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体尺寸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学时:30学分:3一、课程性质人体工程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科教学中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装饰装修水平要求的更高,社会进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追求温馨舒适的生活,按照人体工学进行室内设计是保证“舒适愉悦”的前提。
因此,人体工程学是为进一步搞好室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通过对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生理、心理学等因素的研究;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使用物——环境的相互结合;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家庭生活及休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地服务于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人体基本形体构造的知识,同时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本着“必须够用”的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室内设计的后继课程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本着“必须够用”的指导思想,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尺寸,在空间设计中熟练运用。
2.技能方面:通过每个单元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人体工学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并充分了解空间设计的工作流程,并且能够在实际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增加工作经验。
四、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总学时为32学时第一单元人体工程学概述(一)教学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二)教学要求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是课程的开篇,这个简短的篇章旨在使同学了解人体工程学的背景知识以及学习它的目的和意义。
服装设计打版人体部位尺寸参考

膝围
36
1
肩宽
38
1
小肩宽 12.6
0.3
前胸宽 15.5
0.5
后背宽 16.5
0.5
袖窿门宽 10
1
身高
165
5
颈椎点高 140
4
身长
64.5
2
前腰围线 41
1
后腰围线 38
1
腰长
19
0.6
后袖窿深 20.5
0.6
袖长
56
1.5
裤长
101
2.5
股上
26
1
股下
75
1.5
胸高
25
1
胸距
18.5
0.5
前颈宽 6.9
人体部位参考尺寸
人体部位尺寸参考:虽然现国标是160/84A但现在人身高有所提高165/84A标准做纸样参考。
部位
165/84A
头长
25
后背长
38
BP点高
25
前腰节长 42
肘长
30
手臂长
54
颈椎到臀 57
腰长
19
立裆
26
腰膝长
58
大腿长
32
腰到足踝 96
头围
56
下颈围
36
夹圈
38
手臂围
28
手肘围
27
0.2
净尺寸 7.1 7.6 2.4
档差 0.2 0.2
天驕 2018/8/8
手腕
16
肩宽
38
背宽
33
胸宽
31
胸围
84
胸下围
75
腰围
人体工程学常用人体尺寸范围

考虑人体尺寸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如扶手、栏杆 的高度和间距等。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设计
在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前提下,应避免过度设计,以降低成本 和资源消耗。
适应性和灵活性
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变 化。
测试与验证
设计完成后,应对产品或环境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符 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人体尺寸研究的未来方向
跨文化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人体尺寸的跨文化研究 将更加重要,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体 特征。
动态测量
未来的人体尺寸研究将更加注重动态测量,以适应 人体在各种活动状态下的尺寸变化。
生物力学研究
人体尺寸与生物力学之间的关系将得到更深 入的研究,以优化人体运动和减少疲劳。
人体尺寸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设计应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尺寸的人群,以确保大多数人都 能舒适地使用。
动态人体尺寸
人体尺寸不仅包括静态尺寸,如身高、体重等,还应考虑动态尺寸 ,如活动范围、动作习惯等。
设计中的考虑因素
空间布局
根据人体尺寸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确保足够的活 动空间和舒适度。
设备与界面设计
根据人体尺寸调整设备与界面的尺寸和位置,以 提高操作效率和舒适度。
腰围
总结词
腰围是衡量人体横向尺寸的重要参数,对于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衣物、家具等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根据人体工程学研究,成年人的平均腰围范围通常在65cm至90cm之间。在设计衣物、家具等产品时,应考虑使 用者的腰围,以确保适当的舒适度和适应性。
