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习题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原卷版)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原卷版)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一面旗帜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这面旗帜是()A.“实业救国”道路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和平建国方针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该事变标志着()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3.(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则共”方针:1937年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B.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C.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D.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4.(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西门子公司雇员约翰·拉贝在日记中记载了“整座城市,被枪杀的或被其他方式处死的人暴尸街头,随处可见,日本人甚至禁止我们殓尸安葬。

”日记中所记载的事件是()A.东北三省沦陷B.旅顺大屠杀C.南京大屠杀D.皖南事变5.(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抗战时期重庆的商号、百货业、工厂数量(家)变化示意图,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重庆()A.水陆交通便利B.注重发挥经济传统优势C.对外贸易发达D.成为国民政府的移驻地6.(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

材料中的“此”是指()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7.(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平津与华北被日本侵略的危险已极端严重,要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民族联合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八一宣言发表B.瓦窑堡会议召开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2.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3.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

下列侵略战曾经攻占过我国首都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日本侵华战争A.①②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⑤4. 如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战役的示意图,对该战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反映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D.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5.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A.武汉会战B.淞沪会战C.豫湘桂战役D.台儿庄战役6. 下图是发生在日本东京的一幕场景。

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最近、联系最紧密()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抗战胜利7. 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中唱到: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

其中“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指的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国共合作抗日D.重庆谈判8. 如图是“赵登禹路”路标,与赵登禹将军有关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皖南事变9.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反映的是A.东三省沦陷B.南京大屠杀C.淞沪会战D.旅顺大屠杀10.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言的发表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国共合作组织的发表11. 七七事变后,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牺牲的将领有A.邓世昌B.佟麟阁C.关天培D.陈化成二、填空题12.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史称“__________”。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后练习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后练习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梯级训练基础练习:1.下边两则材料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2.历史学家认为:“卢沟桥事变只不过是一个更大图谋的开端而已。

”这个“更大图谋”指日本( )A.割占台湾B.侵占东北三省C.制造南京大屠杀D.灭亡中国3.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共御外侮。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完成C.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D.淞沪会战的爆发4.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总指挥是( )A.毛泽东B.朱德C.彭德怀D.叶挺5.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规模空前的( )A.太原会战B.武汉会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6.右图是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在1937年12月报道的消息。

它客观反映了灭绝人性的(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秘密细菌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7年7月,在中国北京郊外日中两军发生冲突,以此为契机,日中战争爆发。

8月在上海也发生了冲突,没有宣战的状态下,日本军接连不断扩大战线,同年12月占领中国首都南京。

这时,日本军在混乱之中杀害了众多俘虏及居民,受到国际性谴责。

——日本教育出版社中学历史教科书(1)材料中“在中国北京郊外……”“在上海也发生了冲突”分别是指哪两个事件?(2)南京大屠杀共杀害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多少人?日本教科书是怎样描述这一事件的?(3)你如何评价日本教科书这一描述?你对此有何感想?能力练习:8.(2022大庆)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办一场抗日战争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了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他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英勇抗日,同仇敌忾B.抗美援朝,洪流奔涌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D.十年“文革”,烽火绵延9.1937年7月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含答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题1.“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军士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军不撤兵回去,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A.柳条湖事件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林则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南昌起义鼓舞人心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5.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A.朱德 B.彭德怀C.叶挺D.项英6.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以下哪一项最合适()A.同室操戈B.隔岸观火C.同仇敌忾D.不谋而合7.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进无退。

”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促进了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的出现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8.1937年底,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A.天津B.武汉C.南京D.徐州9.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10.辨析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85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畔一声枪响。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自此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

与该事件相符的是()A.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共两党合作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D.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A【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

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卢沟桥事变导致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全国人民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的战争,A项正确;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 项;国共两党合作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力量是在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后,排除C 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故选A项。

