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7.3《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7.3《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课题:7.3《几种重要的盐》第1课时班级:姓名:教学要求:1.了解盐的分类及盐的溶解性2.知道盐的化学性质及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盐的溶解性教学难点:盐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重要的调味品是盐,建筑、雕塑用的大理石、汉白玉的主要成分是盐,可用于净水的明矾含是盐,常见的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盐,大多数化肥如、也是盐。

钡餐是主要成分是盐,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盐。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Mg + HCl—Fe + HCl— Fe + CuSO4—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钠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钙硫酸钙碳酸钙硝酸钙4.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种类,可以把盐分成、、等,也可以.依据组成盐的阴离子种类,分成、、、等。

教学过程问题一:盐的组成及分类(思考):盐的组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吗?以金属离子相同归类:钠盐、钾盐、、酸根离子相同归类:硫酸盐、、、由于铵根离子(NH4+)也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所以含有铵根离子和________的化合物也称为盐。

如硝酸铵、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问题二: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强调: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和蓝色沉淀是;红褐色沉淀是常见的溶于酸且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是常见的溶于酸但无气体产生的白色沉淀是问题三:盐的化学性质1.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归纳】:盐+金属→+练一练:铜和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锌和硝酸亚铁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①、反应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组成盐的金属元素;②、盐必须.2.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归纳】:盐+酸→+练一练:硝酸钡和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和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归纳】:盐+碱→+反应条件:①反应物要;②生成物必须有练一练:硫酸铜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钠和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归纳】:盐+盐→反应条件:①反应物要;②生成物必须有练一练:碳酸钠和氯化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钙和硝酸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检测题:基本教学要求题:1.判断下列置换反应能否进行,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①Cu+H2SO4—②Zn+HCl—③Cu+AgNO3—④Cu+AgCl—⑤Zn+FeSO4—2.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Fe2O3加入NaOH溶液中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3.能将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氢氧化钙溶液 B.稀盐酸 C.稀硫酸 D.酚酞试液4.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CuS04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1)CuS04溶液显酸性,其pH______7(填“>”“<”或“=”).(2)CuS0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其对应的酸为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碱为_________.(3)CuS04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铁及其化合物”《铁盐及亚铁盐》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3.1“铁及其化合物”《铁盐及亚铁盐》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1
2
3
4
PART 4
教学方法&重难点
主 要 教 学 方 法
观察讨论法
任务驱动法
实验探究法
重 难 点
Fe3+和Fe2+的检验; 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重点:
1
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难点:
2
PART 5
教学过程
知识线
问题线
活动线
素养线
“补铁剂”、“补铁保健品”的有效成分是什么?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是几价?为什么补铁剂盒子上会写含维生素C?
通过Fe3+和Fe2+相互转化方案的设计、交流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单一水平、综合水平)。
通过学生对Fe3+和Fe2+的鉴别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设计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并在分析过程中诊断和发展学生认识物质的水平(物质、元素、微粒水平)。
通过对“铁三角”转化关系模型的建立,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4)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质和反应,设计常见物质检验的简单任务方案。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变化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
课 标 分 析
3. 学业质量要求:
(1)能结合实例书写离子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能说明常见物质与应用的关系。(1-1)
(2)能依据化学问题解决的需要,选择常见的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完成物质检验等实验。(1-3)
教 材 分 析
2.教材作用分析:
(1)从学科价值来看,铁元素作为学生继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之后学习的第1个变价金属元素,有助于从元素价态、物质类别视角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而本节课是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认识Fe3+和Fe2+的性质,可以使学生在探究 Fe3+和Fe2+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中构建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思维模型,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2)从社会价值来看,铁及其化合物、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与人体健康相关的补铁剂;利用Fe3+氧化性制作覆铜板图案;利用铁与氧气反应放热制成暖宝宝等。所以,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在有关物质检验、转化等实验中感受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青铜峡市第五中学沈学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②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③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④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①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②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③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①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②归纳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氯化钠及实验探究。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巩固:〔提问〕:什么是盐?〔回答〕: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讨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

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新课讲授:〔板书〕:一、氯化钠〔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学生回答〕NaCl 、俗名:食盐。