手臂长度
总结词
手臂长度是衡量人体上肢尺寸的重要参数,对于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具、工具等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_-(阮宝湘_邵样华编著_北京理工大版_全部)

第二节 人机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古籍中的卓越论述
《考工记》和《天工开物》。
学科思想的演进
……用于劈杀大刀、剑戟,使用有方 向性,握柄截面应为椭圆,凭手握柄杆的 感知,无须眼看可掌握刀刃、钩头的方向。 用于刺杀的枪矛,使用没有方向性,柄杆 的截面应该做成圆形。…… 要根据弓箭手的性格来配备弓箭,性 情温和、行动迟缓者:强劲急疾的硬弓; 暴躁性急、行动快猛者:柔韧的软弓。… 图 1-8 《考工记》中 兵器宜人性的论述
书包提挎方式与脊柱形态
14
例7
“叫壶”,改善了传递信息的 “人机界面”。
例8 阅览室里,学生们坐在长条形桌案两 侧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抬起头来略事思索, 正巧对坐那位也抬起了头,…倒霉,是陌生的 异性同学!——设计心理学问题。 例9 深色发亮的小药片塑料袋,说明文字很小,颜色与塑料袋颜色的 对比又弱; 存款单居然是白纸上印着橙黄色的字。 例10 形形色色的剪刀, 里面学问可不少(图1-3)。
图1-12 飞机驾驶舱的 仪表和操纵器
器物设计必须与人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条件相适应。
1947年,英国海军部成立交叉学科研究组。 次年默雷尔建议构建一个新的科技词汇“Ergonomics”, 新学科名称及其涵盖的研究内容为各国学者所认同,
现代人机学诞生。
23
当时美国人伍德说:“设备设计必须适合人的各方面因素,使操作 的付出最小,而获得的效率最高。” 反映了这一时期人机学的学科思想。 人机学的学科思想至此完成了重大的转变:从以机器为中心转变为 以人为中心,强调机器的设计应适合人的因素。 3.向民用品等广阔领域延伸——人机学的发展和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人机学的研究和应用,从军工迅速延伸到民 用品等广阔领域,主要有家具、家电、室内设计、医疗器械、汽车与民航 客机、飞船宇航员生活舱、计算机设备与软件、生产设备与工具、事故与 灾害分析等。 美国阿波罗登月舱设计中一个小插曲——发人深省: 过于强调“机器适应人”也是不全面的。 加之系统论的渗入,人机学学科思想又有新发展,IEA的定义明确:
人机工程学 数据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4.3.1 心理修正量定义
人机工程学
为了消除空间压抑感、恐惧感,或为了美观等心 理因素而加的尺寸修正量。
如工程机械驾驶室,若其空间大小刚刚能容下人 们完成必要的操作活动,是不够的,因为这样会使人 们在其中感到局促和压抑,为此应该放出适当的余裕 空间。
这余裕空间就是心理修正量。
动态人体尺寸
用背肌活 动度测定 适宜操作 位置图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人机工程学
5.3 成人动态最小占用空间示意图(a)
人机工程学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
第二章 人体测量及其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本章大纲
人机工程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体测量 人体尺寸 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 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高起专了解) 设计用人体模板 (高起专了解)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本章重难点介绍
人机工程学
本章重点在于了解掌握基本的人体测量方法。
第五节 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 人机工程学
上图是设施器物设计合理的典范。 a、b、c分别为小、中、大型机床,它们整体尺寸相差悬殊,但它 们的操纵装置都应该安置在操作者肢体易于活动的范围内。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5.1 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a)
人机工程学
例如,手的操作高度大体在胸部上下,见图。为此, 小型台式机床要放置在台面上,见图a,而大型机床则要 将操作装置从机床体上分离出来,也安置在便于操作的 高度,见图c。
Y X b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第二节 中国成年人的人体尺寸
人机工程学
GB/T l0000--19887组、47项静态人体尺寸数据:
人体尺寸、操作姿态和体能

人体尺寸、操作姿态和体能▲.相关的人体尺寸标准大致有:GB/T 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2985-1991《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GB/T 13547-1992《工作空间人体尺寸》GB/T 2428-1998《成年人头面部尺寸》GB/T 17245-2004《成年人人体惯性参数》1.人体尺寸人体尺寸数据是从大量的实测数据整理而成。
表1提供了国家标准GB10000- 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
它是指我国从事工业生产的法定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基础数据(男18〜60岁,女18〜55岁)。
