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与更新

合集下载

浅谈山东省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

浅谈山东省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34DOI:10.16660/ki.1674-098X.2019.08.034浅谈山东省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王霞 柏永青 丁庆福 张婧(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山东济南 250013)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升级与动态更新是新型基础测绘的主要任务之一,应时代要求,根据《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总体部署,山东省启动了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并完成了部分地区的地形要素更新工作。

主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工作内容、数据总体情况、技术路线、资料利用情况、主要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首先,本次更新是对“十二五”数字线划图和地理省情监测数据进行融合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库的更新工作,与以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不同,首次融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作为更新本底数据库。

本次更新要素内容主要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及设施、植被与土质和地理单元五大要素类。

技术路线更进一步优化,更新工作以内业判读为准,减少外业工作量。

本次更新工作充分利用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水利专题资料、交通专题资料等辅助数据采集工作,在提高数据精度和要素准确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作业效率。

对更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以备后续更新工作借鉴使用。

与“十二五”期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相比,大大减少了外业调查核查工作量,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根据本次更新经验,建议在后期的更新中严格执行以影像现势性为准的原则,保持地形要素与影像的一致性,避免不同区域的表示方法不一致。

在后期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结合年度基础性地理省情监测数据的方法和内容,尤其应同时兼顾省情监测和基础测绘两项任务的外业核查工作。

关键词:基础测绘 地理数据库更新 省情监测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3(b)-0034-03Abstract: The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base update and dynamic update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the new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overall deploy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13th Five-Year "basic plan", Shandong province launched the 1:10000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base update project, and completed part of the updating of topographic el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work content, data overall situation, technical route, data utilization and main problems handling. First of all, this update is for the 12th Five-Year digital line map and geographic conditions monitoring data fusion based on sorting database update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base update, for the first time into the census geographic conditions as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update. The main elements of this update include water system, residential land and facilities, transportation and facilities, vegetation and soil and 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the five major elements. The technical route is further optimized, and the revision of the work is accurate, and the workload of the foreign industry is reduced. This update work makes full use of high resolution orthophoto, water conservancy thematic data, traffic thematic data and other auxiliary data collection. It improves data accuracy and accuracy while also improves operation efficiency.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updating are dealt with reasonably in order to prepare for use for re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update of the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base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it greatly reduced the workload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foreign industry and saved 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updated experience, suggestions in the later update to strictly enforce the image reality based principle, consistent with the terrain elem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image, to avoid inconsistent representation. In the later research, we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contents of integrating the annual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monitoring data,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two tasks of the provincial and the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Key Words: The 13th Five-Year;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database updating; Provincial Situation Monitoring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经济社会目前已进入新的战略转型时期,也对基础测绘提出了新的需求[1]。

浅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中的资料收集

浅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中的资料收集
测 绘技 术 装备
第 1 5卷
2 0 1 3年 第 3期
技 术交 流 5 5
交流 存 在 一 定 隔 阂 ;部 门单 位存 在 推 诿情 绪 ,态 度 看 、 分 析考 证后 ,经 剔 除 、归纳 、整 理 为项 目所 用 上 不积 极 。因 此 , 资料 收 集 人 员需 具 备 亲和 力 与 沟 资料 。 通 力 , 以简 要 、通 俗 易 懂 的 方式 坦 然 接触 , 阐 明需 的基 础 上 , 以之前 所 收 集 专业 资 料 名称 为切 入 点 , 对 专 业 资料 、其 它 资料 首先 应 查 看 、分 析 资料 内容 、覆 盖 范 围 、数据 精 度 、大 小 、涉 密 等 级等 事 求 ,促 使 拜 访 对象 转 变 态 度 ,在 双 方达 成一 致 意 见 的 名称 、形 式 、提 供 单位 、 部 门 、形 成 时 间、描 述 确 定 该 类 资 料 的现 势 性 与 完整 性 ,进 一步 拓 展 资 料 项 。 资料 名称 一 般 由提 供 单位 、部 门定义 或 以资料
现势性强、地理信息丰 富的数据格式资料,其 次收 确定 ,一般分为数据、模拟形式,如数据/ 图册/ 图
集 相应 图片数据 ,实在 困难 时 收集 图件 、打 印文 件 、 件/ 文 档… , 数据 资料 应查看 其 格式 并按 “ 数据 . 格式” 现 场 拍 照等 模 拟 资料 。对 于 涉密 及 内部 资料 应 根 据 形 式 记 录 。资 料 的提 供单 位 、部 门一 般应 记 录 到 收 更 新 信 息需 求 ,协 商删 除 涉 密 内容 或 作 出保 密 承 诺 集 单 位 的部 门, 网站 上收 集 其 它 资料 应记 对 应发 后 收集 。 布 部 门和 网址 确定 ,即 为本 次 资料 的权威 性 提 供 依

