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公共秩序》同步练习3.docx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课堂练习.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课堂练习.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维护秩序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 “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禁止吸烟”“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生活中这些常见的规定,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

因为( ) A.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 我国的社会太混乱C.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 我国的法治不够完备2. 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

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术;开会时,不要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

这表明( )A. 过多的规则会让找们无所适从B. 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C. 纪律约束我们的自由D.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3. 繁忙的马路,由于有了交通规则,变得井然有序。

激烈的比赛,因为有了规则的约束,变得友好文明。

这说明规则( )①能够解决一切矛盾②使利益不同的人们能够和谐相处③是彼此之间的竞争能够有序地展开④会自动起作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4.“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伯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秩序保证公共生活顺利的实现②秩序为我们每一个人平等地参与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③只有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才能正常地与别人交往,相互扶持、相互帮助④只有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5.对下图中骑电动自行车公民的言行认识正确的是()A.言行正确,电动自行车可以在快车道行使B.言行正确,公民有在道路上行使自由权利C.言行错误,公民享有权利同时应履行义务D.言行错误,电动自行车不能在道路上行使6. 右面漫画《中国“结”》主要说明()①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②社会公共秩序只能靠强制命令来维持③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④社会公共秩序只能靠社会舆论来维持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7. 人类生产、生活无时无刻不受方方面面的约束,如飞机要受航线的约束,大河奔流要受河岸的约束,这说明( )A. 生活中的约束太多,人活得很累B. 在我们生活中,约束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C. 如果没有这些规则,就没有今天社会D. 各方面有约束,生活中就没有不规范行为发生8. 在校园生活中有“严禁考试作弊”的规定,在社会生活中有“严禁酒后驾车”的规定,之所以有这些规定,是因为 ( )A. 所有人都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B. 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就必须约束人们的行为C. 约定俗成的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D.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9. 下列社会规则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社会规则没必要遵守 ②社会规则包含法律制度 ③不管遵不遵守,社会规则都会自动起作用 ④社会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③④10.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的马陵山正是山花烂漫的时节,人们纷纷前往赏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 维护秩序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1 维护秩序同步练习(附答案)

3.1 维护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以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的斯威夫特说:“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

”可见秩序的重要性,下列行为属于不遵守秩序的是()①小丽在数学课堂上与同桌窃窃私语②小明为了不迟到在校园中飞速骑车③小亮总是踩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④小梅考试时向好朋友要答案⑤小海因心情不好和妈妈大喊大叫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2.2017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

这类事件启发我们()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规则保护秩序②遵守秩序,有利于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③道德、纪律、法律等都是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不同场合的秩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农贸市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考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材料说明了()①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②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③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④遵守社会秩序是每个公民法定的义务A.①②B. ②③C.①④D.①②④4.2017年9月广西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

为了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展示中国人的形象,人们要自觉遵守()①社会生活秩序②公共场所秩序③交通秩序④学校场所秩序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 2017年3月,某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课间时间较短,学生集中去厕所,因为拥堵才导致了这种踩踏的事件。

这给我们的警示有()①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③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④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的共同追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句名言说明()①公共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③公共秩序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④7.“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这启示我们()①不以规矩,难成方圆②维护秩序就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③维护秩序是为了让人们享受真正的自由④有了规则秩序就没有了自由A.②④B.①③C.①②D.①④8.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 3.1维护秩序课后巩固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 3.1维护秩序课后巩固练习

2019年秋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3.1维护秩序》课后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2019·黑龙江)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时,要安静。

我们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破坏社会秩序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③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9·绥化)社会正常运行需要()A.特权B.障碍C.秩序D.矛盾3.(2019·江苏)在南飞北返的过程中,大雁总是结队而行。

据研究一群“人”字形或“一”字飞行的大雁能比单飞的大雁多飞70%的里程。

下列不属于从中悟出的道理是()A.团结的集体必须有共同目标和共同行动B.遵守规则要靠一定的强制和监督的力量C.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D.团结协作应成为现代人具备的基本素质4.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③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地实现④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禁止吸烟”“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生活中这些常见的规定,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

