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氯

合集下载

乙酰氯催化酯化机理

乙酰氯催化酯化机理

乙酰氯催化酯化机理
1.反应机理。

首先,乙酰氯与醇反应,生成乙酰醇酯。

然后,乙酰酯和另一种醇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

在此反应中,乙酰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反应的进行。

由于反应中使用的化学品成本较低,易得,且反应条件简单,因此乙酰氯催化酯化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合成方法。

2.应用。

(1)酯的合成。

(2)药物制造。

(3)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工业中,乙酰氯催化酯化反应可以用于合成一些食品添加剂。

例如,醇和丙酮酸可以通过该反应制备甲基酯和乙酸乙烯酯,这些化合物常用于食品中作为香料和增加风味的添加剂。

总之,乙酰氯催化酯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可以用于制备酯类化合物、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反应机理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多种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乙酰氯安全资料表MSDS

乙酰氯安全资料表MSDS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
工程防护: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人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临界压力(MPa):
相对密度(空气=1):2.70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闪点(℃):4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下限(%):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390
禁忌物:水、醇类、强氧化剂、强碱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放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遇水、水蒸气或乙醇剧烈反应甚至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毒性
LD50:910mg/kg(大鼠经口)
刺激性:2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对人体危入后引起咳嗽、胸痛。口服引起口腔及消化道灼伤。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乙酰氯安全资料表
标识
中文名:乙酰氯

乙酰氯安全资料表MSDS

乙酰氯安全资料表MSDS

乙酰氯安全资料表MSDS标识中文名:乙酰氯英文名:propionic acid分子式:C2H3ClO分子量:78.50CAS号:75-36-5危规号:32119理化性质性状:无色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溶于丙酮、醚、乙酸。

熔点(℃):-112沸点(℃):51相对密度(水=1):1.11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相对密度(空气=1):2.70燃烧热(KJ/mol):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闪点(℃):4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下限(%):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最大爆炸压力(MPa):引燃温度(℃):390禁忌物:水、醇类、强氧化剂、强碱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放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

遇水、水蒸气或乙醇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

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毒性LD50:910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20m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本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痛。

口服引起口腔及消化道灼伤。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防护工程防护: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人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乙酰氯_精品文档

乙酰氯_精品文档

乙酰氯引言乙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也被称为乙酸氯化物或乙酰化氯。

它由乙酸和氯化氢反应而成,化学式为CH3COCl。

乙酰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制药和农药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乙酰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物理性质乙酰氯的物理性质如下:1. 外观:乙酰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密度:乙酰氯的密度约为1.10 g/cm³。

3. 熔点:乙酰氯的熔点约为-112 °C。

4. 沸点:乙酰氯的沸点约为51 °C。

5. 溶解性:乙酰氯可溶于醇、醚、醚酸和醇酸,也可与水反应生成乙酸和氯化氢。

二、化学性质乙酰氯的化学性质如下:1. 反应性:乙酰氯是一种活泼的酰氯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它可以和醇、胺、酚等亲核试剂发生酰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酯、酰胺或酰酚。

2. 水解性:乙酰氯与水反应生成乙酸和氯化氢。

3. 氧化性:乙酰氯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够与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酯类。

4. 高温分解:乙酰氯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为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氯化氢气体和乙酸酐。

三、应用乙酰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化学合成:乙酰氯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试剂,可用于酰化反应、酰化还原反应、烷基化反应等。

它可以作为合成酯类、酰胺、酰酚等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

2. 制药工业:乙酰氯在制药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合成和改性。

它可以用于合成乙酰水杨酸、乙酰保泰松等药物。

3. 农药制造:乙酰氯是农药制造中的重要原料,可以合成多种农药,如杀虫剂、除草剂等。

4. 其他应用:乙酰氯还可以用于染料合成、橡胶加工、涂料制备等领域。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乙酰氯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避免接触:乙酰氯具有刺激性,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2. 避免吸入:乙酰氯具有刺激性气味,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乙酰氯中,以免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

