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高塔腿及中心位移转角塔基础分坑测量PPT课件
杆塔基础分坑

A
L1
2 2
(
y2
a)
0.707(
y2
a)
(大坑口近点) 2
L0 2 y2 0.707x
2
C
L1
2
( y2 a) 0.707( y2 a)
D
(大坑口中心)
B
L2
2 2
பைடு நூலகம்
(
y2
a)
0.707(
y2
a)
根开不等、坑口宽度也不等的分坑
(大坑口远点)
⑶ 分坑步骤 将仪器安置在塔位中心桩O点上,望远镜瞄准线路方向后,分别 用正、倒镜,在视线方向上钉立分坑辅助桩A、B;然后将望远镜水平 旋转90°,再分别用正、倒镜又钉立横担分坑辅助桩C、D。
然后按正方形分坑的方法,分别分出四个基础的坑位置及坑口 尺寸。
由于该基础的四个基础坑口尺寸、半根开不相同,分坑时必须 清楚各个坑的半根开距离和坑口尺寸,且不可分错。
分坑时可按计算尺寸和分坑草图,一步一步的分坑。
3、矩形铁塔基础的分坑 (方法一)
⑴ 采集数据 即由施工图纸查看,收集相
关数据。 ⑵ 分坑尺寸计算(平地情况)
对于中心桩无位移的转角塔基础,由于其也是正方形,所以计 算与正方形直线塔计算相同,只是坑口尺寸有大小的区分,计算时应 注意内角一般为小坑口,外角为大坑口。
杆塔基础分坑
卫志强 王尚宁 王迎才 王俊斌
一、铁塔基础的分坑
1、 直线正方形铁塔基础
的分坑 ⑴ 采集数据
2 L1 2 (x a) 0.707(x a)
即由施工图纸查看,收集
相关数据。
⑵ 分坑尺寸计算
直线正方形铁塔基础的分坑
2
l2 2 (x a) 0.707(x a)
带位移铁塔基础分坑

第三步是位移后按正方形铁塔基础分坑的计算
由于转角塔的内、外角塔腿的坑深和 大小不一样,所以分坑时的坑口尺寸是不
a1
L2a1
一样的,此点应特别注意。
其坑口尺寸计算时其 为 a1和a2 。 值是两个,即
L1a1
a
L1a2
L2 a 2
分坑计算方法与公式如下:
2 L1 ( x a) 0.707( x a) 2 2 L2 ( x a) 0.707( x a) 2
a2
2)按正方形铁塔基础分坑方法定出坑口位置。
3)分坑步骤
将仪器安放在桩位O点处对中调平,按无转角的方法
钉出横担方向,并在横担方向钉出位移的O′点。 将仪器移至位移后的 O′点安放,对中调平后,按正 方形分坑的步骤进行即可。
为使转角杆塔的中相导线仍在线路中心线上,以免其邻近的直线
杆塔承受额外的角度荷载,一般采取将转角杆塔中心桩位移的措施。 2、转角杆塔的位移计算 ⑴ 中相导线位于两边导线的中点时,单回路转角杆塔的位移计算
对于这些杆塔,不论其横担是否对称,位移后原则上要使相邻直
线杆塔的中相导线绝缘子串不偏斜。此时可按中相导线延长线交于线
有位移的转角塔基础分坑
对于中心桩有位移的转角塔基础,即线路转角桩与塔
位中心桩有一段位移距离S,如图所示。
首先是结合施工图纸和转角度对转角
的内角、线路中心桩位移、以及位移后的 分坑尺寸进行计算。
第一步是确定转角的内角分角线,即
杆塔横担方向CD。 内角分角线等于
180 。 2
C
C
D
第二步是杆塔中心桩位移的计算 1、位移目的
⑵ 中相导线偏离两边导线的中点位置时,转角杆塔的位移计算
考核评分标准(无位移转角塔分坑测量)

数据错误每处扣2分,转角示意不清楚扣2分,基础位置错误扣2分,基础尺寸不明确扣1分,辅助桩桩号不明确每处扣1分。
1.2
工器具准备
测量工器具检查:经纬仪、皮尺、木桩、榔头、铁钉
2
漏、错一项扣1分
1.3
将三脚架高度调节好后架于测站点上
高度便于操作(一般为齐胸)
3
过高或过低扣2分
1.4
仪器出箱
出箱时应一手握扶照准部,一手握住三脚机架。仪器出箱后应检查表面各制动锣栓是否宽松;
3.5
倒镜测线路大号侧花杆立点C
松开水平度盘,逆时针方向转动瞄准大号侧花杆立点,读出水平角读数
2
水平度盘按钮未松开前企图转动水平度盘扣2分,未按逆时针转动水平度盘扣2分,未瞄准花杆立点扣1~2分,水平度盘未固定时进行读数扣2分,读数不满足要求扣1~2分
