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维护保养规定
模具一二三级维护保养规范

模具维护保养规范
模具类型
保养项目
一级 保养标准
保养周期
保养项目
保养等级,保养内容 二级
保养标准
保养周期
检查模具装卸过 程中各零件有无 缺少、损坏;易 损辅助部件是否 需要更换
及时补齐更换缺 少模具部件及易 损部件
每批次,归库前 完成;
检查顶杆及顶料 杆等
更换损坏了的顶 杆及顶料杆等
半年(根据累计 冲次调整)
涂油表面清洁、 油层均匀;导柱 、导板加注机 油;
检查检查定位销 、定位块等
对缺少、松动、 损坏的定位部 件,进行更换补 齐
每批次,归库前 完成;
检查导向、斜楔 机构
对磨损、开裂的 部件进行维修、 更换;
检查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卸料 部件
压料牢固不偏 移,缷料及时、 不卡滞、零件无 压痕;并对损坏 部件进行维修、 更换。
凸、凹模间隙及 棱线圆角和样件 相比无明显变化
紧固松动了的固 定螺钉及模具其 他部件。
每批次,归库前 完成;
每批次,归库前 完成;
模具清理
清洗导柱、导套 、导板、楔机构 、压边圈、导轨 上的油污,重新 加注新鲜干净的 润滑油
清理模具型腔、 模具表面的油污 、废料,清洁完 成后型腔内喷防 锈油;表面喷防 锈油。
紧固松动了的固 定螺钉及模具其 他部件。
每批次,归库前 完成;
每批次,归库前 完成;
模具清理
清洗导柱、导套 、导板、楔机构 、压边圈、导轨 上的油污,重新 加注新鲜干净的 润滑油
清理模具型腔、 模具表面的油污 、废料,清洁完 成后型腔内喷防 锈油;表面喷防 锈油。
涂油表面清洁、 油层均匀;导柱 、导板加注机 油,
模具保养的管理制度

模具保养的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模具保养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模具的保养和管理。
三、职责分工1、模具使用部门负责模具的日常使用和保养,及时填写模具使用记录和保养记录,发现模具问题及时报告给模具维修部门。
2、模具维修部门负责模具的定期保养、维修和故障排除,制定模具保养计划和维修方案,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3、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协调模具的使用和保养工作,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模具有足够的保养时间。
4、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模具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及时反馈质量问题给相关部门,协助解决模具质量问题。
四、模具保养的分类1、日常保养(1)模具使用后,应及时清理模具表面的油污、废料和灰尘,保持模具的清洁。
(2)检查模具的导向部分、滑动部分是否润滑良好,如有必要,及时添加润滑油。
(3)检查模具的工作部件是否有磨损、变形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2、定期保养(1)根据模具的使用频率和生产批量,制定定期保养计划,一般为每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保养。
(2)定期保养包括对模具的全面清理、检查、润滑、紧固和调试等工作。
(3)对模具的易损件进行检查和更换,如冲头、凹模、导柱、导套等。
(4)对模具的工作表面进行修复和抛光,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五、模具保养的流程1、保养计划制定模具维修部门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和生产计划,制定模具保养计划,明确保养的时间、内容和责任人。
2、保养前准备(1)保养人员应熟悉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准备好所需的工具、量具和保养材料。
(2)模具使用部门应提前停止模具的使用,并将模具清理干净,移交给保养人员。
3、保养实施(1)保养人员按照保养计划和操作规程,对模具进行保养工作。
(2)保养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模具的各个部位,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对保养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则

