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冷却液

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 g/kg。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

1.乙二醇在用做冷却液时有一些特性:

(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60%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60%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粘度也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99.9%时,其冰点上升至-13.2℃,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

(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工作,乙二醇会先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即乙二酸(草酸),含有2个羧基。草酸及其副产物会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接着是心脏,而后影响肾脏。如无适当治疗,摄取过量乙二醇会导致死亡。乙二醇乙二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

(3)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0%时,冰点可降低至-48.3℃,超过这个极限时,冰点反而要上升。

(4)乙二醇防冻液在使用中易生成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5)乙二醇有毒,但由于其沸点高,不会产生蒸气被人吸入体内而引起中毒。

(6)乙二醇的吸水性强,储存的容器应密封,以防吸水后溢出。

由于水的沸点比乙二醇低,使用中被蒸发的是水,当缺少冷却液时,只要加入净水就行了。

(7)这种防冻液用后能回收(防止混入石油产品),经过沉淀、过滤,加水调整浓度,补加防腐剂,还可继续使用,一般可用3—5年。但要过滤多遍,以防对机动车造成损伤。

(8)有很多人认为乙二醇的冰点很低,防冻液的冰点是由乙二醇和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的一个中和冰点,其实不然,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才会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但是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比例,冰点反而会上升。

(9)40%的乙二醇和60%的软水混合成的防冻液,防冻温度为-25℃;当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各占50%时,防冻温度为-35℃。

2.如何正确使用防冻液

(1)加注防冻液前一定要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一次认真的清洗。

这是因为防冻液中加有除垢剂和清先剂,使用前如果没有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认真的清洗,而直接加入防冻液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原有的水垢与防冻液接触后脱落,使防冻液变浊、变稠,甚至变色、变味,严重时堵塞水管、水道、或沉淀在水箱下部弯管接头部位。造成散热不良,防冻液不能循环,致使发动机温度过高。为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应在加注防冻液前,应使用10%的烧碱水溶液浸泡水箱一个小时,再将冲洗液排放,然后用软化水反复冲洗2~3次,以清除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原积存的水垢,冲洗完后才能加注防冻液。

(2)加注防冻液前要检查发动机冷却系统有无渗漏现象,当发现有渗漏现象时应及时排除后才能使用防冻液。

(3)禁止直接加注防冻液母液。

有些驾驶人员及修理人员以为防冻液越纯越好,乙二醇浓度越大越好,而直接加注防冻液母液,这样做不但不能满足防冻液对冰点的要求,反而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如防冻液变质,浓度大,密度大,低温粘度增大以及发动机温度高等现象。所以在使用防冻液母液时定要按要求进行调制,禁止直接使用。

(4)不要把正常现象看作异常。

防冻液沸点高,热容量大,蒸发损失小,冷却效率高。水的沸点在760mmHg环境条件下为100℃,乙二醇型防冻液沸点可过到110℃以上,所以加注防冻液的车辆比用软化水冷却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要高明出10℃左右,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应该看到使用防冻液后,温度虽然高,却不易“开锅”这一事实,所以不应把正常现象看作异常。

(5)防冻液使用中要实行定期检查。

防冻液的有效期一般4年,因此使用中有连续性。为了减少浪费,防冻液加注后不要随意更换。但是,应对使用中的防冻液实行定期定项检查。每年可结合换季保养对防冻液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冰点检查、比重检查,同时还应对使用中的防冻液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比重增大、防冻液变调、冰点上升,以及防冻液变蚀、变质、变味,发泡等应及时更换。

3.乙二醇冷却液的正确使用

冬季为了省去每日加水放水的麻烦,现在很多车辆使用了加有乙二醇防冻剂的冷却液。有些驾驶员由于不懂防冻剂方面的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少事故。使用乙二醇型冷却液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加注乙二醇型冷却液时,不要把冷却液洒落在涂漆的车身上,以防腐蚀车身。

