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桥的设计浅议
高架桥的设计和施工

高架桥的设计和施工高架桥是道路建设中广泛采用的桥梁形式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架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越来越复杂。
本文将着重探讨高架桥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一、高架桥的设计高架桥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交通流量,最终的设计方案应满足交通需求和安全要求。
设计者还需要考虑桥梁的长度、跨径、高度和荷载等因素。
高架桥使用的最常见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
1.1 桥梁长度高架桥的长度通常需要根据所处的道路的长度来确定,比如,城市的大型环路路段需要设计较长的高架桥,以达到连续畅通的效果。
1.2 跨度和基础高架桥的跨度通常在30到50米之间,而特殊情况下甚至会达到100米以上。
基础的选取必须要考虑到桥梁的跨度大小和荷载。
1.3 高度高架桥的高度一般根据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高度的设计对于桥梁的安全性和美观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者需要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二、高架桥的施工高架桥的施工过程复杂多样,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2.1 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是高架桥的基本工程之一。
它通常要求使用大型重机和挖掘机进行施工,同时要有充足的人手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2 桥梁的制作、运输和架设在高架桥的制作过程中,设计者需要专门考虑到其高底面、预制方式和运输方案等因素。
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必须能够承受高达数千吨的重量,并确保每个部分成品的色彩一致、尺寸精确。
架设过程包括整体架设、分段架设和拼装。
总体策划可以决定高架桥架设的具体方式和轮廓,还需考虑到突出部分的保护及合理的品质保障等问题。
2.3 防水和维护保养防水和维护保养是高架桥的常规工作。
这些工作可以减少高架桥的损坏和维修成本,也可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高架桥的绿色生态设计高架桥的建设需要满足人们不仅对于交通流量而言,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
尤其是在城市化和城市化发展加快的今天,高架桥建造时刻不需要特别关注环境,这是关乎城市未来发展的合理规划。
城市高架桥的设计与建造技术

城市高架桥的设计与建造技术城市高架桥,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主要道路、分流交通流量的重要任务。
设计和建造城市高架桥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地理环境、交通需求、结构安全等。
本文将探讨城市高架桥的设计与建造技术的一些关键要素。
一、地理环境对设计的影响城市高架桥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因素。
城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如海滨、山区、河谷等,不同环境要求不同的设计方案。
例如,在海滨地区,高架桥需要抵御海风和海水的侵蚀,选择抗腐蚀材料和特殊结构设计是必要的;在山区,高架桥需要适应不平坦的地形,采用多个支墩和连续梁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地形变化的问题。
因此,地理环境对高架桥的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交通需求对设计的影响城市高架桥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进行定制。
例如,高交通量的地区需要采用宽阔的桥面和多车道设计,以容纳大量车辆流量;而交通流量较小的地区则可以采用单一车道和较窄的桥面。
此外,城市高架桥的设计还需兼顾交通疏导和周边环境的协调,避免因桥梁建设而导致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三、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城市高架桥的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设计与建造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首先,高架桥的自重和荷载需要经过合理的计算和评估,确保结构稳定;其次,风雨等自然灾害的考虑也是必要的,如风压、地震等。
为了确保结构安全,高架桥的建筑材料需要具有抗腐蚀、抗压、抗震等特性,同时考虑到桥梁的维护与保养成本,选择低维护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高架桥的设计与建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纵览世界各地的高架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其中应用。
例如,张拉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抵抗塌落的能力;3D打印技术可以加速桥梁建造过程,降低成本。
此外,智能化技术也逐渐应用到高架桥的设计与建造中,比如可变信号灯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引入,以提高交通效能和安全性。
总之,城市高架桥的设计与建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交通需求、结构安全等多个因素。
浅谈城市高架桥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浅谈城市高架桥论文专业土木工程班级1009053班学号101006231王岩浅谈城市高架桥【摘要】高架桥,即跨线桥,是一种桥梁。
高架桥指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拱上,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
本文浅谈高架桥的现状和高架桥设置的必要性,以及高架桥的利弊,还有高架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关键字】高架桥现状高架桥特点分类高架桥利弊高架桥养护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流相对集中,车流相对密集,交通网络的滞后已越来越制约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城市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我国城市高架桥的建设主要开始于改革开放后的2O世纪8O年代。
