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试题
森林培育与更新造林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森林培育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
A.选用良种壮苗
B.适当加大造林密度
C.选择阴雨天气造林
D.造林后及时灌溉
14.下列哪种森林类型在我国森林培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A.针叶林
B.阔叶林
C.竹林
D.混交林
15.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森林培育中的土壤管理措施?()
A.深翻松土
B.墒情保水
C.除草灭荒
D.喷洒农药
16.森林培育中,关于造林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D.促进生物多样性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森林更新造林的成功率?()
A.树种选择
B.造林季节
C.土壤类型
D.造林密度
3.森林抚育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修枝整形
B.灌溉施肥
C.病虫害防治
D.林道建设
4.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森林土壤管理?()
A.深翻松土
B.除草灭荒
C.墒情保水
D.土壤施肥
5.森林更新造林时,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D.化学肥料施用
15.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森林修枝整形?()
A.林木枝条过密
B.林木长势不均
C.预防病虫害
D.提高木材质量
16.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森林培育的碳汇功能?()
A.增加造林密度
B.选用生长快速的树种
C.增施有机肥料
国开森林培育综合测评及答案

国开森林培育综合测评及答窠一、单向选择题(每题3分,24题,共72分)1树木的整形修剪、平茬、抹芽及复壮等属于采穗圃的(A)A.树体管理B.土壤管理C.档案管理D.幼林保护管理2.大部分树种的种子安全含水量为(A)A.5%"12%B.现、4%C.18%"20%D.13%"15%3.关于种子干藏法,错误的叙述是(A)A.适用于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B.要求一定的低温和适当的干燥条件C.分为普通干藏和密封干藏D.杨、柳、榆、桑、刺槐、白蜡等的种子可用干藏法贮藏4.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分的总重量的百分率,称为(A)A.净度B.千粒重C.发芽率D.种子活力5.以下树种结实间隔期最短的是(A)A.马尾松B.落叶松C.云杉D.冷杉6.菌根菌、磷化细菌、根瘤菌及固氮细菌等属于(A)A.生物肥料B.有机肥料C.化学肥料D.无机肥料7.一年生播种苗苗木硬化期的育苗技术要点是(A)A.防止徒长,促进木质化8.进行适时适量的施肥与灌溉C.应加强松土除草,适当灌溉,间苗D.做好遮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8.从母树上截取枝条制成插穗托插到一定基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培育成完整的新植株的方法,称为(A)A.托插B.嫁接C.组织培养D.营养繁殖9.移植育苗时,以下应最先移植的树种是(A)A.油松B.枣树C.板栗D.核桃10.以下不属于苗木质量评价指标的是(A)A.遗传指标B.形态指标C.生理指标D.活力指标I1按照森林的经营目标和用途而划分的一种森林经营管理类型,称为(A)A.林种B.林分C.人工林D.次生林12.适地适树的途径包括(A)A.选择、改造B.改树适地、林地抚育C.选择、施肥灌溉D.改地适树、修枝平茬13.种植点的群状配置(A)A.适用于幼年较耐荫、生长较慢的树种B.有利于速生丰产C.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树冠和根系发育均匀D.是营造用材林、经济林较为常用的配置方式14.杨树通常与(A)构成混交林。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森林培育学各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2.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①理论基础:a生命科学: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群落学b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②技术体系:a前期规划阶段—决策设计阶段b更新营造阶段—施工阶段c抚育管理阶段—时间延续最长阶段d收获利用阶段—主伐利用第一篇林木种子生产第一章林木结实第二章种源与林木良种基地掌握:林木发育期与结实年龄、林木结实周期了解:林木种子、种子区、种子亚区、良种、良种基地1林木发育大周期:①幼年期:种子萌发→第一次开花结实,可塑性大,适于营养繁殖②青年期:第一次开花结实→结实3~5次,适于引种③壮年期:开始大量结实→结实开始衰退,采种最佳时期,生物学特性稳定④老年期: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死亡,失去可塑性,生产上无应用价值2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