表1 中国成人人体尺寸数据(按国家标准GB 10000-88数据整理)(mm肘高女96037.3坐姿大腿厚女13011.610手功能高男74136.527坐姿膝咼男49322.3女70431.8女45820.611会阴高男79038.228小腿加足高男41317.6女73236.1女38221.912胫骨点高男44421.529坐深男45721.5女41020.2女43319.313胸宽男28016.330臀膝距男55423.6女26017.6女52920.614胸厚男21219.731坐姿卜肢长男99242.9女19917.2女91236.915肩宽男37519.332坐姿臀宽男32115.9女35120.2女34421.016最大肩宽男43120.633坐姿两肘间宽L男42229.6女39721.5女40433.517臀宽男30614.2女31718.0在考虑工作空间时,应使四肢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工作器具应与人的四肢相适应。
各种操纵器具的布置应在人体功能可能实施的范围内。
在身体姿势方面,一般状况坐姿优于立姿,当工作空间的位置和大小要求站着工作时,才考虑立姿。
如能坐站交替则效果更好。
在身体运动方面,宁可选择身体活动而不要选择不动。
由身体传递很大的力时,距离应尽可能短,同时应取合适的姿势或有适当的支撑物。
【课程大纲】《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人体工程学(英文):Ergonomics课程编号:14371055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人体工程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家具设计专业课服务。
人体工程学课程介绍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家具、室内、工业产品设计、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人体的感知特性、运动特性、人体测量、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人体工程学设计等基础知识,特别是人体工程学在各类家具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掌握人体运动特性、感知特性、人体测量等人体生理、心理特性;掌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①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家具与室内的人性化设计;②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人体工程学实验测试;③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市场调查,产品企划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②了解人体工程学学科的特点③了解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④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⑤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以及与家具和室内设计的关系2.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以及在本科程的学习方法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
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二、人体工程学的起源和发展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四、人体工程学体系及应用领域五、人体工程学与家具和室内设计第二章人体感知特性(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感觉、知觉、感觉特性、知觉特性的相关概念②掌握神经系统的作用、感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基本特性③了解视觉系统的构成,掌握视觉机能的相关概念、视觉运动的规律④了解听觉系统的构成、影响听觉的因素,掌握听觉掩蔽效应等相关概念⑤掌握肤觉特性⑥了解嗅觉特性⑦掌握平衡觉的概念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感觉的基本特性及其相关概念②知觉特性及其相关概念,影响知觉特性的因素③视觉机能及其相关概念,视觉运动规律④肤觉机能及其相关概念教学难点:对感觉特性、知觉特性的理解,及其与设计的关系第一节、信息传递系统(0.5学时)一、感觉系统二、知觉系统三、神经系统第二节、视觉系统及其特性(0.5学时)一、视觉系统如何构成二、视觉特征第三节、听觉系统及其特性(0.5学时)一、听觉刺激和声音二、人耳的结构三、听觉的形成四、听觉特性第四节、肤觉系统及其特性(1.5学时)一、肤觉特性二、触觉在家具与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第五节、味觉与嗅觉系统及其特性(0.5学时)一、味觉二、嗅觉第六节、本体觉(0.5学时)一、本体觉的定义二、本体觉的分类第三章人体运动特性(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肌肉运动的原理、运动方式、运动特征及其相关概念②了解肌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③了解肢体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④了解肌肉疲劳的种类及其测量方法⑤了解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⑥了解肢体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肌肉的构成及其施力方式②肌力及其影响因素③肌肉疲劳的种类及其测量方式④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肌肉的收缩原理及其方式第一节、运动系统(0.5学时)一、运动系统的构成及功能二、骨骼系统第二节、肌肉与肌力(1学时)一、肌肉组织二、肌力第三节、人体疲劳(1学时)一、肌肉疲劳的种类二、影响疲劳的因素三、疲劳的测定方法第四节、身体的出力范围(0.5学时)一、肢体出力范围二、影响出力的因素第五节、人体动作的灵活性与准确型(0.5学时)一、肢体运动速度及其影响因素二、肢体运动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