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特定的时空下考查史事的途径

2021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特定的时空下考查史事的途径

时空观念——特定的时空下考查史事的途径[理论阐释]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1.时间观念历史的时间观念,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时序性及历史史事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一般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纵向规律梳理,也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线索,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联系比较。

时间知识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世纪与年代只是“时间段”概念,不特指某一具体时间点,其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需记住具体时间点时使用;另一种是某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出现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内,不适宜用一个时间点来表达。

(2)阶段分期: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时间:也就是特定史事或历史现象发生某一特定时间段。

如19世纪五六十年代、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还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等。

(4)历史大事年表:按照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史事或历史现象的先后顺序来记忆重大历史史事或现象的时间等。

微专题14+素养解读——时空观念+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

微专题14+素养解读——时空观念+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
18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2.(2023·山东卷,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历史的折页:1924年温布利博览会

20世纪初,英国提出了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举办一次博览
会的计划。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计划搁浅。一战
后,计划重启。1924年,博览会在伦敦温布利举办。下图为
本次博览会规划示意图和相关展览内容。
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1922年英国虽然保留了大量特权,但
被迫承认埃及独立。帝国内部矛盾加剧。基于此,英国举办
25
了这次博览会。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微专题14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1 1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时空观念”素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提到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在特定的 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只有 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内,我们才可能准确理解历史事件。
23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证据3可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保持其在帝国 内的核心和主导地位。 • 理由:政府馆展示英国在军事领域、经贸交流、海外移 民等领域的成就,尤其是世界地图浮雕呈现了英国与其自治 领、殖民地的全球性商业网络,凸显出英国在帝国内的核心 地位。
24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Hale Waihona Puke 证据4可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凝聚英帝国成员
9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 三、重视“时间和空间”教学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提 高学习效率。 • 通过时间、空间教学,可以编织时空经纬线,把一系列 的历史事件相互联系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 1.梳理时间体系,构建时间框架。 • 首先,画出时间轴,找到公元元年,往左为公元前,往 右为公元后,和数学上的数轴一样,找出时间对应的点即为 时间坐标。在此基础上,加入世纪、年代等显性时间。一个 世纪为100年,一个年代为10年,如1920年即为20世纪20年 代,其他同理,包括公元前的世纪与年代,如公元前2070年 就是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培养探究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理解,对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差异和联系的把握,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

对于高中历史学习者来说,培养时空观念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的学习,逐渐建构起对时空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培养进行探究和分析,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一、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二、时空观念培养的策略和方法针对高中历史学习中时空观念的培养,教师们需要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认知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培养时空观念的策略和方法:1. 利用地图和时间轴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和时间轴来展现历史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和变化。

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和时间轴,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和发生时间,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在时空上的联系和演变过程。

2. 利用案例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进行思考和理解。

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建构起对历史时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3. 开展实地考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时空的背景和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历史事件发生过的地点和历史文化留下的痕迹,从而更好地加深对历史时空的理解和认识。

4. 开展课外阅读为了拓展学生的时空视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阅读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培养时空观念。

5.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地区的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时空的背景和特点。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共22张ppt)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共22张ppt)

地图解读类
----据林小标等《两汉候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明确问题
2、描信息:提示语、图名图例、图中标志 (1)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分)
性事物。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
些变化。(4分)
3、定时空,看异同
(3)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
1.0
0.9
32.6
问题:
1834
47.7
2.5
1.9
42.1
1844
51.0
5.2
3.5
51.4 数字尺度正确,描述现象+原因
1854
89.4
6.6
11.6 85.3 数字尺度错误,现象未描述,有原因解释
1864
165.3
10.4
25.3
Hale Waihona Puke 142.7数字尺度错误,想象描述正确,无原因解释
1874
173.4
---高考命题人刘芃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8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16
17
18
19
(1) (2)(1)(2) (3) (1)(2)
得分率 55% 21% 70% 33% 41% 55% 62% 20%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基础 时空
知识 能力 素养
时空观念
概括
基础 识记
比较
问题 解读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 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高考历史_专题14__五大核心素养突破之时空观念(解析版)

高考历史_专题14__五大核心素养突破之时空观念(解析版)

秘籍14 五大核心素养突破之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一、基本观念:任何历史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下发生的历史时间是学习一切历史的基础历史事件是在特定的时空下发生的,所以在分析、解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候需要了解当时时空环境。

时空观不仅包括能够在特定时空下解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还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二、典型地图类时空观念题目备考策略1.左图右史——挖掘地图信息,构建阶段特征。

教材中的任何地图都应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指导学生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从而服务于构建历史阶段特征的需要。

2.心中有图——贯穿日常课堂教学历史教学中,并非所有的历史史实在教材中都有相对应的空间地图,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图。

3.精选地图——进行二轮地图专题复习。

疆域图;战争、战役类;分布图;城市平面图等(2020泰安一模)对比图1、图2长城与城防分布的变化,可推知秦朝()A.阶级矛盾有所缓和B.边疆危机日益严峻C.极力维护国家统一D.君主权力高度集中【答案】C【详解】战国时期,秦、赵、燕修筑的长城是为了加强各自诸侯国的防务的,秦朝把秦、赵、燕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目的是加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故选C;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图1、图2长城与城防分布的变化,与君主权力的集中无关,排除D。

(2021年北京东城一模)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部收到一组贺电,称“这是正义事业和真理的胜利”“在解决重要国际事务方面,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而应当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浅谈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分级实践及启示——以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为例

