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验测试仪器及发展趋势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仪器实验报告

磁法电法实验报告学生:陈康学号:20101002352班级:076102指导老师:李永涛实验一:磁法实验1.原理:GSM-19T 是轻便的、高灵敏度的、可手持,拖带和基站使用的磁力/梯度仪器。
它主要应用在:地球物理、土木技术、考古的勘探,地磁观测站、火山和地震等的长期监测。
GMS-19T是进行地磁场测量的第二代标准,分辨率为0.01 nT,在全温度范围内,绝对精度达到0.2 nT。
系统特点:1) 微处理器控制,存储量(32 Mbytes)。
2)与基点站保持同步,并对磁场的偏差自动进行日校正。
3)采集的数据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读取采用RS-232-C串行口。
4)在线实时传输(RTT)和后操作传输。
5)梯度方式对两个磁场的间隔测量和同时测量进行精密的控制。
6)兼容磁力和梯度仪的VLF测量,要选择VLF测量时需要选择VLF(超低频)传感器。
GMS-19系列磁力仪包括几个模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选择。
而且每种方式和选择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得到不同的组合结果。
这个手册的目的是介绍主要的方式、特点和选择;理解了之后,这些组合就变得容易了。
2.实验步骤:①极化:在传感器中所富含质子的液体被通过很强的射频电流而被极化。
GMS-19在这种情况下,极化与测量间隔被同时的快速采样,射频发射保持到采样率增到最大5Hz。
②暂停:暂停允许电子瞬间消失,大于噪声电平的质子旋进信号缓慢衰减。
③计算:质子旋进频率被测量并转换成磁场强度单位。
④存储:其测量结果与日期、时间、测量坐标一起存储到存储器里。
在基站方式,只有时间和总的场强被存储。
3.实据统计及实验分析:2 5 3649674.3830 149808.3235 3649561.5240 149594.3245 3649524.932 5 3549673.0830 249776.8235 3549570.9840 149595.445 3549537.792 5 3449667.4930 349733.6735 3449578.6840 249635.1445 3449546.742 5 3349663.6230 449718.6935 3349581.0840 349649.1245 3349555.912 5 3249662.2930 549715.9935 3249578.2440 449677.8745 3249564.332 5 3149657.8730 649714.5635 3149578.440 549701.0945 3149571.372 5 3049652.2330 749713.2935 3049617.6740 649699.8945 3049576.372 5 2949637.3230 849710.7835 2949647.8640 749697.3245 2949581.092 5 2849634.3630 949703.5835 2849634.3540 749697.3645 2849584.382 5 2749654.4930 1049678.8735 2749622.8640 849695.5245 2749589.182 5 2649657.230 1149564.1835 2649621.1340 949690.6245 2649594.992 5 2549633.8630 1249639.5835 254962140 1049685.8145 2549604.172 5 2449608.2230 1349697.1935 2449622.1940 1149679.745 2449612.042 5 2349604.230 1449692.4635 2349622.440 1249676.7345 2349619.452 5 2249642.5130 1549685.6535 2249623.640 1349676.2345 2249624.322 5 2149678.7130 1649683.4335 2149624.0940 1449690.9345 2149628.722 5 2049696.9430 1749688.6835 204962840 1549710.9145 2049634.512 5 1949702.3230 1849708.35 1949635.40 1649647.45 1949638.39 91 65 92 5 1849698.9730 1949758.6735 1849640.3340 1749641.1845 1849644.92 5 1749693.430 2049853.1735 1749647.2240 1849642.0745 1749649.332 5 1649690.2230 2149833.9535 1649654.0240 1949640.8545 1649654.322 5 1549689.4530 2249069.7935 1549661.1340 2049637.545 1549658.782 5 1449689.8130 2349581.9735 1449666.6640 2149631.8845 1449664.272 5 1349691.1930 2449612.4735 1349670.440 2249627.7745 1349671.262 5 1249693.3630 2549630.1635 1249670.6540 2349622.2445 1249678.792 5 1149694.430 2649639.5135 1149670.7740 2449616.3645 1149685.872 5 1049695.0830 2749639.5735 1049671.3340 2549612.945 1049692.582 5 949701.4730 2849642.8735 949677.3940 2649609.0845 949699.812 5 849706.7330 2949639.4835 849687.2140 2749604.4645 849708.162 5 749713.7130 3049637.2135 749700.1340 2849598.7645 749713.452 5 649718.2130 3149643.1935 649705.6940 2949591.0545 649674.962 5 549726.7330 3249656.6935 549703.8440 3049583.0645 549573.062 4 4973230 33 496354 49740 31 49545 4 4965 .39 79.68 06.4576.4155.982 5 349737.9730 3449711.3235 349718.840 3249572.6345 349692.282 5 249756.630 3549780.1335 249774.1640 3349569.3745 249695.812 5 149798.2335 149835.2440 3449562.0545 149709.122 5 049836.0335 049824.3240 3549553.7945 049669.67图形结果:实验分析:本次实验的地点是物探楼后的小树林,由于规模较小,且周围存在建筑物、人群放的汽车、自行车等金属物品等,因此对结果造成了一定影响。
