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施今墨药对浅析消渴病病机_李智

合集下载

京城名医施今墨这样治多年糖尿(消渴)病

京城名医施今墨这样治多年糖尿(消渴)病

京城名医施今墨这样治多年糖尿(消渴)病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导读:关于辨治消渴,施老治疗根据临床之证,分期论治善用药对,有宜寒,有宜热,有宜健脾多于滋肾,有宜养阴多于益气,比例安排恰当,疗效方高。

今日通过一则验案为大家介绍施师之论治经验,供各位读者朋友学习参考。

施今墨验案满男,四十八岁。

病已多年,铁路医院检查空腹血糖 265mg%,尿糖(+++),诊断为糖尿病。

现症:烦渴引饮,小便频数,多食善饥,日渐消瘦,身倦乏力,头晕心跳,大便微结,夜寐不实,多梦纷纭,舌苔薄白,脉数,重按不满。

辨证:心火不降,乱梦纷纭;热灼肺阴,烦渴多饮;脾胃蕴热,消谷善饥;肝阴不足,头晕目眩;肾阴亏耗,小便频多。

综观脉证,气阴两亏,精血不足,三消俱备,五脏皆损,证候复杂。

治法:益气阴,滋肝肾,补心脾。

处方:生黄芪 30g,野党参 10g,麦冬 10g,怀山药 18g,五味子 10g,玄参 12g,乌梅肉 4.5g,绿豆衣 12g,花粉 12g,山茱萸肉12g,桑螵蛸10g,远志10g,何首乌15g,云茯苓10g,生地黄12g。

7剂。

二诊:服药后烦渴解,尿次减,饮食如常,夜寐转佳,精神舒畅。

空腹时血糖已降至155mg%,尿糖(+),效不更方,前方再服7~10剂。

按:本例为三消俱备气阴两亏之证,患者日渐消败,病情证候复杂。

张景岳云:“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

若由真水不足,则悉属阴虚,无沦上、中、下急宜治肾为主,必使阴气渐充,精血渐复,则病必自愈。

若但知清火,则阴无以生,而日见消败,益以困矣。

”本例虽有三消之证,但阴虚乃为根本。

《沈氏尊生书》有“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

故施师以滋肾阴为主,益气为辅图治,阴复津回,水升火降,五脏可安。

方以梅花取香汤(《德生堂方》)及麦门冬煎(《三因方》)加减为主;佐以玄参、何首乌、桑螵蛸、远志、绿豆衣等味,并加用了施师常用的生黄芪、山药这个药对。

治消渴医案赏析

治消渴医案赏析

治消渴医案赏析我国一代名医施今墨先生生前对糖尿病论述精辟,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疗经验。

以下4案为施氏治疗糖尿病的案例。

[案例一] 陈某某,男,65岁。

患者于20余岁即有口干、多饮、尿频、善饥诸症,40年来求治各地,均诊断为糖尿病,时好时重,迄未根除。

近年来血压增高,又患白内障,视物不清,大便秘结,空腹尿糖(+++)。

脉象弦沉。

舌质暗。

辨证立法:糖尿病久,多有血压增高,是属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下元愈虚,血压愈增。

肝肾阴亏,久则及目。

脉现弦沉,本元虚损已显,病久年高,宜用丸方图治,拟宣明黄芪汤加味。

处方:紫河车60g,五味子30g,台党参60g,淡苁蓉60g,何首乌60g,生地黄60g,火麻仁60g,绵黄芪30g,寸麦冬30g,晚蚕沙60g,白蒺藜60g,天门冬30g,郁李仁30g,谷精草30g,川牛膝30g,磁朱丸30g,炒枳壳30g,杭菊花60g,干石斛60g,东白薇30g,杭白芍60g,野于术30g。

上药共研细末,蜜丸重14g,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

二诊:前药连服3个月,屡检尿糖,均为阴性。

血压已趋正常,惟视物常觉模糊。

再用丸方治之。

处方:鹿胎膏30g,甘枸杞60g,谷精草60g,干石斛60g,紫河车60g,大生地60g,白蒺藜60g,决明子60g,杭菊花30g,淡苁蓉60g,磁朱丸30g,杭白芍30g,生黄芪60g,寸麦冬30g,葳蕤仁60g,全当归30g。