3林木结实周期:林木结实丰产年和歉收年交替出现的现象,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间隔期。
产生原因:1. 营养问题:花芽分化、果枝形成2. 内源激素影响3. 林地土壤养分与水分不足应对措施:适宜密度、光照问题、水肥管理、疏花疏果4林木种子: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种源单位。
种子亚区:在一个种子区内划分为更好的控制用种的次级单位,即在一个种子亚区内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更为类似。
5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遗传品质是基础,播种品质是保证。
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有关规定的要求而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第三章采种与种实调制1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森林培育学习题及答案

绪论一、概念1、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是通过树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和其它物质进展生物转化,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的一种生产过程,同时创造并保护人类和生物生存所需环境的生产过程。
〕2、森林培育〔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是研究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二、简述题 1、森林培育学的容良种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更新2.、森林培育的对象人工林和天然林3、森林的三大效益经济效益:既森林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所产生的效益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森林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带来的效益社会效益:森林对社会产生的效益。
包括提供就业时机,对人类精神产生的效益三、论述题1. 论述未来森林培育工作开展的趋势。
随着可持续开展战略在全球的普及,林业也必须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1〕注重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以木材生产和森林多功能发挥相协调的森林经营模式将普遍的被探讨,为此,森林培育将更注重森林的多目标〔木材和非林产品的生产、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保持水土的能力、森林效劳功能、更新的影响等〕。
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将被提出,如森林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新林业模式、接近自然的林业、生态林业等。
另外在具体经营技术上一些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也将逐渐的被替代,如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2〕森林培育将更加集约化随着经济的开展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森林培育技术也将向集约化方向开展。
目前在兴旺的国家短轮伐期工业人工林培育技术已经根本建立,如桉树〔轮伐期3-10年,年生长量可达60-90m3/hm2〕等。
新的培育体系主要注重遗传控制〔无性系造林〕、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地力维持等技术,在短期可收获大量木材。
我国目前也在进展该方面的研究。
3〕森林培育出现定向化趋势为了发挥森林的更大效益,在森林培育上将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对一个区域来讲,森林被划分成商品林和公益林。
对于商品林又分成纸浆林、建筑用材林、单板用材林等。
森林培育小测题目+答案

森林培育小测题目+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森林培育: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
(绪论)2、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
(P35)3、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
