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6——2017高三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

1、自古以来,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来自中原的文化辗转流传到福建,再由福建流传至台湾,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变迁,形成了目前两岸共同的闽台文化体系。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台湾八成民众祖籍福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在台湾有着广泛影响,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同胞来闽朝拜祈福、寻根谒祖。这一事实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统一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两岸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两岸人民血浓于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特别对中国女排及她们身上所彰显的精神提出赞扬:“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女排精神”获得习总书记的着重表扬,是因为女排精神()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全面诠释

②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的现代竞技体育精神的中国展示

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永恒体现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展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16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领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做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

①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指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制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③B.①②C.②④ D.③④

2015年“五一”,央视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十年如一日,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匠心筑梦,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报道推出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公众在为大国工匠们精湛技艺所折服的同时,更被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工作专注执着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感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大国工匠能够十年如一日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匠心筑梦的原因是()

①社会提供的条件是其专著研究、成就自我的前提

②作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③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在干事创业中起到决定作用

④爱国敬业在生产活动中内化为了高度的价值自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大国工匠》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工匠精神()

①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②全面反映了中华民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蕴含着公民应该坚守的价值准则④是推动中国制造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9月19日上午,2016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在第二十七届周易与现代国际讨论会开幕式在汤阴县羑里城隆重举行。据悉,活动期间还要举行周易文化论坛等活动。两岸的文化交流体现了()

A.经济决定文化,两岸经济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发展

B.两岸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主流意识

C.汉字为两岸人民跨时空交流提供了载体和便利

D.两岸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8、宋明儒者皆有“出入释老”之经历,正因为出入佛老,才能真正体会到儒佛思想质异同,使儒学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促使了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9、9月30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烈士纪念日!在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岁月里,一批又一批英烈挺身而出,他们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节,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这个坐标()

①是英雄们与生俱来并广为传颂的特质②能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传递着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特质④能展现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从健康饮品新宠oolongtea(乌龙茶),到中国古典文化代表性词汇fengshui(风水)、再到Redology(红学)。中文不断给英文提供新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这反映了() A.汉字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B.中文比其他语言更具优越性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D.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11、《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反映强烈,它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历

史回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说明()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③优秀的文艺作品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主流媒体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当前,一些地方的“美好乡村”建设,比较注重文化硬件设施,如文化墙、活动广场、体育设施等。但文化软件建设投入不够,比如先进文化素材的挖掘整理、好人好事的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文化素养的培训引导等。之所以要重视文化软件建设,是因为()

①先进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③可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有利于挖掘和弘扬生活中的优秀文化,培育“四有”公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相关规定,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依法开展直播服务并自觉抵制内容低俗、过度娱乐化、宣扬拜金主义和崇尚奢华等问题,广电总局此举有利于()

①引领社会风尚,左右社会发展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④融入多元文化,增强多元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于9月4日晚在西湖湖面上进行,这场仅仅50多分钟的艺术盛宴,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更传递了这个古老东方国度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

A.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B.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C.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

D.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15、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不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不能动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有利于强基固本,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④有利于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6、数千年中华文化提供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风、中华料理、养生医药、建筑样式、传统节日、民族民间艺术、体育、礼仪,尤其是文字书法……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即使在西风强劲的环境下,人们也日益认识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可贵。这启示我们要() 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中共中央宣传部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一批“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时代楷模”的事迹厚重感人,影响深远,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告诉我们()

①榜样的力量对人的价值观形成起决定作用

②先进典型事迹是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与标准

③应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

④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近年来,平面媒体、电视直播、网站新闻早已是奥运报道的传统形式,网站视频,甚至微博都已经是一种常态,因为3D、二维码、微信等新技术已加入到奥运转播的大家庭。形式和介质的多样化,使得奥运会传播的已不只是体育比赛,还包括旅游、文化、历史、地理等,让人如身临其境、触手可及。这表明()

A.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生产批量化、规模化、产业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C.大众传媒的发展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

D.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19.现在流行的一些“大众文艺”,追求单纯娱乐消遣和经济效益,难以满足农民的精神和文化需要。同时受客观条件影响,许多农民尚难以消解那些“高雅”和“贵族化”的作品。为此必须() A.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雅俗共赏的文化产品B.坚决抵制各种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C.让农民接受大众传媒,享受各种文化快餐D.让农民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20.文化部近期启动“净网行动”,公布了一批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要求互联网文化单位集中下架120首内容违规的网络音乐新产品。据了解,本次下架的歌曲充斥着脏话,内容低俗不堪,甚至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危害了社会公德。对此,青少年应该()

A.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B.提高文化辨别力,自觉抵制三俗文化产品C.铲除三俗文化土壤,防止社会风气下滑D.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21.2015年3月16日,烟台市文化市场执法支队暗访组对全市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的经营场所进行了暗访检查。检查中发现,个别书店、音像店有盗版、淫秽等非法出版物。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

A.严格规范,整齐划一 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

22.当前中国文化领域的状况十分复杂: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等多元文化并存,以“官本位”、等级制为特征的封建主义文化和以“钱本位”、自由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文化仍有一定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尚待进一步加强和彰显。这表明()

A.各种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B.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根深蒂固,成为当前人民文化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诱发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主要原因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人民大众文化生活中主导地位丧失

23.文化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文化担当托起中国梦,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必须()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全面吸收和借鉴

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4.2015年6月24日至7月22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候选人进行了公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该活动的开展()