(2)乙二醇有毒,加注时不要用嘴吸,也不要洒在皮肤上。如不慎洒上,应速用清水冲洗干净。

(3)乙二醇沸点较高,冷却液使用中所蒸发的主要是水,发现水少时要及时添加。

(4)对于开式冷却系,冷却液只能加注至冷却系总容量的90%左右,以防加得过多温度高时膨胀溢出。对于封闭式冷却系,一般使用防腐防冻剂,冷却液也不可加满,加至70%-80%为准,以防过满时膨胀泄出。

(5)加注前要先用热水洗涤冷却系,洗后将水放净,以免冲淡冷却液。

(6)水和乙二醇的配合比例,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温度适度配比。一般配制时其冰点要比汽车行驶地区的温度低5℃-10℃为宜。

(7)为防止冷却系被腐蚀,应在加有乙二醇防冻剂的冷却液中加入1.6%的棚砂、0.35%的氢氧化钠和2%的苯甲酸钠,保证防锈防腐。

(8)天气转暖时,应将乙二醇型冷却液放出并过滤,除去杂质,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保存,来年冬天可继续加注使用。一般来说,其有效期为2年,但最好是1年即换,以确保防冻效果。

4.如何正确使用乙二醇型冷却液

乙二醇水型冷却液可以全年用来冷却发动机,保护冷却系统免遭腐蚀,冬季防冻、夏季防沸及防止水箱结垢,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乙二醇的表面张力比水小,极易从缝隙中渗漏出来,因此,使用此类冷却液前,应注意检查并紧固冷却系统水管接头等易漏的部位。

(2)乙二醇水型冷却液的浓度应根据当地气温所要求的冰点来确定,一般调配的浓度以使用时其冰点比当地最低气温低5℃-10℃

为宜。调整时应加软水,切忌用硬水,因为硬水会产生水垢,并会家具冷却液变质。

(3)乙二醇水型冷却液的膨胀系数大,使用时只要加到冷却系统总容量的95%即可,否则会发生受热外溢,加大冷却液的浪费。

(4)乙二醇水型冷却液对橡胶有轻度的腐蚀,长期使用要注意橡胶件的更换。

(5)乙二醇对人体有毒,切忌入口。不得混入石油产品,否则会产生泡沫外溢,降低散热效果。

(6)乙二醇水型冷却液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不用时可将其从冷却系统中放出,过滤后保管好以待用,一般可连续使用2年-3年。

1,6-己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1,6-己二醇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6-己二醇 英文名:1,6-Hexanediol CAS No:629-11-8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生产聚氨酯、不饱和聚酯、增塑剂、胶凝剂的硬化剂、润滑油的热稳妥定性改良剂等;有机合成中间体,增塑剂,染色偶合剂,印刷油墨配制。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引起眼睛刺激;皮肤接触有害。与氧化剂反应。加热分解发出刺鼻的浓烟和烟雾。 GHS危险性类别: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引起眼睛刺激;皮肤接触有害。与氧化剂反应。加热分解发出刺鼻的浓烟和烟雾。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事故响应: 皮肤、眼晴接触: 吸入: 安全储存: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并放在阴凉,干燥处。 废弃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倦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液体污染皮肤可引起痒感。 环境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危险组分:己二醇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629-11-8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第5部分:消防措施 适合的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特别危险性:引起眼睛刺激,皮肤接触有害。与氧化剂反应。加热分解发出刺鼻的浓烟和烟雾。 灭火注意事项:遇到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防止与热分解产物接触。 第6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

