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颅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推荐下载】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判断胶质瘤性质中的价值研究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判断胶质瘤性质中的价值研究 这是一篇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判断胶质瘤性质中的价值的介绍,磁共振波谱分析是建立在MRI基础上,利用磁共振现象及化学移位原理,对特定的原子核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一种功能诊断分析技术。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神经上皮肿瘤,在各种颅内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约占35.2%~61%[1].因为其蟹足样侵袭性生长,手术完全切除十分困难,术后易复发。
对于胶质瘤预后评判,肿瘤级别是重要因素。
术前初步判断肿瘤的级别以及病变浸润范围对手术方式的制定、判断术后复发及术后综合治疗等至关重要[2].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roscopy,MRS)是建立在MRI基础上,利用磁共振现象及化学移位原理,对特定的原子核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一种功能诊断分析技术,也是一种无创性利用活体器官组织代谢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检查方式,它在常规MRI检查反映形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组织学角度评价肿瘤内部组织和细胞生化代谢特点,弥补了常规MRI检查的不足。
本研究结合传统MR成像,利用1H-MRS对同一级别脑胶质瘤瘤周区分别与瘤体区、对侧正常脑组织区间各代谢物及比值的变化,探讨胶质瘤的浸润范围,通过相同代谢物比值两两级别间比较,探讨MRS对于判断胶质瘤性质的临床指导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手术前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②术前行活检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脑胶质瘤;③检查前未行放疗或化疗;④检查前无头部外伤史或颅脑手术病史;⑤患者知情同意。
回顾性分析经 1.31H-MRS图像及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H-MRS扫描完后,利用波谱分析自带分析软件完成所选区域相关代谢产物谱线分析。
1H-MRS所检测的特定代谢指标有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等。
对于感兴趣区选择,我院采取方式:对于增强相强化明显的肿瘤瘤体区体素的选定,通常在强化区域内;瘤体周围区的选定,如肿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且周围区域在T1、T2加权相上均未见明显异常的信号时,瘤周体素选定在T2WI上呈高信号的肿瘤实质旁1~2cm,如瘤体周边在常规T2WI呈高信号且水肿范围大时,其肿瘤周围区域选定则在常规T2WI呈高信号而增强T1WI无强化的区域内;而对于正常区则在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选定。
DWI检查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价值

DWI检查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价值崔建和;柏根基;郭莉莉【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H1-磁共振波谱(H1-MRS)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对43例脑胶质瘤患者行DWI 检查,分别测定肿瘤实质部分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及其比值(rADC);测定胶质瘤组织中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水平及NAA/Cho、NAA/Cr、Cho/Cr值.将结果与术后病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2级) 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别胶质瘤(3~4级),P均<0.01 ;二者均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67和-0.792,P 均<0.01);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的NAA/Cho、NAA/Cr、Cho/Cr明显低于低级别者(P均<0.01);NAA/Cho、NAA/Cr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和-0.712,P均<0.01);Cho/Cr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06,P<0.01).结论 ADC 值和H1-MR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依据.【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0(050)031【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胶质瘤【作者】崔建和;柏根基;郭莉莉【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淮安,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淮安,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淮安,22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生存期与肿瘤病理分期有明显相关性。
术前分期只能依赖于影像学初步估计。
2005年3月~2008年12月,我们对43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采用表面弥散系数(ADC)和H1-磁共振波谱(H1-MRS)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旨在为胶质瘤的术前分期提供依据。
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

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摘要:目的: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交通的便捷,城市建设的迅速推进,人口老龄化问题,却都是引发国民发生疾病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颅脑各类疾病每年发生率持续上升,想要确定病情给予有效的治疗,临床检验工作十分关键,本次针对颅脑病症的临床诊断方面进行了探究。