因为()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我国的社会太混乱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我国的法治不够完备6.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团聚的节日,外出的人总是不远万里回家团聚。

在车站许多乘客自觉排队购票和进站的行为充分体现了()A.自觉遵守公共秩序B.自觉保护公共环境C.自觉爱护公共设施D.尊重和平等地对待他人7.仅仅是一场大雨,竟然使湖南省某中学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八名学生当场死亡、二十六名学生受伤。

这些事实说明()①生活离不开秩序②秩序离不开规则③不守规则就会造成危害④规则需要强制人们遵守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8.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维护秩序知能演练提升1.下列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A.采用暴力手段教育子女B.自觉维护公共环境C.故意破坏公共设施D.遵守社会公德2.走在路上,需遵守规则。

影剧院里,需遵守规则。

游乐场所,需遵守规则——社会公共生活充满了规则。

对此,我们应有的态度是()A.逃避、远离B.需要时遵守,不需要时不遵守C.无所谓,与我无关D.自觉遵守中国“结”3.右面漫画《中国“结”》主要说明()①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②社会公共秩序只能靠强制命令来维持③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④社会公共秩序只能靠社会舆论来维持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4.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

这说明()A.维护秩序要靠规则和自觉遵守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5.繁忙的马路,由于有了交通规则,变得秩序井然。

激烈的比赛,因为有了规则的约束,变得友好文明。

这说明规则()①能够解决一切矛盾②使利益不同的人们能够和谐相处③使彼此之间的竞争能够有序地展开④会自动起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假如让你劝说造成十字路口交通拥堵的司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驾车上路玩潇洒,秩序混乱别管它B.行车上路要小心,规则二字值千金C.道路是汽车运行的轨道,法规是驾车的准绳D.规范交通行为,争做文明司机7.情景分析小王:行人乱穿马路,是小事,不必在意。

小李:在没有来往车辆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闯红灯。

小张:别人都那么做,我不做就是“傻帽儿”。

以上同学的观点对吗?为什么?8.在学校里,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作为国家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

这些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

因此,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就是要遵守国家明文颁布的规定。

八年级政治上册《维护公共秩序》——生活需要秩序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维护公共秩序》——生活需要秩序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

第9课《保护公共次序》第1站《生活需要次序》测试题(一)选择题1.上课要有讲堂纪律,竞赛要有竞赛规则。

这说明:()A.纪律等规则是限制人们自由的B.没有规则就不可以正常地学习和生活C.社会公共生活准不需要有规则D.社会公共生活不行能有共同的规则答案:B2.下边的内容是《全国青少年上网文明条约》:“要擅长网上学习,不阅读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善交流,不欺侮欺骗他人;要加强自护意识,不任意约会网友;要保护网络安全,不损坏网络次序;要有利身心健康,不沉迷虚构时空。

”对此错误的说法是:A.这一条约要求每一个青少年网友恪守B.保护网络次序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习惯C.网络是虚构的,不用为自己在虚构空间的言行负责D.只有人人都恪守网络规则,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网络资源答案:C3.北京一家检查企业的检查结果显示,2/3的被检查者认可自己曾有过随处吐痰的行为,“吐痰习惯者”的比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二。

对此,不正确的见解是()A.随处吐痰是小事,没有必需兴师动众B.说明一些人缺少最基本的公民责任意识C.做负责任的公民,应当从小事做起D.相关部门应鼎力整顿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答案:A(二)判断题1.违犯规则就要遇到法律制裁。

()答案:错2.优秀的次序能促使社会生活的和睦幸福。

()答案:对3.规则只好约束人的自由,使我们不可以逍遥自在。

()答案:错4.法律是最严格的规则。

()答案:对(三)问答题1.规则与交通资料一:一名拍照喜好者在其个人博客里发布了一组图片,题为《老外帮助国人提升素质》,记录了当日上午在北京街头,一位骑自行车的外国妇人义务充任了一回“交通协管”,要求驶入非灵活道的小汽车走回车行道,却遇到小车司机横蛮对待。