(P56)4、林分结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包括组成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年龄结构。
(P60)5、立地质量评价: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
(P35)6、造林整地:指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P185)二、填空题1.根据一年中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前期生长型和全期生长型。
(P17)2.我国森林五大林种: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殊用材林。
3.造林地种类: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撂荒地及退耕还林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P182)4.从林木结实规律的角度,通常把林木个体发育分为4个时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P20)5.幼林的抚育管理包括:幼林地抚育、幼林林木抚育。
(P211)6.造林整地的方法可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
(P191)7.森林立地因子包括: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人为活动因子。
(P35)8.福建省四旁绿化可选用树种:樟木树、榕树、楠木。
(P55)9.福建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可选用树种:马尾松、杉木、相思树。
(P50)10.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爆破造林。
(P197)三、选择题1、在一定的地区内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应根据多因子的综合,其中主要依据是:(C)A植被 B地形 C地形和土壤因子 D林木生长状况----P362、林木先后由树高和直径的速生时期转入树高材积的速生时期是(B)A幼林阶段 B中龄阶段 C优树阶段 D成熟林阶段 ----P223、下列哪种整地方式适用于地势平缓的水分过剩的采伐迹地和水湿地(B)A带状 B高垄 C犁沟 D撩壕 ----P1934、适合福建省杉木与檫木混交的方法为(D)A带状混交 B块状混交 C植生组混 D星状混交----P835、我国采用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是(A)A多元地位指数法 B测树学方法 C指示植物法 D地位指数法----P41四、简答题1、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国开作业森林培育-综合测评(20分)90参考(含答案)

题目:由选择的优树的无性系或家系建成的,以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较高的种子为目的人工林,称为()。
选项A:采穗圃
选项B:种子林
选项C:种子园
选项D:母树林
答案:种子园
题目:种子成熟后,一般是整个果实脱落的为()。
选项A:阔叶树如坚果类、肉质果类、翅果类等树种
选项B:蒴果类、荚果类等树种
选项C:杉木、马尾松、柳杉等针叶树种
选项D:落叶松、雪松、冷杉等针叶树种
答案:阔叶树如坚果类、肉质果类、翅果类等树种
题目:种皮坚硬致使胚不能顶破种皮向外伸长而引起的休眠属于()。
选项A:种胚未成熟引起的休眠
选项B:不良条件的影响
选项C:抑制物质引起的休眠
选项D:种皮引起的休眠
答案:种皮引起的休眠
题目:种子的生活力是指()。
选项A:日平均发芽数最高一天前,发芽种子数占供测总数的百分率
选项B: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选项C: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测总数的百分率
选项D:平均发芽时间
答案: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
题目:林木结实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
选项A:种子年
选项B:林木结实周期性
选项C:歉年
选项D:间隔期
答案:林木结实周期性
题目:种子播种时施用的肥料为()。
选项A:基肥
选项B:无机肥
选项C:追肥
选项D:种肥
答案:种肥
题目:核桃、栎类等树种的种子适用于()。
选项A:点播
选项B:条播
选项C:沟播
选项D:撒播
答案:点播
题目:嫁接适宜的温度为()。
选项A:0~5℃
选项B:20~25℃
选项C:10~15℃。