由于高架桥有着缓解城市道路交通阻塞、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功能,使得其在各大城市都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数座大规模的城市高架桥,中小城市近几年也开始在城市闹市区建设小规模的高架桥。
城市道路立交源于高速公路,由于高速路的持续发展促进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并在环路上设立交。
国外立交发展较早的是美国,1921 年在布朗克斯河风景区干路上建成第一座设有匝道的不完全互通式立交。
而我国最早的立交,系广州市1964年建成的北大环城立交,此后我国立交不断发展开来。
北京市1966年与京密引水滨河路建成3座部分互通式立交,1983年建立广州区庄高架桥 ,1986 年建成的天津中山门桥等等。
除了立交桥外,其所连接的高架桥作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各大城市流行开来。
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首先建立了许多立交桥,以缓解交通压力;而后为了进一步节约城市空间,建立高架桥进一步提高交通能力。
如今,轨道交通的发展,凭借着其强大的运载量,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减轻了公路交通的压力。
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等。
高架桥是以后桥梁的发展趋势跨线桥,一种桥梁,尤指搁在一系列狭窄钢筋混凝土或圬工拱上,具有高支撑的塔或支柱,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的桥梁。
城市高架桥设计探讨

城市高架桥设计探讨摘要:根据城市高架桥的特点和功能,通过对城市高架桥实例的调研、分析,对桥型方案进行研究,特别针对高架桥的结构类型、适用特点的研究,以及对城市高架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架桥、设计、探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常规的道路交通方式己经不能适应现状交通,发展城市高架桥成为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式。
城市高架桥具有可解决交通拥挤、车速下降、事故增多等问题,并可缓解城市平面交通不足,形成与地面主干道结合的空间模式可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资源,充分拓展城市道路空间,保证行驶连续性、无纵横干扰性等优点。
目前,各大城市正在积极规划、实施城市快速路网,为对城市高架桥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我们在分析高架桥的基础上,总结城市高架桥结构方案的关键因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一、城市高架桥的特点与功能1、城市高架快速路是一种能快速疏散交通量的快速道路,它通过桥梁形式与地面道路分离,形成相对封闭的系统,具有连续行驶、无纵横干扰等特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使得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相互干扰日趋严重,常规的道路交通方式己经不能适应现状交通。
为解决交通拥挤、车速下降、事故增多等问题,城市高架桥的建设可缓解城市平面交通的不足。
2、有利于区域的城市建设,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与道路建设的相对落后,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尖锐,很多城市正通过加密路网、拓宽道路等方法进行改善。
但由于受城市用地紧张与拆迁困难等实际因素的限制,发展高架快速路己成为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式。
高架桥作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它充分拓展城市道路空间,节约了城市空间。
二、城市高架桥的结构形式1、上部结构早期建设的城市高架桥比较注重实用性、对景观要求不高且造价敏感性较高,其上部结构一般采用混凝土预制结构(如空心板、小箱梁、T梁等)。
中、晚期建设的城市高架桥,充分考虑了景观的因素,其上部结构大多为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在市郊结合部位、景观要求不高的路段,小箱梁结构形式也常有出现。
浅议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

浅议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I. 引言- 介绍城市高架桥的背景和现状- 引出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II.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存在和特点- 介绍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各种存在形式和特征- 分析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潜力III.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 介绍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案例和成功实践- 分析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和方法- 探讨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IV.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开发- 介绍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开发案例和成功经验- 分析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开发模式和策略- 探讨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V.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展望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和开发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提出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和开发的建议,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VI. 