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麻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近况

麻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近况发表时间:2017-10-31T14:35:37.4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作者:张君实[导读] 麻黄碱对于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强于肾上腺素,可通过兴奋大脑皮层、皮层下神经中枢,振奋精神。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在现代医学的指导下,对于麻黄的研究越来越细化。
不仅可以作用于人体的呼吸、泌尿系统,还可影响中枢神经、循环以及内分泌系统。
此外麻黄可在免疫途径中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并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抗氧化、抗癌、抗凝血、抗炎等诸多功效。
为临床应用麻黄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麻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005-03Recent studie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rba Ephedrae Zhang junshi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bei University, Hebei Province Baoding China 071000【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medicine, the study of ephedra is more and more refined. Not only can act on the body's breathing, urinary system, but also affect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irculation and endocrine system. In addition ephedra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a variety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immune pathway, an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to play antioxidant, anti-cancer, anti-coagulation, anti-inflammatory and many other effect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phedra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Key words】Ephedra; 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中药“麻黄”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x 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草质茎(2010版《中国药典》)。
麻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麻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对麻黄的药理作用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总结,检索近十年来自CNKI,维普,万方,Springer等数据库中关于麻黄药理作用研究和麻黄含量测定方法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了麻黄的药理作用,并根据其主要有效成分,系统的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以上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且有一定的专属性,可以作为常用的麻黄含量测定方法。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麻黄的药理作用和检验麻黄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标签:麻黄;麻黄碱;含量测定;药理作用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e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产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内蒙等地。
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麻黄含有生物碱类、黄酮及鞣质类、挥发油类、糖类、有机酸类以及其它类化合物等成分,其中主要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为主。
近年来对于麻黄的药理作用以及应用研究工作十分活跃,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以及含量测定进行分类综述。
1 药理作用麻黄具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因此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已有报道的麻黄具有发汗、解热、利尿、镇咳、平喘、抗过敏、升压、抗病毒、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及中枢神经兴奋等作用,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的研究,如今发掘出麻黄更多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如下几项。
1.1 对心血管的影响Persky等[1]通过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来描述,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麻黄碱对心血管有影响。
1.2 抗凝血作用邱丽颖等[2]认为麻黄果多糖成分可以通过内外源凝血两条途径影响血液凝固过程,从麻黄果中提取的多糖成分使体外凝血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一些。
1.3 对抗急性血瘀症形成的作用陈文梅等[3]通过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外加冰浴刺激,制造出寒凝气滞的急性血淤模型,再用麻黄水煎液灌胃,以模型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及血液流变性为指标,观察麻黄水煎液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麻黄能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明显延长其血液黏度,对抗急性血瘀症的形成。
