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经营国际化的理论1
企业国际化一个理论与概念框架的文献综述

摘要
本次演示从博弈论的视角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进行探讨,旨在分析企业 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次演示 首先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然后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最后指 出了本次演示的研究目的。
引言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多个决策主体之间行为相互作用的理论,适用于解释和分 析各种竞争与合作现象。近年来,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领域的应用日益受 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提 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一、银行监管的定义和目的
银行监管是指政府或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以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 安全和公正。银行监管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利 益,以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银行监管机构需要制定和实施 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和法规,对银行业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二、银行监管的历程和监管技术 的演变
一些学者还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探讨了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应用。 例如,孙八(2020)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劳动法规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他指出,劳动法规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还会影响员工的努力程度和企业 的绩效。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孙八进一步研究了在特定劳动法规下,企业和员工 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相应的博弈均衡结果。
文献综述
1、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中的应用及其实证结果
一些研究表明,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张三 (2018)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投资决策行为,研究发现企业 对于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绩效。李 四(2019)则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 正相关关系。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 国际企业管理原理与实务PPT课件

简陋的隧道
海地政府为了开采铜矿,招标挖掘一条勘探用的 隧道。
参加投标的美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自动化设 备,并擅长于宽幅度掘进作业。
海地政府考虑,如果矿藏储量不丰,就不值得开 采,故只愿花最少量的费用,挖一条简陋的隧道
秘鲁的一家矿山设备企业,在委内瑞拉和厄瓜多 尔从事小型矿山的开发,结果秘鲁公司在竞争中 获胜。
该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界定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 个阶段,三阶段实际上是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式论, 即在母国生产并出口——转移到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 国减少生产和出口——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生 产,母国停止生产,改为从海外进口。
(电脑) IBM-联想
3、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管理专长等) 市场是不完全的,由于存在这种市场缺陷,企业之间通过市场发 生的买卖关系就可能出现时滞和交易费用,不能保证企业获利。
陈天桥持有公司60%股份,登上中国 首富榜。
盛大发展
2001年9月 盛大正式进军在线游戏运营市场, 开启大型网络游戏《传奇》公开测试序幕;同 年11月,《传奇》正式上市,并迅速登上各软 件销售排行榜首。
2002年10月 盛大运营的《传奇》最高同时在 线人数突破60万人。
2003年3月 盛大与软银亚洲签订战略融资 4000万美元协议
具体来说,生产要素主要包括: 1.劳动力素质、技能、成本 2.自然资源的丰裕、质量、可得性及成本 3.可用于支持产业的资本数量与成本 4.国家知识来源与存量,如科学、技术、市场知识等 5.基础设施如通讯、交通、医疗等的数量、质量及成本
(2)需求条件
需求因素主要包括: 1.由各种细分市场反映的国内市场需求结构,购买者的复杂
2004年5月 盛大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 功上市
企业国际化经营制度管理

