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是怎样的
食管平滑肌瘤ESD术的护理干预

食管平滑肌瘤ESD术的护理干预作者:万丽高静来源:《饮食保健》2015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85―02食管平滑肌瘤是指发生于食管黏膜之外、肌层之中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率仅占食管肿瘤的4%,但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约占食管良性肿瘤的70%。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已被列为一种治疗消化道黏膜上皮内瘤变的新手段。
1护理措施1.1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
术前应完善相关检查,如ECG、胸片、各项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
一般手术在全麻、气管插管的状态下进行较为安全。
常规术前准备同一般内镜检查。
②心理护理。
作为一项新技术,虽然具有多项优点,但不少患者还是存在恐惧感。
护理人员应通俗易懂的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③术前常规更换病员服,佩戴腕带,予患者右手静脉留置针。
1.2术中护理:①消化内镜常规护理;麻醉前协助患者左侧卧位,吸氧,心电监护;麻醉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呼吸道的管理。
②术中配合。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种辅助用具的性能,根据病灶的位置,范围,与医生配合默契,顺利完成ESD治疗。
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迹象;必要时及时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措施。
1.3术后护理:①饮食护理:一般手术当天禁食。
大病灶ESD后禁食时间酌情延长。
24h 冷流质、半流质3d、软食2周。
忌烫、辛辣、刺激性和粗纤维食物。
进食后要观察有无哽咽、呛咳、胸痛等症状。
②术后用药:术后应用制酸剂和黏膜保护剂,一般经过8周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③休息和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目的是减少活动对术后创面的牵拉,促进创面愈合。
(4)病情观察。
ESD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包括术中出血和术后迟发性出血)和穿孔(包括术中穿孔和术后迟发型穿孔)。
食管平滑肌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食管平滑肌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起源于食管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多见于食管中段,其次是下段,颈段罕见。
临床上,大多数病变发生在壁间,其余可发生在腔内、外膜下和少数弥漫性肿瘤,使食管肌层呈广泛的肿瘤增生。
食管良性肿瘤很少见,约占所有食管肿瘤0.5~0.8。
由于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往往不求医,或被临床医生忽视。
近年来,由于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往往不求医。
X随着线路等检查技术的进步,发现的病例逐渐增多,其中90%食管平滑肌瘤。
1.病因食管平滑肌瘤的病因尚不清楚。
它发生在食管内固有肌层,也可来自食管壁内的血管肌层和迷走的胚胎肌组织。
食管小平滑肌瘤的研究表明,74%平滑肌瘤起源于内环行肌,18%起源于黏膜下肌层,8%起源于外纵行肌。
肿瘤向腔内外膨胀,97%肿瘤生长在壁内,2%纵向生长,1%肿瘤突入食管腔,带蒂如息肉。
起源于内环行肌的平滑肌瘤多沿食管长径生长,由于粘膜和粘膜下阻力低,突出到腔内。
起源于粘膜下肌层的平滑肌瘤更容易突入腔内,甚至呈息肉状。
起源于外纵肌的平滑肌瘤可以生长在食管外,有时被误认为是纵隔肿瘤。
2、发病机制食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主要是纵向肌,大部分在食管壁内,即粘膜外壁。
一些突出的管腔呈息肉状,蒂与食管壁相连,并有自口呕吐的报告。
这些患者在呕吐时也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
食管平滑肌瘤发病部位的外国文献报告在食管下段、中段和上段很常见。
国内报告在食管中段很常见,其次是下段和上段。
绝大多数肿瘤是单发的,少数是多发的,多发的不确定,从2到10多个不等。
由于病程长度不同,大小差异很大,有人报告了最大直径28cm,最小直径1cm,但85%肿瘤直径肿瘤一般形状不同,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约占所有病例60%,不规则(姜形)占10%,马蹄形占8%,螺旋不规则形状,如螺旋形、哑铃形、条索形、结节形或分叶形,或环绕食道。
肿瘤表面光滑,纤维膜完整,质地坚韧,易与食管粘膜分离。
食管平滑肌瘤切面可见纵横交错的肌束,血管稀少,灰白色或黄色,切面有时可见灶性出血、液化或钙化。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博览》 2012年第12期
一名45 岁的男性,因吞咽梗塞感及上腹胀做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一大小约2.5 厘米
×1.5 厘米的肿块,超声胃镜进一步检查提示该肿块来源于固有肌层,初步判断是食管平滑肌瘤。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季峰主任医师为这位患者进行了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术后2 天即恢复自主进食,术后6 天出院。
季峰主任医师介绍,食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食管的平滑肌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以往均需要胸外科的开胸手术才能摘除,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现在可采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这一新技术进行微创治疗。
普通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主要用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的切除,很少用于切除源于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物,因为后者穿孔概率极高,一旦穿孔闭合难度较大。
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是在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断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内镜微创治疗新技术,也是ESD 技术的延伸,其不同于传统消化内镜下治疗,而是巧妙将胃镜伸入黏膜和肌层间的空间(像一个被打开的隧道)进行操作,适用于食管中下段及胃的黏膜下良性肿瘤的切除。
采用这一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整剥离肿瘤,并且创伤小,保持消化道的完整性,避免术后出现消化道漏和胸腹腔继发感染。
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且具有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
(王其玲)。
食道肿瘤最好治疗方法

