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地图(含三个校区)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地图系统

SuperMap Object
Visual Basic 6.0 系统开发
西安交通大学 电子地图系统
4 需求
(1) 为了实现工作空间的更新,需要有工作空间管理功能,即可以关闭现 有空间、打开其他工作空间、存储和另存工作空间的功能;
(2) 做为电子地图的一种,必须对已经建立的电子地图的通用操作:放大、 缩小、移动、复位、刷新等功能;
1.2 项目背景
如今,很多地方都实现了电子地图、如数字村、数字校园,作为历史悠久、全国重点高 校之一的“西安交通大学”也应该顺应潮流,为了用户——学生和家长,尤其是新生和家长 快速找到目的地,提供了便利。
1.3 项目的创新点
a) 可以根据建筑面积、周长、建筑的高度等地理空间参数建立专题地图,以便用 户对整体的建筑概况有个整体的了解;
(3) 虽然电子地图可以给用户提供直观的认识,但是人们还是没有办法确 切的知道两地之间的距离,所以本项目需要有线路测量距离的功能; 测量距离之后,人们进一步很想知道,从 A 地道 B 地到底需要多少时 间,则需要本系统为用户提供计算时间的功能;
(4) 对于某一空间物体(楼房,操场等)我们只认识到它的外形,进一步知 道它的详细信息,则需要地图查询和属性查询功能来实现;
1.3
项目的创新点 ................................................................................................................1
2 任务概述.........................................................................................................................................1
西安交通大学校史手册

主要历史节点南洋初创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派大臣盛宣怀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和对旧式教育机构进行改革的建议,并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
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筹款议建新式学堂,定名曰“南洋公学”。
1897年1月26日(光绪22年12月24日),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的奏折,得到清廷正式批准。
盛宣怀亲自担任公学督办,何嗣焜担任总理。
南洋公学初建时,分为四院: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与以后逐步设立的特班、政治班、商务班和东文学堂构成了完整的新式教育体系。
开办工科南洋公学于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老校长增设铁路专科(后更名为土木科)、电机专科(后更名为电气机械科)、航海专科,学校就由培养商务为主的人才转而为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
定名交大1920年8月,叶恭绰出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
同年12月,叶以“交通要政,亟需专材”为由,将交通部所属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由叶恭绰兼任交通大学校长。
1921年8月1日,本校正式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英文名字是:Chiao Tung University, Shanghai Branch。
1922年6月,交通大学奉令改设两校。
上海——校名曰“交通部南洋大学”;唐山——校名曰“交通部唐山大学”,各设校长,均直辖于本部。
其北京学校各科,分别编入沪、唐两校。
1927年3月,本校开始第三次改组,交通部属的三所学校,上海的南洋大学改称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唐山大学,改称为第二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改称为第三交通大学。
[1928年11月,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由铁道部长孙科兼任校长。
西安交大地理位置考证

西安交大理位置考证西安交通大学地处唐代道政坊和常乐坊之上,北临兴庆宫,西接大唐国际贸易中心“东市”,东有唐长安城东城墙及春明门,遗迹遗存非常丰富。
唐代诗人白居易故居“东亭”,《琵琶行》一诗中琵琶女所住的“虾蟆陵”,兴庆宫勤政务本楼广场,“中国第一老丈人”独孤信“赵景公寺”,都曾在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内。
交大校园的西北角说,这里本是道政坊的一部分,唐玄宗把道政坊的西北角割走一块,再从东市割走一块,和兴庆宫的西南边共同建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广场,这处广场以兴庆宫西南角的勤政务本楼为中心,有20余万平方米,是唐玄宗举办盛大活动、招待外国使节、文武百官的场所,孙民柱形象地称之为“唐代的天安门广场”。
此外,在隋代大兴城、唐长安城的道政、常乐坊内,居住过四十余位历史人物,有名气的就有十余位。
唐高祖李渊第六个女儿长沙公主、唐肃宗第三个女儿和政公主的故宅;唐太宗贞观年间名将、吏部尚书侯君集故居;唐高宗宰相张行成;以及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都曾在道政坊或常乐坊居住。
这里有“中国第一老丈人”的寺院“长安城的…坊‟大部分都在东南西北各开一个门,由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将坊门相连,从地图上看,坊内被一个…十字街‟分成了四个部分。
常乐坊的西南角有一处…赵景公寺‟。
”赵景公是谁?此人来头不小,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老丈人”的独孤信,隋文帝那位有名的独孤皇后就是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死后,独孤皇后为父亲立寺以示怀念,独孤信被隋文帝尊封为“赵景公”,故此寺由此命名。
独孤信还是西魏名帝宇文泰的亲家、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
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是西魏时期威震四方、信誉卓著的一代名将,因战功卓著,官职至宰辅,声名远播。
他生有六子七女,个个出落得有模有样。
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成为后来的“周明敬皇后”,生周宣帝宇文赟;四女嫁给大野虎的儿子大野昞(即李昞),生唐高祖李渊,李渊称帝后,封母亲为“元贞皇后”;七女嫁给普六如坚(即杨坚),杨坚建立隋朝,他就是开国皇后“文献后”,生隋炀帝杨广。
西安美食地图