模具紧固件检查
检查紧固件状态
定期检查模具各紧固件(如螺 丝、螺母、销钉等)的状态, 确保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紧固件更换
对损坏或磨损的紧固件进行更 换,以确保模具结构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紧固件保养
对紧固件进行适当的保养,如 涂防锈剂、润滑等,以延长其 使用寿命。
02
模具保养
模具存储
01
02
03
存储环境
清理模具表面和内部, 确保没有残留物和杂物 ,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
检查模具的冷却系统是 否正常,确保冷却水流 通顺畅。
检查模具的顶出系统是 否正常,确保顶针、顶 板等部件完好无损。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控制注射压力和速度,避免对 模具造成过大的冲击力和压力 。
控制注射压力和速度,避免对 模具造成过大的冲击力和压力 。
保持模具表面清洁,避免油污、水渍等残留物。
模具保养计划
保养周期
根据模具使用情况和厂家推荐,制定合理的保养周期。
保养内容
包括清洗、润滑、检查、更换易损件等,确保模具性 能稳定。
记录与跟踪
建立保养记录,对保养过程进行跟踪,确保保养工作 得到有效执行。
03
模具维修
维修流程
01
02
03
04
故障诊断
对模具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 确定故障原因。
控制注射压力和速度,避免对 模具造成过大的冲击力和压力 。
控制注射压力和速度,避免对 模具造成过大的冲击力和压力 。
使用后的检查与清理
01
02
03
04
关闭模具并锁紧,确保 模具的安全。
清理模具表面残留物和 杂物,保持模具的清洁。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X X X X X X X X公司企业标准Q/xxx-2014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共2页第1页1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的模具管理。
2目的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3职责班长负责实施和检查并做好记录,设备主管每月定期检查。
4模具保养内容4.1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4.1.1 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清理干净;检查注模油路,吹模水路是否有异物,是否堵塞不通。
4.1.2 检查模具热流道的配合,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4.1.3检查并紧固所有螺栓和螺母。
4.1.4 模具装上注吹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30分钟,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
活动部位如导柱、滑块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4.1.5 生产前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芯棒进行擦拭消毒。
4.2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4.2.1 模具使用时,室温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
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2.2每天目测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滑块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每周定期对其加油保养,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目测检查芯棒是否有损伤,如有,应立即停机更换芯棒。
4.2.3每次合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xxxxxxxxx公司20xx发布 20xx实施Q/xxx-2014 共2页第2页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应使用压缩空气吹。
4.2.4 检查模具分型面有无胶丝、胶片、异物,并检查注模油路与吹模水路,是否有漏油漏水现象。
4.3 停机后模具的保养4.3.1完成生产订单需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表面喷上食品级润滑油。
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
4.3.2 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食品级润滑油放入吹模水道口,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水道有一层保护油层。
模具日常保养管理制度

模具日常保养管理制度一、前言模具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它的正常运作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对模具进行日常保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模具日常保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稳定。
二、模具日常保养管理制度的目的1. 确保模具的正常运作,减少模具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2. 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模具的成本;3. 保证产品质量稳定,降低次品率;4. 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生产保养氛围。
三、模具日常保养管理制度的内容1. 模具日常保养责任分工1.1 生产部门负责模具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包括对模具的清洁、润滑和保护等工作;1.2 设备维修部门负责对模具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维护,并对模具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1.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生产要求。
2. 模具日常保养管理制度执行流程2.1 生产部门对模具的日常保养工作(1)每班生产班长负责每天对生产中使用的模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2)生产作业员在使用模具前,必须对模具进行简单的检查和清洁工作;(3)定期对模具进行润滑和防锈处理,并记录润滑加油情况;(4)按照使用频率和情况,对模具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和记录。
2.2 设备维修部门对模具的定期检修和保养工作(1)根据使用情况,对模具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包括对模具的结构、表面和配件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2)对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方案;(3)对模具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模具的更新和改造。
2.3 质量管理部门对模具的定期检查和测试(1)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对模具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测试,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2)对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生产部门和设备维修部门;(3)对新模具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新模具的使用质量和效果。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文件修订履历一、目的为确保生产用模治具所在位置及上线生产品质二、适用范围凡本公司生的产使用之塑胶模具三、定义3-1定期保养:指模具不论使用与否,于规定时间内即时进行保养,如每月、每季或每半年之保养。
、3-2预防保养:指模具生产时数达规定时数时,针对可能损坏之部分,预先保养或更换零件称之,反之未生产之模具必须进行定期保养。
四、作业内容4-1保管单位4-1-1模具维修组4-2当试作送样给客户承认后由工程单位于电脑系统建立模具保管卡资料,关于移会议时提交于制造单位做维护管理之依据。
4-3模具履历卡须载明:4-3-1模具编号:本公司模具编号4-3-2客户名称:下单开模客户4-3-3接收模日期:正式量产之日期4-3-4管理部门:模具所属部门4-3-5使用部门:模具使用单位4-3-6模个穴数:该模具共有之穴数4-3-7保养周期:生产达一定模数后进行定期保养4-3-8制造商名称:开模厂商4-3-9联系电话:开模厂商电话4-3-10日期:维修、保养之日期4-3-11项目:即维修或是日常定期保养4-3-12维修/保养内容:对维修/保养状况描述4-3-13执行人:维修/保养责任人签名3-15累计合模次数:从第一次上机到此批定单完成的合模次数4-4模具排列方式:因考虑模具重量及空间问题,无法完全以模号排列,但尽量顺序排列于架上4-5模具标示方式:应于模具本身打印,或书写编号并于模具架上标示编号以利于管理4-6模具保养方法:4-6-1领出后,生产前要做清洁处理或换模芯4-6-2生产后入库前要做防锈处理4-6-3模具使用中若有异常状况须立即反应现场主管,由工程人员协助处理4-6-4非工程人员之品质改善或客户之工程变更,任何人不得对模具有任何尺寸变更4-7凡模具新增或移转即应建档列管,并依保养频率建入首次保养日4-7-1保养完成后应将保养日登录于电脑系统,并列于清单上签名以利审核4-8模具保养:除日常保养外,另应作预防保养4-8-1模具预防保养:1、应于生产每日填报表使用模次记录于“模具日常点检查”2、每使用三万模次应进行下列预防保养:更换零件为拉杆螺丝、注口。
模具维护与保养计划方案-企业管理