乙二醇的物化性质

乙二醇的物化性质: 乙二醇的物理性质“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62.07 熔点-13.2℃沸点:197.5℃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稳定性稳定 乙二醇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羟基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如与混有硫酸的硝酸反应,则形成二硝酸酯。酰氯或酸酐容易使两个羟基形成酯。乙二醇在催化剂(二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锌或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失水。乙二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形成醇盐。通常将金属溶于二醇中,只得一元醇盐;如将此醇盐(例如乙二醇一钠)在氢气流中加热到180~200°C,可形成乙二醇二钠和乙二醇。此外用乙二醇与2摩尔甲醇钠一起加热,可得乙二醇二钠。乙二醇二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乙二醇单醚或双醚。乙二醇二钠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二氧六环。此外,乙二醇也容易被氧化,随所用氧化剂或反应条件的不同,可生成各种产物,如乙醇醛HOCH2CHO、乙二醛OHCCHO、乙醇酸HOCH2COOH、草酸HOOCCOOH 及二氧化碳和水。a二醇与其他二醇不同,经高碘酸氧化可发生碳链断裂。制法工业上由环氧乙烷用稀盐酸水解制得。实验室中可用水解二卤代烷或卤代乙醇的方法制备。应用乙二醇常可代替甘油使用。在制革和制药工业中,分别用作水合剂和溶剂。乙二醇的衍生物二硝酸酯是炸药。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如甲溶纤剂HOCH2CH2OCH3 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乙二醇的溶解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物理性质 CAS号107-21-1 中文名称乙二醇 乙二醇的球棍模型 EINECS 登录号203-473-3 InChI编码InChI=1/C2H6O2/c3-1-2-4/h3-4H,1-2H2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Mono ethylene glycol,MEG,EG. 英文别名: glycol, 1,2-ethanediol.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 结构简式:HO-CH2CH2-OH 分子量:62.068 冰点: -12.6℃ 沸点:197.3℃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55(20℃);相对密度(空气 =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0.06mmHg(0.06毫米汞柱)/20℃ 闪点:111.1℃ 粘度:25.66mPa.s(16℃)[1] 溶解性: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 表面张力:46.49 mN/m (20℃) 稳定性:稳定 燃点:418℃ 在25摄氏度下,相对介电常数为 37 化学性质 由于分子量低,性质活泼,可起酯化/醚化/醇化/氧化/缩醛/脱水等反应。

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 乙二醇在用做载冷剂时应该注意: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60%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60%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粘度也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99,9%时,其冰点上升至-13,2℃,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工作,乙二醇会先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即乙二酸(草酸),含有2个羧基。草酸及其副产物会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接着是心脏,而后影响肾脏。如无适当治疗,摄取过量乙二醇会导致死亡。,乙二醇乙二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如需了解和解决乙二醇水溶液的腐蚀问题可在百度上搜索。邢桂刚 3.乙二醇本身是相对活跃的物质,容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氧化成聚合

使用水-乙二醇注意事项

使用水-乙二醇注意事项 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广泛用于钢铁、治金、煤炭、轻工业、化工、军事等行业。适用于连铸机,轧钢压铸机、金属挤压机、玻璃成型机、采煤机、电弧炉等靠近火源、易燃易爆的液压设备。在设计和旧设备选用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时,应考虑如下问题,并使用液压系统适应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的要求。1、材质的要求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属碱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会产生化学反应,系统中不能使用。不相容的过滤材料和密封材料也不能使用。2、液压泵的要求柱塞泵、齿轮泵、罗杆泵、离心泵、往复泵、叶片泵均可使用。。因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的比重较矿物油高,故在设计时应考虑泵的功率,一般应按普通功率的70%考虑。3、过滤器的要求为防止泵抽空造成流量、压力不稳定和泵的磨损,泵入口应选用粗滤器(60~100目),出口选用10~25um的精滤器。有伺服、比例代的系统,在泵出口处应安装3~5um的超精滤器。4、油箱要求油箱内壁不能涂普通工业油漆,旧系统油箱内的油漆应除去。油箱与泵进口间应有一定的高度,吸入真空度最大允许0.35kg/平方厘米。油箱装油量与油泵总流量的倍数要求大于10倍为宜。(以保证气泡的充分释放)二、系统清洗如原液压系统中使用矿物油,需将其全部排净,包括油箱、管道、油泵、油缸、蓄能器、滤油器等,必要时,将管道拆下清洗。系统的清洗,用稀释的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进行,一般用1~2倍软水(或蒸馏水)进行稀释。系统循环2~4小时,用低压力,大流量进行。然后将清洗液排净,应从最低点排放。清洗液排净后,拆开过滤器进行清洗,油箱内可用面粉团粘去杂物和油污。清洗完毕后即可装入水—乙二醇抗燃液压液。出厂时经3~5um的过滤,使用时可直接加入系统。三、运行和维护1、过滤器在运行初期的一个月内应注意检查过滤网,防止过滤网堵塞造成泵抽空。2、粘度正常使用粘度为38~42以保证系统处于最佳润滑状态,在运行初期的一个月内,应每周检查一次介质粘度,以后可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粘度高于原指标的20%,则应注入软水或去离子水。若发现粘度低于原指标20%。则应迅速查明原因,如属系统冷却水漏入,应检查冷却器,并处理好。该介质如无污染,可掺入油箱中使用(要控制好粘度)。粘度检测:有条件的工厂可自行化验检查,无条件的可通知或送样检测。3、水—乙二醇介质具有稳定的化学特性,可在低温下储存,解冻后不变质。正常使用温度:开口式油箱控制49℃以下,封闭油箱控制55℃为宜。水—乙二醇介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在同工艺条件下,其液温可比原使用矿物油时降低7~20℃。4、PH值水—乙二醇介质,出厂时PH值控制在9~10之间,正常使用时PH值一般不发生变化,因本产品含有吸收酸性气体的添加剂,其防锈性很好。如果PH值低于8时,则应添加新液或加添加剂。如高于10.5则说明介质受污染,应查明原因进行更换。