上药共研细末,蜜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

[案例二] 顾某,男,56岁。

患者病已经年,口干思饮,食不知饱,小便如膏,精神不振,身倦乏力,在某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高,诊为糖尿病。

舌质红不润,脉豁大三部皆然。

辨证立法:燥热为害,三消全备,缘以平素恣欲,喜食膏腴。

郁热上蒸,则口干欲饮;胃热则消谷善饥;病及下焦,则小便如膏。

脉豁大,元气已伤,证属气阴两亏,治宜益气为主,佐以养阴生津。

处方:西党参15g,生黄芪30g,绿豆衣12g,生熟地各10g,怀山药60g,五味子10g,金石斛10g,天门冬10g,南花粉18g,鲜石斛10g,麦门冬10g。

施小墨先生治疗消渴病用药探析

施小墨先生治疗消渴病用药探析
2 方药运 用之妙
药对取黄芪补 中益气 , 升阳, 实腠理 的作用 , 与山药
对于消渴证在临床上我们 常见音 暗之症 , 症属 益气补脾 阴固肾精 的功用相结合 , ( 下转第 3 页) 2
1 0
维普资讯
第 1 卷第 8 3 期
V 1 1 No 8 o.3 .
渴者 , 即其体 内水火不相协调, 火炎于上 , 水泛于下 , g 。服 1 5剂。
上火下水 , 已成为火水未济之象。《 内经》 “ 阳 32 方解 本方 由增 液汤、 日:二 . 三黄汤、 二草汤等加减 结谓之消” 故治消渴 , , 欲求火降须开结 , 回津应 组成 。以清热养阴, 欲求 益气生津 , 除湿健脾为治。其中 补肝肾, 阴阳协调 , 水升火降 , 以成既济之功, 亦免痈 有着明显施 氏对药精神 的体 现。( ) 1 黄芪、 山药 : 两 疽 之后患矣 。 者伍用 , 墨公临证经验所得 , 于降低尿糖。此 系今 用

则 分析 阐释 。
[ 关键词 ] 施 小墨 ; 消渴病 ; 用药经验 [ 中图分类号] 2 9 2 [ R 4. 文献标识码 ] [ B 文章编号] 62—9 1 2 0 )8—0 1 0 17 5 X(0 7 0 0 0— 1
肺 施小墨先生系北京 四大名 医施今 墨之子 , 先生 子病及母 , 肾 同病。更为 常见 的是糖尿病足。病 病重者更有截 幼承庭训 , 经今墨公谆谆教导 , 得其 真传 , 于首都 人足部 由恶寒怕冷 到下肢酸麻无力 , 后 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理论 , 为先生 日 中医辨证 , 肢之患。此乃阴虚至极而成阴阳俱衰之危候。对此 后 施老以阳和汤治其标 , 以滋水救阴为 佐 西医辨病打下 了良好基础 。今就先生消渴医案一则 类阴疽重症 , 熟地 、 白芥子、 鹿角箱等温性为 进行 阐要发挥 , 希冀能从 中悟得先生治学之一二 , 本。阳和汤由麻黄、 同 时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主, 寒凉为辅的药物组成 。施老用此方时常关注病

运用施今墨药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运用施今墨药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运用施今墨药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周玉莲【摘要】目的:探讨施今墨药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缬沙坦胶囊(代文)80 mg,1次/d口服。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施今墨药对方,连续服用2~6个月。

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口服施今墨中药和缬沙坦胶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缬沙坦胶囊,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用药3个月和用药6个月时,治疗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血浆白蛋白升高明显,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内不同时间测得血浆白蛋白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下降幅度比较,治疗6个月较治疗3个月血浆白蛋白升高幅度,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为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同时服用缬沙坦胶囊基础上给予施今墨药对方口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提高血浆白蛋白含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ijinmoyao for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Ninety two outpatients and inpatients treated in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gave patient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valsartan capsules ( Dai Wen ) 80 mg once a day .The treatment group applied continuous extra oral administration ofShijinmoyao for 2 to 6 months.Each group was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and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in terms of plasma albumin , 24 h urinary protein , urinary albumin and urinary albumin changes . Results: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hich appli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nmo was better than the single use of valsartan capsules in control group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after 3 months and 6 months of the treatment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 plasma albumin level dropped more obviously , while 24 h u-rinary protein ,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results , the plasma albumin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P<0.05);the 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showed significantly better outcome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in bothgroups .Conclusion: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valsartan capsules and Shijinmoyao treating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24 h urinary protein , the content of urinary albumin , urinary albumin , and increase plasma al-bumin content , which is worth of clinical generalization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574-576)【关键词】施今墨药对方;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作者】周玉莲【作者单位】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4;R28;R587.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肾衰竭的重要原因[1]。