麻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麻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摘要】麻黄作为一种著名的中药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活血降压、利尿消肿、发汗平喘、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病毒的作用。
本文将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麻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Q949.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258-010引言麻黄是一种麻黄属曹本植物,高20~40cm,常年生长于山坡、河床、草原等处,采摘方便。
麻黄类药物有草麻黄、木贼麻黄以及中麻黄三种,麻黄的草质茎部位是入药部位,植物根茎内蕴含丰富的生物碱、黄铜、挥发油、多糖、酚酸等物质,具有活血降压、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等功效,同时对人体的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等具有优质的药理作用[1]。
本文将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详细的分析。
1 麻黄的化学成分1.1 麻黄碱类麻黄中后蕴含丰富的麻黄碱,目前在麻黄中提取十多种麻黄碱的,而含量最高的就是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以及左旋去甲麻黄碱等。
麻黄碱在麻黄的根和茎中含量丰富,陶华明等[2]对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不同种类的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从1%~3%不等。
麻黄碱是一种结晶状的白色粉末,无味,遇光变质,溶于水,采用化学分离法从草麻黄、木贼麻黄以及中麻黄中提取到具有维生素P 的活性的白麻黄碱( leucoephedine )以及具有抗消炎作用的麻黄碱(ephedroxane)。
而采用红外光谱以及HPLC 技术能够鉴定麻黄智中蕴含4-羟基-7 甲氧基-喹啉羟酸、1-麻黄碱、d-伪麻黄碱、d-N-甲基伪麻黄碱、麻黄次碱等物质。
有学者从8 个麻黄生物碱中提取到2,3,4,6-四甲吡嗪、O-苯甲酰-右旋伪麻黄碱以及2,3,4-三甲基苯唑烷。
而在麻黄种子以及果实中提取生物碱则并没有研究报道。
1.2 黄酮类国内对麻黄黄铜的研究偏少,初步对斑子麻黄中的黄铜的含量有所研究。
麻黄及其复方制剂中麻黄碱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l 薄层 扫描 法 ( L S TC )
目前 普 遍 采 用 双 波 长 双 光 束 反 射 锯 齿 形 扫 描 法 l , 3 该 ]
法 既 可 补 偿 因 薄 层 厚 度 不 匀 而 引起 的基 线 噪 音 , 又可 克 服 斑
报道 , 以丙 酮 与麻 黄 碱 反 应 生 成 麻 黄 碱 丙 酮 化 物 进 行 分 析 ,
古、 新疆 、 肃 、 海 )、 穗 麻 黄 ( 布 东 北 、 疆 ) 的草 质 甘 青 双 分 新 等
接 进 行 气 相 色 谱 分 析 。刘 贵 中 报 道 , 正 五 十 烷 为 内标 , 以 标 峰 分 离 效 待 果 良好 , 不 受 杂 质 峰 干 扰 , 且 方法 可靠 ( 已被 国家 标 准 采 用 ) , 不 足 之 处 是 样 品 处 理 时 间 较 长 ; 金 林 等 报 道 , 联 吡 啶 顾 以 为 内标 , 定 了生 药 麻 黄 、 童 清 肺 口服 液 、 分 散 、 青 龙 测 儿 九 小 合 剂 等 9种供 试 品 中盐 酸麻 黄碱 的含 量 , 果 与 高 碘 酸 钠 氧 结
2 气 相 色 谱 法 ( C) G
气 相 色 谱 法 有 高 选 择 性 、 灵 敏性 、 样 量 少 、 析 速 度 高 用 分
快 的特 点 , 黄碱 及其 盐 类 由 于 具 有 挥 发 性 , 般 都 可 以 直 麻 一
藏、 云南 ) 丽 江麻 黄 ( 布 云 南 、 川 、 果 麻 黄 ( 布 内蒙 、 分 四 I)膜 分
维普资讯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 报
J OUR NALOFXI JANG ME I A1UN VE STY 2 0 c. 2 (0 NI DC I R I 0 6O t ,9 1 )
麻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麻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麻黄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麻黄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麻黄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麻黄在医学领域中的潜力和作用。
麻黄,又名麻黄素,为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辛温发散之性,功能主治外感风寒、淤血、哮喘等病症。
在临床应用中,麻黄主要通过发散表达、温透化淤、开合肺气等功效来治疗相关疾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
首先,在感冒治疗中,麻黄作为一味常见的药材,被广泛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的治疗。
其辛温发散之性可散邪解表,温透肺窍,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
同时,麻黄中含有的麻黄碱等活性成分,可扩张支气管,增加肺活量,缓解咳嗽、哮喘等症状,有助于改善呼吸道疾病。
其次,在神经精神科疾病的治疗中,麻黄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临床研究表明,麻黄能够舒筋活络,宣通经络,有一定的镇静、止咳、镇痛等作用。
因此,在焦虑、失眠、神经性头痛等神经精神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麻黄可以作为附加药物使用,起到辅助疗效。
此外,在循证医学研究中,麻黄也被证实在抗菌、抗病毒、抗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抗菌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对某些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抗炎成分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