乙二醇说明书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物质安全资料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1,2-Ethylene Dehydrate、Glycol Alcohel、Ethylene Alcohol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二醇 有害物成分:乙二醇浓度:100% CAS No.:107-2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3.3 高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眼睛/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吸入:其蒸汽和雾滴会对鼻、咽喉造成刺激,浓度高于56ppm,会因咽喉的刺激,无法忍受太久, 皮肤接触:液体会造成刺激, 眼睛接触:液体会造成刺激,眼皮发炎,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食入:引起恶心、呕吐、下腹疼痛、衰弱、晕眩、休克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状。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无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尽快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脱掉污染的衣服、鞋子以及皮饰品,并立即就医。眼睛接触: 1、立即撑开眼皮,以大量的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眼睛15分钟以上, 2、若冲洗后仍有刺激感,再反复冲洗,并立即就医。 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必要的话,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或机械通风,并立即就医。食入: 1、给予患者喝下大量(数公升)的水, 2、接着给予活性碳(20-40g 10%泥浆), 3、切勿催吐,并立即就医,, 4、泻药:硫酸钠(一大匙1/4L),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灌洗肠胃。 医生须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为可燃物质,其蒸汽比空气重,可能产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 灭火方法:1、用水雾或泡沫灭火可能会起泡, 2、以水雾喷洒液体表面,因冷却会起泡,可灭火。 灭火剂:化学干粉、酒精泡沫、CO2、聚合泡沫、水雾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时需穿戴NIOSH认证的自携式呼吸防护具及穿戴全身覆盖式防护衣。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域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域, 2、确定清理工作是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4、对该区域进行通风置换, 5、不要碰触外泄物。 环境注意事项: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消除方法: 1、在安全许可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 2、用砂、泥土或其它不与泄漏物反应之吸收物来围堵泄漏物, 3、少量泄漏: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的吸收物质吸收。已污染的吸收物质和外泄物具有同样 的危害性,需置于加盖并标识的适当容器里,用水冲洗泄漏区域。小量的溢漏可用大 量的水稀释。 4、大量泄漏:联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及供货商以寻求协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储存注意事项: 1、保持容器紧密并置与通风良好的区域, 2、贮存和操作应远离火源和高温, 3、操作前检查容器是否溢漏,考虑以密闭系统操作此物, 4、避免产生蒸汽和雾滴,并防止蒸汽和雾滴进入工作区域的空气中, 5、所有开启、倾倒和混合的操作,人员应位于上风处, 6、不要将受污染的液体倒回原贮存容器, 7、空的容器和管件可能仍具有危害性的残留物,未清理前不允许任何焊接、切割、 钻空或其它热的施工进行, 8、以最小操作量使用并与贮存区分开, 9、不要与不兼容物一起使用(如强氧化剂、强碱),会起激烈反应。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乙二醇冷却液