企业国际化经营制度管理CATALOGUE 目录•企业国际化经营概述•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与策略•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制度•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与挑战•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分析CHAPTER企业国际化经营概述定义特点定义与特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全球市场机会国际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和吸收全球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资源,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与升级品牌推广与认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历史与发展历史企业国际化经营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和开展经营活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发展目前,企业国际化经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许多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绿地投资、合作等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涉及的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金融等。
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在加速走向国际化,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
CHAPTER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与策略出口模式030201许可协议特许经营技术转让管理合同契约模式投资模式国际战略联盟借助合作伙伴的销售网络和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通过技术合作和交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抗风险能力。
CHAPTER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制度国际贸易法规了解国际贸易环境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遵守国际贸易规则03合理利用金融资源财务管理制度01建立健全的财务体系02加强资金风险管理培训与发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与发展体系,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求。
人才国际化企业应积极吸引国际化人才,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国际化经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市场调研企业应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中国学者鲁桐在 《 中 国企业跨 国经营 战略》 中
总 结 了 中 国制 造 型 企 业 的 内 向 型 国 际 化 和外 向 型
【 作 者 简介 】王娇 , 中车工 业研 究院 有 限公 司 经济研 究部 , 研 究方 向: 企 业管理 ; 田钢 , 中车 工 业研 究院有 限公 司经 济研 究部 , 研 究方 向:
企 业管 理 。
国 际化 发 展 在 方 式 和 功 能 方 面 的 差 异 ( 见表 2 ) 。
表1 外 向和 内 向国际 化 的形式
技 术 、管 理 等 方 面 的基 础 之 上 。而 获 得 这 些 能 力 ,
必 须 经 过 不 断 积 累 和 积 极 引进 学 习 的过 程 ; 企 业 进 必须 在“ 引进来 ” 的基 础 之 上 , 才能 实现“ 走 出去 ” 。
二、 国 际 化 理 论
( 一) 企 业 国 际化 定 义 企 业 国际化 (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 的 概
念 至 今 未 形 成 一 个 统 一 的认 识 , 不 同 的 研 究 者 对 企
际 化 动 因理 论 、 发 展 中 国家 企 业 国际 化 动 因 理 论 和
【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2 — 2 7
作 企业 、 设 立海外 子公 司和分公 司等 1 。内 向国际 化 的形 式主要 有进 口、购买专 利技术 、三来一 补
( 加工 ) 、 建 立 国内合 资 / 合作 企业 、 成 为 外 国企 业 的 子公 司 或 分 公 司等 【 3 J 。外 向 国际 化 和 内 向 国 际 化 是 相互联 系 、 相互 促进 的 , 内 向 国 际 化 往 往 是 外 向 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 , 而 外 向 国际 化 是 内 向 国 际化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和 结 果 ( 见表 1 ) 。
企业国际化理论解读

企业国际化理论一、企业国际化的模式进出口贸易OEM贴牌生产、许可证授权、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化技术、非技术合作(非股权)国际联盟合资(股权)绿地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并购二、国际化理论的框架(主要分析哪些问题,可用于文献综述的框架)Dragon multinationals, John A. Mathews•国际化的概念:什么是国际化(应该考虑dominant和latecomer)•国际化的动机:利用优势与寻求优势•国际化的过程:如何国际化的(三类不同的跨国公司—dominant MNEs from USA, Japan and Euro; dominant MNEs from Scandinavian; latecomers)•国际化能提供哪些好处,国际化优势的来源:OLI VS LLL三、传统的国际化理论(established MNEs)1、Trade Theory1.1 Heckscher-Ohlin:国家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进行贸易。
仅仅涉及到贸易理论,是国际化的最初形式,没有涉及到MNE。
1.2 将MNE看成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是资本由低收益率国家流向高收益率国家的结果。
1.3 MNE产生于的原因在于技术差距。
2、Industrial Theory2.1 Hymer(1976):MNE具有很多优势,形成了垄断势力,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垄断势力。
2.2 Knickerbocker(1973):bandwagon effect(寡占反应理论),MNE是成群的。
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跨国公司进行的大笔海外投资都发生在同一时刻。
2.3 Graham(1978):tit-for-tat hypothsis,MNE是对其他企业侵入本国市场的反击。
不能解释为什么回去投资设厂而不是通过授权?3、Product Cycle Theory:Vernon从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来看企业的国际化过程。
《国际企业管理》课件

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
全球一体化
了解如何构建全球化的企业 模式,跨越国界并在国际市 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跨国经营
超国界运营
研究如何管理跨国企业,合 理安排资源和协调全球运营。
掌握超国界运营的策略,实 现多国间的协同合作与共同 发展。
国际化战略的制定
1 市场分析
2 竞争优势
3 风险管理
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 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 营销战略。
《国际企业管理》PPT课 件
让我们一起探索《国际企业管理》课程,了解企业管理的基础原理以及国际 化趋势和影响。
企业管理的基础原理
规划与组织
学习如何制定有效的企业规划,并构建高效的组织结构。
领导力与沟通
了解领导力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决策与问题解决
学习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并有效解决问题。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 促进合作与理解 推动创新与共享
拓展市场与机会
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性 消除沟通误解,建立有效的商业关系。 吸收不同文化背景的观点和知识,促进企 业的创新发展。 通过跨文化交流,开拓新的市场和商机。
国际化人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招聘和选拔的最佳实践。
探索企业的竞争优势, 并寻找在国际市场上 具备竞争力的策略。
学习如何评估和管理 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 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 略。
企业的文化适应与管理
文化理解
学习如何理解并尊重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文化适应
掌握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 方法,以便在全球经营中 取得成功。
文化管理
了解如何在跨国企业中构 建积极的企业文化,并在 全球范围内传播。
2
培训与发展
国际化