乙酰氯

乙酰氯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含量≥90%的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及其制取 工艺,其产品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是:羟基亚乙基二膦酸90~98%,不可避 免的杂质1~2%,水余量;其制取工艺是以液态重量百分含量为50%~60%的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为原料,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备料;投加晶核乙酸钠; 搅拌;投加助晶剂无水乙醇;脱水;干燥。本发明的产成品羟基亚乙基二膦 酸具有含量高,包装简易,流转方便,应用控制简便等特点,而其制取工艺 具有工艺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和基本无三废等特点。是目前一种与已有技 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实质性特点和突出进步的、具有很好经济社会效益的 新产品和新工艺。
HEDP背景技术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是一种有机多磷酸,因具有对多种金属离子良好的络合性能,广泛的PH值适用范围,特殊的表面活性及生理活性、吸氧、缓蚀、低毒等化学特性,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HEDP的生产方法有多种,国内外主要的生产方法是以三氯化磷-冰醋酸-水法。在负压工况下,经滴加、升温(同时乙酰氯回流到反应釜)、保温、水解、冲蒸等生产步骤而得。具体的生产工艺如下(以2000L反应釜为例):将冰醋酸、回收醋酸、水配成79.58%醋酸水溶液1445kg投入反应釜,在控制温度45~65℃的情况下,在搅拌下匀速缓慢滴加98.5%三氯化磷1670kg,此工艺段耗8~14h。缓慢升温,同时将冷凝下来的乙酰氯回流到反应釜;到反应釜内呈现膏状体,停止乙酰氯回流,将多余的乙酰氯接收起来,此时釜内温度大约为80℃;继续升温到118~122℃,此工艺段耗时14~24h。釜内温度在118~122℃时保温,此工艺段耗1h。控制温度110~120℃,投水解液,此工艺段耗时1h。控制温度110~140℃,向反应釜内直接冲蒸汽,接收冲蒸浓醋酸水溶液和冲蒸稀醋酸水溶液,此工艺段耗时8h。投500kg水和3kg双氧水,搅拌混匀,此工艺段耗时0.5h。最后得到1897kg58%HEDP和3900kg 31%盐酸。工艺中采用主要设备如下:釜内气体经过第一级冷凝器(采用普通冷却水),第二级冷凝器(采用冰盐水),第一级石墨降膜吸收器吸收未冷凝下的乙酰氯成为醋酸溶液,第二级石墨降膜吸收器吸收氯化氢气体。为降低原料单耗,将经降膜吸收器收到的的醋酸溶液、接收的多余乙酰氯、冲蒸浓醋酸水溶液作为回收醋酸使用,冲蒸稀醋酸水溶液作为水解液使用。在上述生产工艺中1000㎏ 58%HEDP原料单耗为冰醋酸255kg、98.5%三氯化磷882kg;在不同的真空和冷凝条件下,2000L反应釜的HEDP反应时间在32~48h。三氯化磷-冰醋酸-水法主要反应是: PCl3 + 3H2O H3PO3 + 3HCl PCl3 + 3CH3COOH H3PO3 + 3CH3COCl CH3COCl + H2O CH3COOH +HCl CH3COCl + H3PO3 P(OH)2OCOCH3 + HCl 2P(OH)2OCOCH3 CH3C(H2PO3) 2OCOCH3 CH3C(PO3H2)2OCOCH3 + H2O HEDP +CH3COOH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产生了大量副产物盐酸,在盐酸市场销售不畅的情况下,会对扩大HEDP的生产有影响,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 2、在滴加过程中,三氯化磷与水产生激烈反应,如操作不当釜内会生成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使系统中压力增大,容易发生事故。 3、负压工况下,釜内物料容易逸出,原料单耗离58%HEDP理论吨单耗冰醋酸170.5kg,98.5%三氯化磷785kg还有一段差距。 4、从反应中看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醋酸酯的是通过乙酰氯和亚磷酸反应形成的,加入的水反而消耗了一部分乙酰氯。乙酰氯的市场价格大约是冰醋酸的两倍,消耗1000kg乙酰氯才能获得765kg冰醋酸,从中可以看出此工艺浪费了一部分可能获得的经济收益。 5、整体工艺时间过长,能源消耗太大。 6、在滴加、升温生产步骤中,由于操作复杂,不能稳定的生产出HEDP优等品。