2.《雪庵日记》中写进:“7月28日,北平岌岌可危,报载中国决定正式开战,北平商民人人欢舞”,“7月29日,此次二十九军失败,完全误于宋哲元,和战不定……愧对为国牺牲之佟麟阁和赵登禹等忠魂”,这两篇日记书写时()A.日军炸毁柳条湖铁路B.皖南事变发生C.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始D.武汉会战开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北平保卫战中佟麟阁、赵登禹等将领英勇牺牲。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C项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日军炸毁柳条湖铁路,排除A项;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排除B项;1938年武汉会战开始,排除D项。

故选C项。

3.以下为中国共产党于1933-1937年发布的一系列文件。

由此可见1933年11月21日中华苏维埃政府与十九路军订立抗日作战协定1935年8月1日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宣言)1936年9月16日中共关于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1936年12月19日西安事变时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通电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8月25日中共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A.中华民族持久抗战赢得世界尊重B.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C.中国共产党争取全民族团结抗战D.国共对抗战胜利均作出重大贡献【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华苏维埃政府与十九路军订立抗日作战协定”“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共关于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西安事变时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通电”“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体现出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实行全民族抗战,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持久抗战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合作抗战,没有说明国共对抗战胜利均作出重大贡献,排除D项。

【八上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测试题附答案)

【八上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测试题附答案)

第19 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时任日本驻华大使馆助理武官的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说:“那时候,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第二个柳条湖一样的事件’。

”下列哪一史实能够证明这不是“谣言”而是日军的既定计划()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1.答案 D 根据题干信息“华北”“第二个柳条湖”并联系所学可知,七七事变能够证明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的不是“谣言”而是日军的既定计划。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所以D 选项符合题意。

2.人物扫描:山东菏泽人,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七七事变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

他是()A.赵登禹B.佟麟阁C.王铭章D.李宗仁2.答案 A 根据“山东菏泽人,时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七七事变后率部参加北平保卫战在南苑指挥部队奋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可知,他是赵登禹。

1937 年7 月26 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血战6 小时,在集结途中,不幸被日军的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39 岁。

3.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经实现过两次合作,其中第二次正式合作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卢沟桥事变后C.西安事变后D.南京大屠杀后3.答案 B 1937 年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 选项符合题意。

4.1938 年春,丰子恺收集了大量漫画,并为它们写出说明文字。

为下图“握紧的拳头”所写的说明文字为:“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

农工好比食指与大指,位在兵的右翼,作有力的辅佐。

学商好比无名指与小指,位在兵的左方,协力襄助。

”此漫画及文字的主要意图是()A.宣传正面战场的胜利B.号召全民族坚持抗战C.说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庆祝中国国际地位提升4.答案 B 由漫画“握紧的拳头”及其说明文字“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习题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习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A. 社会性质决定的B. 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的C. 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决定的D. 主要社会矛盾决定的2.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A. 上海B. 广州C. 南京D. 北京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B. 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C. 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D. 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二、思考探究4.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的标志。

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两党的合作是由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所决定的。

第一次合作,当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混战时期,反封建是当时最主要任务;第二次合作是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这样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故答案选择D。

2.【答案】C【解析】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后,在南京签订的,屠杀中国30多万人是1937.12.12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为期6周的南京大屠杀。

故选C。

3.【答案】C【解析】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的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为敌手,七七事变后,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政府亦明确表示要坚决抵抗日本侵略,两个事件后,国民政府态度完成不一样,故答案选C。

4.【解析】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八上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八上历史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训练1.有诗描写了中国近代一重大事变:“卢沟晓月石狮吼,志士丹心雪国耻,血雨刀光战寇仇,头颅掷耀千秋”。

这一重大事变()A.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B.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2.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

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B.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C.见证了全国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反映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曲折历程3.1937年,学者姚绍华提出:“九一八事变后,自日本不顾国际之信誉,强占我国东北,远东的均势之局被打破,……以吾民族历史文化之悠久,如能奋发图强,这种恐怖自然不足惧。

吾民族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兀然生存于世界,而且每经一度祸患,吾民族之内容益加扩大而活跃。

