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

第6课《将相和》知识点1.生字组词:召:召唤召集召见召开号召征召臣:君臣忠臣臣服臣子大臣使臣议:议论会议建议提议无可非议宫:宫殿故宫东宫天宫少年宫献:献花献礼献血贡献借花献佛诺:诺言允诺许诺应诺唯唯诺诺典:典礼盛典经典典籍引经据典抄:包抄抄写摘抄抄袭抄近道怯:胆怯羞怯怯场怯弱怯懦露怯拒:拒绝拒聘抗拒拒捕拒之门外荆:荊条荆棘负荆请罪披荆斩棘罪:犯罪罪恶判罪受罪罪有应得2.多音字:将:jiàng(将帅)jiāng(将来)强:qiǎng(强迫)qiáng(强大jiàng(倔强)划:huà(策划)huá(划船)3.形近字:臣(君臣)巨(巨大)议(会议)仪(仪表)典(典礼)曲(歌曲)4.词语解释: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绝口不提:闭口不言及某人某事。
造句:对于昨天的争吵,他们俩都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强逼:强迫。
允诺:应许。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完璧归赵: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
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无不克: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形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也比喻能力高强,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负,背着。
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5.反义词:进攻——撤退胆怯——勇敢拒绝——接受热情——冷淡6.近义词:着急——焦急商议——商讨勇敢——英勇理由——借口称赞——称颂允诺——许诺举行——举办隆重——盛大胆怯——胆小抵御——抵抗侮辱——羞辱必然——必定7.课文主题思想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优质课件(共168张PPT)

选做
选一些词语或句子写在卡片上,比一比, 看谁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内容。
示例:商议 理亏 允诺 胆怯 抵御 推辞 完好无缺 怒发冲冠 同心协力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 蔺相如门上请罪。
课外练习
1.课外看看或听听有关“将相和” 内容的戏曲录像。
2.你知道哪些关于团结友爱的故事, 试着写一件,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 完璧归赵 ):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 原主。
( 推辞 ):对任命,邀请,馈赠等表示 拒绝不接受。
( 发难 ):发起质问、责难。 ( 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整体感知
读课文,思考文题中的“将”和“相” 分别指谁?课文围绕他们写了几件事?
将——廉颇 相——蔺相如
完璧归赵(1-9)
渑池会面
6 将相和
示例:战国时候,赵国的蔺相如奉命出使 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后来又陪同赵王 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 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 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来 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允诺
lìn
蔺相如
huà
划归
渑池 胆怯
rǔ
shàn
侮辱 擅长
xuē
páo
削弱 战袍 荆条
璧
臣
蔺
强
诺
划
罪
廉
抵
御
辞
辱
擅
卿
削
袍
写一写
按结构将下列生字分类。
召 臣 议宫献诺
典抄 罪怯拒荆
半包围结构:臣
上下结构: 召 宫 典 罪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6课《将相和》知识点