乙酰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酰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贮运
包装标志:7,20 UN编号:1717包装分类:Ⅱ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以及密封容器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搬运要妥善遮盖。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相对密度(空气=1):2.70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闪点(℃):4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下限(%):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390
禁忌物:水、醇类、强氧化剂、强碱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
工程防护: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人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酸乙酰氯乙酸乙酯乙酰胺鉴别化学

乙酸乙酰氯乙酸乙酯乙酰胺鉴别化学

乙酸、乙酰氯、乙酸乙酯和乙酰胺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化工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用途。

然而,由于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它们进行辨识和鉴别。

本文将从化学性质、实验特点和检测方法等方面对乙酸、乙酰氯、乙酸乙酯和乙酰胺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些化合物。

一、化学性质1. 乙酸乙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能够与碱、碱土金属等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对应的乙醇盐。

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也可以被氧化成乙酰氯。

2. 乙酰氯乙酰氯,化学式CH3COCl,是一种挥发性液体,有刺激性烟雾。

它是一种强烈的酰化试剂,可以与醇、酚等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乙酸酯。

乙酰氯对水、醇和碱有强烈的腐蚀性,需要在实验中小心使用。

3.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化学式CH3COOC2H5,是一种常见的酯类溶剂,具有水无溶性、有机溶剂可溶性,可用于溶解树脂、油漆等。

乙酸乙酯的蒸气有麻醉作用,易燃,需远离明火和高温。

4. 乙酰胺乙酰胺,化学式CH3CONH2,是一种无色结晶或液体,具有吸湿性。

乙酰胺可与酸酐、酰氯等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类化合物。

在实验室中,乙酰胺常用作有机合成试剂。

二、实验特点1. 乙酸乙酸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常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在实验室中,常用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来生成气体,并用该气体检测乙酸的存在。

2. 乙酰氯乙酰氯易挥发,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和粘膜有腐蚀作用,需在通风下进行操作。

实验室中,常用乙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并通过生成的气味和颜色变化来鉴别乙酰氯。

3.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具有醉人的芳香味,易燃,在空气中有爆炸性。

在实验室中,常用乙酸乙酯进行有机合成、提取等反应,需要防止其接触明火和高温。

4. 乙酰胺乙酰胺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易溶于水,对皮肤和粘膜无腐蚀作用。

乙酰氯制备

乙酰氯制备

乙酰氯制备一、乙酰氯的制备方法乙酰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3COCl。

乙酰氯是通过乙酸和氯化亚砜的反应制备而成的。

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步骤一:准备反应物和溶剂。

将乙酸和氯化亚砜分别准备好,溶剂可以选择干燥的氯仿或四氯化碳。

步骤二:将乙酸和氯化亚砜混合。

将乙酸和氯化亚砜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步骤三:加热反应混合物。

将混合物加热至反应温度,通常反应温度在50-60摄氏度之间。

步骤四: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首先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将产物与副产物分离,然后通过再结晶或柱层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纯化。

二、乙酰氯的应用乙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乙酰氯的几个主要应用方面:1. 有机合成:乙酰氯可以作为酰基化试剂,与醇、胺等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酯、酰胺等化合物。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中非常常见,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有机化合物。

2. 酰化反应:乙酰氯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酰氯酸。

这种反应可以用于制备酰氯酸类化合物,如乙酰氯与氯甲酸反应生成乙酰氯甲酸。

3. 有机催化剂:乙酰氯可以作为有机催化剂,参与不同类型的催化反应。

例如,乙酰氯可以催化酮与醇之间的缩合反应,生成酯。

4. 化学分析:乙酰氯可以用于分析化学中的酮类化合物。

乙酰氯与酮反应生成酰乙酮衍生物,这种衍生物可以通过气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析和检测。

乙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简单且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和分析等领域。

乙酰氯作为一种酰基化试剂,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乙酰氯还可以作为有机催化剂和化学分析试剂。

