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商大家族的兴衰
曾经富可敌国的八大晋商,为何最终集体覆灭?

曾经富可敌国的八大晋商,为何最终集体覆灭?晋商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商帮,跟潮商和徽商一起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商帮。
八大晋商人们常说的晋商,是以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为代表的山西财团。
在清代,全国排名前10位的大财团总部都在山西,缔造者也都是山西人。
晋商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商帮之首,称雄中国商界5个多世纪。
据史料统计,在明末,山西几个县城的富户,总资产就价值一亿两白银。
晋商鼎盛时期,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
晋商业务扩展甚至拓展到了俄国甚至欧洲等其它海外国家,其财富惊人、富可敌国。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比辉煌的晋商一脉,在后来逐渐衰败,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让人唏嘘。
以“诚信”和“团结”为宗旨的八大晋商,为何会集体覆灭?国运衰退“八大晋商”兴起于明初,衰败清末,晋商的崛起离不开政治。
众所周知,满清入关以后顺治皇帝册封了山西八大商业家族。
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明末的时候,曾经铤而走险为满洲政府和军队输送了大量被明朝政府禁运、禁售的战略物资,为满人发展壮大、挥师入关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此之后,“晋商”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商帮命运跟满清的国运联系到了一起。
也就是说,晋商兴亡跟大环境有关;满清繁荣则晋商昌盛,满清衰败则晋商遭殃。
清朝时期国力衰弱,百姓穷困潦倒,人民没有购买力,晋商业务就受到影响。
大清持续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也是晋商衰亡的主要原因。
这种政策限制了晋商业务,削弱了其竞争力,也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明清山西商人得益于政治,也终结于政治。
他们崛起的时候,就是把政府作为靠山,享有许多特权,可以垄断经营牟取暴利。
可是一旦朝代灭亡的时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山西商人就难以独善其身。
如晋商中实力最强的志成信票号,在庚子事变后,曾向南方大量放贷;但几年后辛亥革命爆发,这些资金无法收回,被迫倒闭。
志成信票号的遭遇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
由于政局动荡和改朝换代,晋商放出去的款,很多有去无回,只能关门。
地域原因晋商消亡跟国家政策有关,跟晋商思维有关,也跟地域有关,三者有内在联系。
明清晋商的兴起及其衰亡

明清晋商的兴起及其衰亡明清晋商的兴起及其衰亡一、什么是商帮?明清有哪些影响较大的商帮?“商帮”是中国历史上由地域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商业集团。
商帮是在古代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的流通范围在本地狭小范围内满足不了需要了,因此就需要结帮联伙走出去采购或者是推销。
作为一个“商帮”,应该是具备五个条件,第一,在这个地区要有相当发达的商业;第二,有一批积累了大量资本的巨商作为中坚;第三,在经营、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于其他商业集团的特点;第四,许多独立的商家出于经营和竞争的需要组成以地域为纽带的松散联合;第五,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按照这些条件,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山西以晋中为中心的晋商,歙县、婺源等徽州六县的徽商,与晋商同时兴起、亦被称为晋商小兄弟的陕商,临清、济宁、聊城、烟台这一带的鲁商,以龙游县为中心(包括常山、衢县和江山五县)的龙游商,西洞庭山(现在吴县的东山镇和西山镇)的洞庭商,江西由人口流动形成的江右商,以浙江为中心的浙商,苏州西南吴县境内太湖中东、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闽商,以广州、佛山一带为中心的粤商。
这十大商帮大体上崛起于明清时期,尽管时间并不相同。
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商人。
历史上,山西商人称为晋商。
晋商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以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
晋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真正崛起在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二、晋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明清晋商兴起于明初,其兴起原因主要是:第一、明政府为北边各边镇筹集军饷而推行开中制,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明初开中制是明代统治者为了军事目的而创设的一种招商代销制度。
由于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着盐的生产和盐的专卖权,可以根据边防军事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出榜召商。
应召商人则把政府需要的粮食实物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换取盐引(贩盐专利执照),然后凭引到指定盐场支盐,并在指定行盐地区销售,这套制度就称作“开中”。
浅析晋商的兴衰

M 丨经营管理J在中国历史上,晋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时代,晋商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执全国内外贸易之牛耳,盛极一时,以雄才善贾饮誉海内外,创造了显赫的业绩。
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日趋成熟的秩序,处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的现代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晋商长达5个世纪的商业活动有很多成功和值得借鉴的经营管理模式,我们应当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传统的原则上,鉴别地把握晋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精华之处,这对我们现代企业建设提供了很多现实性的启示。
