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7章 (1)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7章 (1)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7章 (1)

第三章习题答案

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

一、电子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

一、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

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

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

C. 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

3. Co(NH 3)+36和Fe(H 2O)+

36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

表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 3)+36:??=f 氨×g 钴=×= kK =22750 cm -1

P =23625 cm -1

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

15%到30%,综合考虑后Co(NH 3)+

36是低自旋。

Fe(H 2O)+

36

:??=f 水×g 铁=1×14=14 kK =14000 cm -1 P =29875 cm -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 6为O h ,ML 4为T d 或D 4h )

Cr(H 2O)+

36;3d 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Ti(H 2O)+36

,3d 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 Fe(CN)-46,3d 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CoCl -24:3d 7,配位轨道sp 3

杂化,高自旋,T d 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

不畸变;

Pt(CN)-24 dsp 2,5d 8,低自旋,四面体场,D 4h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ZnCl -24

:3d 10,sp 3杂化,无简并,不畸变; Cu(en)+23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

FeCl -4,3d 5高自旋,配位轨道sp 3

杂化, T d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Mn(H 2O)+26:3d 5,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5.为什么FeCl -36是无色的,CoF -36具有蓝色?

FeCl -36中Fe 3+离子高自旋,有5个d 电子分填充在5个不同的轨道,所以

基态离子谱项是6S ,产生的基态光谱项是6A 1g ,激发态中没有相同多重态谱项,电子跃迁禁阻,溶液为无色。

CoF -36

中Co 3+是d 6电子组态,根据??= B /B 0、(1-?) = h x ·k M 、表3-13和表3-14可以求出B =(1-h x ·k M ?B 0=××1050=772.8 cm -1。772.8 cm -1是橙色

光吸收光谱(书P113),所以CoF -

36的透过光为蓝色光,溶液呈蓝色。

(橙色的互补光是蓝色)

6.Cr(H 2O)+36的光谱图上观察到1~ν=17400cm -1和2

~ν=23000cm -1,指出它们对应于何种谱项间的跃迁?计算?和B 值?预测第三个吸收峰的位置? Cr d 3

即? =σ1=17400cm -1,σ2=23000cm -1化简得B =529.5cm -1 再将? 和B 代入σ3可得σ3=31742cm -1

9.说明产生下列化合物颜色的原因:

FeF -

36无色,

FeCl -4黄色, FeBr -4红色

FeF -

36中心金属离子为d 5组态由于没有自旋多重度相同的d -d 跃迁方式,溶液

为无色。

而FeCl -4与FeBr -

4主要是L -M 跃迁所致;在L -M 跃迁中v 1的能量变化次序与Cl >Br >I 的电离能的降低次序一致;FeCl -4到FeBr -

4的跃迁时v 1降低,吸收

光由紫光变为蓝绿光,所以透射光也就是溶液呈现的光由黄光变为红光。(红色

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

13.下列化合物哪些有轨道磁矩的贡献:

(I -


~SCN -

<(NH 2)2CO

~CH 2(COO)22-

< H 2O

< C 5H 5N ~NH 3~PR 3

~CH 3-~C 6H 5-

FeCl -

24:高自旋sp 3杂化,T d 对称,e 轨道有一个单电子,但无等价轨道,t 2

轨道有3个单电子,所以没轨道贡献。

Cr(NH 3)+36:O h 对称,t 2g 轨道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没有轨道贡献。

Fe(H 2O)+26:O h 对称高自旋,t 2g 轨道两个未成对电子,xz 和yz 轨道等价,有

轨道磁矩。

Fe(CN)-36:O h 对称低自旋,t 2g 轨道一个未成对电子,有轨道磁矩。

14.Cu(en)2(H 2O)+22具有畸变八面体结构,在光谱图上的17800cm -1出现一个

吸收峰(I. Bertiniet. al. Inorg . Chem ., 19, 1333(1980)),假如考虑旋-轨偶合,计算该离子的磁矩。

?o =17800 cm -1=10 Dq ,d 9组态的基谱项是E g ,激发态谱项是T 2g 所以在O h

场下不应该有轨道贡献,畸变后,轴向拉长,应该是D 4h 对称性,单电子不在等价的简并轨道上,所以也不应该有轨道贡献。如果考虑轨道贡献,可用公式

)1()1(4+++=+L L S S L S μ,其中S =1/2,L =2,则μS +L =3 .。

用精确公式n d >5; λ=-ξd /n =-830/1=-830 cm -1 (n 是单电子数)因为d 9组态的基谱项是E g 是所以α=2;

μeff =μ0*(1-αλ/10Dq) =*(1+2*830/17800) =

15.Os 4+离子的八面体配合物具有42g t

八面体4

2g t 组态应该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按正常计算应该是

)2()1(2+=+=n n S S s μ= .,而实测值远小于理论值。

用精确公式n d <5; λ=ξd /n =ξd /2>0 (n 是单电子数) (1-αλ/10Dq)<1

μeff =μ0*(1-αλ/10Dq)<0 2.449μ=== 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旋轨道偶合对磁性造成的影响。

第四章

1.如何利用活化参数判别反应机理,利用Al 3+和Ga 3+水合离子的水交换反应为例加以说明。

答:对于气相反应和在溶液中由反应物到形成活化配合物时的溶剂化能的变化可以忽略的反应,大而正的?H ?和?S ?值(过程中多半伴有键的断裂和质点数的增加),强烈地示意过渡态只有解离的活化模式,反应机理为D 或I d 机理。小而正的?H ?和负的?S ?通常反映缔合的活化模式,反应为A 或I a 机理。

从表4-2中的数值可以看到,对Al 3+和Ga 3+的水交换反应的?H ?分别为·mol -1和 kJ ·mol -1,这样大的差值示意这两种合场离子的水交换反应经由不同的机理进行。Al 3+的?S ?=117J ·K -1·mol -1,这一大而正的数值强烈地示意反应是通过解离的活化模式进行的。Ga 3+的?S ?=-92J ·K -1·mol -1,则有缔合的活化模式。这些情况也与金属离子的结构相吻合,Ga 3+离子的体积较大,形成配位数增加的过渡态较容易。

2.写出[Co(NH 3)5NO 3]2+的酸式水解和碱式水解反应机理,用方程式表示之。 酸式水解:

[Co(NH 3)5NO 3]2+=[Co(NH 3)5]3+ +NO 3-; [Co(NH 3)5]3++H 2O=[Co(NH 3)5 (H 2O)]3+ 碱式水解:

[Co(NH 3)5NO 3]2++OH [Co(NH 3)4(NH 2)NO 3]++H 2O ; [Co(NH 3)4(NH 2)NO 3]+→[Co(NH 3)4(NH 2)]2++ NO 3-; [Co(NH 3)4(NH 2)]2++ H 2O →[Co(NH 3)5(OH)]2+

3. 对于在溶液中Co(Ⅲ)配合物的取代机理,下列事实有何重要意义?