分析铁路工程地质实验技术的发展

分析铁路工程地质实验技术的发展摘要:铁路工程地质实验技术作为铁路建设中关键的一个内容,越来越受到专家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本文结合一五十年代初建立的铁路工程地质实验室(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实验中心)的发展情况就铁路工程地质实验技术的发展问题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关键字:铁路工程;地质实验;技术发展我们知道,铁三院中心实验室于1953年初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其实验区域遍及全国,在国外很多地区和区域也有一定的业务。
铁三院凭借在大型土木工程检测、测试、实验及施工工程项目质量监理中的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为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及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就铁路工程地质实验技术的发展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铁三院中心实验室基本情况概述(一)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
铁三院实验中心自成立以来,在技术力量上由最初的三名科技人员,发展到如今的数百名,人员遍布海内外。
无论是在人员结构、组织架构、技术素质和数量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技术力量逐渐趋于专业化和年轻化。
同时,部分工程检验人员参加过坦赞铁路、中东及日本等国外地区岩土工程的检测与施工质量监理项目,汲取了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实验室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先进的仪器设备,良好的环境条件。
实验中心拥有适用于各类岩土等地质工程的仪器和设备,仪器精密度较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动化程度也相对比较先进。
中心实验室建筑面积达2360平方米,恒温面积为260平方米,实验室环境条件较好,这与一直以来取得的优异的实验质量、良好成绩以及良好的学风和尽心尽力的工程服务是相匹配的。
(三)规范化的实验工作。
全院工程地质实验工作都是严格按照法制化进行科学管理工程检测实验工作的,严格遵守各种技术规范与质量管理手册。
在内外业检测、测试、图表、数据、报告等技术产品质量上控制较为严谨,完全按照检测实验专业的工序要求进行操作与管理。
仪器的发展趋势

仪器的发展趋势关于仪器的发展趋势,我们的x大大一直强调,“科技创新”“科技强国”“大国重器”“仪器共享”,这就足以看到国家对仪器的发展的看重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对仪器仪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利用新的工作原理和采用新材料及新的元器件,例如利用超声波、微波、射线、红外线、核磁共振、超导、激光等原理和采用各种新型半导体敏感元件、集成电路、集成光路、光导纤维等元器件。
其目的是实现仪器仪表的小型化,减轻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更便于使用与维修等。
另一重要的趋势是通过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来提高仪器仪表的性能,担高仪器仪表本身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数据处理能力。
仪器仪表不仅供单项使用,而且可能过标准接口和数据通道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起来,组成各种测试控制管理综合系统,满足更高的要求。
仪器仪表行业是中国发展的新型行业,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空间才能具备了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我国仪器仪表技术目前发展状况和差距1.我国仪器仪表技术目前发展状况第一、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整体呈高速、平稳发展势态,行业呈现以下特征:首先,我国的仪器仪表需求量日益加大,成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生产的部分产品已经占到全世界的十分之其次,并购重组速度加快。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电工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集约化、规模化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形成了以少数电能表企业为龙头引领整个行业发展的局面。
第三,国际标准制定达到世界水平。
国内多家企业、科研院所参与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EPA正式纳入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现场总线领域拥有了国际认可的自主核心技术;第四,先进自控系统、检测仪表、高端科学仪器等在研发及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上海维思仪器仪表研制的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填补了我国高压气体超声流量计的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我国仪器仪表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首先,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10年~15年的差距。
我省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能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更没有资金投入供这些高层次
人 才 进行 方法 研究 ,从 而 进行 方 法储 备 以满 足 未来 地 质 找 矿发展 的需 求 。
33 缺 乏 “ . 以人 为本 ” 的理念
( 修)订都难以满足地质科研和调查 的需求 。 目前我 国测试界专家在 19 90年编写 的 《 岩石矿物分析》 可
34 实验室 资源 配置 趋于 雷 同 .