食道肿瘤最好治疗方法食道肿瘤是指发生在食道内的肿瘤,通常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良性食道肿瘤多数为平滑肌瘤、腺瘤和类癌,恶性食道肿瘤则包括食道鳞状细胞癌、腺癌和间叶肉瘤等。
食道肿瘤的治疗方法因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综合治疗效果最佳。
以下将介绍食道肿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治疗食道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于早期食道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方式通常包括内镜下切除、食道癌根治性切除术和食道癌联合切除术等。
内镜下切除适用于早期食道癌患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而对于晚期食道癌患者,需要进行更为复杂的手术,如食道癌根治性切除术和食道癌联合切除术,以确保肿瘤被完全切除。
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是治疗食道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是治疗食道肿瘤的另一重要手段。
对于一些手术不能切除的食道癌患者或术后残留癌灶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照射肿瘤部位,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其生长和分裂,达到治疗的目的。
同时,放射治疗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近年来,随着放射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在治疗食道肿瘤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化疗是治疗食道肿瘤的辅助手段之一。
化疗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干扰癌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化疗通常用于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者对于晚期食道癌患者,化疗也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同时,化疗也可以通过靶向治疗,选择性地杀灭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是治疗食道肿瘤最好的方法。
综合治疗是指在严格的病理学诊断和分期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手术、放射、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因此,综合治疗被认为是治疗食道肿瘤最好的方法。
总之,食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心胸外科。
食管平滑肌瘤是起源于食管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发生部位多见于食管中段,其次为下段,颈段罕见。
约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5~0.8%。
因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常不求医,或为临床医师所忽视。
一般表现为较轻的吞咽梗阻感或胸骨后钝痛。
症状多呈间歇性发作。
另可伴有上腹部不适、返酸、嗳气及食欲下降等。
食管平滑肌瘤摘除后效果良好一般并发症很少,术后随访无复发报道。
有大组病例的报道平滑肌瘤摘除术的死亡率在1%以下,行食管部分切除者在2.6%~10%。
二、临床表现:由于大部分食管平滑肌瘤瘤体积较小,生长缓慢,约半数以上的病人无任何临床症状,多因其他原因做胸部X线检查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时发现有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病人若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下困难,其持续时间都比较长,见于45%~56%的病例中,与食管癌不同的是进展缓慢或间歇发生,程度较轻。
一般平滑肌瘤造成的食管梗阻并不严重,约1/3病人主要是在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疼痛或有胀满感,大多数患者已有多年的病史。
另有1/3病人有反酸、嗳气、食欲不振及其他非特异性消化道功能紊乱。
少数病例的肿瘤可增大,甚至压迫气道而发生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胸骨后疼痛等。
全身症状少,营养状况无影响。
三、检查:(一)X线诊断1、胸部X线平片:肿瘤巨大者可被误诊为后纵隔肿瘤,国内报告60%可见软组织阴影。
向食管生长较大的平滑肌瘤顶出纵隔胸膜至肺野中,可以从胞部平片上见到软组织阴影。
2、食管钡餐造影:食管钡餐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内镜诊断:食管镜检查也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可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和数目。
因为平滑肌瘤质地坚硬,疑为平滑肌瘤时,不应该取活检,以免引起局部黏膜下组织炎症或感染,还可发生肿瘤与肿物组织粘连,使肿瘤摘除术剥离黏膜时导致黏膜破损,增加并发症的机会。
除非伴有局部黏膜糜烂、炎症而难确诊外,一般不主张在瘤体表面正常黏膜上活检。
食管平滑肌瘤内镜下切除:临床病例回顾分析

食管平滑肌瘤内镜下切除:临床病例回顾分析万海军;袁柏思;魏娟;吴琳;陆恒;王震凯;刘炯;汪芳裕【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切除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5月对30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采用内镜下切除病变,并且术后行病理检查和跟踪随访观察.结果食管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肿物完整切除率100%,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平滑肌瘤,术中并发出血l例,经内镜下止血治疗成功,并发皮下气肿1例,1周后自行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切除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5(024)012【总页数】3页(P1418-1420)【关键词】平滑肌瘤;食管;内镜下切除【作者】万海军;袁柏思;魏娟;吴琳;陆恒;王震凯;刘炯;汪芳裕【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2;解放军75600部队医院住院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食管平滑肌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多发生在食管中下段,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发生漏诊和误诊,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微创治疗成为该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近期行内镜下切除食管平滑肌瘤3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 年8 月-2015 年5 月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30 例,均完成食管平滑肌瘤内镜下切除手术,且均为单发病灶,主要症状为胸骨后不适感,或其他非特异性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检查发现病灶。
怎么分辨食管平滑肌瘤和食管癌,治疗方法