(1)酸式水解的速率定律总是为速率=K A [Co(NH 3)5X]2+

(2)经常观察到离去的配体X -不是直接被进入的配体Y -取代,而是首先有水进入,然后再被Y -

取代。 (1) 说明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 3)5X]2+

[Co(NH 3)5]3+ + X -

(2) 同样说明了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 3)5]3+ + H 2O

3)5H 2O]3+

[Co(NH 3)5H 2O]3+ + Y -快

[Co(NH 3)5Y]2+ + H 2O

4. 对于[Cr(NH 3)5X]2+的水合反应,实验上在50℃时测得其反应速率为:

X - K aq / S -1 NCS - ×10-4 Cl - ×10-4 Br - ×10-4 I - 102×10-4

说明这些反应的机理。

配离子半径增大,配离子与金属之间形成的键长也增大,键能减弱,容易断裂。从题目中可知,水解速率随着配离子的变大而增大,这说明反应是受Cr-X 键强度的影响的,因而这些反应应该具有解离模式。

5. 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水交换反应的活化体积(单位cm 3?mol -1) Co(NH 3)5(H 2O)3+

+(25,35℃) Cr(NH 3)5(H 2O)3+ (25℃) Rh(NH 3)5(H 2O)3+ (35℃)

Zr(NH 3)5(H 2O)3+

(70.5℃)

解释这些反应的机理。 第一个?V ?>0,I d 机理 后三个?V ?<0,I a 机理

6. 写出下列平面正方形取代反应的机理:

7.预

测下列反应产物(每种反应物为1mol )

8.一个常以外层机理反应的氧化剂与[V(H 2O)6]2+的反应比[Cr(H 2O)6]2+要快,为什么?

V(H 2O)62+ 的取代反应比Cr(H 2O)62+ 要慢,因此在Cr (H 2O)62+ 表现为内层机理的反应中,V(H 2O) 62+ 常会经由一个外层机理的反应。同时还可注意到V 2+ ( d 3 )是从非键t 2g 轨道跃迁出一个电子,重排能小,外层机理较有利。Cr 2+( d 4 )从反键

e *g 轨道失去电子,重排能较大,若通过桥配体则可以提供一个较低能量转移电

子的途径。

9. 下列反应按哪种电子转移机理进行?为什么? Co(NH 3)63+ + Cr(H 2O)6 Cr(NH 3)5Cl 2+ + *Cr(H 2O)6第一个反应是外层机理,因为没有桥连配体

第二个反应是内层机理,因为Cl-具有孤对电子且能键合两个金属离子,易形成桥连配体。

10.为什么单电子转移反应比双电子转移反应快?

对于气态原子间的反应单电子和双电子转移反应差别不大,但在溶液中或在配合物分子中,双电子转移反应的重排能使相当大的。因此双电子转移反应经由内层机理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可能涉及单电子转移的两步过程。

第五章

1.解释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金属d电子组态的关系:d6组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常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结构;d8组态的采取五配位四方锥或三角双锥结构;d10组态的采取四配位四面体结构,并举出一些实例。(提示:根据18电子规则)(P191)

答:过渡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满足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即金属的全部电子数与所有配体提供的??电子的总和恰好等于金属所在周期中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如果只考虑价层电子,那么金属价电子数加上配体??电子数的总和等于18 的分子是稳定的,即18 电子规则。

这一规则反映了过渡金属原子用它的5 个nd 轨道,一个 (n+1)s 轨道和 3个 (n+1)p 轨道总共 9个价轨道最大程度地成键,在每个价轨道中可容纳一对自旋相反的电子,共计18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对于d6组态,其配位数为(18-6)/2 = 6 ,所以多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结构,如[V(CO)6]-和Cr(CO)6等;

对于d8组态,其配位数为(18-8)/2 = 5 ,所以采取五配位四方锥或三角双锥结构,如Fe(CO)5等;

对于d10组态,其配位数为(18-10)/2= 4 ,所以采取四配位四面体结构,如Ni(CO)4等。

2.解释以下羰基伸缩振动频率的变化:

[V(CO)6]- Cr(CO)5 [Mn(CO)6]+

cm-l 1860 2000 2090

答:配位化合物离子所带的电荷对?CO有影响,如上边的等电子系列中,负

电荷增加,反馈作用增强,C≡O键削弱,使?CO 下降;反之正电荷阻止电子从金属移向 CO 的空轨道,反馈作用减弱,造成?CO 增加。

4.根据下列红外光谱图判断羰基的类型。

答:CO的不同配位方式可以通过红外光谱鉴定,已知中性分子中M-CO 端基的CO伸缩振动频率在1900~2150cm-1范围内,而与正常双键性质相应的“酮式”CO,即?2-桥基CO 的伸缩振动频率降低到1750~1850cm-1范围内,叁桥的?3-CO 具有更低的伸缩振动频率。

(1)观察Fe2(CO)9图可看出:??CO有2082 cm-1 (中等),2019 cm-1 (强)1829 cm-1(强),所以可知, Fe2(CO)9中既有M-CO端基配位,也有“酮式”CO(??2-桥基CO)配位,再结合18电子规则和书上表5-4的该配合物为D3h构型,可推测其配位图。

(2)同理,Os3(CO)12的?CO均在2000 cm-1以上,可判断Os3(CO)12的CO 均为M-CO端基配位,可推测

5.根据分子轨道能级图(图5-14)比较N2分子以及CO分子与过渡金属成键作用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孤对电子和空轨道,都既可给出电子作为???碱,也可接受电子作为?酸

不同点:观察上图,由于N2分子和CO分子前线轨道的能级差别及不同的电子云分布使它们与过渡金属键合能力和方式上有所差别:

N2的配位能力远低于CO,因N2的给予轨道3?g的电子云分布在核间较集中,而且轨道能级比CO的5??低,所以N2是比CO弱的多的?给予体,又由于接受金属反馈电子的最低空轨道1?g 的能级比CO的 2??能级高。所以,

N2 的?给予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如 CO。

所以与过渡金属的配位键以反馈键为主,一般采取端基配位和侧基配位两种方式与金属键键合。

6.在烯烃的配合物中,烯烃可以绕金属-烯键发生旋转,请你预测在炔烃配合物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现象?为什么?(P221)

答:烯烃绕金属-烯键旋转,配合物中??反馈键不仅由金属d xz和乙烯?* 轨道组成,d yz轨道(或d xz与d yz的组合)也可与乙烯另一个?*轨道组合,那么烯烃旋转即使破坏了在xz平面内的反馈键,还可由yz平面另一个反馈键来补偿。炔烃中也几乎一样,只不过金属的杂化轨道有所改变,炔烃??轨道能量较低,它的??给予和??接受能力都比烯烃强,此外炔烃还多一组垂直的??和?* 轨道,可多生成一组??反馈键,预计它与金属的键比烯烃-金属键强。如果成键只用去一组??轨道(或?* 轨道),炔烃配合物还可以绕金属-炔烯键发生旋转;若两组??轨道都形成反馈??键,再转动时就会破坏键,所以就不能再转动。

7.用类似铁茂的分子轨道图来解释下列茂金属化合物的磁性:

(提示:根据实验磁矩算出金属离子未成对d电子数。确定它们的排布)答:由实验磁矩μ=可计算

(1)V(C5H5)2的单电子数n=3, 共有15个价电子(V2+贡献3个,两个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1a1g)2(1a2u)2(1e1g)4(1e1u)4(1e2g)2(2a1g)1 C5H-

5

(2)Cr(C5H5)2的单电子数n=2, 共有16个价电子(Cr2+贡献4个,两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

个C5H-

5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3(2a1g)1

(3)Mn(C5H5)2的单电子数n=5, 共有17个价电子(Mn 2+贡献5个,两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

个C5H-

5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2(2a1g)1(2e1g)2

贡献12个)。它们

(4)Fe茂有18个价电子(Fe2+贡献6个,两个C5H-

5

分别填入9个成键与非键轨道,电子组态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4(2a1g)2,因此该分子是稳定的,具有抗磁性,与实验事实符合。

(5)Co(C5H5)2的单电子数n=1, 共有19个价电子(Co 2+贡献7个,两

个C5H-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

5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4(2a1g)2(2e1g)1

(6)Ni(C5H5)2的单电子数n=2, 共有20个价电子(Ni 2+贡献8个,两

贡献12个)所以电子组态

个C5H-

5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4(2a1g)2(2e1g)2

9.根据定性的MO能级图(图5-41)说明倾斜夹心型金属茂(?5-C5H5)2Re 具有Lewis碱性,它可以加合一个质子产生以下配离子:

提供6个电子,共答:(?5-C5H5)2Re中Re为Ⅱ价, d5构型,每个C5H-

5

计17个电子。5个d电子中,有2个在成键轨道,3个在非键轨道,处于不稳定状态,与H+结合后,非键轨道数减少,分子总能量降低,所以(?5-C5H5)2Re易于提供电子与H+合形成[?5-C5H5)2ReH]+,呈现Lewis碱性。

15.将下列铁茂的分子轨道能级图(根据Hatree-Fock从头计算方法得到)与定性的能级图(图5-34)作比较。

答:它们的区别有

(1)对于Cp来说,在定性的能级图中只考虑了配体Cp的π电子作用,而HF 算法在a1g和e2g两个π轨道之间加入了e2g,e2u的两个σ轨道。e1g和e1u的能级次序变换位置。

(2)对于Fe来说, HF算法忽略了4S轨道的σ轨道成键作用,且a1g和e2g能级次序变换位置

(3)两者组成的分子轨道,定性的能级图中电子的排顺序为

(1a1g)2(1a2u)2(1e1g)4(1e1u)4(1e2g)4(2a1g)2(2e1g)(e2u)(2e2g)(2a2u)(2e1u)(3a1g)

HF算法的电子的排列顺序为

(a1g)2(a1g)2 (e2g)4(a2u)2 (e2u)4 (e2g)4 (1e1g)(1e1u)(e2g)(e1g)(e2u) 可以看出HF算法中,e2g和e2u的能级显着降低代替了定性的能级图e1g 和e1u轨道填充电子。

2. 将下列分子或离子按结构分类:

B 5CH 6-;

C 2B 3H 7;B 10H 11P ;NB 8H 13、

等电子体方法:(P251)

Wade 规则

B 5CH 6- 同B 6H 62- (B n H n 2-),闭式

C 2B 3H 7

同B 5H 9 (B n H n+4),巢式

B 10H 11P 同B 11H 112- (B n H n 2-),闭

NB 8H 13 同B 9H 15 (B n H n+6),蛛网式 4.在下列反应中,需加何种试剂? P254(a )n-BuLi PhPCl 2

(b )NH 3

9.计算下列簇的骨架电子数:

[Co 6(CO)6(μ3-CO)8]4-;CB 5H 9;[Re 3Cl 12]3-;Ta 6Cl 122+

P293Wade 假定金属羰基簇与硼烷、碳硼烷电子结构具有相似性, 即不管在三角形多面体顶点上是过渡金属原子还是BH 或CH 单位,它

们都需要相同数目的骨架轨道。 在金属羰基簇中每个金属有9个价电子轨道, 它们对于多面体骨架类似于BH 单位也提供3个原子轨道 (图6-74), 其余6个轨道用于配体成键和容纳非键电子, 假定这6个轨道是 图6-74 Fe(CO)3

单位和

BH 单位的杂化轨道

全充满的, 共容纳12个电子。对于有n 1个金属原子的簇, 其总价电子数 (n 3) 等

于配体电子和非键电子总数加上骨架电子数:

n

3= 12n

1

+ 2n

1

+ x = 14n

1

+ x

(6-5)

配体和非键电子骨架电子

(6-5式) 认为是过渡金属簇的Wade规则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x是结构因子, x = 0时多面体为加冠闭合式; x = 2时为闭式; x = 4为巢式; x = 6为蛛网式。

应用 (6-5) 式可以根据簇的顶点数 (n

1) 以及结构类型 (x) 计算价电子数n

3

,

也可以由价电子数 (从分子式计算) 和顶点数计算x, 从而预测簇的结构类型。

12.用18电子规则推断下列簇合物的结构:

CoNi

2

(η5-C5H5)3(CO)2;Co4(η5-C5H5)4H4

P292若羰基簇的通式为 M

n (CO)

m

, 每个金属的价电子数等于V,CO提供2个电子,

则该羰基簇总的价电子数等于Vn+2m,假定在 M

n (CO)

m

中没有M-M键,每个M

上的价电子数为18,那么M

n

簇中价电子总数等于18n, 18n-(Vn+2m) 就是M-M

二中心键所需要的电子数,所以

M-M键的数目=1/2 [18n-(Vn+2m)]

(6-4)

(6-4式)可作为18电子规则在多核羰基簇中应用的公式。

但该规则只限于讨论骨架结构, 不能预言羰基的配位方式。

CoNi

2

(η5-C5H5)3(CO)2:

M-M键数目=×[18×3-(9+10×2+5×3+2×2)]=3 因此具有平面三

角形的结构

Co

4

(η5-C5H5)4H4

M-M键数目=×[18×4-(9×4+5×4+4)]=6 因此具有四面体骨架的

结构

13.以下簇中哪些具有M-M双键?为什么?

Fe 3(CO)12;H 2Os 3(CO)10;H 4Re 4(CO)12;Re 4(CO)162-

P292同上

第七章作业答案

2.计算半径r 的球的立方密堆积结构中可以容纳在 (a) 四面体间隙 (b) 八面体间隙中的原子半径的临界数值。

答:设空隙中可容纳的最大原子半径为a ,则

对于四面体空隙,,面对交线为2r ,,则a +r /2所以a /2 -1)r = =a +r

r -r = 4. 在下列晶体中预计主要存在何种缺

陷?

(1) NaCl 中掺入MnCl 2。 (2) ZrO 2 中掺入Y 2O 3。 (3) CaF 2中掺入YF 3。

(4) WO 3在还原性气氛中加热以后

答:(1),(2),(3)为杂质缺陷;(4)为色心

6.讨论下列固体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结构的关系:

?-Al 2O 3,?-AgI ,RbAg 4I 5,CaO 稳定的ZrO 2

答:(1)?-Al 2O 3

含Na +的β-Al 2O 3中一价正离子高的导电性与它们不寻常的晶体结构有关。这类离子导体具有尖晶石基块构成的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有一些Al -O -Al 桥连结。β-Al 2O 3的尖晶石基块中只含有Al 3+,它们占据了四面体和八面体的

间隙。在氧离子的密堆积层中,每第5层就有3/4的氧的位置是空的,Na+离子就分布在这些缺氧的层中。由于层中有空位,且Na+的离子半径比O2-小,因此Na+在层中容易流动。当温度升高,Na+在平面内成为无序,电导升高。

(2) -AgI

α-AgI属立方晶系,其中碘离子按体心立方排列,银离子分布在各种不同的间隙位置,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以及三角形位置的中心。四面体间隙通过公用面连结在一起,三角形位置在AgI4四面体的面心。由于在α-AgI中间隙的数目很多,且不是所有的间隙都被Ag+填充,因此Ag+容易在所有可能的间隙位置之间迁移而成为无序的状态。此外α-AgI高的导电性还与Ag-I键的共价性有关,Ag+可极化(4d电子屏蔽弱)而I-易变形,因此容易生成具有低配位数的共价键。在导电时当Ag+从一个四面体间隙通过三角形位置进入另一个四面体间隙时,中间位置形成的共价键有助于结构的稳定和减少导电的激活能。

(3)RbAg4I5

RbAg4I5的晶体结构不同于α-AgI,但也具有Ag+在一个共面四面体位置的无序排列,还有许多空的Ag+位置可以利用。Rb原子固定在I-离子畸变的八面体环境的骨架上。