〔板书〕: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设问〕: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板书〕:2、氯化钠的用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71页的有关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十一章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十一章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1.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仔细观看实验,寻找不同之处,分析原因,写出方程式,完成表格。
4.氯化钠的用途: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工业上可以用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生活中作调味品;在冬天,还可用于消除积雪。
【合作探究】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
答: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不含金属离子而含有铵根离子的盐中没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2SO4等。
2、导入:问大家一个问题:俗话说“百味之首”是指什么?它有什么性质?为什么这么重要?
3、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来探究这一话题。
4、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一、氯化钠的用途、分布
1、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
2、氯化钠是盐的一种,它的俗名是,是一种色颗粒状的固体,有味,易溶于水。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教师点拨】
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是指食盐,它是盐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目标导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看图〉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等。

《几种重要的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几种重要的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几种重要的盐》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种类的盐及其用途;
2. 掌握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导学内容
1. 盐的定义及分类;
2. 食用盐、食用盐的作用;
3. 食用盐的替代品;
4. 工业用盐;
5. 医药用盐。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盐,引起学生对于盐的兴趣,并让学生猜测不同种类的盐的用途;
2. 进修盐的定义及分类:讲解盐的定义,介绍不同种类的盐,如氯化钠、硫酸钠等;
3. 进修食用盐及其作用:讲解食用盐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调味、防腐等;
4. 进修食用盐的替代品:介绍一些替代食用盐的健康选择,如海盐、岩盐等;
5. 进修工业用盐:讲解工业用盐在生产中的作用,如制造化肥、玻璃等;
6. 进修医药用盐:介绍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如盐水温灸、盐疗等;
7.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并进行小结。

四、导学评判
1. 提问:提问学生不同种类的盐的用途;
2. 实验:进行盐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盐的一些特性;
3. 作业:安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盐的作用的文章或制作盐的相关实验报告。

五、拓展延伸
1. 邀请专家:邀请化学专家或营养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盐场或盐湖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盐的生产过程;
3.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或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盐的知识。

六、导学反思
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不息改进教学方法;
2.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进修需求。

几种常见的盐(一)教学设计说课讲解

几种常见的盐(一)教学设计说课讲解

几种常见的盐(一)教学设计3.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4.体会分类研究物质的意义及分类方法。

教学重难点多角度认识盐类物质。

分类观的运用及分类方法的掌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引入(酸碱研究回顾)【知识回顾】酸碱的学习思路回顾对酸碱的初步认识元素组成微粒构成决定性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酸碱H+酸根金属元素+OHH++酸根离子金属离子+OH-紫色石蕊变红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回顾物质树状分类示意图,导入盐的学习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氧化物金属非金属酸碱盐回忆在学习初步认识酸碱时的知识。

通过回顾酸碱物质的研究思路,进一步巩固对一类物质下定义从元素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角度更科学,并应用到盐类物质的研究。

环节二盐的【布置任务】给出几种盐的化学式,请同学根据酸碱的特点,分析盐的元素组成和微粒构成特点。

【提示】既不是酸,也不是碱,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1.发现都有金属元素或铵根,都有酸根。

从宏观总结盐的概念。

通过观察化合物的化学式,学生运用分类研究物质的思路,分别从元素组成和微观微粒构成的角度给盐下定义。

概念成上有什么共同点?都能大致分成两个部分来划分。

【板书】盐是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过渡】酸碱的水溶液能导电,盐溶液导电吗?【演示】盐的导电性实验【资料】熔融盐的导电性【板书】盐是由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

【教师补充】看来“盐”并不是我们经验中的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的统称。

【小结】引出盐的性质学习对盐的初步认识归纳总结:元素组成微粒构成决定性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盐金属元素或NH4+酸根金属离子或NH4++酸根离子2.发现都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

OH-碱酸盐通过看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理解盐这一类物质的含义。

多角度建立盐的概念。

通过导电性实验,了解盐中存在的离子,建立盐溶液中的离子构成,顺利突破微观认识的抽象性问题。

化学《海水中的化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海水中的化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能说出海水提镁,海水淡化以及可燃冰。

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3、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4、知道结晶的方法,初步学会粗盐的提纯。

5、了解海水制碱原理,能说出纯碱的性质。

【学习重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海水提镁、海水淡化、新型燃料“可燃冰”,海水“晒盐”中溶解度涵义,结晶方法,溶解度曲线的理解,海水制碱中氨碱法制碱原理,纯碱的性质。