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毒性,人类致死剂量约为1.6 g/kg。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 1.乙二醇在用做冷却液时有一些特性: (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60%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60%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粘度也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99.9%时,其冰点上升至-13.2℃,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 (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工作,乙二醇会先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即乙二酸(草酸),含有2个羧基。草酸及其副产物会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接着是心脏,而后影响肾脏。如无适当治疗,摄取过量乙二醇会导致死亡。乙二醇乙二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 (3)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0%时,冰点可降低至-48.3℃,超过这个极限时,冰点反而要上升。

(4)乙二醇防冻液在使用中易生成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5)乙二醇有毒,但由于其沸点高,不会产生蒸气被人吸入体内而引起中毒。 (6)乙二醇的吸水性强,储存的容器应密封,以防吸水后溢出。 由于水的沸点比乙二醇低,使用中被蒸发的是水,当缺少冷却液时,只要加入净水就行了。 (7)这种防冻液用后能回收(防止混入石油产品),经过沉淀、过滤,加水调整浓度,补加防腐剂,还可继续使用,一般可用3—5年。但要过滤多遍,以防对机动车造成损伤。 (8)有很多人认为乙二醇的冰点很低,防冻液的冰点是由乙二醇和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的一个中和冰点,其实不然,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才会显著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但是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比例,冰点反而会上升。 (9)40%的乙二醇和60%的软水混合成的防冻液,防冻温度为-25℃;当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各占50%时,防冻温度为-35℃。

丙二醇水溶液物性参数

丙二醇水溶液因为其无毒、无腐蚀等性质,在诸多领域作为载冷剂应用。其物理性质对设备和系统的设计都十分重要,下面是丙二醇水溶液的粘度(mPa.s)与其浓度和温度的关系。(数据来源ASHRAE手册2005) 温度℃乙二醇水溶液浓度(体积浓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35 524.01 916.18 1434.22 3813.29 –30 330.39 551.12 908.47 2071.34 –25 110.59 211.43 340.09 575.92 1176.09 –20 73.03 137.96 215.67 368.77 696.09 –15 33.22 49.7 92 140.62 239.86 428.19 –10 11.87 23.27 34.78 62.78 94.23 159.02 272.94 -5 4.98 9.08 16.75 24.99 43.84 64.83 107.64 179.78 0 2.68 4.05 7.08 12.37 18.4 31.32 45.74 74.45 122.03 5 2.23 3.34 5.61 9.35 13.85 22.87 33.04 52.63 85.15 10 1.89 2.79 4.52 7.22 10.65 17.05 24.41 37.99 60.93 15 1.63 2.36 3.69 5.69 8.34 12.96 18.41 28 44.62 20 1.42 2.02 3.06 4.57 6.65 10.04 14.15 21.04 33.38 25 1.25 1.74 2.57 3.73 5.39 7.91 11.08 16.1 25.45 30 1.11 1.52 2.18 3.09 4.43 6.34 8.81 12.55 19.76 35 0.99 1.34 1.88 2.6 3.69 5.15 7.12 9.94 15.6 40 0.89 1.18 1.63 2.21 3.11 4.25 5.84 7.99 12.49 45 0.81 1.06 1.43 1.91 2.65 3.55 4.85 6.52 10.15 50 0.73 0.95 1.26 1.66 2.29 3 4.08 5.39 8.35 55 0.67 0.86 1.13 1.47 1.99 2.57 3.46 4.51 6.95 60 0.62 0.78 1.01 1.3 1.75 2.22 2.98 3.82 5.85 65 0.57 0.71 0.91 1.17 1.55 1.93 2.58 3.28 4.97 70 0.53 0.66 0.83 1.06 1.38 1.7 2.26 2.83 4.26 75 0.49 0.6 0.76 0.96 1.24 1.51 1.99 2.47 3.69 80 0.46 0.56 0.7 0.88 1.12 1.35 1.77 2.18 3.22 85 0.43 0.52 0.65 0.81 1.02 1.22 1.59 1.94 2.83 90 0.4 0.49 0.61 0.75 0.93 1.1 1.43 1.73 2.5 95 0.38 0.45 0.57 0.7 0.86 1.01 1.3 1.56 2.23 100 0.35 0.43 0.53 0.66 0.79 0.92 1.18 1.42 2 105 0.33 0.4 0.5 0.62 0.74 0.85 1.08 1.29 1.8 110 0.32 0.38 0.47 0.59 0.69 0.79 1 1.19 1.63 115 0.3 0.36 0.45 0.56 0.64 0.74 0.93 1.09 1.48 120 0.28 0.34 0.43 0.53 0.6 0.69 0.86 1.02 1.35 125 0.27 0.32 0.41 0.51 0.57 0.65 0.8 0.95 1.24 导热系数