方法:为了获得真实的研究数据,从科室筛选病理学确定诊断是颅内占位病变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有31例,获取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结果、扫描后波普质量方面进行了整体的比较,针对造成检查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质量的对策。
结果:给此次所有的患者进行了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测,其中配合完成检查项目的患者有27例,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定位非常精确。
谱线基线稳定性突出,化合物位置精确。
检查结果显示谱线无规律,不能判定的患者有3例,有显著的噪声显像,形态不佳,不能分辨的患者有1例,有比较性(P<0.05)。
结论:针对颅脑病症患者,实行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测在实际操作时,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相关要求规范各项操作行为,尤其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有效保证了操作成效,保证显像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质量控制;分析引言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和其他检测技术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为影像生化分析手段,在对各种颅脑疾病进行诊断期间,可以以生化代谢的特性,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判断,通常在颅脑疾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检查中运用,临床诊断效果非常突出,获取的检查结果有极高的精确率。
然而在实际检测当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检出结果的有效性、准确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生化代谢信息缺乏准精确性,必须有效管控质量及技术操作才能保证数据有效性。
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操作期间,质量干扰因素有很多,再加上技术比较复杂,在实际检测期间必须严格控制质量方面,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本次针对颅脑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面探究,详情见下文。
DWI检查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价值

0 o a n o t a rl om ri ht mae eed t t t eaoi o im stse N A, h , r ad f m sadcnr t a nr a ba w i t r r e c d; em t l f o a s [ A C o C ] n l a e l n e t w ee h b n iu
l e .Reut A Cv us n A C o l o i fo r e( ae1— )w r ihrta oeo ihgae yd z s l D  ̄ e dr D fs i p ro o w g d g d 2 eehge nt s fh rd s a od tn l a r h h g
C l 忍 h ,B0 G nj,GU i1 U 一e e- i O L . i
( eFr u i nH si l f l t n n dclU i n  ̄, u i n2 30 P R C i ) i t a o t f i e t gMei n e i H a a 2 30, . . hn sH a p a A a d oⅣ i a v a
A C值和 H1MR D 一 S与胶质瘤 的病理分级有 明显相关性 , 可作 为胶 质瘤术前分 级
V ue o iu in weg td i gn n te p t ilgc l rdn fb an gima a l f f so - ihe ma ig i h a hoo ia a ig o r i l d g o s
( ae3— ) lma, r g d 4 go s P<0 0 ; o h D a e adr D eecr lt eavl wt p t o g a gaigo i . 1 B t t A C v us n A C w r o e e ngt e i a il i rd f h e l rad i y h h oc l n ba l ma ( e 一 .6 d 一 .9 epci l, 0 0 ) s nf at ieecs ew e i a e(rd ri go s r r 0 77a n i w e n 0 72rset e P< . 1 ; i icn df rne btenhg g d gae3 vy gi hr
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

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究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复发的脑内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对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MRS)和磁共振灌注成像(MR perfusion imaging,MR)诊断结果准确率。
结果:波谱分析诊断中真阳性率为76.5%(65/85)、假阳性率23.5%(20/85)、真阴性率53.3%(8/15)、假阴性率46.7%(7/15)。
而磁共振灌注成像真阳性率77.9%(67/86)、假阳性率22.1(19/86)、真阴性率50%(7/14)、假阴性率50%(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谱分析对脑内高级别胶质瘤敏感度为93.8%、特异度27.5%、准确度77.3%,而磁共振灌注成像敏感度94.7%、特异度26%、准确度78.2%,二者之间结果较为接近。
结论: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对复发的脑内高级别胶质瘤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相接近,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波谱分析;磁共振灌注成像;胶质瘤;真阳性率;真阴性率胶质瘤是当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是以星形细胞瘤和极性成胶质细胞瘤为主,其次为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胶质瘤、髓母细胞瘤。