因此,在一些感染类疾病的治疗中,麻黄可以作为辅助药物使用,加强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麻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麻黄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麻黄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和潜力,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投入到麻黄的研究中,共同推动麻黄在医学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
麻黄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麻黄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麻黄,作为一味古老的中药材,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它源自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麻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其中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代表。
这些成分赋予了麻黄多种药理活性。
从药理作用来看,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
它能够促进汗腺分泌,增加人体的出汗量,从而帮助散热,调节体温。
这一作用在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无汗等症状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麻黄还有平喘止咳的作用。
它能够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麻黄的利尿作用也不容忽视。
它可以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促进尿液的排出。
这对于消除水肿,特别是由心脏、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具有一定的疗效。
此外,麻黄还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它能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精神和体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失眠、焦虑等不良反应。
在临床应用方面,麻黄的用途十分广泛。
在治疗感冒方面,对于风寒感冒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者,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如麻黄汤。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麻黄常与其他中药配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例如,小青龙汤中就有麻黄的身影,其与细辛、干姜等配伍,共奏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之功。
对于水肿病症,麻黄也能发挥作用。
如越婢加术汤,以麻黄为主药,配伍白术、生姜等,可疏风泄热、宣肺利水。
然而,麻黄的使用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由于麻黄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慎用。
同时,孕妇和运动员也应避免使用。
在使用剂量上,需要严格控制,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总之,麻黄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药理作用明确,临床应用广泛。
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中医理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合理用药,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麻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麻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麻黄在临床上的使用具有悠久历史,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其生物碱是主要的活性物质。
随着对麻黄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发汗解表、平喘、免疫抗炎等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逐渐阐明。
该研究就近年来麻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麻黄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麻黄;药理作用;综述ResearchProgressofPharmacologicalEffectsof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sEphedraeHUANGLing1,WANGYan-ning1,WUShu-yue21.DepartmentofPharmacy,NanningFirstPeople’sHospital,Nanning,Guangxi,530022China;2.DepartmentofPediatrics,NanningFirstPeople’sHospital,Nanning,Guangxi,530022China [Abstract]Ephedrahasalonghistoryofclinicalapplication,hasavarietyofchemicalconstituents,anditsalkaloidsarethemajoractivesubstances.Withthedeepeningofthe studyofephedra,itssweatingsolution,asthma,immuneandanti-inflammatoryandotherpharmacologicaleffectsandmechanismsgradually clarified.Inthispaper,theresearchprogressofpharmacologicaleffectsofephedrainrecentyear sarereviewed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andguidanceforthedevelopmen tandresearchofephedra.[Keywords]Ephedra;Pharmacologicaleffects;Review麻黄在我国应用于中医临床已有两千年多年的历史,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麻黄科植物中麻黄、草麻黄或者木贼麻黄的草质茎。
麻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气 管 哮 喘 等 症 。兹 对 近 年 来 其 化 学 成 分 、药 理 作 麻黄 、中麻 黄 、木 贼 麻黄 挥 发油 中 的 主要 成 分 。徐 必