2-巯基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第九部分 第二部分第十部分 第三部分第十一部分 第四部分第十二部分 第五部分第十三部分 第六部分第十四部分 第七部分第十五部分 第八部分第十六部分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 化学品俗名: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Thioglycol; 2-Hydroxy-1-ethanethiol英文名称:Thioglycol;2-Hydroxy-1-ethan ethiol 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001CAS No.:60-2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2-巯基乙醇;硫代乙二醇分析纯60-24-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高毒, ,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中毒表现有、呕吐、震颤、头痛、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对眼、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角膜混浊。 环境危害:对有危害,对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与空气混合, 受热、明火可爆。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毒性:高毒。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建规火险分级:丙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 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 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滴。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专人保管。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 开存放。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 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 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建议贮存温度2- 8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订标准 TLVTN: TLVWN: 接触限值: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

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物理性质 CAS号107-21-1 中文名称乙二醇 乙二醇的球棍模型 EINECS 登录号203-473-3 InChI编码InChI=1/C2H6O2/c3-1-2-4/h3-4H,1-2H2 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Mono ethylene glycol,MEG,EG. 英文别名: glycol, 1,2-ethanediol.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 结构简式:HO-CH2CH2-OH 分子量:62.068 冰点: -12.6℃ 沸点:197.3℃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55(20℃);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

可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乙二醛等,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 乙二醇在用做载冷剂时应该注意: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60%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60%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粘度也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达到99,9%时,其冰点上升至-13,2℃,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工作,乙二醇会先被氧化成乙醇酸,再被氧化成草酸,,即乙二酸(草酸),含有2个羧基。草酸及其副产物会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接着是心脏,而后影响肾脏。如无适当治疗,摄取过量乙二醇会导致死亡。,乙二醇乙二酸,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如需了解和解决乙二醇水溶液的腐蚀问题可在百度上搜索。邢桂刚 3.乙二醇本身是相对活跃的物质,容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氧化成聚合物有机酸(通常所说的油泥),形成十分粘重的物质,沉积后容易结垢;另乙二醇与氧气反应,生成微量的甲酸和乙酸。[2] 制法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为目前工业规模生产乙二醇较成熟的生产方法。环氧乙烷和水在加压(2.23MPa)和190~200 ℃条件下,在管式反应器中直接液相水合制的乙二醇,同时副产品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和多缩聚乙二醇。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的潜在工艺路径可以分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将合成气中的CO及H2一步合成为乙二醇。间接合成法则主要分为通过甲醇甲醛及草酸酯作为中间产物合成,然后加氢获得乙二醇。相对而言,甲醇甲醛路线合成的研究还不深入,离工业化距离远;而草酸酯加氢合成法的实用性较强,适宜进行工业生产。由煤制合成气经草算酯加氢制取乙二醇的三个主要反应为: +→++氧化酯化反应:2CH3OH+2NO+ 1/ 2O2→2CH3ONO+H2O +→+CO偶联反应:2CO+2CH3ONO→(COOCH3}2+ 2NO +→+草酸酯加氢反应:(COOCH3}2+ 4H2→ HOCH2CH2OH 2CH3OH (总的化学方程式:2CO+4H2+ 1/ 2O2→ HOCH2CH2OH+H2O 煤制乙二醇在3月18日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此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效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1.3中文名称2: 甘醇 1.4 分子式:C2H6O2 1.5 分子量:6 2.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乙二醇 2.2 含量: 2.3 CAS No. 107-2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 3.3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乙二醇的防冻特性