首先 ,在资金配置上只注重仪器设备购置 ,不注 重仪器设备开发使用和维护保养 ,导致部分仪器不能
代青海省地矿局实验室编写 的 《 天然盐水及 卤水分析 方法》 进行 了一定的方法改进 ,检测质量可想而知。 没有人和机构来组织盐湖样 品检测方法 的统一 ,更没 有足够的资金对这些方法进行验证 ,使之能上升为国 家标准 ,并以此来推动我省盐湖资源勘查的规范化。
上百万一台,都是国内甚至 国际上最先进的 ,这些设 备检 出 限低 、灵 敏度 高 、精 密 度好 、准 确度 好 、检测
速度 快 ,但 地质 实验 室 的样 品加工 是 实 验测 试 的 重要
一
环 ,这些实验室的样品加工设备更新远远滞后于检
测设 备 ,样 品没 有加 工好 ,再 先进 的检 测设 备 都 等 于
十多年来 ,地质实验工作 受到各级领 导的重视 和支
持 ,地质 实验 工作 在 地质 找 矿 中飞 跃前 进 ,在 改 革 开 放 中迅速发 展 。
我省 出资 1 亿元对地质勘查及测试设备进行 了更新 , . 5
仅 实 验测 试 设 备 的投 入 就 达 20 00万 元 以上 。 目前 我
零。 38 地质 实验 测试标 准 化工 作严 重滞 后 .
我省所有地质矿产实验室都是 自负盈亏,人员工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在地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发展动态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在地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发展动态刘玉纯;林庆文;马玲【摘要】简述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发展历程,对其主要部件的技术发展进行概述.综述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传统地质样品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及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地质样品分析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总结.随地质学研究的需求变化,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会不断拓展.【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19(028)004【总页数】7页(P125-131)【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仪;地质样品;分析应用【作者】刘玉纯;林庆文;马玲【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合肥 230001;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合肥230001;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合肥 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作为常规的元素定性及定量分析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分析物质组成的常用方法之一。
依据其分析原理,理论上可以测量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种元素,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有效的元素测量范围为从铍(Be)到铀(U)的90余种元素[1-6]。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以其制样简单,分析元素范围广,分析含量范围宽,精确度高,快速,非破坏性,样品形态不受约束等特点,在定性、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中已成为重要的分析手段,以至于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传统分析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工业生产等领域[7-15]。
而与快速发展的地球科学相比,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器仍存在相对落后及分析技术不健全等缺点,阻碍了该分析技术在地质学及更广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因此加强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技术发展对增加和扩大地质学方面的分析测试范围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1 X射线荧光光谱仪发展历程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乔治发现了X射线荧光。
1948年弗利德曼和伯克斯首先研制了第一台商品性的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
中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

2013年8月August2013岩 矿 测 试ROCKANDMINERALANALYSISVol.32,No.4527~531收稿日期:2013-04-18;接受日期:2013-05-10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11081)作者简介:吴淑琪,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球化学分析和实验室管理。
E mail:wushuqi@cags.net.cn。
文章编号:02545357(2013)04052705中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吴淑琪(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地质实验测试是地质工作的眼睛。
我国地质实验室从1952年成立地质矿产部开始,至今已走过60周年的风雨历程。
60年来,我国的实验测试队伍从当初只有几十人,发展到今天近万人。
测试技术从当初只有重量法、容量法和光度法,发展到今天集光谱、质谱、色谱为一体的多种现代化检测技术体系。
社会功能从当初单纯服务于地质找矿发展到今天能全面支撑我国资源、环境和地学前缘科学研究。
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凝聚了我们几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本文通过对我国地质实验测试60年来的工作回顾,梳理我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的发展脉络,展示几代地质实验测试人的丰硕成果,激励我们发扬优良传统,勇攀科学高峰,为建设一流的地质实验室努力奋斗。
1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回顾1.1 20世纪50年代,地质分析实验室的初创期1952年地质矿产部成立,从全国抽调人员组建北京化验室和南京化验室,当时全国化验技术人员只有20人。
北京化验室(北平地质调查所化验室)有6名职工。
1953年李四光先生在全国第一次化验工作会议上指出“地质、钻探、化验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各有其一”,明确了化验工作在地质找矿中的重要地位。
1956年成立“地质矿产部矿物原料研究所”。
1957年组建地质矿产部沈阳、张家口、南京、汉口、重庆、兰州中心实验室。
我国地面重磁仪器的现状与前景