浅谈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分级实践及启示——以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为例
例 5【海南卷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 的特征。 分析:例 5 要求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 特征,这题与前面例题不一样的是要求探究在特定 的时空范畴里的历史发展规律,如海上格局的演变, 属于水平 3“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 段(如古代、近现代)、较大范围(如跨国家、跨 地区)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和水平 4“能够选 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 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论述”的综合考核,涉及的学 业质量水平最高,所需要学生的能力也最强。在高 考中考查时空规律的典型题目是比较少的,类似题 目还有今年的北京卷第 16 题,要求根据材料概括 儒学的发展规律。两个省份的考核,恰恰证明了现 在的高考是真正在考核学生的能力,培育时代所需 人才。
系。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上的空间与物理学上的空 间概念不一样,它不仅指物质上的空间,也包括文 化空间、制度空间、社会空间等,它能够帮助学生 理解历史事物的不同是与环境和地域紧密联系的, 学生需要学会在不同历史时空框架下解读历史、寻 找异同。这属于水平 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 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 (如古代、近现代)、较大范围(如跨国家、跨地 区)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其考核的是学生建 立时空联系的思维,任何事的发生都不是单一原因 的结果,它往往涉及到很多时间(前后)、空间(周 边地区、国家)因素。类似的考题还有全国新课标 卷第 42 题,要求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美处 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区别,同样是考核学生建 立时空联系的思维。
例 1【广东卷 .11】图 2 所示历史事件(图略)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分析:例 1 要求明确事件或者帝国的时空。时 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考 题中大量出现,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记 时间、地点等内容的原因,但是,记住时间、空间 其实是属于水平 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 时间和空间框架上”,这是时空观念素养中较低一 级,也是新课标中要求所有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 水平。

高考历史 时空观念

高考历史 时空观念

高考历史中的时空观念是指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认识和把握。

首先,考生需要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具体时间背景,包括世纪、年代、时期等。

例如,明清时期是1368年到1840年,而抗日战争则是从1931年到1945年。

这些时间背景是考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

其次,考生需要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具体空间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城市乡村等。

例如,鸦片战争爆发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而太平天国运动则爆发于中国南方地区。

这些空间背景是考生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因素。

此外,考生还需要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前后联系和影响。

例如,唐朝的盛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则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高考历史中,时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因此,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培养时空观念,通过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共24页文档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共24页文档
高考历史 核心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2
2 时空描述历史事件来龙去脉
(2017年江苏卷第9题)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原因)是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高考命题人刘芃
返 首 页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8
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
16
17
18
19
(1) (2)(1) (2) (3) (1)(2)
得分率 55% 21% 70% 33% 41% 55% 62% 20%
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基础 时空
知识 能力 素养
时空观念
概括
基础 识记
比较
问题 解读
空间地图
识记
基础 基础 基础 特点 时空
识记 识记 识记
观念
分析
比较 分析
问题 解读
分析
观念 评述
20
30% 分析说明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问题解读
返 首 页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9
掌握各种历史时空尺度,包括划分 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历史 地图中的时空信息等。
基本要求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 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
异【变化】(看数量、辨类型、晓空间布局)
4、结合所学(时代特征、历史考点)作答。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6
汪瀛:《对历史地图的理解与阐释》 ——中学政史地,2012年第4期
规律总结:
一般而言,阐释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包括把 握主题、弄清范围、辨别方位;搞清位置、注意图 例;看清标注、理解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调 动知识、合理解读等。
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或现实 问题加以分析和探究。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0
时空定位 时空描述
历史 地图
时空联系 时空解释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1
1 时空定位历史事件基本史实
(2018年天津卷第9题)“(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 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 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 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图中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
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观点: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
示例一
论证:
论证:
明朝的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多次打败侵犯中国
热点国体民现读史:可“知家:中国国情为人怀类”物“质文政明治做意识的”倭寇:,引维导护了学民生族树的权立益正和东确南的沿民海人族民观生命
出、贡国献家,如观中、国最文早化培观植了、粟历、史水稻观,,创造形了成民财族产认的安同全、;1国661家-1认662同年,、郑文成功化率认军同进攻,盘 丝国坚绸为定、人学瓷类器政生文治理明文,明想丰做信富出念了贡人 献,们 ,激的 如发物 创质 立民生 了族活 先; 进自中 的豪感踞 中、台 华自湾民的族信荷的力兰利殖益和民,爱者捍国,卫最了热终中情收国复主。了权台和湾领,土维的护完了整;
返 首 页
一、内涵阐释
目标 要求
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5
知道(观念、方法) 时空联系 划分方式
做到(运用) 建构历史史实 解释历史问题 考察现实问题
历史意识
返 首 页
二、备考指要
以时空为 基础感知 历史史实
以时空为 依据得出 历史结论
以时空相 结合认识 历史规律
三、高考试题中时空观的考查
7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 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 不分良莠的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的试题 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 、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 。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系列 聚焦时空观念,贴近高考宏观引领
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目录
CONTENTS
1 内涵阐释 2 备考指要 3 试题分析 4 应对策略
一、时空观念内涵阐释
4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 概念 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 界定 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 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 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 解。
返 首 页
三(2)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加以叙述和概括17 。
(2019·全国1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
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
答案:D
返 首

பைடு நூலகம்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4
4 时空解释分析、综合历史事件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通 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综合、比较,“学生能够 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史事做出合理的论述和解 释”。
——历史学科高阶素养的培养
返 首 页
17.(12分)图1、图2、图3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解读类
----据林小标等《两汉候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明确问题
2、描信息:提示语、图名图例、图中标志 (1)指出图1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4分)
性事物。
(2)比较图1和图2,说明图2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
些变化。(4分)
3、定时空,看异同
(3)结合图3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4分)
答案:A
返 首 页
三(1)基于时空观念素养的高考“历史地图”试题分析
13
3 时空联系历史事件发展变化
(2017年北京卷第17题).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 示意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宝岛回归”②“家园沦陷”③“血战台 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⑤“中 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④③⑤ B.④③⑤①②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
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
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