为源自于神经上皮细胞的肿瘤责备称之为脑胶质瘤,约占目前颅脑肿瘤的45%左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针对胶质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及放化疗综合运用为主,但是受制于颅脑组织的复杂性,临床治疗后复发几率相对较高。
特别是脑内高级别胶质瘤的复发情形与放射性反应的鉴别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性,往往容易被误诊,因而胶质瘤复发诊断的准确率与其治疗和预后具有密切关联性。
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波谱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复发的脑内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28岁~60岁,平均年龄(44.0±1.0)岁。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颅内占位中的诊断价值

急性脱髓鞘MRS示:Cho峰升高,NAA峰略降低并出现Lip峰, NAA/Cr下降
治疗后复查,病灶明显好转,NAA/Cr较前升高
第二峰在4.1PPM,水抑制时被抑制, TE为135或144ms时反转
提示厌氧性糖酵解(正常脑组织不可见)
Lip—脂质 波峰位置:在0.8至1.3PPM之间多峰 提示髓鞘坏死和/或中断(正常脑组织不可见) Ala—丙氨酸
波峰位置1.48 Glx-谷氨酰胺和谷氨酸 波峰位置:2.1—2.55PPM
反映细胞增殖
PWI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在脑肿瘤的价值 rCBV图可反映肿瘤的血液供应程度
可更好的判断胶质瘤的恶性程度
指导立体定向活检
有助于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
有助于鉴别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
PWI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
常规MRI对胶质瘤等级鉴别主要是在肿瘤的强化程度上,但强化程度 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血脑屏障的受损程度、肿瘤的血管化程度、细胞外 间隙的大小及肿瘤血管的通透性等,因此强化程度很难准确地提供肿瘤血管 生成信息。 不同级别胶质瘤实质区最大灌注处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有明显的区别。 中低级别胶质瘤血管畸变程度较低,因此肿瘤实质区最大灌注处时间-信号 曲线与对侧镜像正常脑白质的曲线相似;而高级别胶质瘤血管畸变程度(血 管迂曲及动静脉瘘等)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实质,肿瘤实质区灌注曲 线中的信号强度下降峰值明显大于对侧镜像正常脑白质,恢复基线时间延长。
纯水和CSF中水分子自由运动无障碍,扩散速度快, 快速扩散导致信号降低,故为低信号 人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须通过纤维膜和细胞器等,扩 散速度慢于水和脑脊液,约比纯水慢2~10倍 不同组织扩散速度不同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张秀明;戴峰;乔伟;冯勇;刘念龙;周世波;郭震【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3(000)003【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1H-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胶质瘤复发和13例脑胶质瘤放射性损伤患者的PWI、DWI和1H-MRS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
结果脑胶质瘤复发区平均标准化脑血容量(CBVnorm)(3.34±0.54)与放射性损伤区(1.18±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脑胶质瘤复发区最大CBVnorm(4.00±0.61)与放射性损伤区(1.35±0.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损伤区标准化ADC值分别为1.49±0.28和1.62±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脑胶质瘤复发区Cho/Cr和Cho/NAA值分别为2.72±1.18和2.32±0.83,放射性损伤区Cho/Cr和Cho/NAA值分别为2.09±1.41和1.68±0.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WI在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DWI和1H-MRS仅能起到辅助作用。
【总页数】5页(P161-165)【作者】张秀明;戴峰;乔伟;冯勇;刘念龙;周世波;郭震【作者单位】江苏省肿瘤医院CT和MRI室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附属南京第二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 210003;江苏省肿瘤医院CT和MRI室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CT和MRI室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CT和MRI室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CT和MRI室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CT和MRI室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R730.42【相关文献】1.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及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J], 刘铁军;郑英杰2.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杨君;诸一吕3.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r与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分析 [J], 刘超;胡效坤;郑兰兰4.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应用分析 [J], 刘超;胡效坤;郑兰兰5.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假性进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J], 秦丹蕾;张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RI对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慢性期(3w-2m)