国开作业森林培育-本章自测42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森林培育-本章自测42参考(含答案)国开作业森林培育-本章自测42参考(含答案)国开作业森林培育-本章自测42参考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森林培育的目标和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 森林培育的目标是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B. 森林培育的意义在于提高森林资源的产值和利用率C. 森林培育的目标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D. 森林培育的意义在于增加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答案:A解析:森林培育旨在获得经济和生态效益,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仅仅是扩大森林面积或增加木材产量。
2. 以下属于森林培育技术措施的是:A. 种植多年生作物B. 建立人工林C. 森林轮伐D. 采伐临时用地答案:B解析:建立人工林是森林培育的常用技术措施,栽植多年生作物和进行采伐不属于森林培育的技术措施。
3. 森林培育的基本要求包括:A. 选择合适的树种B. 合理密度C. 平均生长速度D. 适当间伐答案:A、B、D解析:森林培育的基本要求包括选择合适的树种、合理密度和进行适当的间伐,平均生长速度并不是森林培育的基本要求。
4. 下列关于森林培育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工林建立需要进行土壤改良B. 森林培育中的抚育技术可以保持林分健康生长C. 退耕还林是一种常用的森林培育技术D. 森林培育中的造林技术可以人工增殖树种答案:C解析:退耕还林是农田退耕还林工程的一种措施,不属于森林培育技术。
5. 森林培育影响森林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 海拔B. 湿度C. 光照D. 气温答案:C解析:光照是森林培育中影响森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海拔、湿度和气温也会对森林发展产生影响,但在本题中不是关键因素。
二、填空题1. 森林培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森林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可持续利用;生态效益2. 林业栽培种植多年生植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____________。
答案:经济效益3. 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是森林培育中的_________________技术。
森林培育自测及综合测评答案

森林培育自测及综合测评答案1、母树林一般应选择()。
选择一项:a. 混交林b. 同龄林c. 异龄林d. 幼龄林解释:选择母树林时,一般选择同龄林,如选择异龄林,母树间年龄不能相差太大;一般要求林分处于盛果期,速生树种的林龄可适当降低;母树林以纯林为好,如果选择混交林,则目的树种的株数应占50%以上。
正确答案是:同龄林2、母树林应选择()。
选择一项:a. 萌生林b. 实生林c. 幼龄林d. 疏林解释:母树林应选择实生林分;一般要求林分处于盛果期,速生树种的林龄可适当降低。
正确答案是:实生林3、建立母树林时,伐除劣型和生长衰弱的林木后,林分的疏密度应不低于()。
选择一项:a. 0.2b. 0.4c. 0.6d. 0.8解释:选择母树林林分时,要求林木生长迅速而健壮,优良木占优势;伐除劣型和生长衰弱的林木后,林分的疏密度不低于0.6,被保留下来的林木,多数可作为采种母树。
正确答案是:0.64 、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是疏伐。
选择一项:对错解释: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是疏伐。
通过疏伐可以改善光照、水、肥及卫生条件,促进母树生长发育,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正确的答案是“对”。
5 、母树林的疏伐强度应根据树种的特点、郁闭度、林龄和立地条件等来确定。
选择一项:对错解释:母树林疏伐强度根据树种的特点、郁闭度、林龄和立地条件等来确定。
第一次疏伐强度可大些,在50%~60%,使郁闭度降至0.5左右,保留树冠间距离1~2m,以后可根据母树生长和开花结实状况隔数年疏伐一次,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
正确的答案是“对”。
6 、在丘陵山区建立种子园,应选择()。
选择一项:a. 阴坡或半阴坡b. 阳坡或半阳坡c. 阴坡d. 半阴坡解释:在丘陵山区建立种子园时,应选阳光充足的阳坡或半阳坡。
正确答案是:阳坡或半阳坡7 、种子园与周围同种其它林分有的花粉隔离距离一般要()以上。
选择一项:a. 50~100mb. 400~500mc. 200~300md. 600~800m解释:种子园园址周围应该与同种其它林分有一定的花粉隔离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名词解释1、森林培育2、森林培育学二、思考题1、新世纪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基本任务。
2、分析我国造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3、如何学好森林培育学。