(4)CaO稳定的ZrO2

在高温下具有萤石结构,Zr4+离子呈面心立方排列,氧离子占有四面体间ZrO

2

隙,当掺杂了CaO后部分Zr4+被Ca2+取代,造成了氧离子的空位以保持电中性。在高温或电场作用下,与空位相邻的氧离子会迁移来填充它,这种连续的迁移

的离子电导率。

形成氧离子电导,从而增加了ZrO

2

11.根据三棱柱构型配位场的能级裂分情况,解释为什么NbS2是金属型导体,而MoS2是半导

体。

答:MS2化合物这种特殊的层状结构使其随外层d 电子数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导电行为。二硫化物(金属处在八面体空穴)较低的能带主要由硫族元素的s和p轨道组成;较高的能带主要来自金属d轨道的贡献;能量更高的则是金属和硫族元素的能带。八面体空穴中金属原子的d 轨道也分裂为一组低能轨道t2g和一组高能e g轨道。这些原子轨道组合起来形成一个t2g带和一个e g带。宽的t2g带可容纳多达来自每个金属原子的6个电子,因此TaS2(每个金属上一个d 电子)的t2g带只能部分充满从而显示金属性导电。而ZrS2由于没有d电子因而显示出半导体特征。

新解:Nb和V是同族,价电子数是5,形成NbS2后失去4个电子只剩一个4d 电子(课上错误地说成是一个s电子了),在三棱柱构型配位场(D3h对称性)

中最低能级的d轨道是简并的(x2-y2)和(xy),在MS2化合物的能带中,硫属s和p能带处于等能级和金属d能带相邻,能带因配体场导致分裂,所以产生(x2-y2)与(xy)在一起的能带,和其他d轨道形成的能带间有能隙,所以Nb(+4价)离子上的一个d电子在(x2-y2)与(xy)产生的能带而且能带未满,因此显示为金属导体性质。但对于MoS2来说,+4价Mo离子有两个d电子,填到这个能带也是未满的,应该是金属导体,而实验结果显示其实际上是半导体。

组成课后答案

《一》2?.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什么? 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如下:? 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 第③?点是最主要的一点。? 3.计算机的硬件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它们各有哪些功能 解:计算机的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是: ①输入设备:把人们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到计算机中去,并且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内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方式。 ②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人或其他设备所能接受的形式送出计算机。 ③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④运算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 ⑤控制器: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各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6.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机器字长、数据通路宽度、主存容量和运算速度等。机器字长是指参与运算的数的基本位数,它是由加法器、寄存器的位数决定的。 数据通路宽度是指数据总线一次所能并行传送信息的位数。 主存容量是指主存储器所能存储的全部信息量。 运算速度与机器的主频、执行什么样的操作、主存本身的速度等许多因素有关。 《二》17.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IEEE 短浮点数: 18.将下列IEEE 短浮点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11000000111100000000000000000000;(2)00111111000100000000000000000000;(3)01000011100110010000000000000000;(4)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0100000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三》3.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长6位,指令分为无操作数、单操作数和双操作数三类。若双操作数指令已有K 种,无操作数指令已有L种,问单操作数指令最多可能有多少种上述三类指令各自允许的最大指令条数是多少4.设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12位,每个地址码占3位,试提出一种分配方案,使该指令系统包含:4条三地址指令,8条二地址指令,180条单地址指令。5.指令格式同上题,能否构成:三地址指令4条,单地址指令255条,零地址指令64条为什么 9.某机字长为16位,主存容量为64K 字,采用单字长单地址指令,共有50条指令。若有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四种寻址方式,试设计其指令格式。解:操作码6位,寻址方式2位,地址码8位。 10.某机字长为16位,主存容量为64K 字,指令格式为单字长单地址,共有64条指令。试说明: (1)若只采用直接寻址方式,指令能访问多少主存单元 (2)为扩充指令的寻址范围,可采用直接/间接寻址方式,若只增加一位直接/间接标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

第三章习题答案 2概述弱场和强场方法的处理步骤并比较其结果。 弱场方法: 一、电子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电子组态的原子或离子通过电子的轨道角动量之间,自旋角动量之间以及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偶合作用,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状态或谱项,利用微扰理论计算谱项分裂后的能量得到分裂的能级。 二、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受到配体电场的影响,电子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自由金属离子的谱项2S+1L也相应地改变,主要表现为自由金属离子谱项分裂产生配离子谱项,即光谱项。最后的光谱项通过群论得出。其中配体场球对称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能量升高,配体场对称性部分的作用使离子谱项分裂。 强场方法: 一、配体场作用: 金属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的作用下产生分裂形成电子组态,并按能量高低进行排列。 二、电子相互作用 在每一电子组态中,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能量的谱项(即配体场状态),每一电子组态所产生的谱项可以通过群论的知识得到。 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结果: A.得到谱项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B.得到的谱项能量都是B, C和Dq的函数,决定了谱项能量标度上的相对位

置 C. 两种方法的谱项能量有别,是方法上近似结果造成的 3. Co(NH 3)+36和Fe(H 2O)+ 36离子是高自旋组态还是低自旋组态?利用表3-7, 表3-8和表3-9的数据加以验证。 Co(NH 3)+36:=f 氨×g 钴=1.25×18.2=22.75 kK =22750 cm -1 P =23625 cm -1 理论上分裂能小,所以分裂,高自旋(实验上应该是低自旋)。又因为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 15%到30%,综合考虑后Co(NH 3)+ 36是低自旋。 Fe(H 2O)+ 36 :=f 水×g 铁=1×14=14 kK =14000 cm -1 P =29875 cm -1 配合物金属离子的成对能要比自由气态离子时的成对能值小15%到30% 综合考虑后,成对能大,所以不成对,高自旋。 4.在下列离子中哪些会发生结构的畸变?(ML 6为O h ,ML 4为T d 或D 4h ) Cr(H 2O)+ 36;3d 3,高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Ti(H 2O)+36 ,3d 1 ,八面体场,三重简并,畸变; Fe(CN)-46,3d 6,低自旋,无简并,不畸变; CoCl -24:3d 7,配位轨道sp 3 杂化,高自旋,T d 对称性,四面体场,无简并, 不畸变; Pt(CN)-24 dsp 2,5d 8,低自旋,四面体场,D 4h 对称性,无简并,不畸变; ZnCl -24 :3d 10,sp 3杂化,无简并,不畸变; Cu(en)+23对称性位阻,形成螯合物,有二重简并,但不畸变;

数字逻辑电路习题集教学教材

数字逻辑电路习题集

第一章 数字逻辑电路基础 一、填空题 1、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在 和 上都是 变化的。(幅度、时间、连续) 2、数字信号的特点是在 和 上都是 变化的。(幅度、时间、不连续) 3、数字电路主要研究 与 信号之间的对应 关系。(输出、输入、逻辑) 4、用二进制数表示文字、符号等信息的过程称为。(编码) 5、()11011(2= 10),()1110110(2= 8),()21(10= 2)。(27、 166、10101) 6、()101010(2= 10),()74(8= 2),()7(16=D 2)。(42、 111100、11010111) 7、最基本的三种逻辑运算是 、 、 。(与、或、非) 8、逻辑等式三个规则分别是 、 、 。(代入、对偶、反演) 9、逻辑函数化简的方法主要有 化简法和 化简法。(公式、卡诺图) 10、逻辑函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 、 和 。(真值表、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波形图五种方法任选三种即可)

