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试题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②提高进程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题干中明确的限定条件是再分配中的措施,②项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中的措施,排除②;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等,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故①④正确;增加对农民的贷款不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故排除③。
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关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中提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
”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做加、减法,即增收减负。
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做好“增收减负”提出合理化建议。
(10分)【答案】做好增收(加法:)①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分)②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2分)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2分)做好减负(减法:)①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减轻居民个人的税负以及企业的税负。
(2分)②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
(2分)【解析】本题是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背景材料,考查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做好“增收减负”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可从做好增收和做好减负两个方面来回答,做好增收,可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完善社保等角度等角度考虑,做好减负,可从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总水平等角度考虑。
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随堂练习题

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_____决定分配,___________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__________ ___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
3、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____________决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按劳动力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酬付劳 D.按生产要素分配2、我国现阶段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A.按资本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C.按劳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是()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决定了基本经济制度B.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方式C.两者都是由现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D.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4、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5、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D.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个人收入的安排一、单项选择题1.见下表,某农村家庭某年的总收入、劳动收入、按劳安排收入分别是( )A.15 670元12 600元12 000元B.15 670元14 670元600元C.12 600元14 670元 4 000元D.15 670元13 670元12 000元答案 A解析该农村家庭的总收入为:1 000+8 000+4 000+2 070+600=15 670元;劳动收入为:8 000+4 000+600=12 600元;按劳安排收入为:8 000+4 000=12 000元。
2.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夫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收入②分红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收入③变更了农村土地集体全部性质④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②说法错误。
农夫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没有变更农村土地集体全部性质,③错误。
3.(2024·苏州一模)苏州农夫顾某把承包的4亩土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顾某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75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8%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3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他的分红( )A.属于按劳安排B.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C.属于按技术要素安排D.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答案 B解析这里的分红是按资本要素安排,分红多少根本上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B正确。
A、C不符合题意。
D是针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而言。
4.2024年8月28日,由中国国家学问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世界学问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主题为“包涵、发展、合作、共赢”的2024年“一带一路”学问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坚决不移实行严格的学问产权爱护,依法爱护全部企业学问产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高考政治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练习题

高考政治复习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1.(2019届河北邯郸联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 )①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①正确;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逐步削弱的观点错误,②不选;按劳分配由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其他分配方式不是由它决定的,③不选;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④正确。
2.(2018安徽巢湖调研)2017年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到 3 000元。
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在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
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
同时,他还利用节假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年获得劳动报酬26 000元。
在他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75 760元17 000元B.49 760元17 000元C.49 760元26 000元D.49 760元20 000元【答案】C【解析】按劳分配的收入应该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应该是36 000+12 800+960=49 760(元),按生产要素中劳动要素分配的是26 000元,故C正确。
3.(2018山东聊城质检)据报道,中国某大学的四名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其发明的专利技术折价为基础成立了某一股份公司,其所持有的股份价值达上万元。
下列对专利技术所得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③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劳分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通过专业技术入股,从分配方式上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大收入差距,①表述错误,②正确。
第七课《个人分配的收入》测试题

高一政治第七课《个人分配的收入》测试题一、双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从生产关系上看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我国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B.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状况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目前我国公民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劳动型收入、资产型收入、劳资混合型收入、技能声誉型收入等。
我国公民存在多种收入类型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B.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C.我国存在多种生产经营方式 D.我国实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3、2010年4月底上市车企披露了2009年年报,高管薪酬也浮出了水面。
江铃总裁陈远清以255万年薪连续三年蝉联薪酬最高宝座。
从分配方式看,江铃总裁百万薪酬属( )。
A.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4、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000元 26000元B.36000元 19000元C.49000元 21000元D.44000元 11000元5、小强他爸是开出租车的,他妈是国有企业工人,爷爷奶奶在农村靠把承包的土地出租获得收益,表姐是某外企的高管,年薪25万。
材料中小强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姐分别主要是按______、______、_____、 ___方式取得收入的。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6、我国去年连续发行三期国债,居民购买踊跃。
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试题

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试题一、课标要求1、明白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定性2、了解按劳分配的差不多内容和作用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4、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含义5、明白得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基础知识填空1.在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相应于所实行的差不多经济制度,必定实行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并存的分配制度。
2.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差不多原则。
它的差不多内容和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多种分配方式要紧包括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个体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 _______收入受国家爱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__________ 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________参与受益分配,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要紧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等。
4.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 ______ 与 ______ 的比较,它表示 ______ 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确实是 ______ 的节约和 ______ 的增加。
公平要紧是指 ______ 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紧表现为收入分配的 ______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 ______ 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差不多生活需要。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的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 ______ ;公平是提高 ______ 的保证。
社会主义分配要表达 ______ 、______ 的原则。
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及答案

一轮复习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测试题(七)一、选择题(每天小题4分)1.(2017·温州八校联考)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国企领导人员将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
对由各级党委、政府任命的企业负责人,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通过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这种做法()①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有利于调动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能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④坚持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7·江淮十校联考)在股市处于牛市期,王先生炒股,将资产从100万元本金炒到了200多万元。
王先生炒股所得()①属于按劳分配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③属于福利性分配④体现了资本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7·云南质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人民网的民生调查显示,在收入增加、消费便利、住得更好等凸显老百姓获得感的选项中,“收入增加”以18.17%的得票率成为最受百姓期待的事。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居民收入增加的是()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③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④规范收入秩序,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江苏卷)据统计,2016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
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8·安徽芜湖模拟)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
该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
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