第一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一、名词解释1、林木种子2、种源3、种源试验4、种子区5、种子亚区6、良种7、良种基地8、母树林9、种子园10、引种11、乡土树种12、外来树种13、杂交育种14、遗传测定15、林木结实间隔期16、种子安全含水量17、种子休眠18、湿藏法19、种批20、抽样21、千粒重22、采穗圃23、初次样品24、净度25、发芽率26、发芽势27、生活力28、含水量29、种实调制30、生理休眠31、绝对发芽率32、平均发芽时间33、种子生活率34、种子优良度35、种子休眠36、强迫休眠37、杂交育种38、花期调整39、种实40、种子年41、送检样品42、种子品质43、场圃发芽率44、种子鉴定45、种子调运区46、种子年47、结实周期性二、填空题1、( )、( )、( )是林木良种选育的三个传统途径,也是其他良种选育途径的工作基础。
2、栽培试验一般分为( )、( )、( )三个阶段。
3、种源试验方法有( )、( )、( )、( )。
4、优树的标准分为( )、( )。
5、优树选择方法有( )、( )、( )。
6、遗传测定包括( )、( )。
7、母树林的选择应考虑以下条件( )。
8、种子园的选择,应着重考虑下列条件( )。
9、一般实生树木从种子发芽到植株死亡为止,要经过( )、( )、()和( )几个性质不同的发育年龄。
10、净种的方法有()、( )、( )、( )。
11、实践证明,大多数林木种子贮藏的最佳温度为( )。
12、林木种子干燥的方法有( )和( )法。
13、种实调制工作的内容包括( )、( )、( )及( )。
调制往往因果实种类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比如球果类可采用( )、()。
14、贮藏中的种子仍进行着( ),其实质是一种( ),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
15、湿藏法可分为()、( )、( )。
16、在一般情况下,种子的( )是决定贮藏方法,影响贮藏效果的主导因素。
17、母树林建立的重要一环是标准地实测,标准地的总面积应为调查林分总面积的()%,每块标准地调查株数不得少于()株。
三、判断题1、今欲采集油松种子,进行了采实产量调查某林分总面积100公顷,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实则得标准地(0.25公顷)有林木250株,5株标准木结实总量为200公斤,最后依此可以推算出全株种实产量。
( )2、种子萌发胚根,胚根形成主根。
()3、叶芽开放可形成枝条。
( )4、凡能扩大再生产的植物繁殖材料均称为林木种子。
()5、松类种子达到生理成熟时采集。
()6、种子千粒重是指1000粒种子的重量。
( )7、刺槐种子浸种时水温可达90℃。
( )8、用40%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种子消毒效果好。
( )9、良种系指遗传品质优良、品质合格的种子。
( )10、苗木越冬假植应掌握疏排、深埋、实踩、灌水。
( )11、从主根上产生的根为不定根。
()12、林木种子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种子形态成熟。
( )13、在青年时期的健壮母树上采种质量最好。
( )14、无生活力的种子,四唑染色呈红色,靛蓝染不上颜色。
( )15、凡来自同一株优树上的枝条而繁殖的苗木同属一个无性系。
()16、苗圃床面出现最高温度时是12点左右。
( )17、林木种子萌发所需水分一般为本身重量的40-60%。
( )18、当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
()19、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天然区域称为种源。
( )20、用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子效果最好。
( )21、出圃时根系损伤,苗木失水,发热霉烂,是苗木活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 )22、决定花管性别分化的因子有遗传性,光周期,温周期,营养条件和激素等。
( )23、林木种内变异主要在于地埋种源和个体变异两个层次上。
()24、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不降低树种原有经济价值。
( )25、栎类种实安全含水量一般为9~10%。
( )26、一般认为含脂肪、蛋白质多的种子寿命较短,而含淀粉多的种子寿命长。
( )27、正常发芽粒的确定一般要考虑种粒的大小、特大粒、大粒和中粒种子的幼根长度为该种粒长度的一半以上,小粒和特小粒种子的幼根长度大于该种粒的长度。
()28、为了便于贮运播种,对云杉、落叶松、油松等有翅的种子,脱粒后还应去翅。
()29、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其一切生理活动均已停止。
()30、挤压法测定优良度的方法适用于测定大粒种子。
( )31、杨树、桦木种子的休眠应属于生理休眠。
( )32、净度与种子的贮藏时间(寿命)没有关系。
( )33、净度测定时,净度的计算公式为:净度=纯净种子重/检验样品重×100%( )34、在某一树种的分布区内,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开花结实的时间与数量并不同,分布在北端的结实晚而少。
( )35、种子一般层积催芽法在生产上应用极为广泛,在圆柏、杜仲、杨树等树种上均可使用。
( )36、遮荫是培育任何实生苗都必须的一项抚育措施。
( )37、植物蒸腾是土壤水分消耗的原因之一。
( )38、造林区划的依据主要是行政区划线。