考点一:海水中的物质学生讨论知识回顾和平行练习,学生展示答案后,教师点评。

学生做链接中考知识回顾1 、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这里的盐主要包括NaCl、Na2SO4、MgCl2、MgSO4、CaCl2、CaSO4、KCl、K2SO4,含量最多的盐。

这些盐在海水中以的形式存在。

2、海底中蕴藏着大量的,3、从海水中可以制取金属镁氯化镁(通电) 镁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 +Ca(OH)2 =Mg(OH)2 + HCl =MgCl2 =平行练习1. 下列是海水制镁的工业过程:石水乳盐酸通电①氢氧化镁氯化②镁③.海水或卤水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转化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 转化①和②实际上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的过程C 转化②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D 因为海水中也含有氯化镁,所以将海水直接通电也可以制得金属镁2. 痕检是公安机关抽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

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手动用白纸后,沾有汗渍的手指纹就留在纸上。

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就跟汗渍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

链接中考1.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又给这些生命提供丰富的资源.1.化工厂利用海水和贝壳(主要成分CaCO3)制取金属镁,流程如下:(1)写出电解无水MgCl2 时得到的另一种产物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任写一种)(2)分别写出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考点二:海底矿物:学生讨论知识回顾和平行练习,学生展示答案后,教师点评。

第3节__几种重要的盐(1、2、3、4课时教案)

第3节__几种重要的盐(1、2、3、4课时教案)

第1课时(盐的溶解性及盐的部分化学性质)2.在试管中依次滴入Na2SO4和Ba(NO3)2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3.在试管中依次滴入Na2CO3和Ba(NO3)2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总结: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活动四:讨论交流展示1.①检验氯离子时,加稀硝酸的作用是。

②检验硫酸根离子时,为何加Ba(NO3)2溶液不加BaCl2溶液?;加稀硝酸的作用是。

2.混合溶液中离子检验的先后顺序溶液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只取一次样品,将这几种阴离子检验出来的方法(1)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2)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3)碳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课堂练习】1.生产自来水时氯气时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

市场上有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蒸馏水出售。

为鉴别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学习总结】写写你对知识的建构、方法的总结及学习的反思板书设计布置作业作业纸第7章第3节(3)教学反思【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能反应的写出方程式,不能进行的请说明理由。

碳酸钡与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与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铁与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与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钙与硝酸铜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H+、OH-、Na+B.Ca2+、OH-、CO32-C.Na+、K+、Cl-D.H+、NO3-、CO32-3.M和N两溶液中共含有7 种离子:Na+、Cu2+、Ba2+、Mg2+、NO3-、OH-、SO42 -。

已知两种溶液中所含离子不同,M中有4种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则N 中含有的离子是板书设计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物条件:参加反应的盐与碱要可溶,除非与酸反应生成物条件:有水、气体或者沉淀生成2.离子共存:离子间不能共存的条件:两种离子相互作用有水、气体或者沉淀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食盐和盐的不同。

(2)了解NaCl、Na2CO3、CaCO3三种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使学生掌握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2)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我国盐的资源和生产、侯德榜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三种盐的性质和用途。

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教学难点:CO32-的鉴别方法和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
1、仪器:试管、试管夹、表面皿、酒精灯、药匙、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2、药品;碳酸钠晶体、氯化钠、碳酸钙、硝酸银、稀盐酸、酚酞试液。

3、其它:火柴等。

【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想一想:HCl和NaOH反应生成什么?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水的同时,溶液里剩下Cl-和Na+,通过蒸发溶液,这两种离子就会结晶析出晶体,也就是食盐晶体——一种盐。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盐。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盐
1、练习: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化学反应类型
①·KOH + HCl----
②·NaOH + H2SO4----
③·Ca(OH)2 + HNO3 -----
④·Ca(OH)2 + H2SO4 ----
这几个反应都是中和反应,生成物中的盐都为酸与碱中和的产物。

得出: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2、展示几种常见的盐晶体。

(实物展示以及课件图片展示)
得出: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小结:
1)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2)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3)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3、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

你认为对吗?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食盐是盐,但盐是一类数量很大的化合物,食盐只是其中的一种。