国土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土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土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土资源大数据的整合与更新是指对国土资源相关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和更新,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管理和规划。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更新,将会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和规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介绍国土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

国土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数据清洗与去重。

由于大数据的来源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数据中常常存在未经处理的噪声和冗余信息,这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进行数据整合与更新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去重,剔除掉无效的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

国土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的关键技术之二是数据融合与集成。

在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中,常常需要借助多个数据源的信息,进行更全面、更准确的分析和决策。

将多个数据源的信息进行融合与集成,可以为决策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数据融合与集成的关键在于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标准化并整合起来,使其具有一致的格式和结构,方便进行分析和使用。

国土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的关键技术之三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收集、管理和展示地理数据的系统,它的核心在于将地理数据与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

在国土资源大数据的整合与更新中,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将各类地理信息进行整合和展示,为决策提供更直观的空间分析结果。

国土资源大数据整合与更新的关键技术之四是数据挖掘与分析。

在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寻找其中的潜在规律和价值。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可以从大数据中提取出信息和知识,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发现数据中的隐藏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土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等,为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资源大数据的整合与更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为国土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强大的支持。

浅谈温州市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

浅谈温州市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

浅谈温州市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摘要: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动态更新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特别是对城市建设所需的大比例尺空间数据方便获取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GIS数据库的建设及更新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温州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具体更新流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需探索的新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GIS数据库;更新入库;实际应用一、前言“数字温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1:500数据生产项目是基于统一的、最新的温州标准体系,对原有测绘成果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温州市唯一基础地理空间的数据库,为温州市政府各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为温州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及政务平台数据提取空间数据支撑,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充分利用温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1:500基础地形图测绘成果,依据温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列数据标准,经过数据转换、数据加工和更新入库来完成对温州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DLG数据进行更新入库,为后续动态更新打下坚实基础。

二、数据情况说明及应用软件的选取1:500温州基础地形图数据主要是使用WalkField软件进行采集,在WalkField 中数据有点、线、面、注记图层分类,同时数据按《浙江省地籍调查技术规范》、《浙江省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要求组织,各类地形图要素都有唯一的要素代码,给数据交换带来较大方便。

本次1:500 基础地形图数据是基于WalkField平台成图的Walk数据。

软件的选取直接决定生产技术流程的优劣,对生产工期和成果的质量可产生间接的影响。

利用Walk2008软件将数据以E00或MIF格式导出,在SuperMap 软件中导入E00或MIF格式数据,以SDB格式数据在PreStorage软件或SuperMap 软件中处理,数据检查无误后,最终数据成果入库到关系型数据库Oracle中。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升级的优化处理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升级的优化处理

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升级的优化处理作者:苏俊彦方源敏田淑静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5期摘要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整合升级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全力推进全国“一张图”(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

现阶段整合工具的不完善,给数据整合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加快整合任务进度,该研究以云南省1∶10 000地形要素数据(DLG)整合为例,探索在数据处理质量控制范围内通过设计软件工具完成部分人工整合作业内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地形要素数据;数据整合;快速处理中图分类号 S126;P2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5-12579-0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需求的日益加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条件及数据更新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各地方各测区在要素内容与分类编码、数据结构及分层、坐标系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需将各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升级成全国统一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云南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省级主要的基础测绘成果,对其整合升级主要包括数据库库体的升级和数据的整合升级两部分。

1∶10 000 DLG数据整合处理采用以软件自动处理为主、人机交互处理为辅助的作业模式。

由于目前所使用生产软件功能的限制性,在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整合手段复杂繁琐,整合步骤重复率高等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笔者利用编程,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使人工作业转换为软件自动化处理以满足工作需要。

1 数据整合1.1 整合的基本原则(1)统一性。

明确定义 1∶10 000 DLG数据中的要素内容、表达方式、采集指标、数据模型、组织结构等内容,确保在数据生产与建库过程中数据成果的准确、一致。

(2)衔接性。

对1∶10 000 DLG数据进行一体化设计,并保持与国家 1∶50 000等比例尺地形要素数据的衔接和协调,为实现不同比例尺数据的上下联动更新奠定基础。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浅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以信息化为主体的新的经济时代,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最主要特征,发达国家在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同时引入了数字空间的概念,与此同时相继引发了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新事物的产生,逐渐形成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

这为我国的数字化技术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方向,加快我国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早日实现我国数字地球和抢占世界科技产业制高点和走向知识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过程。

关键词:地理数据库;数字技术;空间信息化建设一、前言在十五期间,很多地区的相关部门都制定了数字地区和覆盖本领域的数字化工程的发展规划,国土资源局也表示计划在12年内实现数字化国土工程。