”下列选项能够为该观点提供佐证史实的是()A.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团结一致抗战C.积极寻求英美等国军事上的支持D.邀请各国反法西斯人士前来相助4.1937年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

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的飞机、坦克、汽车、各式枪炮等物资,90%以上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从1937年到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锡、铅等各类矿产及大量的茶叶、生丝、羊毛、驼毛等物资,大部分在星星峡、哈密等处交货。

由此可推知A.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日军侵占中国东部大片领土C.中国正面战场面临严峻挑战D.中国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北5.1937年7月9日,红军全体将士致电蒋介石等,表示愿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开赴华北抗日。

在种种压力下,9月,国民党发表拖延已久的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习题
一、基础题
1.“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

”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红军长征胜利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2.下列关于卢沟桥事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内搜查
B.日本军队在遭到拒绝后,随即炮击卢沟桥
C.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D.日军在卢沟桥事变中没有遭到抵抗
3.“……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国土遭沦亡,尸骨成堆,鲜血成河。

”这是京剧《沙家浜》中的片段,这一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4.请依据下面四幅图片中历史人物的事迹,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
A.北伐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B.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C.反抗日本侵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D.抗日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
5.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经实现过两次合作,其中第二次正式合作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卢沟桥事变后
C.西安事变后
D.南京大屠杀后
6.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实现全民族抗战,最合适的是( )
A.同室操戈 B.各自为政 C.同仇敌忾 D.不谋而合
7.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
A. 新世纪的曙光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8.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从,所以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这则新闻报道的时间应是()
A.1894年7月 B.1931年9月 C.1937年12月 D.1945年8月
9.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卢沟桥事变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10.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二、综合题
11. 为了对本课内容了解得更加详细并进行课外拓展,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活动。

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一些资料,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吧!
环节一:电影篇
(1)请写出与下列史实对应的影片。

(写符号即可)
①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国局部抗战开始:________。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__。

③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________。

(2)如果想了解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径,我们应该观看的影片有哪些?通过这些影片,我们可以了解到日本在中国犯下的哪些罪行?
环节二:资料篇
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发行的教科书明显地篡改历史、肆无忌惮地美化侵略战争:1982年第一次审定“侵略华北”成了“进入华北”;把日军“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改成“全面进攻”;1986年第二次审定只字不提日本曾侵略过别的国家;2001年第三次审定将南京大屠杀修改为“南京事件”;2005年第四次审定篡改历史的错误仍比比皆是。

(3)日本政府的这种举动的目的是什么?
(4)针对日本政府的种种挑衅,你认为我们应怎样做?
三、提高题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还原历史】
(1) 结合地图,谈谈日军为什么选择在卢沟桥制造事变。

在卢沟桥事变中,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守军是怎样应对的?
【誓言弘扬正气】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

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
(2) 材料中,佟麟阁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
【“谈话”见证统一】
蒋介石于1937年9月23日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标志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 结合“谈话”内容,指出卢沟桥事变对国共两党的关系,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了
怎样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C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卢沟桥”,可知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它的主要影响是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2. D1937年7月7日,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无理要求,中国驻卢沟桥的守军进行了勇敢的反击。

3. D从戏词中“在上海打了仗”,即可知这是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4. C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赵登禹和佟麟阁在卢沟桥事变后,率部队奋勇抵抗日军;东北三省沦陷后,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综合分析,C项符合题意。

5. B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在这一背景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C
7. C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大举侵略中国,因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的特征。

8. C
9. C
10. B
二、综合题
11. (1)①A②B③C(2)A、C、D。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

(3)日本右翼势力妄想掩盖事实真相,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敌视中国。

(4)从国家来说,要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对个人而言,要理性爱国,努力学习。

三、提高题
12. (1)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1936年,日军势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一通道,也是日军南下扩张必经的交通要道。

应对: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2) 不怕牺牲是军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军人只有将自己的荣辱与人民、民族、国家利益
联系在一起,符合人民的愿望,军人的牺牲才是有价值的。

(3)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