①能传播道德正能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提高了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③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5.某地通过电视、网络、短信开展“城市精神”征集提炼活动。该市民众纷纷建言献策,“我们的城市有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不断创新,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面对该市民众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该市民众有较强的文化自觉②该市民众积极参与城市的民主管理③创新文化传播手段是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该市民众有较强的文化自信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6.要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这充分说明()

A.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B.加强道德修养主要在于观念的更新

C.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世界观的不同

D.加强道德修养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27.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安排。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④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8.2015年3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决定组织开展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让每个人享有平等的阅读条件和机会,共享阅读的快乐。开展全民阅读是()

A.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B.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29.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而言就要()

①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善于明辨是非,作出正确选择④“贵义贱利”,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30.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朝。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

①中华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中华茶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③中华文化具

有特有的包容性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1.2015年10月30日,海峡两岸汉字节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今年汉字节以“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为主题,活动在厦门、台北同步举行。海峡两岸同胞同时认识到汉字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重要性,说明()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③汉字具有传承中华

文明的作用④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3.安顺地戏是流行于贵州安顺的民间戏种,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由来自安徽、江西等省的屯军带来,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地戏以表演古朴粗犷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这表明()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安顺地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4.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川藏、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建设和维护工作者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两路精神()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突出表现

C.是藏族人民独有的精神财富D.决定了川藏、青藏公路的飞速建成

35.2015年9月10日,第十八届北京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本次艺博会共展出了18个国家100多家美术机构和艺术画廊的6000余幅艺术臻品,博览会注重艺术推广和学术交流并重,为金秋北京奉献一场难得的艺术饕餮盛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④同化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

36.2015年前二季度,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7634.8万人次受灾。灾害发生后,中央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其他各省市人民也积极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这充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建设我国文化的丰厚精神资源③必须与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④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52分)

37.为了让旅客全方位感受贵阳的魅力,贵阳市推出“旅游+X”模式,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旅游+文化”挖掘阳明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打造的“乡愁贵州”项目,以“贵山”和“秀水”为主题,“贵山”通过坝、屋、场、田、粮、人六大核心要素,表现山地民族和谐共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贵州山地文明”;“秀水”通过桥、井、渔、寨、馆、镇六大核心要素,演绎贵州独特的“水文化、水生态、水文明”。这一切,复古却不拘泥,让现代都市人在贵阳近郊就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年的十一期间,贵阳市所打造的一批新景区,受到省内外众多游客的青睐,“十一”黄金周7天,贵阳市旅游总收入44.43亿元,同比增长47.9%,取得不错的成绩。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贵阳市“旅游+文化”模式的构建对文化建设的作用。(12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为贵阳市进一步推进这完善全城旅游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设。(4分)38.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因此,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

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走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说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为什么在当前也能奏响时代最强音?(12分)

39.材料一人口问题跟消费、就业、养老密切相关。“十三五”期间,“全面放开二孩”的生育政策一定会成为最受关注的一项公共政策。中国从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到2013年底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没想到遇冷,2014年仅增加出生人口47万,远低于预计中的200万左右出生人口。尽管依然顶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帽子,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出现严重扭曲。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一方面,中国已经处于深度老龄化阶段;另一方面,青少年人口减少将对未来的消费、劳动力供应、创新等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直接给未来养老带来挑战。由于低生育率对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人们对低生育率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低生育的前几十年是享受人口红利,后面可能上百年要还债,拖累经济发展。

材料二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孝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促进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12分)

40.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

中国是一个并不缺乏工匠的国家。《周礼﹒考工记》有言“匠人营国”。四大发明的发明者,都是了不起的工匠。优秀的工匠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品种、款式、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寻求改进。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随着产品制造系统、产业体系、社会治理结构日趋复杂,人类社会正步入“误差零容忍”时代,即使局部、微小的误差和疏忽,也可能铸成大错,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怎样培养工匠精神。(12分)

答案

1-5:DACBD 6-10:ADDCD 11-15:DDBDB 16-20:ADCAB

21-25: CACBD 26-30:ACDAC 31-36:ADBBCC

37.(1)(10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旅游+文化”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推动贵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贵阳市旅游经济的发展;②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通过“旅游+文化”模式打造乡愁贵州等项目,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的内涵,同时又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复古却不拘泥,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贵山”和“秀水”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打造,表现了贵州独特的山地文明,水文化,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公民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以“旅游+文化”模式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有利于满足人民多样的文化需求,丰富精神生活;⑤以“旅游+文化”模式打造的乡愁贵州项目,让现代都市人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

(每点4分,任答三点给12分。其他答案如“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4分)①以“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城”等品牌节目为媒介,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②在景区中结合景点特色,开发以山地和民族为特色的文艺节目,提升景区文化品位;③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等要坚持保护优先,防止破坏性开发;④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挖掘贵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每点2分,任答两点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8.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女排精神虽然形成于上世纪,但改革开放的主题没有变化,“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仍然是对当前建设全面小康的经济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女排精神虽然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当今人们心中产生共鸣。③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现阶段我国仍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女排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之一,在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体现了时代的需要。④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各种思想相互冲击、交汇,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育“四有”公民,符合时代特色。(任意三点即可得分,每个要点4分,共12分。)

39.①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赋予孝文化新的内涵、促进孝文化创新。②增加“民主”“平等”“法治”“公正”的元素,促使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③辩证地分析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让孝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④营造孝文化的社会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崇尚孝道的社会风尚。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舆论宣传,发挥孝老敬老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回答“制定关于孝文化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提供孝文化的物质保障”等也可)

40.大力营造尊重工匠劳动、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和氛围;(3分)改革教育,建立有利于培养优秀工匠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3分)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并鼓励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3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敬业品质,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