科学上盐是指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碳酸钠、硝酸铵。

注意:有的晶体是盐,有的晶体不是盐。

既然盐的数量极多,下面学习几种常见的盐相关的性质。

(二)、几种盐的性质
[引入新问题] 碳酸钠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那么碳酸钠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板书] 1、(碳酸钠)(Na2CO3)
[学生分组实验]
A、指导学生观察碳酸钠的色、态、并做溶解性实验。

1)俗称:______又称________。

2)是一种__色粉末,易溶于___。

[演示实验] 观察几天前放在表面皿上的碳酸钠晶体发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阅读课文知识什么是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等知识,准确记
住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

3)从水溶液中析出时,晶体含有结晶水,化学式是_Na2CO3·10H2O。

4)结晶水合物的定义:像这种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

说明:结晶水合物是具有一定组成的纯净物,化学式中的“.”表示结合,算相对分子量时,表示加。

例如:Na2CO3·10H2O的式量=23×2+12+16×3+10×(1×2+16)=286
5)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逐渐失去结晶水的现象叫风化。

思考:“潮解”和结晶水合物的“风化”相同吗?为什么?
B.化学性质
1)、碳酸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探究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
现象:溶液变红色。

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这是纯碱名称的由来.
注意: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2)、与酸反应: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CO3 + 2 HCl===2 NaCl + H2O + CO2↑
用途:做馒头时可除去酸味,且使馒头多孔松软.
3)、与碱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C、碳酸钠的用途:
碳酸钠可制造玻璃、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做馒头时可
除去酸味,且使馒头多孔松软。

㈡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CaCO3
1、自然界中几种常见的CaCO3:
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

2、用途: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石柱或工艺品)、含有杂质而有美丽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石灰石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

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CO2)
4、碳酸钙高温分解(工业制取CO2)
5、思考:于谦的词:“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
人间。

”所隐含的化学变化是什么?
6、思考:
(1)怎样证明一块岩石是碳酸盐?
滴加稀HCl,现象:产生气泡;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即CO32-的鉴别。

(2)如何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含碳酸钙和碳镁)?
CaCO3+2HCl=CaCl2+H2O+CO2↑
MgCO3+ 2HCl = MgCl2+ H2O + CO2↑
(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会有一层白色物质,请问这是什么物质?怎么形成的?
如何除去?
CO2+ Ca(OH)2= CaCO3↓+ 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㈢食盐NaCl
从新闻事件两则引入食盐。

思考:食盐的知识你知多少?说说看!并出示4个问题。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食盐的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

并介绍海水制盐的方法。

3、用途:
(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制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的浓度为什么是0.9%?
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
理盐水。

(3)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作用。

4、实验:收集一些汗液盛放在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有什么现象产生?
现象:白色沉淀。

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反应的方程式:
NaCl+AgNO3 =AgCl↓+ Na NO3
归纳:检验Cl-:滴加AgNO3溶液,如果产生一种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该物质中含有Cl
讨论:回顾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你能否说说盐
有哪些化学性质?
⑴酸+盐→新盐+新盐
CaCO3+2HCl=CaCl2+H2O+CO2↑
⑵可溶碱+可溶盐→新碱+新盐
3NaOH+FeCl3=3NaCl+Fe(OH)3↓
⑶可溶盐+可溶盐→新盐+新盐
(4)某些难溶盐加热能分解
(NH4)2CO3 = 2NH3↑+ CO2↑+H2O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大家的共同努力,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1.证明生石灰( CaO)中是否含有未煅烧的石灰石(CaCO3)的方法,是滴加
( ),若有( )产生,就证明生石灰中含有未煅烧的石灰石,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 ).
2.对人的生理活动关系最大的盐是( )
A.Na2CO3
B.CaCO 3
C.NaCl
D.MgCl2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 )
A.CuSO4
B.Na2S
C.CaCl2
D.Ba(OH)2
4.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而在医院里做胃镜透视时,要用BaSO4造影,俗称“钡餐”,吃下BaSO4无毒是因为
( )。

但如果无意中误服了BaCO3则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 ),误服后,应立即用泻盐MgSO4解毒,这是因为
( )。

5,检验Cl- 存在的方法是先往某溶液中滴加()和(),若观察到(),则有Cl-。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