11、任何一个逻辑函数的 是唯一的,但是它的 可有不同的形式,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在本质上是 的,可以互换。(真值表、表达式、一致或相同) 12、写出下面逻辑图所表示的逻辑函数 。(C B A Y )(+=) 13、写出下面逻辑图所表示的逻辑函数 。())((C A B A Y ++=) 14、半导体二极管具有 性,可作为开关元件。(单向导电) 15、半导体二极管 时,相当于短路; 时,相当于开路。(导通、截止) 16、半导体三极管作为开关元件时工作在 状态和 状态。(饱和、截止) 二、判断题 1、十进制数74转换为8421码应当是BCD 8421)01110100(。(√) 2、二进制只可以用来表示数字,不可以用来表示文字和符号等。(╳) 3、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时候,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要采用除2取余法。(╳) 4、若两个函数相等,则它们的真值表一定相同;反之,若两个函数的真值表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函数未必相等。(╳)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高等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分) 1.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2)、可能的状态分布是(15),基态时的谱项符号是(3P). 2.写出N2的分子轨道式为((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σ2px)2),键级为(3),磁性为(抗磁性).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SO2C1F分子的对称点群为(B) (A)C2v (B) Cs (C) C2h (D) D2h 2.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D) (A) [V(H2O)6]2+ (B) [Nien3]2+ (C) [Co(CN)6]3+ (D) [V(H2O)6]3+ 3.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A) (A) H3O+ (B) NH4+ (C) PCl6- (D) BI4-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很不常见,说明可能的原因. 答:Ni II的四面体络合物为d8组态.中心原子的电子构型含有不等性占有的简并轨道(e)4(t2)4: ╫ ┼ ┼ t2 ╫ ╫ e 根据Jahn-Teller效应,体系是不稳定的,要发生畸变,以消除简并性.四面

体通常会完全转变为平面正方形. 2. 请解释原因: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答:He+中只有一个电子,没有屏蔽效应,轨道的能量由主量子数n决定,n相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因而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同.而在Ar+中,有多个电子存在;3s 轨道的电子与3p轨道的电子受到的屏蔽效应不同,即轨道的能量不仅和主量子数n有关,还和角量子数 l 有关.因此,3s与3p轨道的能量不同. 四.计算题(8分) 求算Li的第三电离能(用kJ·mol-1表示). 解:Li的第三电离能是指Li2+→Li3++e-过程所需能量.由于Li2+为单电子离子,电子构型为1s1,当n→∞时,电子已失去,此时电子能量最高为0,则Li的第三电离能为: E1s= -13.6eV×Z2/n2= -13.6eV×32/12= -122.4eV I3=0- E1s=122.4eV =122.4eV×1.602×10-19×10-3×6.02×1023 =11804 kJmol-1

组成课后答案要点

《一》2.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什么? 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如下: 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 第③点是最主要的一点。 3.计算机的硬件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它们各有哪些功能? 解:计算机的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是: ①输入设备:把人们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到计算机中去,并且将它们转换成计算机内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方式。 ②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以人或其他设备所能接受的形式送出计算机。 ③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④运算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运算。 ⑤控制器: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各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6.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解: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机器字长、数据通路宽度、主存容量和运算速度等。机器字长是指参与运算的数的基本位数,它是由加法器、寄存器的位数决定的。 数据通路宽度是指数据总线一次所能并行传送信息的位数。 主存容量是指主存储器所能存储的全部信息量。 运算速度与机器的主频、执行什么样的操作、主存本身的速度等许多因素有关。 《二》17.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IEEE 短浮点数:

18.将下列IEEE 短浮点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11000000111100000000000000000000;(2)00111111000100000000000000000000;(3)01000011100110010000000000000000;(4)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0100000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数字逻辑电路习题与答案

1、在数字系统中,下列哪种不是数的小数点表示法? A.定点整数表示法 B.记阶表示法 C.浮点表示法 D.定点小数表示法 正确答案:B 2、下列哪种代码是自补码? A.格雷码 B.步进码 C.8421码 D.2421码 正确答案:D 3、下列哪种不是可靠性编码? A.8421海明码 B.余三码 C.格雷码 D.奇偶校验码 正确答案:B 4、下列哪个不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A.与 B.与非 C.或 D.非

5、下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中哪种不是唯一的? A.卡诺图 B.最小项标准式 C.逻辑表达式 D.真值表 正确答案:C 6、下列哪个不是逻辑门的符号标准? A.长方形符号 B.数字符号 C.等效符号 D.变形符号 正确答案:B 7、下列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竞争是同一个信号或同时变化的某些信号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某一点有时差的这种现象 B.产生错误输出的竞争是非临界竞争 C.竞争一定是同一个信号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某一点有时差的这种现象 D.竞争一定是同时变化的某些信号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某一点有时差的这种现象 正确答案:B 8、下列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险象分为静态险象和动态险象 B.险象分为功能险象和静态险象 C.险象分为功能险象和逻辑险象

D.险象不一定是竞争的结果 正确答案:A 9、下列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RC延迟电路不能用于消除险象 B.RC延迟电路在实际运行的数字电路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C.RC延迟电路在电路中很少存在 D.RC延迟电路在电路的使用中不会起到好的作用 正确答案:B 10、在广义上,组合电路可以看作是下列哪个器件? A.译码器 B.选择器 C.分配器 D.编码器 正确答案:A 11、下列逻辑电路中为时序逻辑电路的是()。 A.译码器 B.寄存器 C.数据选择器 D.加法器 正确答案:B 12、对于D触发器,欲使=,应使输入D=()。 A.0 B.Q C.D.1 正确答案:B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测验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一、判断题 3.杂化轨道中含p成分越多,原子的电负性越大。× 4.根据VSEPR理论,在SiF62-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0个。× 5.根据VSEPR理论,氧族原子提供的电子数为6。× 6.在SO3-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总数为12个。× 7.SnCl2几何构型为直线型。× 8.ICl4—几何构型为四面体。× 9.NH3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0.H2O和XeF2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1.SO32-和NO3-的几何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型。× 12.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Al3+ > Mg2+ > Na+ √ 13.下列三种离子,其极化作用顺序为:Pb2+ > Fe2+ > Mg2+√ 14.Ag+的极化作用大于K+的极化作用,因此Ag+的极化率小于K+的极化率。× 15.H+的极化能力很强。√ 16.极化作用愈强,激发态和基态能量差愈小,化合物的颜色就愈深。√ 17.温度升高,离子间的相互极化作用增强。√ 18.半径相近、电子层构型相同时,阳离子正电荷越大,极化作用越强。√ 19.其它条件相同或相近时,阴离子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20.无机阴离子团的变形性通常较大。× 二、选择题 3、与元素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有关的电负性标度是(B): (A)鲍林标度(B)密立根标度(C)阿莱-罗周标度(D)埃伦标度 4、下列基团中,电负性值最大的是(A): (A)CF3- (B)CCl3- (C)CBr3- (D)CI3- 5、在以下化合物中,碳原子电负性最大的是(C): (A)CH4 (B)C2H4 (C)C2H2 (D)电负性相同 7、Xe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 8、根据VSEPR理论,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A) 叁重键 (B) 双重键 (C) 单重键 9、根据VSEPR理论,成键电子对(BP)和孤电子对(LP)之间相互排斥作用最大的是(A) (A) LP-LP (B) LP-BP (C) BP-BP 10、ClO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A) (A) 三角锥 (B) 四面体 (C) V型 (D) 平面三角形 11、ClF3的几何构型为(C):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12、NF3的几何构型为(B):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13、BrF3的几何构型为(C): (A)平面三角型(B)三角锥型(C)T型(D)V型