模具维护与保养计划方案-企业管理一、计划目的确保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用模具。
三、维护与保养责任部门及人员1. 责任部门:生产部、设备维护部。
2. 具体责任人:生产部:各生产线组长及模具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的清洁、检查和简单维护工作。
设备维护部:专业模具维护技术员负责定期的深度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
四、维护与保养频率1. 日常维护(每班进行)2. 每周维护3. 每月维护4. 每季度维护6. 每年维护五、具体维护与保养内容(一)日常维护1. 清洁每次生产结束后,使用干净的抹布擦拭模具表面,去除灰尘、油污和塑料残留物等。
清理模具分型面、滑块、顶针等部位,确保无异物残留。
2. 检查检查模具的冷却水路是否畅通,有无漏水现象。
检查模具的加热系统(如有)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模具的顶出系统是否灵活,顶针、司筒等有无变形或磨损。
检查模具的导向机构(导柱、导套)是否润滑良好,有无磨损。
3. 简单维护对模具的活动部件(如滑块、斜顶等)进行润滑,使用适量的专用润滑剂。
对发现的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如紧固松动的螺丝等。
1. 深度清洁将模具拆卸至可清洁的程度,对模具内部的死角、缝隙等进行彻底清洁。
使用专用的模具清洗剂清洗模具,去除顽固污渍。
2. 检查模具部件磨损情况检查模具的成型零件(型芯、型腔等)有无磨损、划伤。
检查模具的镶件、滑块等部件的固定情况,有无松动。
3. 调整与维护根据检查结果,对磨损的部件进行适当调整或更换。
检查模具的开合模行程是否准确,如有偏差进行调整。
(三)每月维护1. 润滑系统检查与维护检查模具的润滑系统,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清理润滑管路,确保润滑油能够顺畅到达需要润滑的部位。
2.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模具的电气连接是否良好,有无松动或损坏。
检查模具的加热元件、传感器等电气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3. 模具精度检查使用量具检查模具的关键尺寸,确保模具精度符合要求。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模具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模具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维修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规范模具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模具维修保养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涉及到维修保养工作的相关部门。
三、制度内容1.模具维修保养管理组织机构(1)设立模具维修保养管理组织,组长由负责模具维修保养的主管负责,成员包括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2)明确组织机构职责,组织机构应制定工作流程和相关程序文件,确保模具维修保养工作有序进行。
2.模具维修保养工作流程(1)模具维修保养需进行定期检查和日常保养,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包括检查项目、检查频率以及保养方式等。
(2)对于故障模具,制定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排查、维修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安排等。
3.模具维修保养人员培训(1)对于模具维修保养人员,应进行培训,包括模具相关知识、维修技术、操作规程等内容。
(2)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评估制度,确保持续提升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
4.模具维修保养记录(1)建立模具维修保养记录,包括模具维修保养工作记录、维修记录、故障记录等。
(2)要求保养人员在每次保养或维修后填写相应的记录,并及时上报至相关人员。
5.模具维修保养设备和工具(1)为模具维修保养设置专门的设备和工具,包括维修工具、安全设备等。
(2)严格管理维修保养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6.模具维修保养安全管理(1)制定模具维修保养操作规程,明确安全操作要求,并进行安全培训。
(2)对于维修保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应急预案的备案。
7.模具维修保养费用控制(1)建立模具维修保养费用控制机制,包括预算、核算、审批等。
(2)定期对模具维修保养费用进行分析和评估,优化费用分配和使用。
8.模具维修保养质量评估(1)建立模具维修保养质量评估机制,包括对模具维修保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维护保养规定
一使模具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
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压板螺丝是否拧紧,水路油路是否畅通。
三、模具上的滑动部件,如导柱、顶针、推杆、型芯等,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加注润滑油脂,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四、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分型面和排气槽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五、型腔表面要定期进行清理,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六、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应作防锈处理,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
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
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
七、临时停机后开机,打开模具后应检查滑块限位是否移动,未发现异常才能合模。
八、在生产中听到模具发出异声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
查。
模具维修人员对车间内正常运行的模具要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
九、当模具完成制品生产数量,要下机更换其它模具时,停机之前须先关闭冷却水路,吹净模具内的水路的余水, 抽芯用的液压缸中的油尽可能排空,油嘴密封,以免在储运过程中液压油外泄或污染周围的环境。
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后均匀喷上防锈剂,如实填写相关记录,将模具其附件送交模具保养员,并附最后一模生产合格的制品作为样件一起送交检验员。
十、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由模具保养员进行清理维护。
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十一、
模具维护保养记录表
模具名称:模具编号: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