怎么分辨食管平滑肌瘤和食管癌,治疗方法一、食管平滑肌瘤和食管癌的区别食管平滑肌瘤和食管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需要针对不同的性质进行区别。
1. 形态学上的区别:(1)食管平滑肌瘤多为单发或少数发,质地较软,边界清晰,常常与食管肌层连接,病变范围一般较小,不易涉及淋巴结,病变进展缓慢。
而食管癌则多为硬质结节,边界不清晰,与周围组织容易粘连,病变范围较大,易涉及淋巴结,且病变进展较快。
(2)镜下下的区别:食管平滑肌瘤组织结构规则,细胞排列整齐,一般无核分裂象;而食管癌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增生异常,核分裂象及异型性显著。
2. 影像学上的区别:(1)超声检查:食管平滑肌瘤呈圆形、椭圆形等几何形状;食管癌呈不规则形,常常伴有淋巴结增大,病变范围较大。
(2)CT检查:食管平滑肌瘤为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晰,病灶通常较小;而食管癌以软组织密度影为主,病变范围一般较大,周围组织也容易受到影响。
二、治疗方法1. 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是食管平滑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有内镜下手术、开胸或腹腔手术等,手术方法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侵犯的深度等因素而定。
2.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早期食管癌可以采用手术切除或内镜下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而晚期食管癌通常需要联合放疗、化疗等多种综合性治疗方案。
具体治疗方案会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深度等因素而定。
三、注意事项1. 治疗前,应先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大小,并做好相关的检查和评估。
2. 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并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3. 术后应注意饮食调整,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4.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久坐不动。
5. 遵守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嘱托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和治愈疾病。
中晚期恶化舌癌中医怎样治疗呢,治疗方法中晚期的恶化舌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
中医对于口腔癌的治疗历史悠久,而舌癌的治疗更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胸腔镜手术切除食管平滑肌瘤

术的一些临床体会进行探讨 。
2 结 果
全 组 6例 均 在 胸 腔 镜 下 完 成 手 术 , 中 转 开 胸 , 食 管 无 无 黏膜 破 损 。手 术 时 间 9 ~ 5 ( 1  ̄ 4 i 。术 中 出 血 3 ~ 0 1 5 1 9 2 )m n 0 1 0 6  ̄ 3 m 。 术 后 3 4 d拔 除 胃管 开 始 进 食 。胸 腔 引流 0 (4 2 ) L N 量小于 5 / 0 mL d时拔 除胸 腔 引 流 管 , 胸 管 时 间 2 d3例 , 拔 3d 2例 , 例 。全 组 无 手 术 死 亡 及 严 重 并 发 症 发 生 , 4d 1 术 后 患 者症 状 消 失 , 治 愈 出 院 , 院 时 间 5 1 ( 、 ̄ . )d 均 住 ~ 2 83 26 。 术 后 病 理 检 查 均 确 诊 为 食 管 平 滑 肌 瘤 。 随 访 至 20 0 6年 1 2 月 , 访 时 间 2 6 (8 2 ) 月 , 复 发 。 随 ~ 12 ̄2 个 无
(. ̄ .) 。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 为食管 平滑肌瘤。随访时 间为 2 6 (8 2 个月 , 复发 。【 83 26 d ~ 12  ̄ 2) 无 结论 】随着胸 腔镜手术操作
技 术 的熟 练 , 腔 镜 食 管 平 滑 肌 瘤 切 除 术 是 一 种 安 全 、 行 的 微 创 术 式 。 胸 可
除时间 、 住院天数及术后心 、 并发症发生情况 。【 肺 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 术 , 无中转开胸者 。手术时 间 9 ~ 5 0 15
( 1+ 4 mn, 中 出 血 量 3  ̄ 0 6  ̄ 3 mL 192 ) i 术 0 10(4 2 ) 。无 手 术 死 亡 及 术 后 严 重 并 发 症 发 生 , 有 患 者 均 治 愈 出 院 。住 院 时 间 5 1 所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是怎样的
导语:食管平滑肌瘤给我们的生活作息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了不小的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
而对于食管平滑肌瘤来说,
食管平滑肌瘤给我们的生活作息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了不小的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
而对于食管平滑肌瘤来说,摘除术便是常见的了。
下面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大家阅读一下。
术前准备编辑
1.食管钡餐透视或食管镜检查病变部位和大小。
2.术前置胃管。
2手术步骤编辑
1.切口:食管平滑肌瘤位于颈段者作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长5~7cm;胸上段者取右后外侧第5或第6肋间切口;胸中段或下段者,按肿瘤方位取右后外侧切口或左后外侧切口;而左上腹旁正中切口仅用于肿瘤近贲门部者。
2.提出食管,纵行切开肿瘤表面的肌层。
3.于食管肌层和粘膜下层之间,沿肿瘤外膜仔细钝性分离。
肿瘤向肌层外膨出。
操作应谨慎,尽量避免损伤食管粘膜。
4.肿瘤摘除后,创面彻底止血。
如发现食管粘膜破损,可用细丝线间断缝合。
然后将食管肌层间断缝合。
3术后处理编辑
胃肠减压2-3天后拔除,可进饮食。
粘膜破损修补者则按食管癌术后处理。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关于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的基本信息,除了术前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