这组图片被转载到某著名论坛后,引起网友间对于国人素质的热议,并表达了对现代车司机的愤慨和对这名老外的敬意。

资料二:2018年奥运会在即,北京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仍为各方严实关注。

据北京市交管局介绍,截止2018年末,北京灵活车保有量达282万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1《维护秩序》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1《维护秩序》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1《维护秩序》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共6题;共18分)1. (3分) (2018八上·东莞月考)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下列选项属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表现的是()①公共场所保持安静②乘坐公交车时排队上车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④办公室随意进出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④2. (3分)下面漫画中孩子的做法是在提醒妈妈要遵守社会秩序中的()A . 社会管理秩序B . 生产秩序C . 公共场所秩序D . 交通秩序3. (3分) (2019八上·阳江期中) 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②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③良好的秩序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地实现④有了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4. (3分) (2019七上·龙凤期末) 李某用手机发布恐怖信息,导致机场航班延迟起飞,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告诉我们()①社会规则定了自由的边界②公民的行为要遵守法律的规定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相应处罚A . ①②③B . ①②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③④5. (3分)有的同学认为:做事情规规矩矩的人没有出息。

凡事要敢作敢为,将来才有出息。

这种观点是()A . 正确的,遵守社会秩序是懦弱、循规蹈矩的表现B . 错误的,做事情规规矩矩能成就一切事业C . 正确的,维护社会秩序是现代人必备的文明素质D . 错误的,维护社会秩序是文明的表现6. (3分) (2019八上·阳江期中) 对下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 . 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B . 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C . 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D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共9题;共30分)7. (3分) (2020八上·邯郸期中) 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轻声慢步、礼让右行,这一规则属于()A . 法律规则B . 道德规则C . 交通规则D . 制度规则8. (3分) (2018八上·阳江月考) 列车奔驰要受到轨道的约束,飞机飞行要受到航线的约束,体育竞技要受到规则的约束,这说明()A . 规则维系社会秩序B . 规则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C . 规则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D . 我们中学生要勇于冲破种种束缚9. (3分) (2020八上·余杭期中) 共享单车在城市许多公共场所、马路边、人行道、盲道、商铺门口、社区道路上、甚至楼道内任意乱停的乱象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同步练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3.1《维护秩序》同步练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1《维护秩序》同步练习一、社会生活有秩序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A. 特权B. 障碍C. 秩序D. 矛盾2.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禁止践踏草坪”“禁止闯红灯”等,每位公民都应该遵守。

这是因为()A. 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B. 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C.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D. 我国的法制还不够完备3.下列行为属于按秩序进行的是()①政府依法行政②企业依照行业规范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③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可以在市区飙车④入乡随俗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句名言说明()①公共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③公共秩序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③④5.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这说明了()A. 秩序来自规则B. 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C. 法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D. 有没有规则一个样6.“动车上吸烟罚款两次,不能再购买动车票。

”这一规定说明了()A. 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B. 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C. 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实现D. 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二、维护秩序靠规则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B. 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 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 人的活动要受到社会规则的制约8.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①不是限制自由②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③是为了取消自由④保障人们享有自由的权利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9.下列不属于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是()A. 艺术B. 道德C. 纪律D. 法律10.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保障众的自由。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框维护秩序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doc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框维护秩序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doc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框维护秩序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框维护秩序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一、单选题1.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C.我国的社会太混乱D.维护秩序靠规则2.2017年春节期间,浙江宁波动物园一游客为逃票无视墙外的警告,翻过了两道三米多高的围墙、一道铁丝网和栅栏,进入园内,爬进了老虎散放区,近距离观虎时被老虎拖咬身亡。

这启示我们A.要有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规则B.要尊重弱势群体,关爱他人C.要珍爱生命,远离野生动物D.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争驭赔偿3.关于规则和自由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②没有规则的约束,自由也将不复存在③只有内心甘于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④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17年6月26日,广东省海丰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李某、张某等九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扰乱交通秩序案,法院分别判处李某、张某等9名被告人两年有期徒刑至十年有期徒刑不等刑罚。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正常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旅客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在入站之前需要安检。

