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图群体概念及分类介绍

合集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作图群体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作图群体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推荐指数 5 4 4 4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qtl定位 5 陆地棉 4 棉花 4 重组自交系 3 遗传图谱 3 水稻 3 ssr 3 遗传连锁图谱 2 表达 2 基因定位 2 叶绿素含量 2 克隆 2 黄萎病 1 鲤鱼 1 锚定标记 1 遗传连锁图 1 遗传背景效应 1 遗传分析 1 遗传作图 1 遗传 1 通用性 1 连锁图谱 1 赤霉病 1 豆腐 1 豆乳 1 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 1 胚乳 1 耐冷性 1 绿豆v2709 1 结瘤素 1 组氨酸 1 纹枯病 1 纤维品质 1 红麻 1 精氨酸 1 类型ⅰ抗性 1 相关群体 1 瓜类作物 1 环境互作效应 1 水稻(oryza sativa l.) 1 水稻(oryza sativa 1 母体植株 1 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1 望水白 1 早熟性 1 数量性状座位(qtl) 1 数量性状座位 1 数量性状定位 1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 1 数量性状位点(qtl) 1 抗豆象 1 抗uv-b 1

QTL作图主要统计方法及主要作图群体

QTL作图主要统计方法及主要作图群体

Vol1 19 No1 2 Apr. 2004
QTL 作图主要统计方法及主要作图群体Ξ
林 谦1 , 毛孝强2 , 杨 德3 , 张雪梅2
( 1. 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201 ; 2.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201 ;
3.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201 )
有以下 4 个步骤[1] : (1) 试验设计 (experimental de2
sign) ; (2) 产生遗传标记 (marker generation) ; (3) 构
建连锁图 (linkage map construction) ; (4) QTL 的效应
及各参数的估计 (QTL estimation) 。
个效应大的 QTL 与标记松散连锁 。
112 区间作图法
LANDER 和 BOSTEIN 等提出了基于两个侧连
标记的区间作图法[5] ( Interval Mapping) 简称 IM. 它
以一元回归模型和正态混合分布的极大似然函数
为基础 ,借助于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计算基因组任
一相邻标记之间的任一位置上存在 QTL 和不存在
EM 算法[4]求出参数的估计值 。
似然比检验统计量为 :
LOD =
-
2log10
[
Supθ0 L SupθL
(θ/ (θ/
Y , X) Y , X)
]
(118)
其中 ,Supθ0 L (θ/ Y , X) 为零假设成立 (即不存 在 QTL 效应) 时 , 极大似然函数值 。SupθL (θ/ Y , X) 为零假设不成立 (即存在 QTL 效应时) 极大似然