一、晋商的成功之道1、善于把握商机是晋商崛起的首要条件晋商的兴起,始于明朝开中制政策的实施。
所谓的开中制,与长城有关,长城是古代封建王朝抵御外敌的重要防线,驻守长城的经费每年要花费白银千万两以上。
山西行省本着为国排忧解难的原则,上奏了名为“开中法”的奏议,即借助商人的力量将粮草运往边防,奖励这些商人贩运、出售盐的凭证,也就是盐引,商人凭借盐引到盐产地管理机构领盐,通过售盐赚取利润。
军粮改为民运,为晋商的发财创造了历史机遇,晋商借势而起,不断发展,最终成为能与徽商抗衡的大商帮。
对我们现代企业而言,商情变化多端,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机遇,现代企业家不仅要培养长远的战略目光,更要重视和把握市场变化,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强抓先手,快人一步,掌握经营的主动权,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
2、晋商精神是晋商成功的内在动力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差,天寒地瘠,生存条件十分艰难。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成长的山西人,能从大漠风沙、崇山峻岭之间走出一条沟通四海财富的商业之路,与其开拓进取、勤劳刻苦的创业精神,帮靠互助、共同壮大的群体精神和义利并重、以义制利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
首先论其开拓进取、勤劳刻苦的创业精神。
明清时代的山西商人大都白手起家,往来于“茶马之路”,贩茶于福建、湖南,销售于沙漠之北,千山万水,穿越沙漠瀚海,条件的艰苦难以想象。
2、晋商兴衰史

2、晋商兴衰史
晋商浮沉有三波:
1、明初为了解决戍边的粮食问题,允许晋商以粮换盐,造就了一批盐商,明中页以后蒙古边患减弱,官兵屯田即可解决寄养,所以一代晋商就这么没落了
2、中国两千多年都是银本位,但是银两的运输非常不容易,清末一个聪明的晋商发明了票号兑换制度,第二波的晋商开始崛起;由于太平天国的冲击,政府开始大规模依赖晋商的票号兑换,造就了晋商的崛起,但是随着19世纪外国银行的涌入,单一的票号汇兑也穷途末路,在1914年走到了尽头
3、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对能源的依赖越加明显,此时占据煤炭资源优势的晋商迎来了第三波崛起机会,但是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以煤炭为支撑的晋商也逐渐没落纵观晋商的三起三落,作为后人我们要总结,要居安思危。
三代晋商都是何等辉煌,但是有可能也是荣光中迷失自我,没有居安思危,有点觉得这就是万里长城,万年的功业,殊不知梦幻泡影,一朝天变,再不复当年。
作为现代商业我觉得核心产业是必须的,但是产业多样化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种风险的把控。
另外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资源诅咒,这在晋商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大富大贵了一批人,但是整个地区的经济还是如此的萧瑟,前两次的晋商事迹可能无据可查,但是作为新中国的晋商,谁不知曾经的煤老板,何等的辉煌,可是这样的煤老板往往出自一个贫困县,为何?因为没有让资源为我们服务,反倒被资源禁锢了思想,躺在资源上安然享乐。
应该多向沿海学习,学习他们的思想,协作、交流、上进!。
MBA案例分析:晋商的兴衰成败

案例6:晋商的兴盛衰落一、晋商明初兴起的原因(一)拥有高额消费区。
导致晋商兴起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明朝为防范蒙古人的戍边措施。
1368年建立的明朝,把蒙古统治者驱逐出了中原大地。
为了防范蒙古人骚扰和入侵,明王朝从东北的鸭绿江直至西北的嘉峪关,设立了九边重镇,这就人为地造就了一个高额的消费区。
(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山西背靠蒙古草原,南接中州河南,右连陕西,左屏河北,位于这两种经济区域之间。
因此,山西就自然而然充当了促进相互联系和彼此互补的这一角色。
作为农耕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中原地区,自古需求游牧经济文化的某些补充。
只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文化区域,就存在着这种互补。
同样,中原先进的农耕社会对蒙古游牧地区在各个方面的“汉化”和补充性更强,也更全面。
无论持久的“汉化”,还是时断时续的“互市”,从未隔断过这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联系。
晋商就是从明代开始,做边贸生意渐渐壮大的。
(三)明朝"开中制"政策的实施。
为解决兵马的生存和需要,近薄九进重镇的山西的大商小贩,捷足先登,蜂拥而至,操起贩运各种货物的生意。
晋商主要是做“食盐”生意崛起的。
因为明王朝最初实施“开中法”,即商人输粮供边塞军士食用,王朝付商人盐引,商人凭盐引到指定盐场和指定地区贩盐。
由于盐是专卖品,获利颇丰。
晋商抓住时机,以地缘优势,借“开中法”捷足先登而兴。
(四)山西矿产资源丰富,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当时已初具规模,这又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晋商逐步走向辉煌。
(五)外出开拓市场和股份制的施行。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晋商的商业组织开始出现。
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朋合营利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晋商常胜不衰的原因晋商能够在400年里常胜不衰,主要归功于安定的政治条件和自身的创新。
首先在康雍乾时期,国内政治安定,农业生产发展,商品货币经济活跃,为晋商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是晋商最后发展出来合伙经营的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晋商的崛起与衰落及其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晋商的崛起与衰落及其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晋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集团之一,起源于山西省晋中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传奇。