结束语- 简要总结论文的内容和观点- 强调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和开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引言城市高架桥是随着城市交通迅速发展而建设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是连接城市的各大区域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多重考虑因素,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被很大程度的浪费或处于荒废状态,使得城市规划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城市景观失去美感,同时也增加了城市安全难题的惶恐。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有益条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存在和特点是今天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本论文将从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基本存在形式和特点入手,分析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利用潜力,同时提出利用和开发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策略和方法,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二、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存在和特点城市高架桥的建设是城市交通设施中的重要部分,高架桥桥下形成的空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形式,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城市高架桥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城市高架桥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道路的通行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城市高架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交通建筑。
高架桥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高架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高架桥设计的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要点1. 结构设计:高架桥的结构设计应满足承载交通荷载的要求,同时考虑桥梁自身的重量和抗风能力。
一般情况下,高架桥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需要合理布置桥墩和桥梁支座,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
2. 施工工艺:高架桥的施工工艺应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一般情况下,高架桥的施工采用梁段拼装的方式,需要提前制造好预制梁段,并通过起重机械进行吊装和拼装。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人的安全防护和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
3. 跨越障碍物:城市高架桥通常需要跨越道路、河流、铁路等障碍物。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桥梁的跨距和高度,确保桥梁与障碍物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并考虑到障碍物的变动和扩展。
4. 设计标准:高架桥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国家和地方的桥梁设计标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二、注意事项1. 地质条件:在设计高架桥时,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地质条件对于高架桥的基础设计和桥墩的布置都有重要影响。
需要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地下水位、土层的稳定性等因素。
2. 环境影响评价:高架桥的建设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噪音、振动、空气污染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控制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高架桥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交通,确保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和通行畅顺。
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交通组织方案,包括施工期间的临时交通路线和交通信号控制。
4. 维护和检修:高架桥建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
试议城市高架桥梁设计

试议城市高架桥梁设计引入黄金分割景观设计理论多年来很多画家、摄影师和艺术家都是应用这一伟大规则,创作了一幅幅优秀的艺术作品,笔者认为在高架道路景观设计时亦可引入黄金分割理论,即高架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将桥墩立柱横梁的黄金分割线作为高架桥梁整体结构的黄金分割线,以提升高架桥下地面道路的竖向净空,减少大断面高架桥下给人的压抑感。
浦东机场北通道高架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在地面道路纵断面的基础上进行,纵向设计标高在加上道路净空要求、桥梁结构高度、沥青混凝土铺装及横坡影响后确定,同时充分考虑黄金分割景观设计理论,即立柱横梁黄金分割线至防撞护栏高度H1与立柱横梁黄金分割线至地面道路的高度H2的比值为0.618,确定将高架道路的桥下净空标准控制在7.838m左右,此时高架道路防撞护栏顶与地面道路的平均高差达1682m左右,增添了浦东机场北通道高架道路的整体景观效果。
2采用造型美观的桥梁上部结构和墩柱形式城市高架桥梁存在形象造型单纯、重复性强的特点,因此,在高架桥梁设计中选择合理的跨径布置、造型美观的桥梁上部结构和墩柱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带给驶入高架桥下的司机和行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同时通过对不同结构断面的墩柱形式加以调整,加上对墩柱的特色化涂装和修饰,减弱高架桥下混凝土树林的单调感。