( )39、松树、云杉、冷杉、落叶松及白蜡、槭树的种子是中等寿命的种子。
( )40、对富含脂肪有香味的种子,如松、柏等,可装入不带盖的容器中,因此这种香味可以驱除鼠害。
()41、大多数种子的短期贮藏都可用湿藏法。
( )42、短寿的种子,大部分是夏熟的种子,如杨、柳、榆等。
( )43、有些大粒种子,如栎类、油茶等种子的安全含水量比气干含水量高得多。
( )44、核果、浆果及聚合果的果实均为肉质,故而叫肉质果。
( )45、栎类、板栗等大粒坚果,因成熟时含水量较高,故不宜在阳光下曝晒。
( )46、所有树种的结实都有大小年现象。
( )47、一般针叶树种都是双子叶植物。
()48、母树林应选择成熟林和过熟林,因这样的母树种子产量高,质量好。
( )49、马尾松球果脱粒方法只要将球果摊在竹席或晒场上曝晒,待鳞片开裂,种子即可脱出。
( )50、林木生长发育良好是开花结实的基础。
( )51、种子生理成熟指种子内部生物化学变化基本结束营养物质积累已经停止。
( )52、种子形态成熟后不发芽的原因是没有完成生理成熟。
( )四、单项选择题1、四唑法测定种子生活力时,四唑的浓度为( )。
A、0.01-0.1%B、0.1-1%C、1-1.5%D、0.001-0.01%2、核桃宜用( )净种。
A、水选B、风选C、筛选D、粒选3、种子成熟后立即脱落或随风飞散的树种是( )。
A、樟子松、马尾松、水曲柳B、女贞、橘C、栎类、泡桐、油松D、落叶松、女贞、乌桕4、下列树种中,各年树种产量相当稳定的树种有( )。
A、杨、柳、桉B、松木、刺槐、泡桐C、水曲柳、黄菠萝、栎类D、樟子松、红松5、下列树种中,当年春季开花,果实需两年才能成熟的树种有()。
A、落叶松、侧柏B、杨、柳、榆C、刺槐、梧桐D、油松、红松6、种子含水量测定样品的提取,因种子大小而异,一般大粒种子每一重复样品的重量为( )。
A、3克B、10克C、20克D、50克7、种批是指在( )。
A、同一树种B、相似的立地条件C、相同时间内采集且种实的处理和贮藏方法也相同D、以上A、B、C8、萘乙酸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促进插穗生根的物质,一般采用20-100pp m的浓度,以50p pm的浓度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具体处理取决于浸泡的时间,硬枝插穗一般为( )小时。
A、6-8小时B、1-2小时C、15-30分钟D、12-24小时9、油脂含量高的种子不宜用( )净种。
A、风选B、水选C、筛选D、粒选10、油松、侧柏、云杉等的球果成熟时表现出( )。
A、颜色变为黄褐色B、颜色变为黄绿色C、不变色D、颜色变为灰褐色11、种子贮藏适宜条件的组合应是()。
A、温度0-5℃,湿度25-65%B、温度-5-0℃,湿度0-10%C、温度-10-5℃,湿度10-25%D、温度5-10℃,湿度0-10%12、雌雄同株树种是( )。
A、杨B、柳C、松D、银杏13、双子叶树木种子是( )。
A、侧柏B、油松C、云杉D、马尾松14、种子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基本一致的树种是()。
A、油松B、杉木C、白蜡D、杨树15、有结实间隔期的树种是()。
A、落叶松B、杨树C、柳树D、紫穗槐16、同一树种同一地区,种子先成熟的是()。
A、东向坡B、西向坡C、南向坡D、北向坡17、深休眠(生理休眠)的种子是()。
A、樟子松B、白皮松C、马尾松D、云南松18、贮藏时不适宜干藏的种子是()。
A、刺槐B、松树C、杉木D、檫树19、母树林管理的关键技术是()。
A、灌溉B、除草C、施肥D、疏伐20、种子库化学防治病虫害哪种方法较好( )。
A、药剂拌种B、药剂浸种C、药剂熏蒸D、药剂喷洒21、具有"后熟"现象的种子是( )。
A、红松B、侧柏C、银杏D、樟树22、母树林每次疏伐改造后其郁闭度应保持( )。
A、0.3-0.4B、0.4-0.5C、0.5-0.6D、0.6-0.723、试指出种子调制时( )用阳干法干燥。
A、榆树B、刺槐C、元宝枫D、樟树24、昆虫活化的种子含水量一般是()。
A、6-7%B、8-9%C、10-11%D、12-13%25、表示种子发芽出土整齐的指标是()。
A、发芽率B、绝对发芽率C、发芽势D、平均发芽速26、安全含水量比气干状态含水量高的是( )。
A、樟子松B、柏木C、栎类D、湿地松27、利用经过测定的优良家系种子培育苗木来建立的种子园是()。
A、一代实生种子园B、一代无性系去劣种子园C、一代实生去劣种子园D、一代实生改良种子园28、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是()。
A、种子成熟度B、种皮结构C、含水量D、内含物成分29、贮藏时最适宜的种子含水量是()。
A、平衡含水量B、临界含水量C、安全含水量D、饱和含水量30、种子开始"自潮"的含水量是( )。
A、13-15%B、15-18%C、18-20%D、20-22%31、我国种子由北向南调拨纬度一般不超过( )。
A、1度B、3度C、5度D、7度32、在同一气候类型区,以下哪个是引种( )。
A、甲地到乙地B、平原到平原C、山地到山地D、平原到山地33、培育用材林需要哪一种变异( )。
A、结实多B、生长快C、易繁殖D、抗风能力强34、种源试验( )。
A、将不同源的种子集中B、将不同源的种子分散C、将同源的种子分散D、将同源的种子集中五、思考题1、林木发育期与结实的相关性。
2、影响林木结实大小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林木结实率。
3、建立母树林的意义。
4、用材林优良采种母树应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