我国地面重磁仪器的现状与前景吴天彪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分会重力仪和磁力仪是重力勘探和磁法勘探(探测)用以观测和采集地球重力场和地球磁场及其异常数据的基础设备,采集到的重磁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勘探或探测的效果。
本文介绍了我国重力仪和磁力仪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讨论了一些常用仪器的性能指标及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介绍了磁探测领域的生动的应用实例;对于重磁仪器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同时也指出了在研发和应用中的某些欠妥的概念的误区。
灵敏度达到微伽级(0.01~10 μGal)、量程达到4000~7000mGal 的专门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重力场强度)的仪器,在地学界通常称之为“重力仪”,灵敏度达到纳特级(0.001 或更低~10nT)、量程达到100,000nT 的专门用于测量地球磁场(磁感应强度)的仪器,在地学界通常称之为“磁力仪“,在其它领域,有时将磁力仪称之为磁强计。
这两种仪器不仅是地球的两个重要的基本参数——重力场和地磁场的观测以及物探方法中的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的基础设备,在航天、军事探测(UXO)与监测(潜艇)、考古、生物磁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限于篇幅(时间)本文仅讨论国产的用于地面观测的重力仪和磁力仪的现状和前景。
一我国重力仪和磁力仪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第一台光学机械式磁力仪—悬丝式磁力仪(磁秤)是1958 年由原地质部物探仪器修造所仿制成功的,而正式批量投产是在北京地质仪器厂建成之后的1960 年,到1961 年底,两年生产了1704 台,此后一直到1991 年该厂共生产了11 种型号的光学机械式磁力仪,包括刃口式、水平定向式、袖珍式、地磁日变仪等近一万一千台,灵敏度10~20nT/格逐步提高到1~2nT\格,完全满足了近三十年我国大规模地面磁测的需要,它们所测的量是地磁场的垂直分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仪器从操作使用来看,在每一个测点,要摆三脚架、用罗盘定向、用水泡调平,在一个像显微镜的镜筒的里读格数、全手工记录数据,从制造工艺上讲,要采用精度很高的设备加工机械零件和光学零件,调试过程也比较复杂,总之,操作使用和制造工艺,比起电子磁力仪来,明显呈现出其劣势来,于1991 年停产,代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电子磁力仪。
2023年地质仪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地质仪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地质仪器是地质学研究和勘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学、能源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地震灾害预测等领域。
地质仪器行业市场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工作也在不断加强。
这促进了地质仪器行业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地质仪器行业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改进,新一代高性能、高精度的地质仪器不断涌现。
例如,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地质仪器的数据传输更加便捷,高分辨率摄像技术的引入提高了勘察图像的质量等。
这些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地质仪器行业的发展。
3. 行业竞争激烈:地质仪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众多厂商竞相进入市场。
例如,中国国内的地质仪器制造商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还有来自欧美等地的跨国企业进入市场。
这种激烈的竞争促使地质仪器行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4. 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除了地质学研究和勘察,地质仪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
例如,地质仪器在环境保护领域可以用于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与评价,以及地震灾害的早期预测与监测等。
这些新的应用领域为地质仪器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5. 绿色发展趋势明显:地质仪器行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能源效率,推动了绿色发展。
例如,新一代地质仪器的能源消耗更低,可以通过充电或太阳能供电,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地质仪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也更加环保。
总之,地质仪器行业市场目前呈现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竞争激烈、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以及绿色发展趋势明显等几个主要现状。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个领域对地质仪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地质仪器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实验测试仪器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9-08-06T10:47:22.5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郑祖庆[导读] 通过对地质工作中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带动了智能化建设的发展。
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进步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方便。
实验测试技术在地质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质工作的发展与地质实验测试密不可分。
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地质结构、矿产分布进行科学研究、创新以及突破依赖于地质实验测试等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并且为地质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地质工作中的地质实