附件: 乙二醇的防冻特性 防冻液是冷水机组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用于冷水机组在冬季防冻。冷水机组对冷却介质(防冻液)性能有以下要求: (1)良好的防冻性能; (2)防腐及防锈性能; (3)对橡胶密封导管无溶胀及侵蚀性能; (4)防止冷却系统结垢的性能; (5)抗泡沫性能; (6)低温粘度不太大; (7)化学性质稳定。 防冻液有乙醇型、乙二醇型(甘油型)。乙醇型,即酒精水溶液型防冻液。因为沸点低、易蒸发、使用中损失量大基本上已停用。丙三醇型,因价格昂贵,使用也受限制。目前普遍使用,防冻液为乙二醇型。 乙二醇的物理化学性质见表1。 表1乙二醇物理化学性质 目前市场供应的防冻液有乙二醇水溶液,这种防冻液可直接使用,如北京油脂化工厂生产的1号、2号、3号防冻液,青岛日用化工厂生产的FG-20、FG-3 0、FG-40防冻液。 市场上供应的还有一种防冻液母液,即浓缩型。这种防冻液一般为进口产品,或合资企业生产,通常采用小铁桶式的包装,如良普顿、壳牌等。 浓缩型防冻液,即防冻液母液一般不能直接使用,而应该根据使用温度的要求,用软化水进行调制到一定的浓度才能使用,乙二醇防冻液母液调制浓度和冰点参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乙二醇型防冻液,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59%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

过59%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当浓度达到100%时,其洋点上升至-13℃,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 表2防冻液母液调制浓度和冰点 由于当前市场上供应的防冻液种类比较多,而且生产渠道又是多种多样,所以选择和正确使用防冻液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2.如何正确使用防冻液 (1)加注防冻液前一定要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一次认真的清洗。 这是因为防冻液中加有除垢剂和清先剂,使用前如果没有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认真的清洗,而直接加入防冻液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原有的水垢与防冻液接触后脱落,使防冻液变浊、变稠,甚至变色、变味,严重时堵塞水管、水道、或沉淀在水箱下部弯管接头部位。造成散热不良,防冻液不能循环,致使发动机温度过高。为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应在加注防备冻液前,应使用10%的烧碱水溶液浸泡水箱一个小时,再将冲先液排放,然后用软化水反复冲洗2~3次,以清除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原积存的水垢,冲先完后才能加注防冻液。 (2)加注防冻液前要检查发动机冷却系统爱莫能助无渗漏现象,并应及时排除后才能使用防浆液。 (3)禁止直接加注防冻液母液。 有些驾驶人员及修理人员以为防冻液越纯越好,乙二醇浓度越大越好,而直接加注防冻液母液,这样做不但不能满足防冻液对冰点的要求,反而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如防冻液变质,浓度大,密度大,低温粘度增大以及发动机温度高等现象。所以在使用防冻液母液时定要按要求进行调制,禁止直接使用。 (4)不要把正常现象看作异常。 防冻液沸点高,热容量大,蒸发损失小,冷却效率高。水的沸点在760mm Hg环境条件下为100℃,乙二醇型防冻液沸点可过到110℃以上,所以加注防冻液的车辆比用软化水冷却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要高明出10℃左右,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应该看到使用防冻液后,温度虽然高,却不易“开锅”这一事实,所以不