分子标记和QTL定位分析

分子标记和QTL定位分析

四、举例
山葡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定位研究
四、举例
山葡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定位研究
四、举例
山葡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定位研究
四、举例
山葡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定位研究
四、举例
山葡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定位研究
二、遗传图谱
理论依据
二、遗传图谱
构建遗传图谱步骤
亲本的选择和选配 作图群体的创建 分子标记的连锁分析
二、遗传图谱
构建遗传图谱步骤
亲本的选择和选配
选择原则:
1.亲本间应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亲本之间的 DNA多态性与其亲缘
关系有着密切关系,亲本之间亲缘关系越远,多态性越丰富,图谱上连锁的标记才可能越 多,该图谱的经济价值就越大。
二、遗传图谱
分子标记的连锁分析
构建遗传图谱步骤
目前果树上常用的构建遗传图谱的软件有
Mapmaker Join Map WinQTLCart 等
二、遗传图谱
构建遗传图谱的目的
遗传图谱构建是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TL)、基因克隆及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的基础。
三、QTL定位
意义
三、QTL定位
四、举例
山葡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定位研究
欧亚种葡萄‘红地球’和山葡萄‘双优’杂交的 94 个 F1 代单株,以山欧杂种‘北冰红’ 自交的94 个 F2 代单株为作图群体,采用 SSR 和 SRAP 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别构建了‘地 球’、‘双优’和‘北冰红’的分子遗传图谱,并对‘红地球’、‘双优’及其 94 个杂交 后代,对‘北冰红’及其 94 个自交后代的抗寒性进行鉴定,最后用区间作图法对葡萄的寒 性进行了 QTL 定位研究。葡萄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寒性的 QTL 定位,为今后抗 寒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材料,对提高 葡萄抗寒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物QTL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作物QTL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作物QTL定位方法与技术作物QTL定位的方法主要有传统连锁分析、基因芯片 技术和深度学习等。连锁分析通过群体遗传学手段,鉴定两个或多个基因位点 间的连锁关系,进而确定控制性状的QTL。基因芯片技术利用基因组wide的标 记分布,对大量基因位点进行同时检测,高效地定位QTL。深度学习则利用神 经网络等算法,自动化学习和识别数据中的特征,实现对QTL的精准定位。
四、自然群体
自然群体是指在没有人为干预下自然形成的群体,如野生种、地方品种、自然 变异群体等。这些群体通常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复杂的遗传结构,对于研究 作物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等性状的遗传基础非常有用。此外,自然群体还 可以用于发现和克隆稀有或特殊的QTL。
五、基于基因组的作图群体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基于基因组的作图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群体 可以通过重测序技术获得大量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并利用这些标 记构建高密度的遗传图谱。这种图谱可以用于精细定位和克隆QTL,以及研究 基因组中的结构变异和非编码区基因组。
2、QTL分析的具体步骤
(1)数据采集:收集作物的基因型和表型数据。基因型数据可以通过高通量 测序技术获得,而表型数据则可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等方法获得。
(2)作图:利用作图软件将基因型和表型数据组装成图,以展示它们之间的 关系。常用的作图软件包括QTL Cartographer、QTL IciMapping等。
原理
1、QTL的概念及定义
QTL是指作物基因组中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座位,它们可以通过影响表型变异 来影响作物的农艺性状。QTL通常分为两类:主效QTL和微效QTL。主效QTL是 指对表型变异起主要作用的QTL,而微效QTL则是指对表型变异起较小作用的 QTL。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复习题(附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复习题(附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复习题(附答案)一、有关名词遗传标记指可稳定遗传的、易于识别的特殊的遗传多态性形式。

遗传多态性现代遗传学中是指基因组中任何座位上的相对差异或DNA序列的差异。

形态标记简单性状的遗传(普通遗传学)细胞学标记染色体变异与细胞学特征(细胞遗传学)生化标记同工酶与电泳技术(生化遗传学)同工酶是指具有功能相同而结构及组成有差异的一类酶分子标记DNA标记,以染色体DNA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作为标记。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

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故又称为基因的体外扩增法。

RFLP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不同样品DNA经限制性酶酶解所产生片段大小的差异。

RAPD 随机扩增多态DNA。

是以一个寡聚脱氧核苷酸单链作随机引物(primer) ,通过PCR扩增基因组DNA,获得长度不同的多态性DNA片段,然后用凝胶电泳分离扩增片段,经染色来显示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SSR 简单序列重复。

是一类由几个核苷酸组成的基序(motif)为重复单元串联组成的DNA序列,广泛分布于基因组的不同位置。

AFLP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是一种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产生不同长度DNA片段,再结合PCR 技术来检测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

FM遗传图谱又称遗传连锁图谱。

指反映基因组内基因(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顺序及其相对位置的图谱。

分子遗传图谱不同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或排列情况。

作图群体是指用于遗传作图的符合孟德尔定律的分离群体。

RIL群体即重组近交系群体,是由重组近交系组成的分离群体,由F2经多代自交一粒传使后代基因组相对纯合的群体。

DH群体是由通过对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或通过特殊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而获得的加倍单倍体群体。

主效基因又称主基因,是一类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其性状表现为不连续的变异。

微效基因是一类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因此通常称为数量性状座位QTL,其性状表现为连续的变异。

紫薇遗传作图F1分离群体的选择

紫薇遗传作图F1分离群体的选择
作图群体。 关键 词 紫 薇 ; S S R; 作 图群 体 ; 遗 传 图谱 分类号 s 6 8 5 :S 6 o 3 . 2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F 1 S e g r e g a t i o n P o p u l a t i o n f o r Ge n e t i c L i n k a g e Ma p s i n L a g e r s t r o e mi a / L i u Y a n g , C a i Mi n g ( B e O 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P .R .C h i n a ) ; H e D a n ( H e n a n A g i r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 P a n H u i t a n g , Z h a n g Q i x - i a n g ( B e i j i n g F o r e s t y r U n i v e r s i t y ) / /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y r U n i v e r s i t y . - 2 0 1 3 , 4 1 ( 9 ) . - 7 2— 7 5
‘ Da l l a s Re d ’,b y c r o s s i n g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p o l y mo r p h i s ms b e t w e e n p a r e n t s w i t h 3 0 S S R p ime r r s .2 7 p a i s r o f S S R p r i me s r