在2011年的十月过半发53号文件后,国家计委和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召开了我国第一次信息技术基础的设施发展研讨会,会上指出必须要将我国的信息空间基础的建设和应用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要加快信息化的发展以带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拉开了我国大范围建设空间数据信息库建设的序幕。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概况基础地理数据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是这种系统的处理和存储系统是经过地理标示编码的,所以这种地理位置和与其相关的属性分析成为了地理信息检索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系统中,实际的地理事物表达就成为了一些数据的显示,这些地理要素的显示至少是由非参考位置和空间位置两个组成部分组成的,地理空间系统数据库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地理信息系统一方面是单独的一个学科,它既能够系统地描述和分析以及储存和信息输出的系统的方法和理论的新型的综合类学科。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综合数据库又是一个独立的信息技术处理系统,这种数据库是以空间地理为基础的采用地理分析模型的方法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提供与其相关的动态双向地理信息,为了能够完成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系统的计算机数据库建设,地理接受系统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首先是这种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空间性,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能够同时输出多种地理信息数据的功能,其次是地理信息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常规模拟或者地理专业的分析方法进行空间数据模拟,从而产生可以直接利用的信息,这也是目前工作者无法直接完成的任务。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形成数字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模式为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技术手段获取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存贮,建成多种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建立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为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各部门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各类用户、应用面最广的公益型地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实用化的、长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实体。

是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NSDI)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网络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子系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全国范围多种比例尺、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地名等基础地理信息,包括栅格地图数据库、矢量地形要素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国家测绘局 1994年建成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注:含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1:400万地形数据库等;1998年完成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数据库建设;1999年建设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和正射影像数据库;2000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2002年建成全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并更新了全国1:100万和1:25万地形数据库;2003年建成1:5万地名数据库、土地覆盖数据库、 TM卫星影像数据库。

现正在建立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等。

各省正在建立本辖区1:1万地形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等,并正在进行省、市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一、地形数据库地形数据库是空间型的 GIS数据库。

它是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各类要素包括水系、境界、交通、居民地、地形、植被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层、按照标准分类编码,对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属性信息及相互间空间关系等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建成的数据库。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一种重要的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展示。

然而,地理信息数据的及时更新一直是GIS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方法。

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的重要性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地理现象。

然而,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直接影响到GIS的效果和应用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二、人工更新方法1. 野外调查人工野外调查是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人工勘查、调查和测量,及时获取地理空间数据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这种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优势,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适用于对数据更新要求较高的区域。

2. 近红外遥感近红外遥感技术是一种无损且远距离的数据获取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地物的近红外反射率来反映地物的变化情况。

相比于传统的人工野外调查,近红外遥感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通过对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的获取和分析,可以快速更新地理信息数据。

三、自动更新方法1. 数据交互更新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与其他数据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数据的自动更新。

通过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交通管理等系统的联动,可以及时获取到与地理信息相关的数据,并将其自动更新到地理信息系统中。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交互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空间数据库监测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库可以实时监测地理信息数据的变化。

通过设置触发条件和监测机制,可以自动捕捉到地理空间数据的变化,并将其更新到地理信息系统中。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数据更新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数据质量控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更新不仅需要考虑更新方法,还需要进行数据质量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与更新
来源:国家测绘局国土司时间:2007-10-10 13:06
【大中小】
日新月异的空间技术、信息技术,促进了全球的信息化。

信息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对地理空间数据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有力地推动着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

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需要,大力加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整合与更新,一直受到各国测绘部门的关注,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

(一)
数据整合指的是采用匹配、合成、链接等方法,将多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与非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与其它专业部门地理数据集成起来,形成新的空间数据集。

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花费了近50年时间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地形图数据采集。

到了21世纪,随着地表景观的不断变化,这些数据失去了应有的精确性、完整性和现势性。

为此,美国地质调查局于2001年提出了国家制图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标准统一、能够持续更新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向用户提供无缝的、全国一致的、现势的、高精度的正射影像、高程数据、水文数据、交通数据、人文信息、土地覆盖数据、地名数据等。

美国国家制图计划的产品是国家地图,它是描绘地球表面和定位要素的公共基础信息集,是一个与其他公共或私有数据链接的平台。

该计划的实施,将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它使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能够很方便地实现和其他数据的整合和共享,令空间数据的使用更加方便,并保持了数据的一致性,增加了数据的兼容性,允许不同格式文件之间的转换,使私人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普通大众都能使用这些数据,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

其次,由于它能迅速提供高精度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从而使政府能够对紧急情况作出迅速反应,提高决策水平。

第三,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进一步延伸和扩展的基础数据平台,用户可以将其他数据和国家地图进行整合,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该计划预计2010年完成,目前正在加紧实施。