3.6
计算后半测回水平角
计算后半测回水平角 = — ,如果 > ,表明指示在读数时超过一次0°(360°),所以应把 的读数先加360°,然后再减去 ,即 = +360°—
送电线路基础分坑测量考核评分表
考核时限
25分钟
场地
题分
100
试题正文
1,根椐抽签得到的试题要求计算分坑需要的数据。2,根据线路实际情况测量出转角塔转角度数。
3,使用经纬仪进行转角塔基础分坑。
其他需要
说明的问
题和要求
1、测量工作及分坑数据计算有测量人员单独完成
2、皮尺丈量、钉桩可有配合人员听从测量人员指挥而完成
3
现场漏有工器具遗漏每项扣1分,未报告扣2分。
8
操作时间
限在25min内完成
每超1分钟扣1分,超10分钟停止工作
杆塔基础分坑

计算公式:
A
2 l1 2 ( y1 b) 0.707( y1 b)
(小坑口近点)
2 l0 2 y1 0.707x
C
2 l1 2 ( y1 b) 0.707( y1 b)
D(小坑Biblioteka 中心)Bl2 2 2
(
y1
b)
0.707(
y1
b)
根开不等、坑口宽度也不等的分坑
(小坑口远点)
计算公式
是正面大于侧面,即 x > y 。
通过基坑对角线与轴的交
点来计算坑口尺寸和测定坑位,
如左图。
x
设
令 R E1E2 (x y)
则
R OE1 OE2 2
x yR 22
这时可按正方形的分坑分别在E1点对Ⅰ、Ⅳ腿分坑,在E2点对Ⅱ、Ⅲ腿 分坑, 计算也以E1、E2两点为中心,以x为腿间距进行计算L0、L1、L2的尺 寸。
y-顺线路方向根开,mm;
l0 -辅桩C至Ⅱ腿中心间的水平距离,mm;
l1 -辅桩C至Ⅱ腿坑对角线点1的水平距离,mm;
l2 -辅桩C至Ⅱ腿坑对角线点3的水平距离,mm; 1)计算分坑尺寸的同时应将所分杆坑的示意图画出来,示意图
画的尽量标准、清楚,便宜分坑操作时参考。 2)计算的各项尺寸必须祥细清楚,便宜分坑操作时查看和核对,
L0=0.707x L1=0.707(x-a) L2=0.707(x+a)
4、转角铁塔的基础分坑
⑴ 对于中心桩无位移的转角塔基础,线路转角桩就 是塔位中心桩,如图所示。
其分坑方法是以塔位 中心桩为基准,采用半对 角分坑法进行分坑。
1)采集数据 即由施工图纸查看, 收集相关计算数据。 2)分坑尺寸的计算
不等高塔腿及中心位移转角塔基础分坑测量课件

盘顺时针转 (180-θ)/2,并在方向上定出
与 C、 D腿 的 正 面 半 根 开 距 离 相 等 的 辅 助桩位点, 即OC1=C腿的正面半根开、 OD1=D腿的正面半根开、反方向定出 OA1、OB1,度盘顺时针转90度,定出 与侧面半根开距离相等的OD2、OA2, 同样倒镜定出OC2、OB2 。在C1、C2、 D1、D2、A1、A2、B1、B2上设仪器, 以中心桩方向为零,根据转向角度关系 定出C3、C4、D3、D4、A3、A4、B3、 B4等辅助桩。然后根据各腿辅助桩位 定出各塔腿中心点及基础尺寸位置。
输电线路知识
分坑测量、跨越测量、交叉角测量、 弧垂测量及计算
最新课件
分坑测量
定义:根据定位的中心桩位,根据基础类型依照设计图纸规定 的尺寸进行坑口放样工作,称为分坑测量。也就是根据设计 要求确定各塔杆腿基础砼中心及设计基准面高 (包括基础尺 寸) 。
分为: 1)带拉线直线单杆的分坑
2)直线双杆分坑 3)带拉线双杆(转角双杆)的分坑 4)方形塔基础分坑 5)矩形塔基础分坑: 6)不等高塔腿基础分坑: 7)中心点位移的转角塔分坑: 主要就6、7进行说明一下! 最新课
20
▪ h1=v1-i,h2=v2-i,h1-2=v1-v2
10/6/2023
最新课件
10
角度法分坑
角度分坑法可适用于任何基础,但测量 水平距离时必须方便,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在中心桩O上架仪器,确定分坑十字 基准线后依次旋转45°角度,分别按各腿 的半对角线根开钉出洞中心桩A、B、C 和D,以及方向桩a、b、c和d。 角度法分坑要求能通视,测量距离现场条 件在初次分坑时难以满足。
