面。简要的咨询则是设计良好的开端。版面离不开内容,更要体现内容的主题思想,用以增强读者的注目力与理解力。只有做到主题鲜明突出,一目了然,才能达到版面构成的最终目标。主题鲜明突出,是设计思想的最佳体现。 平面艺术只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与读者接触,这就要求版面表现必须单纯、简洁。对过去的那种填鸭式的、含意复杂的版面形式,人位早已不屑一顾了。实际上强调单纯、简洁,并不是单调、简单,而是信息的浓缩处理,内容的精炼表达,这是建立于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上。因此,版面的单纯化,既包括诉求内容的规划与提炼,又涉及到版面形式的构成技巧。 图1:以产品本身作诉求重点,充斥整个版面, 显得突出醒目。

版式设计教案设计

版式设计的基本版面类型 教学目的:在变化与统一是设计的总法则的统领下,编排与版式设计有各种具体版面形式,初步理解每种类型的设计方法和特点,掌握主要的几种编排与版式设计版面类型。 教学重点:骨格型、满版型、分割型、对称型版式类型的设计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在版式设计的所有版面类型中,骨格型的版式设计最不易掌握;在大量信息文字图片处理上,怎样突出重点,让版面达到构成上的和谐与组织上的合理,传达上更条理清晰。教学时间:2课时 讲授内容: ●上节课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复习3分钟提问法 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有哪些以及特点? 学习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既帮助我们克服在设计中的盲目性,又为设计前的思考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1.单纯与秩序是求取有机的整体; 2.对比与调和是求取强调的效应; 3.对称与均衡是求取稳定的因素; 4.节奏与韵律是求取情调的悦意; 5.虚实与强弱是求取主次陈述。 ●版式设计的基本版面类型导入前讨论7分钟演示法结合讨论法

1.老师演示少量电影海报,活跃上课氛围,并提问:“平时同学们看哪些电

影,有留意海报有哪些不同编排形式?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三分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3.老师表扬发言同学后,引出今天上课主体:版式设计基本版面类型。 结和图片讲解每种版式设计类型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设计感受能力。35 分钟演示法(图文讲解版式的基本类型)版式的基本类型有骨格型、满版型、上下分割型、左右分割型、中轴型、曲线型、倾斜型、对称型、重心型、三角型、并置型、自由型和四角型等13种。 重点讲解:骨格型、满版型、分割型、对称型版式类型的设计方法和特点。 一、骨格型 图形或文字在版面编排中,总是按照某种规律,在版面中作某种倾向性的排列,这种隐藏的规律性在平面的空间设计中即称为骨格。在编排与版式设计常以分栏的形式出现,如二分栏、三分栏的编排与版式设计。达到构成上的和谐与组织上的合理,传达上更条理清晰。 二、满版型 版面以图象充满整版,主要 以图象为诉求,视觉传达直观而 强烈。文字的配置压置在上下、 左右或中部的图象上。满版型给 人以大方、舒展的感觉,是商品 广告常用的形式。

文字版式设计课程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版式设计概念 [课程导入] 当我们面对设计主题,有了一个好的设计创意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一创意表现出来。设计创意的表现元素不外乎图形(或图片)、标题字、正文和色彩,这些,统称为版式设计的四大元素。 可以说,任何具体的设计,最后都会落实到对这四大元素的编排上来。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每进入到一门新的课程环节,要习惯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这门课程将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门课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这些要素有什么用? 需要怎样才能使它们结合起来达到设计目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我们的课程教学!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何谓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优秀的版式设计,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版式设计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诸如广告、包装、报纸、杂志、书籍、宣传手册、CI、网页设计等(见图)。 版式设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四大要素的构成关系。 课题设计训练的目的: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熟练掌握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构成关系。 总之,通过强化版式设计创意能力,使版式设计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无限。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让设计者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主题思想表达的版式创意设计,使版式设计更有情趣、更富内涵、更显新颖。 第二节传统中国书的版式 一、书的形态 中国有着三千多年辉煌的书籍艺术史。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甲骨刻辞、钟鼎、石刻、简策、帛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一长串千姿百态的书籍形态,在此我们介绍几种重要的传统书装。 1、简策 中国图书的正式形成大概在商代中叶,刻写在竹木简上并用带子串连起来的“简策”。竹简的编连方法是“简”的上下各打一孔,用丝线或韦穿在一起,策的第一简正面是白简,但反面刻着书名,卷起后书名正好朝外,起着封面的作用。 2、卷轴 商代中叶,用丝织品、帛箔作材料,上抄文字,围中心棒轴卷作而成的“卷轴”。东汉蔡伦改进和完善了造纸技术,此后,纸质材料逐渐成为卷轴的主要选料。 3、经折装 以一张长方形纸为单位的“折叠本”,每页中间串扎细绳成册。后又受印度贝叶梵经的启示,将书页按序粘接起来,加以折叠,上下夹木板做表封,称之为“经折装”。这种变化意味着书籍形态从原来的“卷”式向册页翻动的形式过渡,这是书籍史上的进步。 4、蝴蝶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