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发展经验及启示201001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发展经验及启示

0前言

综合客运枢纽是实现各种旅客运输方式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的关键环节,对于开展综合运输系统建设实现资源节约和集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形势下,我国铁路客运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铁路的全面建设为促进综合客运内枢纽创造了重要的机遇,至2012年,全国将新建804个铁路客运站。依托铁路的发展,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综合客运枢纽,不但是铁路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信息化是综合客运枢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同于但方式场站的信息系统建设,在这方面尤其缺少相关的建设经验。总结国内外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对于开展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代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特征

综合客运枢纽是旅客运输网络中不同方式线路或通道衔接的重要节点,通过各种方式的设施装备、运输作业、组织管理、信息传输等方面的合理衔接、协调运转,为旅客出行提供便捷的服务。与传统客运场站相比,综合客运枢纽由单纯的列车到发场所演变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中心,其核心内容是实现多方式间的零距离换乘和一体化服务。

综合客运枢纽集中体现了技术设施的高度集约化、换乘的便捷高效化以及环境舒适的人文化特色。如下表所示。东京火车站衔接了铁路、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其占地面积不到北京西站的一半,而年发送旅客超过4亿人次,是北京西站的6倍多,每天到发客运列车超过4000列,是北京西站的12倍多,东京火车站也被誉为世界最高效、最先进智能化的火车站之一。

从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来看,现代化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表现出了“基础设施一体化、信息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行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其中,交通运行一体化是综合客运枢纽的本质所在,而基础设施一体化与信息建设一体化是实现交通运行一体化基础条件。

这就要求在规划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时,既要重视枢纽建筑和集疏散系统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尤其要重视枢纽软件的建设,达到运营管理与服务功能的衔接。一体化的枢纽信息在提高枢纽在旅客服务、站务管理和计划调度等方面的协调与联动,为旅客营造便捷安全的换乘环境,发挥综合客运枢纽的综合效益和和提高枢纽服务水平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国内外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发展

2.1国内典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纵观我国铁路发展,客运车站建设经过了三个不同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北京站为代表,主要定位于单一的铁路运输作业场所。90年代以后,以北京西站为代表,开始建设综合性站房楼,客运站整体规模更加庞大,其它衔接交通方式、主要配套设施功能则集中在铁路线两侧,相对独立。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等为代表的铁路客运站的设计更加注重大交通的概念,强调多方式的空间立体化布置、功能一体化衔接理念,注重人性化服务,实现旅客快速通过、高效便捷的换乘,这种现代化的综合性客运枢纽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铁路客运场站建设的方向与重点。

2.1.1北京南站枢纽

北京南站根据最新的《铁路旅客车站客运信息系统设计规范》以及“铁路客运专线旅客服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的要求,建成车站信息服务系统,由以下系统构成:①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包括综合显示系统、客运广播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视频监视系统、旅客安检设施等;②售票及检票;③行包管理及服务信息系统;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⑤静态标志,等。

但在枢纽规划、建设前期,铁路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在信息系统互联和共享统筹安排未能充分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从当前枢纽的运营管理来看,已经投入使用的铁路、地铁、公交相对独立运营,也未能构建起信息共享方案和协商机制。因而,目前北京南站枢纽内,铁路车站信息系统与其他交通方式信息系统独立建设、各自运营,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所有交通方式的信息共享和一体化服务。铁路旅客信息服务方面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换乘信息的需求,包括北京市内常规公交线路、长途汽车班次、租车、天气等信息,但都是静态的,并且通过人工方式采集和输入的。

2.1.2上海南站枢纽

从上海南站枢纽的信息系统来看,铁路旅客车站、汽车客运站、南北城市广场、公交场站、出租车停车场等分别建设了配套的客运信息系统。相对于北京南站,上海南站在枢纽规划、建设的前期,开展了各种交通方式信息系统的协调机制,为各种交通方式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创造了条件,各信息系统之间按照相关标准预留互联接口,具备互联通、信息共享的条件。不过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方面,未能在枢纽统一管理机构下形成各种交通方式在信息交换的协调机制和授权;另外一方面,在各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提出面向信息共享的枢纽信息系统平台方案。因此,上海南站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的信息系统的并没有达到枢纽信息共享和一体化服务的规划目标。

上海南站枢纽静态引导标志系统是枢纽信息服务的一大亮点,在前期较好的协调下,以及运营过程中的多次完善和补充,目前枢纽内各方式之间静态标志信息衔接较好。枢纽标志系统在版面形式、信息表达、安装方式等,很好符合了旅客换乘过程中的视认习惯,例如:借鉴了国外枢纽习惯做法,采用颜色来区分各种旅客出行模式和各种功能分区,具有比较好的视认性,其代表了我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静态标志系统的新水平。

2.1.3上海虹桥枢纽

在枢纽建设前期,就由枢纽建设指挥部委托相关科研单位按照总体建设目标的要求对枢纽的信息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由一个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网络与多个单项信息系统组成的总体架构,明确枢纽信息系统与各交通方式信息系统之间的各种关系,初步拟定枢纽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模式。而后,在枢纽建设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遵照“投资建设主体和运营管理主体一体化”的原则,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网络及公共区域内的信息基础设施由枢纽建设指挥部指定的主体建设,组成枢纽信息系统的各个单项信息系统及分布在各主体建筑内的信息基础设施由各投资主体负责建设和运营。

2.2国外典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建设综合性换乘枢纽源于发达国家综合运输发展的长期实践。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40-60年代,快速发展于20世纪70-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逐步建成了由一系列风格各异但布局合理、功能适用的综合客运枢纽,如:德国的柏林中央车站枢纽、法兰克福中央火车站枢纽、日本东京车站枢纽、法国巴黎里昂站等等,都是典型现代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完善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这是发达国家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方面领先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