QTL作图的基本原理和完备区间作图方法

QTL作图的基本原理和完备区间作图方法

常见作图函数
• Morgan 作图函数
以M为单位 m =r (M) 以cM为单位 m =r ×100 (cM)
• Haldane 作图函数 没有考虑干涉的情况下,即M1-M2间的
交换和M2-M3间的交换相互独立 以M为单位 以cM为单位 m = f (r ) = −50 ln(1 − 2r )
r = 1 (1 − e − 2 m ) 2
3个标记间的重组率

(即两个区间上的交换是独立的)时,有 或
当时 (即完全干涉,一个区间上的交换完 全阻止另外一个区间上的交换),有
作图函数
图距(Mapping distance)
图距的单位:摩尔根(M, Morgan)或厘 摩(cM,centi-Morgan), 1M=100cM 图距m是交换率r的函数,即: 为作图函数(Mapping function)。 ,称f
(1 − r )
(1 − r )
单标记基因型均值差异分析原理
两种标记基因型:
μ MM = (1 − r ) μ MMQQ + rμ MMQq
= (1 − r )( m + a ) + r ( m + d ) = m + (1 − r ) a + rd
μ Mm = rμ MmQQ + (1 − r ) μ MmQq
96.8 1 2 2 2 1 2 1 2 1 1 2.33 1.99 2.24 1.94 2.76 2.32 2.32 2.08 2.24 2.45
•15
QTL作图的基本原理
一个标记位点上3种基因型的性状平均数
•16
P1:MMQQ×P2:MMQQ回交群体中标记位点M与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的基因型及其频率和基因型值