浦东机场北通道高架桥梁结构的选择在满足道路线形要求、遵循适用、安全、经济及施工快捷的建设方针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造型美观独特的桥梁上部结构和墩柱形式。
(1)桥梁上部结构选型及跨径布置考虑到浦东机场北通道高架道路设计为双向八车道标准,标准桥宽为30.5m,合理的跨径布置应使桥梁梁高能同时兼顾横向宽度与纵向跨度,对此在结构美观、经济并且满足建设进度的前提下,确定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等高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
在考虑减少桥墩个数及桥梁高跨比和谐等因素后,选择30、35m的跨径作为主线高架桥梁的主要跨径。
在城市高架中布置30、35m跨径的连续梁结构不仅在外形上较美观、和谐,立柱间距不显狭小,而且30、35m 跨径布置灵活,在城市高架中较为适用,可基本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布墩要求。
城市高架桥选型设计探讨

城市高架桥选型设计探讨摘要:高架桥的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
因此高架桥的选型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上的要求,而且应力求造型美观等,本文通过结合笔者设计实践,对高架桥选型等方面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桥梁设计;高架桥;选型设计Abstract:The viaduct design affects directly the performance of expressway. The viaduct design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but also should be beautiful, through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practice of the viaduct, sel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design are discussed.Keywords: bridge design; elevated bridge; model design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全国各地竞相发展高速公路, 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因为高速公路是全封闭、全立交的汽车专用公路,所以在高速公路上出现了众多的高架桥。
从高速公路高架桥来看,设计上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早期的设计忽视美观,仅简单地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大多采用简支结构。
简支结构的高架桥,虽然设计、施工都比较简单,造价也不高,但是外形呆板,跨径很小,常被人戏称为“板凳桥”。
跨高速分离式立交桥的适用条件2.1分离式立交的适宜形式在分离式立交桥的设计中,桥型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在主线上跨二级公路(含二级公路以上)的跨路桥,以及在乡村汽车道及其它等级公路上跨高速公路的高架桥,均宜采用结构较为轻巧美观、翼缘板悬臂较大的连续板或连续梁的形式。
下部构造力求轻型化,一般采用柱式墩,且不设盖梁,这样既利于通视又可消除压抑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高架桥的设计浅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作为快捷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汽车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交通拥挤,事故增多等交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架桥作为一种能节约城市空间、缓解交通拥堵、展现城市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脱颖而出。
该文介绍高架桥的设计内容,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城市高架;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景观设计;钢箱梁;施工组织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作为快捷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汽车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交通拥挤,事故增多等交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架桥作为一种能节约城市空间、缓解交通拥堵、展现城市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脱颖而出。
高架桥一般位于城市环路,而环路为进出城市的主要路径,高架桥的施工必然会引起长时间的交通拥堵,这就要求从设计到施工各个环节采用合理的方案,缓解交通拥堵[1]。
城市高架桥设计包括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附属设计、景观亮化设计、匝道设计及其他关键点设计等内容。
2 城市高架线性设计
高架平面线形设计:城市高架的平面线形、平面位置、道路走向均以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条道路管线综合规划为依据,结合道路红线宽度、沿线构筑物和建筑物,为了减少拆迁、降低工程投资的同时保证线形的平顺进行设计[2]。
2.1 高架纵断面线形设计注意事项
①高架道路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包住竖曲线,使线性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
②高架道路纵向线形应缓和、平顺、圆滑,使视线延续,并与环境、临街建筑立面布置相协调,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和经济。
③高架道路纵坡的组合布局应利于车辆匀速安全行驶,避免出现起伏频繁的纵向线形,也需要避免在同向两竖曲线之间设置短的直线坡段。
④高架道路纵坡度在有条件处尽量不小于0.5%,以利于路面排水。
⑤高架道路出入口,应保证高架主线及匝道的视距要求。
⑥应避免能看见近处和远处,而看不见中间凹处的线性。
⑦竖曲线变坡点宜尽可能结合桥跨结构布置,将竖曲线最低点设于高架桥桥墩桩号位置,尽可能避免最低点设置在主柱。