消渴病的病机探讨

消渴病的病机探讨

消渴病的病机探讨作者:王文萍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6年第02期【摘要】糖尿病常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从阴虚燥热论治。

近年来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多有脾虚表现。

笔者结合文献研究,总结历代医家从脾虚论治消渴的方法,分析脾虚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认为消渴病也应健运脾胃。

【关键词】消渴;病机;脾虚【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075-01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说文解字》中解释:“消”,涸,尽也,为消瘦、消耗、消散的意思;“渴”,干而欲饮的意思。

历代医家多将消渴病机归纳为“阴虚燥热”,以口干多饮、多食、多尿,或伴消瘦为主要表现。

但现今临床上已少见消渴的典型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肥胖、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纳差、泄泻、面色萎黄、舌淡胖、苔白滑或腻、脉沉细弱等脾虚表现。

因此笔者认为,脾虚证更符合现今消渴的病机。

1 消渴脾虚证的文献研究《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正常情况下,饮食水谷入内,经脾之运化,胃之腐熟,将精微物质散布全身,支持全身功能活动。

《素问·奇病论》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饮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不及,体内的糟粕无法通过脾胃升清降浊作用排出,蕴积肠腑而生内热,煎灼津液。

《灵枢·本脏》云:“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

”李用粹在《证治汇补·消渴》中言:“脾胃衰,不能交媾水火,变化津液而渴者”。

脾胃衰弱,本应布散之津液停聚于中焦,津不上承则口干欲饮;本虚则引食自救而多食,多食则加重脾胃负担;津液下注膀胱则多尿;四肢肌肉不得精微的濡养则消瘦。

金代刘完素认为:“今消渴者,脾胃极虚,益宜温补,若服寒药,耗伤脾胃,本气虚之,而难治也。

从施今墨药对探讨失眠病机

从施今墨药对探讨失眠病机

从施今墨药对探讨失眠病机作者 / 李智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中医科名医施今墨苦心钻研中药药性药理,擅用对药,他创制了很多对药的使用方法,效如桴鼓,惠泽后世。

作为施今墨之子施小墨的学术继承人,我们发现施今墨治疗失眠常用的6组药对分别是龙骨配牡蛎、远志配石菖蒲、黄连配阿胶、茯苓配茯神、肉桂配黄连、珍珠母配磁朱丸。

其立方之道,治法超然,乃概言失眠病机辨治六法也。

1 龙骨配牡蛎龙骨配牡蛎,其病机属肝火扰心,乃因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扰及心神。

症见不寐,性急易怒,头晕头痛,目赤口苦,口渴喜饮,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疏肝泻火、清心安神。

施今墨将此药对用于兼有血压高、工作压力大等患者,有降血压、治头晕之效。

龙骨味甘涩、性微寒,入心、肝经。

龙骨为化石之属,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牡蛎入肝肾经,质体沉重,为贝壳之类,善敛阴止汗、涩精止带、软坚化痰,两药配伍相互促进,镇静安神,育阴潜阳,软坚散结。

龙骨养阴之中潜上越之浮阳,牡蛎滋阴之中摄下陷之沉阳。

正如张锡纯云:“人身阳之精为魂,阴之精为魄。

龙骨能安魂,牡蛎能强魄。

魂魄安强,精神自足,虚弱自愈也。

是龙骨、牡蛎,固为补魂魄精神妙药也。

龙骨入肝以安魂,牡蛎入肺以定魄。

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龙骨、牡蛎的主要成分是钙。

当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容易出现心慌、失眠、头痛等症状。

2 远志配石菖蒲远志配石菖蒲,其病机属痰热扰心。

症见不寐,头昏目眩,胸闷痰多,吞酸恶心,心烦口苦,苔黄腻,脉滑数,治以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施今墨将其用于喜食肥甘厚味、血脂高的肥胖患者,乃因中医认为鱼生火、肉生痰,肥甘厚味、饮食无度之人常为痰湿体质,易致肥胖。