未经安检,任何旅客皆不得入内,乘高铁进站还需出具车票和有效证件,绝不存在情面和通融之说。

让旅客通过一个狭小的通道进站,并在必经之路设立关卡,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在调节客流、引导乘车。

这说明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B.维护社会秩序需要规则C.道德比法律更具约束力D.遵守规则就是不近人情6.在我们的生活中,调节我们的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法律、道德、纪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护公共秩序
一、单项选择题
1•自从公安部门设立了“110”报警电话以后,为人们能及时报警,让公安部门及时处理解决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但同时存在有些人拨打“110”报警电话谎报情报当娱乐。

这些人的行为属于()
A.侵犯公私财物的行为
B.扰乱交通秩序的行为
C.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D.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而对公共生活,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这是因为()
①遵守公共牛活准则,才能促使公共生活顺利实现②良好的公共秩序为我们的生活幸福提供保障③规则离不开人们的自觉遵守④我们不应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律是()
A.《学校国防教育条例》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义务教育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4.中学生张某经常到公路旁的绿化带上采摘鲜花,拿回家供自己欣赏。

这一行为属于…()
①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②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③犯罪行为④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下僧图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②不遵守规则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工作、生活和学习
③生活离不开秩序,秩序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实现④遵守规则要靠强迫才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6.我们在公共生活中,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们的行为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这个底线就是()
A.纪律
B.道德
C.法律
D.规章
7.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C.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照自己的准则做事即可
8.陈某到电影院看电影吋吸烟引起周围人的不满。

管理员加以制止,陈某趁机取闹, 砸了“请勿吸烟”告示牌的玻璃和灯泡,引起场内秩序混乱,中止放映5分钟。

陈某的
行为是()
A.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B.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
C.违反合同的行为
D.犯罪行为
9.下列行为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是…()
①小强为防身,经常携带一把弹簧刀②张某拒绝购买一辆来路不正的自行车③邱某在游长城时用小刀刻下了“邱某到此一游”的字样④王老汉在自己的菜地周围私拉了电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0.日本地震灾民排队见闻
见闻一:2011年3月12〜13 H,从千叶到仙台和宫城的400千米区间,挂着仙台牌照的汽车排起了长龙,他们是为了回乡寻找断绝消息的家人或看望受灾的亲戚。

他们的心情是多么地焦虑啊,但没有车插队或超速行驶。

他们保持沉着和秩序。

见闻二:在受灾严重的日本东北地区,大部分
加油站已经停业。

由于炼油储藏罐发生爆炸,再加上道路瘫痪,汽油运输屮断。

在一些还有汽油的加油站,汽车排起了两三百米的长队。

不仅是加油站,在限量供应饮用水的学校、限量出售矿泉水的超市、限时开放的公共厕所等场所,随处可见排起数百米长队的人。

购买水如此,购买粮食如此,即使面对几百米的队伍、几个小时的等待,所有的人也都沉默地等在车里,无人按喇叭,也无人喧哗。

买不到东西的人也不会抱怨,只是默默地朝店员点头致谢,然后转身离开。

(1)上述日本震区灾民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2)在维护社会秩序方僧,你打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去做?
【答案】
l.C 2M 3.D 4.C 5. A 6. C 7. D &A 9. C
10. (1)说明了tl本震区灾民能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的秩序准则,维护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具有较高的文明素养和良好的人格品质。

(2)我打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具体做到:①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②在生活中,既要做到以身作则,也要敢于对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提出批评,做维护社会秩序的监督者。

③让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自身的内在品质,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解析】
1.谎报情报当娱乐的行为屈于违反法律的行为,会扰乱社会秩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

2.我们应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故④错误,故选A
3.我国的法律法规很多,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律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4.张某的行为并未严重到犯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故排除③④。

5.遵守规则应自觉,故④错误,故选A
6.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做违法的事,这个底线就是法律,故选C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照自己的准则做事即可是错误的,必须符合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故选D
8.陈某砸了“请勿吸烟”告示牌的玻璃和灯泡,是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故选A
9.①④都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③破坏了游览规则,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10.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