数字电子技术课后题答案

第1单元能力训练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 1、由二值变量所构成的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关系。能够反映和处理逻辑关系的数学工具称为逻辑代数。 2、在正逻辑的约定下,“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 3、数字电路中,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是逻辑关系,所以数字电路也称为逻辑电路。在逻辑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 4、用来表示各种计数制数码个数的数称为基数,同一数码在不同数位所代表的 权不同。十进制计数各位的基数是10,位权是10的幂。 5、8421 BCD码和2421码是有权码;余3码和格雷码是无权码。 6、进位计数制是表示数值大小的各种方法的统称。一般都是按照进位方式来实现计数的,简称为数制。任意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时,均采用按位权展开求和的方法。 7、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时采用除2取余法;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时采用 乘2取整法。 8、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时,应先转换成二进制,然后再根据转换 的二进数,按照三个数码一组转换成八进制;按四个数码一组转换成十六进制。 9、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反演律和非非律。 10、最简与或表达式是指在表达式中与项中的变量最少,且或项也最少。 13、卡诺图是将代表最小项的小方格按相邻原则排列而构成的方块图。卡诺图的画图规则:任意两个几何位置相邻的最小项之间,只允许一位变量的取值不同。 14、在化简的过程中,约束项可以根据需要看作1或0。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奇偶校验码是最基本的检错码,用来使用PCM方法传送讯号时避免出错。(对) 2、异或函数与同或函数在逻辑上互为反函数。(对) 3、8421BCD码、2421BCD码和余3码都属于有权码。(错) 4、二进制计数中各位的基是2,不同数位的权是2的幂。(对)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

有机金属配合物习题 1 计算下列化合物的价电子数指出哪些符合EAN规则 (1) V(CO)6 (2) W(CO)6 (3) Ru(CO)4H (4) Ir(CO)(PPh3)2Cl (5) Ni(η5—C5H5)(NO) (6) [Pt(η2—C2H4)Cl3] 解:(1) V(CO)6 V:5;6CO:12;共17。不符合 (2) W(CO)6 W:6;6CO:12;共18。符合 (3) Ru(CO)4H Ru+:7;4CO:8;H:2;共17。不符合 (4) Ir(CO)(PPh3)2Cl Ir+:8;CO:2;2PPh3:4;Cl:2;共16。符合 (5) Ni(η5—C5H5)(NO) Ni:10;C5H5:5;NO:3;共18。符合 (6) PtCl3(η2—C2H4) Pt2+:8;3Cl:6;C2H4:2;共16。符合 2 金属羰基化合物中CO和金属原子的配位方式有几种?各是什么?请画出结构示意图。 解:在金属羰基化合物中CO分子通常有五种配位方式,即端基、边桥基、半桥基、面桥基和侧基配位。 3 为什么羰基化合物中过渡元素可以是零价(如Fe(CO)5)或者是负价(如[Co(CO)4]) 答:羰基配体为π酸配体可接受来自中心金属的d(p)电子,形成反馈π键。σ—π协同成键的结果使化合物能稳定存在。首先,当金属为0价或负价时,有多余的d电子可以反馈出;其次当金属为0价或负价时,价轨道较为扩展,有利于轨道重叠。相反当金属为高价时,或没有多余d电子馈出,或价轨道收缩,不利于重叠。

4 CO是一种很不活泼的化合物,为什么它能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很强的配位键?CO配位时配位原子是C还是O,为什么? 答:因CO是一个π酸配体,σ+π的协同成键方式使得配位键很强。CO是以C作为配位原子的,这是因为O的电负性很大,其孤对电子的能量低之故。 5 V(CO)6容易还原为[V(CO)6],但V2(CO)12还不如V(CO)6稳定,为什么? 答:V(CO)6有5+12=17e,故易得到电子形成满足EAN规则的V(CO)6。V2(CO)12虽然满足EAN规则,但V的配位数为7,与配位数为6的V(CO)6相比,空间过分拥挤,空间位阻作用使其稳定性减小。 6 通常Ni不易氧化为Ni3+,但Ni(C5H5)2中的Ni2+却易氧化。假定其分子轨道类似于二茂铁。 答:Ni(C5H5)2有20个电子,在反键分子轨道中有两个单电子。如果因被氧化而失去一个电子,可以减小反键中的电子,增加键级,从而增加分子的稳定性。 7 写出下面反应的产物 (1) Cr(CO)6 + 丁二烯→ (2) Mo(CO)6 + CH3CN → (3) Co(CO)3(NO) + PPh3→ (4) CpCo(CO)2 + 双烯→ (5) (η5—C5H5)Fe(CO)2Cl + NaC5H5 → 解:(1) Cr(CO)6 + 丁二烯→Cr(CO)4(C4H6) + 2CO (2) Mo(CO)6 + CH3CN →Mo(CO)5(NCCH3) + CO (3) Co(CO)3(NO) + PPh3 →Co(CO)2(NO)(PPh3) + CO (4) CpCo(CO)2 + 双烯→CpCo(双烯) + 2CO (5) (η5—C5H5)Fe(CO)2Cl + NaC5H5 →(η5—C5H5)2Fe + NaCl + 2CO

高等无机化学

名词解释 1 钻穿效应:定电子避开其余电子的屏蔽,其电子云钻到近核区,受到较大的核电荷作用,使其能级降低的效应。 2 屏蔽效应:其他电子对某一电子的排斥作用而抵消了一部分核电荷,从而引起有效核电荷的降低,削弱了核电荷对该电子的吸引。 3 价态电离能:原子以杂化轨道参与成键时,移去电子所需能量 4 价态电子亲和能:原子以杂化轨道参与成键时,接受电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5 原子的电负性:一个分子中的原子对电子吸引力的能力 6 电子亲和能:基态的气态原子获得一电子成为-1价气态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7 电离能:基态的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8 物质波:又称德布罗意波,是指空间中某点某时刻可能出现的几率,其中概率的大小受波动规律的支配 9 几率密度: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 10 等几率密度面:将核外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相当的点用曲面连接起来 11 径向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在半径为r处单位厚度球表层内找到电子的几率,反映了电子云的分布随半径r变化的情况 12 有机金属化合物:至少还有一个金属-碳键的化合物 13 ψ2的物理意义:原子核外空间某点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 14 测不准原则: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15 原子簇:原子间相互成键形成笼状或者多面体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16 金属原子簇: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金属键至少与两个同类原子直接键合形成多面体原子骨架的化合物 17 溶剂的拉平效应:当一种酸溶于某种溶剂时,酸中的质子完全转到溶剂分子中,这种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作用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 18 硬碱:一些电负性大、半径较小、不易被氧化、不易变形的原子,以这类原子为配位原子的碱 19 Lewis酸: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 20 Lewis碱: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 二、简答下列问题. 1. 基态光谱项的确定原则. ①同一组态(即n,l相同)的原子,S只最大者能级最低; ②S值相同时,L值最大者,能级最低; ③L和S值均相同时,半满前,J值越小,能级越低;半满后,J值越大,能级越低。 2. 电子光谱项的基本规律. a 同种轨道不同电子数的电子组态中,电子数互补的电子组态,具有相同的光谱项。 b 无论何种电子组态,只要是全充满(s2,d10,p6),它的光谱项为1s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基本原则. ①Pauling不相容原理;②洪特规则;③能量最低原理。 4. 为什么氧原子的电子亲和能比硫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小? 第二周期原子半径比第三周期小得多,电子云密度大,电子间排斥力强,以致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放出的能量少,而第三周期元素,原子体积较大,且同一价电子层中还有空的d轨道,可容纳电子,电子间斥力显著减小,因而接受一个电子形成负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较前者有所增加。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后答案全(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春风主编)