远志味苦辛、性温,入心肺经,既能宁心安神,治失眠惊悸又可止咳去痰、化痰开窍,治神昏痰迷、咳嗽多痰等;石菖蒲味辛、性温,通九窍、明耳目,辟浊化痰,活血止痛。

其作用有三:一是芳香化浊,醒脾开胃;二是行气化滞,消胀除满;三是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施今墨诊疗糖尿病(五):双药并书,创施氏药对

施今墨诊疗糖尿病(五):双药并书,创施氏药对

施今墨诊疗糖尿病(五):双药并书,创施氏药对施今墨先生精于辨证,善于用药。

尝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

必须明于辨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

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遂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

古人原以单味药立方,即谓之单方,后来体会出药物之配合运用,较之单味药增强疗效,所以后世才有七方之分类,充发体现出药物配伍的功效。

施今墨先生云:我们治病就是要用药物的阴阳平衡,来达到体内的新的阴阳平衡。

其处方时,常常双药并书,寓意两药之配伍应用。

其问有起到协同促进作用以增强疗效者,有相互制约、相互拮抗以消除其副作用专取所长者,有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以抑其短而扬其长,产生新的治疗作用者,皆称之为对药。

也有学者认为施氏药对名为用药,实为用方,如祝谌予先生云:世人只知施老善用对药,而不知施老不但善于用药,更精于用方!施老的对药表面上看是一对一对的药物,实际上是许多小方和名方的精华。

施今墨先生治疗消渴病最著名的药对即为黄芪伍山药,苍术配元参,认为其有降低血糖、减除尿糖之功,其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多加用这两对药味。

施今墨先生云:健脾余用黄芪伍山药,苍术配元参。

黄芪甘温,入手足太阴气分,补气止消渴,前世医家用之甚多。

山药甘平,入肺、脾、肾三经,补脾阴之力著。

明周慎斋有:脾阴不足,重用山药之语。

二药配合,气阴兼顾,补脾功用益彰。

苍术辛苦温,入脾胃二经,燥湿健脾,杨士瀛称苍术有敛脾经不禁,治小便漏泄不止之功。

元参甘苦咸寒,入肺腎二经,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苍术性辛燥但伍元参可以治其偏而展其才。

二者相伍,既能健脾,又可以滋阴。

有人谓苍术辛燥,虑其伤阴,不敢在消渴病中用之。

东垣先生生津甘露饮子内有藿香、豆蔻、毕澄茄等辛燥之品,佐以取之,亦无辛燥之嫌。

前世医家治消渴病,每于甘寒、苦寒药味之中,佐以辛润芳香之品。

在临证治疗消渴病时施今墨先生还习用乌梅、五味子相伍,酸敛益阴止汗;绿豆薏、薏苡仁相伍,清热解毒、健脾助运;瓜蒌子、瓜萎根相伍,清肺润燥、生津止渴兼以通便;玄参、麦冬相伍,金水相生、滋阴润燥、生津止渴;金石斛、鲜石斛相伍,益胃生津、养阴清热、肺肾同调;沙蒺藜、白蒺藜相伍,一走一守、朴益肝降、散风明目;蚕沙、皂角子相伍,一升一降、升清降浊、消胀软便等。