西安美食地图^^^^^^^^^^^^^^^^^^^^^^^^^^^^^^^^^^^^^^^^^^^^^^^^^^ ^^^^^^^^^^^^^^^^泡馍---老刘家泡馍(北广济街内)小炒----西羊市中段的“天下第一碗”;杂羔汤----(建设西路旅馆村内)烤肉----里木烤肉(麻家十子西50米)肉夹馍----秦豫肉夹馍(柏树林南口)孜然炒肉夹馍----(洒金桥十子东南角)腊牛肉夹馍----北梢门红码头老旦隔壁“李老四夹馍”,他家的杂肝汤也不错水盆大肉----老宋家(柏树林十子西南角)葫芦头----铁蛋葫芦头(柏树林十子西北角)蒸碗----(建西街东口向西100米路南)煎饼----顶顶香煎饼屋(龙首村十子向南50米路西)酱大骨头---骨头庄(吉祥村十子向东100米路北)麻辣粉----牵人(粉巷)火锅----竹园(和平路)蒜蘸面----绿蚂蚁对面牛肉面----马虎面(西七路)腊汁肉揪面片----建设西路西头路南第一家羊肉面----建设西路西头路南“陕北老二面庄”高新的老王面小雁塔门口的羊肉面建国路的梆梆面尚勤路的歧山面长乐路的牛肉拉面高新路北段“一诺面庄”的秦香面麻辣鱼----建国路中段路西“安平麻辣鱼”麻辣烫-----七星椒(周家围墙)火锅-----小天鹅(南二环)牛肉面----一分利(鼓楼)沙锅----穆萨(大皮院)烤肉----(桥子口往西400米)炒海瓜子----胖嫂(东新街夜市,最近检查12点以后出摊)米线----玄风桥“红油米线”马厂子的〔大盘鸡〕兴庆路东隆的楼下〔今日平价酒楼〕的炒菜不错,西大街桥梓口车站路南小巷里有一家〔卤汁凉粉〕大雁塔正面的路东有一家〔肉夹馍〕和〔丸子汤〕长乐西路轻工东半公里〔秦百年〕火锅--要吃蹄花的交大北沙坡里有一个,〔九龙海天大酒楼〕(刚开的分店在纬十街西北角),夜市上有一个〔重庆嫩江鱼〕,小巷里有一家四种麻辣南二环“川渝人家”的菜也不错。
粉带(2块)。
黄甫庄口有一家〔卤汁鸡〕(5角)西五路西段路南第一个小巷进去有一个〔塘坝鱼大排档〕(20元)建设路东口路南(三二三医院东邻)〔塘坝鱼〕东门里南--渭南时晨包子南稍门永宁村里有一家〔烤羊肉〕,现割现秤现穿现卖现烤现吃北郊自强路有一家烤羊排原东郊三厂旁边有一家“囊坑肉”,也属羊排一种(此店已搬家,待我侦察后再通知)东新街----牛肉丸子烩菜,好吃量也足,只出夜市,隔个几天就要去吃一回,味道地道北郊龙首南路里“东利沙锅”而且最好吃的是最便宜的三鲜沙锅柳巷口的牛肉妫 罱 丫 愕蕉寺拿?劳动南路啊,老机场里面有一家跳水鱼,非常好吃的西北大学北门,西侧的红焖王(红焖羊肉非常棒)北广济街的泡馍是老米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地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地图校园地图:
学校宿舍以及食堂相关信息:
一、宿舍
(1)我之前住的二楼,感觉还可以,热水挺大,宿舍里冬天有暖气不冷,夏天宿舍一进去明显感觉温度低了,很舒服
(2)西电西北第一宿舍,2020届竹园宿舍标准四人间,独立卫浴,占地面积又大,在学校里生活超爽的。
(3)两室一厅,两室都有空调,上床下桌,卫浴阳台,挺舒服的反正,两室一厅,空调,独卫带淋雨,不过有的楼客厅住人,有的不住人
(4)竹园宿舍应该是两室带两厕所,一室四个人,能洗澡,有阳台,空调可以租四年,有暖气,上床下桌。
而且竹园地理位置还不错啊!
(5)海棠全部都是一个大室住8个人,两室一厅一独卫,室内有电视,每小
室住4人,内有风扇,上床下桌。
南向采光比较好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二、食堂
学生食堂位于竹园、海棠、丁香每个宿舍区附近,同时靠近教学区,满足
学生生活、上课时就近用餐的需要。
西安交大西迁故事