一、国际化的一般理论(一)国际化及其度量,特征1.国际化的概念。
国际化可以从企业(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rm)和产业(Internationalization OfIndustries)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企业角度看,国际化一般指企业以世界市场为导向,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寻求在全球市场(而不仅仅在母国市场)的生存和发展。
产业(市场)的国际化主要是指产业构成的各要素(生产体系、市场结构等)突破一国界限2.国际化程度的度量。
常用的度量指标包括以下几个:(1)跨国经营指数(Index of Transnationality,简称IT)。
(2)外向程度比例(Outward Significance Ratio,简称OSR)。
(3)研究开发费用的国际化指数(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atio,简称R&DR)。
(4)海外销售比重(Foreign Sales Ratio,简称FSR)。
3. 企业国际化的特征(与国内经营相比)1:跨国界经营2:多元化经营3:资源共享4: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二)国际化理论的演进和过程1.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Model)。
出自《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分为三阶段:新产品创始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产品阶段2.国际化演进过程模型(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Model)。
这一模型的理论基础源于西蒙的“有限理性”说以及厂商组织行为理论(Cyert and March,1963)。
国际化的演进阶段取决于:企业逐渐获取、整合和运用国外市场知识的能力积累以及企业对国外市场承诺的持续增大”(Johanson and Vahlne,1977)。
3.结构跟随战略模型(Structure Follows Strategy Model)。
第十二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企业管理》PPT课件

