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B卷
小学五年级语文《6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含答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拼音乐园1、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小毡.帽(máo zhān)咀.嚼(zǔ jǔ)卸.煤(xiè yù)2、“嚼”字有两个读音:jué jiáo,下列“嚼”应读哪个读音?咬文嚼.字()慢慢地嚼.()咀嚼.()嚼.舌头()二、词语天地1、比一比,再组词。
漠()袄()咀()袍()寞()沃()阻()炮()三、日积月累摘抄两个你喜欢的句子,并写出你喜欢的原因。
句子1:喜欢的原因:句子2:喜欢的原因:四、课内阅读我的幼(椎稚)心灵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奈)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带戴)上了铃档,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想象一下,拉骆驼的人在旅程中的“寂寞”是怎样的?3、爸爸说“我”的想法“更美些”,你认为呢?请写出理由。
五、拓展阅读装满昆虫的衣袋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法布尔去放鸭子。
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去观察周围的小虫子。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嗬(hē),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这只甲虫比樱挑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法布尔高兴极了。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可是回到家,却遭到了父母严历的贵备。
法布尔难过极了。
但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题1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n mào xiè méi jiāo cuò( ) ( ) ( )yòu zhì shā mò jì mò( ) ( ) ( )mián ǎo tuó rónɡ shǎ shì( ) ( ) ( )páo zi( )二、根据查字典知识,填空。
1.“嚼”应查部首,再查画,在“咀嚼”这个词中,它的读音是,它的意思是。
2.“袄”应查音序,音节是。
3.“卸”应查音序,音节是。
可以组成这样一些词语:、、。
三、照样子,写词语。
例1:不(声)不(响)不( )不( ) 不( )不( ) 不( )不( )例2:(磨)来(磨)去( )来( )去 ( )来( )去 ( )来( )去例3:又(干)又(冷)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侵犯( ) 情趣( ) 等候( )轻松( ) 幼稚( ) 旅程(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1.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我都看呆了。
仿写句子:2. 拉骆驼的摘下了毡帽。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3. 骆驼队又来了。
扩句:4.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缩句:5.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改为反问句:六、课内阅读。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_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时练习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看拼音,写词语。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zhān mào xièhuòjiàqián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作业(B组-提升篇)

教室右边的桌上低头改考卷,顺口就说:“三毛,
站起来将你的作文念出来。” 小小的我捧了簿子大声朗读起来。
“我的志愿——
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
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 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 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 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做垃圾丢掉,
二、谈骆驼系铃铛 1.为什么打头的那一匹要系一个铃铛?爸爸的解释是 ( A ),“我”的解释是( BC )。 A.骆驼怕狼,戴上铃铛,狼听见铃声不再侵犯骆驼 B.增加行路情趣 C.系铃铛可爱有趣 2.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去掉“也许”表达效果一样吗?试着说一下理由。 不一样。爸爸用“也许”一词,既肯定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想法很美,也暗中告诉“我”,“我”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第6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卷一、1.(3分)看拼音写词语。
xièméi yòu zhìshāmòjìmòmián ǎo tuórónɡpáo zi shǎshì2.(3分)比一比,再组词。
漠袄咀袍寞沃沮炮3.(3分)词语搭配。
4.(3分)结合《冬阳童年骆驼队》,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我地想,地写,又看见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的驼铃声。
5.(3分)摘抄《冬阳•童年•骆驼队》中两个你喜欢的句子,并写出你喜欢的原因。
句子1:。
喜欢的原因:。
句子2:。
喜欢的原因:。
6.(3分)结合《冬阳童年骆驼队》,理解:给骆驼带上铃铛,大人认为是,“我“则认为是。
7.(3分)课内阅读:骆驼咀嚼时是什么样子的?在《冬阳•童年•骆驼队》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写下来。
8.(3分)阅读:一天中午,烈日炙烤着大地,知了不时鸣叫:“热死了,热死了……”吃午饭时,我向妈妈提了个问题:“妈,有这样一个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什么意思?”妈妈想了想说:“娜娜,现在不解释,下午带你去游泳吧。
”我一听去游泳,特别高兴,一下子就把一碗饭吃得精光。
下午,妈妈带我去东门河,路上,我又提起了那个问题。
妈妈说:“游泳时你会明白。
”到了河边,我换上游泳衣就钻进水里。
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蛙泳,有时还来个鲤鱼跳龙门,妈妈不时地夸奖我,我快活极了。
突然,妈妈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再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对我说:“向上游。
”我听清了妈妈的话:“向上游?哼,有什么了不起,游就游。
”于是,我奋力向上游,一个大浪过来。
我来不及躲避,被呛得鼻子发酸,耳朵里也灌了水,竟顺流而下,我只好游到浅滩。
过了一会儿,我又迎着急浪向上游,但感到越来越吃力,双脚像灌满了铅。
我使出吃奶的力气,只前进了几次,稍一松劲,就被急浪冲到岸边……妈妈见此情景对我说:“你体会到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思了吗?”“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狂风怒号()A . 呼喊B . 大声哭C . 号令D . 名称2. (2分)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发扬缺点安排工作反映情况B . 提高认识价格高贵保卫公物C . 改善生活天气晴朗身体强壮D . 发现问题远大理想参观经验(2)“村庄惊醒了”的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 . 这是拟人句,村民都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惊醒了。
B . 村庄睡醒了,村民们也睡醒了。
C . 这是拟人句,村庄被洪水惊醒了。
D . 这是比喻句,村庄和村民都被洪水惊醒了。
(3)“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桑娜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
B . 提示词“说”放在一句话的中部,“说”字后面用逗号是对的。
C . 是桑娜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然后想慢慢引到西蒙的孩子身上。
D . “你知道吗”是反问句。
(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 . 《桥》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谈歌。
C . 《在柏林》的作者奥莱尔,是美国女作家。
D . 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我的母亲》《我的大学》。
3. (2分)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通过这次集邮活动,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B . 下雨了,五颜六色的花伞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C . 红安化肥厂把源源不断的化肥运往全国各地。
D . 我们班通过并讨论了这份计划书。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岂有此理_____A . 哪里B . 难道C . 为什么2. (2分)五粮液,竹叶青,花雕酒,白兰地分别属于()A . 白酒,果酒,黄酒,配制酒B . 白酒,黄酒,果酒,配制酒C . 白酒,配制酒,黄酒,果酒D . 白酒,果酒,配制酒,黄酒3. (2分)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 土炕(kēnɡ)B . 崛起(qū)C . 清晰(xī)D . 纠缠(cá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 明媚B . 疑感C . 签订D . 妄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他和我热情地握手。