晋商的崛起和衰落,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晋商的崛起晋商的崛起始于明朝,当时山西地区的商业繁荣,晋商以其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强大的资本实力,逐渐崛起。
在清朝时期,晋商更是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
晋商的崛起离不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
晋商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家族企业为基础,通过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晋商的经营理念则是以诚信为本,注重信誉和口碑,以此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晋商的衰落晋商的衰落始于清朝末期,当时中国经济遭受外部侵略和内部动荡的双重打击,晋商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晋商的家族企业模式也逐渐失去了优势,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晋商的商业模式逐渐落后。
晋商的衰落也与其经营理念有关。
随着社会的变化,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晋商的诚信和口碑优势逐渐被其他企业所超越。
此外,晋商的家族企业模式也容易导致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管理混乱,进一步加速了晋商的衰落。
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晋商的崛起和衰落,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晋商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强调诚信和口碑,这对当代企业也同样适用。
企业应该注重诚信和信誉,以此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其次,晋商的家族企业模式虽然已经落后,但家族企业的优势仍然存在。
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形成一个稳定的商业网络,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晋商的衰落也提醒我们,企业要不断创新和改革,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晋商的崛起和衰落,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企业应该注重诚信和信誉,发挥家族企业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改革,以此赢得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古代家族企业堕落的晋商

古代家族企业堕落的晋商一、古代晋商家族企业的兴起古代晋商作为中国古代商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家族企业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晋商家族以其商业头脑和经商技巧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丝绸、茶叶、盐、铁等商品的贸易,通过沿海贸易和长途贸易带来了可观的财富。
晋商家族企业因其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而得以延续和发展,代代传承,规模日益庞大。
二、晋商家族企业的衰落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晋商家族企业在明清时期逐渐走向衰落。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明清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封闭政策,加重了晋商家族企业的经营压力。
此外,社会变革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也对晋商家族企业产生了消极影响,许多晋商家族企业被迫关闭或转行。
三、堕落的原因分析1.政策变动:明清时期政府实行封闭政策,限制商业活动,使得晋商家族企业难以继续繁荣。
2.商业环境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贸易方式和商业模式逐渐失去竞争力,晋商家族企业未能适应新的商业环境。
3.家族纷争:家族企业内部的纷争和不和导致了企业的分裂和衰落。
4.传统的经营理念:晋商家族企业沿袭传统的经商思维和模式,未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导致了企业的困境。
四、反思与启示古代晋商家族企业的衰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在现代社会,企业家要不断学习、更新经营理念,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家族企业要重视家族文化的传承,解决家族内部矛盾,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古代晋商家族企业的堕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只有不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经营策略,才能使企业蓬勃发展,继续传承家族企业的辉煌传统。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嘿,你知道吗,晋商文化的兴起和衰落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咱们
得感叹一下晋商的聪明才智啊。
他们呀,知道抓住商机,积极进取。
他们家族世代经商,靠着和外地商人交流,学习先进的商业技巧,算
得上独具慧眼啊。
听着,这儿有点儿揪心,晋商的繁荣也是有原因的。
你瞧,晋商
那时候热衷于投资商业和房地产,他们聪明地利用财富来获取更多的
财富,好似一只巧妙的钓鱼者,一网打尽。
他们道高一尺,鬼低一丈
地在货物流通领域中横冲直撞,最终累积了巨大的财富。
可惜啊,光彩不再,晋商的衰落也是历历在目。
唉呦,一切都要
从内外因素说起呀。
从外部来看,嘿,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
的入侵,让晋商难以翻身。
他们的生意遭到了破坏,市场受到了限制,可怜的晋商们都有些措手不及。
说来也怪哟,晋商的文化观念也在衰落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尽管
他们有商业头脑和广阔的商业网络,可是他们的世袭观念、门阀意识