5
桩位复测
▪ 根据线路复测时所钉立的顺线路方向横线 路方向辅桩,检查塔位桩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有偏差应重新钉立塔位桩。 (直线塔及 转角塔横线路方向桩确定)
带位移转角铁塔基础分坑测量的操作

4
不正确扣1~4分
4.7
镜筒倒转180o定出第二个基础坑方向桩,在此方向,按基础图纸尺寸钉出A、B两点:A、B两点为单个基础坑的对角点
操作正确,A、B两基础坑的对角点准确
4
不正确扣1~4分
4.8
安前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第二个基础坑
画出的基础坑正确
4
不正确扣1~4分
4.9
将镜筒旋转90o,钉出第三个基础坑方向,并在地面上画出第三个基础坑
4.4
从镜筒内观测并指挥钉桩、钉出第一个基础坑方向桩
方向准确
4
不正确扣1~4分
4.5
按基础图纸尺寸,仪器控制方向,钢卷尺控制距离定出A、B两点:A
B两点为单个基础坑的对角点
操作正确,A、B两基础坑的对角点准确
4
不正确扣1~4分
4.6
皮尺取2d长度,两端定在A、B两点,拉紧中点得出M。翻至对面得N,沿AMBN在地面上画印(d为基坑边长)
旋动照准部微动手轮控制角度,方向准确
4
不正确扣1~3分
2.2
指挥在地上定出横担方向桩
横担方向桩桩距不能太远,考虑好位移
4
不正确扣1~3分
3
位移
3.1
计算位移
正确
5
不正确不给分
3.2
在中心桩与横担方向桩拉紧细铁丝
操作正确
4
不正确扣1~3分
3.3
用钢卷尺在铁丝上从中心桩向线路内角方向量出计算出的位移值,在这点上打桩并钉钉
读出线路转角的度数
4
相差超过1′30″不给分
1.9
计算转角角度,核对图纸,检查线路转角桩是否正确(判定标准现场考向)
输电线路工程铁塔基础施工山区全方位高低腿分坑及找正方法

山区矩形(正方形)插入式高低腿基础找正问题由于我们的施工队员在山区进行矩形(正方形)插入式高低腿基础施工的经验比较少,为了保证插入式基础的几何尺寸符合优良标准。
我们和施工队的技术人员在项目部研究方法,确定出了主角钢顶端斜距+坡比的施工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把仪器安放在基础中心桩位置调好后,把各基坑的坑地进行操平。
2.根据主角钢顶端正侧面根开,算出该腿主角钢顶点与线路方向的夹角。
把仪器转到此方向。
3.根据主角钢顶端半对角线,计算出角钢顶端与仪器中心的距离。
(22HS= ),用钢尺调整此距离,用支撑架S角钢顶与仪中心角钢顶端半对角仪器高正侧方向上固定主角钢。
(见下图)矩形与正方形全方位高低腿基础找正示意图4.然后用锤球检查调整主角钢正侧面坡比。
5.当满足顶端斜距与正侧面坡比后,再检查一次高差。
6.重复上面的3.4.5步骤,大约三次就把主角钢找好了。
7.最后根据主角钢顶端半对角线对正侧两面的角度差来控制角钢的偏扭。
当第一基矩形(正方形)插入式高低腿基础找好后,我们向其他施工班组推广了此方法。
2.2降基面、分坑测设2.2.1在上述线路复测没有问题后方可进行降基面和分坑测设。
2.2.2对于转角塔和需降基面的塔位中心桩,应在施工测量时在可靠位置上钉立辅助桩并做好记录,画好辅助桩简图,标出桩的相对位置和精确距离,以确保中心桩准确恢复。
2.2.3施工基面的测量方法,是用经纬仪测高程方法,根据设计给定的降基面数值及附近地势,给出降基面的范围桩。
另外,横线路必须钉立辅助桩,移出塔位中心桩(或标记),记录与中心桩的相对标高,以便检查衡量降基面的情况及降基面后恢复塔位中心桩。
◆用以上方法补钉的辅助桩必须牢固可靠,能保存到工程结束。
桩顶面用小钉标出精确位置和方向,将来以桩面上的小钉为准。