基因组图谱

基因组图谱

三 点 测 验
P 凹陷、非糯性、有色 × 饱满、糯性、无色 shsh++++ ↓ ++wxwxcc F1 饱满、非糯性、有色 × 凹陷、糯性、无色 +sh+wx+c ↓ shshwxwxcc +wxc 2708 }亲 型 sh++ 2538 ++ c 626 }单交换 shwx+ 601 sh+ c 113 }单交换 + wx+ 116 +++ 4 }双交换 shwxc 2
(2)测定交换值;
(3)绘制连锁遗传图。
植物遗传图谱的构建
选择研究材料(亲本) 构建分离群体 遗传标记检测 标记间的连锁分析
选择亲本
要求亲缘关系远,遗传差异大
但又不能相差太大以导致引起子代不育 对备选材料进行多态 ( 差异 ) 性检测,综 合测定结果,选择有一定量多态性的一对 或几对材料作为遗传作图亲本
再用F1与三隐性基因纯合体测交,通过对测交后代
表现型及其数目的分析,分别计算三个连锁基因之间
的交换值,从而确定这三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顺
序和距离。通过一次三点测验可以同时确定三个连锁
基因的位置,即相当于进行三次两点测验,而且能在
试验中检测到所发生的双交换。
三点测验
仍以玉米C/c、Sh/sh、Wx/wx三对基因连锁分析为例, 在描述时用“+”代表各基因对应的显性基因。
易位,或多倍体材料存在单体或部分染色
体缺失等问题,其后代就不宜用来构建连
锁图谱。
组合的配制
组合配制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应尽
量保证所用群体起源于同一F1个体,大多 数作物的繁殖系数都较高。如果一定用若 干个F1时,应将不同F1及其所衍生的后代 分开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
构建时间短
-缺点:
• 个体自交后代将出现分离,仅能使用一次,不能 永久保存,不能进行多年多点田间试验 • 遗传背景复杂,容易造成定位偏差,很难对单个 进行准确鉴定和定位
F2群体
由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纯合双亲杂交产生F1代,又自交而形成F2代所构 成的群体称为F2群体
- 优点:
• 易于配制,需要时间短 • 遗传信息丰富,可以估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
➢ 自交( Selfing ):
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 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
➢ F1:
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
➢ 基因的加性效应(Additiveeffects):
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的累加效应,是上下代遗传可以固定的分 量,又称为“育种值”,是性状表型值的主要成分。
➢ 显性效应(Dominant effect):
群体类型
➢双亲本作图群体 ➢多亲本作图群体 ➢自然群体双亲 Nhomakorabea作图群体
➢初级作图群体
-临时性分离群体(F2和回交群体) -永久性分离群体(DH、RIL、IF2)
➢次级作图群体
-初级分离群体衍生系群体(NILs、RHLs) -代换系群体(Ils、CSSLs)
初级作图群体
➢临时性分离群体:
临时性分离群体的显著特点是这一类群体为暂时性分离群体。
谢谢
- 将重组自交系随机分成两组,彼此一对一随机交配得F1种子,分组和交 配重复进行3次所构成群体的遗传结构类似于F2,故也称为永久F2。其 中每个F1组合相当于1个F2单株的基因型
次级作图群体
➢ 初级定位群体的不足
- 精确度不高:
通过初级定位,估计出的位置的置信区间一般都在10cM以上,如果想进一步 获得较近的分子标记或克隆基因则非常困难
- 优点:
• 其中一个亲本固定,亲本数目相对较少 • 群体结构比较好分析 • 同时具有连锁分析和关联作图的优点
- 缺点:
• 构建群体耗时很长
NAM群体的构建过程
MAGIC群体
MAGIC(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群体: MAGIC即为 多亲本高世代互交群体,由多个亲本经过复杂的交配流程构建的复杂群体。
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是可以遗传但不能固 定的遗传因素,是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部分。
➢ 上位性效应(Epistatic effect):
指不同基因位点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一 对基因显性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作用,这种非等位 基因间的抑制或遮掩作用叫上位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 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称为下位基因。
- 优点:
• 遗传背景一致,可以较准确、快速地获得分子标记 • 可获得基因间的上位性效应
- 缺点:
• 构建需要经过一次杂交和多次回交,选育时间较长, 工作量较大,不利于标记工作的快速开展
回交的遗传效应
RHLs(Residual Heterozygous Lines):残留异质系,是在F2的连续自交过程
- 优点:
• 应用了多亲本互交,由此不会出现后代多 态性下降,后代衰退的现象
• 杂种优势更加明显
- 缺点:
• 由于实在太复杂,群体结构比较难于把握 • 构建群体耗时很长
MAGIC群体构建过程
自然群体
自然群体是由一组不同的品种构成,这些品种是从大量的品种中根据特 的目标性状或者基于特定的系谱关系选择的。
表型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不同环境中表现一般比较稳定
➢ 亲本( Parent):
杂交亲本的简称,指动植物杂交时选用的雌雄 个体。用符号P表示,参与杂交的雄性个体叫父本 ( ♂) ;参与杂交的雌性个体叫母本( ♀ )
➢ 杂交( Hybridization ):
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 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
- 种质中心收集的核心种质 - 现代商业品种以及这些品种的亲本 - 突变体 - 野生种 - 地方种
作图群体的选择