B . 一股清晰的海风冲进屋里。
C . 他画了一幅画和一道数学题。
D . 我估计他一定不会做这道题。
(4)将关联词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是刀山火海,我()要去闯一闯。
A . 因为……所以……B . 不但……而且……C . 如果……就……D . 哪怕……也……(5)读一读,下列句子需要回答的一句是()A . 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B .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C . 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D .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6)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是()A . 他看到外国人的横行霸道,想惩治坏人。
B . 他听了伯父的话,明白了为国读书的重要性。
C . 他体会到“中华不振”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屈辱。
D . 他想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7)梅兰芳的表演令人折服,但更令人敬佩的是()A . 他坚持为艺术而舍弃物质享受。
五年级语文下册 冬阳 童年 骆驼队(二)同步练习试卷-精品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读拼音,写词语。
zhān mào xiè huò jǚ jué shā mò jì mò()()()()()páo zi mián ǎo yōu zhì jiāo cuò tuó róng()()()()()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咀嚼.(jué jiáo)嚼.(jué jiáo)烂系.(xì jì)统系.(xì jì)鞋带倒.(dǎo dào)出来倒.(dǎo dào)立暖和.(hé hè huō huò huo)和.(hé hè)平一去不还.(huán hái)还.(huán hái)在重.(chóng zhòng)临三、选字填空煤媒()炭()介()体()矿卸御()货防()抵()装()四、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侵犯()幼稚()暖和()轻松()清脆()悦耳()五、搭配词语,连上线。
增加铃铛幼稚的太阳耐住心头暖和的响声戴上情趣轻松的心灵重临寂寞清脆的步伐六、填空。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___________的样子:那样_______的脸,那样_______的牙,那样________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____________,大鼻孔里__________,白沫子沾在_________上。
”这是作者对骆驼进行的()的描写。
写出了“我”看骆驼既看得(),又看得(),虽说觉得它长得丑,却()。
2.过去,过去,过去,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我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想念童年住在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市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同步练习B卷
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2019·四川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有几种解释,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迷惑不解
A . 分开、解开
B . 排泄大小便
C . 懂、明白
2. (2分)诸葛亮是我国哪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A . 《红楼梦》
B . 《三国演义》
C . 《西游记》
D . 《水浒传》
3. (2分)句子万花筒。
(1)病句“因为炉里的火没有熄灭,被炉前的没有收拾干净的柴草燃着,房子着火了。
”最好的修改方法是()
A . 把“因为”去掉
B . 在“被”前加“所以”
C . 把“被”改为“把”
D . 把“被炉前的没有收拾干净的柴草燃着”全删去
(2)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 .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中的净角出场。
B . 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C . 魏格纳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D . 你应该像我一样做出痛苦的表情。
4. (2分)选出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正确解释。
他这个人太不堪了,无药可救。
A . 承受不了
B . 不好
C . 表示程度深
D . 坏到了极深的程度。
5.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福建青年作家钟兆云的新作《国之大殇》以生动、流畅的笔触,展现了明中叶以来海峡两岸人民生生不息、波澜壮阔的御侮史卷,再次________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不可分割的关系。
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我们下一步还将发射“神舟”七号、“神舟”八号,之后,将发射一个规模更大的空间站,可以做大量的空间应用________。
③剧中的许多匈奴戏外景极费周折,投资方先后________了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多处草原,但均因沙化严重、草地退化的问题而搁浅。
A . 印证实验考察
B . 验证试验考查
C . 印证实验考查
D . 验证试验考察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
6. (5分)读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加上标点符号
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________听音乐________看电影________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________游戏________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________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________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________还可以在家
里上班________开会________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________网上商场________用________电子钱包付款________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________
7. (1分)根据课文《牛郎织女》内容填空。
天河很________,波涛________,牛郎飞不过去了。
8. (6分)选择近义词填空
大约沉默凝视查问
询问静寂环视概括
沉寂________ 注视________
盘问________ 大概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9. (4分)我能读句子并完成填空。
(1)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
这句话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分别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比作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10. (9分)课外阅读。
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
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
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
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对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
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惊海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
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老师真的来了。
当俞伯牙把修改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下划线的词语。
①气喘吁吁:________
②一望无际:________
③惊涛骇浪:________
(2)填空。
①俞伯牙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________》。
②“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
”这里的“老师”是指________。
(3)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琴师________的心情 ________的大海
________的山峰 ________的松涛声 ________的乐曲
(5)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6)这篇文章主要写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1. (5分)想一想,填一填。
课文中的孩子们找到了春天,看到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听到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我也找到了春天,我看到她在________,我________她在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3-2、
4-1、
5-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
6-1、
7-1、
8-1、
三、综合题 (共1题;共4分)
9-1、
9-2、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9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