在商业竞争中显得有些束手束脚。
短视眼光和对新变革的抵触,让年
轻一代的晋商们失去了创新和活力。
没错嘞,晋商文化的崛起和衰落可谓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
嘿,
不过不要忘了,历史的变迁是无法改变的。
晋商的辉煌终将成为过去,但他们的精神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嗨,就让我们怀念他们的智慧和勇
气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晋商大家族的兴衰
摘要
晋商,顾名思义,晋商是指山西商人,山西简称为“晋”。
晋商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票号。
“票号”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
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
山西商人的活跃,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到明代已在全国享有盛誉。
清代初期,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迹。
关键词:晋商票号兴衰
在上了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这门课后,颇有感触,那么本文就研究一下晋商各家族大院的兴衰,本文从太谷曹家,祁县乔家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来简单的了解那个时期晋商的发展历史。
了解山西的晋商文化,可以选择参观山西的诸多的晋商大院,如太谷曹家三多堂,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祁县县城的渠家大院、灵石静升镇的王家大院、榆次东阳镇车辋村的常家庄园。
那么本文简单的论述一下山西的几个有名的大院的家族兴衰史。
要了解晋商的大院的兴衰史,就要先简单的了解一下晋商的兴起原因,我简单的总结一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明政府为北方各边镇筹集军饷推行开中制(明代统治者为了军事目的而创建的一种招商代销制度),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2.山西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物资交流的要冲,具有有利的地理条件。
3.明代山西盐铁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4.晋人勤俭,礼让,诚信的民风是晋商兴起的人文因素。
首先,本文就太谷的曹家三多堂的兴衰史做出分析:
曹氏原住晋源县花塔村(今属太原市晋源区),明洪武年间迁至太谷县北恍村。
曹氏发迹,始于明末清初人曹三喜。
当时三喜为谋生,随人至东北三座塔(在今辽宁朝阳县),租地种菜、豆类。
辛苦经营多年,日渐发达。
此后,曹三喜又将商号开办到赤峰、凌源等地,经营范围也扩展,后来又在沈阳、锦州等地设立商号。
这样,曹氏已成为关外大商。
开始了向外业务的扩大。
开始了开辟茶路,并走向了鼎盛,集巨资创办票号,最后还是走向了衰落,我认为曹家票号衰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在当时的小农经济环境下,曹家不是把所赚的资本用于投资更大规模的生意,而是在家乡太谷建房买地。
影响了资本的流通。
2.从一个原始耕种的农业社会中走出来的曹家,巨额财富的积累使他们的后代过上了不思进取的生活,
3.还有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战乱不堪,经济环境不稳定,不利于票号和金融业的发展。
了解完太谷曹家,接下来本文就祁县乔家做出分析,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和结论。
-----
发家:乔家始祖乔贵发,祖居祁县乔家堡,因其父母双亡,早年常为人帮佣,乾隆初年与秦姓结为异姓兄弟,一同出走口外,稍有积蓄,便销豆腐、豆芽、切面及零星杂货。
二人苦心经营,生意日见起色。
但后来又一度亏赔,几乎歇业。
再后来通过贩卖黄豆等,利用时差,大赚了一笔,秦、乔认为此乃复兴基业起点,乔氏以在中堂、大吉堂、进修堂、德兴堂名义,买卖日益兴隆。
兴盛:又向国内各大中商埠发展,先后在京,津、东北、长江流域各城镇设立商号。
光绪十年(1884)又设大德通、大德恒票号。
大德通票号最初资本6万两,最后增至35万两。
大德恒票号资本10万两。
二票号在全国各地有20多个码头(分号)。
清末乔氏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1000万两以上,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有资产数千万两。
那么,乔家为何会如此兴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重要要素————
1.重视教育及对后代的培养,开办家族教育,并且家教极其严格,规范了后代的行为习惯,为乔家的长盛不衰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2.乔家能有远见卓识,通过金钱,借机赢得政府的支持,从而获得了大肆扩张的机会。
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3.与当时的晋商各大家族联系较为紧密,有良好的外部条件。
分析了太谷曹家和祁县乔家的兴衰史,已经可以从中得出晋商各大家族共同的衰落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战争的影响,时局动荡,各地分号遭受空前打击,票号所采用的镖局的运输方式已经被时代所逐步淘汰,从而影响了票号的发展。
2.西方银行业在中国的强势发展,给中国传统体制下的票号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甚至阻碍了票号的发展。
3.晋商所依靠的政府力量的倒台,即清政府的倒台,使晋商的官方支持丧失。
4.后代子弟的不思进取,骄奢淫逸,奢侈浪费,使家财很快散尽。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票号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晋商的辉煌已经是过去,那么,留下来的又有什么呢,只有那些大院在无力的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当然,我们可以从晋商的兴衰史中得出很多的经验,对于我们当代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1];王永江宋龙,《山西票号的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35页
[2]; 刘建生;《晋商史料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第87页2001年,第87页
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