第 1 章习题答案 5.若有两个基准测试程序P1和P2在机器M1和M2上运行,假定M1和M2的价格分别是5000元和80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P1,哪台机器的速度快?快多少?对于P2呢? (2)在M1上执行P1和P2的速度分别是多少MIPS?在M2上的执行速度又各是多少?从执行速度来看,对于P2,哪台机器的速度快?快多少? (3)假定M1和M2的时钟频率各是800MHz和1.2GHz,则在M1和M2上执行P1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各是多少? (4)如果某个用户需要大量使用程序P1,并且该用户主要关心系统的响应时间而不是吞吐率,那么,该用户需要大批购进机器时,应该选择M1还是M2?为什么?(提示:从性价比上考虑)(5)如果另一个用户也需要购进大批机器,但该用户使用P1和P2一样多,主要关心的也是响应时间,那么,应该选择M1还是M2?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对于P1,M2比M1快一倍;对于P2,M1比M2快一倍。 (2)对于M1,P1的速度为:200M/10=20MIPS;P2为300k/0.003=100MIPS。 对于M2,P1的速度为:150M/5=30MIPS;P2为420k/0.006=70MIPS。 从执行速度来看,对于P2,因为100/70=1.43倍,所以M1比M2快0.43倍。 (3)在M1上执行P1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为:10×800M/(200×106)=40。 在M2上执行P1时的平均时钟周期数CPI为:5×1.2G/(150×106)=40。 (4)考虑运行P1时M1和M2的性价比,因为该用户主要关心系统的响应时间,所以性价比中的性能应考虑执行时间,其性能为执行时间的倒数。故性价比R为: R=1/(执行时间×价格) R越大说明性价比越高,也即,“执行时间×价格”的值越小,则性价比越高。 因为10×5000 > 5×8000,所以,M2的性价比高。应选择M2。 (5)P1和P2需要同等考虑,性能有多种方式:执行时间总和、算术平均、几何平均。 若用算术平均方式,则:因为(10+0.003)/2×5000 > (5+0.006)/2×8000,所以M2的性价比高,应选择M2。 若用几何平均方式,则:因为sqrt(10×0.003) ×5000 < sqrt(5×0.006) ×8000,所以M1的性价比高,应选择M1。 6.若机器M1和M2具有相同的指令集,其时钟频率分别为1GHz和1.5GHz。在指令集中有五种不同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等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第4章

第四章 1.如何利用活化参数判别反应机理,利用Al3+和Ga3+水合离子的水交换反应为例加以说明。答:对于气相反应和在溶液中由反应物到形成活化配合物时的溶剂化能的变化可以忽略的反应,大而正的?H≠和?S≠值(过程中多半伴有键的断裂和质点数的增加),强烈地示意过渡态只有解离的活化模式,反应机理为D或I d机理。小而正的?H≠和负的?S≠通常反映缔合的活化模式,反应为A或I a机理。 从表4-2中的数值可以看到,对Al3+和Ga3+的水交换反应的?H≠分别为112.9kJ·mol-1和26.3 kJ·mol-1,这样大的差值示意这两种合场离子的水交换反应经由不同的机理进行。Al3+的?S≠=117J·K-1·mol-1,这一大而正的数值强烈地示意反应是通过解离的活化模式进行的。Ga3+的?S≠=-92J·K-1·mol-1,则有缔合的活化模式。这些情况也与金属离子的结构相吻合,Ga3+离子的体积较大,形成配位数增加的过渡态较容易。 2.写出[Co(NH3)5NO3]2+的酸式水解和碱式水解反应机理,用方程式表示之。 酸式水解: [Co(NH3)5NO3]2+=[Co(NH3)5]3+ +NO3-; [Co(NH3)5]3++H2O=[Co(NH3)5 (H2O)]3+ 碱式水解: [Co(NH3)5NO3]2++OH-[Co3)4(NH2)NO3]++H2O; [Co(NH3)4(NH2)NO3]+→[Co(NH3)4(NH2)]2++ NO3-; [Co(NH3)4(NH2)]2++ H2O→[Co(NH3)5(OH)]2+ 3.对于在溶液中Co(Ⅲ)配合物的取代机理,下列事实有何重要意义? (1)酸式水解的速率定律总是为速率=K A[Co(NH3)5X]2+ (2)经常观察到离去的配体X-不是直接被进入的配体Y-取代,而是首先有水进入,然后再被Y-取代。 (1)说明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3)5X]2+慢[Co(NH3)5]3++X- (2)同样说明了反应为解离机理 [Co(NH3)5]3++H2O3)5H2O]3+ [Co(NH3)5H2O]3++Y快[Co(NH3)5Y]2++H2O 4.对于[Cr(NH3)5X]2+的水合反应,实验上在50℃时测得其反应速率为: X-K aq / S-1 NCS-0.11×10-4 Cl- 1.75×10-4 Br-12.5×10-4 I-102×10-4 说明这些反应的机理。 配离子半径增大,配离子与金属之间形成的键长也增大,键能减弱,容易断裂。从题目中可知,水解速率随着配离子的变大而增大,这说明反应是受Cr-X键强度的影响的,因而这些反应应该具有解离模式。 5.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的水交换反应的活化体积(单位cm3?mol-1) Co(NH3)5(H2O)3++1.2(25,35℃) Cr(NH3)5(H2O)3+-5.8(25℃) Rh(NH3)5(H2O)3+-4.1(35℃)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习题答案

第1章习题及解答 1.1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十进制数。 (1)(11011)2 (2)(10010111)2 (3)(1101101)2 (4)(11111111)2 (5)(0.1001)2(6)(0.0111)2 (7)(11.001)2(8)(101011.11001)2 题1.1 解: (1)(11011)2 =(27)10 (2)(10010111)2 =(151)10 (3)(1101101)2 =(109)10 (4)(11111111)2 =(255)10 (5)(0.1001)2 =(0.5625)10(6)(0.0111)2 =(0.4375)10 (7)(11.001)2=(3.125)10(8)(101011.11001)2 =(43.78125)10 1.3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十六进制数和八进制数。 (1)(1010111)2 (2)(110111011)2 (3)(10110.011010)2 (4)(101100.110011)2 题1.3 解: (1)(1010111)2 =(57)16 =(127)8 (2)(110011010)2 =(19A)16 =(632)8 (3)(10110.111010)2 =(16.E8)16 =(26.72)8 (4)(101100.01100001)2 =(2C.61)16 =(54.302)8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为8421BCD码。 (1)(43)10 (2)(95.12)10 (3)(67.58)10 (4)(932.1)10 题1.5 解: (1)(43)10 =(01000011)8421BCD (2)(95.12)10 =(10010101.00010010)8421BCD (3)(67.58)10 =(01100111.01011000)8421BCD (4)(932.1)10 =(100100110010.0001)8421BCD 1.7 将下列有符号的十进制数表示成补码形式的有符号二进制数。 (1)+13 (2)?9 (3)+3 (4)?8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第三版)(下册)

16.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H2S+H2O2→ (2)H2S+Br2→ (3)H2S+I2→ (4)H2S+O2→ +H+→ (5)H2S+ClO- 3 (6)Na2S+Na2SO3+H+→ (7)Na2S2O3+I2→ (8)Na2S2O3+Cl2→ (9)SO2+H2O+Cl2→ (10)H2O2+KMnO4+H+→ (11)Na2O2+CO2→ (12)KO2+H2O→ (13)Fe(OH)2+O2+OH-→ → (14)K2S2O8+Mn2++H++NO- 3 (15)H2SeO3+H2O2→ 答:(1)H2S+H2O2=S+2H2O H2S+4H2O2(过量)=H2SO4+4H2O (2)H2S+Br2=2HBr+S H2S+4Br2(过量)+4H2O=8HBr+H2SO4 (1)H2S+I2=2I-+S+2H+ (2)2H2S+O2=2S+2H2O (3)3H2S+ClO3-=3S+Cl-+3H2O (4)2S2-+SO32-+6H+=3S+3H2O (5)2Na2S2O3+I2=Na2S4O6+2NaI (6)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 (7)SO2+Cl2+2H2O=H2SO4+2HCl (8)5H2O2+2MnO4-+6H+=2Mn2++5O2+8H2O (9)2Na2O2+2CO2=2Na2CO3+O2 (10)2KO2+2H2O=2KOH+O2+H2O2 (11)4Fe(OH)2+O2+2H2O=4Fe(OH)3 (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