液体信号(长T1长T2信号)+T2黑环
47
残腔期(>2M)
液体信号(长T1长T2信号)+T2黑环
48
颅内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征象 直接征象:肿块
异常密度 异常信号 异常血管
49
间接征象: 周围水肿:髓质,很少累计皮质 脑膜瘤压迫静脉或窦水肿明显 脑内转移瘤、恶性胶质瘤明显(指状) 脑外肿瘤水肿清或无 占位效应:肿瘤及水肿致脑实质、脑沟裂室池移位/
前交通大约占30% 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分叉占25% 大脑中动脉分叉占20% 颈内动脉分叉占7.5% 基底动脉分叉占7% 胼周动脉大脑前动脉分叉占4% 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分叉占3% 多发动脉瘤占15-20 %
18
分布至额叶的下 内面皮质、嗅球、 透明隔、胼胝体 的前2/3、尾状核 的头部、苍白球、 内囊前肢、额叶 深部脑白质和大 脑皮层的前2/3的 区域。
44
亚急性中期(5-10d)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
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具有延呈T2时间作用,T1仍就有缩短T1时间的作用,呈短 T1长T2信号,T2高信号从中心向外周蔓延(双白)
45
亚急性晚期(10d-3w) 正铁血红蛋白外周+灶周含铁血黄色
血肿周边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形成含铁血 黄素,含铁血黄素缩短T2时间,呈T2低信号 (双白+T2黑边)
9
T2*显示铁质
10
11
12
超急性期脑梗死
CT最早24h后显影, T2WI:超急性期正常,最快12h后显影,DWI最快 梗塞后1.5-2h显影。
13
14
ADC值减低,持续超急性期-亚急性期 DWI高信号:可持续1-2个月;超急性期-慢性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 的氢质子磁 共振波谱 ( rt an t snneset soy,H—MR )表现及其 临床意 po nm gei r oa c pc ocp o ce r S
瘤的 H—MR 表现 : S 肌酸( r c )轻度下降 , 乙酰天门冬氨酸 ( A )显著下降 , N一 NA 胆碱 ( h )显著增 高。低 、 Co 高级别脑胶质 瘤的 肿瘤组织与对侧 正常脑组织 的 N A C oN A C 、 A / h 值存在显著性差 异( 0 0 ) 低级别 和高级别脑胶质瘤 的肿 瘤组 A 、 h 、 A / rN A C o P< .5 ;
【 bt c】 O j t e oea a e n i s f n l i gi ac f H— R adt ep r A s at r be i T v ut t d g o adcn a s n cne 。 M S, xl e cv l eh f n i ic i f l i o n o o
MR 能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 的准确性 。H— S 能对胶 质瘤进行分级 , I MR 反映胶质瘤代谢特性以及肿瘤生长潜能。
【 关键词 】 脑 胶质瘤 ; 氢质子磁共振 波谱 ; 磁共 振成像 ; 代谢 ; 分级 【 中图分类号 】 R 4 . 452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14 (0 0 0 0 1 3— 7 17 22 2 1 )3— 0 5 0
n g r d lo s c o d n o W a d Hi h g a e gima a c r i g t HO ig si rt ra d a no tc c e .Th 9 p te t r nd r n H — MRS b f r i i e 4 a in s we e u e we t e oe s r ey o li RI s a u g r n p an M c n.Mu t l o e d sn l o e oo g e c r s n n e s e to c p sp ro me i p e v x la i g e v x lPr tn ma i n n t e o a c p cr s o y wa e f r d i
搜集经 临床手术 、 病理证 实的脑胶质瘤病例 4 例 , 照 WH 9 按 O 脑胶质
义; 探讨脑胶质瘤 的 1 H—MR 特点 与其病理级别 相关性 。方法 S
诊断标准分成两 组 : 低级别脑胶质瘤组 、 高级别 脑胶质瘤组 。所 有患者在术前行 H—MR 检 查 , 在 MR非增强 成像 的基 础上 S 均 获得。使用 P ip ci a15 h is h v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 l A e 单体素或 多体素扫描 , 点分辨法 , 检测不 同区域代谢物变化 。结果
Th pl d s a c o a n tc Re o n e S c r s o y e Ap i Re e r h f M g e i s na c pe t o c p e
I a i g i h a sfc to o r br lGlo a m g n n t e Cl s i a in f Ce e a i m s i
t e c rea in b t e h n i g f h o rl t ewe n t e f d n s o H —MRS a d t e p t oo i a r d n fg o s o i h a lgc lg a i g o l ma . M e h d 4 ain s n h i to s 9 pt t e
织的 N A C、 A / h 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 .5 。脑胶质瘤 的 N A C oC oC、 A / r A / rN A Co P O0) A / h、h/ rN A C 值与病 理级别相关 , 中 N A 其 A/
C o和 N A C 值 反映肿瘤级别较稳定 ; A / rN A C o值呈负相关关系 , h/ r 呈正相关关 系 。结论 : H— S 结合 h A /r N A C、 A / h CoC 值 MR
o l ma p rvdb ahlg eerve e ,a ae eect o zdit ogop Lw gaegi s f i sa poe yp to y w r i d go o e w l css r ae r e ot ru s( rd l ma l w gi n w O o
《 物 医学 丁程学 进展  ̄ 00年第 3 卷 第 3期 生 21 1
d i1 . 9 9 j i n 1 7 o:0 3 6 / .s . 6 4—14 . 0 0 0 . 0 s 2 22 1 .3 07
临床 医学 工 程
.13. 5
磁 共 振 波 谱 分 析 在 颅 脑 胶 质 瘤 分 级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LiW e , o g W a s e i L n n h ng, i n ngi L o Xue o,L n Yo L a g Yi ln, u ma a ng,Ca a q n iXio i
D p r e t f a il y J nme e t l opt J n me , u n dn ,2 0 0 e at n o R do g , i g nc nr si l(i g n G a g og 5 9 3 ) m o a aH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