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1.材料一我国居民收入状况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4分)(2)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
(8分)【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2008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且差距有扩大趋势。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社会保障水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提高居民收入。
【解析】(1)材料反映的信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是逐年增加,三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增大趋势。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收入倍增目标,即要求回答实现收入增长的措施。
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经济生活角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等。
2.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针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现状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着眼点为促进社会公平,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政府切实履行了职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理应是政府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试题一、课标要求1、懂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定性2、了解按劳分配的差不多内容和作用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4、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含义5、懂得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基础知识填空1.在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相应于所实行的差不多经济制度,必定实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存的分配制度。
2.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差不多原则。
它的差不多内容和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多种分配方式要紧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个体劳动者既是劳动者,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_ ______收入受国家爱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__________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________参与受益分配,参与受益分配的生产要素要紧有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4.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______与______的比较,它表示______有效利用的程度。
效率提升确实是______的节约和______的增加。
公平要紧是指______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紧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____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______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差不多生活需要。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的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______;公平是提升______的保证。
社会主义分配要体现______、______的原则。
其中,效率优先的实质是______优先;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______操纵在______的范畴内。
三、知识点扫描1、按劳分配的差不多内容和要求是什么?(了解)▲按劳分配的差不多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附1:按劳分配的缘故、意义和地位实行按劳分配的缘故是由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生产力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截了当缘故。
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制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展。
(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劳分配的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附2: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2、什么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了解)▲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截了当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注:个体户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既有劳动收入,又有非劳动收入,但要紧是前者。
]3、什么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要紧有哪些?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有何意义?(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要紧有:劳动、资本、技术、治理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益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制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治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制造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
4、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定性是什么?(懂得)A、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时期,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进展的差不多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定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我国现时期生产力进展状况是全然缘故:总体比较低,不平稳、多层次的状况。
C、是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5、什么是效率?什么是公平?(了解)▲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收入分配公平):要紧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差不多生活需要。
(与平均主义有着全然的区别)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懂得)▲认识二者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进展生产力、提升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升效率的保证(只有爱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益,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进展生产、提升经济效率的主动性)。
②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①要承诺和鼓舞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舞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附:区分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政策是承诺和鼓舞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时政府对收入分配加以调剂,调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四、巩固练习(一)判定题1、公有制范畴内只有按劳分配,不存在其他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以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3、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截了当缘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进展水平。
4、凡是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5、农民承包土地所取得的收入是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6、技工凭技术工作所得的收入是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7、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体现效率原则。
8、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0、效率与公平是矛盾的,二者无法兼顾。
(二)单选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是我国政府今后改革和进展的战略方针。
这一方针要紧体现了A.社会主义社会的全然任务是解放和进展生产力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全然目标C.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决定我国现时期分配制度的全然缘故是:A、我国当前的差不多经济制度B、我国现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C、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全然目标决定的D、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3.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截了当缘故是A.我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B.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比较低C.我国还没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职工小王购买了该企业面值20000元的股票。
年终分红时,小王领到了3000元的股息。
这3000元股息收入属于A.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7、2006年7月11日南方网载文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提升,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持续地扩大。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城乡间收入差距过大。
要解决上述咨询题,政府必须A.只实行按劳分配,不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B.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C.鼓舞人们创业致富D.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剂8、我国现时期与个体经济相习惯的分配方式是A、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劳动要素C、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D、按技术要素分配15、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
下面有关效率的讲法中,错误的是()A.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B.效率提升确实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宝的增加c.投入越多,产出越多,效率就越高D.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率16、2006年6月23日商务部网载文强调,应强化对关键岗位和有突出奉献人员的鼓舞,适当拉开不同岗位咨询的收入差距。
探究实行年薪制、职工持股、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股票期权制等分配制度。
上述做法()A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B.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c.体现了公平的原则D.讲明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爱护17、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制造等重大方针的必定要求。
它有利于()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刺激作用②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③鼓舞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宽敞科技人员创新的主动性④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18、2006年3月16日新华网载文指出,中国改革差不多进入“以人为本”的和谐进展时期,即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时期。
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A.初次分配重视公平,再分配重视效率.B.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落实分配政策c.既要防止收入悬殊,又要提倡奉献精神D.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19、2006年5月24日,河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对一些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正式叫停。
《条例》规定:“电、煤气、天然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计量、收费,不得向本单位职工和其他用户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
”对一些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正式叫停()①有利于幸免国有资产流失②有利于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③有利于爱护社会的稳固④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下列能够体现分配咨询题上坚持兼顾公平的选项是:()①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加快西部经济进展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咨询题③加快建立社会保证体系,落实“三条保证线”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进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在我国现时期,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要紧包括:()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②按治理要素分配③按技术要素分配④按企业效益分配⑤按生产要素分配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⑤2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治理等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