⑧在不过分增加工程量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高架道路主线尽量避免选用最小半径。
为了获得视觉上的顺滑,推荐采用一般值的1.5~2倍或更大值。
⑨匝道与主线、地面道路相接处,满足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3 横断面设计
道路断面布置原则:符合规范,确保安全,顺应规划,景观协调,减少拆迁,保护环境,减少噪音。
道路横断面设计主要结合道路性质、现状断面、交通功能、沿线建筑物分布、地下管线及道路绿化等综合因素确定。
根据本工程道路的性质及交通功能,道路的横断面布置应尽量采取流向分离、快慢分离、人车分离的原则[3]。
典型断面图
4 上部结构设计
桥梁上部结构形式较多,钢箱梁、整体现浇结构由于具有景观性好、整体性强、行车舒适等特点,越来越多应用于城市桥梁;简支板、小箱梁、T梁等预制结构因其景观性相对较差,但有其施工周期短、造价低等优势,在小跨径或景观性要求较低区域应用相对广泛。
4.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适用跨径为20~50m,对变宽度桥面的适用性比较强,梁型简洁、流畅,景观效果好,梁整体性好、抗扭刚度大、行车舒适。
施工方法为现场满堂支架浇注,施工技术成熟,施工立模、拆模简单,运营维护简单、方便。
因此尽管造价相对较高,目前在国内城市高架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2 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小箱梁、T梁,空心板桥
适用跨径为20~45m,施工方法为预制梁简支架设,后现浇湿接头形成整体,此桥型施工方便,造价较低,但桥墩、台均需要设置盖梁,桥下景观性较差,适用于局部现浇施工较困难处。
4.3 钢箱梁
钢箱梁梁高较小,适用于跨度较大,且在现浇搭支架较困难或交通不能中断的路口时,采用钢箱梁结构,既降低了桥梁结构高度,保证了桥下净空,又可通过工厂焊接,现场拼装的方式施工,对下部交通影响较小。
缺点是钢箱梁造价相对较高,后期维护费用相对较高。
上部结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上部结构形式,既要很好的使用效果,又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郑州市近年来新建一些高架桥,现浇结构、预制结构均有设计,现就农业路、107辅道高架两个项目比较如下:
项目沿路现状交通量交叉口上部结构施工方法
农业路高架城市中心,两侧多为商业楼、居民区,空间狭小交通量大,上下班高峰期拥堵严重相交道路多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箱梁(交叉口处)满堂支架施工
107辅道高架郊区,两侧多为绿地,田地,空间开阔交通量不大,行车顺畅相交道路很少预制小箱梁+钢箱梁工厂预制,现场吊装施工
预制结构施工周期短、对交通影响小,理应在交通量大、处于市中心的农业路项目采用,但实际中却采用现浇结构,这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空间狭小,运梁不方便,这就限制了城市中心区预制结构的应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城市郊区应用预制结构反而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城市中心由于其狭小的空间限制,可采用现浇结构,同时交叉口采用钢结构,两种结构形式相结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城市郊区空间较大,可采用预制结构,大体积的预制结构梁采用整体吊装,可以提高施工速度。
5 下部結构设计
高架桥梁墩型的设计除必须满足上部结构的受力要求、满足结构本身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外,还要配合地面道路交通和规划的要求,要与上部结构及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我们选择的标准桥墩形式要求:美观、协调、实用、安全,兼顾道路用地的利用率。
高架桥墩的墩型主要有单柱墩、菱形墩、Y型墩及艺术墩、双肢矩形墩等,墩截面有圆形、矩形、多边形等多种截面形式。
下部结构设计前,应收集相关管线资料,避免管线位置与桥墩位置相冲突。
6 景观亮化设计
在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今天,城市高架桥梁已经被视为缓解该种状况的有效手段,并且对于城市来说,高架桥梁本身也是城市空间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中的突出元素。
因而它的设计历来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特色,而在其未来的发展中,设计理念更应该体现高架桥与城市环境的融合,使得它在便于交通的同时又成为城市里一种新型的景观。
6.1 桥墩的景观设计
桥墩是城市高架桥非常重要的构件,也是其最接近地面的构件。
由于城市空间的有限,高架桥的桥墩设计应该尽量避免过大的体量,并且应该采用多种设计风格。
在景观处理技术方面,高架桥的桥墩主要围绕表面的装饰材料和建造方式两个方面来展开,而且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的。
桥墩所采用的材料要具有鲜明的装饰性,比如采用清水混凝土,还可以大胆选用耀眼醒目的色彩,来进行墩柱的装饰,从而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
6.2 桥梁跨度的美学设计
高架桥梁桥墩的间距是影响视觉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跨度桥梁的桥墩对于视野边界的限制是不一样的。
人的视野边界受的限制越大,有效视觉区域感觉越狭隘,水平方向的视角遮挡程度越大,视线通透度越低,受边界限制的心理感觉就越强烈。
也就是说桥墩越密的桥梁、桥墩对视野边界的限制越强烈,就越容易使人在视觉心理上产生受边框限制、不开阔的感受,本项目通过合理的结构高度,桥下净空来消除高架桥的压抑感。
6.3 灯光的景观美学设计
高架桥的夜景灯光设计是城市高架桥的景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照明设备与方案越来越多,但是在实践中,并非灯光越亮越好,设备越新越好。
而是应该在环保的前提下,提倡节能减排,强调高明的设计理念,通过柔和、高雅的光色,让高架桥的美丽身姿融入到城市的夜色中来。
7 结束语
近年来,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高架建设增多,该文对高架桥的设计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对于高架桥不同结构的选择进行剖析,并举例加以说明。
该文对高架桥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立础.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23.
[2] 吴冲.现代鋼桥(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4-79.
[3] 徐君兰,孙淑红.钢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