对于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化工工作者来说,了解乙酰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对于他们的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酰氯
C2H3ClO/C2ClH3O
CAS 登记号:75-36-5 中文名称:乙酰氯; 乙酰基氯; 氯乙酸
RTECS号:AO6390000
UN编号:1717
EC编号:607-011-00-5
英文名称:ACETYL CHLORIDE; Acetic chloride; Ethanoyl chloride;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2119
分子量:78.5 化学式:C2H3ClO/C2ClH3O
危害/接触
类型
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
火灾高度易燃。

许多反应可能
引起着火和爆炸。

在火焰
中释放出刺激性或有毒烟
雾(或气体)。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
烟。

禁止与高温表面接触。

干粉,二氧化碳。

禁止用水。


用含水灭火剂。

爆炸蒸气/空气有爆炸性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
备和照明。

防止静电荷积聚(例
如,通过接地)。

不要使用压缩
空气灌装、卸料或转运。

使用
无火花手工具。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
却,但避免该物质与水接触。

接触避免一切接触!一切情况均向医生咨询!
# 吸入灼烧感,咳嗽,呼吸短促,
咽喉痛。

呼吸防护,密闭系统和通风。

新鲜空气,休息,半直立体位,必要
时进行人工呼吸,给予医疗护理。

# 皮肤皮肤发干,发红,严重皮
肤烧伤,灼烧感,疼痛,
水疱。

防护手套,防护服。

脱掉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冲洗
皮肤或淋浴,并给予医疗护理。

# 眼睛发红,疼痛,严重深度烧
伤。

安全护目镜或眼睛防护结合
呼吸防护。

首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
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
医。

# 食入腹痛,灼烧感,咳嗽,呼
吸短促,咽喉疼痛。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
烟。

漱口,不要催吐。

不饮用任何东
西,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置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容器中。

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剩余液并转移至安全场所。

不要冲入下水道。

个人防护用具:全套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与标志气密。

使用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碎包装放入不易碎的密闭容器中。

欧盟危险性类别:F符号C符号R:11-14-34 S:(1/2)-9-16-26-45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3 联合国次要危险性:8 联合国包装类别:Ⅱ
中国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中国次要危险性:8 中国包装类别:Ⅱ
易燃性
3
活性
毒性
2
3
W
禁水
应急响应运输应急卡:TEC(R)-30S1717
美国消防协会法规:H3(健康危险性);F3(火灾危险性);R2(反应危险性);W (禁止用水)
储存耐火设备(条件)。

与性质相互抵触的物质分开存放(见化学危险性)。

干燥。

严格密封。

重要数据物理状态、外观:无色发烟液体,有刺鼻气味。

物理危险性:蒸气较空气重,可沿地面流动,可能造成远处着火。

化学危险性:加热或燃烧时,该物质分解生成光气(见卡片#0007)和氯化氢(见卡片#0163)有毒和腐蚀性烟雾。

与水、醇类、酸、二甲基亚砜、碱、金属粉末和许多其他化合物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水解反应产物为盐酸和醋酸。

职业接触限值:阈限值未制定标准。

最高容许浓度未制定标准。

接触途径: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蒸气和食入吸收到体内。

吸入危险性:20℃时该物质蒸发,可迅速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该物质对眼睛和皮肤有腐蚀性。

蒸气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吸入蒸气可能导致肺水肿(见注解)。

接触可能导致神志不清。

影响可能推迟显现。

需进行医学观察。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导致皮炎。

吸入高浓度蒸气,肺可能受损伤。

物质性质沸点:51℃
熔点:-112℃
相对密度(水=1):1.11
水中溶解度:反应
蒸气压:20℃时32kPa
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2.7
闪点:5℃(闭杯)
自燃温度:390℃
爆炸极限:在空气中7.3%~19%(体积)
环境数据该物质可能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注解与灭火剂,如水、泡沫激烈反应。

肺水肿症状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

因此,休息和医学是必要的。

应考虑由医生或医生指定的人立即采取适当吸入治疗法。

不要在火焰或高温表面附近或焊接时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