基础分坑所钉的位移桩和辅助桩2.2.4本工程的基面开方并非是指降低塔位中心桩所引起的,而是指由于清理每条腿基础施工作业面而发生的方量,本工程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基面开方,以保护山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每条腿基础施工作业面下左图所示,岩石基础内边坡a值一般为1.0m,清理施工作业面时不能随意加大。
线路施工复测和分坑测量

180°1‘的偏差是允许的。ຫໍສະໝຸດ 180° 1′Z1
Z3
2号 Z2
测回法
a
5
两法在操作上有区别
重转法 正镜后视Z1——倒转望远镜——前视Z3
水平旋转 倒镜视Z1——倒转望远镜——前视Z3
测回法 盘左Z1——水平旋转 盘左Z3
倒转望远镜盘右Z3 ——水平旋转盘右Z1
a
6
转角杆塔桩位的复测
偏差量不应大于1′30″
Z6
左转
Z5
J2
180
180
右转角
右转
a
7
复测值允许偏差1’30“ 注意测回法允许偏差:两个半测回不超过1’ 左转角,右转角
a
8
档距和标高的复测
送电线路杆塔的高度是依据地形、交跨物的标高和导线的最大弧垂以及杆塔 的使用条件来确定的。
主要考虑安全电气距离够不够。
a
9
测2,3间档距及Z2点标高 仪器放在Z1,也可以在c 前视Z2或后视 C点放视距尺,用正倒镜测竖直角和视距距离 计算h1,D1
a
2
直线杆桩位的复测 转角杆桩位的复测 档距和标高的复测
补桩测量 钉辅助桩
a
3
直线杆塔桩位的复测
仪器放在Z2,正镜后视z1,然后倒 转望远镜前视A点。 再水平方向旋转望远镜,即倒镜视 z1,再倒转望远镜视B点。 取A,B中点比较偏移量
A
Z1
Z2
C
3号
D
z3
B
重转法
a
4
测回法测z1和z3之间的角度。
a
13
线路复测注意事项
a
14
第二节 杆塔基础坑的测量
分坑测量包括分坑数据计算和坑位测量 杆塔类型和基础类型相互配合 杆塔类型明细表和基础根开 考虑操作裕度和安全坡度(和土质相关) 坑口尺寸根据底面情况,坑深,坑底操作裕度及安全坡度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坑测量、跨越测量、交叉角测量、 弧垂测量及计算
分坑测量
定义:根据定位的中心桩位,根据基础类型依照设计图纸规定 的尺寸进行坑口放样工作,称为分坑测量。也就是根据设计 要求确定各塔杆腿基础砼中心及设计基准面高(包括基础尺 寸)。 分为: 1)带拉线直线单杆的分坑 2)直线双杆分坑 3)带拉线双杆(转角双杆)的分坑 4)方形塔基础分坑 5)矩形塔基础分坑: 6)不等高塔腿基础分坑: 7)中心点位移的转角塔分坑: 主要就6、7进行说明一下!
▪ 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各塔 腿施工基面与塔位中心桩 地面的相对高差、各塔腿 的半根开值,计算出各塔 腿基础45°分角线与通过 中心桩的横线路方向线的 交点与塔位中心桩的距离 (即右图中OE、OF、OM、 ON)。
12.04.2020
.
▪ 1.将经纬仪置于塔位中心桩,对准横线路方向,定 出各塔腿基础45°分角线与横线路交点即45°分 角桩(即E、F、M、N四点)。
12.04.2020
.
▪ 使用斜距法进行分坑时,会产生一定的操作误差。 为了提高精度必须注意:(1).钢尺必须丈量两次, 两次测量值偏差不大于4mm;(2).用经纬仪测量 垂直角时必须用正倒镜进行读数,闭合差不大于 30″;(3).对以上测量数据取中进行运算。
12.04.2020
.
斜距分坑法(方法二)
▪ h1=v1-i,h2=v2-i,h1-2=v1-v2
12分坑法可适用于任何基础,但测量 水平距离时必须方便,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在中心桩O上架仪器,确定分坑十字 基准线后依次旋转45°角度,分别按各 腿的半对角线根开钉出洞中心桩A、B、 C和D,以及方向桩a、b、c和d。 角度法分坑要求能通视,测量距离现场条 件在初次分坑时难以满足。
12.04.2020
.