施今墨老先生的七种降血糖药对

施今墨老先生的七种降血糖药对

施今墨老先生的七种降血糖药对施今墨老先生的七种降血糖药对一、【葛根、丹参】【主治】消渴病,降低血糖,主要侧重于临床有瘀血症状者用之最宜。

临床表现为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瘀滞等。

【常用量】葛根 10--15克,丹参 10--15克二、【苍术、玄参】【主治】消渴病。

尤以对高血糖者,用之即可显效;对伴有胆固醇增高者,用之亦见效佳。

【常用剂量】苍术 10--15克;玄参 15--30克。

三、【绿豆衣薏苡仁】【主治】消渴病。

表现为上消诸症者尤为宜用。

【常用量】绿豆衣 6--10克,薏苡仁 10--15克四、【知母石膏】【主治】1、消渴病。

表现为上消口干、口渴、甚则大渴引饮者。

2、外感实热之证。

外感风寒,传变化热,或温热之邪,入于肺、胃。

证见:高热不退、口渴、烦躁,甚至神昏狂乱,脉象洪大而数等外感气分实热之证。

【常用量】知母: 6--10克;石膏: 15--30克(打碎、先煎)。

五、【玄参麦冬】【主治】消渴病。

表现为津少口干、口渴多饮,舌红少苔等症者。

【常用量】玄参: 10--30克;麦冬: 10--15克。

六、【黄柏知母肉桂】【主治】:消渴病。

主要针对表现为“下消”者。

临床所见:多尿、小便混浊等症者效佳,尤对小便甚则如膏如脂等症者有立竿见影之效。

【常用量】:黄柏: 6--10克;知母: 6--10克;肉桂: 2--4克。

七、【黄芪山药】【主治】消渴病。

临床表现为尿糖严重者,用之即可消除。

【常用量】黄芪 10--30克,山药 10--30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医药2012年1月第31卷第1期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anuary ,2012.Vol.31,No.1施今墨药对系施今墨先生临床用药之经验,后由祝谌予、吕景山老师编辑整理成册,惠泽后世。

在《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益胃止渴健脾降糖类”中给出了7组对药,分别是: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绿豆衣配薏苡仁,葛根配丹参,玄参配麦冬,知母、黄柏配肉桂;知母配石膏[1]。

药虽仅7组,然以比证立方之道,治法超然,乃概言糖尿病病机辨治7法也。

1苍术配玄参病机属于脾失健运,郁火内蕴;治法着眼于恢复中焦脾胃升降。

施先生将此药对用于治疗血糖增高患者,可降血糖。

伴胆固醇高者,用之亦效。

苍术,味苦、辛,性温,入脾、胃经,别有雄壮之气,可以芳香醒脾化湿。

施先生认为,本品具有“敛脾精,止漏浊”之功效[2],用之于糖尿病患者,屡屡获效。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降火、软坚散结、清利咽喉之功效。

消渴初病,其本乃体内气、血、津液不归正化,或停滞而为痰、为瘀;或不摄而为消、为溲。

因此,恢复体内气、血、津液的正常循行为治法之关键。

气滞可以影响血的循行,影响津液的运化。

气之枢在脾胃,脾胃升降失司,运化无权而令脾为湿困,精气不升;胃为燥扰,浊气不降。

故施先生以苍术配玄参恢复脾胃气机的升降。

苍术化脾家之湿,兼雄壮之气而鼓动脾气升生。

玄参撤胃家之热,兼苦咸之性而降泻阳明之浊。

此所以古训“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之明证也。

有人说消渴病,不宜用辛燥之苍术。

施先生认为,苍术有“敛脾精”之效。

后学细考,何谓“敛脾精”?此所以脾为湿困,精不上输于肺而涣散于中,亟当以运脾化湿为首务,不可但拘泥于消渴病病性之本身,中医所谓有是证,用是药也。

2黄芪配山药病机属于脾肾不足,中气不升,固摄失权,精微下泄。

其治法着眼于益脾固肾。

施先生将其用于尿糖严重的患者,用之即可消除。

黄芪,味甘,性平微温,入肺、脾、肾、三焦经。

生品用药,具有升发之性,既能升阳举陷,用于治疗中气不足、中气下陷等证,又能温分肉、肥腠理、补肺气、泄阴火,用于表虚自汗及反复感冒者。

炙品可补中气、益元气、温三焦、壮脾阳。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胃、肾经。

该药质润液浓,不润不燥,补而不腻,作用和缓。

其既可以补脾胃而助消化,还可以补脾胃而益肺气,此外还有益肾强阴、补肾固精之功效。

消渴伤中,而致脾胃之中气不足,下焦之元气不固,表现出尿糖增多的现象,治以健脾阴并固肾精。

二药配用,气阴兼顾。

健脾益气生津,补肾涩精止遗,相得益彰,使脾气健旺,下元固壮,漏泄自止。

此补中,即所以泻火;滋肾,即所以养阴是也。

药后尿糖减少或消失,此所以顺势而为治之。

3绿豆衣配薏苡仁病机属于二阳结热,蕴毒炽盛,治以益脾胃、促键运、清虚热、解热毒为法。

施先生将其用于上消诸证,获效良佳。

绿豆衣,味甘,性寒,入心胃经,能滋脾胃、和五脏、消水肿、清暑热、解热毒,尤擅清肠胃热毒。

《本草纲目》称其甘寒之性在皮。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大肠经,为健脾补肺之要药,能升能降,降多升少。