在英国大约有500多个地理空间数据库,并且其数据质量要高于一般国家。

但这么丰富的资源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的系统中,用户了解很少。

为解决这个问题,英国军械测量局2000年初提出了数字国家框架计划(Digital National Framework)。

建设DNF 的主要目的是,向全国各行业提供权威的、一致的、可维护的数据框架,便于用户选取所需的地图信息,并将军械测量局的地理框架数据与自己的数据融合起来。

DNF由国家格网和国家地形数据库构成,它通过赋予每个要素一个唯一的可维护的标识码,来定义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每个地理要素。

DNF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产品的框架基础。

根据DNF 生产的产品被称为MasterMap。

经过近两年的紧张工作,英国军械测量局于2001年11月按计划推出了MasterMap。

它是一个在DNF项目支持下的庞大的大比例尺数据库,目前包括9个主题的数据———建筑物、构造物、道路、土地、行政边界、水系、遗迹、高程、铁路,共定义了全英国4亿个人造和自然地理要素。

2002年,又增加了更多的数据和主题,如小比例尺地形数数、影像、地址信息、综合交通网络、建筑红线和建筑物高度、3D地形模型等,并提供在线服务。

DNF从根本上提高了英国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和功能,并给地理信息管理与使用带来了一场革命。

德国由16个州组成,每个州的测量法都由自己制定,这就在国家层次上造成了数据的不兼容和不一致。

为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政府1996年成立了全国地理数据中心,中心的应用测地部负责将各州测图局生产的数字地形图序列和基本数字景观模型进行整合,生成全国范围内一致的数据集。

通过协调,目前可以提供以下通用的数据集:统一的测量参考框架,包括GPS/GLONASS位置网络、水准测量网络、重力参考框架、似大地水准面;面向对象的数字地产、地籍信息,包括全国范围的房地产登记、无缝数字地籍图;权威的地形、制图信息系统,包括数字景观模型、数字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全国地名词典等。

目前,全国地理数据中心正在开发一个新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将数字地籍图、地产信息、地形制图信息系统和国家地理参考框架整合为统一的数据模型。

澳大利亚政府测绘委员会制定的2002—2007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整合框架。

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并维护一个基准框架,调整国家现有的基准框架,重点将集中在测地和潮汐基准框架的建设方面;鼓励和培育数字化环境,即测量数据的存储、数据管理与维护、数据更新等业务都将采用数字化的运作方式;发布一套最优的数据标准,建立能广泛应用的数据模型;优先资助国家级、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为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集生产;鼓励应用空间基准框架和数据质量标准、数据模型和其他公用模型;鼓励数据生产者优先生产能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所用的数据。

为满足用户对不同区域数据的交叉融合和应用的迫切需求,丹麦国家测量和地籍署尝试建立一个能覆盖全国、实时更新的地形框架数据库(被称为TOP10DK),将之作为不同数据源数据和地形图的数据产品框架。

为此,他们将现有的数据产品重新组织、编码、分类和补充,于2001年建成了TOP10DK。

建成后的TOP10DK将作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形图制图的基础,无需人工干涉就能用于简单的制图表达,并能用于大区域规划和管理。

(二)
由于现实世界空间实体及其相互关系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测绘部门的重要使命。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基本任务是,综合地利用各种来源的现势资料,如最新航空航天影像、行政勘界资料、地面实测数据等,确定和测定全国范围内基础地理要素,如道路、水系、居民地、地形、地名、行政界线等的位置变化及属性变化,对原有数据库要素进行增删、替换、关系协调等处理,生成新版数据体,并更新用户数据库。

这不仅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涉及一系列与初始建库不同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问题。

正因为如此,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地形图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其生产速度。

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其测绘部门生产的5.5万多幅地图中也有不少地形图的平均年龄为23年,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图的应用。

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的测绘部门已将工作重点从数
据建库转移到数据更新与应用上,在建立更新机制、利用遥感影像获取变化信息、历史数据存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美国地质调查局测绘部2001年在其国家制图计划中承诺,要在2010年建立近实时数据更新机制,将数据的现势性保持在几天或数月之内。

英国军械测量局根据其实际情况,建立了推帚式和散点式相结合的更新机制。

日本采用基于栅格的更新方法,先更新1:2.5万地形图,再用1:2.5万图更新1:5万图,城市地区每3年更新一次,郊区每5年更新一次,山区每10年更新一次。

加拿大测绘署地形信息中心2001年启动了一项利用Landsat-7影像更新1:5万地形数据的计划,计划每年使用Landsat-7影像更新1000幅以上地形数据。

欧盟90年代中期支持英国伦敦大学和德国的大学开展了旨在解决影像与地图自动配准问题的研究。

以色列专家提出了一种GIS驱动的变化信息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GIS数据库中前一版本的数据转换为相应的栅格数据格式,然后与正射影像叠加,由计算机比较两个时刻的数据,提取变化信息。

丹麦测绘部门将更新前后的地理信息保存起来,并建立起地理对象不同版本之间的链接关系。

(摘自中国测绘报2004.8.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