MSDS乙二醇中英文.doc

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OF ETHYLENE GLYCOL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Part one:First chemicals and enterprise logo 化学品中文名称Chinese names of chemicals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1,2-Ethylene Dehydrate 、 Glycol Alcohel 、 Ethylene Alcohol 化学品英文名称Chemical name or brand name:Ethylene Glycol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The second part:Composition / composition information 纯品 of the purest quality□混合物mixture 化学品名称Chemical name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有害物成分Harmful ingredients:乙二醇ETHYLENE GLYCOL 浓度 concentration : 100% CAS No.: 107-2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The third part:An overview of danger 危险性类别Hazard Class:高闪点液体high flash liquid 侵入途径Intrusion pathway:吸入、食入、眼睛/ 皮肤接触健康危害Health hazards : 吸入 inhalation :其蒸汽和雾滴会对鼻、咽喉造成刺激,Inhalation, feeding, eye / skin contact 浓度高于56ppm ,会因咽喉的刺激, 无法忍受太久 Its steam and droplets will stimulate the nose and throat, the concentration is higher than 56ppm, and the irritation of the throat can not be put up for too long.,皮肤接触Skin contact :液体会造成刺激Liquid causes stimulation , 眼睛接触Eye contact :液体会造成刺激,眼皮发炎,但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Liquid causes irritation and inflammation of the eyelids, but it does not cause permanent damage. 食入 Ingestion :引起恶心、呕吐、下腹疼痛、衰弱、晕眩、休克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症 状。 The symptom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abdominal pain, weakness, dizziness, shock and oth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uppression.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The fourth part:First aid measures 皮肤接触Skin contact : 尽快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 分钟以上。脱掉污染的衣服、鞋子以及皮饰品,并立即就医。 Rinse with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for more than 15 minutes as soon as possible. Get rid of contaminated clothes, shoes, and leather accessories and get a doctor immediately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编号:AQ-JS-05628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Description,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thylene oxide and ethylene glycol plant

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说明与危险因 素及防范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装置简介 (一)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行业发展史及生产现状 1.EO/EG行业发展史 环氧乙烷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作防冻液、冷却剂以及纤维和塑料生产的原料,还大量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醚、乙醇胺、防腐涂料以及其他多种化工产品。E0、EG成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之后的第三大乙烯衍生物。 世界上发现环氧乙烷这种化学物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59年。当时德国化学家伍兹(Wum)用2—氯乙醇与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液相反应时,首先制得了EO这种产物,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EO的主要方法氯乙醇法即来自于他的研究成果。

1931年,法国的勒福特(Lefort)成功完成了在银催化剂上用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的实验,并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直接氧化法。1938年,美国联合炭化物公司(UCC)采用此方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直接氧化法生产EO的工厂。 1953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即本装置的专利商SD公司)也开发了以空气为氧化剂的SD技术,并建成了2.7×104t/a的生产装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EO的需求量增加,原料乙烯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而廉价易得,纯氧的供应又有来源,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便对直接氧化法加强了改进的研究。1958年,美国壳牌油品开发公司(ShellOilDevelopmentC。.)最先完成了以纯氧替代空气直接氧化乙烯制取EO的实验,开发了Shell技术。随即建成了一座2X104t/a的工业装置。此后,空气法和氧气法就成了世界生产EO的两大主要方法。原先占统治地位的氯乙醇法逐渐被淘汰。空气法使用空气做氧化剂,氧化反应分为二段或三段完成,系统中因为大量气体循环,需要相应规模的吸收、解吸、空气压缩以及净化等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钻井一公司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1.3中文名称2: 甘醇 1.4 分子式:C2H6O2 1.5 分子量:6 2.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乙二醇 2.2 含量: 2.3 CAS No. 107-2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 3.3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二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佛山市顺德区鸿枫化工有限公司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新隆工业区鸿枫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传真:1 技术说明书编号:JMHS-607 第二章二甘醇 第一节化学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二醇;二甘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ene glycol ;diglycol 分子式:C4H10O3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111-46-6 第二节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开始味甜回味苦的粘稠液体, 具有吸湿性。 主要用途:用作人造丝的软化剂和烟草的湿润剂, 还是某些化工产品的中间体, 也用作汽车发动机防冻剂、刹车油等。 第三节健康危害 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节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节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节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节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第八节理化性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143 引燃温度(℃):124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第九节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