(1)等长宽横担:
▪ 位移值s1为转角桩O至O1之间的 距离。s1=(b/2+c)tanθ/2
▪ b为横担宽度,c为绝缘子金具挂 线板长度,θ为转角。
▪ 具体操作: ▪ 1.将仪器设于O点上,以前视杆
塔方向为零,顺时针测设(180θ)/2,并正倒镜定辅助桩C1、D1, 在线路转角内角(小于180度) OC1上量取OO1=S1,钉立转角 塔中心O1。 ▪ 2.将仪器设立在O1上,以C1方 向为零,水平转90度,在正倒镜 方向上定A1、B1方向桩。 ▪ 3.其分坑按上述分坑步骤及实际 情况选择。
▪ 根据线路复测时所钉立的顺线路方向横线 路方向辅桩,检查塔位桩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有偏差应重新钉立塔位桩。(直线塔及 转角塔横线路方向桩确定)
12.04.2020
.
初步分坑:
▪ 基础一般为矩形(正方形)基础。 ▪ 目的:按设计要求确定降基的范围及深度。 ▪ 不等高基础的根开一般分四个腿分别给出
正侧面根开,分坑时候进行单腿分坑,按 照具体情况选择以下3种分坑测量方法:
▪ (图右为不等高基础无位移转角塔) ▪ 此种方法较复杂,仪器设站较多,容易
出错,但能解决在中心桩看不到各塔腿 中心的问题。
12.04.2020
.
变通井字法
▪ 在以上所说变通的井字法中,距离为水平距离, 在实际中,由于地形原因,采用的是钢尺量距, 是斜距,
▪ 因此需要计算丈量的斜距。公式中S1为斜距, S为水平距离,h为两点之间的高差,可用经纬 仪求得:
▪ 2.将经纬仪移至45°分角桩,对准横线路方向,转 角45°,定出45°方向桩。
▪ 3.以45°分角桩为起点,在45°分角线方向水平拉 尺,以该腿侧面的半根开值,初步确定该腿中心位 置。
▪ 4.初步确定该腿中心位置后,测量各腿自然地面与 塔位中心桩之间及相邻塔腿自然地面之间的相对高 差。并在其测点位置拉尺测量斜距,所测斜距应符 合设计计算值。测量时,如尺无法拉直,应将中间 突起点开沟,以保证测量精度。
▪ 能解决中心桩设站看不到塔腿中心情况,使用较高。
12.04.2020
.
有位移的转角杆塔分坑:
▪ 引起的原因:
▪ 有位移是由于转角、横担宽度、 不等长横担以及直线杆塔换位等 原因引起的。
▪ 当转角杆塔的转角较大时,导线 的横担较宽或不等长时,使导线 挂线后,会引起线路实际角度的 变化,当直线杆塔换位时,由于 导线的位置变化而引起直线杆塔 及其绝缘子串上的附加水平力, 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必须由塔位 中心向设计确定的位移方向上平 移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杆塔 的位移。
12.04.2020
.
斜距分坑法(方法一)
当采用角度法分坑测量水平距离比较困难时, 可结合采用斜距分坑法。其操作方法与角度 分坑法相似,只是由斜距来控制。该分坑法 可适用于任何基础,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 中心桩O上架仪器,确定分坑十字基准线后 依次旋转45°角度钉出各腿的方向桩;然后 用钢尺测量斜距PQ和用经纬仪测量垂直角θ, 通过计算当PQ*Cosθ等于半对角线根开时钉 出洞中心桩Q。见上图中。
一般方形塔塔腿方向确定:
12.04.2020
.
分坑测量步骤:
有如下六步:
设计图纸计算
桩位复测
12.04.2020
初步分坑
降低基面、平整基础施工面
砼中心找正 检验
.
设计图纸计算:
▪ 1、认真阅读图纸资料 ▪ 2、根据设计图纸及说明计算各腿的半根开、
半对角线根开等。
12.04.2020
.
桩位复测
12.04.2020
.
方法1:变通井字形分坑法
▪ 当铁塔有减腿设计时, 基础各腿的半根 开控制桩不重合,应采用变通井字形分 坑法,分别对各腿单独钉桩控制,操作 方法同普通井字法。
12.04.2020
.
变通井字法:
在中心桩设站,以线路前进方向对零,度 盘顺时针转(180-θ)/2,并在方向上定出 与C、D腿的正面半根开距离相等的辅 助桩位点,即OC1=C腿的正面半根开、 OD1=D腿的正面半根开、反方向定出 OA1、OB1,度盘顺时针转90度,定出 与侧面半根开距离相等的OD2、OA2, 同样倒镜定出OC2、OB2。在C1、C2、 D1、D2、A1、A2、B1、B2上设仪器, 以中心桩方向为零,根据转向角度关系 定出C3、C4、D3、D4、A3、A4、B3、 B4等辅助桩。然后根据各腿辅助桩位 定出各塔腿中心点及基础尺寸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