验测试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地质实验;测试仪器;发展趋势引言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实验测试能够为地质研究、地质勘查提供保障,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要快速有效的发展我国的地质工作,就必须严控地质实验测试,充分利用相关的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质实验测试的重要性,然后对其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地质实验测试所需仪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地质工作者提供帮助,更有效的发展我国的地质工作。
1什么是地质实验测试地质实验测试,就是在实验室内对于在地质调查工作中,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样品进行一系列化学或者物理性的测量操作,是一种依据实验的科学测试过程。
在地质工作的初级阶段,实验测试工作就是地质工作中主要的判断依据,虽然目前的工作中,地质实验所得出的结果是作为测试工作中数据产生的重要实验依据,在科学研究以及在矿产勘测地质环境评价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数据基础工作,作为勘测技术的发展基础对于地质科学事业有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地质科学方面所应用的研究与在实际勘察工作中的质量以及研究等级在很大一个方面由地质实验的质量等级以及最后工作水平。
2地质实验测试的发展历程从我国组建地矿部算起,我国的地质工作经历了60年多的风雨历程,在这60多年中,地质实验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的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各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急需。
地质样品分析从采用古典的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起步,逐步引进比色计、发射光谱仪、极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分析仪器,提供各类岩石、矿物分析和水质分析数据。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
这一阶段地质工作大力加强地质科学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加强油气资源勘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球化学调查等。
地质分析大力发展痕量多元素分析技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技术、油气分析技术,引进和开发现代分析仪器,如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同位素质谱仪、中子活化分析装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电子探针等技术,分析检出限可达10-9 。
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后,经过深入的研究,地质实验测试更新了一大批现代化大型精密分析仪器,研究开发了一批新技术、新方法,分析检出限达到10-12。
3地质工作中地质实验测试的具体应用 3.1在区域地质考察中的应用
地质实验测试是地质工作的重心,地质实验分析则是地质实验测试的核心。
首先,按照相关要求,采集岩石、化石、矿石成本,然后对样本中的元素形态、矿物质结构进行测试,并进行分析。
最后,将测试的结果与标准矿进行对比。
因为地质实验分析是一项精密性较高的工作,为了保证最终获得的数据具备准确性,在落实检测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高端检测仪器的使用,而在诸多高端检测仪器之中,最常见的为(隧道扫描电镜、高倍电子显微镜、质子探针分析)。
3.2在区域地质化学调查中的应用
地质工作包括多个内容,区域地质化学调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调查的主要目的为:对区域内的矿物质成分进行勘察、分析,然后评价该区域内地理化学的变化情况。
在此基础上,为地质研究工作提供材料。
因为区域地质化学中使用的样品包括岩石、土壤及水体的沉积物,因此需要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以及检测人员进行样品的分析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调查过程中检测的元素并不稳定,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密切的关注检测时间。
另外,检测应该严格的遵守“经济、快捷”,更全面的获知样品的实际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更科学、合理、准确。
结语
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大量成果,与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提高密切相关,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在伴随着我国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并且在这方面工作上取得了质的飞跃,经验越来越丰富。
地质实验测试的基础性、支撑性、广泛性、先进性,支持和促进了地质工作发展。
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对地质工作与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总而言之,地质实验测试与地质工作息息相关,并在地质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提高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测技术服务的质量,并为地质工作提供数据资料,拓宽地质工作覆盖面,引领地质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雪梅.地质工作中的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5(4):17-18.
[2]宋芳,陈荣,杨博,汤质华.浅议地质调查项目实验测试工作预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1):39-42.
[3]吴淑琪.中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J].岩矿测试,2013(4):527-531.
[4]毛振才,陈月源,祝建国,等.在环境生态建设工程中分析化学研究与地质实验测试技术面临的新挑战[C]//甘肃省化学会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2013.6(5):456-456.
[5]沈加林.地质工作测试技术研究与实验测试--国土资源部华东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成果[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6.5(8):123-123.
[6]阿拉木斯.低稀释比多硼酸锂熔融制片-XRF法测试化探样品中24种元素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3.13(19):45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