用 及 毒 性 等 方 面 的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达等 采用 超临界 C02萃 取技 术 (SFE)从 麻 黄 中提
1 化 学成分
思 路 。
[关键 词 ] 麻 黄 ;化 学成分 ;药理作 用
麻黄 始 载 于《神 农 本 草 经》,列 为 中 品 ,记 载 黄 碱 占 85% ~90% 。
其 功效 为 :“主 中风 ,伤寒 头 痛 ,温 疟 ,发表 出汗 , 1.2 挥 发 油 麻 黄所 含 挥 发油 成 分 复杂 ,主要 有 效
黄恶 烷 、2,3,4一三 甲基苯 恶 唑 烷 、3,4一二 甲基 苯 恶 58% ,果 实 中还原 性糖及 水溶 性糖 的含 量均 比草质 茎
唑烷 、L一去 甲基 麻 黄 碱 、D 一去 甲基 伪 麻 黄 碱 、苄 甲 中 的高 。KonnoC等 从 中 国双 穗麻 黄 中分 离 出具 有
胺及 麻 黄恶 唑 酮 。 中麻 黄 生物 碱含 量 约为 1.1% ,其 降血糖功能的麻黄多糖 A、B、C、D、E。
中 1一麻 黄 碱 占 30% ~40% ,麻 黄 碱 占 原 生 药
另 外 ,麻黄 中还含 有有 机酸 、鞣 质 、黄 酮甙 、糊 精 、
0.31% 。木贼 麻 黄生 物 碱 含 量 约 1.7% ,其 中 1一麻 淀粉 、果 胶 、纤 维素 、葡萄糖 等成 分 。
泰山卫生 2011年 第 35卷
2 药理 作 用
性 肾衰 的作 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 库 中关 于麻 黄药 理作 用研 究 和麻 黄含 量测 定方 法 的相 关文 献 ,详 细 介绍 了麻 黄 的药 理 作 用 ,并 根据 其 主要 有
效 成 分 .系统 的 总结 了 目前 常用 的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 、气相 色 谱 法 、高效 毛 细管 电泳 法 等 ,以上方 法 简 便 易行 ,灵
Department of Pharmacy,Longgang Distr ict People 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72,China 【Abstract]By summing up the pharmacological efects of ephedra and its content deter m ination methods,the date
Persky等 【1]通 过 建 立 药 代 动 力学 模 型来 描 述 ,麻 黄 的 主要 活性 成分 麻黄 碱对 心血 管有 影 响 。
[基金 项 目】广东 省深圳 市 龙 岗区 医疗卫 生类 科技 计 划项 目 (编号 YS201 1040)。 【作者简介1陆燕萍(1964.3一),女 ,主任中药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药 剂 科 副 主 任 :研 究 方 向 :中 药 鉴定 与 中药 炮 制 。
【文献 标识 码】A
【文章 编 号】1673—7210(2013)08(C)一0038—03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phedra S pharm acological efects and its con-
tent determ ination
LU Yanping LIUJiali GONG Xiaoyu SUXuemei QIUFengzou
麻 黄具 有 多 种 有 效 化学 成 分 .因 此 药 理 作用 十分 广 泛 ,已有 报 道 的麻 黄具 有 发 汗 、解 热 、利尿 、镇 咳 、平 喘 、抗 过 敏 、升 压 、抗 病毒 、影 响神 经 肌 肉传 递及 中枢 神 经兴 奋 等 作 用 ,而 随 着技 术 的发 展 以及 不 断 的 研 究 ,如今 发 掘 出麻 黄更 多 的药 理作 用 ,主要有 如 下几 项 。 1.1对 心血 管的 影响
敏度 高且 有一 定 的专 属性 ,可 以作 为 常用 的麻 黄含 量测 定 方法 。通 过 本文 的综述 ,可 以为 进 一步 研究 麻 黄 的药
理作 用和 检验 麻 黄 的质量 提供 了一 定 的参考 。
:
【关 键 词 1麻 黄 ;麻 黄 碱 ;含 量 测 定 ;药 理 作 用
f中图分 类 号】R96
【Key words】印 hedra;印 hedrine;Content determ ination;Pharm acological effect
麻 黄 是 麻黄 科 植 物 草麻 黄 hedra sinice Stapf、中麻 黄 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 木 贼 麻 黄
from databases of China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 (CNKI),VIP,Wanfang,and Springer in recent 10 years were
searched in this article were searched.In these literatures,the pharmacological efects of ephedra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high-perorm ange liquid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and high perform 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e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based on ephedra S main effective compo- nents.These methods are easy and simple in performance with high sensitivities and certain specificities,which can be served as common methods for the deter m ination of ephedra.The review of the articl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f ephedra S phar m acological effect and its quality test.
· 综 述 ·
2013年8月第1O卷第24期
麻黄药理作用及 含量测 定 的研究进展
陆 燕 萍 刘 佳 丽 巩 晓 宇 苏 雪 媚 邱 凤 邹 广 东省 深圳 市 龙 岗区人 民 医院药 剂科 ,广东 深圳 518172
【摘 要】本文 通 过对 麻黄 的 药理 作 用及 含量 测 定方 法 进行 总 结 ,检 索 近十 年来 自 CNKI,维 普 ,万 方 ,Springer等 数
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 草 质茎 ,产 于 我 国河 北 、山 西 、陕西 、甘 肃和 内蒙等 地 。其 性 温 ,味辛 、微 苦 ,有 发 汗解 表 ,宣肺 平 喘 ,利 水 消肿 的功效 。麻黄 含有 生 物碱 类 、黄酮 及 鞣 质类 、挥发 油 类 、糖 类 、有 机 酸类 以及其 它 类化 合 物等 成 分 ,其 中主 要 以盐 酸麻 黄 碱 和盐 酸伪 麻 黄碱 为 主 。近年 来 对 于麻 黄 的药 理 作用 以及应 用 研究 工作 十 分 活跃 ,本文 就其 主要 化 学 成 分 的药 理 作 用 以及 含 量 测 定 进行 分 类 综 述 。 1药 理 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