的国家或地区生产,然后运往目标国家或地区,这就限制了劳动力
的出口:(一)非直接出口进入方式、(二)直接代理商或经销商、
(三)建立国外销售分店(或子公司)
二、合同进入方式
B
合同进入方式是一个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与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法
人之间在转让技术、工艺等方面订立长期的、自始至终的、非
投资性的合作合同:(一)许可证贸易、(二)特许经营、
生产和销售。 竞争。
界范围内以 这个特定的 部分进行竞 争。
特点,将 其经营活 动集中于 特定的国
策可以排 除许多国 际竞争者
家市场。 国家市场。
CHAPTER
FOUR
第四节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所谓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指企业使其产品、技术、工艺、 管理及其他资源进入国外(国家或地区)市场的一种规范化的 部署方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进入国外市场仅有两条道 路:第一,在目标国家或地区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生产产品并向 目标国家或地区出口。第二,向目标国家或地区输送技术、资 金、工艺,直接或者采用联合方式运用当地的资源(特别是劳 动力资源)生产产品并在当地销售。
CHAPTER
12
第十二章 企业国际
化经营
CHAPTER
ONE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 及特点
一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
一般来说,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有两个目的:一是获利;二是 求稳定。就获利来说,国际化经营可使企业获得满足国外市场 对本企业产品或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机会,扩大本企业产品 的销售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此外,对企业产品或服务 的新需求可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起到稳定的作用,而不至于受国 内市场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具体原因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在其效率 最高、或者说所消耗劳动时间最少的产品
方面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和出口。
• 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中都具有很高 的效率,但是它必然在其中的某一种产品生产中效率更高。因此,这个国家应该 在效率相对较高的产品方面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并通过交换获得另外一种商 品。“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 第二大支柱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及其在世界各国的分支机构把各种国际商务活动 的分工、协调从组织管理上联系起来。
• 第三大支柱则是由于国际商务活动、跨国公司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种种双边及多边公 约、协议和地区性、国际性政治、经济组织,其总和即构成国际商务体制,它们反 过来又促进国际商务活动和跨国公司的健康发展。(参见表1-1)
•结论:无论是否情愿,你注定要成为全球市场的一个成员,这是任何人 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闭关自守的经济在当今的世界已无法生存。 我们无法逆转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需要做的是: 如何借助经 济全球化的好处,提升本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规避风险, 降低其负面效应。
第2章 国际经营基本理论
2、1 国际贸易理论——国家间为什麽会发生贸易? • 重商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积累财富。获取财富的
1、5、2 外向型经营国际化的三部曲
走出国门
•了解国际商务环境 •打入海外市场 •从实践中学习 经营国际化运作
•学形习成阶系段统分析国际 化商务信息的能力
落地生根
全球优化
• 增加市场份额,
谋求发展壮大
• 多国市场同一谋划
• 从目标国局部市场
• 追求全球战略优势
渗透其全面市场
• 局部海外市场服从
发展阶•段企业组织结构整体适优应化阶段 全球整体优化
• 正面效应:•在过去20年中,世界贸易总额:从2000增至63000亿美元 国际直接投资:从2110增至32000亿美元 •将国家、机构、企业和个人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将贸易、 金融、技术和居民生活水平融为一体。改变人们的观念和 世界格局。 •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充分开拓,资金、技术高效率使用。
1500——1840年 马车与航船平均每小时10英里
主线加以提炼、分析、总结,建立一门综合性、跨专业的边缘学科。
• 教学内容:
1、国际商务理论
2、国际商务环境
3、国际商务战略
4、国际商务经营
第1章 国际经营导论 第2章 国际经营基本理论 第3章 东道国经营环境 第4章 国际金融环境 第5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6章 国际经营战略管理 第7章 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进入方式 第8章 国际经营的组织设计与控制 第9章 国际经营的财务管理 第10章 国际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11章 跨国公司在中国 第12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课程简介
• 课程性质: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主要
研究的是国与
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作为一类经济活动由来已久,但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个新兴的
领域。商品的进出口、技术的转让和引进、海外的直接投资等经济活动,涉及国际
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企业管理等学科的整合,并以企业国际经营这一
1850——1930年 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 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
螺旋桨飞机每小时300—400英里
图1—4 缩小了的世界
大型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
•负面效应: •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分工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 •经济强权使落后国家成为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 环境殖民、品牌殖民、市场殖民、观念殖民…… •跨国公司投资目标要服从其全球战略目标,追求利益最大 化,提高竞争力,而不是发展东道国经济。
海外市场发展
图1—2 外向型经营国际化三部曲
1、5、3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五大课题 国际经营环境
图1—3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五大课题
1、6 经济全球化的辨证分析 • 全球化是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原因:贸易与投资障碍的减少 科技发展的“创新”特征(参见下页图1—4) 生产力发展的“效率”原则 市场经济发展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性
• 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知识 • 经营意识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1、4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营 • 经济全球化特征 • 经济全球化的三大支柱(纽带)
国际商务活动
甲国
跨国公司
图 1—1 经济全球化三大支柱
国际[区域]组织、公约
科技进步[信息、交通]
乙国
• 第一大支柱是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劳务的进出口,资金外汇的流动和跨国直 接投资),它把世界各国的市场联系起来。
第1章 国际经营导论
1、1 国际经营的动因、演变与发展 • 定义:国际经营(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指越过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工商活动。 它包括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观念、商品、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国际转移。 • 动因:国际分工、打破民族经济封闭、获取利润。 • 演变与发展:简介(经济全球化与信息革命) 1、2 国际经营的特殊性 • 东道国特殊环境与一般国际经营环境 • 国际经营与国内经营的区别与联系 1、3 现代企业与国际经营 • 现代企业功能的组成部分
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理论的定量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2—1 中美两国生产大米和布匹的生产成本
分工前
大米
布
分工后
大米
布
中国
100人 200人 300人
0
表美2—国2 中美两12国5人生产纺1织0品0人与自行车0的生产成2本25人
分工前
相对成本
分工后
纺织品 自行车 纺织品 自行车 纺织品 自行车
中[案国例分析1]00迈人克尔·乔12丹0人应该1自00己/12修0草坪1?20/100 220人
表1—1 主要国际协议、条约和组织
1、5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5、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两条道路(引进来?走出去?)
表1—2 外向型和内向型经营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 从总体上来说,技术、管理比较先进的西方企业遇到的主要是外向型国际化的种种 问题,也是国际经营研究的重点;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里,主要进行 的是内向型的经营国际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国国 际经营总体思路:引进来——走出去——全球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