第六节、人体的反应特性(0.5学时)一、反应时间二、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第四章人体尺寸与人体测量(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人体测量定义、人体测量的分类、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人体测量的内容②掌握人体测量的方法与主要工具③了解人体测量数据的主要影响因素④掌握人体测量数据的主要统计方法⑤掌握人体百分位数的概念与使用原则⑥了解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⑦了解人体模板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①人体测量的定义、分类、基本术语②人体测量的方法③人体百分位数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人体百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第一节、人体测量的基础知识(0.3学时)一、人体测量学的由来二、人体测量学的定义三、人体测量的分类四、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五、人体测量的方法第二节、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因素(0.2学时)一、年龄二、性别三、地区与种族四、年代五、职业第三节、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0.5学时)一、基本统计数据二、百分位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三、百分位尺寸的使用原则第四节、人体尺寸数据及应用(0.5学时)一、人体尺寸的相关定律二、人体各部分尺寸与身高的比例三、中国成年人人体测量数据及应用第五节、人体模板设计与应用(0.5学时)一、人体模板定义二、人体模板的用途第五章椅类家具设计(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了解座椅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构件②了解并掌握椅类家具与人的关系③掌握椅类家具的设计要素④学习椅类家具设计的分析方法2.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椅类家具与人的关系②椅类家具的设计要素,尤其是功能尺寸设计第一节、椅类家具的分类与功能(0.5学时)一、椅类家具的分类二、座椅的基本构造及功能第二节、椅类家具设计与人的关系(1学时)一、坐姿的特点二、坐姿人体生理特征三、椅类家具设计与人体支撑第三节、使用环境对椅类家具的要求(1学时)一、椅类家具的使用场所及特点二、使用环境对椅类家具风格和尺度的要求三、使用环境对椅类家具材料的要求四、使用环境对椅类家具形态的要求第四节、椅类家具的设计要素(0.5学时)一、座椅的功能尺寸设计二、座椅垫性与坐姿舒适性第五节、座椅设计实例分析(1学时)一、工作椅设计二、休息椅设计三、跪式座椅设计第六章桌台类家具设计(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了解桌台类家具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构件②了解并掌握桌台类家具与人的关系③掌握桌类家具的设计要素④掌握VDT办公桌设计的要素⑤掌握台类家具设计的要素⑥学习桌台类家具设计的分析方法2.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桌台类家具与人的关系(差尺)②桌类家具设计要素、台类家具设计要素、VDT办公桌的设计要素第一节、桌台类家具的分类与功能(0.5学时)一、桌台类家具的分类二、桌台类的基本构造三、桌台类家具的基本功能分析第二节、桌台类家具设计与人的关系(0.5学时)一、人——桌界面二、桌台类家具与人体尺度及活动范围三、桌台类家具材料与触觉舒适性四、桌台类家具材料色泽与视觉舒适性第三节、桌类家具的设计要素(1学时)一、主要功能尺寸设计二、桌面材料与色泽三、VDT办公桌设计第四节、台类家具的设计要素(1学时)一、工作台与站姿作业二、工作台高度三、台面宽度、深度四、台面下的净空处理五、坐立交替和斜工作台面六、台面材料设计第五节、桌台类家具设计实例分析(1学时)第七章床具设计(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了解床具功能及分类②掌握床具的基本构造③了解并掌握床具与人的关系④了解床具的使用环境⑤掌握床具的设计要素⑥学习床具设计的分析方法2.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床具与人的关系分析②床具的设计要素分析③床具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一节、床具的分类与功能(0.5学时)一、床具的分类二、床具的基本构造三、床具的功能第二节、床具设计与人的关系(1学时)一、睡眠及睡眠的生理、心理功能二、卧姿与脊柱形态三、睡姿四、卧姿与体压分布五、睡眠深度与床的尺寸六、人的体型与床具设计第三节、使用环境对床具的要求(0.5学时)一、床具的使用环境及其特点二、使用环境对床具尺度的要求三、使用环境对床具色彩的要求第四节、床具的设计要素(1学时)一、床垫设计二、床高设计三、床屏设计四、床箱与床架设计五、床梯设计六、护栏设计第五节、床具设计实例分析(1学时)第八章柜类家具设计(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了解柜类家具的功能及分类②了解并掌握柜类家具与人的关系、与物品之间的关系③了解柜类家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④掌握柜类家具的设计要素⑤学习柜类家具设计的分析方法2.