升则上行清在肺之热,使水之上源清净;降则下行理脾家之湿,使太阴湿土安宁。

生品入药,既能清热渗湿,利水消肿,又能祛湿除痹,缓和拘挛。

从施今墨药对浅析消渴病病机李智1齐铮2【摘要】施今墨先生擅用药对治疗消渴病,经祝谌予先生整理、讲解流传于世。

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绿豆衣配薏苡仁;葛根配丹参;玄参配麦冬;知母、黄柏配肉桂;知母配石膏7对药对既为遣方用药之兵将,亦为消渴病病机之概括,寓法于方,兹就其配伍思路浅析消渴病病机。

【关键词】施今墨;药对;消渴病;病机作者单位:1.100051,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2.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通信作者:齐铮,Tel :(010)84013122,E-mail :lqqizheng@28··DOI:10.16025/j.1674-1307.2012.01.009施先生将此药对用于上消诸证,然细考药之配伍,却系肺、胃、肠兼顾之治。

绿豆衣配薏苡仁,治上消以口渴为主症的糖尿病,肺与大肠相表里,肠中热毒得清,则肺金自宁。

二药皆可入脾胃而解热毒,此令胃火不得伤肺之法也。

二药既能除肠胃所蕴热毒,又能健脾益肺,奏效颇速[3]。

4葛根配丹参病机为气阴两伤,气滞血瘀,补益气血阴阳以治本,辅以活血化瘀以治标。

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在表能发散表邪,解肌退热以治感冒、发烧等;在经能疏通足太阳膀胱经之经气以治高血压之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在脏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阳气上升而治脾虚泄泻、热病口渴及消渴上消症之口干、口渴等。

丹参,味苦、辛,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经。

其性平而降,入血分,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冠心病之心绞痛,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等。

因其有益气之功,故可用于糖尿病伴有瘀血阻滞证。

恐血药温燥伤阴破气,而临证尤需斟酌慎重,加鸡血藤、赤芍、当归等药。

祝谌予教授认为,活血化瘀法要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即使瘀血症状不明显,也应防患于未然,本“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之理[4]。

5玄参配麦冬病机属肺胃阴虚,治以养阴增液为法。

施先生将其用于津少口干、口渴多饮、舌红少苔等证。

玄参壮水制火,通二便,能启肾水上潮于天,能治液干。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

麦冬入肺能养阴润肺、止咳化痰;入胃能益胃生津、润肠燥;入心能清心除烦、安神止悸。

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气短等。

玄参配麦冬,可看做增液汤去生地化裁而来。

本药对为液干津亏之消渴而设,主证非便秘,而为口干、口渴多饮。

故去生地,而用玄参配麦冬。

玄参偏入肾以滋阴降火,清热解毒;麦冬偏入肺以润肺生津,除烦止渴。

二药相伍,以期令金水相生,上下既济,养阴生津,润燥止渴。

6知母、黄柏配肉桂病机为热在下焦血分,另小便淋闭,治以滋肾通关为法。

施先生将此方用于糖尿病之“下消”者,症见多尿、小便混浊、如膏如脂等。

知母配黄柏系施先生用于“疏风解表清热退烧”的对药。

知母甘寒,滋肾润燥、清热泻火;黄柏苦寒,坚阴燥湿、泻火解毒、善退虚热。

二药相合,知母得黄柏,清热解毒除湿之力愈甚,黄柏得知母,滋阴清热退烧之效益彰。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入心、肝、脾、肾经。