➢研究目的
作图群体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研究目的,从对定位的精确程度来划分,作图群 体可分为初级定位遗传群体和精细定位遗传群体两种。
➢作物的繁殖方式
作图群体的选择还要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如对于自交作物通常选择,重组 自交系群体,而对异交作物或自交不亲和的材料多采用回交群体。而双单倍 体群体则在两类作物中都通用。
- 优点:
• 植株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是纯系 • 可以进行多年多点的重复试验,是研究基因
型和环境互作的理想材料 • 遗传结构直接反映F1配子中基因的分离和重
组,其作图效率与BC1群体一样
- 缺点:
• 重组只来自形成花粉时的一次减数分裂,故 重组信息量相对较少
• 有些植物很难花培,无法得到DH群体
IF2群体
- 缺点:
• 表型可靠性差 • 表型重复性差 • 检测微效基因能力较差。
F2群体构建过程
BC群体
是由杂合子(通常为F1)与纯合(轮回)亲本回交1-2次产生。为 了弥补回交群体的不足,现在多采用先回交再自交的方式,对回交 后代进行自交
- 优点:
易于配制,短时间即可建立一个回交系群体
- 缺点:
• 材料有限,只能使用一代 • 表型重复性差 • 重组交换的信息量比F2群体少
- 优点:具有一致的遗传背景,可以检测基因间的上位性效应,可使QTL定 位的精确度大大提高,消除了未连锁位点因分离而产生的遗传“噪声”和 影响
- 缺点:存在背景的干扰,而且不能检测上位性效应
CSSLs( 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e Lines ) :染色体片段代换
系是采用多个供体亲本对受体亲本进行连续回交,建立一套覆盖全基因组的、 相互重叠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当代换系只代换来自供体亲本的一个染色体片段,而基因组的其余部分均与 受体亲本相同时,则称为单片段代换系
➢ 回交(Backcross) :
回交是双亲或杂种的其他后代与亲本之 一的杂交的方式
➢ 测交( Test Cross ):
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和隐性纯合体亲 本的交配方式,用以测定显性个体的基 因类型
‒ 轮回亲本:被用来回交的亲本 ‒ 非轮回亲本:未被用来回交的亲本
部分作图群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Xu 2010,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CABI
多亲本杂交群体
➢ NAM (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 群体
➢ MAGIC (Multi-parents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ing) 群体
NAM群体
NAM(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 population)群体:巢式关联作图 群体,是由同一个公共亲本与多个其它亲本分别杂交,接着进行不断自 交,而获得一个庞大的作图群体。
体采用初级定位方法完成QTL定位,然后利用大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大群体 中的每个个体在QTL位点均发生了一次重组,但在其它区域均一致。 - 优点: QTL等基因系容易构建,并可以获得低于1cM的分子标记 - 缺点:存在背景的干扰,而且不能检测上位性效应
代换群体
Ils(Introgressive Lines)群体:导人系,是通过连续的回交和自交并结
- 缺点:
• 构建年限较长 • 由于不存在杂合位点,因此不能分析显性效应 • 定位分辨率低
RIL群体
RIL(Recombinant Inbreed Lines)群体,即重组自交系群体。将F2个体 连续自交或同胞交配、或群体内随机交配,使得杂种的基因得以分离并进 行重组,直至家系内个体基因型纯合稳定、家系间基因型各异,这些家系 就构成了重组自交系群体。
作图群体概念及分类介绍
yangzhou@ 2015-7-28
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区别
数量性状
受多基因控制
表型连续变异,杂交分离世代难以明确 分组,个体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差异只有 通过度量才能具体化,度量值要用统计 方法处理
质量性状
单基因或寡基因控制
表型不连续变异,杂交分离世代可以明 确分组,可通过对不同类别个体计数, 计算分离比,确定基因的数目和作用方 式
SSSLs(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单片段代换系,类似于近
等基因系,也是通过多代回交获得。 - 优点:除目标QTL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来自供体外,其它部分与受体完全相
同,消除了遗传背景的干扰,可用于单个QTL的精细定位。 - 缺点:回交过程中,需要通过初级定位的QTL对目标性状进行跟踪辅助选
中获得的某个或某几个性状保留一个亲本特征,而其它一些位点上保留了另一亲本 的特征,并在所研究的性状位点上始终存在分离的一套特殊群体。
- 优点:残留异质系也具有较为一致的遗传背景,可以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 缺点:不能估算上位性效应
QIRs (QTL Isogenic Recombinants): QTL等基因系,是首先利用小群
永久性分离群体
这类群体以株系为分离单位,每一株系在遗传上是纯合的,可以不断 繁殖,反复使用,主要用于高精度和高密度作图。
- 优点:
• 可多年多点进行表型鉴定,可同时考察多种表型,提高了作图精准度 • 等位基因都是固定的,可无限地用于新标记作图,可在研究小组中共享 • 分子标记基因型可用自交产生的10~20 个单株的混样而更准确的测定
合标记辅助选择获得的与轮回亲本只有一个或极少数供体亲本等位基因差异 的导人片段群体。理想状态下,整个近等基因导人系覆盖了供体亲本的全基 因组,每个品系带有供体亲本基因组不同的片段。理论上讲,导人系的性状 值可与轮回亲本的性状值比较,两个株系之间的性状值的任何显著差异都因 为导入株系的导入片段存在着差异。这一同源的近等基因导人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