第6课《将相和》知识点1.生字组词:召:召唤召集召见召开号召征召臣:君臣忠臣臣服臣子大臣使臣议:议论会议建议提议无可非议宫:宫殿故宫东宫天宫少年宫献:献花献礼献血贡献借花献佛诺:诺言允诺许诺应诺唯唯诺诺典:典礼盛典经典典籍引经据典抄:包抄抄写摘抄抄袭抄近道怯:胆怯羞怯怯场怯弱怯懦露怯拒:拒绝拒聘抗拒拒捕拒之门外荆:荊条荆棘负荆请罪披荆斩棘罪:犯罪罪恶判罪受罪罪有应得2.多音字:将:jiàng(将帅)jiāng(将来)强:qiǎng(强迫)qiáng(强大 jiàng(倔强)划:huà(策划) huá(划船)3.形近字:臣(君臣)巨(巨大)议(会议)仪(仪表)典(典礼)曲(歌曲)4.词语解释: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绝口不提:闭口不言及某人某事。
造句:对于昨天的争吵,他们俩都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强逼:强迫。
允诺:应许。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完璧归赵: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
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无不克: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形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也比喻能力高强,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负,背着。
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5.反义词:进攻——撤退胆怯——勇敢拒绝——接受热情——冷淡6.近义词:着急——焦急商议——商讨勇敢——英勇理由——借口称赞——称颂允诺——许诺举行——举办隆重——盛大胆怯——胆小抵御——抵抗侮辱——羞辱必然——必定7.课文主题思想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五年级上册第6课分段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6课分段内容
第一部分(第 1-10 自然段):完璧归赵
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赵国得到了一块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交换。
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把和氏璧献给秦王,发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于是巧妙地要回了和氏璧,并让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回到赵国。
第二部分(第 11-15 自然段):渑池会面
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想借机侮辱赵王。
蔺相如随行,他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帮助赵王摆脱了秦王的侮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第三部分(第 16-18 自然段):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嘴皮子功夫,想给蔺相如一个下马威。
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回避廉颇,廉颇知道后,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两人成为刎颈之交。
1。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将相和》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知识点】01我会写召zhào(召集、召开、号召)臣chén(大臣、臣服、忠臣)议yì(会议、议论、不可思议)宫gōng(皇宫、宫殿、宫廷)献xiàn(奉献、献出、贡献)诺nuò(诺言、承诺、一诺千金)典diǎn(典礼、字典、典范)抄chāo(抄写、抄家、抄小路)怯qiè(胆怯、怯场、怯弱)拒jù(拒绝、抗拒、拒之门外)荆jīng(荆条、紫荆花、负荆请罪)02我会认壁bì(墙壁、和氏璧、完璧归赵)蔺 lìn(姓蔺、马蔺、蔺舌)强qiáng(强迫、强壮、强大)划huà(划分、规划、比划)廉 lián(廉洁、清廉、廉正)抵dǐ(抵抗、抵御、抵挡)辞cí(推辞、告辞、辞旧迎新)辱rǔ(侮辱、羞辱、奇耻大辱)擅shàn(擅长、擅自、擅离职守)卿qīng(爱卿、公卿、上卿)削xuē(削弱、剥削)袍páo(旗袍、战袍、袍子)03多音字将jiàng(将领)jiāng(将来)强qiǎng(勉强)qiáng(强大)jiàng(倔强)划huà(计划)huá(划船)削xuē(剥削)xiāo(削苹果)04近义词隆重一一庄重胆怯一一胆小抵御一一抵抗推辞一一推卸侮辱一一污辱拒绝一一谢绝能耐一一本敢削弱一一减弱理直气壮一一义正词严同心协力一一齐心协力05反义词允诺一一拒绝胆怯一一勇敢抵御一一进攻推辞一一接受削弱一一增强06理解词语召集:通知人们聚集起来。
文中指赵王通知大臣们聚集起来。
隆重:盛大庄重。
文中指蔺相如要求交换和氏璧时举行一个盛大庄重的仪式。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拒绝:不接受,文中指秦王不接受蔺相如的要求。
诸位:人称代词。
对所指的若干人的尊称。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五年级上册 语文 第六课 将相和 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将相和教案设计一、内容分析《将相和》是一篇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这篇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次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历史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大局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课时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会写“璧、召、诺”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价之宝、召集、商议”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 能简要概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蔺相如和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2. 从故事中汲取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在集体生活中要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概括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 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分析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难点1. 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
2. 领悟课文通过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史记》相关资料、生字词卡片、课文重点段落的音频视频资料等。
2. 查阅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秦赵两国的关系等。
五、教学媒体选择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生字词、历史背景资料、课文相关图片和视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 黑板:用于板书生字、重点词语、文章结构和人物特点等,便于学生总结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干吗要回去呢?”“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
我问妈妈:“外公走吗?”“外公年纪太大了……”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件34张

人物简介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 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 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 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 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 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 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 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 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 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 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 进攻。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我愿意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这块和氏璧到秦 国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个城 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 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一定 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3.“渑”本课组词“渑池”一个地 名,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境内。形近 字是“绳”绳子。
渑(渑池)
绳(绳子)
平民——上大夫——上卿
上大(dà)夫: 大夫是一种官职,分为上、中、下三级,
“上大夫”是最高的一级。
上卿: “卿”是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
卿。上卿是廉颇在赵惠文王16年时,因伐 齐有功,被提升为上卿。如今蔺相如也封了 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站在 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说 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璧” ?(和氏璧)什么是璧?
璧,古代玉器的一 种,平圆形,中间有 孔。所以这个字是 “玉”字旁。“和氏 璧”指的是用楚国人 卞和氏发现的一种玉 制成的璧,因其珍奇 且来历不凡,被公认 为世间至宝,价值连 城,这也是秦王不惜 用15座城为诱饵骗取 它的原因。
和氏璧 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 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 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 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 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 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 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 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 献给武王。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 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 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 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内容: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
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