气味纯阳,辛甘大热,善走肝肾血分,大补命门之火。

本方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方名通关丸,亦名滋肾丸。

所以滋肾者,用肉桂五分以通少火生气之意;所以通关者,知母、黄柏泄下焦肾火,令邪去无扰水道,则小便自利。

何以原方用治小便淋闭,而施先生用此治疗糖尿病“下消”多尿、淋浊之证?用本方之关键当于“渴与不渴”之处细辨之。

若渴而小便不利,是热在上焦之肺;不渴而小便不利,是热在下焦血。

热闭于下焦,即可令患者小便淋闭,亦可令患者小便频数。

当看热邪入于下焦,从何而化[5]。

7知母配石膏病机为肺胃实热,治以清泄肺胃实热为法。

施将此方用于糖尿病上消证,表现为口干、口渴甚至大渴引饮。

知母,味甘、苦,性寒,入胃、肾经。

《汤液本草》言其“泻足阳明经之火热,补益肾水膀胱之寒。

”该药质润多液,既升又降,上能清肺热,中能清胃火,下能泻相火。

生石膏,味甘、辛,性大寒,入胃经,善清肺胃之热,又偏走气分,以清气分实热。

用此药对时,当需脉现洪数有力之相。

施先生认为,邪实其正气必虚,毋使邪退而正气随之俱去,致犯贼去城空之诫。

故在使用大量石膏、知母时,仿人参白虎汤之意,配伍西洋参,除养阴生津外,还能增强药力。

施今墨及祝谌予先生列此7组对药以示例糖尿病的病机,其组药用法巧妙,非临证不足察其效,非读书不足叹其精。

8病案举例患者,女,53岁,2011年8月6日初诊。

主诉:糖尿病16年,伴有高血压8年。

患者自诊断为糖尿病以来,一直未系统治疗,血、尿糖控制不理想。

2003年发现高血压,血压波动在160~180/100mmHg。

2005年因急性左心衰伴双下肢水肿住院,查尿蛋白++~+++,确诊为充血性心衰、糖尿病肾病。

现症: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口干思饮,食欲较差,畏寒肢冷,尿频便溏。

舌淡暗,舌下络脉瘀张,脉细弱。

现服用糖适平、心痛定、速尿等西药。

尿糖++++,尿蛋白+++~++++。

辨证属阴阳两虚,瘀血阻络,脾肾不足,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法,方用降糖对药方加味。

处方:生黄芪50g,生地30g,苍白术各10g,丹参30g,葛根15g,生山药10g,续断15g,茯苓20g,枸(下转第72页)!!!!!!!!!!!!!!!!!!!!!!!!!!!!!!!!!!!!!!!!!!!!!!!!!!!!!!!!!杞子10g ,桂枝10g ,益母草30g 。

每日1剂,水煎服。

患者持药返乡,共服药28剂。

2011年9月电话告知,血糖5.1~6.99mmol/L ,血压150/90mmHg ,较前稳定,体力增加,纳食好转。

后以上方加减,连续服用1个月,2011年10月电话告知,疗效显著,食欲极佳,体力精神恢复。

一直未发生急性心衰。

按:糖尿病肾病是因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如出现氮质血症则可恶化发展为尿毒症。

本证中医病机较为复杂,笔者老师施小墨教授根据久病及肾,气血虚衰,阴阳俱虚,水湿泛溢等病机特点,着重使用施今墨教授黄芪配山药,葛根配丹参2组对药,并始终以培补脾肾、活血利水、补益气血为主治疗,使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稳定,尿蛋白下降,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1]吕景山.施今墨对药研究[J].山西中医,2008,24(3):31-34.[2]李育才,王耀辉,初淑华.施今墨“对药”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1985,9(12):5.[3]李蕴.施今墨对药经验临证应用举隅[J].新中医,2000,32(7):55.[4]单书健.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3,108—149.[5]肖永华.吕仁和辨治糖尿病医案病因、病机和病位解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8):526-527.作者简介:李智,女,35岁,大学本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施今墨药对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及研究。

(收稿日期:2011-10-03)(上接第29页)寒泻火,给阳气的生发留几分生机。

3讨论孕育是脏腑、气血通过经络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孕育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精亏损、肾气(阳)不足、相火旺均可影响孕育。

此外,与肝、脾也有关系,如脾虚气血薄弱、痰湿内盛,肝郁气滞血瘀,也可影响精卵结合,致不孕。

对于不孕的治疗,除遵循《景岳全书·妇人归》[8]提出的“种子之法,本无定轨,因人而药,各有所宜”的原则外,还应掌握“种子必先调经,经调则子嗣”“调和阴阳,万物化生”“暖则生物,勿折真火”等大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