西安交大西迁故事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所重点高等学府,成立于1896年。
其发展历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时刻,即西迁时期。
在这一时期,学校经历了从山西太原搬迁到陕西西安的艰辛过程,这个西迁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西迁故事始于1949年初,当时国共内战爆发,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的安全,西安交大决定将校址从太原迁至西安。
这次迁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
首先是交通条件的不便。
当时,中国交通网络还不发达,特别是在战乱时期,道路被毁坏、铁路中断,交通状况十分困难。
迁徙过程中,学校师生们不得不步行、乘坐农用车等各种方式,穿越山脉、越过河流,艰难地向西安前进。
其次是生活环境的变迁。
从太原到西安,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有较大差异,而且当时的西安还处于战乱中,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师生们面临着住宿、饮食等方面的困难。
然而,他们并没有气馁,相互帮助,艰苦奋斗,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西迁故事中也有着许多感人的细节。
有学生主动放弃座位让给老师,有老师义务教授农民子弟,有同学们互相扶持,共同渡过难关。
这些细节展现了西安交大师生们的团结精神和勇气。
最终,西安交通大学成功实现了从太原到西安的迁徙。
这一时期的西迁故事成为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西迁精神的象征。
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师生们的坚韧和毅力,更体现了西安交大始终秉持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
西迁故事的影响远不止于学校内部。
它激励了几代西迁人,也成为了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市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学校在迁徙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结、奋斗和坚持,不仅启迪了后来者,也在西安市民中形成了迁徙文化,并成为了西安人民的骄傲。
总之,西迁故事是西安交通大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记录了学校师生们在困境中互相勉励、团结奋斗的精神,展现了西迁人的坚韧和毅力。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学校的历史,更是一段激励人心的人文传承。
【学委会】西交网络教程(有线,无线都有)

iPhone 手机
• 1)点击手机的“设置”,可以看 到并1)有进;“入WWLALNA”N选的项配,置点界击面“打(开图”,
• 确保选中 xjtu1x,选中后,图标 前会出现对号(图 2);
卡中按图7选择并点击“设置”
跳转至图8界面
图6
图7
• 在图8中取消选中“验证服务
器证书”并点击“配置”
• 在图 9 中取消复选框;
Windows 7 和 vista 系统(3)
• (5)选择图 7 的“高级设置”, 在图 10 中选择 “指定身份验证 模式”的“用户身 份验证”,并点 击保存凭据
• 在图 11 中输入
• 台式机推荐用随 身wifi
推荐使用 Wifi共享大师
50M~100M网在手 机上最高网速是 3~4m/s 愉悦吧,爱 看剧的同学!
前提条件是:好网 线,正确操作
可能成功,可能失 败
还是推荐wifi共享 大师
无线 SSID —“xjtu1x”采用了 802.1X 的认证
• 只需在首次使用前进行 Wi-Fi 设置,无需每次登录前进行繁琐的 认证,使用方法简单。网速强劲
• 从网上下载即可
校园网
• 作为我交学生,当然要对校园网有所了解 • 顾名思义,校园网在人多的时候,网速可能会降、人少可能会快 • 但是,一个好的网线可以保证你的网速(真的!) • 校园网比较坏时:400~600kb/s劣势 • 校园网最好时:11.26mb/s • 一般校园网:3~4mb/s
• 选中的同时,系统会自动跳转到 输入用户名和 密码的界面(图 3),
浅谈西安交通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及2号科研楼单体设计

浅谈西安交通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及2号科研楼单体设计摘要:根据中国科技创新港总体目标定位和指导思想,探讨了西安交通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以及对2号楼科研楼的建筑特点、单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文脉;带轴线;融合;院落1 引言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西部大开放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着力培养高端创新人才,促进统筹科技资源,打造承载创新驱动的坚实平台。
交大研究生部、留学生部等以中国科技创新港为依托,迎来了一次较大规模搬迁工作。
在整体规划设计中2号科研楼项目是融合了科研、办公、学术研讨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类项目。
建筑设计手法上充分考虑新校区与老校区的历史传承、建筑文脉和时代感的体现,同时突显建筑个性和自身特点;外立面采用简欧风格,虽简洁但不乏细部构造。
2 规划设计2.1规划结构2.1.1规矩网格:上位规划中以150mX150m为一个网格单元,对整个教育板块进行划分。
这种规矩的网格,创造了一种秩序,与汉唐长安城中的“里坊制”规划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这种划分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学院的需求,灵活安排若干块用地。
2.1.2一带环绕:教育板块中心地块四周沿学苑北路、梧桐西路、梧桐东路形成环形绿带。
为城市空间营造了一条轻松悠闲的带状空间,同时也成为教育板块内部慢行系统的主要路线,串联各个地块,为学生、教师日常短距离交通提供了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步行网络系统。
2.1.3二轴贯穿:分别是贯通基地南北的智慧轴和联系创新港各大片区的东西向活力廊道。
智慧轴是贯穿基地的开放空间,通过对轴线上各个节点广场主题的设计,营造了一条礼仪文化轴线,同时也展示了交大辉煌的历史。
活力廊道是基地内的主要绿色空间之一,不仅为创新港人创造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空间,也是创新港各大功能的一条纽带。
2.2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原则:功能分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原则,同时考虑了与城市的相互融合,景观生态的利用与塑造、基地地形地貌的利用、校园空间的优美和谐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