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柜类家具与人的关系分析②柜类家具与物的关系分析③柜类家具的设计要素分析④柜类家具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一节、柜类家具的分类与功能(0.2学时)一、柜类家具的分类二、柜类家具的基本功能要求第二节、柜类家具设计与人的关系(0.3学时)一、取放物品与人体上肢活动二、物品的可视性第三节、柜类家具与储物特性(0.3学时)一、储物形式二、物品尺寸三、储物空间的分隔第四节、柜类家具与室内环境(0.5学时)一、柜类家具的使用场所及特点二、柜类家具尺寸与室内空间的协调三、柜类家具的色彩与室内空间的协调四、柜类家具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第五节、柜类家具设计(0.7学时)一、主要功能部件尺寸二、书柜设计三、衣柜设计四、橱柜设计第九章室内环境与人的特性(4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室内空间的心理感觉的相关概念②掌握人类行为习惯的相关内容③掌握人的行为模式的相关内容④了解空间的分类及其空间尺度对其影响⑤了解室内环境设计的相关内容2.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室内空间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②人类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③空间心理感觉第一节空气环境(0.5学时)一、室内污染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二、氧气三、温度四、相对湿度五、空气流动速度六、空气的洁净度第二节光环境(1学时)一、日光和灯光二、光的度量三、照明方式四、灯光布置五、照明质量六、照明与心理第三节声环境(0.5学时)第四节人的行为特性(0.8学时)一、人的空间行为二、人体的行为习性第五节人的行为模式(0.7学时)一、行为模式化依据二、行为模式的种类第六节人的行为心理(0.5学时)一、幽闭恐惧二、恐高症第十章无障碍设计(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①理解无障碍设计的内涵②掌握掌握公共空间和家庭空间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内容2. 教学重点与难点: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内容和内涵一、概述二、出口及入口大厅三、坡道、休息平台、门厅和走道四、楼梯、扶手五、厨房六、卫生间七、浴室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成绩评定办法为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人体工程学常用人体尺寸范围

04
人体尺寸在设计中的应用
家具设计
01
02
03
座椅高度
根据不同人群的平均小腿 长度和脚长,确定座椅的 高度,以适应不同人群的 坐姿需求。
工作台高度
根据平均肘高或平均肩高 ,确定工作台的高度,以 确保长时间工作时的舒适 性。
储物柜和书架深度
根据平均肩宽和手臂长度 ,确定柜子和书架的深度 ,以便于存取物品。
详细描述
成年人的平均臀宽范围在男性约为 270-360mm,女性约为280380mm。在选择座椅和设计坐姿工 作时,应考虑臀宽因素,以确保坐下 时能够稳定且舒适。
手臂长度
总结词
手臂长度是人体工程学中重要的尺寸之一,它决定了人们在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时的舒适度和效率。
详细描述
成年人的平均臂长范围在男性约为600-700mm,女性约为550-680mm。在设计手持工具、控制面 板等物品时,应考虑到手臂长度因素,以确保人们在使用时能够保持舒适和高效的姿势。
腿长
总结词
腿长是指从臀部到脚底的长度,它是确 定座椅和床铺等家具尺寸的重要依据。
VS
详细描述
成年人的平均腿长范围在男性约为350450mm,女性约为320-420mm。在设 计座椅、床铺等家具时,应考虑腿长因素 ,以确保坐下或躺下时能够保持舒适和自 然的姿势。
03
人体尺寸差异
年龄导致的尺寸差异
儿童尺寸
儿童身体尺寸较小,特别是头部和手部,因 此在设计儿童用品时应特别考虑这些尺寸。
成人尺寸
成人身体尺寸相对稳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高、体重和肢体长度等会有所变化。
性别导致的尺寸差异
男性平均尺寸
男性通常比女性更高、更重,肢体也 更长,因此在设计适合男性的产品时 应考虑这些平均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上肢上, 将桡骨侧称 为桡侧,将 尺骨侧称为 尺侧 在下肢上, 将胫骨侧称 为胫侧,将 腓骨侧称为 腓侧
支撑面和衣着
立姿时站立的地面或平台以及坐姿时的 椅平面应是水平的,稳固的不可压缩的。
无论何种姿势,身体都必须保持左右对 称,由于呼吸而使测量值有变化的测量项目 应在呼吸平静时进行测量。
测量值的读数精度 线性测量项目为1mm, 体重为o.5kg
基本测点及测量项目
在国标GB 3975—83中规定了人机工程学使用的有关 人体测量参数的测点及测量项目,其中包括:
头部测点16个和测量项目12项;
躯干和四肢部位的测点共22个,其测量项目共69项,
其中分为:立姿40项;坐姿22项,手和足部6项以及 体重1项。
人体测量的主要仪器
1. 人体测高仪 2. 人体测量用直角规 3. 人体测量用弯角规
人体测高仪
国标GB 5704.1—85是人体 测高仪的技术标准,该测高仪适 用于读数值为1mm;测量范因 为0一1996mm人体高度尺寸的 测量。标准中所规定的人体测高 仪由直尺1、固定尺座2、活动尺 座3、弯尺4、主尺扦5和底层6 组成,如图2—3所示。
若将两支弯尺分别插入固定 尺座和活动尺座,与构成主尺杆 的第一、二节金属管配合使用时, 即构成圆杆弯脚规,可测量人体 各种宽度和厚度。
如何求百分位数
当已知某项人体测量尺寸的均值为x,标准差为s, 需要求任一百分位的人体测量尺寸Pv(百分位数)时, 可用下式计算:
Pv = X +(s
╳
k)
当求1—50%之间的数据时,式中取“—”号:当求 50—99%之间的数据时,式中取“十”号。
式中K为变换系数,设计中常用的百分位与变换系 数K的关系见表 百分位 数
百分位的概念
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 常用的是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位数。其中: 第5百分位数表示“小”身材。是指有5%的人群身材尺寸小 于此值,而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 第50百分位数表示“中”身材,是指大于和小于此值的 人群身材尺寸各为50%; 第95百分位数表示“大”身材,是指有95%的人群身材尺 寸小于此值,而有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