数字逻辑电路习题集

第一章 数字逻辑电路基础 一、填空题 1、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在 和 上都是 变化的。(幅度、时间、连续) 2、数字信号的特点是在 和 上都是 变化的。(幅度、时间、不连续) 3、数字电路主要研究 与 信号之间的对应 关系。(输出、输入、逻辑) 4、用二进制数表示文字、符号等信息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编码) 5、()11011(2= 10),()1110110(2= 8),()21(10= 2)。(27、166、10101) 6、()101010(2= 10),()74(8= 2),()7(16=D 2)。(42、111100、11010111) 7、最基本的三种逻辑运算是 、 、 。(与、或、非) 8、逻辑等式三个规则分别是 、 、 。(代入、对偶、反演) 9、逻辑函数化简的方法主要有 化简法和 化简法。(公式、卡诺图) 10、逻辑函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 、 和 。(真值表、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波形图五种方法任选三种即可) 11、任何一个逻辑函数的 是唯一的,但是它的 可有不同的形式,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在本质上是 的,可以互换。(真值表、表达式、一致或相同) 12、写出下面逻辑图所表示的逻辑函数Y= 。(C B A Y )(+=) 13、写出下面逻辑图所表示的逻辑函数Y= 。())((C A B A Y ++=) 14、半导体二极管具有 性,可作为开关元件。(单向导电)

15、半导体二极管 时,相当于短路; 时,相当于开路。(导通、截止) 16、半导体三极管作为开关元件时工作在 状态和 状态。(饱和、截止) 二、判断题 1、十进制数74转换为8421BCD 码应当是BCD 8421)01110100(。(√) 2、二进制只可以用来表示数字,不可以用来表示文字和符号等。(╳) 3、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时候,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要采用除2取余法。(╳) 4、若两个函数相等,则它们的真值表一定相同;反之,若两个函数的真值表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函数未必相等。(╳) 5、证明两个函数是否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真值表是否相同即可。(√) 6、在逻辑函数表达式中,如果一个乘积项包含的输入变量最少,那么该乘积项叫做最小项。(╳) 7、当决定一件事情的所有条件全部具备时,这件事情才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称为非。(╳) 8、在全部输入是“0”的情况下,函数B A Y +=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 9、逻辑变量取值的0和1表示事物相互独立而又联系的两个方面。(√) 10、在变量A 、B取值相异时,其逻辑函数值为1,相同时为0,称为异或运算。(√) 11、逻辑函数的卡诺图中,相邻最小项可以合并。(√) 12、对任意一个最小项,只有一组变量取值使得它的值为1.(√) 13、任意的两个最小项之积恒为0。(√) 14、半导体二极管因为其有导通、截止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可以作为开关元件使用;半导体三极管因为其有饱和、截止、放大三种工作状态,所以其不可以作为开关元件使用。(╳) 15、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MOS 管在数字电路中均可以作为开关元件来使用。(√)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些信号属于数字信号(B )。 A 、正弦波信号 B 、时钟脉冲信号 C 、音频信号 D、视频图像信号 2、数字电路中的三极管工作在(C )。 A 、饱和区 B、截止区 C 、饱和区或截止区 D、放大区 3、十进制整数转换为二进制数一般采用(A) A 、除2取余法 B 、除2取整法 C 、除10取余法 D 、除10取整法 4、将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一般采用(B) A 、乘2取余法 B 、乘2取整法 C 、乘10取余法 D 、乘10取整法 5、在(A)的情况下,函数B A Y +=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

《高等无机化学》习题 1.写出下列分子的结构式,使其符合18电子规则。 (1)V2(CO)12 (2)Ni(CO)2(C2H5)2 2. 用18电子规则推断下列簇合物的结构 CoNi2(η5-C5H5)3(CO)2, Co4(η5-C5H5)4H4 3. 在乙醚中用金属锂处理Co2(CO)8时得到一个化学式为Li[Co3(CO)10]的红色晶体,并放出一氧化碳,该晶体的红外光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2080~2000cm-1, 1850cm-1和1600cm-1,请据此推出它的最合理的结构(画图)。 4. 作图示出[Pt(C2H4)Cl3]-离子中Pt2+和C2H4间化学键的轨道叠加情况(注明各用什么轨道,形成什么键及电子的提供情况),并回答: (1)Pt2+和C2H4间化学键对碳-碳键强度有什么影响? (2)[Pt(C2H4)Cl3]-是否符合18电子规律?解释其原因。 5. 解释过渡金属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金属d电子组态的关系:d6组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常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结构;d8组态的采取五配位四方锥或三角双锥结构;d10组态的采取四配位四面体结构,并举出一些实例(提示:根据18电子规则)。 6. 解释以下羰基伸缩振动频率的变化: [V(CO)6]-,Cr(CO)5,[Mn(CO)6]+ νco/cm-1 1860 2000 2090 7.计算下列簇的骨架电子数: [Co6(CO)6( 3-CO)8]4-,CB5H9,[Re3Cl12]3-,[Ta6Cl12]2+

8.根据下列红外光谱图判断羰基的类型 9. 根据分子轨道能级图比较N2分子和CO分子与过渡金属成键作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0. 用类似铁茂分子轨道图来解释下列金属茂的磁性: (提示:根据实验磁矩计算出金属离子未成对d电子数,确定它们的排布)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1.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解: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是连续的; 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数字量(离散量)来表示,运算按位进行。 两者主要区别见P1 表。 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解:分类:数字计算机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又分为巨型机、大型机、 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六类。 分类依据: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通用机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 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因素。 3.数字计算机有那些主要应用? (略) 4.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解: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将解题的程序(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器中; 程序控制:控制器顺序执行存储的程序,按指令功能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运算任务。 主要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 解: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数量,通常用单位KB、MB、GB来度量,存储容 量越大,表示计算机所能存储的信息量越多,反映了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 单元地址:单元地址简称地址,在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号,称为单元地 址。 数据字:若某计算机字是运算操作的对象即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数据字。 指令字:若某计算机字代表一条指令或指令的一部分,则称指令字。 6.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 解:指令:计算机所执行的每一个基本的操作。

数字逻辑电路第1章习题解答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1-1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 2(1101) (2) 2(10110110) (3) 2(0.1101) (4) 2(11011011.101) 解 (1)3210210(1101)12120212(13)=?+?+?+?= (2)75421210(10110110)1212121212(182)=?+?+?+?+?= (3) 124210(0.1101)1212120.50.250.0625(0.8125)---=?+?+?=++= (4) 76431013210 (11011011.101)22222222 12864168210.50.125 (219.625)--=+++++++=+++++++= 1-2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1) 10(39) (2) 10(0.625) (3) 10(0.24) (4) 10(237.375) 解 (1)10216(39)(100111)(27)== (2) 10216(0.625)(0.101)(0.A)== (3)近似结果: 16210)3.0()00111101.0()24.0(D =≈ (4) 10216(237.375)(1110'1101.011)(0ED.6)== 1-3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 (1) 16(6F.8) (2) 16(10A.C) (3) 16(0C.24) (4) 16(37.4) 解 (1) 16210(6F.8)(1101111.1)(111.5)== (2) 16210(10A.C)(1'0000'1010.11)(266.75)== (3) 16210(0C.24)(1100.0010'01)(12.140625)== (4) 16210(37.4)(11'0111.01)(55.25)== 1-4 求出下列各数的8位二进制原码和补码 (1) 10(39)- (2) 10(0.625) (3) 16(5B) (4) 2(0.10011)- 解 (1)10(39)(1'0100111)(1'1011001)-==原码补码 (2) (0.1010000)(0.1010000)==10原码补码(0.625) (3) 16(5B)(01011011)(01011011)==原码补码 (4) 2(0.10011)(1.1001100)(1.0110100)-==原码补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