人体测量用直角规
国标GB 5704.2—85是人体测量用直脚规的技术标 准,此种直脚规适用于读数值为1mm和0.1mm,测 量范围为0—200mm和0—250 mm人体尺寸的测量。 直脚规根据有无游标读数分1型和2型两种类型
人体测量用弯角规
它是用于不能直接以直尺测量的两点 问距离的测量,如测量肩宽、胸厚等 部位的尺寸。国标GB 5704.3—85 是人体测量用弯脚规的技术标准.此 种弯脚规适用于读数值为1mm,测 量范围为0—300mm的人体尺寸的 测量。
一、人体测量
1. 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
2.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
3. 人体各部分结构参数的计算
4.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1.1 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
1. 概 述 2. 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 3. 人体测量的主要仪器
概述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通过 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 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 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 供人体测量数据。
1.3 人体尺寸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人体尺寸之间存 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对比例关系的研究, 可以简化人体测量的复杂过程,只要量 出身高,就可推算出其他的尺寸。不同 种属的人的人体比例系数不同。白人、 黑人、黄种人不同。
1.2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
GB10000一88是1989年7月开始实施的我国成年人人 体尺寸国家标准。该标准根据人机工程学要求提供 了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的基础数据,它适用于工业 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军事工业以及工业的技术改 造、设备更新及劳动安全保护。 该标准共提供了七个类共47项人体尺寸基础数据,标 准中所列出的数据,是代表从事工业生产的法定中国 成年人(男18—60岁,女18—55岁)人体尺寸,并按男、 女性别分开列表。
测量方向
A. 上方&下方
B. 内侧&外侧
C. 近位&远位
D. 桡侧&尺侧
E. 胫侧&腓侧
头侧端
足侧端
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 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
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 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 为外侧。
在四肢上.将靠近四 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 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 称为远位。
人体构造尺寸测量数据
人 体 形 态 测 量 数 据
(人体静态时各部的尺寸数据)
人体功能尺寸测量数据
(人体在某种运动状态下的各部尺寸数据)
人体生理参数测量
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
1. 被测者姿势
2. 测量基准面 3. 测量方向 4. 支撑面和衣着 5. 基本测点及测量项目
被测者姿势
立 姿:
被测者挺胸宜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 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 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自然伸直腿部, 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 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0.5 1.0 2.5 5 10 15 20
K
2.572 2.362 1.960 1.645 1.282 1.036 0.842
百分位 数
25 30 50 70 75 80 85
K 0.674 0.524 0.000 0.524 0.674 0.842 1.036
百分位 数
90 95 97.6 99.0 99.5
坐 姿:
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 腿大致平行,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 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测量基准面
A. 三 轴 B. 矢状面
C. 正中矢状面
D. 冠状面
E. 水平面
F. 眼耳平面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眼耳平面
通过左、右耳 屏点及右眼眶 下点的水平面 称为眼耳平面 或法兰克福平 面。
K 1.282 1.645 1.960 2.326 2.576
例:
匈牙利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6.0cm,标准差是5.4, 请求出该国成年男性群体中5%、50%、和90%的身高 值。
5%的身高值=166.0 — (5.4 ╳ 1.645)=157.1cm
50%的身高值=166.0 — (5.4 ╳ 0.000)=166.0cm 90%的身高值=166.0+(5.4 ╳ 1.282)=172.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